登入帳戶  | 訂單查詢  | 購物車/收銀台( 0 ) | 在線留言板  | 付款方式  | 聯絡我們  | 運費計算  | 幫助中心 |  加入書簽
會員登入 新註冊 | 新用戶登記
HOME新書上架暢銷書架好書推介特價區會員書架精選月讀2023年度TOP分類閱讀雜誌 香港/國際用戶
最新/最熱/最齊全的簡體書網 品種:超過100萬種書,正品正价,放心網購,悭钱省心 送貨:速遞 / EMS,時效:出貨後2-3日

2024年03月出版新書

2024年02月出版新書

2024年01月出版新書

2023年12月出版新書

2023年11月出版新書

2023年10月出版新書

2023年09月出版新書

2023年08月出版新書

2023年07月出版新書

2023年06月出版新書

2023年05月出版新書

2023年04月出版新書

2023年03月出版新書

2023年02月出版新書

『簡體書』回到废话现场:夏商讲谈录(精装)

書城自編碼: 2575287
分類: 簡體書→大陸圖書→文學文集
作者: 夏商
國際書號(ISBN): 9787567534094
出版社: 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
出版日期: 2015-06-01
版次: 1 印次: 1
頁數/字數: 176/122000
書度/開本: 32开 釘裝: 精装

售價:NT$ 232

我要買

share:

** 我創建的書架 **
未登入.



新書推薦:
新质生产力:发展新动能
《 新质生产力:发展新动能 》

售價:NT$ 493.0
状态比能力更重要:108个状态调整法
《 状态比能力更重要:108个状态调整法 》

售價:NT$ 308.0
中国上市公司担保行为的影响因素及其效应研究
《 中国上市公司担保行为的影响因素及其效应研究 》

售價:NT$ 202.0
企业级数据架构:核心要素、架构模型、数据管理与平台搭建    李杨
《 企业级数据架构:核心要素、架构模型、数据管理与平台搭建 李杨 》

售價:NT$ 554.0
政和元年:宋辽金夏的国运博弈与谍战风云
《 政和元年:宋辽金夏的国运博弈与谍战风云 》

售價:NT$ 381.0
黄金圈法则
《 黄金圈法则 》

售價:NT$ 437.0
全球治理理论:权威、合法性与论争
《 全球治理理论:权威、合法性与论争 》

售價:NT$ 549.0
华尔街幽灵:一位股票投资大师的告白
《 华尔街幽灵:一位股票投资大师的告白 》

售價:NT$ 447.0

建議一齊購買:

+

NT$ 548
《 匠人(故乡没了,我们就是流浪在都市里的孤儿。《一个一个人》作者最新力作) 》
+

NT$ 315
《 索尔·贝娄:在我离去之前,结清我的账目 》
+

NT$ 398
《 迷宫中的恋人 》
+

NT$ 315
《 留住乡愁:阮仪三护城之路口述实录 》
+

NT$ 260
《 银色笔记 》
+

NT$ 456
《 东岸纪事(上下) 》
編輯推薦:
小说家的文学情怀,公共知识分子的社会理想,《东岸纪事》作者夏商历年讲谈精选首次结集。洪晃、张鸣联袂推荐!
最具有公共知识分子情怀的作家、小说家!
平民的代言人,透过文字看尽世间繁华!
內容簡介:
《回到废话现场:夏商讲谈录》是小说家夏商的对话、演讲、访谈集,精选了夏商与作家、批评家及学者的对话,在高校等处的演讲,以及与记者的访谈,共三辑十四篇。展示了夏商对文学流变与小说技艺的见解,对艺术、传媒、教育等领域的观察,以及对一些社会现象的反思,展示了夏商在书房之外鲜活的另一面。
關於作者:
夏商,著名作家,原名夏文煜。1969年12月生于上海。中国作家协会会员,中国后先锋文学代表作家。著有长篇小说《东岸纪事》《乞儿流浪记》《裸露的亡灵》及四卷本文集《夏商自选集》。其短篇小说《二分之一的傻瓜》入选美国杜克大学《中国当代短篇小说高级读本》、《2000中国年度最佳短篇小说》。
陈思和评其是中国先锋文学后崛起的一个异数。具有鲜明的个人风格,语言考究,以思辨的方法结构故事,其小说总有让人惊喜之处。叶兆言称夏商的短篇借助控制力的语言和结构,讲述意味深长的故事,值得推荐。李承鹏说夏商貌似在写小说,其实在概括生活。
夏商是一位作家,一位最具有公共知识分子情怀的作家、小说家,他为平民的代言,透过他的文字可看尽世间繁华。
目錄
对弹
别总想着在形式上耍花招
如何用一本小说来探究死亡
微博的媒体属性与公共书写
写小说是个笨活
论道
小说是人类的秘史
文学、语文与中国大陆的教育
新媒体改变了什么
用诗意抵挡粗鄙时代
释问
关键你得一直在写
小说家应该是一头独兽
作为被误解的上海
我心中的祖国是母语
体制内外的写作
內容試閱
新媒体改变了什么
这是根据在上海沃画报的讲座录音整理的讲稿,首发于自媒体“夏商读友会”官方博客及微信公众号。
各位好:
今天很热,我也没什么准备,事实上,我做讲座很少做案头,喜欢脱口讲,脱口讲有酣畅淋漓的感觉,也容易产生火花。刚才来的路上,大致想了一下今天要讲的内容,也可能扯开去,希望不要扯得太远。
言归正传,你们是一家新媒体,借助互联网和移动互联网介绍上海滩生活资讯,不是纸媒或电视广播等传统媒体,媒体介质变了,核心的生产方式是否会发生改变呢,我觉得有些元素肯定会变,有些却依然会恪守自身的规律。我不是传统意义上的媒体人,生活中有很多媒体朋友,会有一些观察与思考,另外,新闻伦理也一直是我关心的话题,介入时事既是一种观察生活的需要,也是作为知识分子的一种自觉。这个意义上,作家也是传媒人。
随着新媒体崛起,特别是移动互联网的崛起,媒体的生产和传播方式变化巨大。但万变不离其宗,真实、中立、客观依然是新闻的基本要素,作为一个媒体人,要有捕捉材料并快速反应的能力,才能得到第一手材料。这是任何媒介,无论是新闻媒体,还是你们做资讯,都是一样的。前几天我儿子夏周去英国《华闻周刊》暑期实习。早上从浦东机场起飞,晚上微博上有则新闻,一架飞往伦敦的维珍航班在俄罗斯西伯利亚迫降,我查了下航班号,正是我儿子乘坐的那架维珍,当时人就瘫软了。所以说媒体人要有很好的知识储备,否则轻者闹出笑话,重则吓出人命。因为迫降是非常严重的事故,幸好后来的新闻更正为备降,我才松了口气,这两个词的解释我待会再说。
我们知道,飞行无小事,哪怕是备降,所以就变成了一个国际事件。飞机安全降落在俄罗斯后,夏周通过微信联系上我,先报了平安,然后向《华闻周刊》申请提前进入实习,写备降报道,我有位SMG的记者朋友刚好知道他在这个航班上,连线做了专访,直播结束后夏周赶写了新闻稿,但等《华闻周刊》印刷出来肯定成了旧闻,所以他们就用官方微博发了长微博,因为是来自现场的报道,新浪总编辑等人立刻转发了,这是传统纸媒利用微博等新媒体的典型案例,虽然借助的是其他平台,却克服了印刷周期的局限性,对受众来说,还是来自该媒体的独家消息,所以说,平台之间的壁垒被打破了。
在这个事件中,夏周作为第一信源,具备了快速反应的自觉意识,这是媒体人的基本素养。除了快速反应,媒体人还要有良好的知识储备,这不是一天就能炼成的,需要长期积累,拿我刚才说的“备降”和“迫降”为例,“备降”是指航班起飞前,会预约一两个备降机场,万一遇到极端天气或其他非机械故障就可以用上,是常规动作。而迫降的性质则非常严重,说明飞机本身出了机械问题,机毁人亡的概率非常高,虹桥机场曾有过一次因起落架故障而导致的迫降,全上海的消防车都赶去了,跑道喷了大量泡沫,侥幸迫降成功,成为航空史上的奇迹,还拍成了电影。备降迫降一字之差差之千里,运用不准确,会引起不必要的恐慌。
纵观当下媒体的变化,最直观的就是纸媒的没落,这是全世界共有现象,西方那些几百年历史的大报有宣布破产的,有大量裁员的,有停止印刷只做电子版的,可以说报纸正遭遇历史上最寒冷的冬天。我一直对大陆新闻管制制度不满,在微博上写过一个段子,大意是没等到天朝开放报禁,报纸行业自己就挂了。算是一语成谶,不幸言中。这两年伴随着纸媒打烊的消息,目睹一些从事媒体的老友纷纷转行或失业。过去报号刊号作为意识形态管控资源,是资本市场宠儿,现在投资纸媒的机构是少之又少。我的那些媒体老友,大多有二三十年媒体经验,大学毕业就开始吃传媒饭,属于有新闻理想的一群人,经过多年打拼,不是总编社长,至少也是主任编辑。人到中年功成名就,本以为可以稳稳当当干到退休,一夜之间,奋斗毕生的行业突然没落,说不心酸不迷惘是假的,不过春江水暖鸭先知,总有一些敏感的媒体人率先感受到水温的变化,比如我的老朋友简昉,本是资深出版人,转行去做手机移动互联网。比如赵何娟,《财经》名记,辞职做了钛媒体。再比如罗振宇,央视制片人兼主持,创办了一个叫罗辑思维的自媒体平台。他们都属于最早吃螃蟹的新媒体人。
虽然寒流袭来,对传统媒体会彻底消亡的说法,我却是持怀疑态度的,那些国际通讯社和传统大报,可能在介质上会发生变化,但生产新闻的专业性、权威性却不是自媒体这样的小舢板所能颠覆的。这点在最近的马航事件中表现得尤其明显,虽然至今飞机还处于失踪状态,但几乎所有有效的调查分析报告都来自国际重要媒体,迫于这些媒体的压力,一些试图被遮蔽的真相慢慢呈现出来,这种专业能力和公信力是个人自媒体难以企及的。
另外,纸媒式微不假,但作为一种文化形态,完全从人类生活中离去未免太消极。若干年前,我曾预言随着录像机、光碟、家庭影院的普及,电影院会消失,多年以后,电影院不但没消失,反而成了投资热点,比如华谊兄弟上市,融资目的之一就是为了建自己的院线。之所以我当初误判,是因为只考虑了技术变革,忽略了情感需求。
我是写小说的,虽然电子书也像新媒体那样侵蚀着纸质书市场,但很难想像有一天就没有纸质书了,那我可能连写作的激情都丧失了。事实上,纸质媒体依然有机会,我们知道坐在电影院里看电影,和坐在家庭影院或电脑前看心理感受是不同的,同样,看纸质报刊和看手机,心理感受也是完全不同的。当然,从介质上来说,杂志的生命力比报纸更隽永一些,因为杂志更精美,阅读体验更好,前面提到的英国《华闻周刊》,本是报纸,最近改版成杂志,版式、用纸和印刷更精美,上架后读者反馈很好,广告也更好卖了。所以我认为,特色化、精品化、小众化的纸媒将会持久存在,技术可以改变很多东西,很难改变人的情怀。
回到沃画报,你们虽然叫“画报”,但从创办伊始就不是传统意义上的纸质刊物,而是在互联网和移动互联网上建立平台,可以说,具有典型的新媒体基因。刚才有人问我什么是媒体人的基本素养,我的看法是,媒体人除了编辑校对这些幕后工种,主要有两类撰稿人,一类是记者,我心目中的好记者是,当你要记录或还原一个真相时,最好不要有态度,把客观事实陈述出来就是最好的态度。另一类是评论员,评论员代表报社立场,和新闻报道不同,社论要有明确态度,要对各种社会和政治现象发出独立声音。当然,作为一名媒体人,他既要具备客观还原现实的能力,也要有独立分析的能力。
还是拿沃画报来说,你们是做商业资讯的,比如说发现了一家新餐厅,要推荐给订阅用户,我不主张在撰写文案时进行赞美性评价,只须介绍这家餐厅开在什么地方,什么菜系,装修风格是什么,人均消费大概多少,对是不是好吃则不做评判,也就是说,尽量做到中立,但作为一个资讯平台,光有客观陈述显然又不够,因为订阅用户想更多了解餐厅的味道、环境、性价比等等,这时候就需要有人点评,基于沃画报是一家提供资讯的商业机构,自己充当评论员公信力就会打折扣,所以,点评只能来自第三方,也就是与沃画报无关的食客,食客和餐厅没有利益关系,好吃还是难吃,有一说一有二说二,这时候作为平台,哪怕有利益诱惑,也一定要抑制发声的冲动,否则公信力一旦失去,可就捡不回来了。
类似沃画报的生活资讯类媒体我过去略有接触,比如说《Timeout》。区别在于,《Timeout》是纸媒,它在全世界有不同语言的版本落地,在中国大陆,有北京版和上海版,《Timeout上海》喜欢做一些吸引眼球的策划,比如有一期,做了上海钟点房专题,据说卖得不错,有时候确实比较无奈,所有围绕着吃、八卦和性的营销,效果比那种正统严肃的话题要有效得多。大家都知道微博企业帐号做产品推广是比较难的,不过也有例外,杜蕾斯官方微博就是成功案例,所发微博几乎都和性有关,转发评论率一直很高。我写作之余做了个普洱茶品牌“普茶客”,有个7万多粉丝的官方微博帐号,但普洱茶用性来做卖点就很牵强,这是茶叶属性所决定的,所以我们就用介绍普洱茶知识来吸引粉丝,虽然转发评论数不能和杜蕾斯比,但人群还是比较精准的,就是对普洱茶感兴趣的人。所以说,产品的属性决定了推广方式。
扯远了,还是回到新媒体。新媒体的传播方式和过去也不一样,过去是粗放式的,比方说,一本杂志或一个网站,编辑部其实知道有些内容会被读者过滤掉,却未必知道是哪一部分。早年我订阅了很多报刊,有些版面是不看的,比如体育版、科教文卫版和各种广告专版。后来门户起来了,就逐渐停了报刊,主要看新浪门户,偶尔也看网易或搜狐门户,你们知道,新浪有很多频道,我只看新闻、读书、历史等很少几个频道,那么从新浪的角度来说,其他频道对于我这个用户就是浪费的。门户的收入主要靠广告,从这点来说,和纸媒区别不大,只是介质发生了变化,没过多久,门户就成了新媒体眼中的“传统媒体”。同样,投放广告的商家也知道广告有相当部分是被浪费掉的,这也是媒体经常被客户质疑的地方。比方我做“普茶客”品牌,早期投了不少硬广告,也做了很多软文,在上海高档地段开了五家专卖店,到了2011年,随着电子商务崛起,就陆续把店关了,原因就是实体店对我来说相当于传统媒体,好处是能从汪洋大海中捞出一批用户,但成本很高,因为不够精准。而电子商务对我来说就是新媒体,相比街头实体店有限的流动人群,覆盖面可说无限大,推广的刚性成本也比传统广告低很多。
也可以引申为,传统媒体就像实体店,而微信、微博、APP则类似电子商务,将优质内容分享出去,当然,由于新媒体平台的便捷与迅速,也因此会产生泥沙俱下的情况,无聊的帖子层出不穷,谣言和谎言也充斥其间,但也因为其传播立强,也有了快速自净功能,根据我的观察,谣言一般在数小时内就会遭到质疑,乃至澄清。这也是新媒体的一个特征。
可见精准是新媒体传播的一个标记,“罗辑思维”作为自媒体的一个标本,一直在精准上下工夫。自媒体是新媒体中很重要的形态,过去,媒体人的平台都是新闻机构给的,报社杂志社电台电视台,而自媒体则是自己创立一个平台,看似门槛低了,其实门槛更高了。道理很简单,当一个行业消失了壁垒,对人的要求不是降低,而是更高了。这就像淘宝,理论上妇孺老少都可以开一个淘宝店,能赚钱的买家只占很小比例。自媒体的本质是个人媒体品牌,微博是很典型的自媒体,比如我的个人微博,可以理解成“夏商报”,或者“夏商牌”微博,正如我的小说可以命名为“夏商牌”小说。关注我的粉丝其实就是订阅者,虽不排除有误订的人,绝大多数应该还是对我发表的内容有兴趣,我比较关注时政和政治学常识,很难想像对一个明星发张零食照都会尖叫的小女孩会是我粉丝,所以自媒体对读者有精准的遴选功能,这是传统媒体所欠缺的。
让我们继续聊精准,罗振宇说连轴转和各地粉丝见面,很累,因为“罗辑思维”的粉丝群攻略是点对点。点对点对自媒体来说至关重要,因为粉丝或拥趸的数量决定了自媒体的影响力。这听起来和传统媒体差不多,传统媒体的影响力也是来自发行量。区别在于,传统媒体发行量再大,和读者的互动做得很少。而自媒体的读者群类似歌迷会影迷会,创办人的个人魅力是吸引粉丝的决定性因素。“罗辑思维”努力将读者与传统媒体之间的弱关系转化成强关系,一年多时间,微信公众号粉丝破100万,不采用广告方式盈利,而是直接向会员收费,其实就是通过订阅“罗辑思维”来盈利。订阅自媒体看上去和报刊征订一样,没什么新意。可在具体操作中,就显示出思维方式的不同,照理说,读者是甲方,征订方是乙方,乙方有求于甲方,是要讨好甲方的。“罗辑思维”不然,首先,它不向粉丝做什么承诺,你爱征订不征订,如果你爱我罗胖子就付钱。其次,还故意设置障碍,在微信支付还不普及的情况下,规定必须用微信支付。我就好奇,你们搞得那么苛刻,很多人就不来了。罗振宇说,目的就是要找到最爱我的人,如果连这点麻烦都不愿意的话宁可不要。这让我想到《连线》创始主编凯文?凯利的“一千铁粉供养”理念,就是说当一个艺人或手艺人——当然也可以是自媒体人——拥有一千个拥趸供养就可以活得很好。这听上去有点天方夜谭,凭什么人家就供养你呢。首先,你要跟每个潜在顾客成为生活中的朋友。其次,推广的目的是要精准地跟顾客建立持久的联系。第三,暂时不买产品的顾客不要冷淡对待。当然,当然,我觉得还要补充一点,可能也是最重要的一点,你得有绝活,这个绝活可以是技能技艺,也可以是人格魅力,这是核心,其他都是手段。最终,业绩的增长和铁粉数是成正比的,“罗辑思维”首次募集,6小时进帐160万,第二次募集更达到800万。所以说,新媒体思维完全不同于传统媒体思维,颠覆了之前所有的游戏规则,在商业转化的实践中,还诞生了一句名言,得屌丝者得天下,在小米手机的营销推广中也印证了这一点。
自媒体虽然看上去很美,也有缺陷,它是一个不错的传播知识或生活方式的平台,你可以注意到,“罗辑思维”规避了时效性很强的新闻,内容大多采集于书籍,经过诠释后做成视频,形式有点像央视的百家讲坛,当然,罗振宇的思辨更有深度一些。但自媒体很难成为专业新闻平台。新闻,尤其是深度报道新闻,生产方式是专业性团队合作。当然,随着自媒体队伍的壮大,也可能形成新闻共享联盟,取代大型新闻社和传统权威媒体,只是那样好像又不能叫做自媒体,而应该叫集群媒体之类了。

 

 

書城介紹  | 合作申請 | 索要書目  | 新手入門 | 聯絡方式  | 幫助中心 | 找書說明  | 送貨方式 | 付款方式 香港用户  | 台灣用户 | 海外用户
megBook.com.tw
Copyright (C) 2013 - 2024 (香港)大書城有限公司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