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書推薦:

《
人格类型:我们何以不同(荣格人格类型理论——人格类型是一种人们了解自己、了解人际困扰的方法)
》
售價:NT$
301.0

《
索恩丛书·宗教与资本主义的兴起
》
售價:NT$
658.0

《
遇见 高云
》
售價:NT$
398.0

《
日本首都圈空间结构与协同发展
》
售價:NT$
653.0

《
《欧罗巴的悲剧:经济危机、绥靖政策与第二次世界大战的爆发》
》
售價:NT$
388.0

《
中药炮制学科发展集萃
》
售價:NT$
1112.0

《
君士坦丁堡深仇400年:俄土战争(1877—1878)(全2册)
》
售價:NT$
1051.0

《
城市文明蓝皮书:全球城市文明发展报告(2024-2025)
》
售價:NT$
653.0
|
編輯推薦: |
本书从技术和法律两方面分析了《神探伽利略》里的案例,力图通过法律把技术的进步约束到有利于全人类发展的方向上来。
|
內容簡介: |
时代在进步,科学技术也在发展,譬如基因技术、量子技术、人工智能等,法律也要有相应的发展。新的立法应该要紧跟科技前沿,要不然就会出现相关犯罪无法可依的窘境,应通过法律把技术的进步约束到有利于全人类发展的方向上来。
日本著名影视作品《神探伽利略》系列是国际上广受青少年喜欢的影视作品,其几乎每个案例中都涉及一些物理或者化学的高科技知识来制造悬疑或者推动剧情发展,《高科技犯罪影视案例剖析:《神探伽利略》系列》对其中出现的技术原理作出详细分析,以期在现实发生类似情况时能有参照。针对每个案例,分为三部分展开:剧情简介、技术分析、法律分析。鉴于作品都是一些犯罪悬疑类的,为了让观众通过这类具体的案情更好地了解基础法律知识,《高科技犯罪影视案例剖析:《神探伽利略》系列》就案子中的法律问题作了全面深刻的阐释,从日本法和中国法两个视角对比分析案中的争议法律问题。
不同于以往所有影视题材类书籍或者影评分析,《高科技犯罪影视案例剖析:《神探伽利略》系列》是借助影视作品对科学原理和法律知识进行普及的一次大胆尝试:每一章节都是从案中技术原理来分析是否符合现实逻辑,而《神探伽利略》作品之所以能吸引大量观众,就在于其中的科技都来源于生活,大部分都符合物理的、化学的、生物的逻辑;而对于少部分虚构的、不符合常情的“虚幻”科技,《高科技犯罪影视案例剖析:《神探伽利略》系列》也作了分析。此外,其中的案例对于解释现实生活中难以讲清楚的法律问题具有非常清晰的案例价值。
|
關於作者: |
陈海燕
----------------------------
华东政法大学副教授、硕士生导师,主要研究领域为电子证据、计算机犯罪等。发表SCI、EI、北大中文核心等级别论文20余篇,主编教材1部、参编教程4部,参与或主持国家及省部级项目3项。2004年起在华东政法大学刑事法学院从事一线教学工作,主要承担高科技犯罪研究等课程教学工作。
|
目錄:
|
第一章《神探伽利略》第一季
1“自燃”
2“出窍”
3“灵动”
4“坏死”
5“绞杀”
6“梦见”
7“预见”
8“显灵”
9“爆炸”
第二章《神探伽利略》第二季
1“幻惑”
2“指标”
3“听心”
4“曲球”
5“念波”
6“密室”
7“伪装”
8“演技”
9“扰乱”
10“圣女的救赎”
第三章《神探伽利略》特别篇
1“操纵”
2“嫌疑人X的献身”
3“食人鼠事件”
4“盛夏的方程式”
5“内海薰的最后案件”
6“禁忌的魔术”
后记·思考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