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書推薦:

《
沉浸式元宇宙商业应用指南
》
售價:NT$
704.0

《
革命之风:殖民地大撤退与非洲的独立之路(1945—1975)
》
售價:NT$
352.0

《
温病类证论治
》
售價:NT$
1163.0

《
海上墨林:大师眼中的海派画家
》
售價:NT$
449.0

《
赌注:海难、叛变和谋杀的故事
》
售價:NT$
352.0

《
工业机器人自动化生产线集成与运维 杨铨 黄洁
》
售價:NT$
356.0

《
战争与史学家:李维历史书写中的汉尼拔战争
》
售價:NT$
296.0

《
低卡料理,30天神奇变瘦
》
售價:NT$
305.0
|
編輯推薦: |
一部关于将新闻视为无体财产从而实现对其控制的思想史与实践史方面的重要且及时的著作。
|
內容簡介: |
几个世纪以来,新闻的著作权保护都是一个棘手的问题。一方面,如果没有著作权法或者其他制度为新闻提供保护,猖獗的盗版将使新闻业的投资无从收回,新闻出版者就无法为公众提供高质量的新闻,而高质量的新闻又是政治、经济、文化生活所必须的公共产品。另一方面,著作权不保护单纯事实信息是著作权法的基本规则之一。新闻是一种负载着公共利益的公共产品,为其提供著作权保护将造成少数媒体对新闻的垄断。这一紧张关系贯穿着新闻著作权制度史的始终。
本书系统论述了17世纪以来英美两国新闻出版商追求新闻著作权保护的历史。详述了在不同时期的技术条件、组织形式、行业格局和规制环境下,新闻出版业和公众关于何为“盗版”、何为“可接受的复制行为”等不断变换的观念和看法,以及不同时期新闻出版商为制止同行盗版而采取的法律和非法律制裁手段。本书既叙述长时间跨度的制度变革,也关注特定历史阶段,以考察报业的实践和态度,剖析相关立法动议的全过程及其重要的司法判例。
进入21世纪以来,随着互联网和大数据技术的发展,新闻聚合平台和人工智能大模型对新闻的利用再度使新闻著作权保护问题成为公众辩论的焦点。威尔·斯洛特教授将法律史与出版实践史融会贯通,试图为思考新闻出版史和著作权史提供一种新的视角和方法。本书对新闻著作权史的研究,可以为当下诸多相关争议的解决带来一些启示。
|
關於作者: |
威尔·斯洛特(Will Slauter),美国普林斯顿大学历史学博士,哥伦比亚大学海曼人文研究中心博士后。曾先后任教于美国佛罗里达州立大学历史系、法国巴黎第八大学语言与文化学院和巴黎第七大学英语学院。现为法国巴黎索邦大学英语学院历史学教授,法国大学学院成员,国际作者、阅读与出版史学会副会长。主要研究领域为新闻媒体史、图书出版史、著作权法律史。
译者简介:
陈贤凯,中国人民大学知识产权法学博士、美国加州大学伯克利分校法学硕士。现为暨南大学法学院/知识产权学院副教授,中国法学会知识产权法学研究会理事、中国知识产权研究会理事。主要研究领域为知识产权法、反不正当竞争法。
|
目錄:
|
致 谢/1
导 论/8
第一章 审查制与垄断时代的新闻所有权/29
第二章 18世纪英国的复制文化/90
第三章 剪刀编辑:美国早期的剪切与粘贴/146
第四章 19世纪美国的市场新闻与著作权的局限/192
第五章 英国工业化时期的新闻著作权争论/230
第六章 美国的合作通讯社与对专有权的追求/297
第七章 国际新闻社诉美联社案及其遗产/354
结 语 数字时代的观点/419
注释中使用的缩略语及报纸来源注释/443
索 引/446
译后记/478
|
內容試閱:
|
说理实践在数字时代尤为重要,由于互联网信息的碎片化和快速传播,评论者需要更加注重说理的清晰性、逻辑性和说服力。通过运用恰当的论证方法、引用权威数据和案例,以及采用生动的语言和形象的比喻,评论者能够更有效地引导读者理解复杂问题,并形成自己的观点。
价值对齐则是指新闻评论在传递信息、表达观点时,应与社会的核心价值观相契合。在数字时代,媒体平台多样,受众群体广泛,新闻评论的价值取向将直接影响社会舆论的形成和走向。评论者在创作过程中需要充分考虑社会价值观的多样性,力求使自己的观点既具有深度和广度,又能够与社会主流价值观保持一致。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