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書推薦:

《
数字文化:公共空间、平台与算法
》
售價:NT$
505.0

《
明代一条鞭法(精)--梁方仲著作集
》
售價:NT$
398.0

《
自我与本我:弗洛伊德经典心理学著作(精装典藏版)
》
售價:NT$
347.0

《
消费是什么 : 关于消费主义的社会学研究(一本书告诉你为什么买买买之后也有巨大空虚感)
》
售價:NT$
301.0

《
人类简史系列(白金纪念版)(套装共4册)
》
售價:NT$
1612.0

《
深度学习推荐系统2.0
》
售價:NT$
653.0

《
小欢喜2:南京爱情故事
》
售價:NT$
352.0

《
分解工作法:聪明人如何解决复杂问题
》
售價:NT$
305.0
|
編輯推薦: |
1. 独特的艺术呈现本书以中国国画的水墨丹青形式,生动再现了中国哲学史上100位最具影响力的思想家的风采与气质,将哲学的深邃与艺术的美感完美结合,为读者带来一场视觉与思想的双重盛宴。
2. 深入浅出的哲学解读通过简洁而生动的文字,本书不仅介绍了每位哲学家的生平事迹,还深入探讨了他们的核心思想、主要命题及其对后世的深远影响,使读者在轻松阅读中领略哲学的魅力。
3. 历史与思想的全景呈现从先秦诸子百家争鸣,到宋明理学的深刻思辨,再到近现代思想的激荡碰撞,书中涵盖了跨越数千年的哲学智慧。它不仅是对哲学家们思想的梳理,更是对中华民族精神脉络的深度挖掘。
|
內容簡介: |
《大哲学家——中国100位著名哲学家画传》遴选了中国哲学史上100位最有影响力的哲学家,比如老子、孔子、孟子、庄子、荀子、朱熹、王守仁、王夫之等,用中国国画水墨丹青的形式呈现了哲人的风采、风韵、风骨、风神,有选择性地还原了哲学家的生活世界,用数百字篇幅生动描绘哲学家的生平事迹、主要思想、核心命题、影响力和后世的评价。言简意赅,丰富多彩;图文并茂,生动直观。本书由著名思想家楼宇烈先生撰写序言,倾力推荐。
|
關於作者: |
薛晓源,博士,北京师范大学人文和社会科学高等研究院拔尖人才,北京师范大学全球化与文化发展战略研究院院长、教授,博士生导师;商务印书馆学术委员会专家委员、艺术与博物学学术总顾问;中国美术家协会会员、中国国家画院主办《中国美术报》编辑委员会委员、《经济日报》主办《中国书画》杂志专家委员会委员、北京师范大学启功书院专家委员会委员;《全球化研究》集刊主编。曾任中央编译局研究员、中央编译局《马克思主义与现实》杂志执行主编、中央编译出版社副社长兼副总编辑、中央编译局副巡视员,曾任北京大学、清华大学、南开大学兼职教授,中国人民大学艺术学院特聘教授。在中央级刊物发表文章50多篇,出版专著5部、艺术画册1部,主编、绘制“全球化与人类文明互鉴画传系列”(10卷本),主编出版学术艺术图书500多种。专著《飞动之美——中国文化对“动势美”的理解与阐释》2014年入选国家“经典中国国际出版工程”,2020年在美国门廊出版社出版英文版。2018年10月在德国法兰克福书展举办“《哲人神彩——100位世界著名哲学家肖像》新书发布会和艺术展览”,全球有20多家媒体进行了报道。先后为中国国民党原荣誉主席连战、世界知识产权组织原总干事弗朗西斯·高锐先生创作肖像,为外交部驻东帝汶大使馆创作绘画,受到中共中央党史研究室、中国版权协会和中国外交部的表彰。
陈伟功,北京第二外国语学院教师,哲学博士。出版了2部专著以及《怀特海传》(合译,商务印书馆,2018 年)、《自然的概念》(合译,商务印书馆,2023年)等8部译著,发表了30余篇论文。
章伟文,北京师范大学哲学学院教授、博士生导师,现任北京师范大学哲学学院中国哲学与文化研究所所长,北京师范大学哲学学院国际道家与中国传统文化研究中心主任。出版了《宋元道教易学初探》《易学历史哲学研究》《中国传统价值观及其当代转换》《全真学案:郝大通学案》《全真学案:钟离权学案》《中华经典名著全本全注全译:周易参同契》《中华经典名著全本全注全译:鹖冠子》等学术著述。
|
目錄:
|
序 为哲人写风神
周公
管子
晏子
老子
孔子
孙武
孔伋
墨子
李悝
列子
杨朱
商鞅
慎到
孟子
许行
宋钘
惠施
庄子
尹文
屈原
荀子
邹衍
公孙龙
韩非子
曹参
司马迁
陆贾
贾谊
刘安
汲黯
董仲舒
扬雄
桓谭
王充
张衡
王符
刘劭
仲长统
曹植
阮籍
刘伶
王弼
向秀
郭象
裴頠
欧阳建
葛洪
慧远
鸠摩罗什
竺道生
何承天
僧肇
范缜
达摩
智顗
玄奘
神秀
惠能
法藏
韩愈
李翱
刘禹锡
柳宗元
宗密
李觏
邵雍
周敦颐
张载
王安石
沈括
程颢
程颐
朱熹
陆九渊
陈亮
王守仁
王廷相
李贽
黄宗羲
方以智
顾炎武
王夫之
戴震
龚自珍
严复
康有为
谭嗣同
孙中山
蔡元培
梁启超
王国维
陈独秀
熊十力
李大钊
陈寅恪
胡适
梁漱溟
汤用彤
冯友兰
金岳霖
跋
|
內容試閱:
|
太史公在《孔子世家》中云“余读孔氏书,想见其为人”。我想司马迁的意思是说,我们读圣贤的书籍,总是想见到圣贤本人,学习他们的懿范。但是这些圣贤和哲学家长什么样,总是让世人念兹在兹。自唐代吴道子为孔夫子造像以来,历代画工对哲人造像均有贡献,这些圣贤的画像一直在流传远播,影响深远。我记得张岱年先生就收藏了许多中国古代哲学家的画像以及复制品,后来中国社会科学院《哲学研究》编辑部编辑出版的《中国古代著名哲学家画传》还收录若干图像,画传把哲学家的图像与哲学家的小传聚合一体,图文并茂,成为哲学界流传的佳话。
薛晓源同志青年在北京大学哲学系攻读哲学,中年学习中国绘画,专攻人物画,把哲学与艺术结合起来是他努力进取的方向。他先后为中外哲学家绘制了300幅作品,形象生动,风神兼备,达到了一个很高的艺术水平。2018年,他在德国法兰克福举办了艺术展,出版了中英文对照版画册《哲人神彩--100位世界著名哲学家肖像》,很有影响。2019年为冯友兰先生“哲学三书”(《中国哲学简史》《中国哲学史》《中国哲学史新编》)绘制插图,反响巨大。今又送来画稿《大哲学家--中国100位著名哲学家画传》让我欣赏,准备在商务印书馆出版。薛晓源同志绘制这本中国哲学家的画传,完全用中国传统的水墨,线条丰沛流畅,笔墨淋漓酣畅。从周公到金岳霖先生,100位中国哲人巍然矗立在那里,让人惊讶,让人兴奋。
用中国绘画的形式去展示哲学家的风貌和风采,从而激励大众去更好地学习中国传统哲学和文化,是一条方便法门,应予以积极的鼓励。
庄子(约前369 —前286),名周,宋国蒙(今河南商丘东北)人。战国中期著名的思想家、哲学家和文学家,是在老子之后最主要的道家学派代表。庄子曾担任过蒙地的漆园吏。其代表作品为《庄子》,计三十三篇,分为内篇、外篇、杂篇。 《史记》记载庄子“其言洸洋自恣以适己,故自王公大人不能器之”,说明庄子拥有丰富的、瑰丽的想象力,文章如汩汩泉水,任意流淌,汪洋恣肆,奇异横生。《庄子》善于运用寓言和故事,把精妙的哲理说得引人入胜、妙趣丛生。庄子以隐士自居,即使楚威王以重金聘之,许以为相,庄子也以愿做一头“游戏污渎之中自快”的猪而笑辞,决不做“郊祭之牺牛”。 庄子主张尊重天道,认为“道”是一种本原,它无为无形却有情有信,自本自根,独立存在,永恒持续,“在太极之先而不为高,在六极之下而不为深,先天地生而不为久,长于上古而不为老”,表现了“道”超越六极、通贯古今而不受时空所限的特征。庄子认为,人一旦有了“机心”,即为物所绊,就无法承载“道”了,那样就会“丧己于物,失性于俗”。因而,人要有“大物”,不为物所物。庄子把“天”视为“自然”,即天然,主张要顺应自然,“无以人灭天,无以故灭命”,认为真正的生活是自然而然的,要摒弃机心、分别心。庄子主张齐物论,认为“物无非彼,物无非是”,以“道”观之,“无物不然,无物不可”,万物只存在着无条件的同一,即绝对的“齐”;主张齐物我、齐是非、齐大小、齐生死、齐贵贱,他想象中的主观精神境界是“天地与我并生,万物与我为一”,并向往像大鹏鸟一样过一种逍遥自在的精神自由生活。庄子说:“唯道集虚。虚者,心斋也。”要达到“道”的境界,人必须在心上做好修养工夫,即“虚而待物”,实现“至人无己,神人无功,圣人无名”的理想,与“道”同体。由此,人就自然而然地接近了“天人合一”的艺术境界。为此,要在“技”上下功夫,庄子说“能有所艺者,技也”,就是要像庖丁解牛那样,通过训练而依次达到“所见无非牛者”“未尝见全牛也”“以神遇而不以目视,官知止而神欲行”三种境界。在此基础上再提升一步,像圣人那样“原天地之美,而达万物之理”,最终实现了“道”的艺术精神。 庄子从认识论、价值论、人生观、艺术观、修养论等方面呈现了“道”的不同面相, 说明“道”无所不在、“道通为一”,拓展了中国哲学的领域和问题意识。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