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入帳戶  | 訂單查詢  | 購物車/收銀台( 0 ) | 在線留言板  | 付款方式  | 聯絡我們  | 運費計算  | 幫助中心 |  加入書簽
會員登入 新註冊 | 新用戶登記
HOME新書上架暢銷書架好書推介特價區會員書架精選月讀2023年度TOP分類閱讀雜誌 香港/國際用戶
最新/最熱/最齊全的簡體書網 品種:超過100萬種書,正品正价,放心網購,悭钱省心 送貨:速遞 / EMS,時效:出貨後2-3日

2024年05月出版新書

2024年04月出版新書

2024年03月出版新書

2024年02月出版新書

2024年01月出版新書

2023年12月出版新書

2023年11月出版新書

2023年10月出版新書

2023年09月出版新書

2023年08月出版新書

2023年07月出版新書

2023年06月出版新書

2023年05月出版新書

2023年04月出版新書

『簡體書』大地颂歌

書城自編碼: 3977075
分類: 簡體書→大陸圖書→哲學/宗教哲學
作者: 韩炳哲
國際書號(ISBN): 9787521764581
出版社: 中信出版社
出版日期: 2024-04-01

頁數/字數: /
書度/開本: 32开 釘裝: 精装

售價:NT$ 421

我要買

share:

** 我創建的書架 **
未登入.



新書推薦:
风雅牧野:文物中的古代文明
《 风雅牧野:文物中的古代文明 》

售價:NT$ 291.0
共情销售
《 共情销售 》

售價:NT$ 311.0
清代“古今字”学术史研究
《 清代“古今字”学术史研究 》

售價:NT$ 666.0
太空图鉴
《 太空图鉴 》

售價:NT$ 458.0
古代战争:重现金戈铁马的史诗画卷
《 古代战争:重现金戈铁马的史诗画卷 》

售價:NT$ 354.0
梁晓声读书与做人
《 梁晓声读书与做人 》

售價:NT$ 270.0
出土文献与古文字教程
《 出土文献与古文字教程 》

售價:NT$ 1030.0
我的彩铅好有趣.精美小物简单画
《 我的彩铅好有趣.精美小物简单画 》

售價:NT$ 254.0

編輯推薦:
(1)韩炳哲被誉为“德国哲学界的一颗新星”。他回归哲学的人文传统和批判传统,在学院化的哲学研究之外,独辟哲学写作新境界,在数字媒体时代照察现实社会情状和人类心灵境况,被称为“互联网时代的精神分析师”“大数据时代的哲学批判指南”。
(2)兼具韩国人的浪漫气质和德国哲学传统的理性精神。韩炳哲对当代社会的洞察深刻,剖判犀利,而其内在的精神诉求却是宁静沉思的、美学意义的生命形式,具有“东方哲人的细腻与韵味”。
(3)哲学小品式的文字风格,长于思辨,而又胜在言传。韩炳哲的作品简洁、明快,“充满灵性,锋芒毕现”。中译者的认真细致和精敏才思也为中文版增色颇多。
(4)在世界范围内已然成为现象。韩炳哲作品被译成20余种文字,包括法国哲学家阿兰·巴迪欧在内的诸多学者对韩炳哲做出了回应和称赞。巴迪欧亲自为其代表作《爱欲之死》作序。
(5)在国内学界和读者群体中迅速觅得知音。韩炳哲作品第1辑共9种(中信出版集团,2019年)出版后,来自哲学、艺术、政治学、传播学、文学、历史学、社会学各领域的专家学者,以及人文社科类非专业读者对韩炳哲及其作品做出了积极回应和高度评价。其中《爱欲之死》《倦怠社会》《他者
內容簡介:
有一天,我感受到一种深深的渴望,一种想要亲近大地的急切需求。于是,我决定每天去做园艺。经历了三次春夏秋冬四季轮回,我在被我称为秘苑的花园里侍弄花草已有三年。在花朵竞相开放的花园里驻足停留,使我再次变得虔诚。
在眼前这本书中,某些字句是在祈祷,在告白,在对大地和自然进行爱的告白。大地不是死的、无生气的、沉默的存在,而是一个善言的生命体,一个生机勃勃的有机体。就连石头也有生命。
今天我们恰恰正在残暴地利用它,蹂躏它,并由此彻底摧毁它。大地发出请求, 要我们爱护它,善待它。“爱护”在词源上与“美”同源。爱护它,就要赞颂它。本册文字皆为赞美诗,是对大地的赞颂。
--------------------
韩炳哲作品(第2辑)
《山寨:中国式解构》(2023年1月出版)
Shanzhai. Dekonstruktion auf Chinesisch.
《超文化:文化与全球化》(2023年1月出版)
Hyperkulturalit?t. Kultur und Globalisierung.
《妥协社会:今日之痛》(2023年1月出版)
Palliativgesellschaft. Schmerz heute.
《不在场:东亚文化与哲学》(2023年7月出版)
Abwesen. Zur Kultur und Philosophie des Fernen Ostens.
《禅宗哲学》(2023年8月出版)
Philosophie des Zen-Buddhismus.
《什么是权力?》(2023年7月出版)
Was ist Macht?
《仪式的消失:当下的世界》(2023年8月出版)
Vom Verschwinden der Rituale.Eine Topologie der Gegenwart.
《资本主义与死亡驱力》(2023年8月出版)
Kapitalismus und Todestrieb.
《沉思的生活,或无所事事》(2023年7月出版)
Vita contemplativa.oder von der Unt?tigkeit.
韩炳哲作品(第3辑)
《大地颂歌:花园之旅》(2024年5月出版)
Lob der Erde. Eine Reise in den Garten.
《时间的香气:驻留的艺术》(2024年5月出版)
Duft der Zeit. Ein philosophischer Essay zur Kunst des Verweilens.
《叙事的危机》(2024年5月出版)
Die Krise der Narration.
關於作者:
韩炳哲(Byung-Chul Han),德国新生代思想家。1959年生于韩国首尔,80年代在韩国学习冶金学,之后远渡重洋到德国学习哲学、德国文学和天主教神学。他先后在弗莱堡和慕尼黑学习,并于1994年以研究海德格尔的论文获得弗莱堡大学的博士学位。
2000年任教于瑞士巴塞尔大学,2010年任教于卡尔斯鲁厄建筑与艺术大学,2012年起任教于德国柏林艺术大学。
他的主要研究领域是18—20世纪伦理学、社会哲学、现象学、文化哲学、美学、宗教、媒体理论等。作品被译成十几种语言。西班牙《国家报》(El País)誉其为“德国哲学界的一颗新星”。
清新的文风,清晰的思想,深察洞识,切确而犀利的论述,这都让韩炳哲对于数字信息时代人类精神状况的分析批判,显得尤其重要而富于启发。
关玉红,德国耶拿大学对外德语教学法专业硕士,大连外国语大学德语学院副教授。译有《美国设计图典》《精神政治学》《娱乐何为》《美的救赎》《超文化》等。
目錄
前 言 3
《冬之旅》 7
温 室 11
他者时间 17
回归大地 21
世界的浪漫化 27
冬樱花 33
冬菟葵和金缕梅 39
白连翘 45
希腊银莲花 49
山茶花 53
猫 柳 55
番红花 59
玉簪花 61
关于幸福 67
好听的名字 69
亚马逊王莲 73
秋水仙 77
园丁日记 81
附录 韩炳哲著作年谱 143
插画目录
內容試閱
前 言
Vorwort
有一天,我感受到一种深深的渴望,一种想要亲近大地的急切需求。于是,我决定每天去做园艺。经历了三次春夏秋冬四季轮回,我在被我称为秘苑(Bi-Won,韩语“秘密花园”)的花园里侍弄花草已有三年。之前住在这里的人在玫瑰拱门上安装了一个心形的牌子,上面写着“梦之园”,我没有动。我的秘苑其实也是个梦之园,因为我在那里梦见了来临中的大地。
园艺对我来说是一种静默的沉思,是在静默中的驻留。它使时间逗留不前,芳香弥漫。我在花园里越久,对大地的敬重,对其令人陶醉之美的敬重就越强烈。现在我坚信,大地为神之创造。这是花园帮我建立的信念。准确地说,这是一种洞见,一种在我看来业已带上明证性的确信。“明证”(Evidenz)本意为“看”(Sehen)。我已然“看”到。
在花朵竞相开放的花园里驻足停留,使我再次变得虔诚。我相信伊甸园曾经存在,也将再次出现。我相信神,相信造物主,相信这位总是重新开始并以此让一切从头再来的玩家。人,作为神创造之物,也必须参与到游戏中。工作抑或绩效正在摧毁这场游戏,它们都是盲目、赤裸、不堪言状的“做”(Tun)。
在眼前这本书中,某些字句是在祈祷,在告白,在对大地和自然进行爱的告白。没有什么生物学的进化,一切都归因于神的运行(g?ttliche Revolution)。这是我的体会。生物学也是一门神学,是神的教导。
大地不是死的、无生气的、沉默的存在,而是一个善言的生命体,一个生机勃勃的有机体。就连石头也有生命。痴迷于圣维克多山的塞尚深谙石崖的神秘及其特殊的活力和力量。老子曾经教导说:
天下神器,不可为也,不可执也。为者败之,执者失之。(《老子》第二十九章)
大地作为“神器”是脆弱的。今天我们恰恰正在残暴地利用它,蹂躏它,并由此彻底摧毁它。
大地发出请求, 要我们爱护它, 善待它。“爱护”(schonen)在词源上与“美”(sch?n)同源。美要我们承担爱护它的责任,确切地说,是下达爱护它的命令。要对美爱护有加。爱护大地乃是一项紧迫的任务,是人类的责任,因为大地如此美好,如此壮丽。
爱护它,就要赞颂它。以下文字皆为赞美诗,是对大地的赞颂。对大地的赞颂听起来应像一首美妙的大地之歌。然而,对一些饱受自然灾害之苦的人来说,这大地之歌听起来更像凶讯。自然灾害是大地对人类之鲁莽和暴行的愤怒回应。我们已经完全失去了对大地的敬畏,因此既看不到也听不到这种凶讯罢了。
他者时间
Die Zeit des Anderen
花园让我更深刻地体验到四季的变化。冬日临近,苦楚加剧。光愈加微弱、稀薄、惨淡。我从未如此关注过光。那垂死之光让我感到疼痛。在花园里,四季的更迭首先由身体感知。雨水桶里的水冰冷刺骨。然而,我感触到的这般疼痛却是让人舒适的,甚至是让人振奋的。花园让我回归现实,回归在温度适宜的数字世界中日益丧失的躯体。这躯体不识温度、痛楚、肉身。花园则是富于感性和物质性的地方,比屏幕更尘世化(welthaltiger)。
做起园艺后,我对时间有了不同的感受。它明显慢了下来,开始延伸变长。下一个春天好像与我隔了半辈子。下一片秋叶距离我也是难以想象地遥远。就连夏天的到来也是无限久远以后的事情。冬天就这样一直持续了下去,在冬日花园里的劳作将时间拉长。在我当园丁的第一年,冬天从未如此漫长。我饱受寒冷和霜冻之苦,但这不是为我自己,而是为那些即使在大雪和持续霜冻中也能开花的植物。我的操心,主要是为花而操劳(Fürsorge)。花园让我又进一步地远离了自我。我没有孩子。但在花园里,我渐渐了解了操劳,即为他人操心。花园成了一个爱之地。
花园时间是他者时间。那里存在我所不具备的本原时间(Eigenzeit),每种植物都有自己的本原时间,许多本原时间还相互交叉。秋番红花和春番红花看起来很像,但它们对时间的感知完全不同。令人惊奇的是,每一种植物都有自己特有的,也许比今天已然将时间虚无化、碎片化的人类更强烈的时间感。花园使人能够深入地体验时间,在我做园艺时,时间变得充裕起来。人们为之劳作的花园会给人诸多回报,它赋予我“ 存在与时间”。不确定的等待、必要的耐心、缓慢的成长带来了一种特殊的时间感。在《纯粹理性批判》中,康德将认识描述成一种有收获的活动。按照康德的说法,认识要做的是实现“确实新的收获”。在《纯粹理性批判》第一版中,康德用的词则是“增添”(Anbau),而非“收获”(Erwerb)。康德为什么在第二版中用“收获”取代“增添”呢?
也许,“增添”会让康德过多地想到自然威力,想到大地,想到大地中充斥着的不确定性和不可预测性,想到自然的反抗和力量,它们会严重破坏康德哲学中主体的自主性和自由感。城市中的劳动者可以不受季节变化的影响完成工作,这对受制于节气的农民来说是不可能的。等待或耐心被康德贬低为“妇人德性”,而托付给大地的东西要慢慢生长,它们恰恰需要这种德性。对康德的主体来说,这可能是陌生的。农民所面临的不确定性对康德的主体来说,似乎难以忍受。
在《爱与认识》(Liebe und Erkenntnis)中,马克斯·舍勒指出,奥古斯丁“以一种奇特、神秘的方式”赋予植物一种需求——“被人类注视,就好像获得爱的引导,认识到自身的存在,并由此获救一般”。认识不是收获,不是我的收获,不是我的救赎,而是他者的救赎。认识即爱。爱的注视和被爱引导着的认识,将花从存在缺失的状态中救赎出来。因此,花园也是一个救赎之地。

 

 

書城介紹  | 合作申請 | 索要書目  | 新手入門 | 聯絡方式  | 幫助中心 | 找書說明  | 送貨方式 | 付款方式 香港用户  | 台灣用户 | 海外用户
megBook.com.tw
Copyright (C) 2013 - 2024 (香港)大書城有限公司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