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入帳戶  | 訂單查詢  | 購物車/收銀台( 0 ) | 在線留言板  | 付款方式  | 聯絡我們  | 運費計算  | 幫助中心 |  加入書簽
會員登入 新註冊 | 新用戶登記
HOME新書上架暢銷書架好書推介特價區會員書架精選月讀2023年度TOP分類閱讀雜誌 香港/國際用戶
最新/最熱/最齊全的簡體書網 品種:超過100萬種書,正品正价,放心網購,悭钱省心 送貨:速遞 / EMS,時效:出貨後2-3日

2024年04月出版新書

2024年03月出版新書

2024年02月出版新書

2024年01月出版新書

2023年12月出版新書

2023年11月出版新書

2023年10月出版新書

2023年09月出版新書

2023年08月出版新書

2023年07月出版新書

2023年06月出版新書

2023年05月出版新書

2023年04月出版新書

2023年03月出版新書

『簡體書』和光同尘:徐家树摄影集

書城自編碼: 3934027
分類: 簡體書→大陸圖書→藝術摄影
作者: 徐家树
國際書號(ISBN): 9787515524931
出版社: 金城出版社
出版日期: 2023-09-01

頁數/字數: /
書度/開本: 16开 釘裝: 精装

售價:NT$ 1669

我要買

share:

** 我創建的書架 **
未登入.



新書推薦:
德川家康
《 德川家康 》

售價:NT$ 319.0
经纬度丛书·文字的故事:从结绳记事到未来文字
《 经纬度丛书·文字的故事:从结绳记事到未来文字 》

售價:NT$ 486.0
安静做最慢的事就好
《 安静做最慢的事就好 》

售價:NT$ 265.0
智能量化:ChatGPT在金融策略与算法交易中的实践
《 智能量化:ChatGPT在金融策略与算法交易中的实践 》

售價:NT$ 319.0
肆火(全2册)
《 肆火(全2册) 》

售價:NT$ 377.0
母女关系:如何抚平来自母亲的创伤
《 母女关系:如何抚平来自母亲的创伤 》

售價:NT$ 313.0
特斯拉的秘密宏图
《 特斯拉的秘密宏图 》

售價:NT$ 427.0
你好,我是阿斯伯格女孩
《 你好,我是阿斯伯格女孩 》

售價:NT$ 319.0

建議一齊購買:

+

NT$ 885
《 迷墙(侯登科奖得主、著名摄影师严明彩色摄影集,百余幅新作集结面世!黑白到彩色,是不愿复制自己的一次转身、突破和超越!) 》
+

NT$ 554
《 摄影入门:人像摄影超简单 》
+

NT$ 443
《 摄影构图 迅速提升照片水平的150个关键技法 》
+

NT$ 626
《 摄影策展实用手册(北京电影学院摄影学院专业教材) 》
+

NT$ 1109
《 种子的隐秘之美(微距摄影呈现种子震撼人心的美,畅销书《牛津大学终极昆虫图鉴》后又一自然科普力作) 》
+

NT$ 573
《 四季风景----风光摄影的奥秘 》
編輯推薦:
★ 3大主题300余幅照片——虔诚·西藏、寻找·经幡、心灵·自然
★ 裸脊锁线方便平摊,内文四色印刷,采用 157克哑粉书纸(铜版纸),封面书名采用烫金工艺,书脊布采用烫红工艺
★ 首版全部带有编号(再版不加编号)
★ 徐家树,国内较早深入拍摄藏地的摄影家,英国皇家摄影学会高级会士、澳大利亚职业摄影家协会会员、中国摄影家协会会员。从中国到南澳,从北半球到南半球,近半生追寻秘境光影,透视人生真谛。
★ 无论胶片时代还是数码时代,无论什么样的镜头和技术设备,好的摄影都是用“心”的摄影,摄影不是用镜头去看世界,而是用“心”。——徐家树
內容簡介:
虔诚·西藏、寻找·经幡、心灵·自然是徐家树摄影生涯的三大主题,本书精选这三个主题的300余幅作品,代表了摄影家的最高水平。每幅作品配有简约而意境优美的文字,或感怀,或抒情,或憧憬,或反思,或评论……图文相得益彰,使观者透过文字感知照片中更丰富的灵魂。
本书全面展示了徐家树先生40年来从中国到澳大利亚,从北半球到南半球,用镜头捕捉到的世间万象,以及他在朝圣般的内心跋涉中感悟到的人生真谛,体现了他不仅是用镜头去看世界,更是用“心”去探索世界的摄影主张。
關於作者:
徐家树,澳籍华人,摄影家、翻译家、旅行家,英国皇家摄影学会高级会士,澳大利亚职业摄影家协会会员,中国摄影家协会会员。1945年生于杭州名门“金洞桥徐家”,母亲高诵芬为北宋开国大将武烈王高琼后代。1991年定居澳洲。他是国内较早深入拍摄藏地的摄影家,14岁拥有第一部相机,20世纪80年代初首次进藏,40年来20余次进入藏地,写下几十万字旅行和摄影日记,拍摄作品不计其数,包括虔诚·西藏、寻找·经幡、心灵·自然(水云木石/微距花卉)三大系列,大多在藏地拍摄。曾获英国皇家摄影学会第130届国际摄影展银奖、澳大利亚职业摄影协会全国摄影展览银奖(1991)、美国“Communication Arts”杰出摄影奖(1992)等。摄影作品曾登上英国皇家摄影学会会刊封面(1997.3)、美国《经济学人》杂志封面海报(2003.1)。已出版摄影集《那时·西藏》《水云木石》《生死·朝圣》,译有摄影类畅销书《世界的眼睛》等,近20年来先后制作独册中英文摄影手工书50余种。
目錄
淡泊沉淀?辉映人文(王瑞序)
虔诚·西藏
寻找·经幡
心灵·自然
內容試閱
淡泊沉淀?辉映人文
——谈评徐家树的摄影生涯
王瑞

凡是找不出因的果,我们习惯地认为是命中注定,把它归入一种“缘”。细想起来,漫长一生,总会遭遇很多事,或好或坏或平淡。种种遭遇,决定人生的转折,影响一生的道路。难解的是,很多遭遇,往往与很多细微小事连接,它们环环相扣,很久以后才显示出必定的结果。
——徐家树

家树兄微信告知,有出版社邀约出版他的西藏题材摄影集。我当然为他祝贺,记得2013年即有国内未曾谋面的编辑率先邀其书稿,由中信出版社出版了《那时·西藏》。此番佳音再传,我很羡慕秉持“无为而为”的家树兄,竟“守株待兔”,连遇一而再找上门来出书的好运。这岂不就是“命”,或曰造化。
隐居在澳大利亚一隅的徐家树,惯于“两耳不闻窗外事”,闷头只顾“闭门造书”。近年来,他整理过往拍摄的照片和影像,聊以综合性的“故事新编”。每有一个系列成果,便会一如既往地从互联网传给我。此番家树兄微信再传出书佳音,算是熟人的我也又“重作冯妇”,提议仍为其新著写篇序文。我料到一贯谦虚的他还是不好意思劳我费心,于是话还是由我主动来提。果然越洋电话里传来他激动的声音:“那太好了!”
出于对好友徐家树影像作品的了然于心,欣然提笔为其新书再谱新曲,期待以此举作贺礼,锦上添花,送给堪称“摄影家”的这位远方挚友。
生平好摄影?同道结交情
我与徐家树相知相交的缘分,起于20世纪90年代中期的《人民摄影》。这一国内首份摄影报纸开设的“海外风”专版的时任编辑陈淑萍女士,敬业尽职、倾情招揽留居异域的摄影爱好者撰稿译介国外相关作品,即有在日本留学的顾铮、在美国和澳大利亚生活的我与徐家树、在新加坡工作的陈建中这四个未曾谋面的爱好摄影之人联袂供稿,内容涵盖各自所在地的亚洲、美洲、大洋洲三大洲,而摄影发源地——欧洲则由大家共同探索报道。
20世纪90年代中后期的《人民摄影》,我们四人已然成为“海外风”的主笔写手,几乎每一期都有我们中一人的撰文,时常在某个主题的连载系列,其中两人或三人的文章会同页展现。可以说,《人民摄影》就是素昧平生的我们结交的媒介,我们之间也陆续在报外进行了洲际越洋通信。在那个还是传统手写撰稿的时代,我们的原稿频繁以国际邮件的形式递达山西太原,我还把自己用蘸水钢笔双面书写的办法介绍给同道,以节省总会超重的外币邮资。尽管所得稿费往往与寄信邮费抵消,我们仍然乐此不疲地向国内读者提供国际上的重要摄影信息。而今每当翻阅留存的我们通常交流资料的复印纸背面手写的私人信文,总会为当年激情燃烧之豪迈行为而感慨不已。
于此文谈及此事,无非很是留恋我们由《人民摄影》绵延至今的友情。我和徐家树的这般手写通信的结交方式,在新世纪的互联网时代简直不可思议。我们四人的共同点是能写能译,顾铮博士上手就是摄影史论的大部头图书,相继出版了《世界人体摄影史》《世界摄影史》《城市表情——20世纪都市影像》等十余部著作;徐家树越洋邮寄给我两部他的译作,《世界的眼睛——马格南图片社与马格南摄影师》和《美国〈生活〉杂志——摄影师访谈录》;陈建中翻译了美国作者的《摄影师的视觉感受》;我翻译了焦点版《摄影百科》。仅从这些书目,可见我们这班《人民摄影》的驻外特约记者的译介规模。
这项联通中外摄影文化事务的工作,须阅读与整合大量外文信息,并将其中的重要内容做准确达意的中文翻译。那些年密集浩繁的工作结果,直接体现于那一代在摄影方面做出成绩的几乎所有中国摄影人,都看过且参考过我们的专业译文和报道。
我们四人当年的所作所为,不期然地切合了“第三文化”进行“文化消化”的实践,以至于对正当转型期的中国摄影文化,起到了潜移默化的观念启蒙作用:新的翻译理论和实践以其跨国际的来源,本身就展现为一种第三文化。它强调翻译能使思想重获新生和改造,能使思想从原生的意义场所在别的意义场所获得独立的、不再依附于原生意义的新生命。
这一理论和实践之所以重要,是因为它把重心从某一观念、概念或话语的“意义”来源和“意义”本身转移到了对意义形成起决定性作用的“场所”。一种观念或概念在新的场所能否获得新生命、获得怎样的新生命,是由多种错综复杂的原因造成的,其中包括国内外的历史机遇和环境,经济、文化的需求和条件,媒体的作用,知识分子对新知识的引用、争论和阐释,等等,而所有这一切又都在不同程度上必须放到各种全球性的文化流动中去认识和把握。(徐贲《第三文化》,《读书》1998年第5期)
那时共襄效力《人民摄影》的四人正当壮年,我们就像散播在海外的种子,由摄影的光影照耀,不约而同地在《人民摄影》“海外风”这块沃土生根、发芽、结果,切实体现了鲁迅先生1934年在《拿来主义》中所言:“我们要拿来。我们要或使用,或存放,或毁灭。……没有拿来的人,不能自成为新人。”
我们四个“涉外”摄影文论“新人”,按年龄排列,徐家树1945年生于上海,我1950年生于吉林,顾铮和陈建中都是1959年生于上海。如此说来,除了我这个东北人,他们三个都是地道的上海人。教育背景方面,徐家树和陈建中分别毕业于理工科系的北京化工学院和华东师范大学;顾铮留学日本大阪府立大学,获比较文化博士学位;我这个“老三届”在“文化大革命”后进修于长春教育学院美术系。这原本互不相识、分居海外的四人,如今都已花甲、古稀开外,20世纪由爱好摄影的共性汇聚于《人民摄影》“海外风”,相互结下的淡如水的交情,细水长流,维系至今,堪为中国当代摄影的一段轶事。

 

 

書城介紹  | 合作申請 | 索要書目  | 新手入門 | 聯絡方式  | 幫助中心 | 找書說明  | 送貨方式 | 付款方式 香港用户  | 台灣用户 | 海外用户
megBook.com.tw
Copyright (C) 2013 - 2024 (香港)大書城有限公司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