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入帳戶  | 訂單查詢  | 購物車/收銀台( 0 ) | 在線留言板  | 付款方式  | 聯絡我們  | 運費計算  | 幫助中心 |  加入書簽
會員登入 新註冊 | 新用戶登記
HOME新書上架暢銷書架好書推介特價區會員書架精選月讀2023年度TOP分類閱讀雜誌 香港/國際用戶
最新/最熱/最齊全的簡體書網 品種:超過100萬種書,正品正价,放心網購,悭钱省心 送貨:速遞 / EMS,時效:出貨後2-3日

2024年03月出版新書

2024年02月出版新書

2024年01月出版新書

2023年12月出版新書

2023年11月出版新書

2023年10月出版新書

2023年09月出版新書

2023年08月出版新書

2023年07月出版新書

2023年06月出版新書

2023年05月出版新書

2023年04月出版新書

2023年03月出版新書

2023年02月出版新書

『簡體書』儒家哲学七讲

書城自編碼: 3918567
分類: 簡體書→大陸圖書→哲學/宗教哲學
作者: 梁启超 著
國際書號(ISBN): 9787301344194
出版社: 北京大学出版社
出版日期: 2023-10-01

頁數/字數: /
書度/開本: 32开 釘裝: 精装

售價:NT$ 325

我要買

share:

** 我創建的書架 **
未登入.



新書推薦:
非洲大陆简史(萤火虫书系)
《 非洲大陆简史(萤火虫书系) 》

售價:NT$ 437.0
知宋·宋代之军事
《 知宋·宋代之军事 》

售價:NT$ 442.0
我能帮上什么忙?——一位资深精神科医生的现场医疗记录(万镜·现象)
《 我能帮上什么忙?——一位资深精神科医生的现场医疗记录(万镜·现象) 》

售價:NT$ 381.0
智慧宫丛书026·增长:从细菌到帝国
《 智慧宫丛书026·增长:从细菌到帝国 》

售價:NT$ 840.0
从自察到自救:别让情绪偷走你的人生
《 从自察到自救:别让情绪偷走你的人生 》

售價:NT$ 420.0
晚明的崩溃:人心亡了,一切就都亡了!
《 晚明的崩溃:人心亡了,一切就都亡了! 》

售價:NT$ 335.0
俄国女皇:叶卡捷琳娜二世传(精装插图版)
《 俄国女皇:叶卡捷琳娜二世传(精装插图版) 》

售價:NT$ 381.0
真想让我爱的人读读这本书
《 真想让我爱的人读读这本书 》

售價:NT$ 269.0

建議一齊購買:

+

NT$ 325
《 阳明心学七讲 》
+

NT$ 325
《 先秦诸子七讲 》
+

NT$ 928
《 西方哲学史:总论 》
+

NT$ 336
《 不合时宜的考察 》
+

NT$ 437
《 古典思想 》
+

NT$ 493
《 跨主体性 》
編輯推薦:
1. 探讨中华文明主干之作:儒家思想是几千年来中国思想学术之主干,持续地丰富着中华文明的内核与生命力。
2. 真正的大家小书:上承中国历代传统,下启近代思想转型;梳理儒家思想基本脉络、阐释儒家思想核心要义;融汇中西、出入经史、气象博大、深入浅出。
3. 为纪念梁启超诞辰150周年精心编集:从梁启超著述和讲演当中精挑细选相关内容整理汇编,体例合宜、内容精当。
4. 实用性强:一本书尽得儒家思想精粹;帮助读者把握中国思想文化主体内容,从要害处认识中华文明。
5. 附赠梁启超手书“无负今日”书签。
內容簡介:
儒家思想是几千年来中国思想学术之主干,自先秦至明清,儒家思想流派的不断演进和发展持续地丰富着中华文明的内核与生命力,并构成了中国人的主要思想体系框架。
梁启超作为中国近代文化思想史上的巨擘,学贯古今中外,卓有见地。本书选取梁启超在多部著作及讲演中围绕儒家思想展开讨论的内容并进行重新编排梳理,以帮助读者通过一代学术大师之思考见地,认知理解儒家哲学的基本面貌和基本精神。
關於作者:
梁启超(1873—1929),号饮冰室主人,广东新会人。中国近代思想家、政治家、教育家、史学家、文学家,戊戌变法领袖之一,清华国学院四大导师之首。梁启超学贯古今中西,在诸多方面都卓有成就,被誉为“百科全书”式的人物。其著作被合编为《饮冰室合集》。
目錄
第一讲 儒家哲学是什么 / 001
第二讲 为什么要研究儒家哲学 / 009
为什么要研究儒家哲学 / 010 如何研究儒家哲学 / 017
第三讲 儒学的兴起 / 027
第四讲 中国儒学变迁概略 ( 上 ) / 041
第五讲 中国儒学变迁概略 ( 下 ) / 057
第六讲 儒家的基本思想 / 103
仁 / 104 礼 / 113 天 / 120 命 / 126 性 / 132 心体 / 155 中庸 / 165
第七讲 儒家经典 / 173
《诗经》 / 174 《礼记》 / 194 《易》 / 218 《春秋》 / 236
內容試閱
为什么要研究儒家哲学
为什么要研究儒家哲学?这个问题,本来可以不 问,因为一派很有名的学说,当然值得研究。我们从而研究之,那本不成问题。不过近来有许多新奇偏激的议论,在社会上渐渐有了势力,所以一般人对于儒家哲学 异常怀疑。青年脑筋中,充满了一种反常的思想,如所 谓“专打孔家店”“线装书应当抛在茅坑里三千年”, 等等。此种议论,原来可比得一种剧烈性的药品。无论 怎样好的学说,经过若干时代以后,总会变质,掺杂许 多凝滞腐败的成分在里头。譬诸人身血管变成硬化,渐 渐与健康有妨碍,因此,须有些大黄、芒硝一类瞑眩之 药泻他一泻。所以那些奇论,我也承认它们有相当的功 用。但要知道,药到底是药,不能拿来当饭吃。若因为 这种议论新奇可喜,便根本把儒家道术的价值抹杀,那 便不是求真求善的态度了。现在社会上既然有了这种议 论,而且很占些势力,所以应当格外仔细考察一回。我们要研究儒家哲学的原因,除了认定为一派很有名的学 说而研究之以外,简括说起来,还有下列五点:
1.中国偌大国家,有几千年的历史,到底我们这个 民族,有无文化?如有文化,我们此种文化的表现何 在?以吾言之,就在儒家。
我们这个社会,无论识字的人与不识字的人,都生长在儒家哲学空气之中。中国思想儒家以外,未尝没有 旁的学派。如战国的老墨,六朝、唐的道佛,近代的耶 回,以及最近代的科学与其他学术。凡此种种,都不能 拿儒家范围包举它们;凡此种种,俱为形成吾人思想的 一部分,不错。但是我们批评一个学派,一面要看它的 继续性,一面要看它的普遍性。自孔子以来,直至于 今,继续不断的,还是儒家势力最大。自士大夫以至舆 台皂隶普遍崇敬的,还是儒家信仰最深。所以我们可以 说,研究儒家哲学,就是研究中国文化。
诚然,儒家以外,还有其他各家。儒家哲学,不算 中国文化全体;但是若把儒家抽去,中国文化恐怕没有 多少东西了。中国民族之所以存在,因为中国文化存 在;而中国文化,离不了儒家。如果要专打孔家店,要 把线装书抛在茅坑里三千年,除非认过去现在的中国人 完全没有受过文化的洗礼。这话我们肯甘心吗?
中国文化,以儒家哲学为中心,所以能流传到现 在,如此的久远与普遍,其故何在?中国学术,不满人意之处尚多,为什么有那些缺点?其原因又何在?吾人 至少应当把儒家哲学细细研究,重新估价。当然,该有 许多好处,不然,不会如此悠久绵远。我们很公平地先 看它好处是什么,缺点是什么。有好处把它发扬,有缺点把它修正。
2.鄙薄儒家哲学的人,认为是一种过去的学问,旧的学问。这个话,究竟对不对?一件事物到底是否以古 今新旧为定善恶的标准,这是一个很大的问题。
我们不能说新的完全是好的,旧的完全是坏的,亦不能说古的完全都是,今的完全都不是。古今新旧,不 足以为定善恶是非的标准。因为一切学说,都可以分为 两类:一种含有时代性,一种不含时代性,即《礼记》 所谓有“得与民变革者”,有“不可得与民变革者”。
有许多学说,常因时代之变迁而减少其价值,譬如 共产与非共产,就含有时代性。究竟是共产相利,还是 集产相利,抑或劳资调和相利,不是含时代性就是含地 方性。有的在现在适用,在古代不适用。有的在欧洲适 用,在中国不适用。
有许多学说,不因时代之变迁,而减少其价值。譬如不患寡而患不均,不患贫而患不安;利用厚生,量入 为出;养人之欲,给人之求,都不含时代性,亦不含地方性。古代讲井田固然适用,近代讲共产亦适用。中国 重力田,固然适用;外国重工商,亦能适用。
儒家哲学,外王的大部分,含有时代性的居多,到 现在抽出一部分不去研究它也可以。还有内圣的全部, 外王的一小部分,绝对不含时代性。如知仁勇三者,为天下之达德,不论在何时何国何派,都是适用的。
关于道的方面,可以说含时代性的甚少;关于术的 方面,虽有一部分含时代性,还有一部分不含时代性。 譬如知行分合问题,朱晦庵讲先知后行,王阳明讲知行 合一。此两种方法都可用,研究他们的方法都有益处。 儒家哲学,大部分不含时代性,不可以为时代古思想旧 而抛弃之。
3.儒家哲学,有人谓为贵族的非平民的,个人的非社 会的。不错,儒家道术,诚然偏重私人道德,有点近于非 社会的。而且两千年来诵习儒学的人都属于“士大夫”阶级,有点近于非平民的。但是这种现象,是否儒学所专 有,是否足为儒学之病,我们还要仔细考察一回。
文化的平等普及,当然是最高理想。但真正的平等 普及之实现,恐怕前途还远着哩。美国是最平民的国家,何尝离得了领袖制度?俄国是劳农的国家,还不是一切事由少数委员会人物把持指导吗?因为少数人诵习 受持,便说是带有贵族色彩,那么,恐怕无论何国家, 无论何派学说,都不能免,何独责诸中国,责诸儒家 呢?况且文化这件东西,原不能以普及程度之难易定其 价值之高低。李白、杜甫诗的趣味,不能如白居易诗之易于普及享受;白居易诗之趣味,又不能如盲女弹词之 易于普及享受。难道我们可以说《天雨花》比《白氏长 庆集》好,《白氏长庆集》又比李杜集好吗?现代最时 髦的平民文学、平民美术,益处虽多,然把文学美术的 品格降低的毛病也不小,这是不能否认的事实。何况哲 学这样东西,本来是供少数人研究的。主张“平民哲学”,这名词是否能成立,我不能不怀疑。
儒家哲学,偏重士大夫个人修养。表面看去,范围似窄,其实不然。士大夫的行为,关系全国的安危治乱 及人民的幸福疾苦最大。孟子说得好:“惟仁者宜在高 位。不仁而在高位,是播其恶于众也。”今日中国国事 之败坏,哪一件不是由在高位的少数个人造出来?假如 把许多掌握权力的马弁强盗,都换成多读几卷书的士大 夫,至少不至闹到这样糟。假使穿长衫的穿洋服的先 生们,真能如儒家理想所谓“人人有士君子之行”,天 下事有什么办不好的呢?我们受高等教育的青年,将来 都是社会领袖。造福造祸,就看我们现在的个人修养何如。儒家哲学专注重此点,能说它错吗?
4.有人说自汉武帝以来,历代君主,皆以儒家做幌子,暗地里实行高压政策。所以儒家学问,成为拥护专制的学问,成为奴辱人民的学问。
诚然历代帝王,假冒儒家招牌,实行专制,此种情形,在所难免。但是我们要知道,几千年来,最有力的学派,不唯不受帝王的指使,而且常带反抗的精神。儒家开创大师,如孔、孟、荀都带有很激烈的反抗精神, 人人知道的,可以不必细讲。东汉为儒学最盛时代,但 是《后汉书·党锢列传》,皆属儒家大师,最令当时帝 王头痛。北宋二程,列在元祐党籍;南宋朱熹,列在庆 元党籍。当时有力的人,摧残得很厉害。又如明朝王阳 明,在事业上虽曾立下大功,在学问上到处都受摧残。 由此看来,儒家哲学也可以说是伸张民权的学问,不是 拥护专制的学问;是反抗压迫的学问,不是奴辱人民的 学问。所以历代儒学大师,非唯不受君主的指使,而且 常受君主的摧残。要把贼民之罪加在儒家身上,那真是冤透了。
5.近人提倡科学,反对玄学,所以有科学玄学之 争。儒家本来不是玄学,误被人认是玄学,一同排斥。 这个亦攻击,那个亦攻击,几于体无完肤。
玄学之应排斥与否,那是另一问题。但是因为排斥 玄学,于是排斥儒家,这就未免太冤。儒家的朱陆,有 无极太极之辩,诚然带点玄学色彩。然这种学说,在儒 家道术中地位极其轻微,不能算是儒家的中心论点。自孔孟以至陆王,都把凭空虚构的本体论搁置一边,哪能 说是玄学呢?
再说无极太极之辩,实际发生于受了佛道的影响以 后,不是儒家本来面目。并且此种讨论,仍由扩大人格出发,乃是方法,不是目的,与西洋之玩弄光景者不 同。所以说玄学色彩,最浅最淡,在世界要算中国,在中国要算儒家了。
儒家与科学,不特两不相背,而且异常接近。因为 儒家以人作本位,以自己环境做出发点,比较近于科学 精神,至少可以说不违反科学精神。所以我们尽管在儒 家哲学上力下功夫,仍然不算逆潮流、背时代。
据以上五种理由,所以我认为研究儒家哲学,在今日实为有益而且必要。

儒学的兴起

儒学从何时起?孔子以前有无儒学?凡一学派,都不是偶然发生,虽以孔子之圣,亦不能前无所承。不过 儒家道术至孔子集其大成,所以讲儒学从孔子讲起,未 尝不可。孔子学说全部如何,亦留到本论再讲。我们所 应当知道的,就是儒家道术,孔子集其大成,以后两千 多年,都由孔子分出。在一方面,因为孔子的话,词句 简单,而含义丰富,所以后来研究孔子学说的人,可以 生出种种解释。同为儒家,下面又分出许多学派;在他 一方面,因为孔子的主张,平庸中正,有许多认为不满 意的人创为反动学派。既有反动学派发生,孔子弟子及 后学受其影响,对于本派学说或加修正,或全变相。所 以从孔子起,分两大支,有因词句简单而解释不同的, 有因受旁的影响而改换面目的,不可不加注意。
先讲儒家以外的学派,孔子之后,新出的重要学派, 可分为二:(1)墨家;(2)道家,皆起于孔子死后数十年乃至百年。墨家出于孔后,自是不成问题。道家向来认 为出在孔前,或与孔子同时,依我看来,都不大对。《老 子》五千言,历来认为孔子以前的作品,我一向很怀疑, 时间愈长,愈认确实。不是本问题所关,暂不细讲,但因 要说明重要学派的顺序,不妨略讲几句。
孔子学说,最主要者为“仁”。“仁”之一字,孔 子以前,无人道及,《诗》及《尚书》二十八篇,皆不 曾提到,以仁为人生观的中心,这是孔子最大发明,孔 子所以伟大,亦全在此。《老子》书中,讲仁的地方就 很多,“失德而后仁,失仁而后义”,这全为孔子而 发,假使孔子不先讲仁,老子亦用不着破他了。此外压 倒“仁”字的地方还很多,如“天地不仁,以万物为刍 狗”“上仁为之而无以为”“大道废有仁义”“绝仁弃 义,民复孝慈”等语,可知老子之作实在孔子的“仁” 字盛行以后。不唯如此,“义”之一字,孔子所不讲, 孔子只讲知、仁、勇。仁义对举,是孟子的发明。而 《老子》书中,讲仁义的地方亦很多,可知不唯不在孔 子之前,还许在孟子以后。孟子辟异端,他书皆引,未 引《老子》一句,其故可想而知。这种地方,离开事迹 的考据,专从文字下手,虽觉甚空,然仍不失为有力的 佐证。此外,尚贤,是墨子所主张的,《墨子》有《尚 贤》篇,而老子有“不尚贤使民不争”一语。天道鬼 神,是墨子所信仰的,墨子有《天志》篇、《明鬼》篇,而老子有“以道莅天下其鬼不神”一语。旁的不问,专从思想系统入手,《老子》一书似在孔子以后、墨子以后,甚至于孟子以后啊。从前说九流各家,道家墨家方面,出在孔后,更不必辩。《淮南子·要 略》称:“墨子学儒者之业,受孔子之术。”这是说从 前研究孔子的道理,后来深感繁重,才重新创立一个学 派。墨子是孔子后辈,生于邹鲁之间,其地儒学最盛, 年轻时不能不有所习染,《淮南子》之说甚是。墨家继 儒家而发生,有不以为然的地方,然后独树一帜,因在 后辈影响甚深。墨门弟子,亦与儒家有密切关系,如禽 滑釐,曾学于子夏,一面为墨家大师,一面为孔门再传 弟子。
道家方面,既然《老子》一书,不在孔子之前,则 庄子与老子的先后,亦成为问题了。向称老庄,若使庄 子在前,当改称庄老才是。庄子地位,在道家极为重 要,比禽滑釐之在墨家,还要重些。庄子学于田子方,最古,儒家次之,其说非是 。应当以儒家为最古,道 家亦儒家盛行后一种反动,为儒家之对敌的学派。
田子方学于子夏,所以庄子一面是道家大师,一面是孔 门三传弟子。
由此看来,道、墨两家,亦可以说是儒家的支派,先 是承袭,后才独立;先是附庸,后为大国。唯旁的儒家, 无论如何变化,仍称孔子之后。道、墨两家既盛,与儒家 立于三分的地位,就不承认是孔子之后了。恰如齐桓、晋 文,虽握霸权,仍尊周室;楚庄王、吴夫差,一握霸权, 便不承认周室的地位,情形正复相同。我们再看,最初的 儒家,因为道、墨二家独立后,倡为反对的论调,与儒家 以极大的影响,儒学自身亦有许多变迁。
现在再讲孔门直接的学派。《韩非子·显学》篇 说:“自孔子之死也,有子张之儒,有子思之儒,有颜 氏之儒,有孟氏之儒,有漆雕氏之儒,有仲良氏之儒, 有孙氏之儒,有乐正氏之儒......儒分为八。”韩非生当 始皇的时候,离战国最近,其说当甚可靠。此种八家, 现在可考者,唯孟、孙二家。自余六家无考,其著作见 于《汉书·艺文志》的,有《子思》二十三篇,《漆雕 子》十三篇,然后代亦皆丧失,殊可惋惜。此外四家, 在汉朝时已经看不着了。
果如韩非所言,战国之末,儒分为八,我们诚然相 信,但最初儒家的分裂,恐没有如此复杂。现在姑且假 定,孔子死后,最初分为两派,有子是一派,曾子是一 派。所以《论语·学而》篇,先说:“子曰,学而时习之,不亦乐乎!”继说:“有子曰,其为人也孝弟,而 好犯上者鲜矣。”又说:“曾子曰,吾日三省吾身。” 子是孔子。总观《论语》全书,除孔子外,称子者,唯 有若、曾参二人。颜渊称渊而不称子,因颜渊早死,其 学不传。子夏、子贡,亦不称子。此中消息,殊耐寻味 啊!《孟子·滕文公上》说:“昔者孔子没......他日子 夏、子张、子游以有若似圣人,欲以所事孔子事之,强 曾子,曾子曰‘不可’。”这并不是曾子有意与有子为 难,徒争意气,实际是因为两人学派,大不相同,所以 就各人走各人的路了。
大概子夏、子游、子张三人,因为孔子死后,门下 散落,不能不要一个统率的人,而有若年最高、德最 重,故推举他做孔门领袖。可知子夏、子游、子张, 同是一派。这一派大概对于孔子所说的话、所删定的经 典,为形式的保守,异常忠实,以有若为其代表。后来 荀子说:“其数则始乎诵经,终乎习礼。”可以说是从 这一派演出。
曾子另为一派,不注重形式,注重身心修养,对于 有若一派,很有些不同的地方。据说曾子的弟子是子 思。《大戴礼》中“曾子十篇”,虽未必能包举他学说 的全部,也可据以窥见一斑。子思著作,现存者为《中 庸》。《汉书·艺文志》有《子思》二十三篇,今原书 虽佚,或者《礼记》中还有若干篇是他的作品。后来孟子专讲存心养气,可以说是从这一派演出。照这样的分 法,孔子死后,门弟子析为二派:一派注重外观的典章 文物,以有若、子夏、子游、子张为代表;一派注重内 省的身心修养,以曾参、子思、孟子为代表。春秋战国 时代的儒学情形,大概可以了然了。
孔子道术方面很多,一方面讲内圣,一方面讲外 王。可见他不单注重身心修养,并且注重政治社会情 形。孔门分四科:一德行,注重修养,后人称为义理之 学;二言语,注重发表,后人称为词章之学;三政事, 注重政治,后人称为经济之学;四文学,注重文物,后 人称为考证之学。这样四科,亦还不能算孔子全部学 问,至多不过圣人之一体而已。四科之外,还有许多派 别不可考的。如韩非子所说儒分为八,其中孟、孙二 派,有书传世,可以明白,前面已经说过:子思一派, 由《中庸》及《礼记》可以窥见一斑,也用不着再讲; 唯漆雕氏一派,即《论语》上的漆雕开,《汉书·艺文 志》有《漆雕子》十三篇,可见得他在孔门中,位置甚 高,并有著书,流传极盛,在战国时,俨然一大宗派。至 其精神,可于《韩非子·显学》篇所说“不色挠,不目 逃,行曲则违于臧获,行直则怒于诸侯,世主以为廉而礼 之”几句话中,窥见大概,纯属游侠的性质。孔门知、 仁、勇三德中,专讲勇德的一派,孟子书中所称北宫黝养 勇、孟施舍养勇,以不动心为最后目的,全是受漆雕开的影响。其余颜氏、子张氏、仲良氏、乐正氏四派,本人的 著作既不传世,旁人的著作又没有提到他们,所以无从考 见了,这是我们认为很不幸的一件事情。
孔子死后,有七十子,七十子后学者,一传再传, 门弟子极多,学派亦很复杂。要研究这些人的学说, 只有大小戴的《礼记》还有一部分材料可考。其中十 之二三是七十子所记,十之七八是七十子后学所记。自 孔子至秦约三百年,自秦至二戴又百余年,时间如此的 长,派别如此的复杂,而材料如此的短少,研究起来, 很觉费事。我们根据《汉书·艺文志》,看孔门弟子的 著作,有下列几种:《子思》,二十三篇;《曾子》, 十八篇;《漆雕子》,十三篇;《宓子》,十六篇; 《景子》,三篇;《世子》,二十一篇;《李克》,七 篇;《公孙尼子》,二十八篇;《芈子》,十八篇。可 见西汉末年,孔子弟子及再传弟子,著作行世者凡有九 家,此九家的内容如何,可惜得不着正确资料,很难 一一考证。大概这几百年间,时代没有多大变化,外来 影响亦很少,不能有好大异同,可以附在孔子之后,一 同研究。自春秋经战国迄秦,儒家变迁,其大略如此。
凡一种大学派成立后,必有几种现象:
1.注解。因为内容丰富,门下加以解释。这种工作 的结果,使活动的性质变为固定,好像人的血管硬化一 样,由活的变成死的,这是应有现象之一。
2.分裂。一大学派,内容既然丰富,解释各有不 同,有几种解释就可以发生几种派别。往往一大师的门 下,分裂为无数几家,这也是应有现象之一。
3.修正。有一种主张,就有一种反抗。既然有反抗 学说发生,本派的人想维持发展固有学说,就发生新努 力,因受他派的影响,反而对于本派加以补充或修正, 这是应有现象之一。
地不论中外,时不论古今,所有各种学派,都由这 几种现象,发动出来。儒家哲学,当然不离此例,所以 儒家各派亦有注解,有分裂,有修正。
自孔子死后,儒家派别不明,韩非所说儒分为八, 亦不过专指战国初年而言,经战国及秦到汉数百年间,派 别一定很多。七十子后学者的著作,留传到现在的,以大 小《戴记》为主,共八十余篇,其中讲礼仪制度的,约占 三分之二。大概自孔子死后,子夏、子游、子张,留传最 广。因孔子以礼为教,一般人皆重礼。对于礼的内容,分 析及争辩很多,《小戴礼》的《檀弓》《曾子问》,都不 过小节的辩论。这种解释制度、争论礼仪,就是上面所说 的第一第二两种现象。所以子夏、子游、子张以后的儒 家,一方面是硬化,一方面是分裂。
同时道家之说,孔子死后不久发生。老庄的主张, 在《论语》中,可以看出一点痕迹,《论语》说:“君 子质而已矣,何以文为?”又说:“或曰,以德报怨,何如?”这类话,很与道家相近。道家在孔子后,然为 时甚早,孔子死后,不久即发生,与儒家对抗,对于儒 家的繁文缛节,予以很大的打击。因为受敌派的攻击, 自己发生变化,就是上面所说的第三种现象,补充或修 正前说。
儒家自己发生变化,究竟如何变法呢?我们看 《易》的《系辞》与《文言》,其中有好多话,酷似道 家口吻。本来《十翼》这几篇东西,从前人都说是孔子 所作,我看亦不见得全对。《系辞》与《文言》中,有 许多“子曰”,不应为孔子语。孔子所作,当然不会自 称“子曰”,就是没有“子曰”的,是否孔子所作,还 是疑问。因为有“子曰”的,皆朴质与《论语》同; 无“子曰”的,皆带有西洋哲学气味。大概《系辞》 与《文言》,非孔子作,乃孔子学派分出去以后的人所 作。其中的问题,从前的儒家不讲,后来的儒家不能不 讲了。
头一步所受影响,令我们容易看出者为《系辞》与 《文言》,其次则为《礼记》中的《大学》《中庸》 《乐记》等著作,大抵皆受道家影响以后,才始发生。 所以曾子、子思一派讲这类的话就很多,《中庸》一 篇,郑玄谓为子思作,我们虽不必遽信,但至少是子孟子这一派的发生,与当时社会状况有极大的关 系。因为春秋时代为封建制度一大结束,那时社会很紊 乱,一般人的活动往往跑出范围以外,想达一种目的, 于是不择手段。孟子的门弟子,就很羡慕那种活动,所 以景春有“公孙衍、张仪岂不诚大丈夫哉”的话。可见 得当时一般社会都看不起儒家的恬适精神,人群的基础 异常摇动,孟子才不惜大声疾呼的,要把当时颓败的风 俗人心唤转过来。
孟子与孔子,有许多不同之点。孔子言“仁”,孟 子兼言“仁义”。什么叫义?义者,应事接物之宜也。 孟子认为最大的问题,就是义利之辨,其目的在给人一 个立脚点,对于出入进退,辞受取与,一毫不苟。所以 孟子说:“得志与民由之,不得志独行其道。”又说: “一介不以与人,一介不以取诸人。”都是教人高尚明 哲,无论如何失败,有界限,有范围,出了界限范围以外,就不做去,可以说对于当时的坏习气极力校正。 孔子智仁勇并讲,所以说“知仁勇三者,天下之达德也”。孟子专讲勇,所以说“我四十不动心”“我知言, 我善养吾浩然之气”。以仁弘义,以义辅仁;仁以爱人, 义以持我。这种方法,孟子极力提倡,极力讲究。
孔子对于性命,不很多讲,或引而不发,孔子门人 常说:“子罕言命,性与天道......不可得而闻也。”当 孟子的时候,道家对于这部分研究得很深,儒家如果不 举出自己的主张,一定站不住脚,所以孟子堂堂正正地 讲性与天道,以为是教育的根本。《孟子》七篇中,如 《告子上》《告子下》大部分讲性的问题,自不必说; 其余散见各篇的很多,如:“大人者,不失其赤子之心 者也。”“古之人,所以大过人者,无他焉,善推其所 为而已矣。”“人之所不学而能者,其良能也;所不虑 而知者,其良知也。”“先立乎其大者,则其小者不能 夺也。”这类话,对于当时章句之儒咬文嚼字的那种办 法,根本认为不对。
孟子以为人类本来是好的,本着良知良能,往前做 去,不必用人家帮忙,不必寻章摘句、繁文缛节地讨麻 烦,自己认清,便是对的。这种学说,可谓对于孔子学 说的一种补充,扫除章句小儒的陋习,高视阔步地来讲 微言大义,我们可以说儒家至孟子起一大变。
孟子以后,至战国末年,一方面社会的变迁更为剧烈,一方面道墨两家更为盛行,尤以墨家为最盛。《韩 非子·显学》说:“世之显学,儒墨也。”战国末年, 儒墨并举,两家中分天下。墨家对于知的方面极为注 重,以知识做立脚点,为各家所不及。即如《经上》 《经下》《经说上》《经说下》诸篇,对于客观事物俱 有很精确的见解,所以当时墨学,几遍天下。同时因为 社会变迁更大的结果,豪强兼并,诈伪丛生,而儒家严 肃的道德观念,被社会上看作迂腐。除了道墨盛行、社 会轻视以外,儒家自身亦有江河日下的趋势。孟子道性 善,说仁义,有点矜才使气。孟门弟子,愈演愈厉,一 味唱高调,讲巨子,末流入于放纵夸大。从这一点看 去,后来王学一派,有点近似,阳明本身,尚为严肃, 门弟子则光怪陆离,无奇不有。因为孟派末流,有许多 荒唐的地方,所以那时儒家,很感觉有补充修正的必 要,于是乎荀卿应运而出。
《史记·孟荀列传》称:“荀卿嫉浊世之政,亡国 乱君相属,不遂大道而营于巫祝,信禨祥,鄙儒小拘, 如庄周等又滑稽乱俗,于是推儒墨道德之行事兴坏,序 列著数万言。”太史公这几句话,很难说出荀派发生的 动机。当时儒家末流,有许多人,专靠孔子吃饭。《非 十二子》篇说:“......偷儒惮事,无廉耻而耆饮食,必 曰君子固不用力,是子游氏之贱儒也。”记得某书亦 说,人家办丧事,儒者跑去混饭吃,这正是太史公所谓鄙儒小拘。而庄周末流则又滑稽乱俗,很能淆惑视听。 庄周是否儒家,尚是问题,庄周出于田子方,田子方是 子夏的门生。孟子出于子思,子思是曾子的门生。庄孟 二人,很可以衔接得起来。在这儒道末流、俱有流弊的 时候,荀卿这派,不得不出头提倡改革了。
前面说墨家长处,在以知识为立脚点。荀子很受他 们的影响,对于知识,以有条理有系统为必要,他的《解 蔽》《正名》诸篇,所讨论都是知识的问题。譬如论理的 凭借是什么,知识的来源是什么,这类问题,孔孟时所不 注重,到了荀子就不能不注重了。这是荀子受墨家的影响 而创为儒家的知识论。此外受墨家影响的地方还多,墨子 有《天志》《明鬼》论,最信鬼神,荀子的《天论》等 篇,正是对墨而发,与墨子持反对的论调。
当时一般人,对于严肃修养的功夫,都认为迂腐, 不肯十分注重。孟子一派,虽提出自己的主张,不特不 能救鄙儒小拘的学风,甚或为作伪者大言欺人的工具。 到了荀子,极力注重修养,对于礼字,重新另下定义。 孔子言仁,孟子言义;荀子言礼,以礼为修养的主要工 具。孟子主张内发,荀子主张外范。孟子说性是善的, 随着良知良能做去;荀子说性是恶的,应以严肃规范为 修束身心的准绳。所以荀子的学说,可以说是战国末年 对于儒家的一大修正。
自孔子死后,儒家的变迁,其大概情形如此。

 

 

書城介紹  | 合作申請 | 索要書目  | 新手入門 | 聯絡方式  | 幫助中心 | 找書說明  | 送貨方式 | 付款方式 香港用户  | 台灣用户 | 海外用户
megBook.com.tw
Copyright (C) 2013 - 2024 (香港)大書城有限公司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