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入帳戶  | 訂單查詢  | 購物車/收銀台( 0 ) | 在線留言板  | 付款方式  | 聯絡我們  | 運費計算  | 幫助中心 |  加入書簽
會員登入 新註冊 | 新用戶登記
HOME新書上架暢銷書架好書推介特價區會員書架精選月讀2023年度TOP分類閱讀雜誌 香港/國際用戶
最新/最熱/最齊全的簡體書網 品種:超過100萬種書,正品正价,放心網購,悭钱省心 送貨:速遞 / EMS,時效:出貨後2-3日

2024年05月出版新書

2024年04月出版新書

2024年03月出版新書

2024年02月出版新書

2024年01月出版新書

2023年12月出版新書

2023年11月出版新書

2023年10月出版新書

2023年09月出版新書

2023年08月出版新書

2023年07月出版新書

2023年06月出版新書

2023年05月出版新書

2023年04月出版新書

『簡體書』临床营养学(创新教材)

書城自編碼: 3798594
分類: 簡體書→大陸圖書→教材研究生/本科/专科教材
作者: 石汉平,凌文华,李增宁
國際書號(ISBN): 9787117332538
出版社: 人民卫生出版社
出版日期: 2022-09-01

頁數/字數: /
書度/開本: 大16开 釘裝: 平装

售價:NT$ 916

我要買

share:

** 我創建的書架 **
未登入.



新書推薦:
中华霓裳
《 中华霓裳 》

售價:NT$ 978.0
朱元璋传(导读本)
《 朱元璋传(导读本) 》

售價:NT$ 354.0
量子、猫与罗曼史:薛定谔传
《 量子、猫与罗曼史:薛定谔传 》

售價:NT$ 338.0
白色记事簿3:孤独的病人(10名罕见病患者的希望之书)
《 白色记事簿3:孤独的病人(10名罕见病患者的希望之书) 》

售價:NT$ 291.0
公司法的offer
《 公司法的offer 》

售價:NT$ 406.0
索恩丛书·时尚女王与法国大革命
《 索恩丛书·时尚女王与法国大革命 》

售價:NT$ 510.0
秦汉帝陵制度研究
《 秦汉帝陵制度研究 》

售價:NT$ 510.0
共赢——商业生态与平台战略
《 共赢——商业生态与平台战略 》

售價:NT$ 359.0

建議一齊購買:

+

NT$ 419
《 临床营养学(第3版) 》
+

NT$ 408
《 特殊人群营养学 》
+

NT$ 226
《 代谢与疾病和健康管理 》
+

NT$ 319
《 临床营养学(第5版/本科护理) 》
+

NT$ 717
《 营养与医疗膳食学(第2版/创新教材) 》
+

NT$ 569
《 营养与食品卫生学(第8版/本科预防) 》
編輯推薦:
1.全书内容分为生理和营养基础、营养诊断和治疗通则、营养不良风险人群的营养治疗、临床营养学科建设与管理4个方面,从食物到营养剂,从基础到临床,从诊断到治疗,从病房到家庭,围绕临床营养问题进行讨论、叙述。2.参与本书编写工作的学者都是医疗、教学、科研的一线专家,本领域的一流专家,是懂营养的临床医生、懂疾病的营养师、懂临床的老师。
內容簡介:
营养支持作为一项独立的治疗手段,挽救了成千上万危重患者的生命,提高了医疗安全性,从而被评为20世纪医学领域的七个重大成就之一。目前,营养支持已经发展成为理论深厚、基础扎实、体系完备、技术先进、操作规范、效果显著的临床医学专门领域。
根据国家卫计委要求,三等甲级医院必须成立临床营养科。临床营养学科的发展,对临床营养人才的培养提出了严峻的挑战。目前的公共卫生专业培养模式不能适应临床需求,医学临床营养专门人才的培养势在必行。目前的医学院医学生几乎没有或极少接受临床营养教育,这与患者的实际需要及临床营养学的发展严重脱节。为了更好、更快培养适合临床需要的医学临床营养人才,国家正在调研医学临床营养专业设置,为此,编写一本适合医学临床营养需求的《临床营养学》迫在眉睫。
与原有的教材相比,本书更加切合临床实际,内容更加丰富,创新性明显(比较目录即可一目了然),作者队伍阵容更加强大,专业性更强。
關於作者:
《中国抗癌协会肿瘤营养与支持治疗专业委员会》主任委员,《中华医学会肠外肠内营养学分会》候任主任委员,《广东省肠外肠内营养学会》主任委员,《广东省肿瘤营养专业委员会》主任委员,《广州肿瘤营养与支持治疗专业委员会》主任委员。
目錄
第一章 生理代谢 /1
第一节 食物消化与排空 /1
第二节 营养素代谢 /5
第三节 能量代谢 /16
第四节 水、电解质代谢 /22
第二章 食物营养成分 /30
第一节 碳水化合物 /30
第二节 蛋白质 /33
第三节 脂类/35
第四节 矿物质 /37
第五节 维生素 /40
第六节 植物化学物 /43
第三章 食物营养价值与膳食结构 /50
第一节 各类食物的营养价值 /50
第二节 食物营养价值的影响因素 /60
第三节 常见膳食结构 /62
第四节 中国居民膳食指南 /64
第四章 食品与制剂 /70
第一节 特殊医学用途配方食品 /70
第二节 肠内营养制剂 /80
第三节 肠外营养制剂 /82
第四节 保健食品 /85
第五节 其他营养相关制剂 /87
第六节 食物与药物相互作用 /88
第五章 临床营养诊断 /95
第一节 营养状况是基本生命体征 /95
第二节 营养不良的三级诊断 /98
第三节 膳食调查 /104
第四节 肌肉功能和体能状况评估 /110
第五节 心理社会评估 /115
第六节 生命质量评估 /120
第六章 实验营养诊断 /126
第一节 实验室检查 /126
第二节 人体测量 /133
第三节 人体成分分析 /139
第四节 能量需求测试 /143
第五节 常用营养筛查与评估量表 /147
第七章 常见营养相关状况 /162
第一节 营养不良 /162
第二节 恶病质 /167
第三节 肌肉减少症 /176
第四节 衰弱综合征 /186
第五节 矿物质异常 /193
第六节 维生素异常 /196
第七节 心理精神异常 /200
第八章 医院膳食营养 /202
第一节 医院健康膳食要求与标准 /202
第二节 医院基本膳食 /203
第三节 医院治疗膳食 /206
第四节 生酮饮食 /215
第五节 中医药膳 /220
第六节 膳食营养指导与随访 /223
第九章 医学营养治疗 /227
第一节 五阶梯营养治疗 /228
第二节 口服营养补充 /232
第三节 肠内营养治疗 /236
第四节 肠外营养治疗 /240
第五节 免疫营养治疗 /243
第六节 代谢调节治疗 /247
第七节 消化液回输 /249
第十章 营养治疗途径 /252
第一节 经口营养途径的开放与维持 /252
第二节 经胃肠置管 /255
第三节 经静脉置管 /259
第四节 其他途径 /264
第十一章 营养相关症状 /268
第一节 厌食 /268
第二节 恶心、呕吐 /271
第三节 腹胀 /276
第四节 便秘 /279
第五节 腹泻 /283
第六节 食物过敏与不耐受 /287
第七节 消化吸收障碍 /291
第八节 吞咽困难 /296
第十二章 营养治疗并发症防治 /301
第一节 肠内营养相关并发症及处理 /301
第二节 肠外营养相关并发症及处理 /310
第三节 再喂养综合征 /321
第十三章 特殊人群的营养管理 /325
第一节 婴幼儿 /325
第二节 青少年 /329
第三节 孕产妇 /332
第四节 更年期女性 /336
第五节 老年人 /338
第六节 运动员 /343
第七节 素食者 /349
第八节 减重手术后患者 /352
第十四章 特殊生理阶段重要疾病的营养治疗 /353
第一节 儿童生长迟缓 /353
第二节 儿童单纯性肥胖 /357
第三节 妊娠糖尿病 /360
第四节 妊娠期高血压疾病 /364
第五节 老年综合征 /368
第十五章 特殊环境人群的营养管理 /369
第一节 概述 /369
第二节 高温环境 /370
第三节 低温环境 /374
第四节 高原环境 /378
第五节 常见特殊职业 /382
第十六章 手术、创伤及危重症患者的营养治疗 /388
第一节 概述 /388
第二节 急性呼吸窘迫综合征 /392
第三节 多器官功能障碍综合征 /396
第四节 重症急性胰腺炎 /400
第五节 创伤与烧伤 /403
第六节 围手术期 /406
第七节 短肠综合征 /410
第十七章 重大慢性疾病的营养治疗 /414
第一节 恶性肿瘤 /414
第二节 慢性肾脏病 /419
第三节 慢性肝病 /423
第四节 慢性阻塞性肺疾病 /427
第五节 高血压 /429
第六节 冠状动脉粥样硬化性心脏病 /434
第七节 慢性心力衰竭 /436
第八节 炎性肠病 /439
第九节 多种疾病患者 /444
第十八章 主要代谢性疾病的营养治疗 /447
第一节 肥胖 /447
第二节 糖尿病 /452
第三节 高脂血症 /462
第四节 高尿酸血症与痛风 /466
第五节 非酒精性脂肪肝 /469
第六节 代谢综合征 /472
第七节 骨质疏松症 /475
第八节 遗传代谢病 /480
第九节 高同型半胱氨酸血症 /484
第十九章 主要感染性疾病的营养治疗 /488
第一节 病毒性肝炎 /488
第二节 肺结核 /491
第三节 艾滋病 /495
第四节 严重急性呼吸综合征与中东呼吸综合征 /500
第五节 其他 /504
第二十章 常见神经与精神疾病的营养治疗 /508
第一节 脑卒中 /508
第二节 神经性厌食/贪食 /515
第三节 癫痫 /519
第四节 帕金森病 /521
第五节 阿尔茨海默病 /524
第六节 酒精依赖 /529
第七节 药物依赖 /532
第八节 慢性疼痛 /534
第九节 长期昏迷 /537
第二十一章 肠道菌群与微生态 /539
第一节 正常肠道菌群概述 /539
第二节 肠道菌群对营养与代谢的调节作用 /540
第三节 临床营养联合微生态制剂的应用 /544
第四节 粪菌移植的临床应用 /547
第二十二章 个人营养管理 /553
第一节 健康生活习惯 /553
第二节 体重管理 /557
第三节 体格检查 /563
第四节 运动处方的临床制订和执行 /566
第五节 血糖管理 /574
第六节 血脂管理 /578
第二十三章 临床营养管理 /584
第一节 概述 /584
第二节 医院营养管理 /588
第三节 家庭营养管理 /595
第四节 社区营养管理 /600
第五节 临床营养护理 /604
第六节 营养教育 /607
第二十四章 营养学科建设 /612
第一节 科室环境要求 /612
第二节 科室人员要求 /614
第三节 工作制度与流程 /616
第四节 营养会诊与查房 /621
第五节 营养医疗文书 /622
第六节 建设“无饿医院” /622
附录 中国常见食物血糖指数 /629
推荐阅读 /635
中英文名词对照索/637
內容試閱
营养从来没有像今天这样受到重视,无论是政府管理层面还是普通民众,无论是专业内还是专业外,无论是国内还是国外都是如此。而且,随着科学技术的进步,随着健康意识的增强,人们会越来越重视营养。临床营养学作为营养学的两大分支之一,同样受到了前所未有的关注,《国民营养计划(2017—2030 年)》中提出临床营养行动,中华医学会肠外肠内营养学分会/ 中国抗癌协会肿瘤营养专业委员会呼吁“还营养为一线治疗”,就是最好的例证和说明。
1974 年,C. E. Butterworth 发表的著名论文《医院里面骨瘦如柴的人》(“The Skeleton in theHospital Closet”),唤醒了人们,特别是医务人员对住院患者营养问题的反思,成为临床营养学发展历史上一件里程碑式的事件。医务人员突然发现,医院是营养不良发病率最高的场所,住院患者是营养不良发生率最高的人群。面对这一不可接受的现实,医务人员、营养学家、医学教育工作者及管理部门开始行动,欧洲于1978 年成立肠外肠内营养学会,美国、日本、中国分别于1976 年、1984 年、2004年先后成立肠外肠内营养学会。1997 年美国开始设立国家营养医师专家委员会(National Board ofPhysician Nutrition Specialist),2011 年我国卫生部发文要求三级综合医院设立临床营养科,2018 年中华医学会肠外肠内营养学分会在国际上率先提出“无饿医院”建设倡议。
众所周知,系统的医学教育是医务人员培养与成长的先决条件,临床营养对疾病预防、治疗及康复具有不可估量的重要作用。然而,由于多种原因,临床营养学教育长期落后于临床实践需求,医学院学生几乎没有或极少接受临床营养教育,这严重违背了“以人为本”的疾病治疗原则,与患者的需要、疾病的康复及临床营养的价值严重脱节。为了更好、更快地培养适合临床需要的医学营养人才,我们于2014 年12 月23 日正式向人民卫生出版社提交“关于申请编写教材《临床营养学》的请示报告”,得到人民卫生出版社的大力支持,于2015 年7 月2 日开始启动编写准备工作。时光如梭,7 年过去了,为编好《临床营养学》教材,我们先后召开各种会议数十次,经反复讨论、修改书稿10 余次,终于成稿。
全书内容分为生理和营养基础、营养诊断和治疗通则、营养不良风险人群的营养治疗、临床营养学科建设与管理4 个方面,从食物到营养剂,从基础到临床,从诊断到治疗,从病房到家庭,围绕临床营养问题进行讨论、叙述。全书包括24 章145 节,每一节一个专题,每一章自成体系,既相对独立,又相互连接。以营养为主线,以合理应用为目标;以患者为中心,以最佳结局为追求。本书内容丰富、新颖,力求回答不同患者的主要营养问题,力争反映营养研究的最新成果,不少内容是以前教科书没有讨论的问题,广泛适用于医学院校不同专业学生学习。
参与本书编写工作的学者都是医疗、教学、科研的一线专家,本领域的一流专家,是懂营养的临床医生、懂疾病的营养师、懂临床的老师。从编写人员的遴选、教材内容的设计上,避免了营养与医疗“两张皮”、书本与实践不相干的缺陷。每一种疾病的营养治疗均有至少一位专科医生及营养师负责把关,真正把营养治疗融入疾病综合治疗中去,使营养治疗成为患者综合治疗的有机成分。更新营养状况是基本生命体征的观念,传播营养治疗是基础治疗、一线治疗的理念,推广价值医疗和价值营养治疗,强调建设“无饿医院”,力戒医院获得性营养不良,充分发挥营养治疗显著改善临床结局、显著节约医疗费用的双重价值,充分发挥营养治疗的疾病预防、疾病治疗及疾病康复三重作用。
本书是集体智慧的结晶,是共同努力的结果,是多方合作的产物。首都医科大学、中山大学、哈尔滨医科大学、南京医科大学、华中科技大学、同济大学、北京协和医学院、中国医学科学院、北京大学、四川大学、武汉大学、清华大学、浙江大学、河北医科大学、上海交通大学、郑州大学、中国医科大学、吉林大学、温州医科大学、云南大学、新疆医科大学、福建医科大学、上海体育学院、中国疾病预防控制中心、陆军军医大学、海军军医大学、陕西中医药大学、中国人民解放军总医院、中国人民解放军东部战区总医院、中国人民解放军西部战区总医院、四川省人民医院、南方医科大学及广州医科大学等30 余家单位的50 多位专家直接负责本书的编写工作,参与讨论、修订的专家多达100 余位;由于篇幅的原因,参与讨论、修订的专家未能署名,他们都是幕后英雄。全体参与人员将临床经验与理论研究紧密结合,将无疆爱心和精湛医术密切联系。他们爱护患者,关心学生,珍惜声誉,高度负责。本书倾注了广大同仁的真挚友情,倾注了多位前辈的殷切期望;本书承载了患者的鼓励,承载了学生的期盼;尤其得到人民卫生出版社的大力支持。在此,一并表示衷心感谢。由于科学技术日新月异,加上内容涉及广泛以及水平和经验所限,本书不足、遗漏乃至错误之处在所难免,恳请广大读者批评指正。
谨以本书献给患者和医学生们!
主 编
2022 年1 月

 

 

書城介紹  | 合作申請 | 索要書目  | 新手入門 | 聯絡方式  | 幫助中心 | 找書說明  | 送貨方式 | 付款方式 香港用户  | 台灣用户 | 海外用户
megBook.com.tw
Copyright (C) 2013 - 2024 (香港)大書城有限公司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