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入帳戶  | 訂單查詢  | 購物車/收銀台( 0 ) | 在線留言板  | 付款方式  | 聯絡我們  | 運費計算  | 幫助中心 |  加入書簽
會員登入 新註冊 | 新用戶登記
HOME新書上架暢銷書架好書推介特價區會員書架精選月讀2023年度TOP分類閱讀雜誌 香港/國際用戶
最新/最熱/最齊全的簡體書網 品種:超過100萬種書,正品正价,放心網購,悭钱省心 送貨:速遞 / EMS,時效:出貨後2-3日

2024年04月出版新書

2024年03月出版新書

2024年02月出版新書

2024年01月出版新書

2023年12月出版新書

2023年11月出版新書

2023年10月出版新書

2023年09月出版新書

2023年08月出版新書

2023年07月出版新書

2023年06月出版新書

2023年05月出版新書

2023年04月出版新書

2023年03月出版新書

『簡體書』鲁滨逊漂流记

書城自編碼: 3007531
分類: 簡體書→大陸圖書→中小學教輔中小学阅读
作者: [英]丹尼尔·笛福著 王晋华 译余党绪导读
國際書號(ISBN): 9787548612018
出版社: 学林出版社
出版日期: 2017-05-01
版次: 1 印次: 1
頁數/字數: 358/290000
書度/開本: 16开 釘裝: 平装

售價:NT$ 490

我要買

share:

** 我創建的書架 **
未登入.



新書推薦:
人文精神与未来世界 (论世衡史:“人文精神”所指为何?在中西方各有怎样的历史?在与科技的对垒与融合中何去何从?) (人类文明的演化已经来到一个巨大转折点,人类今后将走向何方已经是迫在眉睫的问题了。)
《 人文精神与未来世界 (论世衡史:“人文精神”所指为何?在中西方各有怎样的历史?在与科技的对垒与融合中何去何从?) (人类文明的演化已经来到一个巨大转折点,人类今后将走向何方已经是迫在眉睫的问题了。) 》

售價:NT$ 437.0
BOSTON儿童骨科重建手术学 国际经典骨科学译著(精装)
《 BOSTON儿童骨科重建手术学 国际经典骨科学译著(精装) 》

售價:NT$ 2005.0
优雅的钩针编织.超实用毛衫和小物
《 优雅的钩针编织.超实用毛衫和小物 》

售價:NT$ 274.0
城市外交:从城邦到全球城市
《 城市外交:从城邦到全球城市 》

售價:NT$ 218.0
明史讲义
《 明史讲义 》

售價:NT$ 493.0
技术爆裂:Web3.0对商业世界的5大改变   伊藤穰一
《 技术爆裂:Web3.0对商业世界的5大改变 伊藤穰一 》

售價:NT$ 330.0
东方美学口袋书 中国纹样
《 东方美学口袋书 中国纹样 》

售價:NT$ 223.0
唐代中层文官(中华学术·有道)
《 唐代中层文官(中华学术·有道) 》

售價:NT$ 549.0

建議一齊購買:

+

NT$ 202
《 野性的呼唤 》
+

NT$ 259
《 老人与海 》
+

NT$ 259
《 哈姆莱特 》
+

NT$ 299
《 古汉语常用字字典(第5版) 》
+

NT$ 216
《 当代时文的文化思辨 》
+

NT$ 252
《 古典诗歌的生命情怀 》
編輯推薦:
数十位中学语文特级教师联袂编写。集多年一线教学经验,辟文学经典阅读蹊径。
內容簡介:
本丛书邀请上海市语文特级教师余党绪老师担任丛书主编,在外国文学经典名著中挑选出一批较具开放性的文本,邀请教育界一线名师参与撰写。以批判性思维理念为基础,结合各位教师本人对文本的理解与思考,通过篇首导读、文内点评、每章节的启发性问题等多种形式的辅助文字,为读者进入思辨阅读提供手把手的引导。《鲁滨逊漂流记》是英国现实主义小说的开山之作。讲述英国青年鲁宾逊航海途中意外流落荒岛,开始了艰辛而漫长的孤岛生涯。塑造了鲁滨逊这样一个敢于冒险、勇于开拓的英雄人物形象。表现了人类强烈的进取精神和启蒙意识。
關於作者:
作者 [英]笛福
18世纪英国小说家,英国启蒙时期现实主义小说奠基人,被誉为英国小说之父。
译者 王晋华
中北大学社会科学学院外语系教授,主要从事英美文学研究与翻译,出版有文学译著及理论译著多种。
导读 余党绪
上海市语文特级教师。中国教师发展基金会中学生批判性思维培养及思辨读写教学实践研究课题组长。出版《人文探究》《议论文写作新战略》《公民表达与写作教学》《祛魅与祛蔽》等。近十年来,致力于将批判性思维引入语文教学,提出并实践思辨读写,出版有中学生思辨读本四种。
目錄
第一章 告诫1
第二章 风暴6
第三章 海盗14
第四章 逃脱奴役22
第五章 巴西36
第六章 遇难45
第七章 唯一的幸存者53
第八章 最初的日子67
第九章 日记:食物和住所 78
第十章 日记:天灾 92
第十一章 日记:生病 100
第十二章 日记:康复 113
第十三章 日记:岛上探险 125
第十四章 日记:陶罐和独木舟 132
第十五章 日记:反省 147
第十六章 无可逃脱156
第十七章 进一步的改良165
第十八章 一个脚印177
第十九章 骸骨188
第二十章 恐惧与隔离198
第二十一章 失事的船209
第二十二章 遭遇野人220
第二十三章 对星期五的观察232
第二十四章 对星期五的教导245
第二十五章 新的计划252
第二十六章 野人归来262
第二十七章 解救俘虏274
第二十八章 暴动者285
第二十九章 重获海船305
第三十章 回到英格兰317
第三十一章 与星期五一起历险330
第三十二章 再回海岛345
参考答案350
內容試閱
总序:经典的魅力,在思辨中绽放
余党绪
经典的价值无可争辩,套用一句流行语,你读或者不读,它都在那里。但具体到每一个阅读者,经典价值的实现,却要靠自己去争取。
我羡慕博览群书的人,却不敢鼓吹博览群书。生命有限,阅读无边,贪婪让人窒息,阅读也不例外。顺便说,关于读书的许多箴言,都有可疑之处。书中自有黄金屋之类的说辞形同诱骗,读书让人高贵的论调,其实也有些莫名其妙。没有什么东西能让人高贵,读书也不能。读书能让人高贵,也能让人遍身俗气。高贵是什么?一旦它成了某种诉求的对象,先就俗了。
高贵不可言说,言说也不在当下。它是时间沉淀出的某个维度。
当然,博览也好,约取也罢,都是个人的自由。就我个人而言,我从不隐瞒自己是个一本书主义者,主张精选精读,免得浪费时光。这或许与我的阅读经历相关,小时候没什么书可读,却幸运地得到了一本《红与黑》,结果把它读到了五马分尸的地步。无书可读的好处,就在于逼着你去反复阅读一本书,琢磨一本书。我一直不太明白,为什么于连死的那天,阳光是那么明媚,我甚至听到了鸟语,闻到了花香。这个疑问一直陪伴着我,直到多年后的某一天,我突然明白,于连该死,于连必死,他因野心与尊严的交战而死,因对生命的挥霍而死,也因时代荒谬的恩赐和加倍无情的剥夺而死。
读书不在多,也不怕少。许多书不值得一瞥,有些书却值得用一生来陪伴,关键在于,你能有这个缘分与幸运。当然,这也需要一点崇敬经典的信念。其实,相信经典,就是相信历史与时间,是历史和时间将这些经典推送到我们手里。人生得一知己足矣,斯世当以同怀视之。经典亦如是。
一部伟大的经典所能提供的精神与心理空间,大到足够让每个读者从中找到自己的镜像,这是我们对经典的信赖。其实,在经典面前,我们也应该有足够的自信我说的这种自信与学识无关因为人性相通,所以每个人都有自信的理由。相信自己的理解力与批判力,也就是信任人性,坚信另一个时空的人,也和我们流着一样的泪。每个人都有可能用自己的人生诠释一部经典,这种自信是理解力与批判力的源泉。如此,才能让经典造福我们的人生,充实我们的生命。
在经典阅读上,我主张一要读,二要想,三要用。
一要读。如果有一本值得你拥有的经典,那么,拥有它的唯一途径就是读,而且是细读。有些人希望通过影视剧、缩略本甚至百度百科来接近经典,就像找个中间商来盘剥自己一样,结果注定是南辕北辙;有些人读虽读了,却是囫囵吞枣,走马观花,则几近焚琴煮鹤。
二是想。读经典光用心还不够,还必须用脑。梳理作品的逻辑,理清自己的逻辑,更要厘清两种逻辑之间的异同。这种理解与对话就是思辨。不要总是沉溺在一千个读者就有一千个哈姆雷特的自我玄想之中,重要的是,在这一千个哈姆雷特之中,寻找最哈姆雷特的那一个。所谓思辨性理解,就是要克服自以为是的偏见,战胜习以为常的成见,既不人云亦云,也不自说自话,在理解与对话中发现作品的个性,同时也树立起属于自己的真知灼见。
三要写。读写结合,以写作来反思阅读,反哺阅读。写作,是思想与思维的自我清理和整合。对于学习者来说,这个过程的价值怎么高估都不为过。聪明的阅读者,一定善于将经典转化为自己的资源:思想的资源、文化的资源、方法的资源。这些资源,恰恰是写作者所最需要的。
这套书的编写宗旨,是经典的思辨性阅读。这里,有必要再解释一下思辨。《中庸》讲博学,审问,慎思,明辨,笃行,所谓思辨,也就是慎思明辨。有人将西方的批判性思维译为明辨思维,这是很有意思的。所谓思辨,也就是不盲从,不盲信,一切信念和结论都来自独立的思考与选择,来自质疑之后的分析与论证。
在经典的阅读中,提倡思辨更有意义。经典看起来高不可攀,读者往往处在从属的、被动的位置,作为体悟者和模仿者而存在。一般而言,阅读所追求的最高境界,就是与作品达成共鸣,对于那些有碍共鸣的因素,都须反躬自问,而反思也多局限在自我检讨的层面。思辨性阅读则强调读者以主体的姿态切入文本,不以共鸣为目标,而以平等对话为桥梁,追求个人理解的完善与提升。这必然是一个不断质疑、论证、反思和评估的过程,也是一个循环往复的、螺旋式推进的过程。
经典有无穷而多样的魅力,走进经典,路径无数,但无论怎样,都离不开内心的体验与理性的思考。这套思辨性阅读丛书,就是希望为读者提供一些基础性的理解框架和分析路径。
但愿这样的努力能给经典阅读增添一点新的活力。


我1632年出生在英格兰约克市的一户富裕人家里。我家并不是本地人,父亲来自德国不来梅地区。刚到英国时,他住在英格兰东部的赫尔城,在经商挣得一份可观的财产后,就停了生意,定居到了约克市,在这里他娶了我母亲。我母亲的娘家姓鲁滨逊,是当地的名门望族,我因此被称作鲁滨逊克罗伊兹奈尔。由于英国人一说克罗伊兹奈尔这个德国姓就走调,于是我们被叫成了克鲁索,家人之间我们也这么称呼,书写姓名时也这么写,我的朋友们也总是这么叫我。
我有两个哥哥,大哥曾是驻扎在佛兰德斯① 的英国步兵中的一名中校,声名远播的洛克哈特上校曾经指挥过他们团,他在敦刻尔克① 附近与西班牙人作战时,死在了战场上;至于我的二哥,我至今都没有他的下落,就像我的父母亲对我后来的情况一无所知一样。
作为家中的小儿子,我没有学着做过任何的行当,从很小的时候起,我的头脑里就充满了不着边际的幻想。我父亲是个很传统的人,他让我受良好的教育,让我上了私塾,后来又进了乡村里的免费学校,一心想着让我将来从事法律工作。可当时的我只想着出海,什么也不愿意做。我的这一癖好不仅叫我开始强烈地抵制父亲的意愿,违抗他的命令,而且对母亲和朋友们的恳求和劝说也完全置之不顾。现在回想起来,我觉得在我天生的脾性里似乎就隐伏着某种致命的东西,它直接导致了后来降临到我身上的种种灾难。
头脑睿智、行事慎重的父亲事先察觉了我的想法,他严肃地开导我,给了我不少有益的教诲。一天早晨,他把我叫到他的房间(他得了痛风病,行动不太方便),就这个问题对我进行了诚恳的劝诫。他问我,除了想要出去闯荡,我还有什么理由非要离开家乡和自己父亲的家,在这里我本可以得到很好的推举,有望通过自己的勤奋和努力,过上闲适、愉快、富裕的生活。他跟我说,想要外出冒险的人不外乎两种,一种是穷困潦倒者,另一种是雄心勃勃、家财万贯的,这两种人都是想凭借从事非同一般的事业发迹或出人头地。而这两种情况,一种远远超出了我的能力,另一种则是我不应该去俯就的。我的境况在这两者之间,或者说是平民阶级中的上层。依据父亲多年的人生经历,他认为这是世界上最为理想的一种生存状态,最适宜于人的幸福,既不必像人类中的劳力者那样拼力干活、遭受苦难艰辛,又能免遭权贵由于高傲、奢侈、贪婪和猜忌倾轧所造成的恶果。他告诉我,通过下面的这件事我就可以判断出我生活得有多么幸福了,那就是:人人都会羡慕我这样的一种生活方式。国王们不得不忙于国家大事,他们常常抱怨由此带来的种种不幸,希望他们自己能活得既不卑贱,也不伟大;智者祈祷时,总是希望不要受穷,也不要太富有,这说明他们也把我现在的生活看成是真正幸福的那一种。
父亲说,只要我用心观察便总可以发现,处于社会上层或下层的人往往都多灾多难,而社会中间阶层的人则最少祸殃,不必像前两者那样饱受人间沧桑。不但如此,他们在身心两个方面都较少受到病痛和不安的折磨,他们既不像那些生活腐化、荒淫无度的无耻之辈,也不同于那些整天累死累活却还吃不饱穿不暖的贫民,这两种一高一低的生活方式自然会给他们带来疾病缠身的后果。他说,唯有中层阶级的人才能陶冶出种种美德,享受世界上种种美好,生活在安宁和富足中间。节制、中庸、恬静、身心的健康、人际的交往、一切悦人的娱乐、美好的心情,都是这一生活方式会带来的福祉。只有这样生活,人们才能安然、泰然地度过此生,舒适地走完自己的人生旅程,不必为糊口而整日奔波、出卖苦力,也不必为繁杂的世事所困、被搞得心力交瘁;也只有这种安居乐业的生活才能让人们摆脱妒忌等激烈情感的纠缠,熄灭勃勃野心暗暗燃起的欲火,让人们能够没有痛苦,尽情体味生活的甜蜜,而且时间越长,他们对这种生活所能带来的幸福会体验得越深。
随后,他万般慈爱地、诚挚地告诫我,不要耍小孩子脾气,不要自讨苦吃,我的父母和我所生活的环境本可以叫我远离苦难。我不必为衣食担忧,他会鼎力帮我,会尽最大努力使我过上他刚才向我推荐的那种生活。如果我日后过得不幸福、不安逸,那一定是因为我天生的命不好,或是我走错了路所造成的,已经和他没有任何相干,因为意识到我的打算会给我带来的伤害,他已尽他父亲的责任,向我提出了忠告。总而言之,如果像他所说的,我能安心地留在家里,他会为我做好一切事情。相反,他绝不会对我的离家出走给予任何鼓励,免得助成我日后的不幸。最后,他提醒我要以我的大哥为鉴。他曾非常恳切地劝说大哥不要去佛兰德斯打仗,可未能奏效,我的大哥还是凭着年轻气盛,跑到了部队,死在了战场上。他还说,虽然他会一直为我祈祷,可是只要我迈出这愚蠢的一步,他敢说连上帝也不会保佑我,在将来陷入危难、呼救无门时,我定会为当时没有听从他的劝告而后悔不已。

 

 

書城介紹  | 合作申請 | 索要書目  | 新手入門 | 聯絡方式  | 幫助中心 | 找書說明  | 送貨方式 | 付款方式 香港用户  | 台灣用户 | 海外用户
megBook.com.tw
Copyright (C) 2013 - 2024 (香港)大書城有限公司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