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入帳戶  | 訂單查詢  | 購物車/收銀台( 0 ) | 在線留言板  | 付款方式  | 聯絡我們  | 運費計算  | 幫助中心 |  加入書簽
會員登入 新註冊 | 新用戶登記
HOME新書上架暢銷書架好書推介特價區會員書架精選月讀2023年度TOP分類閱讀雜誌 香港/國際用戶
最新/最熱/最齊全的簡體書網 品種:超過100萬種書,正品正价,放心網購,悭钱省心 送貨:速遞 / EMS,時效:出貨後2-3日

2024年03月出版新書

2024年02月出版新書

2024年01月出版新書

2023年12月出版新書

2023年11月出版新書

2023年10月出版新書

2023年09月出版新書

2023年08月出版新書

2023年07月出版新書

2023年06月出版新書

2023年05月出版新書

2023年04月出版新書

2023年03月出版新書

2023年02月出版新書

『簡體書』从黄河文明到“一带一路”.第1卷

書城自編碼: 2678704
分類: 簡體書→大陸圖書→歷史中國史
作者: 李晓鹏
國際書號(ISBN): 9787517704010
出版社: 中国发展出版社
出版日期: 2015-10-31

頁數/字數: 314页
書度/開本: 16开 釘裝: 平装

售價:NT$ 457

我要買

share:

** 我創建的書架 **
未登入.



新書推薦:
新质生产力:发展新动能
《 新质生产力:发展新动能 》

售價:NT$ 493.0
状态比能力更重要:108个状态调整法
《 状态比能力更重要:108个状态调整法 》

售價:NT$ 308.0
中国上市公司担保行为的影响因素及其效应研究
《 中国上市公司担保行为的影响因素及其效应研究 》

售價:NT$ 202.0
企业级数据架构:核心要素、架构模型、数据管理与平台搭建    李杨
《 企业级数据架构:核心要素、架构模型、数据管理与平台搭建 李杨 》

售價:NT$ 554.0
政和元年:宋辽金夏的国运博弈与谍战风云
《 政和元年:宋辽金夏的国运博弈与谍战风云 》

售價:NT$ 381.0
黄金圈法则
《 黄金圈法则 》

售價:NT$ 437.0
全球治理理论:权威、合法性与论争
《 全球治理理论:权威、合法性与论争 》

售價:NT$ 549.0
华尔街幽灵:一位股票投资大师的告白
《 华尔街幽灵:一位股票投资大师的告白 》

售價:NT$ 447.0

建議一齊購買:

+

NT$ 241
《 “一带一路”战略:互联互通、共同发展:能源基础设施建设与亚太区域能源市场一体化 》
+

NT$ 481
《 财团就是力量:“一带一路”与混合所有制启示录 》
+

NT$ 490
《 对外投资新空间——“一带一路”国别投资价值排行榜 》
+

NT$ 358
《 城市战略家 》
編輯推薦:
本书有着足够的“野心”:从黄河文明到“一带一路”,这样的历史纵深给了我们足够的底气与勇气,让我们重新审视中华文明之灵魂。只有如此,我们才能讲好中国故事,而这正是我们复兴路上不可或缺的本领,也是*难翻过的山头。
內容簡介:
本书为《从黄河文明到“一带一路”》系列作品的第1卷,本卷的落脚点是中华帝国的治乱得失。书中首先勾勒出了陆权与海权文明发展与较量的轮廓,并从地理、经济、政治等细节问题入手,解读了以海陆二权的此消彼长为线索的东西方历史进程。随后便展开帝国画卷:从三大“圣君”到雄猜之主,从门阀政治到科举革命,从边疆烽火到腹地平乱,从贫富分化到反腐风暴……这些涵盖政治、经济、文化、军事的全面梳理,颠覆了很多人们对历史的评断,对于时下复兴阶段的中国社会也有着重要的启示。
關於作者:
李晓鹏,重庆江津人,经济学博士,剑桥大学访问学者。曾任哈佛大学肯尼迪政府学院研究员。主要著作有《这个国家会好吗:中国崛起的经济学分析》《城市战略家》《学习改变命运》等书。此外,还撰写了许多影响十分广泛的政治经济评论文章,诸如《澄清谣诼,还清白于毛泽东》《年轻人,你活着不是为了看K线》《强权特首的回归与李嘉诚的出走》《我们为谁而战——柴静“穹顶之下”存在的问题以及舆论争议背后的政治博弈》《乌克兰局势:美国重大战略性失误及其体制根源》等等。
新浪微博:李晓鹏1982
微信公众号:鹏友圈1982
目錄
引 子 1
第一章 海权时代 5
一、海权崛起:西方国家的近代化之路 7
二、陆海对决:鸦片战争与日俄战争的成败得失 12
三、中共逆袭:游击战大师的阵地战胜利 14
第二章 农耕中国 19
一、跛脚巨人:并不完美的抗美援朝 21
二、农耕中国:汉武帝的反击 23
三、大河文明:农耕帝国起源之谜 25
四、天佑中华:华夏文明的特殊之处 28
五、帝制时代:郡县制与君主专制制度的确立 32
六、秦亡汉灭:汉武帝的“反封建”斗争 36
七、魏晋风度:门阀政治的终极产物 42
八、杨坚复辟:中央集权的回归 47
九、科举革命:走向鼎盛的帝国 49
第三章 帝国宿命 53
一、盛极而衰:中华帝国无法突破的300年大限 55
二、黄巢起义:藩镇的崛起与关中地区的兴衰 57
三、苟且偷生:“杯酒释兵权”带来的灾难性后果 61
四、大元进士:在民族意识与国家意识中抉择的汉民族精英 66
第四章 布衣天子(上) 69
一、另类“暴君”:不被理解的朱元璋 71
二、反腐风暴:布衣天子的心路历程 79
三、发动群众:朱元璋的特殊反腐手段 84
四、官不聊生:明初官员的工资水平分析 86
五、山头之争:建国初期的权力斗争 90
六、宰相造反:胡惟庸谋反案 92
七、孤注一掷:胡惟庸造反的真伪与可行性 97
八、血流成河:朱元璋的艰难选择 103
第五章 布衣天子(下) 107
一、监察独立:设立锦衣卫的制度意义 109
二、《逆臣录》:蓝玉谋反的证据与动机 111
三、反腐疑云:诛杀功臣还是反腐倡廉? 114
四、分封之弊:朱元璋的私心与制度设计 117
五、东厂太监:特务机构还是监察机构? 121
六、洪武之治:朱元璋的反腐败失败了吗? 124
第六章 大明盛世 135
一、远迈汉唐:郑和下西洋与明朝疆域的扩张 137
二、天子戍边:土木堡之变与定都北京的战略意义 144
第七章 成化中兴 149
一、烽烟四起:成化初年的国家乱局 151
二、荆襄平乱:少年皇帝的铁血政策 157
三、编户齐民:军事镇压之后的社会治理 167
四、政通人和:古代专制政府存在的价值 171
五、专家治国:科举考试和人才历练制度 174
六、储君之路:明朝的太子培养制度 176
七、鸟尽弓藏:韩雍致仕与两广治理 180
第八章 太监汪直 183
一、贪腐黑幕:死在西厂大牢里的军分区司令 185
二、弹劾西厂:内阁与六部九卿的强烈抗议 189
三、反戈一击:被妖言击落的帝国首辅 194
四、狠心治国:不换思路就换人的成化皇帝 198
五、文官堕落:社会精英的利益集团化 203
六、成化犁庭:屠灭建州女真 206
七、奇袭威宁海 209
八、帝国铁骑:冶金技术与中原王朝的盛衰 217
九、英雄末路:汪直获罪与明宪宗晚年怠政 226
第九章 儒家圣君 233
一、尧舜之君:弘治皇帝的人生理想及其破灭 235
二、以德治水:弘治年间治理黄河的教训 238
三、以德制夷:蒙古入贡与王越之死 244
四、叶淇变法:政商结盟与“开中法”的废弃 249
五、千年一问:财富都去哪儿了? 253
六、党争误国:开拓西洋与征讨越南的搁浅 256
七、清理门户:文官精英利益集团化的再加强 259
八、虞台岭之败 260
第十章 治乱得失 263
一、三大“圣君”:汉文帝、宋仁宗和明孝宗的施政得失 265
二、儒家理想:人性中的善恶与政府治理的首要任务 276
三、武周革命:唐太宗与武则天的治国方略及其效果 286
四、雄猜之主:朱元璋、武则天、毛泽东和汉武帝的铁腕治吏及其效
果 291
五、景武霸业:汉景帝的汉朝酷吏政治的发端 296
六、仁不秉政:“仁宣之治”与明朝衰落的开始 299
七、盛世基业:大繁荣的政治基础与潜在的危机 309
尾 声 313
內容試閱
八、血流成河:朱元璋的艰难选择
从这个层面来分析,胡惟庸的谋反,并非偶然事件。不是他一个人或者少数几个人的阴谋,而代表了整个官僚集团对肃贪行动的反击。他们要维护自己的利益和特权,默默地站在丞相胡惟庸背后,或积极参与,或冷眼旁观,希望朱元璋这个“暴君”的统治能够尽快终结。
但是很不幸,他们遇到了中国历史上最强硬,同时还最长寿的开国皇帝。
胡惟庸案发的时候,朱元璋只诛杀了很少的几个官员。但是随着不断地追查,朱元璋发现此案涉及面之广令人震惊。整个官僚集团在胡惟庸的带领下,在长达
七八年的时间内,有计划有预谋地向他封锁消息,想把他变成一个高高在上的聋子和瞎子。
朱元璋是一个很有系统性思维的领袖,喜欢从制度上来解决问题。郭恒贪污案
之后,他就下令,以后财务记账必须用大写的“壹贰叁肆伍陆柒捌玖拾”来记录,而不再使用“一二三四五六七八九十”,以避免账目很容易被涂改。这个改革至今还在影响我们的生活。杀掉胡惟庸之后,他也很快就决定废除沿用了上千年的丞相制度。
随着胡惟庸案的深入,朱元璋进一步发现:废除丞相还是不够。胡惟庸案不是
宰相专权这么简单的问题,而是整个文官集团的问题。所以,很有必要在整个官僚体系之外,另外建立一套独立的监察系统。
在此之前,历朝历代的政治制度,都是“皇帝—文官—武将”的治理结构。武
将负责打仗。除此之外,文官集团负责一切。除了行政权力以外,司法和监察的部门也是在文官系统内部设立的。这样很容易形成所有文官团结起来向皇帝隐瞒消息,结党营私的局面。
杀掉胡惟庸之后两年,洪武十五年,朱元璋下令对禁卫军进行改编,改为“十二卫”,也就是12支有特别权力的皇帝卫队。其中最重要的是“锦衣卫”,负责监督百官,集情报、逮捕、审判和执行的权力于一身。锦衣卫的统领由皇帝直接任命,不需要经过文官系统的选拔,也就是不需要走“科举—低级官员—高级官员”的升迁渠道。这样他们就不容易和文官集团建立起稳固的利益同盟。
锦衣卫的监察权力完全来自于皇帝的直接指挥,一切情报直接向皇帝汇报,也
不需要通过六部或御史。
锦衣卫设立以后,源源不断的情报被送到朱元璋案前。胡惟庸谋反案背后的整
个官僚群体也就无所遁形了。各种腐败、结党……历历在目。
随后发生的事情,应该是朱元璋深思熟虑的结果。胡惟庸死后,他通过两年的追查发现问题的轮廓;然后设立锦衣卫想把这个问题彻底搞清楚,又通过两年的时间掌握了胡惟庸结党的详情。在这4年之间,胡惟庸案看起来已经平息了,株连的
数量其实比较有限。官员们不知道的是:朱元璋一直在观察、分析,思考该如何解决问题。
应该说,大部分官员是抱着一种“法不责众”的心理与胡惟庸结党的:反正大
家都结党,我不参与就会被孤立,被胡惟庸整。如果胡惟庸谋反成功,我说不定还有危险。就算失败了,事情暴露出来,总不能那么多人全都杀了吧!无非也就诛杀那么几个核心人物,其他的人只能是法不责众嘛,对不对?
还有,你朱元璋竟然允许草民捆绑官员进京问罪,收60两银子就要剥皮实草,
难道不是太过分了吗?
遇到一般的皇帝,这个事情也就这样了。皇帝总是要通过官员来治理国家的。
北宋王安石变法的时候,为了减轻人民的生活压力,削减了部分大官僚大地主的特权。保守派直接就质问皇帝:你是通过小民来治理国家,还是通过官员来治理国家?神宗皇帝竟无言以对。
朱元璋应该认真考虑过官僚集团结党反对他的原因,也必然考虑过如果全都严
厉惩处可能会有什么后果。他可以只惩罚少数头目,向官僚集团做出妥协,放宽对腐败问题的惩处力度。这样反而对维护皇帝的权力地位有好处。汉朝、唐朝、宋朝这些大一统帝国的反腐败标准比他所坚持的要低得多,照样立国数百年。
但作为一个从尸山血海中成长起来的贫民皇帝,他终于还是作出了不一样的决
定。
在作出这个决定的过程中,他一定不止一次回想起父母兄弟惨死的悲剧。
1966年,毛泽东突然返回韶山滴水洞居住了11天,与世隔绝,除了偶尔与工作
人员闲谈外,不与任何人说话。11天后,他走出滴水洞,说了一句话:“又要去白云黄鹤的地方了。”之后便到武汉畅游长江,向世人宣告自己身体仍然非常健康,足以领导中国。然后返回北京,发动了震惊世界的文化大革命。洪武十七年,胡惟庸死后4年,朱元璋颁下圣旨,彻底搜捕胡惟庸余党。“胡
党”之狱大兴。
杀3万人。
凡是跟胡惟庸结党的官员,不管是积极参与者还是默许旁观者,全部被杀,整
个官僚体系被血洗一空。受株连的还有很多跟胡惟庸等有经济往来的豪门大族。
大处决持续了5年。最后被杀的,就是“开国第一功臣”李善长。
1356年,27岁的朱元璋和40岁的李善长第一次见面。朱元璋是初出茅庐的农民
起义军的领袖,李善长是远近闻名的文士。朱元璋问:天下大乱,何时才能平定?
李善长回答道:秦末战乱之时,汉高祖出身普通百姓。他生性豁达大度,知人
善任,不胡乱杀人,5年就建成帝王的基业。现在的情况和秦末相似。将军倘若效
法汉高祖,天下便可轻易平定!
朱元璋深以为然,从此将李善长作为首席谋士,军国大事,悉以咨之。朱元璋
在前方打仗,总是留李善长在后方镇守。李善长也总是能够维护后方稳定,并保证
后勤物资输送。开国以后,朱元璋坚决把李善长排在所有战功赫赫的武将之前,并
说:“善长之功,吾独知之。”
是啊,在这腥风血雨的10多年里,二人不知道有多少次促膝长谈,纵论眼前的
军事、古今的得失、未来的方略。李善长之于朱元璋,就如同萧何之于刘邦、诸葛
亮之于刘备。原本应该成为一段流传千古的君臣佳话。
但是,这个故事最终还是以悲剧结束了。
从他们第一次见面的对话来看,李善长只是想着如何帮朱元璋夺取天下。他提
出不胡乱杀人、知人善任等谋略,更多的是从实用主义的角度来看的。等到天下平
定以后,这些谋略不再需要,李善长也就变得贪图权位、心胸狭隘起来。下级官员
稍微触碰他的权威,就会遭到打击报复。逼走刘伯温、整死杨宪,都是出于派系斗
争的需要,而不是为了国家的公义。
而朱元璋则是一个理想主义色彩比较浓的人。这从他主动把自己唯一的根据地
和大部分军队交给郭子兴就能看得出来,他做事情不纯粹是出于策略的考虑,道德
考虑的分量也相当重。当了皇帝以后,仍不失平民本色,省吃俭用、疯狂工作,一
心想把国家治理好,成天担心的就是跟他出身一样的农民遭到像元朝官员那样的迫
害,故在反腐败方面的力度可谓前无古人。这一点,是李善长完全想不到的,因为
这样的事情在中国历史上从未出现过。
所以,李善长渐渐把朱元璋看成一个暴君,不愿再与之合作。而朱元璋则对李
善长的所作所为感到越来越失望。这一对创业君臣开始渐行渐远。直到朱元璋发
现,李善长被胡惟庸多次策反竟然隐瞒不报,甚至说出“汝等自为之”这样的话
来,朱元璋这才终于起了杀心。
公元1390年,洪武二十三年,韩国公李善长因卷入胡惟庸谋反案,族诛。全家
70余口,尽斩于市。

 

 

書城介紹  | 合作申請 | 索要書目  | 新手入門 | 聯絡方式  | 幫助中心 | 找書說明  | 送貨方式 | 付款方式 香港用户  | 台灣用户 | 海外用户
megBook.com.tw
Copyright (C) 2013 - 2024 (香港)大書城有限公司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