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入帳戶  | 訂單查詢  | 購物車/收銀台( 0 ) | 在線留言板  | 付款方式  | 聯絡我們  | 運費計算  | 幫助中心 |  加入書簽
會員登入 新註冊 | 新用戶登記
HOME新書上架暢銷書架好書推介特價區會員書架精選月讀2023年度TOP分類閱讀雜誌 香港/國際用戶
最新/最熱/最齊全的簡體書網 品種:超過100萬種書,正品正价,放心網購,悭钱省心 送貨:速遞 / EMS,時效:出貨後2-3日

2024年03月出版新書

2024年02月出版新書

2024年01月出版新書

2023年12月出版新書

2023年11月出版新書

2023年10月出版新書

2023年09月出版新書

2023年08月出版新書

2023年07月出版新書

2023年06月出版新書

2023年05月出版新書

2023年04月出版新書

2023年03月出版新書

2023年02月出版新書

『簡體書』道德经—中华经典藏书(权威译注,无障碍阅读,完整定本,国内唯一精装插图本,不可不读的国学精髓)(中国首部完整哲学巨著,被誉为“万经之王”,主席习近平、总理李克强盛赞的齐家、修身宝典!

書城自編碼: 2571851
分類: 簡體書→大陸圖書→古籍中国藏书
作者: [春秋]老子 著 ; 陈默 译注
國際書號(ISBN): 9787538693003
出版社: 吉林美术出版社
出版日期: 2015-03-01
版次: 1 印次: 1
頁數/字數: 252/
書度/開本: 16开 釘裝: 平装

售價:NT$ 291

我要買

share:

** 我創建的書架 **
未登入.



新書推薦:
世界服饰艺术史
《 世界服饰艺术史 》

售價:NT$ 1445.0
海外中国研究·卿本著者:明清女性的性别身份、能动主体和文学书写
《 海外中国研究·卿本著者:明清女性的性别身份、能动主体和文学书写 》

售價:NT$ 381.0
日耳曼通识译丛:近代哲学:从笛卡尔到康德
《 日耳曼通识译丛:近代哲学:从笛卡尔到康德 》

售價:NT$ 150.0
我的灵魂是日落时分空无一人的旋转木马:聂鲁达诗精选
《 我的灵魂是日落时分空无一人的旋转木马:聂鲁达诗精选 》

售價:NT$ 381.0
春日喜你
《 春日喜你 》

售價:NT$ 257.0
我们八月见
《 我们八月见 》

售價:NT$ 215.0
东线炼狱 : 德国反坦克兵的东线日记 : 1941—1942
《 东线炼狱 : 德国反坦克兵的东线日记 : 1941—1942 》

售價:NT$ 439.0
献给皇帝的礼物:Wedgwood瓷器王国与漫长的十八世纪
《 献给皇帝的礼物:Wedgwood瓷器王国与漫长的十八世纪 》

售價:NT$ 594.0

建議一齊購買:

+

NT$ 374
《 传习录—中华经典藏书(精装珍藏本) 》
+

NT$ 299
《 爱上精油 : 给女人的第一本精油全书 》
+

NT$ 232
《 长腿叔叔(名师导读,无障碍阅读彩插版)(被媒体评为“百年难得一见的好书”,畅销全球,它教会我们面对困难如何自强、面对挑战如何自信、面对帮助如何感恩。语文新课标必读丛书。) 》
+

NT$ 330
《 从零开始学炒股 : 炒股就这几招(彩色插图版)(史上最强股票入门书,破解股市迷宫,让你能够摸懂股海中隐藏的“钱”机,看懂股潮中隐藏的危机;当然,最重要的是让你第一次下手就稳健获利!) 》
+

NT$ 315
《 菜根谭—中华经典藏书(权威译注,无障碍阅读,完整定本,国内唯一精装插图本,不可不读的国学精髓)(中国处世智慧第一奇书,毛泽东盛赞的处事宝典!) 》
+

NT$ 291
《 鬼谷子—中华经典藏书(权威译注,无障碍阅读,完整定本,国内唯一精装插图本,不可不读的国学精髓)(中国谋略第一书,一直为中国乃至世界军事家、政治家和外交家所研究,现又成为当代商家的必备之书。) 》
編輯推薦:
★中华文明智慧及哲理的源泉!治国、齐家、修身、为学之第一宝典!

★古典名著阅读无障碍本,内容博大精深、玄奥无极、涵括百家、包容万物,被誉为“万经之王”。




《中华经典藏书系列》从立项到出版,历时三年,吉林出版集团高度重视,花费大量精力财力,倾力打造。所收书目是传统国学中最为经典的著作,以权威版本为核校底本,约请业内专家进行注释和翻译,认真研究,精雕细琢。

【足本定本权威译注】

本书为精装珍藏版,参照国内最权威原版古籍书,能做足本的绝不删除,尽量做到最全,最准确,聘用国内知名教授、国学大师参与点评和译注,是一套不可多得的既能阅读又适合收藏的绝佳版本。

【精美插图名师描绘】

为了让读者更加清楚明了的阅读,每本书根据内文,聘请国内知名画手绘制了大量精美的插图,使书增色不少。

【无障碍阅读通俗易懂】

原版古籍书生涩难懂,本书聘请知名教授、国学大师对原文做了准确的翻译,并对每一个难读的字词和难懂的语句做了通俗的译注和点评。

【以史为鉴古为今用】

本书最大的特点是不但对原书做了译注,还以史为鉴,延伸阅读,古今结合,把很多观点
內容簡介:
《道德经》仅五千余言,但文约意丰、博大精深,涵盖哲学、伦理学、政治学、军事学等诸多学科,不仅对中国古老的哲学、科学、政治、宗教等产生了深刻的影响,而且对中华民族的性格铸成、政治的统一与稳定,都起着不可估量的作用。《道德经》做为中国历史上首部完整的哲学著作,被誉为“万经之王”。
關於作者:
老子,又称老聃、李耳,汉族,春秋时期楚国苦县厉乡曲仁里人,中国古代哲学家和思想家,道家学派创始人,道教中老子被尊为道祖。其被唐皇武后封为太上老君。存世有《道德经》。
目錄
一章 论道

“道”与“名”002

“有”和“无”003

众妙之门004

二章 有无相生

难易相成006

功成不居008

三章 不尚贤

使民不争010

虚心实腹012

四章 道冲

和光同尘013

五章 天地不仁

守虚执中016

六章 谷神不死

玄牝之门019

七章 天长地久

以退为进021

八章 上善若水

利万物而不争024

九章 持而盈之

功成身退027

十章 抱元守一

修身养性030

十一章 三十辐共一毂

以无为用033

十二章 五色令人目盲

为腹不为目036

十三章 宠辱若惊

宠辱皆惊040

十四章 视之不见

参玄悟道043

十五章 古之善为士者

微妙玄通046

濯足浊流048

十六章 致虚守静

归根复命050

十七章 不知有之

相处之道052

十八章 大道废

仁义智慧055

十九章 绝圣弃智

内圣外王057

二十章 唯之与阿

圣凡有别061

二十一章 孔德之容

惟道是从064

二十二章 曲则全

圣人抱一067

全而归之069

二十三章 希言自然

因果变灭070

二十四章 企者不立

道体自然073

二十五章 有物混成

天地之母075

道法自然077

二十六章 重为轻根

不离根本078

二十七章 善行无迹

不着痕迹082

二十八章 知雄守雌

复归于朴085

二十九章 天下神器

圣人无为088

去奢去泰089

三十章 以道佐人

大军之后092

物壮则老092

三十一章 兵者不祥

不战而胜095

三十二章 道常无名

知止不殆097

三十三章 知人者智

自知自强100

三十四章 大道泛兮

道蕴万物102

三十五章 天地万象

执象而求105

三十六章 柔弱胜刚强

物极必反108

三十七章 无为而无不为

道常无为111

三十八章 上德不德

德仁义礼115

三十九章 昔之得一者

一以贯之118

四十章 反者道之动

有无相生120

四十一章 上士闻道

道隐无名123

四十二章 负阴抱阳

冲气以为和127


四十三章 天下之至柔

无为之益129

四十四章 名与身孰亲

知足不辱132

四十五章 大成若缺

清静为天下正135

四十六章 天下有道

祸患起于多欲137

四十七章 知天下

不行而知140

四十八章 为学日益

“为学”与“求道”142

无事能取天下143

四十九章 圣人无常心

诚善为本146

五十章 出生入死

生死之间149

把握自我149

五十一章 道生之

生而不有152

五十二章 天下有始

宇宙之源156

五十三章 介然有知

唯施是畏158

五十四章 善建者不拔

以身观身161

五十五章 含德之厚

骨弱筋柔164

五十六章 知者不言

修养之道166

五十七章 以正治国

清静无为169

五十八章 其政闷闷

无为之治172

祸福相倚173

五十九章 治人事天

长生久视175

六十章 治大国若烹小鲜

两不相伤178

六十一章 泱泱大国

低处可以成海182

大小相处之道183

六十二章 万物之奥

善人之宝185

六十三章 为无为

图难于易188

六十四章 其安易持

防微杜渐191

慎终如始192

六十五章 善为道者

不为智巧194


六十六章 为百谷王

海纳百川197

六十七章 我有三宝

持而保之200

六十八章 善为士者

不争之德202

六十九章 用兵有言

以退为进205

七十章 吾言甚易知

知易行难207

被褐怀玉208

七十一章 知不知

反躬自省210

七十二章 民不畏威

不压不厌213

自知自爱214

七十三章 勇于敢则杀

利害相关216

天网恢恢217

七十四章 民不畏死

生死予夺219

七十五章 民之饥

何以为生222

七十六章 人之生也柔弱

刚柔相济225


七十七章 天之道

损有余而补不足228

七十八章 柔弱于水

以柔克刚231

七十九章 天道无亲

不求至善尽美233

八十章 小国寡民

老死不相往来235

八十一章 信言不美

为而不争238
內容試閱
道可道,非常道。名可名,非常名。

无名,天地之始;有名,万物之母。故常无欲,以观其妙;常有欲,以观其徼。

此两者,同出而异名,同谓之玄。玄之又玄,众妙之门。



注释

道可道:可以说出的道。前面的“道”是名词,指宇宙之源,引申为规律。后面的“道”是动词,说出、讲述的意思。名可名:可以说出的名。前面的名是名词,指道的形态。后面的“名”是动词,说明的意思。无名:天地产生之初的混沌状态。有名:天地产生之初,万物有了形体时的状态。万物之母:万物之源。母,根源。妙:微妙。徼(jiǎo):边际、端倪。谓:称。玄:玄妙深远。众妙之门:天地万物变化的途径。

译文

可以说出的“道”,不是永恒之“道”。可以说出的“名”,不是永恒之“名”。

“无名”,天地混沌未开之际的状况;“有名”,万物产生之初的命名。因此,要常从“无”中去领悟“道”的奥妙;要常从“有”中去认识“道”的端倪。“无”和“有”,来源相同而名称不同,可以称之为玄妙深远。玄妙深远,是洞悉天地万物变化的途径。




“道”与“名”

“道可道,非常道。名可名,非常名。”道,可以讲述的,不是永恒之道;名,可以说出的,不是永恒之名。“常”本为“恒”,为避汉文帝刘恒名讳,才改为“常”,延续至今。所以,原文应是“道可道,非恒道。名可名,非恒名”。

“道”与“名”这两个概念,是贯通全书的线索,也是千古以来,理解老子思想的关键。什么是“道”呢?它只可意会,难以言传。只有慢慢体会,才能领悟。若说出来,那就不是“道”了。“道”究为何物,关联到全书主旨,然而众说纷纭,很难下一个准确定义。

关于“道”字,古汉语常见解释如下:一指道路。《说文》:“道者,径路也。”二指抽象的规律,包括人类社会的法则。《左传》:“天道远,人道迩。”三指宇宙本源。《易经》:“一阴一阳谓之道。”

本章中的“道”,指宇宙万物之源。“道”是万物之所由来,是一种形而上的永恒存在。混沌之初,“道”悬于虚空,无所见亦无所闻。可谓玄妙幽微,深不可测。所以,以言语来讲述“道”,并不能说明“道”的本质。事实上能够说出的,不过是细枝末节,并非完整而又永恒的道。用言语来称呼“名”,虚空之中也没有什么可说的。所能说的不过是“道”之表象,并非永恒的“名”。语言文字,只是意象的表述。“道”却是所有意象之源。要想对它确切命名、下个定义是困难的。

可见,“道”是宇宙之源,是基础,是本体,代表着最终、唯一、绝对。没有任何事物可以离开“道”而存在。不论万物如何变化,或消或长,“道”不会受到任何影响。

老子悟“道”之后,发现“道”不能说,“强字之曰道”,勉强称之为“道”。这个宇宙之源的真实存在没有名字,却可以体验可以觉悟。“道”一经界定落实,就成为“名”。所谓的“名”都是相对的,绝对的“名”不能称为“名”。

老子提出“道”这个概念,作为自己哲学体系的核心。“道”孕育了天地万物,但不可用语言来说明,而是玄妙深远。它的含义博大精深,从不同的角度解读,会有不同的理解。

有人认为“道”是一种物质,是构成万物的元素;有人认为“道”是一种精神,孕育万物的本源。韩非子在《解老》中说:“道者,万物之所然也。万理之所稽也。理者成物之文也。道者万物之所以成也。故曰道,理之者也。”从唯物方面来阐述“道”。汉代王充也认为“道”是唯物的。从汉末到魏晋,产生了“玄学”,人们体会老子“天下万物生于有,有生于无”的妙义,肯定宇宙本体只有一个“无”。佛学传入中国后,玄与佛合流,对“道”的解释,便倾向唯心论。宋明理学家对“道”,仍做唯心论的解释。

不管唯心还是唯物,总之,“道”是运动变化的,而非静止的;宇宙万物包括自然界、人类社会和人的思维等一切运动,都遵循一定的规律而发展变化。


“有”和“无”

“无名,天地之始;有名,万物之母。”无名,天地形成之初的原始状态;有名,宇宙万物产生之初的称呼。所以“常无欲,以观其妙;常有欲,以观其徼”。从“常无”的境界,才能体察“道”的玄妙。从“常有”的境界,才能体察“道”的边际。

“无”并非空无一切,而是形容“道”生成宇宙万物过程中混沌一片、无以名状的一种特殊状态。“有名万物之母”,指天地形成以后,万物竞成的状况。古人认为,先有天地分化,然后有万物出现。

“有”和“无”,是理解老子的两个重要概念,是对“道”的具体称呼,表明“道”生成宇宙万物的过程,即“道”由无形向有形转换的过程。

“有生于无,无中生有”是说宇宙万物无中生有,繁衍万千。那么,无中何以生有?这是一个大问题。从宗教来说,宇宙是由神所创造的。而佛家则说“因中有果,果即为因”,两者互变,万物形成,有生于空,空即是有。“缘起性空,性空缘起。”恰与老子的有无相生接近。这也是佛学进入中国后,能与老庄学说一拍即合,相互共存的原因。几千年来,有无互为生灭的观念,一直是中国传统文化中的普遍哲理。

世间万物时刻都在变化,即便是真理也会与时俱进。老子提出“道”的概念,是为了寻求宇宙之本源。老子所说的“道”,是承载“有无”的母体,是一个平台。在此之上,形而上的“道”与形而下的“名”,有无相生,绵延不断,衍生出了纷繁世界,气象万千。


众妙之门

“此两者,同出而异名,同谓之玄。玄之又玄,众妙之门。”古汉语“玄”常写作“元”。同样是为了避讳,因此古书常“玄”、“元”混用。

“玄”是象形字,本指细微之物,渺不可见。从篆书字形上看,如环环相扣,无始无终,无穷无尽。表示幽昧深远的意思,恰好符合“道”包罗万象的特点。

万物皆有来源,追根究底只能从“无”开始。从“无”中领悟道之玄妙;从“有”中体会道之端倪。有无共存,源同而名异,玄妙深远。“道”是众妙之门,是窥察宇宙万物一切变化的途径。

“常无”,即常常保持虚静,虚静则容易感知万物。这也是一个人是否灵巧机智的关键。很多内心恬淡虚无的人常能觉察到吉凶之事的端绪。充分认识事物,还要观察万物的现象。揣摩万物之本性,由此了解其派生。就会“不思而得谓之圣”。

既然有无相生,两者同源共存。那么,从无名之始,到有名之际,该如何区分呢?便叫作“玄”。这“玄”,永无穷尽之时,所以说,“玄之又玄”。空无之后还是空无,玄妙之中还有玄妙。由此观察“道”的本体和作用。

万物不论有无,都由“道”衍生,只是名称不同,可以说是玄妙幽深。所以,“道”的玄妙不可穷究,至远难察至深难测。天地有此而生万物。当前则是,转眼即非。无形无状,无可端倪。玄妙而又玄妙,成为天地万物变化的总源。



二章 有无相生




天下皆知美之为美,斯恶已;皆知善之为善,斯不善已。

故有无相生,难易相成,长短相形,高下相倾,音声相和,前后相随。

是以圣人处无为之事,行不言之教。万物作焉而不辞,生而不有,为而不恃,功成而弗居。夫唯弗居,是以不去。



注释

斯恶已:就显出了丑。斯,就,则。已,句末语气词,表肯定。相生:相互依存。相成:相反相成。相形:相互比较。相倾:对应而存。倾,依靠。相和:相互应和。相随:相互跟随。无为:不妄为,顺应自然。不言:不用言辞,不用政令。不辞:不为始。有:占有。恃:自恃。居:居功。是以不去:以是不去。去,离。

译文

天下的人都知道什么是美,也就有了丑;都知道什么是善,也就有了恶。

所以,有无对立而生,难易相反相成,长短对比而显,高低对照而存,音声相谐而和,前后相随而至。这是宇宙万物永恒之道。

因此,圣人用“无为”的方式对待世事,用“不言”的方式教化众生。听凭万物兴起而不干预,生养万物而不占有,孕育万物而不自恃,功业成就而不自居。正因为不居功,所以功绩永存。


难易相成

“天下皆知美之为美,斯恶已;皆知善之为善,斯不善已。”天下的人都知道美之为美,也就有了丑;天下的人都知道什么是善,也就有了恶。

美与善是人们极力追求的境界。中国上古文化指导人生的哲学思想是要求人们的言行达于至善至美的境界。这一点,从诸子百家的学术思想之中,可窥一斑。然而,美与善不可刻意追求,更不可拿它标榜。有了执着之念,就远离了本体。

“故有无相生,难易相成,长短相形,高下相倾,音声相和,前后相随。恒也。”所以,有和无,在对立统一中产生。难和易相反相成。长短通过比较才能显形。高低相倾而自然归于平等。音乐和声音相互应和,前后相互跟随。这就是自然永恒之道。

“相生、相成、相形、相倾、相和、相随”,是指各种事物相比较而存在,相依靠而生成。一切事物都是在相反的关系中体现相成的作用,相互对立之时又相互依赖和补充。所以在处理事情时要善于加以运用。

比如难易相成。做事要从容易的地方下手,循序渐进,难事也就容易解决了。图难于易是成功的要诀。对于困难的事,要学会用简单的思维去考虑,用简单的方式去处理。不仅难易相成,高低也是相倾。“木秀于林,风必吹之。”名高位显,难免有不虞之誉。爬得越高,摔得也会越重。天地万物,总是纠结在一起,不可断然分开,人事也是如此。谈“高”,不能没有“低”;谈“长”,不能没有“短”。这就是事物之间对立统一的关系。



功成不居

老子提出上面的一系列对应关系,说明了事物之间相互为用,互为因果。比如,没有绝对的善或不善,美或不美,一切都是相对的。因此,要认识道的妙用,效法宇宙万物的自然法则,就要不偏执于一端,不去刻意追求,任意妄为。

“是以圣人处无为之事,行不言之教。”圣人处无为之事,行不言之教,是因为顺应形势,往往事半功倍。反之,则会事倍功半,甚至一无所成。无为不是无所作为,而是要按照规律办事。重视矛盾双方的对立和转化,这是朴素辩证法思想的具体运用。不言之教,指身体力行,以此使人们得到同化。

圣人,指有道的人。道家所说的圣人,蔑视一切政教礼法,抛弃一切束缚心灵的教条,以“虚静”、“不争”为理想,追求心灵自由,与自然合一。儒家所说的“圣人”,则指道德修养有成,克制欲望即自然的人性,一切遵循礼法的人。所以,本书中的“圣人”,指有“道”的人,要注意其内涵。

“无为”,并非什么事也不做,而是不做违背本性、束缚心灵的事,比如礼制,比如名利,都违反了自然人性,会使人异化。因此,老子的“无为”,实际上是不妄为,顺任自然而为。“无为”是老子所提倡的生活态度,也是其哲学观,涵盖社会生活的一切领域。

“处无为之事,行不言之教”,是希望统治者能“无为而治”,不强制实现自己的主观意志,不发布违背自然的政令。“圣人”依照客观规律,以无为的方式去化解矛盾,促进自然改造和社会发展。在这里,老子主张发挥主观能动性,用“无为”的手段达到“有为”的目的。这是“无为而治”积极的一面。

“万物作焉而不辞,生而不有,为而不恃,功成而弗居。夫唯弗居,是以不去。”天地万物的兴起,并不是有什么主宰力量,而是通过“道”的运作。生养万物并不为己,更不自恃有功。正因如此,人们才推崇自然的伟大。所以,有智慧的人效法自然,不计名利,功成不居,秉承“道”生养万物之精神,效法天地存心而为人处事。当一种新生事物兴起时,不去占有它,干扰它。封建专制社会几千年,民众贫弱的原因就是政府干预过多,不断对人民进行压榨和盘剥。圣人之道,不争不求,而人尽其才。刻意用力乃至加入自己的主观意志,就会出现拔苗助长的现象,结果只会适得其反。

尽管对于“道”的内涵,众说纷纭。但老子“无为而治”的政治理念和朴素辩证法思想,则是其哲学上的显著特征,得到一致肯定。宇宙万物从产生到消亡,无时不处在运动之中,没有永恒不变的东西。万事万物的存在,总是以自身对立面的存在为前提。

 

 

書城介紹  | 合作申請 | 索要書目  | 新手入門 | 聯絡方式  | 幫助中心 | 找書說明  | 送貨方式 | 付款方式 香港用户  | 台灣用户 | 海外用户
megBook.com.tw
Copyright (C) 2013 - 2024 (香港)大書城有限公司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