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書推薦:

《
半小时漫画中国史(全5册)
》
售價:NT$
1273.0

《
7步吃透商业提案写作
》
售價:NT$
306.0

《
大国谍影
》
售價:NT$
449.0

《
制造消费者
》
售價:NT$
230.0

《
精简写作:博报堂演讲撰稿人教你写出好文章(创意写作书系)
》
售價:NT$
301.0

《
从荒诞到反抗:导读加缪《局外人》和《鼠疫》(谜文库)
》
售價:NT$
305.0

《
给孩子的考古
》
售價:NT$
296.0

《
文明的重建:战后德国五十年(译林思想史)从大屠杀刽子手到爱好和平的民主主义者,揭秘战后德国五十年奇迹般的复兴之路!
》
售價:NT$
505.0
|
內容簡介: |
张宗麟是由中国本土培养的第一位男性幼儿园教师,他跟随陶行知和陈鹤琴求学并积极参与各种教育活动,尤其在学前教育领域有相当多的开拓性工作。本套书为“张宗麟论学前教育”,共分为专著卷和论著卷两册,精心选择张宗麟有关幼儿教育的专著4册和论著60余篇,各依时序编辑成册。各书或各篇之首,均置“题解”介绍本书或本篇的写作背景、出版单位和载文报刊;各书或各篇均以脚注形式,详明注释相关人物、事件、专用术语、特殊名词、非通译人名、术语、外文等。专著卷首,撰《张宗麟幼儿教育学说》,精要介绍张宗麟的幼儿教育思想;论著卷尾,编《张宗麟生平大事及著述年表》,对其生平、著述予以全面介绍。专著卷主要内容为:(1)《幼稚教育概论》(1926年12月);(2)《幼稚园的社会》(1930年1月);(3)《新中华幼稚教育》(1932年5月)(4)《幼稚园的演变史》(1935年7月)。
|
關於作者: |
喻本伐,华中师范大学教育学院教授,主要从事中国教育史的研究,先后出版《中国教育发展史》《中国教育大系.历代教育名人志》《中国幼儿教育史》《杨贤江“新教育”理论的形成》《中国幼儿教育发展史》《张宗麟:由“幼稚教育”名家者——其教育道路及其曲折人生》《中国学前教育史料集成》 等专著20余种,先后在《教育研究》《华东师范大学学报(教育科学版)》《华中师范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教育研究与实验》等杂志上发表论文40余篇,其中,部分论文被《新华文摘》等全文转载,研究成果多次获湖北省人文社科成果一等奖、国家图书奖提名奖、中国图书奖。
张汶军,华中师范大学教育学院副研究员,主要从事中国教育史、研究生教育研究,先后参与《湖北考试史》《中国学前教育史料集成》《中外教育思想概览》等的编写工作,先后在《教育研究》《江苏高教》《华中师范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电化教育研究》《学校党建与思想教育》等杂志上发表论文20余篇。
|
內容試閱:
|
编辑说明
一、张宗麟(1899—1976)系中国近现代教育名家,并享有“中国第一位男性幼儿教师”的殊荣。1925年他协助陈鹤琴办理南京鼓楼幼稚园,1927年后,他协助陶行知创办了燕子矶幼稚园以及晓庄学校及其他幼教设施。其间,参与拟订了《幼稚园课程暂行标准》,其后又执教于福建厦门集美幼稚师范学校,主持开办了集美乡村师范附属幼稚园和山东邹平简易乡村师范学校及其附设幼稚园。在此前后10年间,他撰写了一批幼教专著与论著。这批文字已成为中国幼教思想宝库中的重要历史遗产,很有必要予以深入发掘和重新整理。
二、本书分为上下两卷。上卷为“专著”卷,收录张宗麟的幼教著作4本;下卷为“论著”卷,收入张宗麟的幼教文论数十篇。“专著”卷卷首,编者撰有《张宗麟幼儿教育学说》,旨在对他的幼儿教育思想进行全面述评;“论著”卷卷尾,附编者所编《张宗麟生平著述年表》,对其生平、著述予以简略介绍。上下两卷各30余万字。
三、本书依定本“全录”为原则,包括原注、作者自制表格、自选插图等,均不作改动,力求“保留原貌”。“专著”卷包括如后四册著述:(1)《幼稚教育概论》(1926年12月);(2)《幼稚园的社会》(1930年1月);(3)《新中华幼稚教育》(1932年5月)(4)《幼稚园的演变史》(1935年7月)。“论著”卷收录者,包括单篇论文、调查报告、教案、书信、计划书等53篇,均按原发表件录用,并依写作或发表时间的先后为序。
四、本书于各本专著和各篇文论的题目之下,置有“题解”,用以交代文章出处、撰写或发表时间、合撰者简介、原载刊物、相关背景或载刊简介等内容。若为重复内容,则后文参见前文。在论著卷的少数文论之后,编者还置有“随文附录”若干,以作为读者理解相关文论之助。与专著和论著文字密切相关的图片,编者精选若干以“另图”形式插入其中,并标明出处。
五、本书对文字的处理,以忠实于原著、保留各时段文字语言的历史风貌为原则。除繁体字、异体字、通假字依照国家的相关规定进行统一处理外(如“那末”改“那么”、“那”改“哪”等),余皆不作改动。对于原著中明显的错别字、衍字或脱字,编者在该字或该处之后置“〔 〕”,并将订正或补加之字变体置于六角括号之内;对于原文已无法辨识之文字,由编者用“□”号表示。原文中“如左”“如右”,径改为“如下”“如上”。
六、本书对标点符号的处理,原则上尊重作者的断句,但是编者可对当断未断或断句不当之处进行补正。对于数字符号的处理,如原发表件的表述方式为中文数字或阿拉伯数字者,均“保留原貌”;但是统计表格中的数据、四位数以上的数据,以及百分数(%)若为中文数字者,则可酌情改用阿拉伯数字。
七、本书对篇章以下序号的处理,均依一、(一)、1、(1)、(a)五级标号。凡原著中的甲、乙、丙、丁……,壹、贰、叁、肆……标号,编者皆不袭取。对于文字分段,原则上依据作者的原有段落录排;若一段中的文字过长或作者原来的分段不当者,则由编者统一进行分段处理,且不作交代。对于论著中的大段引文(三行以上者),由编者进行“变体引文式”(另起、专段并改变字体)处理。
八、本书采用脚注形式,每页均重新序号。注释对象为人物、事件、专用术语、特殊名词、非通译人名、术语、外文等。同一注释对象,在同一卷中仅详注一次,且以首次出现时加注为原则。对于作者原注,将在注释中特别说明,并用引号标明其注释内容。依据《标点符号用法》第九项中的相关规定,注释分为“句内注”和“句外注”两种;凡句外注,多用“此”字开头以示区别。若为标列文论出处的注释,凡中国作者,均无须标列国籍;但对于民国以前的作者,须用“\\[\\]”标明作者所属朝代;凡外国作者,均以“\\[\\]”标明其国籍,一般只列简称。
九、本书的译名处理,无论人名、物名、事名,均以保留文论中的原名为原则;对于注释中的疑难条目,权且保留原貌,有待进一步查核。现今的通译名,则以注释方式呈现。由于注释取“首注”原则,故其后的非通译人名,不再详注,仅采用“参见前注”提示并略注。即使在同一书中作者前后所使用的译名不同,编者也不作求同式改动,仅在注释中加以说明。
十、1925年,在中国幼儿教育发展史上具有特别的意义。是年9月6日,陈鹤琴先生设立的南京鼓楼幼稚园举行开园典礼。该园的开办,标志了中国的学前教育事业,与前此沿袭日本的蒙养院和蒙养园的办理模式告别,开始直接与欧美的学前教育理论和实践接轨,从而使中国化的幼儿教育发展步入到崭新阶段。1925年的另一值得纪念之处,便是适逢张宗麟投身中国的幼教事业的百年纪念。是年6月,张宗麟接受恩师陈鹤琴之约聘,决定协助他办理鼓楼幼稚园,并研究幼稚教育,婉拒了宁波启明女中的校长之聘。尽管家庭和友人均不支持这种选择,但他矢志不渝,并在这方面有所成就。本书的编辑出版,正是为了纪念这两个有意义的一百年。
编者,2024年10月29日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