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書推薦:

《
从鸦片战争到五四运动 跟随历史的足迹 见证一个民族的觉醒与抗争
》
售價:NT$
305.0

《
功名诀:左宗棠镜像
》
售價:NT$
908.0

《
布克哈特书信选
》
售價:NT$
439.0

《
DK园艺的科学(100+个与园艺有关的真相,让你读懂你的植物,打造理想花园。)
》
售價:NT$
500.0

《
牛津呼吸护理指南(原书第2版) 国际经典护理学译著
》
售價:NT$
959.0

《
窥夜:全二册
》
售價:NT$
407.0

《
有底气(冯唐半生成事精华,写给所有人的底气心法,一个人内核越强,越有底气!)
》
售價:NT$
347.0

《
广州贸易:近代中国沿海贸易与对外交流(1700-1845)(一部了解清代对外贸易的经典著作!国际知名史学家深度解读鸦片战争的起源!)
》
售價:NT$
454.0
|
內容簡介: |
《春秋左传诂》二十卷,清洪亮吉(1746-1809)撰。洪亮吉于书无所不窥,深于经史,亦留意声韵训诂,而于疆域沿革最号专门,故其论学之文,以涉及舆地及文字者为较 精,与孙星衍互讨学术,人称“孙洪”。亮吉不满东晋杜预《春秋经传集解》,认为于训诂地理之学殊疏,其望文生义不臻古训者十居五六,遂搜采汉儒贾逵服虞之旧注,以及魏晋唐 宋说经谱书,并兼采近人汉学者之论,撰成此书,欲以正杜注之失。此外,又参考汉唐石经,唐陆德明《经典释文》等,以校正经传中的俗字。前四卷诂经,后十六卷诂传。虽自谓非与杜氏争胜,然其摭文坠以相诘难,故用力多而成功少。
|
關於作者: |
洪亮吉(1746—1809),原名洪莲,字君直,一字稚存,号北江,别号藕庄、梦殊、对岩、华封,晚号更生居士,江苏阳湖(今江苏常州市)人,祖籍安徽歙县。清代诗人、 骈文家、大臣、经学家、文学家、毗陵七子之一。著有《卷施阁文甲集》10卷,《卷施阁文乙集》8卷,《卷施阁诗》20卷等。
|
目錄:
|
前言
春秋左傳詁序
卷一經隱公至莊公(隱公元年至莊公三十二年)
卷二經閔公至文公(閔公元年至文公十八年)
卷三經宣公至襄公一(宣公元年至襄公二十年)
卷四經襄公二至哀公(襄公二十一年至哀公十六年)
卷五傳隱公至桓公(隱公元年至桓公十八年)
卷六傳莊公至閔公(莊公元年至閔公二年)
卷七傳僖公一(僖公元年至僖公二十三年)
卷八傳僖公二(僖公二十四年至僖公三十三年)
卷九傳文公(文公元年至文公十八年)
卷十傳宣公(宣公元年至宣公十八年)
卷十一傳成公(成公元年至成公十八年)
卷十二傳襄公一(襄公元年至襄公十四年)
卷十三傳襄公二(襄公十五年至襄公二十五年)
卷十四傳襄公三(襄公二十六年至襄公三十一年)
卷十五傳昭公一(昭公元年至昭公五年)
卷十六傳昭公二(昭公六年至昭公十三年)
卷十七傳昭公三(昭公十四年至昭公二十三年)
卷十八傳昭公四(昭公二十四年至昭公三十二年)
卷十九傳定公(定公元年至定公十五年)
卷二十傳哀公(哀公元年至哀公二十七年)
嘉慶十八年吕培跋
道光八年吕朝忠後記
光緒四年洪用懃後記
|
內容試閱:
|
余少從師受春秋左氏傳,即覺杜元凱于訓詁、地理之學殊疏。及長,博覽漢儒説經諸書,而益覺元凱之注,其望文生義、不臻古訓者,十居五六。未嘗不歎漢儒專家之學,至孫炎、薛夏、韋昭、唐固之後,法已盡亡。自魏受禪,至晉平吴之歲,不及百年,戎馬倥偬,著書者漸少。輔嗣既啓空疏之習,子雍復開飾僞之門,而孔門之弟子門人一綫相承不絶如縷者,至此始斷而不克續矣。然又竊怪元凱雖無師承,然其時精輿地之學者,裴秀、京相璠、司馬彪之儔,尚布列中外;即以訓詁論,左氏一經,陳元、鄭衆、賈逵、馬融、延篤、服虔、彭汪、許淑、潁容諸人之説俱在;倘精心搜采,參酌得中,何至師心自用若此!豈平吴之後,位望既顯,心跡較麤;又一時諸儒,學淺位下,不復能駁難故耶?自此書盛行,千六百年,雖有樂遜序義、劉炫規過之書,不能敵也。况今日去劉炫等又復千載,其敢明目張膽起而與之争乎?然以後人證前人之失,人或不信之;以前人正前人之失,則庶可釐然服矣。於是冥心搜録,以他經證此經,以别傳校此傳,寒暑不輟者又十年。分經爲四卷,傳爲十六卷,遵漢藝文志例也。訓詁則以賈、許、鄭、服爲主,以三家固專門,許則親問業於賈者也。掇及通俗文者,服子慎之所注,與李虔所續者,截然而兩,徐堅初學記等所引可證也。地理則以班固、應劭、京相璠、司馬彪等爲主,輔而晉以前輿地圖經可信者,亦酌取焉。又舊經多古字、古音,半亡於杜氏,而俗字之無從鈎校者,又半出此書。因一一依本經與二傳,暨漢唐石經、陸氏釋文,與先儒之説信而可徵者,逐件校正,疑者闕之。大旨則以前古之人正中古之失。雖旁證曲引,惟求申古人之旨,而己無預焉者也。卷中凡用賈、服舊注者,曰‘杜取此’;用漢、魏諸儒訓詁者,曰‘杜本此’;用京相、馬彪諸人之説者,曰‘杜同此’,以别之。書成,合爲二十卷,藏諸家塾,以教子弟焉。名爲春秋左傳詁者,‘詁’、‘古’、‘故’字通,欲存春秋左傳之古學耳。時嘉慶十二年歲在丁卯立夏日也。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