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書推薦:

《
诡舍(夜来风雨声悬疑幻想震撼之作)
》
售價:NT$
254.0

《
讲给青少年的人工智能
》
售價:NT$
245.0

《
海外中国研究·宋代文人的精神生活(经典收藏版)--重构宋代文人的精神内核
》
售價:NT$
500.0

《
埃勒里·奎因悲剧四部曲
》
售價:NT$
1426.0

《
今天我想要什么:海豹的女性漫画
》
售價:NT$
347.0

《
日常的金字塔:写诗入门十一阶
》
售價:NT$
347.0

《
税的荒唐与智慧:历史上的税收故事
》
售價:NT$
500.0

《
图式疗法的刻意练习
》
售價:NT$
408.0
|
編輯推薦: |
1.我们出版这套“给孩子的语文三书”,有一个总的目的,就是试图让中小学生读者了解语文学习的基本知识,掌握学习语文的基本方法,提高读写能力和语文水平。 2.这套小书一共三本,分别是《文章作法》《读和写》和《文章讲话》。这三本书都诞生于民国时期,作者都是当时语文教学领域的大家。 3.本套书虽然已经过去了八九十年的光阴,但这几部作品我们今天读来依然觉得倍感亲切,而且生动有趣,丝毫没有过气的味道,已然成为现代语文教育的经典读物。
|
內容簡介: |
这套“给孩子的语文三书”一共包括三本书,分别是《文章作法》《文章讲话》和《读和写》。 《文章作法》是夏丏尊先生在学校任教时的讲义稿,由刘薰宇先生整理成书。书中从作者应有的态度讲起,针对不同文体的特点,为学生逐步讲解了叙事文、说明文、议论文、小品文等不同文体的写作方法和技巧,其中既有理论也有实践,语言通俗易懂,对学生写作能力的提高有着非常强的指导作用。 《文章讲话》是一本深入剖析文章阅读与写作的经典之作。在这本书中,夏丏尊先生以名家名篇为例,解答了关于文章写作的诸多问题。作者对于文章的剖析不是仅停留在表面,而是深入到文章的精神内涵及作者的写作心境。通过这本书,读者不仅能够学习到丰富的写作技巧,提升写作水平,还能够学会剖析文章背后的深层次含义,提高阅读能力。《读和写》旨在解决学生的语文读写困难,全书以二十四个读书要点为大纲,配以生动有趣的例子,以故事的形式呈现给读者。小到词语的积累与运用、句子的读写、标点的应用等读写基础,大到各种文体的阅读与写作,学生在阅读与写作中的方方面面书中都有涉及。
|
關於作者: |
夏丏尊(1886—1946),名铸,字勉旃,后改字丏尊,号闷庵。文学家、语文学家、出版家和翻译家。曾经担任开明书店编辑所所长,创办了《中学生》杂志,由叶圣陶先生任主编。这本杂志在中国语文教学方面,下力尤深,成果卓著,被几代中学生视作良师益友,在文化界、教育界和出版界有口皆碑。著有《平屋杂文》《文章作法》《现代世界文学大纲》《阅读与写作》《文心》等。译有《爱的教育》《近代日本小说集》等。
刘薰宇(1896-1967),我国现代数学家、数学教育家、出版家,受过法国数学教育的熏陶,深谙数学之精髓。
曾任多所大学和中学数学教师或校长,并担任过人民教育出版社副总编辑,负责审定过我国中小学数学教材,为我国的数学教育贡献颇多。
刘薰宇先生不仅出版了中小学数学教科书和科普读物,还发表了大量数学教育方面的论文,筹备出版了《中学生》《新青年》等青少年期刊。
沐绍良(1912—1969),浙江宁波慈溪(今慈城)人。1933年9月,受夏丏尊之邀,至上海开明书店工作。在此期间,在《中国儿童时报》上连载发表《读和写》,深受小读者欢迎。后由开明书店出版叶圣陶作序的单行本,曾多次重版。1936年7月后,先后任上海商务印书馆编译员、《中美日报》科学副刊编辑、《大晚报》副刊编辑。曾用刘振汉、斯文等笔名在《文心》《译报周刊》《科学趣味》等刊物上发表大量科普文章。
|
目錄:
|
一 宽紧带① 001
二 菩萨和活佛 007
三 三个求婚的少年 013
四 急惊风与慢郎中 021
五 疳积糖① 027
六 一看再看和一比再比 031
七矛盾和隔膜 037
八 大脑便便 043
九 姐姐的恶作剧 047
十 哼哈二将 051
十一 开端和结束 055
十二 梦和现实 063
十三 饼干和文章 069
十四 花朵和蚯蚓 075
十五 题材的选择和剪裁 079
十六 从“嬉笑怒骂皆成文章”说起 085
十七 茶拨翻了 091
十八 上下左右东西南北 097
十九 真理只有一个 103
二十 一本账簿 109
二十一 父亲大人入目 113
二十二 呆子和音乐家 119
二十三 下雨天留客天留我不留 127
二十四 蟹和馒头 133
附录:女儿的名字 137
句读和段落 001
句子的安排 011
文章的省略 025
文章的会话 039
文章的静境 049
文章的动态 059
所谓文气 069
意念的表出 081
感慨及其发抒的法式 091
附录 099
国文科课外应读些什么 099
国文科的学力检验 108
阅读什么 115
怎样阅读 122
学习国文的着眼点 129
先使白话文成话 140
中国古籍中的日本语 142
双字词语的构成方式 148
第一章作者应有的态度 001
第二章记事文 007
第一节 记事文的意义 007
第二节 作记事文的第一步 009
第三节 材料的取舍和整理 011
第四节 记事文的顺序 012
第五节 文学的记事文 015
第三章叙事文 021
第一节 叙事文的意义 021
第二节 记事文和叙事文的混合 022
第三节 叙事文的要素 024
第四节 叙事文的主想 025
第五节 叙事文的观察点 027
第六节 观察点的变动 034
第七节 叙事文的流动 035
第八节 叙事文流动的中止 037
第九节 叙事文流动的顺逆 039
第四章说明文 041
第一节 说明文的意义 041
第二节 说明文的用途和题式 042
第三节 说明文的条件 043
第四节 条件的省略 046
第五章议论文 049
第一节 议论文的意义 049
第二节 命题 051
第三节 证明 052
第四节 演绎法、归纳法和类推法 054
第五节 证据的性质分类 062
第六节 各种议论的联络 070
第七节 议论文的顺序 071
第八节 作驳论的注意 072
第六章小品文 077
第一节 小品文的意义 077
第二节 小品文在文章练习上的价值 080
第三节 小品文练习的机会 082
第四节 小品文作法上的注意——着眼细处 086
第五节 小品文作法上的注意——印象的 088
第六节 小品文作法上的注意——暗示的 091
第七节 小品文作法上的注意——中心 093
第八节 小品文作法上的注意——机智 095
第九节 实际做例和添削 098
第十节 分段与选题 103
附录 107
作文的基本的态度 107
论记叙文中作者的地位并评现今小说界的文字 111
我在国文科教授上最近的一信念——传染语感于学生 123
关于国文的学习 126
读书三部曲 149
|
內容試閱:
|
“熟读唐诗三百首,不会作诗也会吟。”这句话虽然只指示学习“作诗”的初步方法,但中国人学习作文,也是同一的态度。原来中国文人是认定“文无定法”,只有“神而明之”,所以古代虽然有几部论到作文法的书如刘勰的《文心雕龙》和唐彪的《读书作文谱》之类以及其他的零碎论文,不是依然脱不了“神而明之”的根本思想,陈义过高,流于玄妙,就是不合时宜。近来在这方面虽已渐渐有人注意,新出版的书也有了好几种,只是适合于中等学校做教科用的仍不易得;而为应教学上的需要,实在又不能久待;所以参考他国现行关于这一类的书籍,编成这本书以救急。
文章本是为了传达自己的意思或情感而作的,所以只是一种工具。单有意思或情感,没有用文字发表出来,就只能保藏在自己的心里,别人无从得知。单有文字而无意思或情感,不过是文字的排列,也不能使读的人得到点什么。意思或情感是文章的内容,文字的结构是文章的形式。内容是否充实,这关系作者的经验、智力、修养。至于形式的美丑,那便是一种技术。严格地说,这两方面虽是同样地没有成法可依赖,但后者毕竟有些基本方法可以遵照,作文法就是讲明这些方法的。
技术要达到巧妙的地步,不能只靠规矩,非自己努力锻炼不可。学游泳的人不是只读几本书就能成,学木工的人不是只听别人讲几次便会,作文也是如此,单知道作文法也不能就作得出好文章。反过来说,不知作文法的人,就是所谓“神而明之”的也竟有成功的。总之,一切技术都相同,仅仅仗那外来的知识而缺乏练习,绝不能纯熟而达到巧妙的境地。“多读,多作,多商量。”这话虽然简单,实在是很中肯綮,颠扑不破。要想作好文章的不能不在这方面下番切实的功夫。
照上面所说的一段话,必定有人疑心到作文法全无价值,依旧确信“文无定法”,只想“神而明之”,这也是错的。专一依赖法则固然是不中用,但法则究竟能指示人以必由的途径,使人得到正规。渔父的儿子虽然善于游泳,但比之于有正当知识,再经过练习的专门家,究竟相差很远。而跟着渔父的儿子去学游泳,比之于跟着专门家去练习也不同,后者总比前者来得正确、快速。法则对于技术是必要而不充足的条件,真正凭着练习成功的,必是暗合于法则而不自知的。法则没用而有用,就在这一点,作文法的真价值,也就在这一点。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