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書推薦:

《
动物与人体的比较解剖书
》
售價:NT$
458.0

《
北朝隋唐史论集
》
售價:NT$
1270.0

《
半小时漫画中国史(全5册)
》
售價:NT$
1273.0

《
7步吃透商业提案写作
》
售價:NT$
306.0

《
大国谍影
》
售價:NT$
449.0

《
制造消费者
》
售價:NT$
230.0

《
精简写作:博报堂演讲撰稿人教你写出好文章(创意写作书系)
》
售價:NT$
301.0

《
从荒诞到反抗:导读加缪《局外人》和《鼠疫》(谜文库)
》
售價:NT$
305.0
|
內容簡介: |
本书导读部分主要介绍嵇康生活的时代和生平事迹、作品及著述旨趣、《嵇康集》的传播源流及版本、嵇康思想的精髓。原典部分以明吴宽丛书堂钞宋本《嵇康集》十卷为底本,收载嵇康诗歌六十首(附嵇喜、郭遐周、郭遐叔、阮德如答赠诗十四首);韵文三篇;论文九篇;书信二篇;《家诫》一篇。嵇康为我国古代散文大家,文章主旨皆是阐述玄学命题,也是魏晋玄学家中留存论文最多的一位。其中以《养生论》《声无哀乐论》《与山巨源绝交书》等最为有名。嵇康今存诗五十余首,其中以四言诗最多,占今存诗作三分之二以上,而且成就也在诸体之上,其代表作为《赠秀才入军》《杂诗》《秋胡行》《忧愤诗》等。嵇康五言诗较少,其中以《述志》和《赠秀才诗》较有特色。在长期流转中, 他的作品有所散佚。点评部分对作品的思想内容、艺术价值等做简要归纳。旁批主要展示历代研究者对嵇康作品和思想的评价。《嵇康集》传到宋代,仅存十卷。至明代成化年间, 实存八卷,三万字而已。但若论影响之巨大,震动之深远,在中国文学 史、文化史上,能与之相提并论者,寥若晨星。
|
關於作者: |
嵇康(223-262),字叔夜,谯郡铚县(今安徽省宿州市西)人,是魏晋之际著名的思想家、文学家、音乐家,世称“嵇中散”,竹林七贤之一,通晓文学、音乐,反对名教思想,崇尚老庄。嵇康在其短暂的一生中写下了不少富有哲理性的玄学论著和文词优美的诗文,更是“魏晋风流”的代表人物。后人辑有《嵇中散集》。
崔富章,男,1941年出生,山东省淄博人,浙江大学人文学院教授、博士生导师,楚辞学研究中心主任,特级专家,中国屈原学会副会长,中国诗经学会常务理事,主要从事中国古典文献学、楚辞学、版本目录学方向的研究。参加《中国古籍善本书目》编纂,以及《章太炎全集》的点校工作。
|
目錄:
|
导? 读
一、嵇康生活的时代及生平事迹 ( 1 )
二、嵇康作品及著述旨趣 ( 12 )
三、《嵇康集》的传播源流及版本 ( 25 )
四、批判三代 向往大同 ( 30 )
嵇康集
第一卷
五言古意一首 ( 37 )
四言十八首赠兄秀才入军 ( 40 )
附:秀才答四首( 56 )
幽愤诗一首 ( 57 )
述志诗二首 ( 65 )
游仙诗一首 ( 70 )
六言诗十首 ( 72 )
代秋胡歌诗七首 ( 80 )
思亲诗一首 ( 86 )
五言诗三首答二郭 ( 88 )
附:五言诗三首 郭遐周赠( 95 )
附:诗五首 郭遐叔赠( 96 )
五言诗一首与阮德如 ( 98 )
附:五言诗二首 阮德如答(102)
酒会诗一首 (104)
四言诗十一首 (105)
五言诗三首 (116)
第二卷
琴赋并序(121)
与山巨源绝交书 (146)
与吕长悌绝交书 (165)
第三卷
卜疑 (168)
嵇荀录(亡)(179)
养生论 (179)
第四卷
答难养生论 (194)
附:黄门郎向子期难养生论(231)
第五卷
声无哀乐论 (235)
第六卷
释私论 (284)
管蔡论 (300)
明胆论 (307)
第七卷
难自然好学论 (320)
附:自然好学论 张叔辽作(327)
第八卷
难宅无吉凶摄生论 (329)
附:宅无吉凶摄生论(349)
第九卷
答释难宅无吉凶摄生论 (353)
附:释难宅无吉凶摄生论(380)
第十卷
太师箴 (385)
家诫 (394)
主要参考文献 (407)
后记(411)
|
內容試閱:
|
嵇康,字叔夜,曾做过曹魏的中散大夫,世称“嵇中散”。出生于魏文帝(曹丕)黄初四年(223),魏元帝(曹奂)景元三年(262)被司马氏杀害,只活了四十岁。他是三国时期的重要作家,著作有《嵇康集》十五卷,《春秋左氏传音》三卷,《圣贤高士传赞》三卷等。在长期流转中,他的作品有所散佚。《嵇康集》传到宋代,仅存十卷。至明代成化年间,实存八卷,三万字而已。但若论影响之巨大,震动之深远,在中国文学史、文化史上,能与之相提并论者,寥若晨星。
为帮助读者更好地了解嵇康及其作品,《导读》从以下四个方面加以梳理:一、嵇康生活的时代及生平事迹;二、嵇康作品及其著述旨趣;三、《嵇康集》传播源流及版本;四、批判三代,向往大同。
一、嵇康生活的时代及生平事迹
嵇康的远祖居会稽郡上虞(今浙江上虞),先世避怨仇,迁徙至谯(qiáo)之铚(zhì)县的嵇山北侧(今安徽濉溪县临涣镇西三十里)。嵇康的父亲名昭,字子远,督军粮治书侍御史。母孙氏,性温柔慈祥。兄长二人,长兄名、字不详;次兄名喜,字公穆,晋扬州刺史。嵇康出生不久,父亲就过世了,由母亲和兄长抚育长大。他个子很高,有七尺八寸,相当于现在的一米八八以上,“美词气,有风仪”(《晋书·嵇康传》)。《世说新语·容止》第五则云:“嵇康身长七尺八寸,风姿特秀。见者叹曰:‘萧萧肃肃,爽朗清举。’或云:‘肃肃如松下风,高而徐引。’山公曰:‘嵇叔夜之为人也,岩岩若孤松之独立;其醉也,傀俄若玉山之将崩。’”第十一则云:“有人语王戎曰:‘嵇延祖(康子嵇绍)卓卓如野鹤之在鸡群。’答曰:‘君未见其父耳!’”山公(山涛)、王戎都是“竹林七贤”中人,跟嵇康有密切的接触,可以想见,嵇康高大英挺,风度翩翩,一定是当时公认的美男子。
魏明帝(曹叡)太和二年(228)下诏:“尊儒贵学,王教之本也。……申敕郡国,贡士以经学为先。”时嵇康六岁,处在魏陪都谯郡(治所在今安徽亳州)这样的特殊地区,必定接受过儒学的教育和熏陶,故而有《春秋左氏传音》一类的著作,而且在现存的嵇康诗文中,可以看出,他对《易》《书》《诗》《春秋左传》等经典相当熟悉。他的阅读面很广泛,特别喜欢《老子》《庄子》,声言“老子、庄周,吾之师也”(《与山巨源绝交书》)。嵇康多才多艺,“于丝竹特妙”(向秀《思旧赋序》),擅长弹琴作曲,《长青》《短青》《长侧》《短侧》等琴曲相传是他的作品,合称为“嵇氏四弄”(明钞本《琴苑要录》引《琴书》著录);他善书法,尤工草书,墨迹被列入“草书妙品”(唐张怀瓘《书断》);他更长于咏诗著论,师心使气,清峻拔俗。《三国志·魏书·王粲传》附载云:“谯郡嵇康,文辞壮丽,好言老、庄,而尚奇任侠。至景元中,坐事诛。”比嵇康小九岁的陈寿,处在西晋司马氏的一统天下,形格势禁,对嵇康只能这样略带一笔,分量却是很重的。原来这位接受过儒学教育而又扬言师法老庄之道的嵇康,不只是舞文弄墨,“文辞壮丽”而已;他还有“尚奇任侠”、将理想付诸行动的雄心和勇气。他并不怎么苟同于庄周的“齐物”,而是有所抱负、有所坚执的硬骨头。
嵇康二十岁前后,被曹操的儿子沛穆王曹林看中,曹林把孙女长乐亭主下嫁给他,嵇康成了曹魏宗室女婿,后迁郎中,拜中散大夫,“秩六百石,第七品,仅备顾问,并无日常事务,属于散官”。嵇康有了俸禄六百石、掌议论的中散大夫这个头衔,举家迁往曹魏宗室聚集的河内郡,居住在山阳达二十年之久,直到被司马昭杀害。山阳故城在今河南焦作以东修武县西北三十五里,即现在的云台山风景区一带。相传太行山支脉有白鹿山,上有天门谷、百家岩(一说天门山今谓之百家岩),即嵇康隐居处。正是在这豫、晋两省交界之地,在磊落雄壮的太行山环抱中,在那清幽的灵山秀水之间,嵇康与阮籍、山涛、向秀、阮咸、王戎、刘伶等名士相与友善,常聚集于竹林之下,肆意酣畅,世谓之“竹林七贤”。豫其流者,还有嵇康的好朋友吕安。他们啸傲山林,摒弃礼俗,弹筝抚琴,饮酒咏诗,清谈玄远,高倡自然,“或率尔相携,观原野,极游浪之势,亦不计远近;或经日乃归,复修常业”(《太平御览》卷四〇九引《向秀别传》)。“于时风誉扇于海内,至于今咏之。”(《世说新语·任诞》第一则刘孝标注引孙盛《晋阳秋》)东晋秘书监孙盛上距魏末已近百年,犹能感受到“七贤”之风,可见“竹林七贤”的活动,在当时的思想界、文化界,声誉非常之高,影响极为深远。1960 年,南京博物院在南京西善桥发掘南朝初年墓,内有“竹林七贤与荣启期”模印拼嵌砖画,分两段,各长二百四十厘米,高八十厘米,对应地拼嵌在墓室左、右两壁。一壁为嵇康、阮籍、山涛、王戎四像,另一壁为向秀、刘灵(伶)、阮咸、荣启期四像。人物形象生动,个性鲜明,技法和风格跟流传至今的晋代绘画摹本非常相似,有人推测是顾恺之或戴逵等名家画本,亦能侧面印证孙盛的说法。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