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入帳戶  | 訂單查詢  | 購物車/收銀台( 0 ) | 在線留言板  | 付款方式  | 聯絡我們  | 運費計算  | 幫助中心 |  加入書簽
會員登入 新註冊 | 新用戶登記
HOME新書上架暢銷書架好書推介特價區會員書架精選月讀2023年度TOP分類閱讀雜誌 香港/國際用戶
最新/最熱/最齊全的簡體書網 品種:超過100萬種書,正品正价,放心網購,悭钱省心 送貨:速遞 / EMS,時效:出貨後2-3日

2024年07月出版新書

2024年06月出版新書

2024年05月出版新書

2024年04月出版新書

2024年03月出版新書

2024年02月出版新書

2024年01月出版新書

2023年12月出版新書

2023年11月出版新書

2023年10月出版新書

2023年09月出版新書

2023年08月出版新書

2023年07月出版新書

2023年06月出版新書

『簡體書』自我本我与集体心理学+乌合之众(套装共2册)

書城自編碼: 3990460
分類: 簡體書→大陸圖書→心理學心理学经典著作
作者: [奥]西格蒙德·弗洛伊德
國際書號(ISBN): 9787553468464
出版社: 吉林出版集团有限责任公司
出版日期: 2015-04-01

頁數/字數: /
書度/開本: 32开 釘裝: 平装

售價:NT$ 388

我要買

share:

** 我創建的書架 **
未登入.



新書推薦:
你我皆是当事人2(韩国热播电视剧《非常律师禹英禑》取材原著)
《 你我皆是当事人2(韩国热播电视剧《非常律师禹英禑》取材原著) 》

售價:NT$ 234.0
数字化供应链:技术赋能与产业应用
《 数字化供应链:技术赋能与产业应用 》

售價:NT$ 411.0
通官绅之邮:江苏地方精英的角色(1905—1914)
《 通官绅之邮:江苏地方精英的角色(1905—1914) 》

售價:NT$ 458.0
埃隆·马斯克品牌管理手册
《 埃隆·马斯克品牌管理手册 》

售價:NT$ 307.0
史家讲史:三国史新论
《 史家讲史:三国史新论 》

售價:NT$ 302.0
资本运作II:高增长企业的操盘逻辑
《 资本运作II:高增长企业的操盘逻辑 》

售價:NT$ 411.0
抢占心智第一:一本书吃透定位实战要领(“定位之父”艾·里斯传承人张云全新力作)
《 抢占心智第一:一本书吃透定位实战要领(“定位之父”艾·里斯传承人张云全新力作) 》

售價:NT$ 322.0
这就是孤独症:事实、数据和道听途说
《 这就是孤独症:事实、数据和道听途说 》

售價:NT$ 260.0

建議一齊購買:

+

NT$ 169
《 乌合之众 : 大众心理研究 》
+

NT$ 78
《 家庭密码 》
+

NT$ 231
《 心灵的面具:101种心理防御 》
+

NT$ 265
《 性学三论:弗洛伊德三大不朽名作之一(精美插图版) 》
+

NT$ 484
《 万千心理·人生脚本:改写命运、走向治愈的人际沟通分析 》
+

NT$ 78
《 初遇爱情 》
編輯推薦:
《自我本我与集体心理学》汇集了精神分析学派开创者弗洛伊德晚年的三本重要作品,集中、概括地反映了弗洛伊德晚年成熟的理论,我们出版这本书旨在帮助读者全面地、顺畅地理解弗洛伊德后期的一整个思想体系。书中内容全面、结构严谨,译文语言凝练、行文流畅,不仅可以作为心理学研究者的参考用书,也适用于想了解心理学和弗洛伊德思想的普通读者。

弗洛伊德的评价是:“勒庞的A study of the Popular Mind(大众心理研究)是一本当之无愧的名著,他极为精致地描述了集体心态。”
社会心理学家奥尔波特的评价是:“在社会心理学领域已经写出的著作中,有影响者,非勒庞的《乌合之众》莫属。”
社会学家墨顿的评价是:“勒庞的《乌合之众》是一本当之无愧的名著,具有持久的影响力,是群体行为的研究者不可不读的文献。”
內容簡介:
《自我本我与集体心理学》收录了弗洛伊德后期的三部重要的著作:《跨越快乐原则》《集体心理学与自我的分析》以及《自我与本我》。这三部论著分别于1920、1921、1923年发表,提出了生本能与死本能的二元对立,集体中的“力比多联系”以及人格结构三分法等理论,在内容上具有承接性,共同构建了弗洛伊德后期思想的框架,同时也标志着弗洛伊德的精神分析学理论体系走向了成熟。

《乌合之众》本书是解析群体心理的经典名著,已被翻译成近20种语言。本书颠覆了人们通常对群体的认识,将群体的特点剖析得淋漓尽致。作者层层分析,逐步推进,明确指出个人一旦融入群体,他的个性便会被湮没,群体的思想便会占据*的统冶地位,而与此同时,群体的行为也会表现出排斥异议,*化、情绪化及低智商化等特点,进而对社会产生破坏性的影响。本书是一本当之无愧的名著,它至今仍在国际学术界有广泛影响,它是群体行为的研究者不可不读的文献。
關於作者:
西格蒙德·弗洛伊德(SigmundFreud,1856~1939),出生于奥地利摩拉维亚一个犹太人家庭,西方精神分析学派的创始人,提出了“潜意识”“自我、本我、超我”“俄狄浦斯情结”“里比多”(Libido)等概念,被誉为“二十世纪伟大的思想家之一”。他开创了潜意识研究的新领域,促进了人格心理学和变态心理学的发展,奠定了现代医学模式的新基础,同时也为20世纪西方人文学科提供了重要的理论支柱。他的主要著作有《梦的解析》《精神分析引论》《性学三论》《自我与本我》等。

作者:古斯塔夫·勒庞,法国社会心理学家、社会学家、群体心理学的创始人,以对群体心理特征的研究而闻名于世,被后人誉为“群体社会的马基雅维利”。 勒庞早年在巴黎学医并获得了博士学位,毕业后周游列国,晚年开始研究心理学,并在19世纪与20世纪之交写下了一系列心理学著作。
目錄
《自我本我与集体心理学》
超越快乐原则
章/003
第二章/010
第三章/018
第四章/026
第五章/038
第六章/049
第七章/071

集体心理学与自我的分析
章 导论/077
第二章 勒邦所描述的集团心理/080
第三章 其他人关于集体心理活动的论述/093
第四章 心理暗示和力比多/100
第五章 两种人为组成的集体:教会和军队/106
第六章 其他问题和研究线索/114
第七章 自居作用/120
第八章 爱和催眠/128
第九章 聚居本能/135
第十章 集体和原始部落/142
第十一章 自我的等级划分/150
第十二章 附录/156

自我与本我
序/171
章 意识与无意识/173
第二章 自我与本我/180
第三章 自我与超我(自我典范)/190
第四章 两种本能/202
第五章 自我的附属关系/211
附录一 弗洛伊德重要论著/225
附录二 意义深远的名句/227
附录三 弗洛伊德生平大事记/229

《乌合之众》
卷:群体心理
 章:群体的一般特征
  (1)群体是个活的生物
  (2)构成群体的条件
  (3)群体的相同与不同
  (4)群体共性的研究方法
  (5)群体共同的心理特征
  (6)群体质变的症因
  (7)被抹平的才智差别
  (8)个原因:本能
  (9)第二个原因:传染
  (10)第三个原因:暗示
  (11)野蛮的玩偶
  (12)群体的行为
  (13)奇迹的创造者
  (14)你不会接受的观念
  (15)群体特性之一:冲动、易变和急躁
  (16)群体表现(上)
  (17)群体表现(下)
  (18)群体没有任何长远打算
  (19)群体不承认障碍
  (20)引发冲动的导火索
  (21)群体特性之二:易受暗示与轻信
  (22)群体在等待,永远在等待
 第二章:群体的感情和道德观
  (1)群体是用形象来思维的
  (2)群体观察能力的缺失
  (3)群体中的智力泯灭(上)
  (4)群体中的智力泯灭(中)
  (5)群体中的智力泯灭(下)
  (6)群体的谎言(上)
  (7)群体的谎言(下)
  (8)妇孺言论不可轻信
  (9)群体只会撒谎
  (10)群众杜撰的历史(上)
  (11)群众杜撰的历史(中)
  (12)群众杜撰的历史(下)
  (13)群体的感情(上)
  (14)群体的感情(下)
  (15)打动群体的东西
  (16)群体的夸张妨碍智力(上)
  (17)群体的夸张妨碍智力(下)
  (18)群体的偏执与专横(上)
  (19)群体的偏执与专横(下)
  (20)群体渴望强权
  (21)群体的保守本能
  (22)群体的道德(上)
  (23)群体的道德(下)
  (24)群体的道德净化作用
 第三章:群体的观念、理性与想象力
  (1)群体只接受简单观念
  (2)如何让群体接受新观念
  (3)群体难于被动摇
  (4)群体的伪推理能力
  (5)群体的想象力(上)
  (6)群体的想象力(下)
  (7)掌握群体的想象力(上)
  (8)掌握群体的想象力(下)
 第四章:群体信仰所采取的宗教形式
  (1)群体的偶像崇拜(上)
  (2)群体的偶像崇拜(下)
  (3)如何建立偶像崇拜
  (4)偶像崇拜不会消亡
  (5)又一个你无法接受的观念 
第二卷:群体的意见与信念
 章:群体的意见与信念中的间接因素
  (I)群众运动的导火索
  (2)条导火索:民族
  (3)第二条导火索:传统
  (4)第三条导火索:时间
  (5)第四条导火索:政治和社会制度
  (6)第五条导火索:教育
  (7)关于应试教育的题外话(上)
  (8)关于应试教育的题外话(下)
 第二章:群体意见的直接因素
  (1)那些直捣人心的东西
  (2):形象
  (3)第二:词语和套话
  (4)第三:幻觉
  (5)第四:经验
  (6)第五:理性
 第三章:群体领袖及其说服的手法
  (1)群体的领袖
  (2)领袖是如何炼成的
  (3)领袖召唤信仰狂潮
  (4)领袖的权威
  (5)两类不同的领袖(上)
  (6)两类不同的领袖(下)
  (7)领袖的名望
  (8)领袖的动员手段之一:断言
  (9)领袖的动员手段之二:重复
  (10)领袖的动员手段之三:传染
  (11)传染来源于模仿
  (12)你逃不掉传染
  (13)比财富更诱人的东西
  (14)类名望
  (15)第二类名望
  (16)如何博得个人名望
  (17)另一种博得名望的方法
  (18)如何不让你的名望流失
 第四章:群体的信念与意见的变化范围
  (1)两类信念与意见
  (2)信仰的变化范围
  (3)如何用信仰抓住群众
  (4)形形色色的意见
  (5)意见的循环过程
  (6)纷乱的当代形势
  (7)媒体的堕落
  (8)历史观的消亡 
第三卷:不同群体的分类及其特点
 章:群体的分类
  (1)群体的两大类别
  (2)异质性群体
  (3)异质性群体的特征
  (4)同质性群体
 第二章:被称为犯罪群体的群体
  (1)拒绝认罪的罪犯
  (2)不平常的犯罪
  (3)群体犯罪的历史
  (4)犯罪群体的特征(上)
  (5)犯罪群体的特征(下)
 第三章:刑事案件的陪审团
  (1)陪审团的智力泯灭
  (2)陪审团的坚定立场
  (3)陪审团痛恨的人
  (4)陪审团怜悯的人
  (5)掌控陪审团的秘诀
  (6)陪审团的人道色彩
 第四章:选民群体
  (1)选民群体的特征
  (2)如何在选举中取得成功
  (3)用言语控制选民
  (4)选民群体拒绝理性
  (5)选民是被操纵的群体
  (6)不可动摇的普选制度(上)
  (7)不可动摇的普选制度(下)
  (8)民族精神的深层作用
 第五章:议会
  (1)没有明智的议会
  (2)议会的特征
  (3)议而不决的议会
  (4)议会中领袖的影响力
  (5)如何影响议会(上)
  (6)如何影响议会(下)
  (7)议会的名望崇拜
  (8)游走在情感的两极
  (9)议会的两大险情(上)
  (10)议会的两大险情(下)
结束章:民族存亡的关头
 (1)历史的发展规律(上)
 (2)历史的发展规律(下)
內容試閱
节选一:

有时爱不过就是性本能为获取直接的性满足而进行的对象性情感贯注。目的达成之后,它就烟消云散了。这就是人们口中的普遍性的、感性的爱。然而,力比多的情况就不止这么简单了。它需要确保对刚刚烟消云散的欲望的重燃有准确的预判,毫无疑问,这使它成为了对性对象的持续情感贯注的原动力,并且是在冷静的间歇期中“爱”上对方的原动力。
……
众所周知,在青春期涌现出了一种全新的、极为强烈的带有直接目的的性冲动。在某些糟糕的境况下,它们以一种感觉流的形式与那种延续下来的“亲切”的情感划清界限。所以我们眼中出现如此一副景象,它的这两个方面很容易在一些文学流派的笔下被赋予典型意义:一个男人会对一个自己敬重的女人产生炽热的感情,但却不会对她采取任何性行为。与此相反,他只会与那些他所轻蔑和鄙夷的女人打情骂俏。不过更常见的情形是,这个青春期的少年会处于在某种程度上的并存状态,也就是达到一种纯洁高尚的爱与感性肮脏的爱的中和状态。他与性对象的关系中就存在着此类特性,即无抑制的本能与被抑制的本能互相
融合并影响彼此。同赤裸裸的感性欲望相比,对任何人的爱的深度可以通过这种爱中含有多少受抑制的本能来加以判断。
一直以来,我们都对爱的世界中的性过誉现象感到诧异。在这种现象中,被爱者能够一定程度地享有不被挑剔的特权,她的一切特点都优于未被爱者,或者更准确地说是凌驾于她被爱上之前的特点之上。如果说感性的欲望或多或少被压抑或禁止,那么就会出现此类错觉:正是由于精神方面的闪光点才使她被感性地被爱上了。但事实恰恰相反,只有她在感性方面拥有吸引力才会使精神的闪光点出现。
……
这种性过誉和这种爱的程度越深,就越能准确地阐释这幅景象。此时,追求直接性满足的趋向或许已经彻底沦为次要的东西,譬如一个青年炽热的情感就时常会处于这种状态。自我逐渐卑微,对象愈发高贵,直至自我的爱完全贯注到对象上,于是就会自然而然地导致自我的沦丧。换句话说就是自我被对象完全吸纳了。在一切的爱的现象中,都带有卑微、自恋受控以及自我贬低的特征。在的情况下,它们只是得以加强,并伴随着感性需求的退居幕后而登上神坛。
在那些不和谐的、无法得到满足的爱情中,这种情形易出现。这是因为,任何一种性的满足都能够降低性过誉的程度。这种自我对对象的“献身”已经可以等同于对某种信仰的崇高献身了,随着自我“献身”的出现,自我典范本应具备的功能丧失了效用,它所引发的
批判作用也荡然无存。对象的一切行为和要求都是正确的、不容批判的,为这个对象所做的一切事情都是不受良心道德审判的。为了不切实际的爱情,一个人可以变得心狠手辣,不惜触犯法律。以上的整个状态一言以蔽之:对象已然成为了他的自我典范。
……
爱与催眠颇为相似,两者的相同点极为显著。在这两种状态下,主体无论是对催眠师还是对所爱的对象都具有相同的卑微顺从,相同的言听计从,相同的缺乏批判的思想,而其自身的创造力同样处于停滞状态。毫无疑问,催眠师已然处于自我典范之地位。不同的是,在
催眠过程中,一切都变得更加清晰、更加强烈。有鉴于此,我们认为用催眠现象来剖析爱的现象比其他方法更加客观可靠。催眠师是独一无二的对象,在一种梦境般的体验中自我感觉到了催眠师可能作出的要求和结论。这个事例让我们想起了的自我典范的某种功能,即检验事物真实性的功能。毫无疑问的是,如果说原先检验事物真实性的心理能力是自我的真实的保障,那么自我就会将一种知觉当作真实之物。这种的现象是由极度缺少目的不受抑制的性冲动所引起的。催眠中与催眠师的关系类似于在爱情中某人彻底的献身,只不过其中
并无性的满足罢了。但在实际的爱中,这种满足只是作为将来或许会出现的一种目的而被暂时压抑起来并处于次要位置。
……

(4)群体共性的研究方法

现在,我们先来看看群体的共同特性。
我们就像是自然科学家一样,先将人类分成一个大的族系,找到并描述出所有族系共同拥有的特点,然后再区分出不同族系的个性特点。
但是族系研究相对来说简单多了,而群体的心理却几乎无从着手。
构成群体的种族不同,群体心理就有所不同。
同一种族的构成方式或比例不同,群体心理同样有所不同。
刺激群体心理的要素不同,群体心理就有所不同。
即使群体承受着同种类型的刺激,但如果刺激的强度不同,群体的心理表现仍然会有所不同。
以上诸多因素的变化构成了群体心理研究的困难,但幸好个体心理学的研究也同样会遭遇到这些困难。
比如说,只有在小说中,一个人的性格才会一生不变。
再比如说,只有环境的完全一致性,才能造成族群性格明显的单一性。
诸多权威资料都告诉我们:任何一种精神结构都包含着各种性格的可能性,而环境的突变,却会让这种可能性表现得更为突出。
这样我们就会明白,为什么法国国民公会中那些残暴的成员竟然都是些平常表现为温和的人。当环境正常的时候,他们是一些合法的公民或是善良的官员,而当环境突变的时候,他们表现出来的那种邪恶与残暴,就连他们自己都无法相信。等到暴虐过后,他们又都恢复到此前的那种善良与谨小慎微中去了,成为老实温顺的民众,拿破仑就是在他们之中找到了恭谨的臣民的。
但是我们没办法对群体强弱程度不同的组织做出全面的研究。我们多能够做到的,只是研究那些成熟的群体——也可以称之为完全组织化阶段的群体。
也只有这样,我们才能够看清楚群体可以演化成一个什么模样——不管它终变成什么模样,肯定不会是你所想象的那样一成不变——也只有在这种发达的组织化阶段。种族那些看起来似乎永远也不会发生变化的特征才会体现出一种新的特点。
在这种情况下,群体的全部感情和思想就会表现出明确的指向,我们甚至能够看到这期间所有的变化细节。
同样是在这种特殊条件下,我们前面所提到的“群体精神统一性”的心理学现象才会体现出其规律性的变化。
在群体的心理特征变化中,有一些可能与独立的个人没有任何不同,而另外一些特性却是完全属于群体所特有,这些特性从未在一个人身上具体体现出来,可是当这个人成为群体中的一员的时候,他的举止表现也就不可思议的体现出了这一特性。
这种奇异的特性也只有在群体中才会有,而这正是我们所关注的目标。
(5)群体共同的心理特征
所有的群体。都具有这样一个共同特征:
构成这个群体的人,不管他是谁,不管他们的生活方式有多大区别,不管他的职业是什么,不管他是男还是女,也不管他的智商是高还是低,只要他们是一个群体,那么他们就拥有一个共同的心理——集体心理。
当他们成为群体中一员的时候,他们的感情、思维和行为与他们单独一个人的时候迥然不同。
他们在群体中的思维观念或是感情。在他们单独一个人的时候是绝无可能出现的,即使出现也绝不会形成具体的行动。
这就是心理学研究中的一个重要特点,心理群体是一个由异质成分组成的暂时现象。当足够数量的不同个体聚集在一起的时候,就像是诸多的有机质汇聚在一起形成的细胞一样,当这些类别成分完全不同的细胞组成一个新的生命个体的时候,这个新生命个体的表现与构成他的细胞组织完全不同。
完全不同的个体就会组合成一种全新的存在,这个全新存在与构成这种存在的每一个个体没任何共同之处。
哲学家赫伯特·斯宾塞认为:在形成一个群体的人群中,表现为其构成要素的总和或是它们的平均值——但这个观点是完全错误的,是缺乏统计学依据与相关例证的。实际情况是,正象两种化学元素——如酸和碱——产生了化学反应之后形成了一种新物质一样,这种新物质的属性完全不同于使它得以形成的那些元素的基本属性。
而群体的表现也正与构成群体中的每一个人完全不同,没有任何或丝毫的相似之处。
(6)群体质变的症因
群体中的个人完全不同于独立的个人,这一点是很容易得到证明的。
但是,如果我们想找出造成这种不同的原因,就不那么容易了。
如果我们确有探究这其中症因的必要性的话,那么就不能忽视现代心理学为我们提供的正确的思维分析——无意识主宰着有机体的生活,而且在有机体的智力活动中,这种力量也起着决定性的作用。
意识因素是我们熟知的,但这种力量在我们精神生活中所起到的作用完全是被动的,不值一提的。
所以我们对于人类的观察总是无一例外地陷入困惑之中,只有细心的分析家与敏锐的观察家,才有可能洞穿潜意识的黑洞,窥知一点点主导我们行为的无意识动机。
如果说,我们的意识是浮在海面上的可见冰山的话,那么,潜意识才是沉陷于暗黑的海洋之中的巨大冰体。
所有有意识的行为,都不过是遗传基因控制下的无意识深渊中的隐秘心理活动的产物,或许永远也不会有人能够在他的有生之年得以一窥潜意识暗黑世界的真貌——积淤在这个深层次结构之中的是生物无数个世代传承相递的不计其数的共同特征,正是这些永远也不为我们所知的共同特征构成了一个种族的先天秉性。
文学家使用一种更易于为公众所接受的方式来描述这一潜隐的共同特性——宿命!
我们经常会为我们的行动做出解释——但在这个旨在为了让人们信服的理性解释背后,潜藏的是我们根本没有说出来的真正原因。P4-6
……

 

 

書城介紹  | 合作申請 | 索要書目  | 新手入門 | 聯絡方式  | 幫助中心 | 找書說明  | 送貨方式 | 付款方式 香港用户  | 台灣用户 | 海外用户
megBook.com.tw
Copyright (C) 2013 - 2024 (香港)大書城有限公司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