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入帳戶  | 訂單查詢  | 購物車/收銀台( 0 ) | 在線留言板  | 付款方式  | 聯絡我們  | 運費計算  | 幫助中心 |  加入書簽
會員登入 新註冊 | 新用戶登記
HOME新書上架暢銷書架好書推介特價區會員書架精選月讀2023年度TOP分類閱讀雜誌 香港/國際用戶
最新/最熱/最齊全的簡體書網 品種:超過100萬種書,正品正价,放心網購,悭钱省心 送貨:速遞 / EMS,時效:出貨後2-3日

2024年03月出版新書

2024年02月出版新書

2024年01月出版新書

2023年12月出版新書

2023年11月出版新書

2023年10月出版新書

2023年09月出版新書

2023年08月出版新書

2023年07月出版新書

2023年06月出版新書

2023年05月出版新書

2023年04月出版新書

2023年03月出版新書

2023年02月出版新書

『簡體書』关键时刻:中国制造业何去何从

書城自編碼: 3958932
分類: 簡體書→大陸圖書→經濟中國經濟
作者: 新望 著
國際書號(ISBN): 9787559673794
出版社: 北京联合出版有限公司
出版日期: 2024-03-01

頁數/字數: /
書度/開本: 16开 釘裝: 平装

售價:NT$ 437

我要買

share:

** 我創建的書架 **
未登入.



新書推薦:
能源与动力工程测试技术(穆林)
《 能源与动力工程测试技术(穆林) 》

售價:NT$ 442.0
大学问·明清江南商业的发展
《 大学问·明清江南商业的发展 》

售價:NT$ 498.0
金庸评传
《 金庸评传 》

售價:NT$ 941.0
西方哲学史
《 西方哲学史 》

售價:NT$ 498.0
中国财富管理发展指数(2022)
《 中国财富管理发展指数(2022) 》

售價:NT$ 325.0
嫉妒与社会
《 嫉妒与社会 》

售價:NT$ 459.0
希腊神话和仪式中的结构与历史
《 希腊神话和仪式中的结构与历史 》

售價:NT$ 437.0
世界花纹与图案大典
《 世界花纹与图案大典 》

售價:NT$ 1669.0

編輯推薦:
1.读懂中国经济,必须先读懂中国制造!此时,正是中国制造实现由大变强战略目标的关键时刻!
实体经济的80%是工业,工业的87%是制造业。从“世界工厂”到“世界市场”,制造业不但是中国的立国之本、强国之基,更是国家经济命脉之所系。要想读懂中国经济,务必要先读懂中国制造。中国制造从哪里来?到哪里去?面对全球产业链大变局和中国制造业补短板、锻长板,实现中国制造由大变强战略目标的关键时刻,我们有必要对中国制造的阶段定位有一个清醒把握,对中国制造的未来发展路径有一个准确的判断。本书作者将丰富的一线观察与对制造业的深刻理解紧密结合,为当下的中国制造“造像”,为中国制造业的未来发展提供专业、深刻的意见。

2.直面真问题、回应真挑战、找到真出路——深度解剖中国制造的当下与未来
中国制造业的未来发展战略,建立在国内发展需要和国际环境变化的双重基础之上,这其中既蕴含着机遇,也同时面临各种挑战。本书不回避问题、不粉饰现状,把关键问题放到台面上,彻底讲清国际变局的趋势与逻辑,深刻分析中国制造发展至今的成功经验和实现由大变强的挑战与难度所在,并明确发展属于中国制造专精特新之路的时代选择,为中国制造找
內容簡介:
所有关注中国经济现状与未来发展的人,都必需关注中国制造业。根据经济合作与发展组织的一般均值,实体经济的80%是工业,工业的87%是制造业——这就是中国式现代化与中国制造背后的逻辑关系。
中国制造从哪里来?到哪里去?面对全球产业链大变局,和中国制造业补短板、锻长板的现实需求,我们有必要对中国制造的阶段定位有一个清醒把握。本书作者将丰富的一线观察与对制造业的深刻理解紧密结合,为当下的中国制造“造像”,为中国制造业的未来发展提供专业、深刻的意见。
關於作者:
作者:新望
中制智库理事长兼研究院院长,全国工商联高端装备制造与仪器仪表委员会执行秘书长,中国工业经济联合会科技创新促进中心副主任中国(海南)改革发展研究院特约研究员,北京工商大学经济学院硕士研究生导师,西南财经大学西部商学院创业导师。中国新供给经济学 50 人论坛成员,中国碳中和50 人坛成员,中国劳动学会常务理事、先进制造业与现代建筑业委员会副主任。
目錄
第一章
产业体系大调整
从“四个现代化”到现代产业体系 / 003
金融、房地产、互联网各归其位 / 007
什么才是“立国之本” / 013
杭州的故事 / 016

第二章
全球产业链大变局
全球化催生全球产业链 / 021
金融危机后的全球产业链格局 / 023
各国对后工业化的反思 / 026
三大冲击与全球产业链重构 / 029


第三章
“中国制造”新阶段
从供给侧改革说起 / 035
习近平总书记为何提出“三个转变” / 037
双循环新格局,内循环新动能 / 039
高水平开放与开放式创新显得更加急迫 / 050


第四章
工业强基进行时
从工业化到新型工业化 / 061
工业基础的现代化 / 064
独特优势与新挑战 / 066
何谓“制造强国” / 071
向德国学习 / 075


第五章
从补短板到锻长板
关键领域需要安全自主 / 086
短板在哪里 / 087
客观看待“卡脖子” / 099
如何补短板 / 102
补短板是策略,锻长板是战略 / 110


第六章
由大到强的关键跃升
传统制造业的高质量发展 / 117
迈向现代制造 / 120
高端化:从芯片起步 / 133
与服务融合,向服务延伸 / 143
低碳制造新机遇 / 148


第七章
产业链集群:固本培元之道
产业链安全与产业链现代化 / 159
重点产业链建设与链长制 / 163
世界产业集群布局 / 169
建设一批中国的世界级先进制造业集群 / 174


第八章
制造业永恒的骄子
“隐形冠军”和“小巨人” / 195
各国的“隐形冠军”培育 / 198
全球制造业“隐形冠军” / 199
“专精特新”:中国版“隐形冠军” / 206


第九章
“隐形冠军”阵营初步成形
“隐形冠军”培育的政策支持 / 217
国内“隐形冠军”企业分布 / 233
“隐形冠军”的成长密码 / 237
资本市场的新宠儿 / 242

第十章
“隐形冠军”典型案例
润新机械:“润新阀”中国造,出口全球136个国家 / 252
邦盛北斗:数字化赋能,“小巨人”长成“隐形冠军” / 255
河北恒昇:中国汽车零部件行业的“神奇金刚腿” / 258
凯美能源:超级电容器行业的“小巨人”有多强 / 262
南南铝加工:创造多项世界第一 / 265
山东佰盛:全国首屈一指的钢管防腐典范企业 / 268
天津百成:30年潜心打造深海采油的“定海神针” / 271
天津菲特:从质检服务到“智”检系统“隐形冠军” / 274
威海广泰:30年缔造全球空港装备行业的龙头 / 277
重庆聚源:中国西南地区最大的挤塑板制造企业 / 281
昌辉汽车电器:永葆危机意识,创新造就卓越 / 283
凯卓立:做细分领域的开辟者和规则主导者 / 285




后记 / 289
参考文献 / 291
內容試閱
推荐序



18世纪中叶开启工业文明以来,世界强国的兴衰史一再证明,没有强大的制造业,就没有国家和民族的强盛。如今,虽然美国的制造业占GDP不到12%,但研发经费的70%、科学家和工程师人数的60%都投入于制造业,专利的90%来源于制造业。
打造具有国际竞争力的制造业,是我国提升综合国力、保障国家安全、建设世界强国的必由之路。形成中国经济增长新动力、形成经济发展新优势、推进供给侧结构性改革,重点在制造业,难点在制造业,出路也在制造业。“推动制造业高质量发展,坚定不移建设制造强国”是中央的既定方针,也已经成为凝聚人心、动员全社会力量推进中国式现代化的一面旗帜。
中国工业化已告别重化工时代,进入工业化中后期。制造业发展进入中高速增长新常态。2015年中国政府发布了被业内称为“中国制造强国战略”的《中国制造2025》,大大推进了我国制造业发展进程。如今,中国的“全球第一制造大国”地位已保持13年,制造业增加值超过美、德、日三国之和,有绝对的制造业规模领先优势。
我国制造业体系完整, 国内市场巨大,具有内循环条件下的相对独立性,产业动员能力和产业协同能力具有独特制度优势;传统产业,特别是纺织、食品等民生产业已经成为智能制造和绿色制造发力的主要领域,从所谓的“夕阳产业”蜕变为“朝阳产业”;制造业部分重点领域正逐步形成全球竞争新优势,如新能源汽车、锂电池、光伏装备“新三样”遥遥领先,通信设备、轨道交通装备、电力装备三大产业居于世界领先地位,航天装备、海洋工程装备及高技术船舶、稀土材料、超级计算机达到世界先进水平。这些产业已摆脱了“跟随创新”模式,正在向“领跑创新”模式转变;中国制造有强大韧性。14亿中国人能吃苦,敢拼搏。尤其广大民营中小企业,在严峻的环境下不仅能生存,还能向前发展,越战越勇。
中国已经成为世界第二大经济体,中国科技从来没有像今天这样距世界最先进水平如此之近。当然,就整体水平来讲,在全球制造强国阵营,我们还处在第三阵营。虽然与制造强国仍有差距,但这一差距正在缩小。当前,国际形势复杂严峻,大国博弈,争先布局,抢占先进制造制高点;我国经济稳中有进,但结构性因素与周期性因素叠加,下行压力加大;新一轮科技革命和产业变革与我国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形成历史性交汇。我国制造业发展正处于重要战略机遇期。
2018年以来,中美贸易摩擦持续升级,美国将矛头直指“中国制造2025”提出的十大重点领域。美国等发达国家一方面指责中国政府过多干预市场,同时也在加紧制定自己的产业规划和产业政策,甚至将其法律化。此外,美国还对华为、中兴、大疆、晋华等一大批中国高科技企业实施精准制裁,对中国实行高技术出口封锁,关键技术、设备、材料切断供应,对工程类中国留学生进行限制,甚至想绕开中国重组供应链。美国就是要把中国制造业永远摁在全球价值链的中低端。东南亚和北美等地区国家利用中美贸易摩擦之机,加快吸引产业转移。越南政府还提出,到2030年将基本建成现代工业国家。
当前,我国制造业在国际上正受到“前有堵截,后有追兵”的双向挤压。中美贸易摩擦是一场持久战,美国还将有一些其他后续手段。全球产业链正在解构和重构,我们要保持战略定力,首先把自己的事情做好,加强核心技术研发创新,瞄准建设制造强国目标,坚定不移向前迈进。
近五年来,我国制造业在GDP中的比重下滑过快。如果不加控制地继续下滑,到2025年将降到26%以下,届时会出现“产业空心化”的险情,并引发就业人口快速减少。一些发达国家由于过度“去工业化”引发金融危机,不得不提出“再工业化”,吸引制造业回归。一些南美洲国家任凭经济“脱实向虚”,跌入“中等收入陷阱”,经济发展长期停滞不前。这些教训值得我国高度警惕。
我国制造业发展面临一系列现实的困难。一是高速扩张带来了严重的产能过剩,出现了过度低价竞争的局面。去产能、去库存成了难以破解的困局;二是工业民间投资增速持续疲软,企业家信心不足,预期偏弱;三是资源环境约束日益趋紧,土地价格在十几年间已经翻了一番,劳动年龄人口已连续六年下降,企业招工难,留住人更难,人才严重短缺;四是大企业成长受阻,在世界500强企业中,中国10家银行的利润占了中国上榜公司总利润的50.7%,60家制造业企业的利润占比仅20.16%;五是企业生存压力大。遇到“市场冰山、融资高山、转型火山”这三座大山的重压,加之税费负担过重扼杀了企业的活力和持续扩大经营的能力。
此外,“中国制造”仍然存在大而不强的问题。如:工业基础薄弱,研发投入不足,自主创新能力不强,制造技术依存度超过50%。核心技术和关键元器件受制于人,如芯片、飞机发动机单晶叶片、高铁轴承依赖国外。高制程芯片、航空发动机、工业软件三大“卡脖子”短板领域亟需突破。新一代信息技术产业、高档数控机床和机器人、航空航天装备、海洋工程装备及高技术船舶、先进轨道交通装备、节能与新能源汽车、电力装备、农业装备、新材料、生物医药及高性能医疗器械,上述十大领域中大部分产业与国际先进水平相比仍存在较大差距。产品质量问题突出,可靠性稳定性安全性不高。产业结构不合理,资源密集型产业比重大,技术密集型产业和为用户提供服务的服务型制造比重低,高端领域和高技术产品贸易竞争优势指数低,产业结构仍处在中低端;能源资源利用效率偏低,GDP全球占比与能耗占比不相称,中国的单位GDP能耗大约是世界平均水平的1.8倍。
中国要成为世界制造强国,必须补短板、锻长板、固底板,构建现代化制造业体系。
第一,组织有关部门,梳理出关系到国计民生、国防安全的短板,由国家统筹国企和民企的力量,实现中央和地方的联动,开展协同创新,逐个突破。在这一过程中,中国应把核心零部件(元器件)和关键基础材料作为短板工程的重点。
第二,培育世界领先产业。巩固通信设备、轨道交通装备、电力装备三大产业的世界领先地位;提升优势产业,努力赶超世界最先进水平;将钢铁、石油炼化、家用电器、纺织、农产品加工、建材六大传统优势产业培育为世界领先。
第三,创建世界级产业集群。努力形成40~50个产业规模在全球行业内占有较大比重、拥有世界一流的领军企业和专业化分工系统与协作网络、具有世界领先的核心技术和持续创新能力的世界级产业集群。
第四,创建世界一流企业。营造良好营商环境,深化企业改革,到2025年,形成40~50家世界一流企业。这些企业在全球产业发展中能够具有话语权和影响力,代表新一代“中国制造”的总体形象。
第五,引导隐形冠军企业成长。鼓励民营中小型企业向“专精特”方向发展,到2025年形成700~800家世界级隐形冠军企业。提高专业化生产、服务和协作配套的能力。中小制造业企业,如果不具备制造整机和大机械的实力,就专心在诸如轴承、密封、模具等一个细分领域里耕耘,为大企业、大项目和产业链提供零部件、元器件、配套产品和配套服务。
第六,制定既符合国际惯例,又能体现中国特色的产业政策,以更多的普惠性政策代替选择性政策。加强知识产权保护,取消进入的门槛,逐步走向“三零”(零关税、零补贴、零壁垒)。
第七,数实融合,推进制造业企业数字化转型。新一代信息技术与制造业的深度融合,正在引发新一轮技术革命和产业变革,而制造业数字化网络化智能化是这次变革的核心。抓住这个机遇,就有可能实现超越。
第八,我特别想强调的是:加强产业基础建设,既任重道远,又刻不容缓。改革开放后,无论是人民生活还是国防建设都需要最终产品。中国能生产普通的零部件,但如果是需要研发的且当时未能研制出来的,我们就从国外购买了。中国有后发优势,我们可以利用别国的零部件直接制造主机,但这却导致了中国产品存在空心化现象。我们能做飞机外壳,但做不出发动机、机载设备;我们能做轮船的发动机,但做不出机泵阀;我们修了4万公里的高铁线路,可是我们没攻克高铁轴承的制造技术。与之相反的是,德国在工业发展阶段时,买不到零部件,全都需要自己造出来,因此其零部件制造技术和整机制造技术是同步发展的。
国家产业基础专家委员会于2022年发布的《产业基础创新发展目录(2021年版)》显示,在26个重点领域中,对国民经济和国防建设影响大的基础产品共有1456项存在薄弱环节。其中国内空白、依赖进口的产品占29.4%,已开发但质量性能不能满足需要的产品占44.1%,已开发成功但未产业化的产品占26.5%。从中美贸易摩擦中,我们能得到什么有益的启示?特别是华为、中兴芯片受制裁事件,我们应该猛醒。因为产业基础薄弱,有时候一个零部件、一种材料,就可以把一个企业,甚至整个行业置于死地。真是“基础不牢,地动山摇”。芯片、传感器、控制器、飞机发动机、轴承等核心零部件必须掌握在自己手里。只有这样才能不被别人“卡脖子”。
“中国制造强国战略”提到了五大工程,分别为制造业创新中心建设工程、智能制造工程,工业强基工程、绿色制造工程、高端装备创新工程。这五大工程开始实施后,我发现大家对智能制造很感兴趣,但是对工业强基工程、核心基础零部件、关键基础材料等领域,大家就不是那么有兴趣。担任工信部智能制造专家委员会副主任以来,我对这点感触比较深。在实践中,如果是智能制造的项目,各级政府都很愿意掏钱,而一旦涉及到类似工业强基的长期投入,各地就有畏难情绪了。
我们组织了100余位院士,1000余名专家,将各领域重点需要的“五基”产品基础零部件、元器件、基础材料、基础工艺和装备,工业基础软件、产业技术基础整理了1000多项并发布。我希望能动员起全社会的力量,让更多企业来认领任务,借此全面提升中国产业基础水平。
中国制造的发展举世瞩目,精彩万千,前景无限。新望博士是学经济学出身,这些年又走访了不少东南沿海一带的制造业企业。他掌握了大量资料,对政策十分了解。他以他的专业角度,走进中国制造现场,讲述中国制造故事,研判中国制造趋势,观点独到,亮点纷呈。值得一提的是,九年前,新望找到我,说是要组建制造强国论坛组委会,没想到,他们当年就做成了这件事,一眨眼已经成功召开八届制造强国论坛,而且做得有声有色,对推动全社会重视制造强国建设起到了很好的宣传作用。
《关键时刻:中国制造业何去何从》一书,以开阔的视野、坚实的逻辑、敏锐而独特的洞察力,用大量生动有趣的事例,向我们讲述了全球产业链大重构的关键时刻中国制造蜕变的艰难困苦和光明未来,值得您一读。

屈贤明
国家制造强国建设战略咨询委员会委员
产业基础建设专家委员会副主任委员
国家智能制造专家委员会名誉主任
中国工程院制造业研究室主任

从“四个现代化”到现代产业体系
从 1954 年第一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第一次会议“四个现代化”萌芽到1964年第三届全国人大第一次会议正式提出“四个现代化”战略目标,“四个现代化”成为中国经济建设的基本战略,之后其内容多次出现在周恩来总理所作的政府工作报告中。
“在本世纪内,全面实现农业、工业、国防和科学技术的现代化,使我国国民经济走在世界的前列。”
20世纪80年代以后,实现“四化”是经济建设的重要目标,也是鼓舞全国人民的最响亮的口号。
21世纪以来,我国经济进入了新的发展阶段,对“四化”的理解和解释也在不断拓展创新。
十七大报告首次提出“发展现代产业体系”,主要指工业(与信息化结合)、高新技术产业、现代服务业、基础产业在内的产业体系。同时,十七大报告首次出现了“经济体系”的提法,并用“内外联动、互利共赢,安全高效”12个字来定位开放型经济体系。
十八大报告将“发展现代产业体系”扩展为“着力构建现代产业发展新体系”,讲的还是现代产业体系。这里的“新”与报告中提到的“着力激发各类市场主体发展新活力,着力增强创新驱动发展新动力”“着力培育开放型经济发展新优势”等其他内容构成了一个有机整体。
十九大报告指出,“我国经济已由高速增长阶段转向高质量发展阶段,正处在转变发展方式、优化经济结构、转换增长动力的攻关期”,“建设现代化经济体系是跨越关口的迫切要求和我国发展的战略目标”。必须坚持质量第一、效益优先,以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为主线,推动经济发展质量变革、效率变革、动力变革,提高全要素生产率,着力加快建设实体经济、科技创新、现代金融、人力资源协同发展的产业体系,着力构建市场机制有效、微观主体有活力、宏观调控有度的经济体制,不断增强我国经济创新力和竞争力。
二十大报告提出以中国式现代化推进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中国式现代化有五个方面的特征:人口规模巨大的现代化、全体人民共同富裕的现代化、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相协调的现代化、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现代化、走和平发展道路的现代化。从具体内容上讲,包括经济、政治、文化、社会、生态的现代化,这其中,经济的现代化是根本,是出发点。而大国经济的现代化,一定是经济体系的现代化。
现代化经济体系和现代产业体系,都有“体系”和“现代”二字。我们知道,经济体系由经济系统构成,经济系统是包含经济要素的有机整体,强调内在联系的整体性;经济体系泛指一定范围内或同类的事物按照一定的秩序和内部联系组合而成的整体,是由不同系统组成的,也可看作若干个系统的集合。
经济体系以规模大、要素全、内部联系完整为特征。现代化经济体系的思想源头来自世界经济体系和世界贸易体系的概念。世界经济首先是一个整体,包含发达地区和不发达地区,区域内可能形成产业集聚,相关对应理论是克鲁格曼区域经济学中的“中心—边缘”理论。
现代世界的经济体系,由市场的贸易,世界各区域、各成员在水平层面垂直层面的生产分工,金融体系的深度合作相交织而成。现今世界主要有三个比较有代表性的国际贸易体系:第一个是政治、经济深度融合的欧盟;第二个是由美国主导、强调自由市场的北美自贸区;最后一个就是以自由、开放、自愿为特色的亚太经合组织(APEC)。
我国的现代化经济体系建设主要有七个方面的要点和任务:
第一,产业体系。产业体系是经济体系的基础。我国经济的主要问题是产业资本与货币资本收益率失衡,在部分领域、部分区域存在的垄断是这一问题的主因。
第二,市场体系。经过四十多年改革开放,我国商品市场的发育已较为充分,97%以上的商品和服务价格由市场决定,要素市场的建设和改革也取得了重要进展。但与商品和服务市场相比,土地、劳动力、资本、技术、数据等要素市场的发育相对滞后,市场决定要素配置的范围有限、要素流动存在体制机制障碍、新型要素市场
规则建设滞后等影响了市场对资源配置的决定性作用的发挥,成为高标准市场体系建设的突出短板。
第三,分配体系。高技能人才拿不到相匹配的收入,在体制内尤甚,亟需人力资本价值的释放。
第四,区域体系。我国的人口分布有以热河—腾冲为界的“胡焕庸线”,线以东人口稠密,且人口沿路网、河网呈网状分布,经济规划必须考虑到区域人口分布的特点。
第五,生态体系。生态的可持续发展是近年来的热门话题,前几十年的经济发展造成了很多环境健康方面的问题,这些都是经济活动的外部成本,未来要靠“双碳”战略逐渐将其内部化。
第六,开放体系。这里的开放不仅指对外开放,还有国内各地市场不能有地方保护,不能无视各地自然条件、人文条件,盲目上项目、扩产业,搞零和博弈造成浪费。2022年提出的“全国统一大市场”就是指对内开放,就是要破除地方产业保护的问题。
第七,制度体系。最重要的是在我们的制度建设与实践中,要让市场经济发挥决定性作用,要做到市场经济有效、微观主体有活力、宏观调控有度。
产业体系是经济体系的核心和重点。十九大报告明确指出,产业体系需要实体经济、科技创新、现代金融、人力资源四方面协同发展,而且提出“建设现代化经济体系,必须把经济发展的着力点放在实体经济上”。那么实体经济是什么呢?根据经济合作与发展组织统计的各国平均数,实体经济的80%是工业,而工业的87%是制造业。所以说,制造业是建设现代化经济体系的重中之重。正如《中国制造2025》开篇指出的,“制造业是国民经济的主体,是立国之本、兴国之器、强国之基。”
物质资料的生产是人类生存发展的前提。制造业通过不断扩大再生产,形成生产资料生产和生活资料生产两大部类,构成了国民经济运行的基本面,生产、交换、分配、消费,都是围绕制造业而展开的。定义一个国家是农业国还是工业国,主要看制造业。世界上主要发达国家都经历过工业革命及其引发的技术革命。制造业是构成一个国家综合实力和国际竞争力的坚实基础。完整的工业体系、强大的制造业基础对国家综合实力的保障至关重要,也保证了一个国家的国际地位和独立自主的国防实力。
实体经济和制造业是国民经济高质量发展的关键。任何经济体的发展都需要实体经济的支撑,实现国家发展战略目标更是如此。没有制造业强国做支撑,建成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就无从谈起,满足人民群众对美好生活的需求也同样无从谈起。
现代化首先是工业化,但工业化不是一次性完成的,是一个长期的动态过程。工业化之后还有“再工业化”“新型工业化”。很多发达国家从20世纪70年代开始制造业比重下降,“脱实向虚”,产业空心化,造成账面财富增加,但是贫富差距却越发扩大的现象。
面对“退二进三”“不断调整产业结构”“后工业社会”等说法,我们应当保持清醒的头脑。
在我看来,制造业既不是蓝海,也不是红海,制造业就是大海;制造业既不是朝阳,也不是夕阳,制造业就是太阳。

 

 

書城介紹  | 合作申請 | 索要書目  | 新手入門 | 聯絡方式  | 幫助中心 | 找書說明  | 送貨方式 | 付款方式 香港用户  | 台灣用户 | 海外用户
megBook.com.tw
Copyright (C) 2013 - 2024 (香港)大書城有限公司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