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入帳戶  | 訂單查詢  | 購物車/收銀台( 0 ) | 在線留言板  | 付款方式  | 聯絡我們  | 運費計算  | 幫助中心 |  加入書簽
會員登入 新註冊 | 新用戶登記
HOME新書上架暢銷書架好書推介特價區會員書架精選月讀2023年度TOP分類閱讀雜誌 香港/國際用戶
最新/最熱/最齊全的簡體書網 品種:超過100萬種書,正品正价,放心網購,悭钱省心 送貨:速遞 / EMS,時效:出貨後2-3日

2024年03月出版新書

2024年02月出版新書

2024年01月出版新書

2023年12月出版新書

2023年11月出版新書

2023年10月出版新書

2023年09月出版新書

2023年08月出版新書

2023年07月出版新書

2023年06月出版新書

2023年05月出版新書

2023年04月出版新書

2023年03月出版新書

2023年02月出版新書

『簡體書』深度对话茅奖作家(1-11届)

書城自編碼: 3937971
分類: 簡體書→大陸圖書→文學文学理论
作者: 舒晋瑜
國際書號(ISBN): 9787020183432
出版社: 人民文学出版社
出版日期: 2024-01-01

頁數/字數: /
書度/開本: 32开 釘裝: 平装

售價:NT$ 442

我要買

share:

** 我創建的書架 **
未登入.



新書推薦:
2023年《咬文嚼字》合订本(精)
《 2023年《咬文嚼字》合订本(精) 》

售價:NT$ 437.0
世界银行营商环境成熟度方法论手册
《 世界银行营商环境成熟度方法论手册 》

售價:NT$ 1501.0
变革时代的公司契约:法律能否与时俱进?
《 变革时代的公司契约:法律能否与时俱进? 》

售價:NT$ 437.0
我国城乡融合发展基本格局及典型形态研究
《 我国城乡融合发展基本格局及典型形态研究 》

售價:NT$ 386.0
写意兰竹树石课徒稿
《 写意兰竹树石课徒稿 》

售價:NT$ 515.0
不较真的心理智慧
《 不较真的心理智慧 》

售價:NT$ 279.0
漫画算法与数据结构(大规模数据集)
《 漫画算法与数据结构(大规模数据集) 》

售價:NT$ 447.0
欧洲的扩张1415—1789:现代世界的奠基
《 欧洲的扩张1415—1789:现代世界的奠基 》

售價:NT$ 829.0

建議一齊購買:

+

NT$ 269
《 人文社科名著导读 》
+

NT$ 381
《 奥斯丁问题:“方寸象牙”上的群己之思 》
+

NT$ 252
《 王阳明:心学的力量(百家讲坛) 》
+

NT$ 666
《 中古英语梦幻诗研究:乔叟系传统 》
+

NT$ 717
《 事实与虚构:论边界(半个世纪以来虚构研究的集大成之作) 》
+

NT$ 769
《 这样写出好故事:大师写作课系列全3本(情节与结构+人物对话+描述与背景)独家附送视觉导读图 》
編輯推薦:
收入新晋两届10位茅奖作家访谈:梁晓声、徐怀中、徐则臣、陈彦、李洱、杨志军、乔叶、刘亮程、孙甘露、东西等新晋茅奖作家访谈全收入。
追访11届41位茅奖得主,跨越40载中国文坛风云。探究殿堂级文学大家,绘制当代文学心灵地图。
著名评论家白烨、茅奖作家毕飞宇联合作序。
王蒙、李敬泽、李国文、韩少功、阿来、陈晓明联袂推荐。
內容簡介:
本书是《中华读书报》著名记者舒晋瑜追踪采访11届41位茅奖获得者的访谈录。从对首届茅奖获得者之一李国文的访谈,到对第11届茅奖获得者,包括获得过诺贝尔文学奖的茅奖作家莫言的访谈均收录书中,还收录了历届茅奖评委的访谈。全书以文学创作为访谈主体,将茅奖作为切入点,从评奖与得奖两个角度透析中国作家与文学界,为中国文学的深入研究提供了有力佐证,呈现了当代文学的心灵地图。
關於作者:
舒晋瑜
毕业于中国新闻学院,自1999年供职于光明日报报业集团《中华读书报》。著有《倾谈录》《中国女性作家访谈录》《风骨:当代学人的追忆与思索》《深度对话鲁奖作家》《深度对话茅奖作家》《以笔为旗:与军旅作家对话》《说吧,从头说起——舒晋瑜文学访谈录》等。曾获第6届中国报人散文奖、第4届丰子恺散文奖。
目錄
目 录
长篇崛起的一份“档案”…白 烨1
一线舒晋瑜…毕飞宇5
第一届茅盾文学奖(1977—1981)
评奖委员会名单 / 获奖篇目…2
获奖作家访谈
李国文:钻进故纸堆,也许是一个不坏的选择…3
评委访谈
谢永旺:首届奖评出了几位新人…15
第二届茅盾文学奖(1982—1984)
评奖委员会名单 / 获奖篇目…20
获奖作家访谈
刘心武:我有能力厚重,但不刻意…21
评委访谈
顾骧:先锋派作品基本无法通过…38
第三届茅盾文学奖(1985—1988)
评奖委员会名单 / 获奖篇目…42
获奖作家访谈
凌力:写《少年天子》是我首次尝试把写人放在第一位…43
余小惠:《都市风流》是中国人崛起的伟大时代的缩影…55
霍达:从来没有奢望过经典…65
评委访谈
李星:有一件事曾让我很受伤…77
第四届茅盾文学奖(1989—1994)
评奖委员会名单 / 获奖篇目…82
获奖作家访谈
王火:我不是大师级的…83
陈忠实:我早就走出了《白鹿原》…91
刘斯奋:不拘一格 不守一隅…105
刘玉民:没有激情就没有文学和艺术…113
评委访谈
雷达:茅奖评选有四条需要坚持…121
第五届茅盾文学奖(1995—1998)
评奖委员会名单 / 获奖篇目…126
获奖作家访谈
张平:我要至死为老百姓写作…127
阿来:写作是一种高智商的游戏…139
王安忆:对这个世界的变化,我无法归纳成概念…153
王旭烽:没有杭州就没有我这样的作家…169
评委访谈
朱向前:茅奖价值取向因势渐变…178
第六届茅盾文学奖(1999—2002)
评奖委员会名单 / 获奖篇目…184
获奖作家访谈
熊召政:我不是一个热闹的作家…185
徐贵祥:重返“徐怀中时代”…193
柳建伟:我一直关注战争与和平…207
宗璞:即使像蚂蚁在爬,也要继续写下去…221
评委访谈
胡平:一定要了解中国才能成为大作家…234
第七届茅盾文学奖(2003—2006)
评奖委员会名单 / 获奖篇目…238
获奖作家访谈
贾平凹:写小说,也是写我自己的恐惧和无奈…239
迟子建:当作品染上岁月的风霜…259
周大新:我想写出让人感觉温暖和美的作品…273
麦家:中国谍战走向世界…289
评委访谈
孟繁华:评奖是文学经典化的方式之一…298
第八届茅盾文学奖(2007—2010)
评奖委员会名单 / 纪律监察组名单 / 评奖办公室名单 / 获奖篇目…304
获奖作家访谈
张炜:杰作不一定为文学史而写…305
刘醒龙:书写是为小说的妙不可言…319
莫言:作家的地位是由作品而非称号奠定的…331
毕飞宇:别相信自己的才华有多少…347
刘震云:不断把自己归零…363
......
內容試閱
长篇崛起的一份“档案”
白 烨

于1982年开评的茅盾文学奖(以下简称茅奖),三十多年来已经评选了九届,先后有四十多位作家的作品摘得奖项,获得殊荣。尽管人们对茅奖不无微词,但平心而论,茅奖还是遴选出了不同时期好的和比较好的作品,基本上做到了选优拔萃。而整体来看,连绵而来的茅奖,实际上也构成了长篇崛起与繁荣的成果展示与实绩巡礼。
目前,茅奖越来越为文坛内外的人们所广泛关注,以茅奖为对象的研究著述也日渐增多,几乎成为当代文学研究中的热门话题。但毋庸讳言,有关茅奖的既有研究,还缺少有关作家的跟踪纪实与相关采访,也缺少有关史料的系统爬梳与基本建设。正是在这样的背景之下,舒晋瑜的这部《深度对话茅奖作家》,以其现场性兼具史料性,纪实性兼具研究性,具有了自己的独特价值。
从我的角度看,这部对话集,至少有着三方面的价值与意义。
首先,以茅奖作家为访谈对象,采用“对话”形式揭示作家的心曲,探悉作品的成因,在对茅奖的切近与观察中,突出了作家的角度,彰显了主体的功能。钱锺书先生曾经说过:“假如你吃了个鸡蛋觉得味道不错,又何必去认识那个下蛋的母鸡。”但既想吃“味道不错”的“鸡蛋”,又想认识那个“下蛋”的“母鸡”,却是阅读与接受中的人之常性、事之常理。而在当代文学研究领域,作家与作品,更是两个基本的观察点与重要的支撑点。而观察和研究茅奖,需要看作品,也需要看作家。而创作主体与作品客体的种种关联,显然关涉茅奖作品的成因与特色等个中隐秘。事实上,舒晋瑜的访谈,看起来是针对作家的访谈,其实也是着眼于作品的叩问。她围绕作品穷原竟委地设问,深入创作底里不厌其详地探询,实际上以探赜索隐的方式,由作家的文学意图和写作追求的角度,从构思到完成,从意蕴到形式,穷形尽相地解读了作家与作品的内在缘结,以及作品所以独到的内在密码。
其次,切近作家作品实际设置话题与问题,访谈与对话亲切自如又内在深入。文学访谈与作家对话,新闻性与文学性有机交融,具有较强的专业性,因此话题的设计、问题的追问,就显得更为重要。而这正是舒晋瑜的长项,她在文学知识的储备上丰富而扎实,对所访作家的了解也系统而深入,因此以专业的素养设计话题,以好奇的姿态循序追问,以一种内在的亲和力使访谈的对象敞开心扉,披心交谈。如《陈忠实:我早就走出了〈白鹿原〉》,先梳理陈忠实早期创作,进而谈到各种体式的改编,以及《白鹿原》之后作家的心态与状态。这里涉及的,既有陈忠实个人的文学道路,又有《白鹿原》的影响与改编,而且时间跨度达半个多世纪。这样一些话题的提出与探讨,显然需要对作家本人创作历程、代表作品及相关影响进行细致了解,甚至是长时间地跟踪阅读与积累。唯有如此,才能了然于胸,收放自如。
对话的内在与深入,还体现于访谈的纵深度与历史感。舒晋瑜所选取的访谈对象,均为创作上起步早、作品多、影响大的当代名家,如李国文、刘心武、莫言、贾平凹、张炜、王安忆等。几乎每个人都有三四十年的创作历史,各种文类均有涉及。要把他们一个个都了解清楚,着实要下一番功夫。即如莫言的访谈,话题是从长篇新作《蛙》说起,但却回溯到莫言早期的习作阶段,中期的创作爆发,后期的创作嬗变,视线在不断的拉伸之中,使访谈渐渐具有了历史的纵深感,这不仅在一个大的历史背景下揭悉了长篇新作《蛙》的来由与特色,而且也约略勾勒出莫言小说创作的整体性轮廓。从这个意义上看,舒晋瑜既是在以访谈新作的方式来解读作家的,也是以撰著作家论的方式来进行文学访谈的,这种认真而细致、专业和专注的背后,是她敬恭本职、敬重作家、敬崇文学的态度与精神。
第三,由“采访手记”表达作者感受,使对话平添了亲切感与现场感。对话中的“采访手记”,是书中不可或缺的重要部分。这些手记置于文章开首,在轻松自然的文字里,负载着作者自己化理性为感性的精到感言。有的是形神兼备的作家素描,如说阿来,“有时候,他是个纯粹的诗人,他的诗歌寂静丰盈,没有半点杂质;有时候,他是个摄影爱好者,装备和作品不亚于专业摄影家;更多的时候,他是个写作者,只听从于内心的召唤,心无旁骛。”有的是画龙点睛的精要点评,如说迟子建,“三十年的创作实践,迟子建经历了新时期文学的种种潮流,但她又具有‘不入流’的勇气,这种坚持恰恰给了她自由,给了她广阔的生长空间。”有的则是亦庄亦谐的印象传真,如说贾平凹,“他的方言很重,我需要尽力去聆听他说的每一个字;这种尽力没有阻碍交流,反而构成一种兴致。后来居然渐渐都能听懂了。交流时,被烟雾笼罩的贾平凹就频频点头,是的,是的……”这些精彩文字,单篇来看是有声有色的导语,连缀起来亦是有识有见的评论,使访谈别具意蕴,成为访者与被访者、读者与作者彼此敞开胸襟的深度对话。
如今,作者访谈一类的文章比比皆是,但像舒晋瑜这样以茅奖作家为对象,既有深度又有味道的,实属凤毛麟角。而且,在经典的作家作品不断被各种流行读物遮蔽的情况下,舒晋瑜的文学访谈,不断向人们报告着最新的文坛动向、重要的作家作品信息,其意义不可小觑。因此,说它是当下文学的活动“窗口”,是极为恰当的,说它是长篇崛起的一份“档案”,也是完全名副其实的。

2017年7月7日

梁晓声说,我们不能要求自己仅仅讲故事,还要使故事里承载一些什么。《人世间》具有向现实主义致敬、向新时期文学致敬的夙愿。

舒晋瑜:您的现实主义题材写作一以贯之。在书写现实主义题材时,您觉得最大的难度是什么?
梁晓声:我一直对现实主义非常有敬意,主要由于我在文学少年和文学青年时期所读的文学作品大部分是现实题材。下乡前看了相当多的外国文学。为什么会是这样?实际上在70年代以前,我们国家出版的长篇小说中革命历史题材占到十之八九,农村题材也多,比如《艳阳天》《创业史》,工业题材和商业题材少。我读的很多外国文学恰恰有现实主义的品质。到了80年代,我们这一批作家初上文坛,经历了新时期文学十年,基本上还是现实主义题材为主,老中青都在秉持现实主义精神。现在电视剧和电影中的现实题材越来越少,这是不争的事实。在八九十年代,现实题材的电视剧和电影都很多,但是2000年以后发生的变化是,文学中的现实题材少了,尤其是有年代感的现实题材少了。我写《人世间》,也有向现实主义致敬、向新时期文学致敬的夙愿。

舒晋瑜:您认为现实题材少的原因是什么?
梁晓声:大家都有一些知难而退。我的性格是愿意知难而上。除了向现实主义、向新时期文学十年致敬,还有一个情愫:我对于中国当年的大三线建筑工人心存敬意,希望用作品为大三线工人画一幅肖像。
我父亲是大三线建筑工人,他几乎走遍了大西北的各个地方。当年知识青年上山上乡,多子女的家庭可以有一位子女留城。因为学历低,留城的子女从事的多是城市底层的体力劳动,而且心灵孤寂。底层人家的父辈,多是沉默寡言,而且很严厉,小儿女们不会跟父辈交流。如果没有书信,和哥哥姐姐们也没有交流。这种孤寂中成长的小儿女较少被人关心过,文学作品画廊里这样的人物不多,我愿意为他们画一组素描。
一路写下来,会遇到自己纠结的方面,常会觉得:这样写行吗?但我还是认为,应该按照心中所想,尽量呈现出来。

舒晋瑜:您有过什么样的纠结?
梁晓声:从起笔的时候就有纠结。小说从1972年写起。这在很多人看来不明智。但是写这部书的时候,我去除了心中的一些杂念,这比技巧更重要。写三卷本,这么长的篇幅,可能市场也不接受,我也要排除市场的因素。我不想通过写作证明自己的才华,也不想满足市场了不起的期许。甚至对于评奖,也保持了敬而远之。只想完成我所认为的现实主义在今天所能够最大程度达到的状态。
《人世间》出版后获得过吴承恩文学奖,评委认为小说的品质是诚实的、切实的、朴实的,和现实生活贴得比较紧。我希望它的品相是底层的,而不是庙堂式的,只给评论家看。

我们所理解的文学作品高于生活,不是将生活粉饰之后高于生活,而是在人应该怎样这一点上有所秉持;这样的作品需要寻找的眼睛去发现。

舒晋瑜:《人世间》成功塑造了一批底层人物,比如周秉昆,通过他的生活遭遇和为人处世,写出了时代变迁与人生命运的关联,也写出了不同社会阶层的生存状态。其实小说中的很多细节也很尖锐,并没有回避社会矛盾。
梁晓声:周秉昆从木材加工厂到酱油厂,一直在做卖力气的苦工。他没有离开过一起摸爬滚打的社会阶层。他的哥哥周秉义改革开放后考上大学,后来走上领导岗位,快退休时回到家乡,就是要干成一件事,进行棚户区改造,改变贫困区百姓的生活处境,他是一个忠诚的有担当的领导干部。我对民间特别是城市底层的生活比较熟悉,我与中国社会之城市底层的人们的关系始终是剪不断的。我的中学同学都是普通劳动者,他们中下岗的很多。我家里的弟弟妹妹加上他们的爱人有六个职工,最多的时候五人下岗,上有父母下有还在读书的孩子——我有大量的随笔散文写他们。我也比较熟悉知识分子近五十年来的心路历程,与老革命式的干部们也曾有过亲密接触。小说里也写到了高级干部的形象,我觉得触到了他们思想意识深处的某些点。
我们相当一部分有才华的作家对农村熟悉,和普通农民的关系剪不断。如果对城市不太熟悉,写来不太得心应手。我确实觉得,这样的题材只有我来写。

舒晋瑜:《人世间》的内容是其他小说中不常见的,人物是文学画廊中少有的,一些生活片段也无法仅靠创作经验编出来。这些素材的积累,来自什么?是不是也与您之前写的《中国社会各阶层分析》有关?
梁晓声:我希望自己能创作一部有文学性的、跨度五十年的各阶层分析,包括中国社会发展中出现过的上山下乡、三线建设、工农兵上大学、知青返城、恢复高考、出国潮、下海热、国企改革、工人下岗、个体经营、棚户区改造、反腐倡廉等重大社会动向和重要社会现象。另外可能和我的阅读有关,我读书不是只读小说,也读历史、读回忆录、读社会学方面的书。

舒晋瑜:《人世间》写完之后您满意吗?
梁晓声:一直到现在还是很累,身体有些恢复不过来。我现在还戴着颈托。写完整部作品后,我已经拿不动钢笔在方格纸上写字,开始用上了铅笔和A4纸。《人世间》下部还没写完的时候,我感觉非常不好,就在北医三院化验科做化验。做过就忘了,北医三院电话通知我到医院时,我还以为是骗子。医生说情况很不好,又让我做了第二次胃镜,建议三个月以后做手术。实际不到三个月我转到肿瘤医院,那时就商量动手术的事,要全部切除。
医生说有两种可能,一种是有家族史的(我父亲就是晚期胃癌),选择胃癌前期全部切除,防止扩散;也有另一种可能,是五年十年没有发展。我当时的想法是,既然有两种可能,我应该是后一种。
我的书还没写完,胃如果切除,一切都要停下。离开肿瘤医院的路上我吸了两支烟。我相信自己的抵抗力,还是选择了保守治疗。我宁可相信后一种。
......

 

 

書城介紹  | 合作申請 | 索要書目  | 新手入門 | 聯絡方式  | 幫助中心 | 找書說明  | 送貨方式 | 付款方式 香港用户  | 台灣用户 | 海外用户
megBook.com.tw
Copyright (C) 2013 - 2024 (香港)大書城有限公司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