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入帳戶  | 訂單查詢  | 購物車/收銀台( 0 ) | 在線留言板  | 付款方式  | 聯絡我們  | 運費計算  | 幫助中心 |  加入書簽
會員登入 新註冊 | 新用戶登記
HOME新書上架暢銷書架好書推介特價區會員書架精選月讀2023年度TOP分類閱讀雜誌 香港/國際用戶
最新/最熱/最齊全的簡體書網 品種:超過100萬種書,正品正价,放心網購,悭钱省心 送貨:速遞 / EMS,時效:出貨後2-3日

2024年04月出版新書

2024年03月出版新書

2024年02月出版新書

2024年01月出版新書

2023年12月出版新書

2023年11月出版新書

2023年10月出版新書

2023年09月出版新書

2023年08月出版新書

2023年07月出版新書

2023年06月出版新書

2023年05月出版新書

2023年04月出版新書

2023年03月出版新書

『簡體書』毒堇之杯:苏格拉底、希腊黄金时代与正当的生活

書城自編碼: 3936475
分類: 簡體書→大陸圖書→歷史世界史
作者: [英]贝塔妮·休斯 著
國際書號(ISBN): 9787522524344
出版社: 九州出版社
出版日期: 2023-12-01

頁數/字數: /
書度/開本: 32开 釘裝: 精装

售價:NT$ 717

我要買

share:

** 我創建的書架 **
未登入.



新書推薦:
重返冰河时代:发现史前世界
《 重返冰河时代:发现史前世界 》

售價:NT$ 605.0
拉夫尔
《 拉夫尔 》

售價:NT$ 437.0
经济巨擘:思想碰撞与传承(精装典藏版)
《 经济巨擘:思想碰撞与传承(精装典藏版) 》

售價:NT$ 498.0
一如既往
《 一如既往 》

售價:NT$ 386.0
人工智能新时代:核心技术与行业赋能
《 人工智能新时代:核心技术与行业赋能 》

售價:NT$ 493.0
西方文明4000年(战争与和平,野蛮与文明,沉沦与觉醒,记录影响西方文明发展的历史瞬间)
《 西方文明4000年(战争与和平,野蛮与文明,沉沦与觉醒,记录影响西方文明发展的历史瞬间) 》

售價:NT$ 437.0
樱照良宵(全2册)
《 樱照良宵(全2册) 》

售價:NT$ 391.0
长江小史
《 长江小史 》

售價:NT$ 279.0

建議一齊購買:

+

NT$ 381
《 明治维新史再考--由公议、王政走向集权、去身份化 》
+

NT$ 568
《 越南通史(汉译名著本20) 》
+

NT$ 869
《 好望角丛书·征服与革命中的阿拉伯人:1516年至今 》
+

NT$ 435
《 日本人为何选择了战争 》
+

NT$ 581
《 拥抱战败 》
+

NT$ 325
《 陷都政治:日本在南京的记忆建构与遗迹变迁 》
編輯推薦:
打破单维度、抽象化的刻板印象,寻找历史上真实存在过的苏格拉底
苏格拉底不只是偶像和符号,他是石匠与接产妇的儿子,出生于雅典城外的边缘地区,面貌丑陋、大腹便便。他曾披甲执盾,也曾与漂亮男孩亚西比得成为情人。他像许多普通人一样生活并热爱着世界。
一部伯罗奔尼撒战争从开始到结束、雅典民主从建立到衰败的恢弘史诗
雅典因自由与民主而骄傲,却一步一步走向残暴与疯狂。在本书中,苏格拉底的一生与雅典民主的堕落成为相互交织的两条主线,在精彩的历史叙事中展现出战争的残酷、民主的脆弱、自由的珍贵和智慧的力量。
以大量考古新材料,重构qun星璀璨的古雅典
作者结合实地考察、考古发现和文献等各种方法与材料,还原希腊黄金时代的自然风景、城市景观、经济、文化、思想,乃至声音与气味,全方位展现这座古典时代最伟大城市之一的权力、财富与闪耀的qun星。
以雅典人的视角,再现“苏格拉底审判”背后的复杂历史
本书以苏格拉底审判为起点和终点,通过还原雅典的现实政治、相互冲突的理念、独特的法律体系和宗教信仰,呈现出苏格拉底审判及其死亡时的基调、氛围以及涌动的暗流。
內容簡介:
苏格拉底的一生动荡不安。他出生于贫民区,却成长为一名思想家和战士。他喜欢在雅典街头赤脚漫步,随机向人提问,质疑习以为常的观念。他关心生命和真理,关心美德是什么。然而,这个西方伟大的思想家却始终是一个谜团。为了还原他的一生,作者走遍希腊的考古现场,带我们来到古雅典人的家庭、街道、会场、酒宴,结识政客、将军、商人、工匠,参观热闹非凡的市政广场,经历雅典民主的繁荣与衰败,并看到自由与智慧的巨大力量。
關於作者:
贝塔妮·休斯(Bettany Hughes),历史学家、作家,英国广播公司主持人,专长于古代及中世纪历史与文化,长年在牛津大学和剑桥大学任教,亦为伦敦古物家协会会员、伦敦国王学院研究员、伦敦新人文学院客座教授等,曾任奥兰治小说奖主席、布克国际小说奖主席,获评BBC100位全球女性之一,获颁希腊金十字皇家勋章、国际新闻奖、大英帝国勋章、英国历史学会的诺顿梅德利科历史奖,也是有史以来第一位获颁海伦娜·瓦兹·德席尔瓦欧洲文化遗产奖的女性。

译者:李磊,人文社科类图书译者,译有《向您告知,明天我们一家就要被杀:卢旺达大屠杀纪事》《对民主之恨》《金斯伯格访谈录:RBG给未来世代的声音》《汉娜·阿伦特:爱与恶》《岛上寻星》等。
目錄

引 言
苏格拉底的戏剧故事——来源与方法
苏格拉底的记录者
地 图
第一幕 雅典城
1 水钟:受审时刻
2 雅典娜之城
3 雅典市政广场的苏格拉底
4 国王柱廊
5 开场血祭
6 制约、平衡和魔法师
7 劝说或听从
8 珀伊托,劝说的力量
第二幕 青年苏格拉底
9 阿洛佩克:一位哲学家的诞生
10 凯拉米克斯——陶工和美少年
11 伯里克利:高尚社会,与作为高尚剧场的民主
12 提洛岛和一个帝国的诞生
13 帝国野望
14 漫步河边,在体育场里挥汗:苏格拉底的青年时代
15 体育场中锤炼出的战士
16 “黄金时代”的雅典
17 阿斯帕西娅:智慧与权谋
第三幕 士兵苏格拉底
18 萨摩斯
19 大展拳脚
20 士兵苏格拉底
21 魔鬼与德性
22 瘟疫
第四幕 新的众神,新的可能性:中年苏格拉底
23 猫头鹰银币和一只聪明的猫头鹰
24 雅典市政广场里的夸夸其谈
25 民主、自由权和言论自由
26 美好生活——入夜之后
27 德尔斐,神谕
28 认识你自己
29 贵族派、民主派与战争实况
第五幕 战斗继续
30 伯罗奔尼撒战争第二阶段——一场混乱的围攻
31 贬与褒
32 安菲波利斯
第六幕 苏格拉底与爱
33 《会饮篇》中的苏格拉底
34 爱的烦恼
35 噢,告诉我爱的真相吧
36 蒂奥提玛——一位入世极深的女祭司
37 小熊
38 赞西佩
39 亚西比得:头戴紫冠、目眩神迷
第七幕 砍倒最高的黍穗
40 米洛斯
41 受虐的断臂维纳斯
42 无意义的祭司:玩火
43 西西里
44 血染长河
45 狄凯里亚——封矿
46 恐怖时刻
47 阿吉纽西——卓尔不qun
48 高大的罂粟,砍断黍穗
49 三十僭主
第八幕 苏格拉底的审判与死亡
50 替罪羊
51 一场申辩
52 暮光与曙光中的提洛岛
53 披枷戴锁的苏格拉底
54 遁离尘世
终 曲
苏格拉底之墓——风之塔
后 记
附录1 敬奉阿佛洛狄忒
附录2 厄琉息斯秘仪
大事年表
致 谢
文献致谢
注 释
参考文献
索 引
內容試閱
引言

对一个人来说,未经审视的人生不值得过。
—柏拉图《申辩篇》(Apolog,38a)中的苏格拉底

我们的思考方式皆出自苏格拉底。苏格拉底认为,作为个体,我们需要去质疑自己周遭的世界,而这正是生活在“现代”(modern times)的核心意义。在源起于24个世纪前的苏格拉底的对话中,我们可以目睹“ethos”(道德)—“ethics”(伦理)的诞生,以及对“psyche”(灵魂)的确认。这位“第一殉道者(Martyr)”—希腊语中的“Martyr”是指“见证人”—见证了“真理、德性、正义”和“言论自由”,因而也被尊奉为西方文明的基石。
苏格拉底立身于我们这个世界的开端——民主和自由就是在那时首次被人们当成了社会的基本价值观。我们需要去理解他,因为他不仅在追问生命的意义,更是在追问我们自己的人生意义。
苏格拉底预见了我们这个时代。他担心追求富足会招致盲目的物质主义,而“民主”则会沦为争斗的托词。他说,若我们不幸福,若我们遗忘了什么是善,那战船、城墙和光彩夺目的雕像还有何意义?他的这一问题在如今看来比以往任何时候都更加适切。他问道:“怎样的生活才是正当的?”
“我是一只会蜇人的飞虫,被派来撩拨这座城市,而它仿佛就是一匹巨型的纯种马,因为体型庞大,所以行动迟缓,需要一点刺激。”

* * *

苏格拉底在公元前5世纪的希腊成为人们关注的焦点,但他并不是个说教者:他会漫步于雅典街头,与人辩论何为人的本质。对于这座城市的年轻男女来说,他是不可抗拒的:他无休无止地提问,似乎是想挖掘人们认识自我的潜力。他的“伦理”方案的核心就是追寻“善的生活”。他的话语是无与伦比的睿智(sophia)之声,饱含知识、技艺、智慧和真理,在当时以及此后的2400年里都是人们的谈资。苏格拉底的大半生都是在雅典的公共场合度过的,他在那些地方能不受限制地与人进行哲学讨论。但当这位哲学家年近古稀之时,雅典却和他翻脸了。公元前399年3月,这个年迈的公民在宗教法庭上接受了审判,并被判有罪,主次罪名分别是:“没有恰当地承认城邦诸神,且捏造新神”和“腐化青年”。法庭最终做出了死刑判决:大约4周后,苏格拉底在雅典的牢房里喝下了狱卒留给他的毒堇(hemlock)汁,随即身死。
* * *
苏格拉底的论点或许太具煽动性,弥漫着一股格外危险的魅力。他相信人有享受完美幸福的潜力。对于苏格拉底的思想在当时的影响力,他的弟子柏拉图给我们留下了一条线索。在其洞穴寓言中,柏拉图以绝妙的细节呈现了苏格拉底所描述的一个人类种族,他们生来就戴着锁链,永远盯着一面墙壁,只能看到上面的人影,同时坚信这些影子就是现实。当这些囚徒转瞬间被带入现实世界的光明中时,柏拉图便展现了他们所感受的惊愕和喜悦。这些被锁住的人代表的就是尚未听闻或理解苏格拉底之论说的人。
然而,人类向来不善于全心全意地接受新生事物。在一个迷信成风的城邦里,苏格拉底的精神和道德气质都有些标新立异,容易招惹是非。他似乎患有某种癫痫症或“失神发作”(所以当他长时间凝视远方时,那就是一种古怪的全身僵硬症状),在那个虔诚的时代,这会被人解读为一种有害的“内在之声”。与他同时代的剧作家阿里斯托芬(Aristophanes)就曾说到一些被“苏格拉底化”了的人,那些人热情地去听他布道、一门心思地关注一些根本问题而不是轻松的乐事。在他的喜剧《云》(Clouds)中,阿里斯托芬嘲笑了苏格拉底高尚的怪癖,让他爬进了一个升到高空的浴盆里,在云层中爬来爬去,只为了“端详月亮的屁股”。民主制需要务实主义者,但苏格拉底拒绝克制自己,不愿收敛真理的力量。于是菲墨(谣言、流言)便开始在这座雅典娜之城疯传。这位坚定的哲学家非常清楚,造谣中伤正是最有害也最阴险的敌人。
“这些人捏造我的丑闻,实在是险恶。他们的武器是嫉妒和诽谤,这很难对付。我不可能把他们都带到法庭上来质问他们或驳斥其指控。我只能保护自己,就像跟影子搏斗一样。”

苏格拉底的思想与活生生的苏格拉底

在所有城邦里,害一个人都比帮他容易。
—柏拉图,《美诺篇》(Meno,94e)

在纽约的大都会博物馆(Metropolitan Museum)中,有一幅画描绘了苏格拉底死前的那一刻,作者是新古典主义大师雅克—路易·大卫(Jacques-Louis David)。画中的苏格拉底被焦躁的门徒环绕,这位德性与崇高原则的殉道者缓慢而坚定地说着话,毒堇汁正在他的血管中流淌。蹲伏在他床边的人都将如柏拉图一样把他的话载入文典,进而注入世界文明的基因之中。
“今已至离别之时,我去死,你们去活,谁的处境更好,唯有神知。”
* * *
这不是一本探究哲理的书。我是个史学家,不是哲学家,不可能比往圣先贤更胜一筹,他们已经从苏格拉底的哲学思想中挤压出了各种不断演变的解释。柏拉图、亚里士多德、犬儒学派的第欧根尼(Diogenes the Cynic)、阿尔—肯迪(Al-Kindi)、耶胡达·哈列维(Yehuda ha-Levi)、托马斯·霍布斯(Thomas Hobbes)等,这些人都曾为苏格拉底哲学的真正含义争论不休。这已经是一部在不断膨胀的正典了,我不会贸然加以扩充。但我可以把目光转向我脚下的那些石头,探查苏格拉底的哲学是如何在他所处的时空中逐渐演变的。
就本书的写作目的而言,我想说明一点,苏格拉底思想的趣味就在于他不相信或者不探讨抽象事物。对他来说,道德都是在探讨现实世界中的现实问题时起源和浮现的。他借以表达自己思想的角色通常都是些鞋匠、面包师、女祭司和妓女。苏格拉底不断强调他是血肉之躯,是作为一个有血有肉的人在生活和理解生活的。这是他的哲学如此贴近我们的原因之一。因此,用一些不起眼的、考古学上的、物质性的东西来回溯苏格拉底的经历还是恰如其分的。简言之,苏格拉底所传达的图腾般的思想与他的经历是脱不了干系的,比如他恰好在当地港口目睹的一场宗教仪式、赤脚穿行于雅典的快乐、亲朋好友的亡故,以及在一场消耗战中体验的恐怖,其分量在他的思想中不亚于任何一种纯粹的智识概念。苏格拉底最关心的就是这个鲜活的世界。这本书会把他生活中混杂的证据编织到一起,让物质遗存与文学和文献资料并驾齐驱,一个世界的图景将就此浮出水面,显现出人们在其中首次自觉尝试建立的一个以“民主”为基础的“文明”。
不过苏格拉底关心的并不仅仅是我们周遭的环境,还有我们的内心。“他要求我们认识自己,其实是要求我们了解自己的灵魂。”苏格拉底饱含深情。这位哲学家认为开诚布公的对话是灵魂所不可或缺的一种抚慰,他是以对话而非独白的方式将内心的想法传达到了公共场域。对他来说,这是一种宣泄——柏拉图用了希腊语中的“katharsis”一词——意思是释放出灵魂中“不好的东西”。根据我们现存的记载,正是苏格拉底最先探讨了我们应该如何同处一世,就像这个世界努力适应其自身一样。
“真理其实是一种净化[katharsis]……自我克制、正义、勇气与智慧本身都是一种净化。”
苏格拉底的哲学和我们所有人都息息相关,尤其因为它是如此的顽强。从伊丽莎白一世到马丁·路德·金(Martin Luther King),从第三帝国到21世纪的美国,人们一直在以苏格拉底为范例来力图理解社会现在的样貌,以及它理应是何种样貌。苏格拉底的话语曾充盈于意大利文艺复兴时期的人文主义者的门厅。公元11世纪的犹太哲学家耶胡达·哈列维在与哈扎尔国王(King Khazar)谈论犹太教本质之时,就引述了苏格拉底的话。约翰·洛克(John Locke)和托马斯·霍布斯的政治论说文中也随处可见苏格拉底的名言。
苏格拉底还是早期伊斯兰教的一个核心人物。阿尔—肯迪是“第一位”自封的阿拉伯哲学家,无疑也是首位穆斯林哲学家,他就在公元9世纪写下了大量有关苏格拉底的论文(失传已久)。苏格拉底的睿见曾被勾画于彩石之上,涂绘于撒马尔罕的公共建筑之中。这位哲学家还被列为智慧七柱之一,获得了“源头”(The Source)之名。苏格拉底内心的声音被中世纪的穆斯林当成了一种征兆,表明他就是一位身着穷人衣裳的天使。从公元11世纪至今,整个阿拉伯世界都认为他有提神和滋养之效,“就像……正午烈日下最纯净的水”。
然而,我们为什么至今仍要关注他呢?为何还要挂念这个早已离我们远去的古人呢?有一个很好的理由,那就是苏格拉底做了一件惊人的事——我们仍然渴望的事——他暗示我们或许能找到一种方法,在这片土地上使自身得到满足。苏格拉底的吸引力就在于他劝说人们关照灵魂。他认为,只有当人与自身和谐相处的时候,他们才能获得真正的幸福。他提出,能让事情变得更好的是“我们”,而非“他们”。

 

 

書城介紹  | 合作申請 | 索要書目  | 新手入門 | 聯絡方式  | 幫助中心 | 找書說明  | 送貨方式 | 付款方式 香港用户  | 台灣用户 | 海外用户
megBook.com.tw
Copyright (C) 2013 - 2024 (香港)大書城有限公司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