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入帳戶  | 訂單查詢  | 購物車/收銀台( 0 ) | 在線留言板  | 付款方式  | 聯絡我們  | 運費計算  | 幫助中心 |  加入書簽
會員登入 新註冊 | 新用戶登記
HOME新書上架暢銷書架好書推介特價區會員書架精選月讀2023年度TOP分類閱讀雜誌 香港/國際用戶
最新/最熱/最齊全的簡體書網 品種:超過100萬種書,正品正价,放心網購,悭钱省心 送貨:速遞 / EMS,時效:出貨後2-3日

2024年04月出版新書

2024年03月出版新書

2024年02月出版新書

2024年01月出版新書

2023年12月出版新書

2023年11月出版新書

2023年10月出版新書

2023年09月出版新書

2023年08月出版新書

2023年07月出版新書

2023年06月出版新書

2023年05月出版新書

2023年04月出版新書

2023年03月出版新書

『簡體書』物联网通信(第2版)

書城自編碼: 3935059
分類: 簡體書→大陸圖書→教材研究生/本科/专科教材
作者: 杜庆伟、陈兵
國際書號(ISBN): 9787302643777
出版社: 清华大学出版社
出版日期: 2023-11-01

頁數/字數: /
書度/開本: 16开 釘裝: 平装

售價:NT$ 330

我要買

share:

** 我創建的書架 **
未登入.



新書推薦:
理想国译丛064:狼性时代:第三帝国余波中的德国与德国人,1945—1955
《 理想国译丛064:狼性时代:第三帝国余波中的德国与德国人,1945—1955 》

售價:NT$ 571.0
海外中国研究·明清中国的经济结构
《 海外中国研究·明清中国的经济结构 》

售價:NT$ 717.0
理想国译丛018:活着回来的男人:一个普通日本兵的二战及战后生命史(2024版)
《 理想国译丛018:活着回来的男人:一个普通日本兵的二战及战后生命史(2024版) 》

售價:NT$ 515.0
考古四记:田野中的历史人生
《 考古四记:田野中的历史人生 》

售價:NT$ 493.0
大洗牌
《 大洗牌 》

售價:NT$ 437.0
亚洲经济发展与模式分析
《 亚洲经济发展与模式分析 》

售價:NT$ 498.0
浅尝难止(全2册)
《 浅尝难止(全2册) 》

售價:NT$ 364.0
零基础制作栩栩如生的立体纸艺花
《 零基础制作栩栩如生的立体纸艺花 》

售價:NT$ 274.0

編輯推薦:
物联网是当前发展迅速的一个专业,市场应用层出不穷,而通信是物联网的基础设施,不能或缺,目前很多学校都开设了这个专业,而物联网通信是这个专业本科生的必修科目,为此该教材显得尤为重要。
本书特色如下:
? 宏观性强:从典型物联网及其应用的整个通信过程进行分析,分析出物联网应用涉及的通信过程分为四大环节,让读者对于物联网系统的整体有较好的宏观印象,容易建立起较好的系统观。
? 组织新颖:本书将众多的通信技术依据物联网的工作过程分为四大环节进行组织,有利于读者对于通信技术应用性的了解。
? 内容全面:涵盖了物联网通信的理论和技术,从基本知识到实际应用都进行了较为详尽的讲解,是一本从入门到进阶的首选教材
? 案例引导:将枯燥的技术与鲜活的实例相结合,促使学生举一反三,思考无处不在的物联网通信蕴含的理论根源和技术创新。
? 概念准确,语言简洁,图文并茂,适合作为高等学校物联网专业及其他计算机类专业的教材,也可供对物联网通信感兴趣的读者学习参考。
內容簡介:
本书针对物联网通信过程,将通信技术分为4个环节: 接触环节、末端网环节、接入网环节和互联网环节。全书共7部分33章。第1部分(第1~3章)为物联网通信引论;第2部分(第4~6章)介绍接触环节的通信技术;第3~5部分(第7~23章)是本书的核心,介绍末端网通信技术,包括有线通信技术、无线通信底层技术和无线Ad Hoc网络通信技术;第6部分(第24~30章)介绍接入网通信技术;第7部分(第31~33章)介绍互联网相关技术。本书从物联网的角度介绍通信技术,有丰富的应用案例。本书对物联网通信4个环节的划分有助于读者理解通信技术架构。 本书适合作为高等学校物联网工程专业本科生以及其他计算机类专业高年级本科生或研究生的教材,也可供物联网应用开发人员自学参考。
目錄
第1部分物联网通信引论
第1章概述2
1.1概念2
1.2物联网模型3
1.3传感器网络4
1.4USN体系架构和分析7
1.5物联网通信环节的划分9
1.6本书的组织思想11
第2章通信知识的回顾12
2.1网络体系结构12
2.2通信的主要研究内容15
第3章对物联网通信的分析18
3.1物联网的通信体系结构18
3.2物联网中物体的分析19
3.3物联网通信模式分析20
第2部分接触环节的通信技术
第4章射频标签RFID技术24
4.1RFID概述24
4.2RFID工作原理25
4.3RFID通信协议27
4.4ISO/IEC 180006系列协议28
4.4.1部件及通信流程29
4.4.2阅读器和标签间的通信29
4.4.3标签和阅读器间的通信31
4.5防止冲突算法32
4.5.1纯ALOHA算法32
4.5.2时隙ALOHA算法33
4.5.3帧时隙ALOHA算法34
4.5.4Type A的防冲突机制35
4.5.5Type B的防冲突算法36
4.5.6Type C采用的防冲突机制37
第5章无线电导航39
5.1分类39
5.2GPS39
5.2.1GPS工作原理40
5.2.2GPS组成40
5.2.3GPS通信技术41
5.3北斗卫星导航系统47
5.3.1概述47
5.3.2北斗一号48
5.3.3北斗通信相关技术51
第6章激光制导53
6.1概述53
6.2激光制导编码55
6.2.1激光波束制导的编码56
6.2.2激光寻的制导的编码57
〖1〗〖1〗
第3部分末端网通信技术——有线通信技术
第7章串行接口通信62
7.1概述62
7.2RS232串行接口标准62
7.3其他串口技术64
第8章USB总线67
8.1USB概述67
8.2USB的通信68
8.2.1USB的层次结构68
8.2.2USB传输方式69
8.2.3USB传输技术70
8.3USB的相关技术71
第9章现场总线73
9.1概述73
9.2CAN总线73
9.3CAN的数据链路层76
9.4其他现场总线技术78
第4部分末端网通信技术——无线通信底层技术
第10章无线通信底层技术概述80
10.1物理层80
10.2数据链路层相关工作81
10.3MAC子层通信协议83
10.3.1基于竞争的MAC协议83
10.3.2基于调度的MAC协议85
10.3.3混合方式87
第11章超宽带88
11.1概述88
11.2脉冲无线电88
11.3多频带OFDM90
第12章IrDA红外连接技术93
12.1概述93
12.2IrDA的协议栈94
12.3IrLAP工作原理96
第13章水下通信99
13.1概述99
13.2物理层调制技术100
13.3MAC层技术103
第14章IEEE 802.15.4106
14.1IEEE 802.15.4概述106
14.2物理层108
14.3MAC层109
第15章数据链111
15.1概述111
15.2相关技术112
15.3Link16114
15.4其他数据链118
第16章蓝牙121
16.1概述121
16.2蓝牙协议体系结构122
16.3蓝牙的传输技术124
第5部分末端网通信技术——Ad Hoc网络通信技术
第17章自组织网络的概念130
17.1概述130
17.2自组网的体系层次分析131
第18章Ad Hoc网络134
18.1概述134
18.2MANET网络结构134
18.3MANET路由协议136
18.3.1DSDV路由算法138
18.3.2DSR协议141
18.3.3AODV协议144
第19章无线传感器网络148
19.1概述148
19.2WSN路由协议150
19.2.1SPIN协议150
19.2.2LEACH协议151
19.2.3PEGASIS协议155
19.3特殊的传感器网络156
第20章机会网络158
20.1概述158
20.2路由相关概念159
20.3路由算法161
20.3.1PROPHET路由算法161
20.3.2CMTS路由算法162
20.4车载自组织网络164
第21章ZigBee166
21.1概述166
21.2ZigBee的组网167
21.3ZigBee体系结构168
21.4ZigBee路由170
21.4.1树形路由170
21.4.2AODVjr172
第22章6LoWPAN175
22.1概述175
22.26LoWPAN的网络结构和体系结构176
22.36LoWPAN的工作178
22.4路由算法181
22.4.1路由算法分类181
22.4.2RPL路由协议183
第23章其他无线自组网188
23.1蓝牙散射网188
23.1.1概述188
23.1.2散射网拓扑形成和路由算法189
23.2ZWave195
23.3MiWi无线网络协议198
第6部分接入网通信技术
第24章PPP及相关认证203
24.1PPP203
24.2认证技术205
第25章有线接入方式207
25.1拨号上网207
25.2以太接入网技术208
25.3电力线上网209
25.4光纤接入技术211
第26章无线光通信214
26.1概述214
26.2光通信相关技术215
26.3特殊的无线光通信219
第27章IEEE 802.11无线局域网221
27.1概述221
27.2IEEE 802.11协议栈222
27.3相关发展226
第28章无线Mesh网络228
28.1概述228
28.2WMN结构229
28.3WMN路由230
28.3.1概述230
28.3.2RMAODV231
28.3.3基于树的路由协议233
28.3.4混合路由模式234
第29章蜂窝通信235
29.1概述235
29.2LTE系统236
29.34G物理层相关技术238
29.4数据链路层相关技术242
第30章卫星通信245
30.1概述245
30.2IPoS协议247
30.3卫星通信相关技术248
30.4路由算法250
30.5卫星网实例252
第7部分互联网相关技术
第31章云计算技术256
31.1概述256
31.2服务类型259
31.3虚拟化技术260
31.4海量数据处理相关技术262
31.5云计算与移动通信的结合263
第32章Hadoop265
32.1概述265
32.2资源管理系统266
32.3分布式文件系统268
32.4MapReduce270
32.5分布式数据库HBase274
第33章RFID阅读器网络和应用技术279
33.1概述279
33.2IETF SLRRP协议及相关技术280
33.3RFID中间件283
33.4EPC技术284
参考文献286
內容試閱
物联网工程是当前研究和应用的热点,是围绕国家战略新兴产业设立的专业,是一个与产业启动和发展同步的专业,而物联网的通信技术是物联网非常重要的环节,属于基础设施,相应课程也就显得非常重要。根据?的指导意见(《高等学校物联网工程专业发展战略研究报告暨专业规范(试行)》),“物联网通信”是物联网工程专业的核心课程,对物联网理论和技术的学习、理解和应用起着不可替代的支撑作用。本书就是针对物联网工程这个新专业的教学需求而撰写的。
然而,写一部新教材非常困难,而想写出一部针对新专业、有特色的好教材更加困难,除了需要精心的投入和丰富的教学经验外,还需要有自己独特的思考。本书希望能够从独特的思考和全力的投入实现这一点。物联网所用的很多通信技术实质上并不是全新的技术,而是典型的“新瓶装旧酒”,很多技术都来自计算机网络。作为长期从事“计算机网络”课程教学的教师,作者对计算机网络相关技术和教学有一定的理解,但是在授课过程中也深深体会到了一些困难。
目前,计算机网络的教材已经很多了,也出现了一些非常优秀的教材。有些教材从有经验的教师视角来看堪称经典。即便如此,作者在授课过程中以及回想起自己学习“计算机网络”课程的情景时,有时也感觉到一些无奈。计算机网络涉及的知识和概念太多,太庞杂了,在典型的分层思想指导下,不管是从上而下,还是从下而上的组织形式,每一层都涉及很多的概念和知识点,学完每一层,脑袋中往往只是又装入了一堆技术而已。作者之所以对网络体系有一定的认识,是通过在反复的授课过程中不断地思考,将各种技术相互关联,以及与同行的不断交流才获得的,而希望学生能够在学完这门课程后就立即对计算机网络有很好的理解是困难的。因此,本书不采用分层组织的思想,而尝试从另一个角度组织教材内容。
本书贯彻了?“构建以知识领域、知识单元、知识点形式呈现的知识体系”这一思想,构建通信环节各个领域;分析采编了物联网经常采用的通信技术为知识单元;对其中涉及的各种概念和算法进行讲解形成知识点。具体来讲,就是把多种常见的通信技术按照在物联网传输环节中的应用可能性进行分类,将网络的相关知识点融入具体的通信技术介绍中。
这样的组织方式与以往的通信技术课程的框架并不一致,但是,读者可以在每个知识单元了解相应的通信技术利用的机制、采用的算法以及所需功能的实现方法。再根据体系层次分析来体会这种通信技术的架构,最后通过相关的应用案例了解这项技术可能使用的场景,从而可以比较全面地理解和掌握每个知识单元的内容。
以上就是本书的出发点。
基于这个出发点,本书将通信技术的知识点融入相关的通信技术介绍中,这样可以减轻读者的学习压力。对于某些具体的通信技术,并不是在其第一次出现时就全面展开讲解,而是逐步渗透、细化、总结、改进,作者希望这种安排能使读者加深印象,逐步深入,使学习过程比较顺利。
另外,本书注重各种技术所依据的思想和机制,因此,在讲解上侧重引导,只介绍最基本的理论和技术,读者可以通过拓展阅读了解技术细节。因此,对于大多数通信技术,本书不过多地介绍其帧/报文格式。
本书第2版对第1版的一些错误进行了更正,进一步凝练了语言,并对一些技术进行了更新。
本书第1版得到“十三五”江苏省高等学校重点教材项目的资助,清华大学出版社对本书的持续发展给了大力支持,本书还得到许多专家学者的指导,在此表示衷心的感谢。最后也要感谢家人的理解和支持。
鉴于作者的学识和时间,书中难免存在不足和疏漏,恳请读者提出宝贵意见。
作者
2023年7月

 

 

書城介紹  | 合作申請 | 索要書目  | 新手入門 | 聯絡方式  | 幫助中心 | 找書說明  | 送貨方式 | 付款方式 香港用户  | 台灣用户 | 海外用户
megBook.com.tw
Copyright (C) 2013 - 2024 (香港)大書城有限公司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