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入帳戶  | 訂單查詢  | 購物車/收銀台( 0 ) | 在線留言板  | 付款方式  | 聯絡我們  | 運費計算  | 幫助中心 |  加入書簽
會員登入 新註冊 | 新用戶登記
HOME新書上架暢銷書架好書推介特價區會員書架精選月讀2023年度TOP分類閱讀雜誌 香港/國際用戶
最新/最熱/最齊全的簡體書網 品種:超過100萬種書,正品正价,放心網購,悭钱省心 送貨:速遞 / EMS,時效:出貨後2-3日

2024年03月出版新書

2024年02月出版新書

2024年01月出版新書

2023年12月出版新書

2023年11月出版新書

2023年10月出版新書

2023年09月出版新書

2023年08月出版新書

2023年07月出版新書

2023年06月出版新書

2023年05月出版新書

2023年04月出版新書

2023年03月出版新書

2023年02月出版新書

『簡體書』回答:东西访谈录

書城自編碼: 3930316
分類: 簡體書→大陸圖書→文學纪实文学
作者: 东西等著
國際書號(ISBN): 9787559865243
出版社: 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
出版日期: 2023-11-01

頁數/字數: /
書度/開本: 32开 釘裝: 精装

售價:NT$ 347

我要買

share:

** 我創建的書架 **
未登入.



新書推薦:
智慧宫丛书026·增长:从细菌到帝国
《 智慧宫丛书026·增长:从细菌到帝国 》

售價:NT$ 840.0
从自察到自救:别让情绪偷走你的人生
《 从自察到自救:别让情绪偷走你的人生 》

售價:NT$ 420.0
晚明的崩溃:人心亡了,一切就都亡了!
《 晚明的崩溃:人心亡了,一切就都亡了! 》

售價:NT$ 335.0
俄国女皇:叶卡捷琳娜二世传(精装插图版)
《 俄国女皇:叶卡捷琳娜二世传(精装插图版) 》

售價:NT$ 381.0
真想让我爱的人读读这本书
《 真想让我爱的人读读这本书 》

售價:NT$ 269.0
解套基本逻辑与六大战法
《 解套基本逻辑与六大战法 》

售價:NT$ 274.0
超级制造
《 超级制造 》

售價:NT$ 671.0
明朝270年:明朝的外交博弈和权力游戏
《 明朝270年:明朝的外交博弈和权力游戏 》

售價:NT$ 325.0

編輯推薦:
本书卖点
本书收录茅盾文学奖得主东西三十余年来的访谈,首次集结出版。东西的作品,风格强烈,别具一格,评论界赞誉“东西是真正的先锋作家”。东西是一位对现实有着高度责任感的作家,他以开拓文学的道路为使命,试图立足现实,挖掘出人性的复杂与人心的宽广。如果你想要创作而无从下手,如果你孤独迷茫,不知人生何往,不妨读一读东西的访谈录。东西字字不易的艰苦创作,不仅回答了写作为何,也回答了人生为何。
编辑推荐
勤耕数十载,犹记来时路。访谈录记录了作家东西从初出茅庐到荣膺茅奖的创作历程,一路艰难跋涉、上下求索,也一路正面现实、直剖灵魂。这是真诚坦率的心灵交流,也是对写作的坚执追求,东西用勇气直面创作与现实,用笔墨回答文学与人生。
內容簡介:
本书汇集了作家东西接受的二十五篇重要采访,时跨三十多年,全景式地梳理了作家东西从初入文坛到日臻成熟的文学创作史。东西与各位访谈者坦诚相待、畅所欲言:童年月光下的憧憬、邮筒中投出的第一份书稿、课堂上与同学们的无私分享、书架上默默陪伴的卡夫卡全集、对故乡的深情回望……从文学到新闻、从影视到剧本、从写作到阅读、从日常生活到哲学思考,在一场场赤裸真挚的灵魂对话中,东西深邃坚定的文学目光、充满力量的审美、敢于担当的情怀、直面现实人生的勇气一一显现,引人深思。
關於作者:
东西,本名田代琳,1966年出生于广西天峨县。主要作品有:长篇小说《回响》《篡改的命》《后悔录》《耳光响亮》;中短篇小说《没有语言的生活》《我们的父亲》《你不知道她有多美》《私了》《天空划过一道白线》《飞来飞去》等。获首届鲁迅文学奖、第十一届茅盾文学奖。作品被翻译为多国文字出版,多部作品被改编为影视剧。现供职于广西民族大学。
谢有顺,男,1972年8月生,福建省长汀县人。复旦大学中文系文学博士,一级作家,中国作家协会会员,中山大学中文系教授、博士生导师。在《文学评论》、《当代作家评论》等刊发表有当代文学批评、思想随笔300余篇,出版有《活在真实中》、《话语的德性》、《先锋就是自由》、《此时的事物》等著作。
目錄
1 文学的目光越拉越长
42 独特是一种自醒,是边缘作家唯一的写作出路
48 每一次写作都像爬一座高山
73 阅读犹如呼吸
79 越内疚,越爱
88 写心理现实更需要技术含量
96 《回响》:写镜子里面的人
111 年过 50 岁体力下降,写作的心情却更为急迫
120 写作是弱者的事业
137 一边投降,一边坚持
146 还能悲伤,世界就有希望
162 不顾一切的写作,反而是最好的写作
185 一部好小说能把植物人说活
191 写作是有经验的思想
197 我愿意在这个时间段徘徊一阵
217 最厉害的写作是写出宽广的内心
230 我就喜欢新奇的野路子
235 写我们内心的秘密
243 用身体与荒诞穿越历史现场
250 伤痛的另一种书写
269 写作与故乡
281 在一次文学课堂上的对话
296 关于语言的对话
307 在两极之间奔跑
324 在意念与感觉之间寻求一种真实
內容試閱
文学的目光越拉越长
东西、张英(腾讯网文化记者)
原载《作品》2023 年第 8 期

2023 年 3月 16日,根据作家东西的长篇小说《回响》改编、由冯小刚导演的电视剧《回响》正式登录爱奇艺迷雾剧场,因其浓厚的悬疑氛围、深入的心理探究、独特的叙事视角,引起广泛的关注,登顶了爱奇艺第一季度电视剧热播榜榜首。
2017 年,东西开始构思这部小说,历时 3 年,《回响》在2020 年底完成,最后在《人民文学》杂志 2021 年第 3 期上发表。
《人民文学》杂志主编施战军在这期杂志编者的话里写道:“所谓‘回响’,并非重复‘应声’,在波长减缩的部分,有万千声息悄然加入,由此发育面壁虚静的力道,努力在看似终归彼此一样的情境中,冲破沉落的谜之设定,释放脱俗的生之意义,守持正常的人之价值。”
作品发表不久,《回响》先后获得 2021 年度《人民文学》长篇小说奖、2021 年度中国好书奖、第五届施耐庵文学奖,并入选中国小说学会 2021 年度长篇小说榜、2021 收获文学榜长篇小说榜、《当代》2021 年度长篇小说五佳等重要文学榜单,签订了法语、俄语、韩语与越南语出版合同。
中国作家协会副主席李敬泽说:“ 《回响》是现代以来不断地在我们的文学中、在世界文学中反复回响的关于人性和人类境遇的基本主题在当下最新的、有力的同时又是有效的洞察和一份回响。对于小说艺术来讲,尤其对于现代小说艺术来讲,人性的复杂性尤其需要艺术创造的复杂性来确保和照亮。”
中国作家协会副主席阎晶明说:“设置警察身份,可以让人物直接进入故事的核心,拥有阅读、翻看‘绝密文件’的特殊权利。由于猝不及防中打开了自己的心灵档案,残酷的、逼人的真实随时相伴。冉咚咚的丈夫竟然是一位文学评论家,两种截然相反的职业组合成一个家庭;小说开头描写的谋杀夏冰清的凶手,是一个同时也在写诗的青年易春阳,两种完全相背、分裂的行为(故意杀人和写诗)体现在同一个人身上、同一个场域中,这简直要让人联想到传统经典《罪与罚》这个书名甚至小说故事了。”
中国作家协会书记处书记邱华栋认为:“一般情况下,像这样一个包裹侦探小说外衣的小说,很容易把人物符号化,但是东西在塑造人物上,特别是主要人物,有精神分析、心理意义上的深度,这是这部小说和世界文学能够对话的回响之处。”
2021 年 6月,《回响》在人民文学出版社出版,首发单行本。在小说正式出版前,图书编辑刘稚认为这部小说有很强的故事性,很适合改编成电视剧,就把刚定稿的小说《回响》推荐给了冯小刚导演。冯小刚说:“一口气看完后心里一琢磨,我得把这个故事拍出来。这部剧不适合改电影,会损失太多。现在不是流行悬疑短剧吗?我就拍 13 集,正好。”
早在二十多年前,东西便与冯小刚的妻子徐帆有过合作。根据铁凝的小说《永远有多远》改编成的电视连续剧,徐帆担任女主角,东西是该剧的编剧。东西回忆:“徐帆姐在《永远有多远》的拍摄场地对我说,‘你有什么好的小说给我推荐,我给冯导看看。’二十年过去了,我终于有机会跟他合作了。”
“东西的小说《回响》是两条线,一条线讲破案,另一条线讲家庭生活情感。如果写的仅仅是一个案件,我就没兴趣拍它。恰恰是他把两条线交织在一起,才让我觉得它有独特的一面。任何一件事其实是双声道立体声比较好。”冯小刚这样表达他对小说《回响》的喜爱。
好作家遇到了好导演,最后,好小说就变成了好的电视剧。正如梁晓声的《人世间》遇到了李路导演,东西的《回响》遇到了冯小刚导演。于是,这两部电视剧就成功破圈了。
东西原名田代琳。1966 年 4 月,他出生于广西河池市天峨县八腊瑶族乡洞里村谷里屯。村子坐落在半山,只有十几户人家,没有水,没有电,没有公路。他说:“我的家乡跟贵州交界,四面都是山。这样的地方可以出作家,是大山锻炼了我的想象力,包括我对未来美好生活的想象。我发现,贫困地区的孩子对文学的梦想特别纯粹、特别强烈。”1982 年,田代琳考入河池师专中文系,毕业后分配到家乡天峨县中学执教,他一边教书一边练习写作。当时的《河池日报》有一个名为“红水河”的副刊,专门刊登微型小说、散文、诗歌和评论,他经常给《河池日报》的副刊投稿。
1990 年,24 岁的田代琳调入《河池日报》副刊部做编辑,1992 年,正式以“东西”为笔名,在《花城》杂志发表小说《幻想村庄》。当时《花城》杂志的编辑专门写信给他:如果你只打算玩票,就随便了,如果你准备一辈子写作,那么你坚持用这个笔名。
1995 年,29 岁的东西完成了中篇小说《没有语言的生活》,发表于 1996 年第 1 期《收获》杂志,小说讲述了盲、聋、哑三个残疾人组成了一个“看不见、听不到、说不出”的不正常家庭,却拼命想过上正常人的生活的荒诞故事。为了躲避村人的骚扰,他们被迫逃离世代居住的村庄,在远离村庄的河对岸另造新屋,并且拆除了与村里相通的小桥,以一河之隔与村里人划开界限,表明对语言世界的抗议和失望。这篇小说获得《小说选刊》1996 年度优秀作品奖,后来又获得鲁迅文学奖,评委王蒙读完评价:“所选人物很‘绝’,立意角度更耐人寻味。余韵绕梁不绝。”1997 年,他的第一部长篇小说《耳光响亮》发表在《花城》杂志。截至目前,东西一共出过四部长篇小说——1997 年的《耳光响亮》,2005 年的《后悔录》,2015年的《篡改的命》,2021 年的《回响》。作家邱华栋曾这样评价:“当我看到东西的长篇小说新作《篡改的命》时,我吃了一惊,我确信东西写出了这个时期最重要的小说,他也接近了写出他心目中完美杰作的状态。”在这些小说作品里,除了读到精彩的故事,东西没有停留在单一的风格上,而是在不断探索不同的创作方法。他说,作为一名作家,其创作一定要不断注入新的东西,不断地改变,让每一部作品都有独特的个性,都有新的亮点,只有这样才能吸引更多的读者。
如今,在南宁定居的东西,为了写作,保持对社会的敏感,他放弃了去北京、上海和广州发展的机会,经常在城市和乡村穿梭。在城市生活了大半生,从《回响》开始,东西已经
在创作上把目光投向城市生活。
“我觉得还有一个空白地带,就是很少有作家写从乡村到城市的跨程。乡村与我有一条相连的脐带,让我知道乡村与亲人们的真实状况……农民工进城的辛苦以及城乡之间的差距,我都是看得见的,所以我才敢说一个真实的中国是什么样的面貌。对城与乡的熟悉,让我在写城乡的跨程时比较有把握。”

《回响》,从小说到影视
张英:你写小说,和很多人不同,你很多小说先有观念,先有认知,然后才有故事,结成文本,形成了推进的逻辑、怎么进入的角度。当你把这些思考清楚了,后面的写作,反而变得简单和快速了。
东西:对,我写小说有表达企图,有目标设置,不仅有大的目标设置,也有小的目标设置。比如《回响》改成影视剧后,保留了小说中的一个细节,就是冉咚咚问慕达夫当年跟师妹谈恋爱时吻过多少次。慕达夫说 11 次,冉咚咚将信将疑。有次她从慕达夫准备丢弃的旧物中发现他的一本日记,上面记录了慕达夫初恋时的行为,一数果真 11 次。冉咚咚为此专门请慕达夫吃了一次大餐。剧播出时,我看弹幕,有观众问她为什么要请他。显然,她是为了他的诚实而请他。这样的细节在读者眼里也许不重要,但它是有功能的。在影视作品中,一场戏如果仅仅完成一个功能是及格,如果能完成多个功能便是优秀。写小说可随意些,但不能总是写过场戏。

张英:《回响》这部小说,你写细节的能力,写实的能力,还有人物的对话,都有提高,超越了前面三部长篇小说。
东西:也许是历练,也许是自律。有人说中国作家写不好对话,有一定道理,但也不全对。因为我写过几部剧本,所以尤其重视台词。这是慢慢提升的过程。至于写实的能力,那要看小说的风格,如果是荒诞或黑色幽默的小说,写实能力会弱化。当然,写来写去,写实最考验作者。最考验作者的地方是作者最兴奋的地方。现在我更喜欢正面强攻,更愿意把想法落得扎实些。

张英:作为小说作者和电视剧的编剧,你和冯小刚的合作愉快吗?
东西:小刚导演提出让我写剧本时我有些犹豫。我有点怕写剧本了,跟著名导演合作,会有点发怵,他们通常很强势。我前面合作过的导演,有的经常变想法,变到你无法适应,这样的过程很折磨人。冯导很会讲故事,他本就是编剧出身。我说你那么好的编剧功力,我怎么写得过你。他说这部小说你最熟悉,如果别人来改编,可能只剩下一堆情节,细微的心理活
动就消失了,会很可惜。他以这种方式鼓励我,我没法拒绝。经过合作,我发现他很尊重编剧。他承诺只让我写两稿,结果说话算数。拍摄期间他带了一位台本编剧,需要调的地方,基本没麻烦我。他保留了小说中的许多艺术因素,又自然结合了推理、悬疑和情感,呈现出了不一样的效果。许多人喜欢用套路来要求剧作,但冯导偏偏是不按套路出牌的导演。作家和导演一样,都喜欢颠覆性的创作,观众却不喜欢打破套路。

张英:《文学报》发了一篇《〈回响〉:如何将社会派推理风格玩出新花样?》的评论,作者金夏辉说《回响》在悬疑剧样式上叠加了心理因素,这种艺术创新很好。
东西:这种声音特别珍贵,除了鼓励主创团队,也在鼓励创新。新事物需要别人慢慢适应。悬疑作品有本格派推理和社会派推理两支,本格派推理侧重推理方式的严谨性和创新性;社会派推理强调对现实世界的思考及对复杂人性的探究。本格派推理按套路来,不管生活的真实性;社会派的推理更注重真实性。《回响》属社会派推理,小说还写了大量的心理推理,
是跟着生活逻辑走的。也许这部小说就不该叫悬疑小说,它是传统文学的创新,就是加了一个推理的壳,行的却是传统小说的实。我们不是在做智力游戏,而是在挖心。

小说写作与影视化
张英:写《回响》的剧本,你的收获在哪?
东西:每次从事剧本创作我都有点抗拒,因为你在把小说影像化的过程中,等于要把你的作品再写一遍,这是一个肢解的过程。你写了好长时间的小说,和作品的人物建立了不可动摇的感情,仿佛完成了一个坚固的结构。忽然,你要亲自拆它,有些为难。但是,当你不得不拆它时,你发现原来没什么不可改动的,你会发现小说还不够完美,有的漏洞还须补上。如果每部作品都有一个剧本化的过程,你的逻辑能力会更强,人物的塑造更为坚实,台词会写得更好。写小说是去小说化的过程,因为你要贡献新元素。而写剧本是回到传统小说的过程,因为你要建立坚实的四梁八柱,那些传统的创作功夫又要捡回来。创作剧本最大的收获是提醒你:小说的基本元素不能丢,废话少写。

张英:你和冯小刚聊天,说小说中有两个漏洞,但在电视剧中给补上了。
东西:小说可以留白,影视剧不能留太多白,尤其是逻辑线上的空白。小说中慕达夫开了两次房,到底开来干什么?有读者问我,我说这是一道测试题,出轨的人认为慕达夫开房是为出轨,不出轨的人认为慕达夫开房是跟朋友打牌。影视剧如果这样留白,观众会不满意,所以这个白必须填上。冯导给填上了。另外,夏冰清为何要走这一步而不去报警?小说中虽有交代,却留了太多白,于是剧本中补上了。小说读者可以靠想象完成补白,这种补白能让读者参与创作,很过瘾。但电视剧不行,观众需要明确答案。模糊性是小说的优点,却是剧本的缺点。

张英:你以后想自己当导演吗?比如刘恒、刘震云、潘军、虹影等,干脆自己从幕后走向前台,直接由编剧改为当导演、艺术总监。
东西:我特别渴望中国作家搞电影,但一定不是我。我看过拍摄现场,那种协调力忍耐力综合力是我不具备的。年轻时有过当导演的念头,现在连念头都没了。我还是躲在文字里比较有安全感。具备导演才华的作家如果做导演,他们会把讲故事的能力带到电影里来。

张英:你怎么看影视艺术给小说带来的变化?有摄像机和制作技术后,才有了现代小说,小说才变成了一种技艺,有了很大的创新。
东西:毫无疑问,影视的影响力越来越大。现在,读图已成为许多人的选择,它已经对文字的阅读造成了冲击。影视剧会向小说要故事,有了这种需求,就会有作家努力为其提供母本。影视化倾向的小说越多,就越挤压纯小说市场,甚至打乱创作者心态。这对影视繁荣有利,但对小说的探索未必有利。像《追忆逝水年华》《尤利西斯》这样的小说,还会有作家写吗?此外,游记类散文在减少,一个短视频胜过千千万万的风景描写。所以,小说里的风景描写也在减少。当然,电影里的蒙太奇手法等也被小说家广泛使用。影视剧快节奏的讲故事方法或影视剧的传奇性,正在被网络作家们学习。即便是纯文学作家,也在为争取读者而悄悄改变写作方法。当一个庞然大物从安静的书桌旁飞过时,它带起的风会吹乱书桌上的稿纸。这个庞然大物就是影视艺术。

张英:对影视化和导演来说,作家是讲故事的人,不仅要有独特的创意、强大的叙述能力来设置故事的场景,还要有入木三分的群像式人物刻画,写出有个性的语言,把不可能变成可能,让虚构的故事变得真实可信,有说服力。这个要求看似简单明了,实际难度很大。
东西:导演也是这么一个角色,只是他用镜头,作家用文字。都不容易。

……

 

 

書城介紹  | 合作申請 | 索要書目  | 新手入門 | 聯絡方式  | 幫助中心 | 找書說明  | 送貨方式 | 付款方式 香港用户  | 台灣用户 | 海外用户
megBook.com.tw
Copyright (C) 2013 - 2024 (香港)大書城有限公司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