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入帳戶  | 訂單查詢  | 購物車/收銀台( 0 ) | 在線留言板  | 付款方式  | 聯絡我們  | 運費計算  | 幫助中心 |  加入書簽
會員登入 新註冊 | 新用戶登記
HOME新書上架暢銷書架好書推介特價區會員書架精選月讀2023年度TOP分類閱讀雜誌 香港/國際用戶
最新/最熱/最齊全的簡體書網 品種:超過100萬種書,正品正价,放心網購,悭钱省心 送貨:速遞 / EMS,時效:出貨後2-3日

2024年04月出版新書

2024年03月出版新書

2024年02月出版新書

2024年01月出版新書

2023年12月出版新書

2023年11月出版新書

2023年10月出版新書

2023年09月出版新書

2023年08月出版新書

2023年07月出版新書

2023年06月出版新書

2023年05月出版新書

2023年04月出版新書

2023年03月出版新書

『簡體書』野花有约:宁波四季赏花之旅

書城自編碼: 3930257
分類: 簡體書→大陸圖書→科普讀物生物世界
作者: 张海华 著,张可航 绘
國際書號(ISBN): 9787552651638
出版社: 宁波出版社
出版日期: 2023-11-01

頁數/字數: /
書度/開本: 32开 釘裝: 平装

售價:NT$ 437

我要買

share:

** 我創建的書架 **
未登入.



新書推薦:
金色沼泽:柏林的严谨与叛逆(列城志)
《 金色沼泽:柏林的严谨与叛逆(列城志) 》

售價:NT$ 605.0
大学问·实践与理论:中国社会经济史与法律史研究
《 大学问·实践与理论:中国社会经济史与法律史研究 》

售價:NT$ 661.0
体系模型理论与建模仿真技术
《 体系模型理论与建模仿真技术 》

售價:NT$ 549.0
图解服装立体裁剪与板样
《 图解服装立体裁剪与板样 》

售價:NT$ 330.0
香港金融史(1841?2017)
《 香港金融史(1841?2017) 》

售價:NT$ 941.0
内陆之行
《 内陆之行 》

售價:NT$ 549.0
扫群雄平四夷:李靖
《 扫群雄平四夷:李靖 》

售價:NT$ 279.0
私域社群营销:从引流到变现运营实战
《 私域社群营销:从引流到变现运营实战 》

售價:NT$ 437.0

建議一齊購買:

+

NT$ 437
《 山野寻芳:浙东草木游记 》
+

NT$ 325
《 寻找我们的鱼类祖先:四亿年前的演化之谜(自然文库) 》
+

NT$ 279
《 树的呼吸 》
+

NT$ 437
《 看不见的动物 灭绝、生命和传说 》
+

NT$ 605
《 又见芳华:我们眼中的中国植物 》
+

NT$ 390
《 菌物志 》
內容簡介:
四季如约而至,野花应时而开。
《野花有约:宁波四季赏花之旅》以博物的视角,记录下作者数年来寻花、访花、识花的故事。全书以四季为时间轴,收录了宁波周边地区颇具观赏性且极具代表性的常见或特色野花,以细致的观察、细腻的笔调和精美的摄影照片,配上清新淡雅的野花手绘图,综合呈现野花之美,展现自然之美。这里有高山峭壁上难得一见的珍稀野花,有古道边恣意生长的山间精灵,也有城市公园里开遍草坪的寻常美好。
野花向客开如笑,芳草留人意自闲。不管身处何地,只要留意观察,人人都可赴一场野花之约。野花无言自芬芳,跟上“大山雀”的步伐,一起感受野花低调的智慧,别让“野花空好不知名”。人生如旷野,在眺望远方的同时也别忘了低头看看脚边的野趣,捕捉野花之美,体味自然之趣。
關於作者:
张海华,自然名“大山雀”,毕业于中山大学哲学系、复旦大学中文系,获哲学学士、文学硕士学位,现为媒体人、自然摄影师、博物作家。有 18年野外摄影经验,业余主要致力于野生鸟类、两栖爬行动物、野花、野果、昆虫等方面的拍摄及自然文学创作,著有《云中的风铃:宁波野鸟传奇》《夜遇记》《东钱湖自然笔记》《诗经飞鸟》《神奇鸟类在哪里》等,其中《云中的风铃:宁波野鸟传奇》获首届中国自然好书奖。
张可航,喜欢艺术、喜欢做手工的女孩。小时候常跟随父亲张海华到野外进行自然观察。读初中时,开始自学水彩绘画。2017 年与 2018 年,连续近两年每月为《知识就是力量》杂志的《自然笔记》专栏手绘插图。自 2017 年以来,张海华出版的每一本书,都有她的博物插画。
目錄
野花无言自芳菲 001
大地绽放小星星 011
春兰之殇 023
樱花、海棠及“网红”梨花 032
一曲轻弹为知音 046
峡谷幽兰 055
阳光眷顾的瞬间 066
春日山林:秘境之旅 074
云中的杜鹃 082
野花似蝶 093
初夏的素颜 104
绶草大年 117
仙草薄命 126
为卿忽发少年狂 134
林暗花明:发现神秘铁线莲 143
那些叫“苦”的花儿 154
海滨木槿:宁波你最“潮” 166
夏日忘忧草 178
云中徒步:野百合探访之旅 187
三访药百合 198
水上花 207
换锦花 218
夏秋“清奇”野花(上) 227
夏秋“清奇”野花(下) 238
野菊发而幽香 253
踏雪寻访“雪里开” 268
金缕银缕迎春归 278
从夏天无到油点草:野花的智慧 290
內容試閱
自序:
很多人都知道我是一个“鸟人”,非常喜欢拍鸟;但似乎只有少数人知道,其实我也算得上是一个“花痴”,2023 年已是我关注、拍摄宁波野花的第十个年头。这不能说很长,但也绝对不短。
关于寻访野花,我有太多太多的故事要讲。我曾趴在幽暗潮湿的森林里,只为用镜头表现出微小的金线兰的美,是的,她们的花朵就像暗夜里的小星星;我曾独自守候在一株盛开的钩距虾脊兰旁,只为等待阳光透过枝叶,投射到她身上的一瞬间,是的,那一瞬间,她就像一个翩然起舞的小公主;我曾多次来到高山瀑布旁,只为看崖壁上的苦苣苔开花了没有,是的,每次走到那块巨岩边,我都会有一种“近乡情怯”的感觉……
是的,每一次出门寻访某种野花,都像是在赴一个美丽的约会,心中充满了期待。如果真如花友们所说的“花开得正好,我来得正巧”,那就别提有多高兴了。
或许有人会问:你是怎么从一个“鸟人”变成一个“花痴”的?其实,如果读者诸君读过我的《云中的风铃:宁波野鸟传奇》与《夜遇记》这两本书的序言,就会大致了解我的自然探索之路。就时间脉络而言,简言之就是 2005 年开始拍摄鸟类,2012 年开始夜探两栖爬行动物,2014 年开始逐渐关注本地植物,之后还涉及昆虫领域……总之,越到后面,就越“博物”,越像个杂家。但其实,有一点是始终没有改变的,那就是我对乡土自然始终如一的好奇与热爱。我总是想,若能穷一生之精力与所能,用影像与文字,得以呈现宁波自然之美之万一,那将是一件多么荣耀的事!
这说说容易,做起来却很难。植物虽然不会移动,但实际上,就寻找与拍摄而言,其难度一点不亚于会飞的鸟类以及喜在暗夜中出没的蛙蛇。在多年寻花的过程中,如果不是因为得到众多同好的指点、帮助,我是绝对不可能有如今的收获的。在这里,我要特别感谢两位师长:一位是邬坤乾老师,他是带我跨入植物领域的引路人;一位是林海伦老师,他不仅是我寻花之路上时时刻刻的指导者,也是在诸多方面让我仰视与学习的榜样。
我跟邬老师认识纯属偶然。十年前,我负责《宁波晚报》“拍客”版的组稿与编辑工作。有一次采用了邬老师拍的一组蘑菇的照片,觉得很有趣,想认识一下作者。于是约邬老师有空来报社坐坐,一聊方知他是位中草药达人,长期关注、拍摄与药材有关的乡土植物。他与我父亲同龄,当时已退休好几年,但看上去非常年轻,好像只有 50 多岁(后来我常夸他是“踏遍青山人未老”)。我和邬老师一见如故,很快成了忘年交。一开始,我跟着他拍药用植物,后来觉得这个领域涉及的专业知识太多,我吃不消,才改为重点拍摄野花,起初的重点是兰科植物。邬老师真的帮了我很大的忙,他发挥自己在植物爱好者圈内的巨大影响力,广泛地帮我打探消息:哪里有珍稀兰花,哪里的兰花开了……然后我们立即出发去寻找,那时候真的热情高涨,往往不惜长途跋涉,不顾连轴转的疲劳,只为一睹空谷幽兰的美丽容颜。我在 3 年左右的时间里,就拍到了在宁波有分布的大多数兰科植物,乃至花友孙小美曾赠我以“兰疯子”的雅号。
从拍摄兰花开始,我不可避免地掉入了野花这个“坑”。现在,可以自豪地说,我已经拍到了宁波境内有分布的多数有较高观赏价值的野花,其中不乏罕见、珍稀物种。至于具体拍到过多少种,我没有做过统计,但三四百种是肯定有的。在整个过程中,林海伦老师都给了我极大的帮助。林老师几十年如一日,几乎全年无休,都在宁波野外踏访,发现了很多珍稀植物,其中不少属于市级乃至省级的植物分布新记录;最为了不起的,当属发现了“宁波石豆兰”这一兰科新种。所以,林老师完全称得上是极为了解宁波植物分布现状的活地图,不知道多少次,我跟着林老师的足迹,或在林老师的直接指导下,如愿拍到了想拍的野花。这本书里大多数文章都提到了林海伦这个名字,就是最好的证明。另外,我还蒙林老师慷慨相赠,得到了厚厚五卷本的《宁波植物图鉴》。这套巨著全面收录、描述了在其成稿时宁波境内所有已知植物共 3000 多种(含园林栽培种),对于我写这本书作用巨大。
下面简单介绍一下本书的内容。就结构而言,这本小书是以四季为轴,介绍我所见过的宁波大多数野花,具体各有不同:有的篇章,是集中介绍某个时令(如冬末春初)的野花;有的是介绍某个科属的花(如蔷薇、苦苣苔、石蒜等);有的则是重点讲一种花的故事(如春兰、毛叶铁线莲、海滨木槿)。就文字风格而言,本书还是以讲故事为主,在此过程中顺带进行简洁的科普介绍。这样写的好处是,可以让对于植物几乎零知识的读者也能愉快阅读。
不过,我得说实话,之所以这么写,实际上也明显带有“藏拙”的意图。因为,我只是一个普通的自然爱好者,绝不是什么植物专家,在植物学中出现的众多术语实在让我非常头大(真的惭愧得很,这一课以后得慢慢补上);由此,我也不想照搬大量自己也不甚了然的术语来介绍一种花,以免让读者也感到头大。古人所批评的“以其昏昏,使人昭昭”之举,是我想尽量避免的。当然,作为一个业余作者的业余写作,这本书里肯定存在着不少谬误,希望能得到读者的指正。
这里,我想强调的是,“不是专家”这一点,并不妨碍我们去关注、欣赏野花。北京大学哲学系教授、当代中国博物学倡导者刘华杰老师曾说:“浮生常博物,记得去看花。”这句话十分有名,常被广大自然爱好者所引用。我想,这句话实际上是在说:“看花”实际上体现了一种爱自然、爱博物的人生态度,甚至可以说是一种人生观、一种存在方式。
关于看花,先贤王阳明说过一段著名的话:“你未看此花时,此花与汝心同归于寂;你来看此花时,则此花颜色一时明白起来,便知此花不在你的心外。”对于这番话,自古以来已经有无数解读。而在我看来,也不妨对其意义作出这样的引申,即:你不看花时,再美的自然也仿佛不存在,你也不会去关心;而当你看花时,自然之美顿时如绽放的花朵呈现,无须言说,无须证明,你的心灵便被触动,从此“花在你心中”,你会更加关注这个世界。
人生态度的重要性,或者说,人生价值观取向的重要性,是大过于专业知识的。如果你真的热爱野花(或其他动植物),那就完全可以边看花边学习嘛!我敢说,这学习的效率,肯定会很高!
最后,再回到本文一开头提到的“鸟人”与“花痴”的话题。我敢说,今后很长一段时间内,“鸟人”与“花痴”的深度融合将是一种趋势。观鸟与拍鸟这项活动在国内起步算是比较早,尤其在最近二十年里得到了蓬勃发展。因此,目前在中国的自然爱好者群体中,“鸟人”的占比很大,随着时间的推移,越来越多的资深“鸟人”在依旧喜欢鸟类的同时,也开始转向别的博物探索之路,如进入野花、昆虫、兽类、两栖爬行动物等领域;反之亦然,不少早年喜欢植物的人也开始学着观鸟(或关注其他领域)。比如,我的好朋友、宁波知名植物达人小山老师(胡冬平先生),原先一直在探索植物,而近几年他也开始关注身边的鸟类,并且兴味盎然。于是,经常会出现这样的情况:我会不时向小山老师请教有关野花的问题,而他也常会发照片给我,问那是什么鸟。其实,仔细想想,“分门别类”这件事,本来就是人类为了研究这个世界而发明的“方便法门”,其实大自然本身就是万物互联、彼此共生的。
我相信,一个喜欢博物的人更容易由“格物致知”而做到“触类旁通”,慢慢地就会“师法自然”。表现在生活上,就会少一些计较与矫饰,而多一些平淡与自然。
“久在樊笼里,复得返自然”,岂不快哉?
是为序。

 

 

書城介紹  | 合作申請 | 索要書目  | 新手入門 | 聯絡方式  | 幫助中心 | 找書說明  | 送貨方式 | 付款方式 香港用户  | 台灣用户 | 海外用户
megBook.com.tw
Copyright (C) 2013 - 2024 (香港)大書城有限公司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