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入帳戶  | 訂單查詢  | 購物車/收銀台( 0 ) | 在線留言板  | 付款方式  | 聯絡我們  | 運費計算  | 幫助中心 |  加入書簽
會員登入 新註冊 | 新用戶登記
HOME新書上架暢銷書架好書推介特價區會員書架精選月讀2023年度TOP分類閱讀雜誌 香港/國際用戶
最新/最熱/最齊全的簡體書網 品種:超過100萬種書,正品正价,放心網購,悭钱省心 送貨:速遞 / EMS,時效:出貨後2-3日

2024年04月出版新書

2024年03月出版新書

2024年02月出版新書

2024年01月出版新書

2023年12月出版新書

2023年11月出版新書

2023年10月出版新書

2023年09月出版新書

2023年08月出版新書

2023年07月出版新書

2023年06月出版新書

2023年05月出版新書

2023年04月出版新書

2023年03月出版新書

『簡體書』客户侧储能技术

書城自編碼: 3907537
分類: 簡體書→大陸圖書→工業技術能源与动力工程
作者: 袁晓冬 许庆强 陈久林 李建林 等编著
國際書號(ISBN): 9787111724407
出版社: 机械工业出版社
出版日期: 2023-09-01

頁數/字數: /
書度/開本: 16开 釘裝: 平装

售價:NT$ 498

我要買

share:

** 我創建的書架 **
未登入.



新書推薦:
美国产业关系领域的起源与演变
《 美国产业关系领域的起源与演变 》

售價:NT$ 381.0
拐点:站在AI颠覆世界的前夜
《 拐点:站在AI颠覆世界的前夜 》

售價:NT$ 386.0
竞争优势:透视企业护城河(珍藏版) 6[美]布鲁斯·格林沃尔德
《 竞争优势:透视企业护城河(珍藏版) 6[美]布鲁斯·格林沃尔德 》

售價:NT$ 554.0
日本通史(修订本)上下
《 日本通史(修订本)上下 》

售價:NT$ 1445.0
好的爱,有边界
《 好的爱,有边界 》

售價:NT$ 330.0
心悦读丛书·倍速社会:快电影、剧透与新消费文化
《 心悦读丛书·倍速社会:快电影、剧透与新消费文化 》

售價:NT$ 325.0
马王堆考古手记
《 马王堆考古手记 》

售價:NT$ 554.0
全靠演技
《 全靠演技 》

售價:NT$ 252.0

編輯推薦:
全书首先介绍了储能技术及应用在国内外的发展现状,客户侧储能的应用模式和特性;接着从电池本体、电池管理系统、功率变换器及系统接口需求介绍客户侧储能系统的关键配置;随后从储能应用性能、储能电站并网技术规定等方面介绍客户侧储能系统并网运行技术;从储能与配网互动特性、协同控制架构、源网荷储互动等方面介绍客户侧储能系统与电网互动模式;最后从客户侧储能电站建设成本、收益及全寿命周期效益等方面开展储能系统运行经济性分析。通过对客户侧储能系统关键配置、互动架构和经济性分析等方面,尝试开展客户侧储能相关技术介绍。
內容簡介:
本书首先介绍了储能技术及应用在国内外的发展现状,以及客户侧分布式储能的应用模式和特性;其次从电池本体、电池管理系统、储能变流器及系统接口需求介绍客户侧储能系统的关键配置;接着从储能应用性能、储能电站并网技术规定等方面介绍客户侧储能系统并网运行技术;随后从储能与配电网互动特性、协同控制架构和源网荷储互动等方面介绍客户侧储能系统与电网互动模式;最后从客户侧储能电站建设成本、收益及全寿命周期效益等方面开展客户侧储能系统运行经济性分析。本书可供从事客户侧分布式储能、新能源发电和智能电网等领域相关人员参考使用,也可供高等院校相关专业的师生借鉴使用。
目錄
目  录前言第1章 概述 11.1 国内外储能技术现状 11.1.1 国外技术现状 11.1.2 国内技术现状 41.2 客户侧分布式储能应用模式及特性 61.2.1 发展背景 61.2.2 储能应用现状及动向 81.2.3 储能关键技术情况及发展趋势 81.2.4 市场环境 91.2.5 应用分析 101.3 典型示范工程介绍及效益测算 13第2章 客户侧储能系统关键配置 162.1 概述 162.2 电池本体 172.2.1 铅酸电池 172.2.2 锂离子电池 172.2.3 钠硫电池 182.2.4 液流电池 182.2.5 氢储能 192.3 电池管理系统(BMS) 192.3.1 电池管理的作用 202.3.2 BMS硬件 202.3.3 电池平衡 212.3.4 状态估计算法 222.3.5 电池参考模型 232.3.6 状态估计器 242.3.7 电流/功率极限的计算 262.3.8 充电策略 272.3.9 热管理 282.3.10 运行模式 292.4 储能变流器(PCS) 302.4.1 变流器系统构成 302.4.2 系统主电路拓扑结构 312.4.3 变流器有源整流控制策略 342.4.4 PCS硬件要求 352.5 系统接口需求 362.5.1 总则 382.5.2 通信协议结构 382.5.3 应用层报文帧格式 382.5.4 通信报文规范 402.5.5 通信安全方案 41第3章 客户侧储能系统并网运行技术 423.1 储能长期应用性能 423.1.1 可充放电量 423.1.2 最大功率充放电时间 423.1.3 循环效率 423.1.4 使用寿命 433.2 储能短期应用性能 443.2.1 响应速度 443.2.2 功率爬坡速度 443.2.3 最大功率支撑能力 453.3 储能电站并网技术规定 453.3.1 一般性技术规定 453.3.2 接口装置 463.3.3 接地安全 473.3.4 电能质量 473.3.5 功率控制和电压调节 493.3.6 继电保护与安全自动装置 523.3.7 自动化与通信 523.3.8 电能计量 533.4 储能电站并网检测技术 543.4.1 测试仪器仪表 543.4.2 测试条件 553.4.3 测试项目及方法 563.4.4 相关计算公式 66第4章 客户侧储能系统与电网互动模式 694.1 客户侧分布式储能优化配置与配电网互动特性 694.1.1 客户侧分布式储能装置城市配电网互动特性 694.1.2 分布式储能优化配置模型 764.1.3 面向柔性源网荷协调运行的分布式储能系统容量优化配置 864.2 广域布局分布式储能配电网源网荷协同控制架构与装置 944.2.1 技术概述 944.2.2 实施方案 954.2.3 方案简介 974.2.4 系统方案 974.2.5 即插即用装置硬件设计 984.2.6 软件功能 1004.2.7 系统安全防护部署 1034.3 客户侧分布式储能柔性协调控制集成示范及应用效益 1114.3.1 客户侧分布式储能柔性协调控制系统 1114.3.2 面向需求响应的分布式储能柔性协调控制与运行应用示范 1224.3.3 客户侧分布式储能系统应用效益评估 1274.4 客户侧分布式储能参与电网源网荷储互动 1464.4.1 网荷互动终端 1464.4.2 储能系统 1504.4.3 江苏大规模源网荷储友好互动系统总体设计 1524.4.4 江苏大规模源网荷储友好互动系统技术实践 155第5章 客户侧储能系统运行经济性分析 1635.1 储能建设运营概况 1635.2 储能电站成本分析 1645.2.1 储能建设成本分析 1645.2.2 储能度电成本分析 1655.3 客户侧储能收益分析 1655.3.1 储能系统独立运行收益分析 1655.3.2 电动汽车+双向充电桩组合收益分析 1665.3.3 考虑阶梯电价的客户侧储能安装限制 1675.4 储能电站全寿命周期效益分析 1685.4.1 基于度电成本分析 1685.4.2 基于电动汽车双向充放电产生的上网电价的探索 1685.5 成本预测 1695.6 运行经济性总结 1705.6.1 现状总结 1705.6.2 推广建议 1705.6.3 其他 171第6章 客户侧储能新型运营服务模式 1726.1 “互联网+”和共享经济 1726.1.1 “互联网+” 1726.1.2 共享经济 1766.2 基于“互联网+”的客户侧分布式储能运营服务模式创新 1786.2.1 客户侧分布式储能运营服务模式现状 1786.2.2 客户侧分布式储能的分类方法 1796.2.3 基于“互联网+”的新型运营服务模式 1816.2.4 基于“互联网+”的P2P共享模式运营方案 1886.2.5 新型租赁模式运营方案 1946.2.6 租赁和P2P共享模式的比较分析 1996.2.7 新型运营服务模式的增值服务 2016.2.8 新型运营服务模式的关键技术 2026.2.9 新型运营模式收益分析 2026.3 小结 207附录 208附录A 江苏电网客户侧储能系统典型案例 208附录B 国网江苏省电力公司客户侧储能系统并网管理规定(试行) 215附录C 储能用户能源管理系统EMS与互动终端Modbus_EngReq通信协议 230附录D 储能用户能源管理系统EMS与互动终端Modbus_GridLoad通信协议 238
內容試閱
前  言随着储能技术的进步、度电成本的降低以及需求侧响应的演化发展,客户侧分布式储能是加强现代配电网清洁能源消纳能力、优化需求侧电能质量、提高电力系统设备使用效率和突破传统配电网规划运营方式的重要途径,因此,客户侧分布式储能在电力系统中的广泛应用是未来电网发展的必然趋势。2015年3月,中共中央国务院印发的《关于进一步深化电力体制改革的若干意见》明确提到鼓励储能技术、信息技术的应用来提高能源使用效率;2016年3月《中华人民共和国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三个五年规划纲要》中八大重点工程提及储能电站、能源储备设施,重点提出要加快推进大规模储能等技术研发应用;2017年9月22日,国家发展改革委等发布的《关于促进储能技术与产业发展的指导意见》提出大力发展“互联网+”智慧能源,促进储能技术和产业发展,支撑和推动能源革命,为实现我国从能源大国向能源强国转变和经济提质增效提供技术支撑和产业保障。在国家“双碳”战略背景下,大量分布式能源接入电网,发展分布式储能技术,构建源网荷储柔性互动体系,是促进新能源消纳,提升综合能效的必由之路。2016年6月,国家能源局下发通知,鼓励各企业投资建设电储能设施,鼓励电储能设施与新能源、电网的协调优化运行,鼓励分布式电储能设施在客户侧的建设。“布局广、数量多、容量小”已成为储能的重要发展趋势之一,且逐渐凸显规模效应。客户侧储能产品既可以协助电网解决削峰填谷和需求侧响应等多个难题,又能满足客户侧能量管理、电能质量优化和应急供电等各项需求,有着广阔的市场前景。但以居民、商业和小企业等用户所在地部署的小型分布式储能数量大,地域分布广,且分散性较强;电动汽车在接入电网的时间和空间上具有一定的随机性和移动性,这些都对未来智能用电的发展提出了新的需求和挑战。本书首先介绍了国内外客户侧储能的发展建设现状,总结了针对客户侧储能应用的研究现状并对客户侧分布式储能的应用模式及特性进行介绍;其次介绍了客户侧储能系统的关键配置,包括电池本体、电池管理系统、储能变流器及系统接口需求;接着介绍客户侧储能系统并网运行技术,主要介绍了储能长、短期应用性能、储能电站并网技术规定及储能电站并网检测技术;随后介绍客户侧储能系统与电网的互动模式,包括客户侧分布式储能在配电网中的优化配置、源网荷协调控制及已经开展的示范应用和效益评估;最后介绍了客户侧储能系统的运行经济性分析,以江苏电网为例对不同运营模式下客户侧储能项目经济性进行分析并给出建议。本书编写过程中,得到了国网江苏省电力有限公司、中国电力科学研究院有限公司、东南大学、河海大学及南京工程学院的支持和帮助;本书初稿得到了中国电力科学研究院有限公司许晓慧、河海大学史林军和南京工程学院葛乐等专家的审阅,专家们提出了很多宝贵的修改意见,在此表示衷心的感谢。由于编写时间仓促,编者水平有限,书中难免有疏漏和不足之处,恳请读者批评指正。编著者2022年4月

 

 

書城介紹  | 合作申請 | 索要書目  | 新手入門 | 聯絡方式  | 幫助中心 | 找書說明  | 送貨方式 | 付款方式 香港用户  | 台灣用户 | 海外用户
megBook.com.tw
Copyright (C) 2013 - 2024 (香港)大書城有限公司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