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入帳戶  | 訂單查詢  | 購物車/收銀台( 0 ) | 在線留言板  | 付款方式  | 聯絡我們  | 運費計算  | 幫助中心 |  加入書簽
會員登入 新註冊 | 新用戶登記
HOME新書上架暢銷書架好書推介特價區會員書架精選月讀2023年度TOP分類閱讀雜誌 香港/國際用戶
最新/最熱/最齊全的簡體書網 品種:超過100萬種書,正品正价,放心網購,悭钱省心 送貨:速遞 / EMS,時效:出貨後2-3日

2024年04月出版新書

2024年03月出版新書

2024年02月出版新書

2024年01月出版新書

2023年12月出版新書

2023年11月出版新書

2023年10月出版新書

2023年09月出版新書

2023年08月出版新書

2023年07月出版新書

2023年06月出版新書

2023年05月出版新書

2023年04月出版新書

2023年03月出版新書

『簡體書』互联网典型案件裁判思维与规则治理·民事卷

書城自編碼: 3902103
分類: 簡體書→大陸圖書→法律民法
作者: 北京互联网法院、赵长新
國際書號(ISBN): 9787513088428
出版社: 知识产权出版社
出版日期: 2023-08-01

頁數/字數: /
書度/開本: 16开 釘裝: 平装

售價:NT$ 426

我要買

share:

** 我創建的書架 **
未登入.



新書推薦:
假努力:方向不对,一切白费
《 假努力:方向不对,一切白费 》

售價:NT$ 335.0
北京三万里
《 北京三万里 》

售價:NT$ 437.0
争吵的恋人:我们为什么相爱,又为什么争吵
《 争吵的恋人:我们为什么相爱,又为什么争吵 》

售價:NT$ 330.0
秘史:英国情报机构的崛起
《 秘史:英国情报机构的崛起 》

售價:NT$ 381.0
赞美闲散(诺贝尔文学奖得主、哲学大师罗素写给大众的躺平哲学)
《 赞美闲散(诺贝尔文学奖得主、哲学大师罗素写给大众的躺平哲学) 》

售價:NT$ 302.0
李鸿章及其时代:中西方世界的历史撞击
《 李鸿章及其时代:中西方世界的历史撞击 》

售價:NT$ 330.0
剑桥罗马骑士等级史(历史学堂)
《 剑桥罗马骑士等级史(历史学堂) 》

售價:NT$ 1277.0
脉络:小我与大势
《 脉络:小我与大势 》

售價:NT$ 484.0

建議一齊購買:

+

NT$ 72
《 物业管理条例实用版(最新版) 》
+

NT$ 293
《 卫生民事法 》
+

NT$ 284
《 侵权法可预见性规则研究 》
+

NT$ 302
《 民法典婚姻家庭编法律适用与案例指引 》
+

NT$ 323
《 中华人民共和国婚姻法规范总整理:婚姻法实用手册(含继承法) 》
+

NT$ 2296
《 中国民法典释评·物权编(第二版) 》
編輯推薦:
北京互联网法院五年磨砺沉淀 聚焦互联网司法前沿问题与司法实践
內容簡介:
本书为“互联网司法治理典型案例丛书”中的民事卷,选取了北京互联网法院成立五年来审理的涉网民事典型案例23件。全书共分为四编,分别为利用信息网络侵害名誉权、利用信息网络侵害肖像权、利用信息网络侵害隐私权和个人信息权益及其他网络侵权,每个案例分又为典型意义、案情介绍、裁判内容、裁判结果、法官解读几大板块。本书所选案例具有典型性,内容具有代表性和时代性,有很强的可参考性。
關於作者:
北京互联网法院是为落实中央全面深化改革委员会审议通过的《关于增设北京互联网法院的方案》,全面发挥司法在推动网络经济创新发展、保障网络安全、构建互联网治理体系方面的职能作用而增设的互联网法院。北京互联网法院集中管辖北京市辖区内应当由基层人民法院受理的第一审特定类型互联网案件,在审理方式上以“全程在线”为基本原则,实现案件受理、送达、调解、证据交换、庭前准备、庭审、宣判等诉讼环节全程网络化。2018年9月9日,北京互联网法院挂牌成立。
目錄
目 录
第一编 利用信息网络侵害名誉权
消费者给予经营者差评是否构成名誉权侵权的认定 ——北京某商贸有限责任公司与李某网络侵权责任案
网络百科服务提供者对词条的审核义务认定——赵某航与北京某科技有限公司侵害名誉权案
自媒体对法人名誉评价的合理界限——北京某文化传媒有限公司与周某网络侵权责任案
法人名誉权侵权认定及责任承担——北京甲房地产经纪有限公司与杨某网络侵权责任纠纷案
发表言论的注意义务可因身份不同而变化——黄某某与岳某某、北京某创科网络技术有限公司侵害名誉权纠纷案
公众人物名誉权的克减尺度及不当获利的处理——张某与梁某及北京某网络技术有限公司网络侵权责任纠纷案
算法风控系统侵害人身权的司法认定——金某与北京某科技有限公司网络侵权责任纠纷案
第二编 利用信息网络侵害肖像权
《民法典》背景下侵害精神性人格权案件的责任认定思路——吴某与河北省某品牌管理有限公司网络侵权责任纠纷案
使用明星肖像造成虚假代言效果时应承担更重的赔偿责任——孙某某与浙江某安防科技有限公司网络侵权责任案
自然人身体部位肖像权侵权认定——刘某与某家政服务有限公司网络侵权责任纠纷案
自然人虚拟形象的人格权侵权认定及其保护规则——何某与上海某人工智能科技有限公司网络侵权责任纠纷案
同一作品同时涉及著作权和肖像权的侵权责任认定——秦某某与某文化发展公司、某图像技术公司网络侵权责任案
第三编 利用信息网络侵害隐私权和个人信息权益
不当泄露个人通信方式侵扰他人生活安宁的侵权性质认定——黄某与霍尔果斯某影业公司、珠海某影公司隐私权纠纷案
网拍名人书信是否侵犯隐私权认定——丁某与北京某图书有限公司、赵某侵犯隐私权纠纷案
关联产品数据共享的有效告知同意认定——黄某与腾讯科技(深圳)有限公司、腾讯科技(北京)有限公司、腾讯计算机系统有限公司隐私权、个人信息保护纠纷案
App收集用户画像信息用于个性化推送的司法认定——罗某与某软件运营公司个人信息权益侵权责任纠纷案
《民法典》视野下公开个人信息侵权的认定规则与裁判路径——孙某某与北京某网讯科技有限公司、第三人北京某互联网信息服务有限公司人格权纠纷案
个人信息权益与隐私权网络侵权认定及其保护规则——凌某某与某短视频公司隐私权、个人信息权益纠纷案
网络服务提供者停用死者账号未排除近亲属通过合理途径行使权利不构成侵权——郭某等与上海某科技公司等个人信息保护纠纷案
诉讼举证中个人信息使用行为的合法性认定——许某与深圳市某科技公司个人信息保护纠纷案
第四编 其他网络侵权
权利人虚假投诉侵害网络服务提供者合法权益,应承担侵权责任——浙江某公司与北京某公司网络侵权责任纠纷案
最有利于未成年人原则与动态系统论的适用——李某某与魏某等侵犯肖像权、名誉权、隐私权网络侵权案
网络游戏运营商因过错造成用户游戏道具灭失,应承担侵权责任——成某某与云某公司网络侵权责任纠纷案
內容試閱

当前,以数字化、网络化、智能化为核心特征的新一轮科技革命大规模快速发展,大数据、云计算、人工智能等颠覆性科技的深度应用,引发了网络隐私安全、智能机器伦理以及网络黑灰产治理等新问题、新挑战。一方面,算法的泛化能力越来越强,通过对海量数据的学习和输出,在提高人们的工作和生活质量的同时,也造成诸如侵害用户隐私和个人信息权益、算法歧视、信息茧房等一系列困境,个体以及弱势群体的权益受到极大的损害。另一方面,网民规模不断扩大,尤其是青少年网民占比较大,网络的实时性、互动性和开放性,使个人的行为影响被无限放大,人们因相似的年龄、教育背景、职业等因素聚集起来,常常因为对社会感知的观点看法、兴趣爱好相近而进行交流,逐渐形成强大的群体极化效应。例如,粉丝群体化、网络化、组织化催生网络空间亚文化与新生态,产生了“黄牛”“私生饭”等新兴角色,继而引发了一系列社会问题。
北京互联网法院自2018年9月成立以来,始终站在互联网司法审判的前沿阵地,解决了大量新型案件,创造了诸多颇具影响力的典型案例。在当今数字时代,利用网络侵害人格权纠纷多发,大量侵权行为以更为隐蔽的方式出现,网络放大效应导致侵权行为传播快速广泛,极易引发极端事件。既有网络环境下使用明星肖像进行营销、制作表情包等行为引发的肖像权纠纷,也有网上“骂战”引发的名誉权纠纷。同时,涉及个人信息保护和隐私类案件数量增加,一些涉及算法风控、诱导沉迷、AI软件等技术应用的案件也开始出现。北京互联网法院不仅解决个案,而且实现了以裁判树规则、以规则促治理、以治理助发展。
本书选取了北京互联网法院成立五年来审理的23个民事典型案例,按照不同人格权进行分类,并体现出明显的互联网特征,具有专业性、实用性和时代性。例如,全国首例利用算法设计组织实施人格权侵权的案件,被告设计的人工智能软件将自然人整体形象投射到AI角色上,并且让用户可以与该角色设置虚拟身份关系,法院认定这是对自然人整体形象和人格表征的利用,具体人格利益无法完整覆盖,应当以一般人格权进行完整保护。同时,这种被众多用户使用的设置是由人工智能软件利用算法决定的,所以法院正确地将软件运营商认定为直接侵权行为人,对人工智能时代加强人格权保护具有非常重要的意义。某读书软件侵害隐私权、个人信息权益纠纷案中,法院明确平台将用户信息迁移至关联产品应征得用户同意,收集、使用个人信息时,应根据信息性质、使用方式、使用场景等,以合理方式让用户获得清晰认知,并征得用户有效同意。该案入选了全国消费维权十大典型司法案例。这样的典型案件还有很多,包括首例涉他人个人信息查阅复制权案、首例死者近亲属对死者个人信息行使权利案、首例App强制收集用户画像信息案、算法误判用户“杀猪盘”案等,法官们了解技术、贴近行业、把握规律、沉入场景,为平衡好技术进步、个人权益、产业发展和社会公共利益等各方关系作出了不懈努力。在这个过程中,互联网审判思维不断深化,裁判规则体系也逐渐成形。此次汇编成册,不仅是对法院五年来审理的精品案件的进一步整理,更是通过传播转化、活用案例资源讲好互联网法治故事,进一步宣传和推介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治道路的司法成果。
未来,希望北京互联网法院继续坚持好案例价值这个标准,不断总结司法经验,归纳案件特点和审判规律,加强对互联网运用引发的新兴法律问题研究和前沿探微的能力,以更有力的司法力量护航数字中国行稳致远。

 

 

書城介紹  | 合作申請 | 索要書目  | 新手入門 | 聯絡方式  | 幫助中心 | 找書說明  | 送貨方式 | 付款方式 香港用户  | 台灣用户 | 海外用户
megBook.com.tw
Copyright (C) 2013 - 2024 (香港)大書城有限公司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