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入帳戶  | 訂單查詢  | 購物車/收銀台( 0 ) | 在線留言板  | 付款方式  | 聯絡我們  | 運費計算  | 幫助中心 |  加入書簽
會員登入 新註冊 | 新用戶登記
HOME新書上架暢銷書架好書推介特價區會員書架精選月讀2023年度TOP分類閱讀雜誌 香港/國際用戶
最新/最熱/最齊全的簡體書網 品種:超過100萬種書,正品正价,放心網購,悭钱省心 送貨:速遞 / EMS,時效:出貨後2-3日

2024年04月出版新書

2024年03月出版新書

2024年02月出版新書

2024年01月出版新書

2023年12月出版新書

2023年11月出版新書

2023年10月出版新書

2023年09月出版新書

2023年08月出版新書

2023年07月出版新書

2023年06月出版新書

2023年05月出版新書

2023年04月出版新書

2023年03月出版新書

『簡體書』现代企业管理(第六版)

書城自編碼: 3889924
分類: 簡體書→大陸圖書→教材研究生/本科/专科教材
作者: 王关义、刘益、刘彤、李治堂
國際書號(ISBN): 9787302638391
出版社: 清华大学出版社
出版日期: 2023-07-01

頁數/字數: /
書度/開本: 16开 釘裝: 平装

售價:NT$ 342

我要買

share:

** 我創建的書架 **
未登入.



新書推薦:
我们生活在巨大的差距里(增订版)
《 我们生活在巨大的差距里(增订版) 》

售價:NT$ 319.0
进化深度学习
《 进化深度学习 》

售價:NT$ 529.0
教你传承家庭财富:信托设立指南
《 教你传承家庭财富:信托设立指南 》

售價:NT$ 475.0
多模态大模型:新一代人工智能技术范式
《 多模态大模型:新一代人工智能技术范式 》

售價:NT$ 643.0
大地颂歌
《 大地颂歌 》

售價:NT$ 421.0
数据与人工智能驱动型公司:用数据和人工智能升级企业
《 数据与人工智能驱动型公司:用数据和人工智能升级企业 》

售價:NT$ 481.0
AI智能办公:ChatGPT+Office+WPS应用从入门到精通
《 AI智能办公:ChatGPT+Office+WPS应用从入门到精通 》

售價:NT$ 421.0
清代反贪大案
《 清代反贪大案 》

售價:NT$ 410.0

建議一齊購買:

+

NT$ 364
《 工业机器人自动线安装与调试 》
+

NT$ 342
《 膳食营养保健与卫生 》
+

NT$ 610
《 计量经济学导论:现代观点(第六版)(经济科学译丛) 》
+

NT$ 139
《 工程数学 线性代数 第六版 》
+

NT$ 400
《 经络腧穴学·全国中医药行业高等教育“十四五”规划教材 》
+

NT$ 210
《 遗传学实验 》
編輯推薦:
本书为“十二五”普通高等教育本科国家级规划教材,北京市高等教育精品教材
內容簡介:
本书以独特的体例全面系统地介绍了现代企业管理的基本原理和理论。全书由企业管理基本理论篇,企业制度、文化与战路篇,企业专项管理篇三部分组成。主要內容包括企业管理概论、管理理论的形成与演变、管理的基本职能、现代企业制度、企业文化、战略管理、营销管理、生产计划、生产组织与控制、质量管理、财务管理以及人力资源管理等。 本书是为了适应高等学校非经济管理类专业学生学习现代企业管理知识的需要而编写的,也可作为经济管理类研究生、MBA、EMBA、企业中高层管理人员短期培训的教材或教学参考书,还可以作为报考经济管理类硕士研究生的参考书。
關於作者:
王关义教授,管理学博士,北京市拔尖创新人才,北京市教学名师,北京市优秀教学团队带头人,北京市精品课程负责人,北京市首届新闻出版行业领军人才,北京市“育人标兵”。所编著的《生产管理》(第二版)、《现代企业管理》(第二版)分别于2005年、2008年两次荣获北京市精品教材奖,所带领的工商管理基础平台课教学团队被北京市教育工会授予“首都教育先锋先进集体”荣誉称号。
目錄
第一篇 企业管理基本理论
第一章 企业管理概论 3
第一节 企业的概念与特征 4
第二节 管理与企业管理 9
第三节 现代企业组织类型 18
第四节 企业的目标与责任 25
第五节 企业管理的基本原理 28
本章小结 34
思考与练习 34
第二章 管理理论的形成与演变 36
第一节 中外管理思想溯源 37
第二节 管理理论的产生与发展 47
第三节 现代管理学学派 61
本章小结 63
思考与练习 65
第三章 管理的基本职能 66
第一节 决策 67
第二节 计划 72
第三节 组织 76
第四节 控制 88
第五节 领导 93
本章小结 101
思考与练习 102
第二篇 制度、文化与战略
第四章 现代企业制度 107
第一节 现代企业制度的概念与特征 108
第二节 现代企业的公司治理结构 113
本章小结 120
思考与练习 121
第五章 企业文化 122
第一节 企业文化的内涵 123
第二节 企业文化的结构 127
第三节 企业文化的功能 134
本章小结 137
思考与练习 137
第六章 战略管理 139
第一节 战略管理概述 141
第二节 战略环境分析 143
第三节 战略选择与评价 151
第四节 战略实施与控制 157
本章小结 159
思考与练习 160
第三篇 企业专项管理
第七章 营销管理 163
第一节 营销管理概述 164
第二节 市场营销机会分析 169
第三节 市场细分、目标市场选择与市场定位 172
第四节 市场营销组合决策 177
本章小结 187
思考与练习 187
第八章 生产计划 189
第一节 计划与企业计划系统 192
第二节 生产计划 195
第三节 生产作业计划 208
本章小结 211
思考与练习 212
第九章 生产组织与控制 214
第一节 厂址选择 216
第二节 生产过程组织 221
第三节 生产过程的空间组织 229
第四节 生产过程的时间组织 231
第五节 生产控制与生产作业控制 235
第六节 精益生产、看板管理、6S管理 244
本章小结 252
思考与练习 253
第十章 质量管理 255
第一节 质量与全面质量管理 258
第二节 全面质量保证体系 271
第三节 质量管理常用的统计控制方法 280
本章小结 286
思考与练习 287
第十一章 财务管理 288
第一节 财务管理概述 291
第二节 筹资管理 292
第三节 投资管理 301
第四节 财务报表与财务分析 305
本章小结 314
思考与练习 315
第十二章 人力资源管理 317
第一节 人力资源管理概述 318
第二节 工作分析与设计 321
第三节 人力资源的招聘与培训 325
第四节 绩效考核与薪酬管理 332
本章小结 342
思考与练习 343
主要参考文献 344
內容試閱
18世纪中叶英国产业革命之后,现代机器大工业代替了传统的工厂手工业,大规模生产制度确立起来,分工更加精细,新的公司制随之产生,管理知识对企业发展的影响加大。与企业变革的实践相适应,管理理论先后经历了传统的经验管理、科学管理、行为科学管理、管理理论丛林等阶段,现代管理是奉行“以人为本”的管理,人是核心,管理理念的确立必须时刻重视人的因素。
企业具有新陈代谢的功能,它所构建的机制能够在不同的土壤中生长,才能不断地发展壮大,因此,企业家必须遵循“森林法则”,同时,也必须遵循“先付出才能有回报,不耕耘不能有回报”的“农场法则”,重视对管理理论的学习和运用。
中国经济在经历了改革开放以来40多年的快速增长之后,发展的基本模式、产业业态及增长动力都已发生巨变,经济增长已由传统的要素驱动、投资驱动转向创新驱动。中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已进入正常的发育阶段,竞争加剧,维持正常的增长率和平均利润率成为不少企业追求的目标。市场经济不相信眼泪,市场上的败军赢不到一滴同情之泪,因此,企业家必须树立危机意识,要居安思危,超前谋划,绝不可“居功自傲”。
著名管理学家彼得·德鲁克(Peter Drucker)在《管理的前沿》一书中指出:现代组织的精髓在于,使个人的长处和知识具有生产性,使个人的弱点无关紧要。在传统组织中,如金字塔型组织,或18、19世纪军队式的组织中,每个人都做着完全一样、不需要技能的工作,主要贡献是原始人力,知识集中掌握在少数上层人物手中。在现代组织中,人人都有专门的分工,掌握着先进的知识和技能,但都是为了一个共同的目标而工作。
对于肩负新时代历史重任的企业家来说,为了追求卓越,一定要与时俱进,保持头脑清醒。长期以来,中国不少企业沉浸于短期成功的辉煌而不思管理的创新,普遍存在着“短命”现象和“烟花效应”,以致有“各领风骚三五年”的说法。这种现象促使我们思考,任何企业,若不变革,都有可能突然陷于机器老化失灵和管理不善的境地。但是,生锈的思想比生锈的机器更危险,在生存环境如此多变的今天,企业如果仍然按照过去的老观念、老模式办事,肯定难以适应环境的变化,最终将会被市场无情地淘汰。
企业经营犹如逆水行舟,不进则退,所以要积极进取,大胆创新。如果管理者只是用零和博弈思维来认识企业竞争,只是着眼于“争抢蛋糕”而不“做大蛋糕”,那就完全错了。当今的企业竞争强调协同、共生、双赢甚至多赢,而不是你死我活的厮杀,如果企业自己没有将产品做好、将服务做精,即便竞争对手垮了,企业也未必会获得成功。从世界企业发展史来看,很多著名企业正是在竞争对手的不断发展中成就了自己,在竞争的压力中通过自身的不断努力壮大起来,如肯德基、麦当劳、可口可乐和百事可乐等。
凡属企业,务须审视自己的管理理念,不妥即弃,否则难免落到如恐龙博物馆陈列品一般的下场。中国社会主义的企业管理,已有70多年的经历,从人类发展的历史来看,这是在特定历史条件下极为有限的积累,然而,即便在这一段短暂的时期内,中国的企业管理体制也发生了巨大的变化。在改革开放之前,当时的中国并不存在真正意义上的具有决策和行为能力的企业,所有的只不过是在整体国民经济计划经济体制下的工厂。20世纪90年代初,中国的改革开放进入了一个新的阶段,经过大约10年的转型期,中国经济逐步从计划经济的桎梏中解脱出来,而作为计划经济组成部分的生产车间逐步演变成具有现代企业组织的雏形。市场经济体制的建立和价格机制的形成要求企业本身具有经营自主权,当时经济改革的措施就包括逐步扩大国营企业的经营自主权,建立市场秩序,用现代市场经济的理念来经营企业。由计划经济脱胎而来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具有转型经济的特征,作为微观基础的企业和企业的经营管理者如何转型成为现代企业的管理者、经营者,对于经济发展和产业转型事关重大,对管理学教育也是重大挑战。随着传统的高度集中的计划经济体制向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转换,企业逐步朝着适应市场经济要求的方向发展,企业管理的现代化步伐正在加速。因此,迫切需要培养一批懂管理的专业人才,提高企业管理的科学化水平,为高质量发展提供坚实的人才支撑。
1991年,在管理专业人才培养领域,中国开始设立工商管理硕士(master of business administration,MBA)学位。MBA教育的开展对于未受过系统管理学教育的管理者和管理教育工作者而言是一个福音。由于对管理学教育和实践的需求与日俱增,MBA教育为现代企业管理知识的普及和推广提供了广阔的舞台。
中国五千年不间断的文明为管理学的研究提供了广阔的空间。中国企业管理的现代化不是美国化或日本化,而是中国化。目前,中国企业的职业经理人市场尚未形成,管理科学知识也普遍缺乏,致使推行现代企业制度的成效并不如当初想象得那样显著,一批国有企业仍然处于比较困难的境地。究其原因,关键在于企业管理仍然处于传统的以企业为中心的阶段,主要表现在:管理以优化企业内部资源为中心,强调的是内部效率,注重内部资源的合理利用成为管理的中心。在计划方面,强化集中决策,要求企业各部门要按照统一的、周密细致的计划组织生产活动。只是少数高层管理人员才能参与集中决策,一般中层管理人员无须参与,也不能充分了解企业总体的情况,他们只要高效率地完成分工范围内的任务就行。在组织方面,强调按职能实行专业化分工,将一个完整的业务过程细分成简单的一系列活动或操作,以提高每个部门和员工的工作效率。经典的管理理论提出了“最佳控制幅度”的概念,由于有一定的控制幅度,形成了多层次、金字塔式的组织结构,沟通的效率大大降低,组织对外界变化的反应变得迟钝。在指挥方面,强调下级服从上级,下级完全处于被动地位,下级只有服从和执行上级指令的职责,没有发挥主动性和创造性的余地。企业内实行严格的等级制,每一级组织只对其上一级组织负责。在协调方面,强调通过正式的组织结构协调,同级之间一般不发生直接联系。分工越细,协作就越紧密,协调就越复杂。在控制方面,严格按照计划确定标准,通过上级下达的指令使生产进度符合计划的要求。在制造商起决定作用的稳定环境中,以企业为中心的管理是高效的,它使得企业像一部精心设计的机器那样高效运转,向顾客提供廉价的产品。
生锈的思想比生锈的机器更为可怕。在顾客决定市场、市场决定企业命运的新环境下,不改变传统的管理思维和管理模式,即便是推行现代企业制度,也徒劳无功。因此,必须彻底实现向“以顾客为中心”的管理模式的转变,它要求:要提高产品和服务的质量,对顾客的需求做出快速响应;要发挥员工的聪明才智和潜能,留住人才,不能依靠命令和控制;要迅速正确地做出决策和实施决策,要求组织扁平化,以缩短最高决策者与一线工作人员之间沟通的时间。同时,为使不同层次的管理者都有一定的参与决策的机会,就要求对权力进行适当的分散,决策分散的结果能够使最了解情况的人直接做出决策,有利于提高决策的正确性,但分散的决策有时会造成总体上的不一致,这就需要在企业内建立共同的愿景,要求员工具有全局观念,要求上下沟通,并要求各级管理人员具有较高的素质和统一的管理理念。由于决策的适度分散,计划就不能完全是指令性的,部分计划只能是指导性的,要做到快速响应市场变化和新的需求,还需要对组织进行重构,形成多功能团队,组织要从效率型的“机械组织”向适应型的“有机组织”转变。管理者的主要职能不再是发号施令,而是指导,要取得与被管理者之间的相互理解和信任,要对顾客的需求做出快速响应,这就要求企业管理者必须关注市场,研究市场新动向,进而适应市场,达成与不断变化着的市场环境的动态平衡。
一个企业的成败,不仅取决于适应市场变化的能力,也取决于其内部管理的所有方面,市场、技术、质量、生产、财务、人力资源等方面的管理科学化水平会对企业的生存和发展产生巨大的影响。分析自20世纪以来世界范围内经营成功的企业,无一例外,其经营成功的秘诀除具备灵敏的适应市场变化的能力之外,在其内部大都形成了一整套比较科学的管理机制。日本的丰田、东芝、日产、松下,美国的通用、福特,中国的华为、腾讯、万科、海尔、小米等,这些企业除能超前地预见消费者未来的需求动向之外,还都在人、财、物、信息、时间等生产要素的科学配置及新技术研发上倾注心血。
任何强大的民族、国家和企业都是教育和培训出来的,而不是天生的,教育对人类社会发展的重要性是不言而喻的。对于开展大学管理学教育的目的,国内外专家或实业界尽管有着不同的理解,但培养学生的管理思维和管理素养,培养能够适应企业发展需要的管理人才,甚或培养职业经理人和商界精英,在这些方面,大家的认识却是共同的。教材是进行教育的基本遵循,是引导学生进行知识学习、文化传承和主流社会价值观塑造的指南。教材是一门课程的核心教学材料,是知识的概念化、理论化和系统化,是成熟的知识体系、理论体系和概念体系,是教师讲授的重要依据,也是学生学习的主要载体,教材质量直接影响人才培养质量。普及推广现代企业管理知识,开设“现代企业管理”课程,编写实用性的企业管理教材,是推动高校管理学教育事业发展和提高我国企业管理科学化水平的客观需要。
管理学是一门理论与实践联系极为紧密的学科。伴随着中国的迅速崛起和中国企业的快速发展,对于企业管理人才的培养和教育受到越来越多的重视。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70多年来,特别是改革开放以来,在中国经济快速发展的同时,中国企业的发展也取得了巨大成就,不仅整体实力大幅提升,而且涌现出一批极具管理特色的本土企业和优秀企业家。本书的编写没有完全照抄照搬西方管理理论,而是坚持扎根中国大地,聚焦中国企业管理实践,重点研究本土企业的管理和发展问题。在案例选用方面,正确处理世界管理问题研究与本土管理问题研究的关系,重点关注中国企业管理实践中的特殊元素,真正做到理论联系实际,讲好中国企业发展的故事,探索中国特色企业管理学。把马克思主义基本理论融入本书叙事之中,把管理的理论资源转化为本书资源,用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铸魂育人,更好地引导读者厚植爱国主义情怀,把爱国情、强国志、报国行自觉融入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的奋斗之中,这不仅是本书编写坚持的原则,也是培育更多优秀大学生、优秀企业和企业家的迫切需要。
干事创业,需要强大的精神激励。改革开放以来,一大批有胆识、勇创新的企业家茁壮成长,形成了具有鲜明时代特征、民族特色、世界水准的中国企业家队伍。广大企业家具有深厚的爱国情怀,主动为国担当、为国分忧,顺应时代发展,诚信守法,创新创业,勇于拼搏进取,为积累社会财富、创造就业岗位、促进经济社会发展、增强综合国力做出了重要贡献,在波澜壮阔的历史画卷中书写下企业家精神的华彩篇章。2016年5月,习近平同志在哲学社会科学工作座谈会上强调”加快构建中国特色哲学社会科学”。创新发展能够有效指导中国企业管理实践的中国特色企业管理学,是管理学者的光荣使命。进入新时代,中国企业发展面临的市场环境、技术环境、国际环境等都在发生巨大变化。如何促进企业在复杂多变的环境中实现高质量发展,是编写中国特色现代企业管理教材必须面对的时代课题。管理学教材的编写应立足中国企业管理实践,从中发现根植于中国土壤的管理元素,揭示中国企业管理实践背后的规律与机制,挖掘中国传统管理思想,推动其创造性转化、创新性发展,探索本土化与国际化兼具的中国特色企业管理学理论构建路径,助力我国经济高质量发展。
本书是一部普及企业管理知识的综合性管理学教材。自2004年第一版出版以来,受到国内许多高校大学生、从事管理学教育的教师和企业家的广泛关注与好评,多所高校将其选为本科生教材,也有许多高校把它指定为管理类研究生入学考试的参考书。本书自正式出版以来先后被评为“第八届全国高校出版社优秀畅销书一等奖”“北京高等教育精品教材”“‘十二五’普通高等教育本科国家级规划教材”,这使编者备受鞭策和鼓舞。应广大读者的要求,结合新时代高质量发展引发的企业管理变革和发展的实际,我们对第五版的结构和内容进行了进一步修改与完善,最终形成第六版。
教材内容的选用和安排应符合课程教学标准的要求,要体现学生身心发展特点和认知规律,有利于学生掌握好已有的知识与经验,这是教材编写的一个重要指导原则。基于这种考虑,本书的编写具有如下特点。
一是坚持内容上的趣味性和思想性,突出价值观引导。本书结合课程思政和立德树人总要求,加强价值观引领作用和对中国古代管理思想中的顺道、民本、诚信等价值观的介绍,将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管理思想融入现代管理学理论,大大丰富和发展了中国企业管理学的理论体系和概念体系。选取了一批具有鲜明中国色彩管理思想的企业案例,如海尔公司的“人单合一”管理模式等,旨在培养学生的爱国情怀,增强中华文化自信,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在介绍管理概念、企业概念、管理原理等理论知识时,以学生感到有趣味和有价值的方式呈现。
二是遵循“思政”与“专业”相长原则。充分把握教材内容的学术性与育人目标价值性的统一,以构筑脉络清晰的管理理论与实践思政价值链。教材编写过程中,在对管理知识点所蕴含的思政元素进行科学梳理的基础上,凝练形成了”价值观引导、人本管理、企业家精神、爱国情怀”四个层面的教材思政元素。例如,在教材的不同章节增加了马克思主义关于人的本质和人的全面发展理论、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以及关于企业家精神的新论述,在“质量管理”一章增加了高质量发展的相关知识,引导学生思考、探究、关切社会现实,做到思政与管理专业教育相长,达到事半功倍的育人效果。
三是坚持理论教学与案例教学相结合。在重点介绍企业管理科学理论的同时,每一章都选取并更新了一些经典的企业管理案例,推进教材知识点的更新迭代,进而实现教材价值塑造、知识传授、能力培养的有机统一,使学生在“应该如何行为”等价值观念上达成共识,从而减少人际交往中的摩擦,减少组织内耗,提高管理效率。使学生掌握在不同情境下管理技巧方法和艺术的具体应用,引导学生完成案例思考或参与章末设置的案例讨论,提供给学生自我评估、独立思考的机会。结合案例分析,让学生参与模拟管理决策过程,从而有效地掌握管理的基本要领,熟悉不同情景下不同管理方法与技巧,学会运用马克思主义立场、观点、方法掌握科学思维,培养学生的科学精神、工匠精神等。在介绍管理思想发展方面,增加了中国社会主义革命和建设时期管理思想与管理经验,介绍了“鞍钢宪法”和“大庆精神”等内容;在案例选用方面,有意识增加了具有民族品牌的本土著名企业的成功案例,如海尔、格力等民族企业管理经验的介绍,减少了国外案例。例如,海尔的海尔之剑(overall every control and dear,OEC)管理模式是对全面质量管理的发展和提升,标志着海尔的质量管理已走在世界前列,也标志着海尔质量文化体系的形成。这不仅增强学生对中国企业管理经验和中国式管理的了解和认识,还增强其爱国情怀和道路自信。
四是编写体例科学,内容结构进一步优化。在体例方面,各章章首安排了本章提要、重点难点、引导案例等内容,有助于读者简明扼要地把握该章的内容和基本概念等。由案例导入每一章内容,可以极大地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增强其理论联系实际的能力。章末设置了本章小结、思考与练习、案例讨论,有助于回顾和复习所学内容,尤其是增加了不少新的国内外成功企业的案例,更具有理论价值和启发性,既方便了教师引导学生运用所学理论进行案例分析和讨论,也能够强化和巩固所学知识。在内容结构方面,根据新的要求,增加了课程思政的内容,替换了一部分案例,补充了一些参考书目,教材的内容更加新颖,知识点更具时代性。在内容安排上,先介绍企业管理基本理论和宏观管理方面的知识,如管理理论、现代企业制度、文化与战略等宏观内容,再介绍企业内部各专项管理的理论、方法与特点,如营销管理、生产管理、质量管理、财务管理等。
五是配套教学资源丰富。本书配有各章教学用PPT,设置了“即学即测”试题,不仅极大地满足了教师备课和讲授的需要,而且有助于学习者自我检查学习的效果。
编好教材是提高教学质量的关键,要有优秀的教师团队加以保障。本书共分为三篇十二章,比较系统地阐述了现代企业管理的基本理论和方法。本书主要是应高等院校本科生学习企业管理基础知识的需要而编写的,也可作为研究生学习管理学专业知识以及企业内部管理层短期培训的参考书。本书编写的具体分工为:前言、第一、八、九、十章由王关义教授编写;第四、五、六、十二章由刘益教授编写;第二、三章由刘彤教授编写;第七、十一章由李治堂教授编写;本书的编写大纲、体例设计、统编定稿由王关义教授负责完成。
本书在编写过程中,参考了国内外学术界不少学者和教师的研究成果,得到了许多专家与同仁的关心、帮助和支持,他们对本书的修改完善提出了极富启发性的建议,在此一并致谢。
中国企业未来发展还将面临许多未知的挑战,编著高质量管理学教材的任务也更加艰巨。由于编者水平及掌握资料的限制,书中不足之处恳请同行专家及读者批评指正。衷心希望本书的出版能够为新时代支撑中国经济高质量发展培养管理专业人才,进而为提高企业的管理科学化水平发挥应有的作用。
王关义
2023年6月于北京

 

 

書城介紹  | 合作申請 | 索要書目  | 新手入門 | 聯絡方式  | 幫助中心 | 找書說明  | 送貨方式 | 付款方式 香港用户  | 台灣用户 | 海外用户
megBook.com.tw
Copyright (C) 2013 - 2024 (香港)大書城有限公司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