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入帳戶  | 訂單查詢  | 購物車/收銀台( 0 ) | 在線留言板  | 付款方式  | 聯絡我們  | 運費計算  | 幫助中心 |  加入書簽
會員登入 新註冊 | 新用戶登記
HOME新書上架暢銷書架好書推介特價區會員書架精選月讀2023年度TOP分類閱讀雜誌 香港/國際用戶
最新/最熱/最齊全的簡體書網 品種:超過100萬種書,正品正价,放心網購,悭钱省心 送貨:速遞 / EMS,時效:出貨後2-3日

2024年04月出版新書

2024年03月出版新書

2024年02月出版新書

2024年01月出版新書

2023年12月出版新書

2023年11月出版新書

2023年10月出版新書

2023年09月出版新書

2023年08月出版新書

2023年07月出版新書

2023年06月出版新書

2023年05月出版新書

2023年04月出版新書

2023年03月出版新書

『簡體書』甲午战争与台湾百年命运

書城自編碼: 3883661
分類: 簡體書→大陸圖書→歷史中國史
作者: 张仕荣
國際書號(ISBN): 9787522518015
出版社: 九州出版社
出版日期: 2023-07-01

頁數/字數: /
書度/開本: 16开 釘裝: 精装

售價:NT$ 493

我要買

share:

** 我創建的書架 **
未登入.



新書推薦:
重建:美利坚未完成的革命(1863—1877)
《 重建:美利坚未完成的革命(1863—1877) 》

售價:NT$ 946.0
复辟:查理二世和他的王国,1660—1685
《 复辟:查理二世和他的王国,1660—1685 》

售價:NT$ 773.0
向上社交:如何建立更有效的人际关系,让优秀的人主动靠近你
《 向上社交:如何建立更有效的人际关系,让优秀的人主动靠近你 》

售價:NT$ 330.0
九州天下:中国文化与中国人
《 九州天下:中国文化与中国人 》

售價:NT$ 325.0
Hadoop大数据集群部署及数据存储项目化教程
《 Hadoop大数据集群部署及数据存储项目化教程 》

售價:NT$ 269.0
隐藏的文脉:北京书院述微( 作家解玺璋文化随笔   溯源北京文脉,追摹文士遗风)
《 隐藏的文脉:北京书院述微( 作家解玺璋文化随笔 溯源北京文脉,追摹文士遗风) 》

售價:NT$ 269.0
哲学、历史与僭政——重审施特劳斯与科耶夫之争
《 哲学、历史与僭政——重审施特劳斯与科耶夫之争 》

售價:NT$ 532.0
Xilinx FPGA权威设计指南:基于Vivado 2023设计套件
《 Xilinx FPGA权威设计指南:基于Vivado 2023设计套件 》

售價:NT$ 1109.0

建議一齊購買:

+

NT$ 278
《 甲午之鉴 》
+

NT$ 510
《 经纬度丛书·帝国的崩塌:从甲午海战到辛亥革命 》
+

NT$ 279
《 明治时代:甲午之路 》
+

NT$ 359
《 台湾战后七十年 》
+

NT$ 325
《 清朝的涉外战争 》
+

NT$ 510
《 日本殖民统治时期台湾共产党再研究 》
編輯推薦:
★“十三五”国家重点出版规划项目
★ 中共中央党校(国家行政学院)2018年科研创新成果(著作类)二等奖
★ 从历史大视角考察台湾问题和两岸关系的力作
內容簡介:
从1894年甲午战争后清政府割台到1945年台湾光复,再到当今来之不易的海峡两岸和平发展局面,我们可以深深体会到国家统一与民族复兴是一个不可分割的整体。而台湾问题必须放在中华民族苦难与辉煌并存的史诗般的壮丽征程中,才能深度解读大陆和台湾同胞百年来的郁郁悲歌,并憧憬两岸携手迎接民族复兴的煌煌前景。
本书主要从历史角度来阐述台湾百年风云,讲述两岸关系及错综复杂的国际环境,进而展望国家统一的美好前景。
關於作者:
张仕荣,国际政治专业法学博士,现任中央党校(国家行政学院)政法部“一国两制”与国家统一教研室主任,教授,博士生导师。担任中央党校创新工程“党的十八大以来国家安全理论与实践创新”“‘一国两制’与国家统一”等项目首席专家,海峡两岸研究中心特约研究员,G20峰会高级别专家工作组成员。
科研方面,主持完成台湾问题、中美关系等国家社会科学基金项目3项。主持“国际格局与人类共同体”“国际社会反分裂研究”“中国能源安全”等中国马克思主义研究基金会一般项目等6项校内课题和1项中国博士后基金项目。获中央党校2013年度优秀讲稿奖、中央党校2018年度科研成果二等奖、中央党校研究生院科研成果一等奖、研究生院教材创新三等奖。
学术成果方面,出版了《21世纪初期中美日安全关系中的台湾问题》《新时期中国能源安全体系研究》等专著5部、合著12部,参编论文集和教材25部。在《当代亚太》《当代世界与社会主义》《日本学刊》《拉丁美洲研究》《中国党政干部论坛》《理论探讨》《光明日报》《人民日报》《学习时报》等国内外中文学术期刊、报纸上发表文章、内部报告、评论110多篇,其中核心期刊40篇,多篇文章被《人大报刊复印件资料》《红旗文摘》转载、引用。
教学方面,为中央党校进修部和培训部的省部班、地厅班、民族班、中青班多次授课,主讲“一国两制”、国际形势、中国外交、国家安全等课程,教学效果良好。
目錄
第一章 1895 年前台湾的历史沿革 1
第一节 台湾自古以来是中国不可分割的一部分 —— 1
第二节 台湾岛内各民族是中华民族的有机组成部分 ——7
第三节 两岸的文化同祖同源 ——· 11

第二章 1894 年甲午中日战争与《马关条约》——· 20
第一节 甲午战争与中国朝贡体系的瓦解 ——20
第二节 《马关条约》签署与日本现代化的原点 ——30
第三节”以散地换要地”与乙未反割台战争 ——· 40

第三章 1895—1945 年日据台湾与“皇民化”——· 47
第一节 日据台湾与对台经济掠夺 ——·47
第二节 日据台湾时期的殖民统治 ——· 52
第三节 日据台湾时期的文化侵略与“皇民化改造”—— 58

第四章 1945—1949 年台湾回归祖国 ——· 65
第一节 1945 年抗战胜利与台湾光复 ——· 65
第二节 国民党统治台湾与“二 · 二八事件”71
第三节 第三次国内革命战争期间国民党败退台湾 ;76

第五章 1949—1979 年两岸军事对峙 84
第一节 1949 年国民党残余势力退踞台湾 ;84
第二节 朝鲜战争与美国介入台湾 93
第三节 冷战后中美苏关系与台湾问题 99

第六章 1979—1995 年两岸逐步解冻 ; 118
第一节”一国两制”的形成与逐步完善 118
第二节 中美建交与美台官方关系的终结 125
第三节 两岸关系的解冻及蒋经国“治台” 135

第七章 1995—2008 年遏制“台独” 142
第一节 岛内“台独”势力一度猖獗 142
第二节 两岸关系在曲折中前行 151
第三节 大陆全方位坚决遏制“台独” 161
第四节 中美关系与台海危机 170

第八章 2008—2016 年两岸关系和平发展新时期 182
第一节 2008 年以来两岸关系和平发展成就斐然 ;182
第二节 2008 年后马英九执政述评 ; 207
第三节 两岸关系和平发展的框架逐步确立 ;218

第九章 2016—2021 年台海形势重现复杂严峻 ; 240
第一节 蔡英文“台独”路线图已现 240
第二节 中国国民党走向与洪秀柱、韩国瑜现象 ;250

结束语 国家统一与民族复兴的历史思考 257
一、国家统一是时代潮流指向和大国兴衰关键 ;257
二、中国国家统一的历史逻辑寓于“大一统”的政治文化之中 ;261
三、认清国家统一与民族复兴的辩证关系 265
四、正确处理国家统一进程中的外部干扰因素 267
五、制订好中国国家统一总体战略及应急预案 272

参考文献 285
后 记
內容試閱
第三节 两岸的文化同祖同源
两岸文化同祖同源,明清两代在台湾岛内实行的传统教育对维系两岸同胞情感发挥了主要作用,特别是以儒家文化和民俗宗教文化为代表的文化传承则成为连接两岸的时空桥梁。
一、台湾文化属于中华文化的范畴
1968 年,台湾大学考古队在台东县长溪乡八仙洞海滨发掘了长滨文化遗址,其生活年代距今已有 3 万年历史。台湾学者认为,长滨文化早的主人很可能就是左镇人,他们生活在洞穴之中,以狩猎和采集为生,属于旧石器时代和“先农业阶段”。考古学界通过比较认定,这里出土的石器与湖北冶石龙头和广西百色上宋村出土的砾石砍砸器非常相似,由此推之台湾的旧时器时代与大陆有着非常密切的亲缘关系。
台湾是一个移民社会,台湾同胞是中华民族的成员,汉族向来占大比重。台湾和闽粤两省在衣着、饮食、居住、民间工艺等风格上十分一致,两地有着共同的风俗习惯、民间信仰,诸如敬天思想、祖先祭祀、神祇崇拜、婚丧礼俗、岁时习俗、长期盛行的养子之风,以及两地民众身上共同的朴实、健康、吃苦耐劳的个性心理和生活方式。随着移民数量的增加和台湾的开拓 ,大陆的政治制度、经济制度、伦理制度、家族制度、教育制度以及价值观念、
道德观念等意识形态也逐渐传入台湾,甚至所谓的”精英文化” 诸如儒家思想以及其他传统文化也对台湾”上层社会” 发生影响。
长期以来,台湾汉人社会使用的语言是和闽、粤两省一样的闽南话和客家话,直到现在台湾所流行的还是和大陆一样的普通话(台湾称为“国语”)、闽南话和客家话。叶石涛早年也说过:“台湾一直是汉民族文化圈子内不可缺少的一环;因为台湾从来没有创造出独特的语言和文字。”
台湾文化是中华文化的一个分支,是和中华文化具有广泛一致性的一种亚文化,但它又具有较大的特殊性。这种特殊性主要来自两方面,一方面是台湾特殊的历史背景和社会经济条件;另一方面是由于两岸的文化与外来文化、世界文化的接触、联系的不同而产生的。
台湾的文化异彩纷呈,具有浓郁的地方特色,但其本质上与大陆各个方的文化一样,同属于中华文化的范畴,它们所植根的土壤是相同的,都源自古老的中华文明。轩辕黄帝一统天下,奠定中华,肇造文明,惜物爱民,被后人尊为中华人文始祖。近些年来,在河南省新郑和陕西省黄陵县多次举行了黄帝故里拜祖大典和黄帝陵公祭典礼。2007 年,中国国民党荣誉主席连战参加新郑的黄帝故里拜祖大典,向黄帝像敬献花篮,点火上香,并为大典题字。2009 年,亲民党主席宋楚瑜在黄帝故里祠前写下”河洛原乡追远,黄帝故里归宗” 的题词。时隔两年,亲民党副主席张昭雄在参加拜祖大典时亦写下“河洛拜祖,华夏一统” 的题词,并郑重将写有”两岸和平,国泰民安”心愿的祈福牌挂在祈福树上。
多年来,两岸传统文化的联系密不可分。在台湾众多的英雄传奇中,流传广的是关于民族英雄郑成功的故事。如”剑井”“剑潭” 和”国姓鱼” 等诸多传说,都是缅怀和歌颂郑成功的动人故事。台湾关于郑成功的众多传说 ,从不同角度塑造了一位爱国为民、正气凛然、刚毅威武、人格高尚的民族英雄形象。
台湾的文化也受到西方文化的影响。17 世纪初期,台湾居民主要是少数民族,并有少数汉人与少数民族共同生活。荷兰东印度公司据台后,公司员工和眷属等来自欧洲、印度及东南亚的外国人的加入,在殖民地构成一个多元种族、宗教和文化的社会。
明清之际,郑成功收复台湾。在管理台湾的过程中,深受传统文化熏陶的郑成功非常重视发展教育,兴办学校,甚至用读书就免除徭役的办法鼓励当地少数民族子弟学习中华传统文化。郑成功病逝后,咨议参军陈永华倡议仿照大陆在台修建孔庙,台南孔庙由此诞生。这座孔庙是台湾的一座孔庙,号称”全台首学”。清政府从郑氏家族手中收复台湾后,又在凡是设有府治和县治的地方都陆续兴建了孔庙和儒学。台湾孔庙除官修外,还有一些是民间
修建的。目前台湾孔庙大大小小有几十所之多,遍布全台。自古以来,大陆各地孔庙每年举行祭孔活动。台湾各地每年也都会举行祭孔仪式。2006年12月24 日上午,台北市文化部门就曾在孔庙举办过”祭文祖仓颉” 的仪式。时任台北市长的马英九和台北县长的周锡玮担任献祭官,焚香进酒,感念汉字文化源远流长。自马英九就任台湾地区领导人以来,已经4次自祭孔,一次在台北市孔庙,一次在台南市孔庙,一次在台中市孔庙,开台湾地区领导人祭孔先河。
寻根问祖是中华民族的传统,在两岸渊源方面,族谱对接是连接两岸血缘关系的直接证据。广泛保存在两岸民间的大量民间族谱保存着丰富的中华姓氏文化资料,以一种血缘文化的特殊形式清晰记录了中华民族的形成和发展。在清代,许多人在台湾定居后,又返回大陆寻根问祖,接续谱系,出现了许多两岸族人共修族谱的事例。在当今台湾社会中,以同姓人组成的宗亲会为数众多,影响力也很大。促进两岸族谱对接,有助于发挥血缘文化纽带在增强民族意识、推动两岸交流、促进两岸关系和平发展中的独特作用。
福建省有关人士指出: 闽台族谱对接是福建做好对台工作的重要环节,也是促进两岸关系和平统一的重要纽带。不论闽南人或者客家人,都有一个移民和再移民的过程,由中原到闽粤再渡海迁台,作为宗族历史的忠实文本,族谱的编修、修补与保存工作,是形成对祖上认同的凭证,是两岸亲情关系的见证。1987 年中秋节前夕,一个客家人徐姓青年回到祖籍故土广东梅县,凭借族谱的记载,通过挨家挨户探访,终于在一位87岁的徐氏父老处找到一本家谱,认真核对后,终接续了台湾、大陆两地的血脉。2009 开始,两岸城市青少年创意族谱联展在榕台两地轮流举办,影响面越来越广。该联展促进了两地青少年对两岸渊源的认同,增进了彼此间的交流、互动与情谊。2012年,两岸姓氏族谱展示与对接活动上,中国国民党前中常委何庆纹与福建省云霄县政协主席王彩云互赠了两岸姓氏族谱,实现了两岸族谱的无缝对接。
2002年9 月,举办了“海峡两岸‘中华文化多元一体架构’研讨会”。与会的海峡两岸学者就”中华文化多元一体架构” 的历史轨迹、发展趋势、国家认同、民族整合等诸多方面进行了认真探讨。时为中国社会科学院副院长的王洛林研究员指出,大陆和台湾的居民都是中华民族多元一体格局中的组成部分,大陆和台湾的文化都是中华文化多元一体架构的组成部分。中华文化的这种多元性与一体性,共同创造和丰富了绚丽灿烂的中华文化,也使中华文化成为维系全体中国人的精神纽带。台湾学者桂宏诚、叶锦栋则进一步提出:“我们应该深切体认中华民族文化的包容性与凝聚性,更应该在这中华文化多元一体的大架构上,在两岸关系上先从文化上紧密联系而凝成一体。”
台湾文化的主流源于中华文化,当然基于台湾社会独特的历史际遇,多元文化在台湾社会中的地位与影响力随着政权更替而此起彼伏,文化间的冲突与融合共存,塑造了台湾社会明显的开放与包容特性,为现今台湾多元文化的进一步发展奠定了基础。
总之,海峡两岸在文化上的渊源关系非常深厚,不是”一湾浅浅的海峡”就能隔绝和阻断的。

 

 

書城介紹  | 合作申請 | 索要書目  | 新手入門 | 聯絡方式  | 幫助中心 | 找書說明  | 送貨方式 | 付款方式 香港用户  | 台灣用户 | 海外用户
megBook.com.tw
Copyright (C) 2013 - 2024 (香港)大書城有限公司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