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入帳戶  | 訂單查詢  | 購物車/收銀台( 0 ) | 在線留言板  | 付款方式  | 聯絡我們  | 運費計算  | 幫助中心 |  加入書簽
會員登入 新註冊 | 新用戶登記
HOME新書上架暢銷書架好書推介特價區會員書架精選月讀2023年度TOP分類閱讀雜誌 香港/國際用戶
最新/最熱/最齊全的簡體書網 品種:超過100萬種書,正品正价,放心網購,悭钱省心 送貨:速遞 / EMS,時效:出貨後2-3日

2024年04月出版新書

2024年03月出版新書

2024年02月出版新書

2024年01月出版新書

2023年12月出版新書

2023年11月出版新書

2023年10月出版新書

2023年09月出版新書

2023年08月出版新書

2023年07月出版新書

2023年06月出版新書

2023年05月出版新書

2023年04月出版新書

2023年03月出版新書

『簡體書』成语说资治通鉴7·隋唐气象

書城自編碼: 3882847
分類: 簡體書→大陸圖書→童書中國兒童文學
作者: 刘娟
國際書號(ISBN): 9787020179756
出版社: 人民文学出版社
出版日期: 2023-07-01

頁數/字數: /
書度/開本: 16开 釘裝: 平装

售價:NT$ 549

我要買

share:

** 我創建的書架 **
未登入.



新書推薦:
人文精神与未来世界 (论世衡史:“人文精神”所指为何?在中西方各有怎样的历史?在与科技的对垒与融合中何去何从?) (人类文明的演化已经来到一个巨大转折点,人类今后将走向何方已经是迫在眉睫的问题了。)
《 人文精神与未来世界 (论世衡史:“人文精神”所指为何?在中西方各有怎样的历史?在与科技的对垒与融合中何去何从?) (人类文明的演化已经来到一个巨大转折点,人类今后将走向何方已经是迫在眉睫的问题了。) 》

售價:NT$ 437.0
BOSTON儿童骨科重建手术学 国际经典骨科学译著(精装)
《 BOSTON儿童骨科重建手术学 国际经典骨科学译著(精装) 》

售價:NT$ 2005.0
敦煌写本斋文所见敦煌民众的精神世界与日常生活
《 敦煌写本斋文所见敦煌民众的精神世界与日常生活 》

售價:NT$ 1109.0
优雅的钩针编织.超实用毛衫和小物
《 优雅的钩针编织.超实用毛衫和小物 》

售價:NT$ 274.0
城市外交:从城邦到全球城市
《 城市外交:从城邦到全球城市 》

售價:NT$ 218.0
明史讲义
《 明史讲义 》

售價:NT$ 493.0
技术爆裂:Web3.0对商业世界的5大改变   伊藤穰一
《 技术爆裂:Web3.0对商业世界的5大改变 伊藤穰一 》

售價:NT$ 330.0
高启:诗人的穷途
《 高启:诗人的穷途 》

售價:NT$ 325.0

建議一齊購買:

+

NT$ 188
《 小灵通漫游未来·完整版 》
+

NT$ 169
《 小狗的小房子 统编语文教材二年级上册“快乐读书吧”指定阅读书目(金钥匙儿童文学大系) 》
+

NT$ 812
《 魔法老师菜子(全4册) 》
+

NT$ 574
《 正版全套5册快乐读书吧二年级课外书小鲤鱼跳龙门一只想飞的猫小狗小房子孤独小螃蟹歪脑袋木头桩2年级上册语文阅读书籍 》
+

NT$ 173
《 名家文学读本:小学生老舍读本 》
+

NT$ 157
《 科学巨人 中国科学家的榜样故事·梁思成 》
編輯推薦:
目前市面上以“成语”或“历史”为主题的读本并不少见,有“成语故事”,也有“少儿历史”,还有“成语 历史片段”,但是,“成语 通史”的组合,《成语说<资治通鉴>》是第一部!
成语是中国独有的语言资源,是连通文史的钥匙,短小精悍的形式承载着丰厚的历史文化内涵,而《资治通鉴》是了解中国古代历史的BI读书,里面的成语成千上万,其中很多成语的原始出处就来自这部史书,如口蜜腹剑、老奸巨猾、大有人在、为所欲为、请君入瓮、罄竹难书,等等。
《成语说〈资治通鉴〉》共8册,通过成语这个载体把卷帙浩繁的大部头史书变成引人入胜的连续故事。它注重历史事件的连续性和系统性,按照时间的顺序,讲究由小故事串起大事件,用大事件演绎大时代。故事与故事之间,有着清晰的内在逻辑,头尾衔接,有条不紊地把历史推向纵深,整套书读下来,就像在看精彩的连续剧,让孩子们在获得海量历史知识、掌握大量写作素材和写作技巧的同时,又享受到阅读的乐趣。而故事开始前的“成语出处”和故事结束后的“成语学习”板块,是为了让孩子们了解成语背后的历史语境,从而更好地掌握并运用到当下的日常表达和写作当中。
除了历史、语文,还有地理!这套书还精心嵌入上千
內容簡介:
《成语说〈资治通鉴〉》是一套连续的历史故事集,通过成语这个载体,用358个引人入胜的历史故事,鲜活地演绎了从战国到五代十国共1362年的朝代更替、历史兴衰、人事沧桑。全书共8册,此为第7册——《隋唐气象》。
公元581年,北周权臣杨坚统一了中国,建立隋朝,结束了近三百年的南北分裂局面。由于继任的隋炀帝过度消耗国力,导致民变四起,隋朝只存在了短短37年便灭亡了。公元617年,李渊建立唐朝,其子李世民即位后,开创贞观之治。高宗继承贞观遗风,紧跟着打造了永徽之治。就在李唐国运亨通之际,中国历史上唯一正统女皇帝——武则天横空出世,改国号为周。神龙革命后,武则天被迫退位,把江山还给儿子,一度中断的李唐国运得以延续。玄宗即位后,将唐朝国力推向巅峰,可惜他晚年宠信奸臣,引发安史之乱,唐朝开始走下坡路。
本册通过52个故事,如外公抢了外孙的皇位、隋炀帝三征粪土臣、李世民劝父起兵、喋血玄武门、这个太子有点儿怂、武则天称帝、太平公主不太平、魂断马嵬坡等,生动地呈现了隋唐辉煌灿烂的历史。
關於作者:
刘娟,南京师范大学汉语言文学专业毕业,多年从事一线语文教学工作,后进入出版行业,做了五年童书编辑,同时从事专业写作,代表作为百万字少儿历史普及读物《少年读<资治通鉴>》(全20册)。另著有《中华成语故事》《国学启蒙经典》等。
目錄
1.神色自若:外公抢了外孙的皇位
2.天无二日:长孙晟一箭双雕
3.众叛亲离:一场夺位闹剧
4.一衣带水:隋文帝统一南北
5.澡身浴德:穿红裤子的大臣
6.焉知非福:皇帝也怕老婆
7.形于言色:杨广的夺嫡之路
8.事无巨细:“独孤误我!”
9.便宜从事:“抓你就像抓小鸡”
10.吊民伐罪:隋炀帝三征粪土臣
11.倒悬之急:“官二代”造反
12.罄竹难书:亡命徒当上一把手
13.囊中之物:李世民劝父起兵
14.进退维谷:借兵争天下
15.勠力同心:翟让全家遭殃
16.饰非拒谏:漂亮头颅谁来砍
17.在此一举:枭雄的克星
18.破竹之势:“万人敌”不敌一人
19.一劳永逸:不破洛阳终不回
20.骨肉相残:喋血玄武门
21.卷甲韬戈:李靖攻灭东突厥
22.路不拾遗:天子生吞蝗虫
23.兼听则明,偏信则暗:一对模范君臣
24.蠹国病民:太宗的“贤内助”
25.掩其不备:文成公主和亲
26.居安思危:李承乾打烂一手好牌
27.稼穑艰难:这个太子有点儿怂
28.身外之物:一场胜利的“败仗”
29.言犹在耳:皇帝的家事
30.变生肘腋:国舅死得有点儿冤
31.大义灭亲:从“二圣”临朝到太后称制
32.人人自危:李敬业一败涂地
33.请君入瓮:出来混迟早要还
34.蚁穴坏堤:“其他石头都造反?”
35.北门南牙:猖狂的假和尚
36.唾面自干:国老狄仁杰
37.栉风沐雨:李唐归来
38.危如朝露:三思杀五王
39.神色不挠:李隆基登场
40.除旧布新:太平公主不太平
41.坐镇雅俗:开元贤相
42.口蜜腹剑:张九龄李林甫之争
43.要害之地:西屠石堡取紫袍
44.颐指气使:万千宠爱于一身
45.秣马厉兵:终结盛唐的大胖子
46.项背相望:魂断马嵬坡
47.罗雀掘鼠:守一城捍天下
48.易如反掌:史思明火并安庆绪
49.防微杜渐:一个被“吓死”的皇帝
50.日引月长:郭子仪再造大唐
51.不痴不聋,不做家翁:公主驸马吵架了
52.才兼文武:都是紫衣惹的祸
內容試閱
出版前言
为响应国家关于“传承发展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增强国家文化软实力”的伟大战略,将博大精深的中华传统文化普及到少年儿童群体中,我们倾力打造“成语说史”系列图书,最先推出的便是这套《成语说〈资治通鉴〉》。
《资治通鉴》是中国第一部编年体通史,共294卷,300多万字,与《史记》合称“史学双璧”,是了解中国古代历史的BI读书,虽已经司马光之手,“删削冗长,举撮机要”,但仍“网罗宏富,体大思精”,令人望而生畏。而成语是中国独有的语言资源,是连通文史的钥匙,短小精悍的形式承载着丰厚的历史文化内涵,体现了中华民族积淀千年的智慧和核心价值观。为了让孩子们读懂并喜欢上《资治通鉴》,了解成语背后的历史语境,从而更好地掌握和运用成语,我们精心制作了这套《成语说〈资治通鉴〉》。
《成语说〈资治通鉴〉》共8册,是一套连续的历史故事集,通过成语这个载体把卷帙浩繁的大部头史书变成358个引人入胜的故事,鲜活地演绎了从周威烈王二十三年(公元前403年)到后周世宗显德六年(公元959年)共1362年的朝代更替、历史兴衰、人事沧桑。
考虑到少年儿童的认知水平和阅读特点,在尊重历史的大前提下,这套书对史料进行了科学的剪裁,用通俗易懂的语言,通过大量的人物对话,模拟事件发生的场景,把历史上的重要人物和重大事件生动地呈现出来。在这里,历史不是一个个事件和人名组成的,而是有着丰富的细节。
为了避免让整个历史读起来碎片化,这套书尤其注重历史事件的连续性和系统性,按照时间的顺序,讲究由小故事串起大事件,用大事件演绎大时代。故事与故事之间,相互承传、次序分明,有条不紊地把历史推向纵深,帮助少年儿童真实、立体地感知历史发展的脉络,进而树立“通史”意识:历史是连贯的,有继承,有发展。
一千多个成语既是帮助读者打开厚重“通史”之门的钥匙,也是记录历史故事的载体,甚至是历史故事本身。“成语 通史”的组合,无疑是一种全新的探索,为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传承提供了一种新颖的形式。
此外,这套书还针对重要的历史地名做了相应的注释,帮助少年儿童从空间坐标上更好地理解时间坐标上的历史。
简言之,这套《成语说〈资治通鉴〉》采用“点-线”结合的呈现方式,以成语为媒介,循序渐进地展现了中国古代历史的整体面貌。“点”是具体、生动的历史事实,“线”是历史发展的基本线索,以“线”穿“点”,以“点”连“线”,让孩子们在掌握历史事实的基础上,通过史事之间的相互关系,建立时序意识和时空观念,获得对历史发展的整体性认识。
历史不仅是一门学科,一类知识,更是一种定义,了解历史对个人乃至国家都具有重要意义。历史学家钱穆先生曾经说过这样的话:“任何一国之国民,尤其是自称知识在水平线以上之国民,对其本国已往历史,应该略有所知。否则最多只算一有知识的人,不能算一有知识的国民。”
有鉴于此,我们希望通过这套《成语说〈资治通鉴〉》,帮助我们的孩子更好地了解中国历史,学习中国传统文化,做一个真正的中国人。

西屠石堡取紫袍
“陛下,石堡城[1]丢了!”
这天,玄宗正坐在勤政楼观看乐舞,高力士匆匆进来报告了这一消息。前一刻还悠然自得的玄宗,心情顿时跌入低谷。
石堡城又名“铁仞城”,是唐朝通往吐蕃的交通要冲。自从文成公主嫁给了吐蕃国王松赞干布,两国关系稳定,边境和平。到了高宗、武则天时期,实力日渐强大的吐蕃又动起了东进的心思,多次进犯唐朝边境,攻陷西域十八州,唐朝一度被迫放弃安西四镇[2]。中宗在位时,虽然送金城公主[3]到吐蕃和亲,恢复了友好关系,可是,“蜜月期”一过,吐蕃又打起了河陇地区的主意,他们据守石堡城,不断侵扰唐朝边境。这让已经创下“开元盛世”的玄宗非常愤怒,便命朔方节度使李祎率军千里奔袭,夺下了石堡城。没想到十二年之后,吐蕃竟举全国之力,又把石堡城夺了回去。
“陛下!”高力士的叫声把玄宗从思绪中拉回。
“必须夺回此城!”玄宗沉着脸,给陇右节度使皇甫惟明下达死命令。岂料,皇甫惟明急功近利,作战时只顾攻城,忽略阻击吐蕃援军,结果其军队遭到重创。此后唐军又多次攻城,均以失败告终。
消息传到朝廷,玄宗大发雷霆:“换人,让王忠嗣去。”
王忠嗣原名王训,是将门之子。他七岁时,父亲就在与吐蕃军的一次交战中殉国。他入宫拜见玄宗,伏地痛哭。玄宗安慰他:“孩子,你就相当于汉朝霍去病的遗孤啊。别哭啦,长大后拜你为将吧。”并赐名“忠嗣”,收养在宫中。王忠嗣便怀着替父复仇的志向,苦读兵书,每次玄宗考查,他都对答如流。玄宗高兴地说:“你将来一定是良将!”后来,王忠嗣果然投身边疆,立下许多战功,才三十多岁就当上了朔方、河东、河西、陇右四镇的节度使,威震四方。
接受攻城任务之后,王忠嗣没有轻举妄动。一连几天,他都骑着马在陇西边防线上巡视。经过勘察,他发现石堡城背靠大山,两侧为悬崖峭壁,只有一条道路可上去。吐蕃人夺下此城后,就贮藏了大量粮食,又堆积无数檑木和石块,如果唐军强攻,必须承受两侧雨点般落下的檑木与石块,肯定会付出惨重的代价。
“石堡城非攻不可吗?”这个念头在王忠嗣脑中挥之不去,带着这个疑问,他仔细研究起了作战地图。几天后,他得出了一个结论:“巩固西部边防,没有必要在石堡城争个你死我活。”思路清晰后,他决定绕开石堡城,将重心放在打击吐蕃的西北战线上。
将士们立功心切,日夜请战。王忠嗣总是先派探子侦察吐蕃人的动静,见有机可乘,并且有必胜的把握,才设下重赏,下令出兵,所以每次都能得胜而归。一年之后,从朔方到云中,数千里的要害之地,全都被唐军攻占,各地修筑了大大小小的防御堡垒。有了这些堡垒为依托,王忠嗣又利用骑兵部队的优势,在青海、积石一带发动战役,接连重创吐蕃的西线精锐。
捷报传到长安,玄宗却冷若冰霜,写信责问王忠嗣:“为什么还不打石堡城?”
王忠嗣上书解释道:“石堡城异常坚固,吐蕃人日夜守卫,如果我们硬攻,肯定要牺牲数万将士的性命才能夺下。到那时,我恐怕所得不如所失。现在西北沿线的堡垒已经连成一线,石堡城的战略地位已经不那么重要了,不妨等有机可乘时再攻取。”
“石堡城必须打,马上打!朕决不能让吐蕃人看笑话!”玄宗听不进解释,怒气冲冲地对宰相李林甫说:“王忠嗣不打就换人!”
“陛下,让我去夺石堡城!”将军董延光为了讨好皇帝,便主动请缨。玄宗转怒为喜,连声道:“好,让王忠嗣的军队配合你作战。”
王忠嗣不得已,只好奉诏。不过,他虽然把几万士兵交给董延光统领,却没有制定重赏制度,因此将士们都不肯出力。几次战败后,董延光就对王忠嗣心生怨恨。
河西兵马使李光弼是契丹王李楷洛的儿子,有勇有谋,很受王忠嗣器重。他怕董延光向皇帝进谗言,到时候会连累自己,就劝王忠嗣说:“皇上铁了心要夺回石堡城,若董延光一直攻不下来,他必然会把罪责推到您身上。军府里有那么多物资,您怎么就不肯拿点儿出来激励将士,以堵住董延光进谗言的口呢!”
沉默片刻后,王忠嗣道出了自己的心声:“在我看来,用数万将士的鲜血换取这座城不值得。况且,得此城难以制敌,不得此城亦无损于国家。”
“到时候皇上怪罪下来,您怎么办呢?”李光弼很担忧。
“不过是降级贬官,可我怎么能用数万将士的生命来保全自己的一官半职呢!”
这些话掷地有声,李光弼很受触动,但他还想说点儿什么,却被王忠嗣阻止:“李将军,你是真心为我好,但是我主意已定,你不要再说了。”
李光弼见王忠嗣神情坚毅,不由得心生敬意:“王将军,看到您像古代圣贤那样做事,把将士们的性命看得高于一切,我深为自己刚才的言语而惭愧,我和您的差距真是太远了。”说完,他恭敬地迈着小步快速退出。
过了玄宗给的期限,唐军还没有拿下石堡城,董延光就上奏说王忠嗣阻挠军计。玄宗气得双目喷火,几乎要将那份奏折点燃。李林甫本就对功名日盛的王忠嗣心怀忌恨,趁机让人上告说:“王忠嗣曾经说过他从小在宫中长大,与太子关系十分密切,他想拥兵尊奉太子为皇帝。”
怪不得迟迟不打石堡城了,原来是要谋逆!玄宗恨不得立刻砍了王忠嗣的脑袋,便下令征召他入朝。王忠嗣一回到京城,就被逮捕下狱,三司[4]的官员日夜审讯,几乎将他折磨致死。
消息传到西北战线,将领们立即炸了锅,纷纷表示要进京为王忠嗣讨个说法。
“正好皇上召我进京,我此去一定为王将军申冤!”这时,一个洪钟般的声音响起。
众将一看,大喜:“哥舒翰将军能去就太好了!多带点儿钱去疏通关系,一定要把王将军解救出来。”
“如果人间还有正义,王将军一定不会死;否则,再多的钱也没有用。”说完,哥舒翰策马而去。
哥舒翰是突骑施[5]哥舒部酋长的儿子,年少时仗着家财万贯,过着醉生梦死的生活,到四十岁那年,他才发愤向上,到边境从军。王忠嗣见他文武双全,就任命为副将,率兵去攻打吐蕃。有一位和哥舒翰同级别的副将,傲慢无礼,不肯服从命令,哥舒翰就当众用马鞭抽死了他,从此军中将士对哥舒翰唯命是从。后来,哥舒翰带领军队多次击败吐蕃军,升为陇右节度副使。当时,积石山驻地是唐军的主要屯田区之一,每年麦子成熟后,吐蕃军总是来抢收,没有人能够阻挡,边境上的人因此挖苦说积石山是“吐蕃麦庄”。哥舒翰上任后,等到麦熟时,就在麦田旁边埋伏精锐将士,吐蕃军一到,唐军就切断他们的退路,然后两面夹击,杀得他们片甲不留。从此,吐蕃人不敢再来。玄宗听说哥舒翰战功累累,打算重用,便在这时召他入京。
玄宗在华清宫接见了哥舒翰。一番交谈后,玄宗十分赏识哥舒翰,就任命他为陇右节度使。哥舒翰趁机跪下求情:“陛下,王将军是冤枉的。”玄宗一听,马上板起了脸,下令起驾回宫。哥舒翰一边叩头一边移动膝盖,流着泪说:“我愿以自己的官爵替王将军赎罪。”
玄宗也念起了旧情,就答应免去王忠嗣的死罪,贬为汉阳太守,随后提出一个条件:“既然你要替他赎罪,那就去把石堡城夺回来!”哥舒翰十分清楚,石堡城易守难攻,可是有王忠嗣的前车之鉴,他只能硬着头皮答应。
天宝七年(公元748年),哥舒翰率领六万多人马攻打石堡城。唐军发起了一轮又一轮的进攻,将士们一排又一排地倒下,石堡城却岿然不动。心急火燎的哥舒翰打算杀一儆百,就把副将高秀岩和张守瑜骂了一通,然后吩咐推出去斩了。二人连忙求饶,并立下军令状:“请再宽限三天,我们一定拿下此城!”
三天后,唐军发起夜袭,终于攻下了石堡城,哥舒翰却高兴不起来。此战俘虏了吐蕃将领铁刃悉诺罗等四百人,而唐军将士却死亡数万。一切如当初王忠嗣所料,而此时,他已在汉阳郁郁而终。然而,得到捷报的玄宗却欣喜若狂,拼命给哥舒翰加官晋爵。
战后,哥舒翰在石堡城设置了神武军,日夜巡逻,吐蕃人吓得不敢来犯。西北边境的人为此编了一首《哥舒歌》,赞颂哥舒翰的功绩:“北斗七星高,哥舒夜带刀。至今窥牧马,不敢过临洮。”不过,也有人对哥舒翰以无数将士的鲜血换取功名的行为不耻,“诗仙”李白就写诗嘲讽道:“君不能学哥舒,横行青海夜带刀,西屠石堡取紫袍。”

成语学习
要害之地
要害,人体上能致命的部位,比喻军事上处于至关重要位置的地方。多比喻军事战略要地。
造 句:荥阳是要害之地,战略地位太重要了,自古就有“两京襟带,三秦咽喉”之称。
反义词:咽喉要地

 

 

書城介紹  | 合作申請 | 索要書目  | 新手入門 | 聯絡方式  | 幫助中心 | 找書說明  | 送貨方式 | 付款方式 香港用户  | 台灣用户 | 海外用户
megBook.com.tw
Copyright (C) 2013 - 2024 (香港)大書城有限公司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