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入帳戶  | 訂單查詢  | 購物車/收銀台( 0 ) | 在線留言板  | 付款方式  | 聯絡我們  | 運費計算  | 幫助中心 |  加入書簽
會員登入 新註冊 | 新用戶登記
HOME新書上架暢銷書架好書推介特價區會員書架精選月讀2023年度TOP分類閱讀雜誌 香港/國際用戶
最新/最熱/最齊全的簡體書網 品種:超過100萬種書,正品正价,放心網購,悭钱省心 送貨:速遞 / EMS,時效:出貨後2-3日

2024年04月出版新書

2024年03月出版新書

2024年02月出版新書

2024年01月出版新書

2023年12月出版新書

2023年11月出版新書

2023年10月出版新書

2023年09月出版新書

2023年08月出版新書

2023年07月出版新書

2023年06月出版新書

2023年05月出版新書

2023年04月出版新書

2023年03月出版新書

『簡體書』金融的秘密:一部瑞士金融史

書城自編碼: 3882488
分類: 簡體書→大陸圖書→管理金融/投资
作者: [瑞]让-维塔·冯·穆拉尔特
國際書號(ISBN): 9787500174233
出版社: 中译出版社(原中国对外翻译出版公司)
出版日期: 2023-07-01

頁數/字數: /
書度/開本: 32开 釘裝: 平装

售價:NT$ 498

我要買

share:

** 我創建的書架 **
未登入.



新書推薦:
中国大港
《 中国大港 》

售價:NT$ 1053.0
人类进化中的宗教:从旧石器时代到轴心时代
《 人类进化中的宗教:从旧石器时代到轴心时代 》

售價:NT$ 1109.0
国色盛唐
《 国色盛唐 》

售價:NT$ 335.0
熊镇三部曲(全3册)
《 熊镇三部曲(全3册) 》

售價:NT$ 1182.0
夜航船(足本精校,4000+古代文化常识,尘封300多年的小百科,掌故查阅案头书,中国古人眼中的大千世界)
《 夜航船(足本精校,4000+古代文化常识,尘封300多年的小百科,掌故查阅案头书,中国古人眼中的大千世界) 》

售價:NT$ 381.0
无辜者的谎言
《 无辜者的谎言 》

售價:NT$ 279.0
创作与爱:托芙·扬松传
《 创作与爱:托芙·扬松传 》

售價:NT$ 493.0
建筑与时间:从上古城市到当代空间
《 建筑与时间:从上古城市到当代空间 》

售價:NT$ 437.0

建議一齊購買:

+

NT$ 549
《 南海泡沫与现代金融的诞生 》
+

NT$ 516
《 银行业和金融服务的未来:如何抓住机会应对颠覆性创新和挑战 》
+

NT$ 381
《 公司估值:方法论与思想史 》
+

NT$ 661
《 十六次境外金融并购 》
+

NT$ 235
《 巴菲特投资精要 》
編輯推薦:
国内首次全面梳理瑞士金融发展史
瑞士是世界上最稳的经济体之一,有着全世界最多的私人银行,被公认为国际资产业务管理的全球领导者。瑞士银行高质的服务、严格的保密机制、全球领先的资产管理业务、高素质的管理人员培养等优势使瑞士经济和金融保持长期的稳定性,有其瑞士金融具有特立独行的风格。本书从罗马时期瑞士金融的起源讲起,介绍近1500年间的瑞士金融发展史,不仅生动地讲述瑞士金融起步阶段、亚麻时代、丝绸时代、法国革命、钢铁和机器等一些重要时代的发展历程,而且对瑞士金融发展规模至关重要的瑞士银行保密法等关键特点的历史进行陈述,从历史的角度来看瑞士拥有特立独行风格的基因奠定过程。本书的出版,填补了国内对系统研究瑞士金融发展史的空白。
瑞士信贷公司的发展
2023年,瑞信“暴雷”最终由瑞银集团接盘的事件,聚焦了公众视线。其悲剧结尾,也许历史早已注定。本书在介绍瑞士金融发展史中,用独立一章介绍曾经在瑞士金融史上具有重要地位的瑞信集团的发展过程,介绍其高光时刻和丑闻事件,以及在这个过程中的关键人物角色。
名家推荐
本书由全联并购公会创始会长、金融博物馆理事长王巍先生,上海新金融研究院副院长、上海交
內容簡介:
为什么“小小”的瑞士会有强大的金融业?瑞士金融的发展经历了哪些重要的时期才发展到现在的阶段?瑞士能够成为世界金融中心有哪些核心要素?我们从瑞士的发展又能窥探到金融发展的哪些秘密?
本书从罗马时期瑞士金融的起源讲起,介绍近1500年间的瑞士金融发展史,生动地展示了瑞士金融所经历的起步阶段、亚麻布时代、丝绸时代、法国革命、钢铁和机器等重要时期,着重陈述了瑞士金融发展至今起到重要作用的关键历史事件,如神秘的私人高特银行世界、瑞士银行保密法、瑞士在二战中的生存等,并分析了瑞士银行巨头如瑞士信贷、瑞士银行公司和瑞银集团是如何诞生、发展并最终合并为巨型银行集团的。本书还详细分析了瑞士银行巨头——瑞士信贷是如何在过去15年中一步步走向2023年3月的抉择时刻,并阐述了中国和瑞士金融发展实现共赢的可行性思考等。
本书作者将瑞士金融历史细致地描绘成一幅迷人的、趣味横生的画卷,对每个阶段重要事件如数家珍。本书将会是商界和读者了解鲜为人知的金融世界的一个窗口。
關於作者:
让-维塔·冯·穆拉尔特(Jean-Vital von Muralt)
瑞士公民,日内瓦大学法学硕士,瑞士企业律师和银行家,冯·穆拉尔特家族基金会理事。他的职业生涯始于瑞士银行公司(后来与瑞银合并)的法律和资产管理。在金融领城拥有超过30年的经验,涉及家族财富管理、企业融资、各和股票市场的私募和公募、并购、法律和信托咨询服务以及共同基金的创建和销售。作为首席执行了,他代表一欧洲领衔实业和银行家族管理其日内瓦金融公司,在20世纪90年代,参与了欧洲国家的国有公司私有化,其中一些交易的规模达数十亿美元。他在商业谈判、法律和金融事务以及欧洲公司法方面拥有丰富的从业经验,并在商界拥有通达的高层人际关系网。他也是协助中国大型企业在瑞上证券交易所上市的专家。
目錄
第一章 瑞士金融的兴起
古老的轶事:罗马皇帝维斯帕先乃瑞士银行家之子
漫长的封建集市交易时代
修道院的角色
跨越阿尔卑斯山脉的士兵和牛马贸易(从古代到15世纪)
第二章 瑞士金融的起步
1387年有息贷款业务批准开展
伦巴第商人、卡奥尔商人和犹太商人构建起国际货币兑换和贷款组织网络
历史更悠久的中国“飞钱”(与胡海敏合作)
第三章 中世纪晚期的原始银行
巴塞尔的城邦银行和交易所
伯尔尼城邦债务管理局
苏黎世早期的证券市场:授权交易人—现代证券经纪人的前身
“交子”:纸币在中国同期的兴起
第四章 集市
日内瓦集市(13—15世纪)
日内瓦集市衰落,祖赫扎集市兴起
第五章 意大利发明的银行业
文艺复兴时期的国际金融和美第奇家族
小型佛罗伦萨银行:黛拉卡撒和瓜达尼公司
第六章 亚麻时代
大拉文斯堡贸易公司—富格尔家族的先驱(14—16世纪)
迪斯巴赫-瓦特公司
欧洲金融业的清算组织:
圣加仑的商业银行家公司蓬勃发展
谁是瓦迪安
现代性与宗教改革前后的变化(15—18世纪)
瑞士历史上的宗教改革:宗教改革家不止加尔文
第七章 丝绸时代
张骞与丝绸之路
丝绸贸易和丝绸产业的鼎盛、衰落和复兴
新教难民(16—17世纪)
日内瓦的大精品店
伊丽莎白·博拉克
庭院式佩斯塔洛齐银行
苏黎世的瑞狮银行
巴塞尔丝带王朝
现代化学、制药企业与现代银行业的先驱
从丝带到先正达
嘉基
汽巴
山德士
清朝廷授权的贸易垄断(1686—1856年)
第八章 路易十四及其影响:国际新教金融
塞缪尔·伯纳德和瑞士金融
路易十四王朝的破产及其后果
(1710—1715年)
约翰·劳“计划”的失败及其对瑞士的启示(1720年)
瑞士新教金融在欧洲一席之地的确立
阿尔伯特-加勒廷(1761-1849):美利坚合众国的开国元勋之一
“高级银行”的诞生
日内瓦私人银行的特殊文化
私人银行家的作用
第九章 法国大革命的动荡
新危机与转折点:法国大革命与拿破仑战争(18-19世纪)
日内瓦和伦敦在资助法国大革命中
所扮演的角色
伯尔尼的传奇宝藏
大革命的赢家和输家
法兰西银行:瑞士人的手笔
拿破仑帝国时期的巴塞尔金融
第十章 钢铁和机器时代:现代金融中心应运而生
现代民主瑞士建立
亚麻和丝绸时代退出历史舞台,钢铁和机器的时代随之而来:大型商业银行助力铁路、工业腾飞
瑞士成为现代金融中心(19—20世纪)
私人银行家联盟:瑞士银行公司的创建
大型保险公司的建立
人寿保险
瑞士再保险公司
中国买办引入国际金融和实业
瑞士法郎(瑞郎)和瑞士国家银行
秦始皇嬴政统一货币
创建现代证券交易市场
中国证券交易所和当时的中国金融业
第十一章 银行保密制度
为什么要实行银行保密制度
巴塞尔商业银行事件及其后果
1934年的瑞士银行法
银行保密制度:国际竞争中的无敌王牌
到底什么是编号账户
第十二章 第二次世界大战
黄金的问题
瑞士在二战中的生存之道
华盛顿黄金协议:一场艰难的谈判
第十三章 黄金时代
瑞士和瑞士银行的黄金时代
瑞士联邦主席马克斯·珀蒂皮埃尔:承认中华人民共和国
瑞士外交官蒂诺·索尔达蒂:经合组织和欧洲自由贸易联盟创始人
国际工商业投资公司事件:瑞士联合银行成为瑞士最大的银行
苏黎世黄金总库:苏黎世一夜之间成为世界黄金定价中心
瑞士成为世界经济强国
苏黎世“地精”
瑞士内部的批评声音:让·齐格勒
1977年基亚索丑闻
形形色色的银行客户
马科斯的资金:第一个警示,墙上的第一道裂缝
第十四章 瑞士银行征战美国
瑞士银行公司、瑞士信贷和瑞士联合银行成为美国各大银行的劲敌
雷纳·古特
不惜代价成为顶级投行,瑞士各大银行的文化革命
瑞士银行公司和瑞士联合银行合并(1997—1998年)
马塞尔·奥斯佩尔
巨人在颤抖:长期资本管理公司(LTCM)
马塞尔·奥斯佩尔在位的10年(1998—2008年)
瑞士航空公司的“停飞”,奥斯佩尔皇冠上的第一道划痕
奥斯佩尔稳操胜算,乘成功之翼直上云霄
2008年:奥斯佩尔倒台
巨大的风险
第十五章 对抗瑞士金融中心的三十年战争
柏林墙倒塌:瑞士的堡垒遭到围困
战前准备
扭曲历史叙事
瑞士反建制派的政治报复
第十六章 战争的第一阶段:休眠账户事件(1990年)
突然袭击
大使被迫辞职
第十七章 战争的第二阶段:聚焦银行保密制度
真正的编号账户不复存在
美国针对瑞士银行的间谍活动:布拉德利·波肯菲尔德
“毒蜘蛛”被捕
雷袭金融中心:重炮之下,大坝溃堤
不管名单是黑是灰,只要瑞士投降……
各执一词,难以定招
韦格林银行的终结
战争在继续
第一大国为了自身利益无情地重组国际金融体系
第十八章 瑞士银行业巨头的抉择时刻:瑞士信贷前途未卜
瑞信
阿奇戈斯事件
格林希尔
全球资产管理公司为什么放弃了
格林希尔资本
独狼顾问挪用资金案
金枪鱼债券
虚荣的篝火
瑞士信贷何去何从
瑞银集团
来自圣加仑的务实女士……
第十九章 走向新的平衡
惊喜!瑞士仍然稳坐全球跨境金融、资产和财富管理中心的头把交椅
21世纪要选择新道路、新方向吗
密码谷、数字金融、影响力投资和小额信贷
自我批评和创新思维的必要性
第二十章 中瑞金融合作与前景
未来在东方:与中国建立特定关系的必要性
证券交易恒等性地位的认可
资本市场的互补性:中国和瑞士扬帆起航
参考文献
內容試閱
前 言
瑞士金融的奥秘
瑞士贸易、金融、银行业和工业中心发展简史
应王巍(Wang Wei)博士之邀,我撰写了本书。本书的写作缘起于一则震惊海外华人朋友和客户的新闻:瑞士当局冻结了俄罗斯客户在瑞士银行的资产。这则新闻也引发了海外华人商圈深深的恐惧。这种恐惧合乎情理:如果之前瑞士银行履行了正当的KYC程序,证明俄罗斯客户的资金干净合法后予以接收,而现在却冻结了其资金,那么瑞士银行的海外华人客户怎么可能会有安全感?尽管这些客户在国际上从事合法经营,又怎么确保他们存在瑞士银行的钱不会在某天也被冻结呢?
我只好给一些客户和朋友写信,试着分析当下的形势,并结合瑞士政府面临巨大压力的时代背景,来解释这则令人震惊的新闻,安抚他们,以淡化该事件的影响。同时,我还提醒他们要意识到,尽管瑞士政府犯了不可原谅的错误,但瑞士一直有这样一个优良传统,即对信任瑞士银行体系的人士,瑞士保护其金融资产,捍卫其利益。
在此,我必须清楚地表明立场,作为瑞士公民及瑞士银行家,我不赞成瑞士联邦委员会 a 对俄罗斯实施战争制裁、冻结俄罗斯客户财产的决定。瑞士政府当局在没有证据的情况下,把这些客户当作弗拉基米尔·普京(Vladimir Putin)的盟友。这是祸起萧墙之决定,危及瑞士的安全,损害了其安全营商环境的信誉。这也是个不堪设想的决定,与瑞士中立的传统是背道而驰的。这个决定将对瑞士产生严重的负面影响,改变世界对瑞士及其安全保障的看法,甚至会延伸到军事和外交领域。尽管从短期来看,这件事损害了瑞士的声誉,但我们也要相对地来看问题,要用更长远的历史眼光来看待瑞士金融中心的情况,才能理解为什么瑞士现在以及将来仍会是可靠的营商之地。
在这本书中,读者将看到不一样的故事。本书再现了瑞士成为举足轻重的世界金融中心的漫长历程,见证了瑞士在历史长河中所经历的起起落落。从瑞士跌宕起伏的经历中,读者也会了解到,并非强权大国的瑞士是如何获得应对国际金融困境的丰富经验的。一旦读懂这个故事,读者就会明白,瑞士在其发展过程中曾经面临过比现在更严峻的挑战,而且总能成功克服困难。顺理成章,人们就会认可瑞士的重要性,仍将其视作世界金融的理想之地。
在此,请允许我向那些在这项工作中帮助过我的人表示感谢。首先感谢王巍博士不仅提出写此书的建议,激发了我写作的意愿,还介绍了让我心心念念的出版社并为此书写了有远见卓识的睿智荐序。没有他的支持,本书不会付梓。感谢中银证券全球首席经济学家管涛博导的荐言,与我所见略同,看好中瑞两国的金融合作前景。感谢上海新金融院副院长刘晓春教授的序言,从广阔视角放眼银行业全球发展。感谢侨领古宣辉教授荐言,警悟到本书对香港的启示。感谢中国新一代科技领英陈宇博士荐言对本书的深知灼见。感谢林晖先生及时地解决IT 问题。特地感谢李文沅院士,感谢他传授在审阅、校订等方面的丰富知识并分享最佳实践经验。
我还要感谢来自金融世家的朋友胡海敏女士,她是中国金融史独立研究者和认证私人银行家。她流畅地起草了关于中国金融史几个章节的内容,以便我可以将其纳入本书中。她对瑞士和中国的金融体系的迥异但互补的发展进行了比较。与她的宝贵交流让我知道,在公元前 221 年,秦始皇嬴政就已经统一了货币,同时也看到了“飞钱”的重要性,“飞钱”可以追溯到唐朝,可以被认为是汇票的前身,汇票在欧洲出现得更晚,标志着意大利中世纪银行的开始(历史更悠久的中国“飞钱”)。她还向我介绍了宋代交子(“交子”:纸币在中国同期的兴起)、张骞和丝绸之路(张骞与丝绸之路),并告诉我清朝朝廷对贸易的垄断,以及清朝末期买办的贡献,他们通过建立汇丰银行中国分支,将现代国际金融引入中国,推动社会进步(中国买办引入国际金融和实业)。她解释了中国证券交易所的建立(中国证券交易所和当时的中国金融业),并对中国现有的金融体系提出了宝贵的见解。
我不会忘记中国国内和海外的亲朋好友。在过去的几十年里,他们帮助我了解中国文化和文明(按姓氏拼音顺序排列):陈勇博士、杜青女士、高京晶女士、高天先生、葛明先生、霍建民博士、刘菲教授、刘军先生、潘文堂先生、乔晓博士、曲幼平女士、沈凡秀教授、温峰女士、许林子女士、王昊先生、王健南女士、叶延红教授、曾欣先生、张均炜先生、赵大威先生、郑维东先生以及其他不愿被提及或与世长辞的人士,他们的友谊永远铭记在我心。
另外,向中译出版社的编辑于宇先生和李晟月女士和他们的团队表示敬意。感谢他们在甄选译者、编辑、出版等方面的辛勤工作。他们精湛的编辑艺术贯穿于每一章节,伴随读者悠然漫步于历史画卷长廊,领悟不一样的岁月沉淀。也感谢两位译者将迥然不同文化背景的金融通史翻译成流畅中文,呈现笔者深入浅出、明快有趣的原创风格。值得一提的是,她们特地加了脚注,帮助读者实时了解背景知识,方便理解内容。
在瑞士,感谢我的妻子耐心的校订;感谢我的堂姐,苏黎世穆拉尔特家族基金会的文史馆长玛露·冯·穆拉尔特
(Malou von Muralt),感谢她授权我使用基金会的珍贵图片,并获得苏黎世国家档案馆的授权;同时,也要感谢苏黎世州立档案馆、奥雷利(Orelli)家族、图雷蒂尼(Turretini)家族、博德默(Bodmer)家族、巴塞尔的克里斯托弗·梅里安基金会(Christoph Merian)、伯尔尼图书馆、拉萨拉兹城堡(La Sarraz)以及其他图片和文献所有者授权我发表其独家资料。我感谢托马斯·迈尔(Thomas Mayer)先生,他是圣加仑市政档案馆的退休馆长,感谢他提供关于古代圣加仑商业银行家的珍贵记录。
由衷感谢瑞士国际管理发展学院(IMD)荣誉院长罗润知 (Peter Lorange)、IMD 前教务长吉姆·艾勒特(Jim Ellert)、 国际商学院联盟前理事长(ISBM)约翰·赫普顿斯德(John Heptonstall)和上世纪 90 年代初将空客引进中国的罗曼·凯恩茨(Roman Kainz)先生对本书的审阅和对我写作的关心。 最后感谢一直支持鼓励我们的挚友贝蒂娜·明德(Bettina Mindt)博士。

让 - 维塔·冯·穆拉尔特
2023 年 4 月

历史更悠久的中国“飞钱”
欧洲和中国之间在金融起步时间和发展状态上存在巨大差异。在中世纪时,欧洲贸易还处于初级阶段,几乎没有什么支付手段。
在中国唐朝时期,商品经济发达,内外贸易繁荣昌盛,丝绸之路上常年有来自世界各地的商队。此时,两类问题逐渐显现。 一方面由于政府的税法导致货币短缺,各地州县禁止铜钱出境;另一方面商人携带大量铜钱不便于开展商品交易,于是飞钱应运而生。
飞钱类似于今天的银行汇票,是唐朝时期兴起的一种汇兑业务形式,飞钱本身不介入流通,不行使货币功能,非真正意义上的纸币,而是一种商业信用。 商人可以在甲地存入,乙地支取。虽然飞钱不是纸质的, 但可以视作纸币的始祖,北宋的交子正是在飞钱的基础上发展而来。
综上所述,中国的汇票早在唐朝(即公元7世纪)就已经存在了。人们普遍认为,汇票是在12世纪由欧洲的圣殿骑士团发明的,或者大约在同一时期由意大利伦巴第商人发明的。但是它们都比中国的汇票晚了5个世纪。
巴塞尔的城邦银行和交易所
读者可能会有这样的疑问:第一批银行究竟是什么时候在瑞士出现的呢?确凿有据的是,最早出现的为城邦政府银行,而非私人银行。
商业活动需要货币兑换管理、商业监管和信贷服务。只有那些开始用共和制取代封建制的城邦才能够提供这样的服务。在这类公立银行中,最有影响力的是巴塞尔城邦交易所(Basler Stadtwechsel),这个名称最早出现在15世纪的一些文献中。巴塞尔城邦交易所的发展速度相当缓慢,其发展模式与邻近城市斯特拉斯堡的公立交易所类似。货币兑换商[安德烈亚斯·比肖夫(Andreas Bischoff)和海因里希·大卫(Heinrich David)是最早的两个货币兑换商]与当局政府共担风险,共享利润,形成了一种有限合作关系。用现在的话来说,这是一种公私合营关系。1504年,巴塞尔城邦交易所重组,成为巴塞尔城邦政府辖下的一家公立银行。在16世纪和17世纪,这家银行一直是瑞士第一大公立银行。在16世纪的头几十年里,货币兑换商作为贝尔行会(Bear Guild)的成员也可以铸造货币。巴塞尔城邦交易所几经变更,不断丰富其银行职能,具有了现代意义上的综合性银行的特征。其主要职能是货币兑换。通过垄断新流通货币的发行权,它扮演了中央银行的角色,并且是唯一有权回收流通中需要重熔的劣币、买卖金银锭(铸币)的银行。除了这些基本服务之外,它还能提供现代银行的各种服务。作为一家储蓄银行,该银行由城邦政府提供担保。
如果从巴塞尔城邦银行(Basle State Bank)的丰富职能来看,似乎可以将该银行视作瑞银集团、国际清算银行(BIS)和现在的巴塞尔州立银行(Basle Canton’s Bank)的早期复合体,虽然它和这些机构之间没有传承关系。巴塞尔城邦银行向商人、运输行、工匠、贵族、教堂和修道院,以及瑞士和德国的城市提供贷款。它最初以质押方式发放贷款,从1533年开始以担保、债券、抵押贷款和汇票的方式发放,分别规定了固定的贷款期限。公共管理部门、商人和工匠也在此办理转账业务。此外,该银行还受理到期款项支付业务。早在1574年,巴塞尔城邦银行就参与了资产管理,在1608年它参与了巴塞尔破产事务管理。
在公共贷款议付领域,巴塞尔城邦银行的业务范围远不止于其所在区域。从成立之初到17世纪初,其贷款业务遍布各地,贷款对象包括当地的绅士、巴登(Baden)的总督、萨伏伊(Savoy)、符腾堡(Württemberg)和奥尔良-隆格维尔(Orléans-Longueville)的公爵、法兰西的国王(从弗朗西斯一世到亨利四世),以及通过恩西赛姆(Ensisheim与各皇室关系密切的阿尔萨斯领主)摄政为皇室发放贷款。作为瑞士唯一一家发放贷款的银行,巴塞尔城邦银行吸纳了方圆至少150公里范围内寻求投资的私人和修道院的资金:它以预制债券的方式筹募贷款,银行家只需在债券上注明债券认购人的姓名、金额、利息和到期日。一旦筹集到既定的贷款金额,筹募就结束了。待贷款到期时,银行偿还客户本金,付年息。早在16世纪初,巴塞尔城邦银行就用这种方法革新了放贷方式,克服了意大利人在15世纪始创的复杂放贷流程问题,这远远早于里昂的“大银行(grand parti)”(成立于1555年,是法国里昂的第一家国有银行)。巴塞尔城邦银行与巴塞尔、圣加仑和日内瓦的商人和私人银行家建立国际合作关系,使用汇票或强制性借据(德语为“Schuldschein”)进行资金转账业务,前卫的巴塞尔城邦银行还在集市外贴现或承兑汇票。它的蓬勃发展为公共财政提供了高额利润,最高可达恩西赛姆摄政预算的12%。1567年,巴塞尔城邦银行成为在日内瓦创建的公立银行的典范,但在1581年,该日内瓦公立银行因经营不善而被破产清算。
伯尔尼城邦债务管理局
值得注意的是,即使巴塞尔城邦银行特别成功,建立这样一家银行的想法本身也并非源自巴塞尔,而是受到了伯尔尼城邦债务管理局(St?dtische Schuld Berns)的启发。这可在年代更早的文献中找到依据。那么伯尔尼城邦债务管理局又是个什么样的机构呢?我们可以看到,当时的城邦政府逐渐取代了封建政权。随着时间的推移,城市居民更加富足,有了投资理财的需求,但那时还没有现代债券、贷款等市场,因此政府亲自接管了这项业务,这就是成立伯尔尼城邦债务管理局的缘由。为了避免变成高利贷,它维持了较低的利率,并先向伯尔尼地区的私人放贷,然后逐渐扩展业务,向越来越多身份显耀的债务人放贷,如欧洲各国的王公贵族。
作为城邦行政管理机构的伯尔尼城邦债务管理局一直没有中断运营,经过400多年的积累,到1798年时,已经有了一大笔财富。我们之后会了解到这笔财富的去向。
苏黎世早期的证券市场:授权交易人——现代证券经纪人的前身
当时苏黎世的情况如何?饶有趣味的是,虽然苏黎世在19世纪成为瑞士银行业的中心,但在之前很长一段时间里,它在金融领域寂寂无名。苏黎世资本市场早期的交易形式是授权交易(sensals)。授权交易人是由苏黎世市政府授予证券交易特权的特殊职业群体,是古时的一种证券经纪人。然而,当人们谈论到16世纪之前到18世纪的苏黎世证券时,都认为当时的证券仍然非常原始,基本上就是本票、抵押贷款和一些汇票,仅此而已。在离市政厅不远的利马特(Limmat)河畔有一座“蔬菜桥”(Gemüsebrücke),苏黎世的授权交易人就在桥头的两三个小店里买卖这些“证券”。当时,苏黎世只有两三个由市议会任命的交易人。然而,从16世纪开始,其他商业银行家开始在苏黎世开展业务,并借丝绸贸易和工业的蓬勃发展之机,为苏黎世的经济发展提供资金。
“交子”:纸币在中国同期的兴起
在这里,我们可以再次看到欧洲的金融发展落后于中国的程度,在中国,10世纪就出现了纸币,而欧洲在18世纪末的大动荡之后才出现纸币。
约10世纪末,在中国四川出现了纸币“交子”,这是世界上最早的纸币。“交子”最初只是一种代替货币交易的信用凭证,即代金券。存款人把现金(金属货币)交付给铺户,铺户把存款人存放现金的数额临时填写在用楮树皮做的纸质券面上,再交还存款人,这种临时填写存款金额的楮纸券就是“交子”。
图1-8 抢劫和走私牛通常是瑞士雇佣军在阿尔卑斯山远征中的一项副业收入。

 

 

書城介紹  | 合作申請 | 索要書目  | 新手入門 | 聯絡方式  | 幫助中心 | 找書說明  | 送貨方式 | 付款方式 香港用户  | 台灣用户 | 海外用户
megBook.com.tw
Copyright (C) 2013 - 2024 (香港)大書城有限公司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