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入帳戶  | 訂單查詢  | 購物車/收銀台( 0 ) | 在線留言板  | 付款方式  | 聯絡我們  | 運費計算  | 幫助中心 |  加入書簽
會員登入 新註冊 | 新用戶登記
HOME新書上架暢銷書架好書推介特價區會員書架精選月讀2023年度TOP分類閱讀雜誌 香港/國際用戶
最新/最熱/最齊全的簡體書網 品種:超過100萬種書,正品正价,放心網購,悭钱省心 送貨:速遞 / EMS,時效:出貨後2-3日

2024年04月出版新書

2024年03月出版新書

2024年02月出版新書

2024年01月出版新書

2023年12月出版新書

2023年11月出版新書

2023年10月出版新書

2023年09月出版新書

2023年08月出版新書

2023年07月出版新書

2023年06月出版新書

2023年05月出版新書

2023年04月出版新書

2023年03月出版新書

『簡體書』教育心理学

書城自編碼: 3878452
分類: 簡體書→大陸圖書→教材研究生/本科/专科教材
作者: 唐卫海,刘希平,张环
國際書號(ISBN): 9787302633877
出版社: 清华大学出版社
出版日期: 2023-05-01

頁數/字數: /
書度/開本: 16开 釘裝: 平装

售價:NT$ 330

我要買

share:

** 我創建的書架 **
未登入.



新書推薦:
樱照良宵(全2册)
《 樱照良宵(全2册) 》

售價:NT$ 391.0
我应该,我要,我愿意
《 我应该,我要,我愿意 》

售價:NT$ 291.0
长江小史
《 长江小史 》

售價:NT$ 279.0
智慧城市安全韧性评价与时空演化
《 智慧城市安全韧性评价与时空演化 》

售價:NT$ 437.0
流程即组织力:华为高效增长的业务管理逻辑
《 流程即组织力:华为高效增长的业务管理逻辑 》

售價:NT$ 364.0
资治通鉴全本新注(全十四册)
《 资治通鉴全本新注(全十四册) 》

售價:NT$ 8734.0
出土文献与古史研究(第一辑)
《 出土文献与古史研究(第一辑) 》

售價:NT$ 704.0
九色鹿·镇守与共荣:唐代的太原尹
《 九色鹿·镇守与共荣:唐代的太原尹 》

售價:NT$ 429.0

建議一齊購買:

+

NT$ 374
《 数学教育研究方法论 》
+

NT$ 111
《 高等数学基础——中学数学内容补充与数学概念和思维方法简介 》
+

NT$ 418
《 土壤肥料学(第3版) 》
+

NT$ 252
《 实用技术经济学教程(第3版) 》
+

NT$ 466
《 土地资源学(第6版) 》
+

NT$ 358
《 无机化学(第五版,下册) 》
編輯推薦:
时代特点,课程思政,学与教紧密结合
內容簡介:
教育心理学是研究学校情境中学与教的基本心理规律的科学。本书分为绪论、基本理论、学习心理、教学心理和学与教效果的测量与评价五部分。部分绪论介绍教育心理学的性质、对象和内容,教育心理学的研究方法,以及教育心理学的发展简史。第二部分基本理论包括心理发展理论和学习理论,含二和三章。心理发展理论除了介绍心理发展的特点外,还介绍国际著名的两个认知发展理论和一个个性社会性发展理论。学习理论介绍学习的本质、过程、规律以及影响学习的内外条件。由于对这些问题观点不同形成不同派别。分别介绍联结派、认知派、人本派和建构派的学习理论。第三部分学习心理是本书的主要内容,包括四至九章。主要介绍两方面内容,一方面是激发学生的学习动机、掌握知识、技能、形成能力,解决学习和生活中的问题、培养创造思维;另一方面是形成良好道德品质。第四部分教学心理包括教师心理和教学设计的心理学问题,含十和十一章。第五部分学与教的效果的测量与评价主要介绍如何评价学生的学习或教师的教学效果。本书的特色:一紧密联系基础教育实际;二融入课程思政和劳动教育内容,为“双减”服务,全数贯彻引导学习者积极向上。本书可以作为心理学专业、教育学专业以及各类师范教育专业本科生和教师继续教育的教材,亦可为对教育、心理感兴趣的学生、家长的读物。
關於作者:
刘希平,天津师范大学心理学部教授,博士生导师,心理系原主任(2006-2016),美国University of Illinois at Urbana-Champaign研究学者(2008-2013),中国心理学会认定心理学家,中国心理学会临床心理学注册督导师,中国科普作家协会心理学科普创新工作委员会委员,中国心理学会普通心理学与实验心理学专业委员会委员,中国心理卫生协会青少年心理卫生专业委员会委员,天津市教学名师,天津市优秀教师,天津市政府决策咨询专家。主讲普通心理学,发展心理学,教育心理学,实验心理学,心理科学研究方法,认知发展与促进,记忆与情绪心理学,认知发展专题等本硕博的课程。主要研究领域为认知发展和社会性成长。先后承担国家自然科学基金,人文社科规划项目,留学回国人员科研资助项目,天津市哲学社会科学资助项目等。在国内外专业期刊发表论文80余篇。利用心理学原理,凝练了一套积极行为塑造的技术,帮助了大批青少年儿童进行良好的心理建设。
目錄
第一部分 教育心理学概述
第一章 教育心理学的对象、方法与发展简史
第一节 教育心理学的性质、对象和内容 2
一、教育心理学的性质 2
二、教育心理学的对象和内容4
第二节 教育心理学的研究原则与方法 5
一、教育心理学研究遵循的原则 5
二、教育心理学的研究方法 7
第三节 教育心理学的发展简史及发展趋势 14
一、教育心理学的发展简史 15
二、教育心理学的发展趋势 18
第二部分 基本理论
第二章 心理发展理论
第一节 心理发展概述 22
一、心理发展的概念 22
二、心理发展的特点 23
三、影响心理发展的因素 24
第二节 皮亚杰的认知发展理论 25
一、发生认识论 25
二、认知发展阶段论 27
三、皮亚杰认知发展理论的贡献与局限 32
四、新皮亚杰学派的观点 32
第三节 维果斯基的认知发展理论 33
一、文化—历史发展理论 33
二、心理发展的含义 34
三、心理发展的原因 34


四、教学与发展的关系 35
五、智力形成的“内化”学说36
六、维果斯基关于教学与发展的关系的观点在教学中的应用 36
第四节埃里克森的心理社会性发展理论41
一、发展危机 42
二、心理社会性发展的阶段 42
三、马西亚的自我同一性获得理论 44
第三章 学习理论
第一节学习的联结主义理论48
一、桑代克的学习理论 48
二、巴甫洛夫和华生的学习观点 50
三、斯金纳的学习强化理论 52
四、班杜拉的社会学习理论 55
第二节学习的认知主义理论61
一、格式塔心理学的学习理论61
二、布鲁纳的认知—发现理论63
三、奥苏伯尔的认知—同化理论 65
四、加涅的学习理论 68
第三节学习的人本主义理论71
一、人本主义心理学的基本观点 72
二、人本主义心理学的学习观72
三、人本主义学习理论的基本原则 74
第四节学习的建构主义理论75
一、建构主义的思想渊源 75
二、建构主义的学习观 76
三、建构主义的知识观78
四、建构主义的学生观 79
五、建构主义的学习环境 79
六、建构主义提倡的主要教学设计 80
第三部分 学习心理
第四章 学习动机
第一节动机概述 84
一、什么是动机 84

教育心理学 6校 文前.indd 4

2023/5/27 11:52:22

V
目录
二、学习动机概述 86
三、学习动机的形成和变化规律 87
四、学习动机与学习 89
第二节 学习动机的理论 92
一、动机的强化理论 93
二、动机的人本理论 95
三、动机的自我效能感理论 96
四、成就动机理论 97
五、归因理论 101
六、成就目标理论 104
第三节 学习动机的培养 105
一、学习动机培养的基本思路105
二、学习动机培养的具体措施107
第五章 陈述性知识的学习
第一节 广义知识概述 113
一、广义知识的分类与知识和技能的划分的对应关系 113
二、广义知识分类与加涅的认知学习结果分类的对应关系114
三、广义知识学习阶段与分类模型 115
第二节 陈述性知识的表征 117
一、什么是知识的表征 117
二、命题与命题网络 117
三、图式 119
第三节 陈述性知识学习的类型、过程与条件 120
一、陈述性知识学习的类型 120
二、陈述性知识的学习过程与条件 122
第六章 程序性知识的学习
第一节 程序性知识的表征与分类 128
一、程序性知识的表征 128
二、程序性知识的分类 129
第二节 智慧技能的学习 131
一、加里培林的智力技能按阶段形成的理论 131
二、冯忠良的智力技能形成阶段理论 132
三、加涅的智慧技能层次理论134
第三节 动作技能的学习 139


一、什么是动作技能 139
二、动作技能的形成 140
三、动作技能的保持 144
第四节学习策略 146
一、什么是学习策略 146
二、学习策略与信息加工过程及元认知的关系 150
三、元认知 152
四、认知策略 169
第七章 问题解决与创造思维
第一节问题解决 178
一、问题与问题解决的性质 178
二、问题解决的理论 179
三、问题解决中的策略 182
第二节问题解决的影响因素183
一、问题解决的影响因素的传统观点 183
二、专家与新手问题解决的差异 186
第三节创造思维及其培养 188
一、什么是创造思维 188
二、创造思维与其他形式的思维 188
三、个性与创造思维 190
四、创造思维的培养 192
第八章 品德心理
第一节品德概述 198
一、什么是品德 198
二、品德的结构 199
第二节品德发展和形成的理论203
一、皮亚杰的品德发展阶段理论 203
二、柯尔伯格的三水平六阶段学说 204
三、斯陶布的社会行为理论 208
第三节品德的形成和品德不良的转化211
一、品德形成的心理过程 211
二、品德不良的转化 217

教育心理学 6校 文前.indd 6

2023/5/27 11:52:23

目录
第九章 学习迁移
第一节 学习迁移概述 222
一、学习迁移的概念 222
二、学习迁移的分类 222
三、学习迁移的测量 224
四、学习迁移的作用 226
第二节 学习迁移理论 226
一、传统学习迁移理论 227
二、现代学习迁移理论 232
三、品德学习迁移理论 240
第三节 学习迁移与教学 241
一、影响学习迁移的主要因素241
二、促进学习迁移的教学策略242
第四部分 教学心理
第十章 教师心理
第一节 教师的社会角色与影响 248
一、教师的社会角色 248
二、教师的影响 253
第二节 教师的基本素质 256
一、教师的智力 256
二、教师的专业知识 256
三、教师的教学能力 257
四、教师的个性特点 259
五、教师的心理健康 261
六、教师的教育机智 262
七、教师的威信 262
第三节 教师的专业成长 263
一、教师的专业成长阶段 263
二、专家教师与新手教师的区别 265
三、新手教师的成长 266


VIII教育心理学
第十一章 教学设计的心理学问题
第一节教学设计概述 271
一、什么是教学设计 271
二、教学设计的特点 271
三、不同的教学设计观 273
四、教学设计的原则 275
五、教学设计的步骤 276
第二节教学目标设计的心理学问题277
一、什么是教学目标 277
二、如何设计教学目标 277
三、教学目标分类的心理学理论 279
第三节教学过程与评价设计282
一、了解学生的心理发展水平确定教学起点 282
二、分析与组织教学内容 284
三、教学方法和教学媒体的选择与使用 284
四、确定评价方法 290
第五部分 学习与教学效果的评估
第十二章 学习的测量与评价
第一节学习的测量与评价概述294
一、测验、测量与评价 294
二、学习测量与评价 296
三、学习测量与评价的基本功能 297
四、学习测量与评价的过程 298
第二节学习测验的类型 298
一、教师自编测验 299
二、标准化测验 302
第三节测验的质量分析 303
一、效度 303
二、信度 305
三、难度 306
四、区分度 307
第四节学习评价的类型及其发展趋势308
一、按评价的时间和作用分类308
教育心理学 6校 文前.indd 82023/5/27 11:52:23

目录
二、按评价的参照标准分类 309
三、按参与评价的主体分类 310
四、按评价的功能分类 310
五、按评价的目的分类 311
六、“双减”背景下学习评价存在的问题及改进策略 312
七、当前学习评价发展的趋势313
参考文献 316
內容試閱
教育心理学是一门基础和应用并重的学科。
科学的教育心理学诞生于1903年,迄今有120年的历史。近些年来,随着心理学
研究的大踏步推进,教育心理学研究进展很快。本书是在作者2005年出版的《教育心
理学》基础上修改、更新而成的,融入作者长期从事教育心理学教学和研究工作的思考
与体会。
全书分为五部分。第一部分教育心理学概述,由第一章组成,主要介绍教育心理学
的对象、任务、方法以及发展简史和趋势。第二部分基本理论,由第二、第三章组成,
第二章主要介绍认知发展理论和心理社会性发展理论,第三章主要介绍学习的联结
主义、认知主义、人本主义和建构主义的理论,为相应的教育教学提供理论指导。
第三部分学习心理,包括第四章至第九章,这是本书的核心内容,主要从学生的学
习过程对相关的研究进行了组织,介绍了如何激发学生的学习动机,如何高效掌握
知识、技能形成能力的规律,以及良好道德品质的形成规律。第四部分教学心理,
包括第十、第十一章,主要介绍教师心理,以及教学设计的心理学问题。第五部分
学习与教学效果的评估,由第十二章构成,主要介绍学习测量与评价的功能、过程、
类型和方法。
在修订本书过程中,作者试图突出以下几个特点。第一,实用性。为了方便教师教
学和学生提炼总结所学的内容,每章后都附有思考题、练习题、活动课或讨论主题。第
二,科学性。书中所述观点,做到有理、有据、有出处。这就为学习者提供了翔实的信
息来源,供有需要的师生查阅原始材料。第三,先进性。结合“双减”,融入课程思政
和劳动教育的内容,希望对读者有所启发。
本书是由9位同志集体完成的,具体分工如下:第一章和第二章,唐卫海、刘希平;
第三章,张环、唐卫海、刘希平;第四章,郝嘉佳、唐卫海、刘希平;第五章和第六章,
刘希平、唐卫海,这两章的课程思政专栏、思考题、练习题、活动课或讨论主题部
分由刘丽庆撰写;第七章,贾绪计、刘希平、唐卫海;第八章,唐卫海、刘希平、
贾绪计;第九章,王永胜、唐卫海、刘希平;第十章,曹贤才、唐卫海、刘希平;
第十一章,唐卫海、刘希平、曹贤才;第十二章,唐卫海、刘希平、肖倩;全书由
唐卫海、刘希平和张环统稿、定稿。
作者在写作过程中参考了国内外同行的大量研究成果。研究生刘佳璐、胡倩、徐晓
媛、刘珠敏、刘树祥等帮助完成了插图的制作、文献收集、资料整理等工作。在此一并
致谢。
本书可以作为心理学、教育学和各学科师范类本科教材,也可以作为教师继续教育、


II
教育心理学
教师资格证考试辅导教材。
由于作者水平有限,疏漏之处在所难免,敬请读者批评指正。
作者
2023年2月于天津师范大学心理学部

 

 

書城介紹  | 合作申請 | 索要書目  | 新手入門 | 聯絡方式  | 幫助中心 | 找書說明  | 送貨方式 | 付款方式 香港用户  | 台灣用户 | 海外用户
megBook.com.tw
Copyright (C) 2013 - 2024 (香港)大書城有限公司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