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入帳戶  | 訂單查詢  | 購物車/收銀台( 0 ) | 在線留言板  | 付款方式  | 聯絡我們  | 運費計算  | 幫助中心 |  加入書簽
會員登入 新註冊 | 新用戶登記
HOME新書上架暢銷書架好書推介特價區會員書架精選月讀2023年度TOP分類閱讀雜誌 香港/國際用戶
最新/最熱/最齊全的簡體書網 品種:超過100萬種書,正品正价,放心網購,悭钱省心 送貨:速遞 / EMS,時效:出貨後2-3日

2024年03月出版新書

2024年02月出版新書

2024年01月出版新書

2023年12月出版新書

2023年11月出版新書

2023年10月出版新書

2023年09月出版新書

2023年08月出版新書

2023年07月出版新書

2023年06月出版新書

2023年05月出版新書

2023年04月出版新書

2023年03月出版新書

2023年02月出版新書

『簡體書』人与诸神:荷马的世界图景

書城自編碼: 3871939
分類: 簡體書→大陸圖書→文學文学评论与鉴赏
作者: 陈中梅 著
國際書號(ISBN): 9787544795258
出版社: 译林出版社
出版日期: 2023-05-01

頁數/字數: /
書度/開本: 32开 釘裝: 平装

售價:NT$ 885

我要買

share:

** 我創建的書架 **
未登入.



新書推薦:
海盗之书
《 海盗之书 》

售價:NT$ 381.0
亲美与反美:战后日本的政治无意识
《 亲美与反美:战后日本的政治无意识 》

售價:NT$ 325.0
亲爱的安吉维拉:或一份包含15条建议的女性主义宣言
《 亲爱的安吉维拉:或一份包含15条建议的女性主义宣言 》

售價:NT$ 274.0
理想国译丛064:狼性时代:第三帝国余波中的德国与德国人,1945—1955
《 理想国译丛064:狼性时代:第三帝国余波中的德国与德国人,1945—1955 》

售價:NT$ 571.0
海外中国研究·明清中国的经济结构
《 海外中国研究·明清中国的经济结构 》

售價:NT$ 717.0
理想国译丛018:活着回来的男人:一个普通日本兵的二战及战后生命史(2024版)
《 理想国译丛018:活着回来的男人:一个普通日本兵的二战及战后生命史(2024版) 》

售價:NT$ 515.0
考古四记:田野中的历史人生
《 考古四记:田野中的历史人生 》

售價:NT$ 493.0
大洗牌
《 大洗牌 》

售價:NT$ 437.0

編輯推薦:
在这部著作中作者陈中梅以世界眼光聚焦荷马史诗,对其进行独到、深入和系统的探究,为我们呈现壮阔史诗世界的同时,也展现出自身的创造精神和深厚学养。
內容簡介:
荷马塑造了希腊。荷马史诗凝聚并升华了希腊人的民族自豪感,使他们具备了自己的宗教观、生存理念、审美追求、政治判断力和价值取向,拥有了自己的观念形态。《伊利亚特》和《奥德赛》是希腊民族次清晰的话语表述,其巧妙糅合了神话的古朴和新视野展望的瑰丽诗句浓墨重彩,为后续时代的希腊人绘制了他们即将进入其中的世界图景。
本书聚焦并围绕荷马史诗展开研究,提出了诸多新观点。在介绍荷马和他的史诗的基础上对荷马的诗学思想进行了深入和全面的探究,研述了史诗语境里的奥林波斯诸神,探讨了宙斯在希腊神系里的霸主地位,分析了他的文本处境;通过解析国王,指出阿那克斯和巴塞琉斯之间的异同,细致剖析了荷马的王者观;又指对英雄,细论其长相、战力、吹擂、“气短”和羞辱意识等,细察英雄世界里普通人的生活,针对其在明喻里的“表现”,做了贴近古代语境和社会状况的梳理;考察英雄时代的议事机制;讨论了史诗人物的“二畏”以及普通人的话语权利等问题;结合钩沉词义的做法,阐述了命运与人生、死亡和诸神之间的关系,分析其对宙斯权力的制衡;从侧面指涉希腊文化的核心,深入研讨史诗人物的悲剧意识,揭示了斯库拉的峭壁和卡鲁伯底斯的漩涡的能指潜质……
全书内容丰富,立论精当,引证翔实,行文通畅,充分展示了作者的治学理念,实现了学术性、思想性和可读性的完美结合。
關於作者:
陈中梅:毕业于美国杨百翰大学,获博士学位,曾访学希腊亚里士多德大学古典系。退休前为中国社会科学院外国文学研究所研究员,主要从事古希腊文学、文论、荷马史诗以及西方文化基本结构研究。出版专著《从物象到泛象——开辟文艺研究的新视角》、《柏拉图诗学和艺术思想研究》、《荷马史诗研究》等。译注荷马史诗《伊利亚特》和《奥德赛》;译注并附文阐释亚里士多德的《诗学》。发表论文《亚里士多德〈诗学〉章研析》、《论柏拉图哲学的文学基础》、《试论希腊思辨体系中的technē》、《希腊神族的起源》《〈奥德赛〉的认识论启示——寻找西方认知史上logon didonai的前点链接》《表象与实质——荷马史诗里人物认知现象的哲学暨美学解读》等。多年来尝试运用新思路探究西方文化基本样态的要素构成,成果主要见诸长文《秘索思词源考——兼论西方文化基本结构的形成及其展开态势》和《秘—逻模式与西方文化基本结构的形成及其展开态势研究续篇》等。
目錄

年代说明
缩写说明
一、 典
二、 期刊
三、 《伊利亚特》和《奥德赛》
章 荷马与荷马史诗
一、 荷马
二、 史诗
三、 荷马史诗
第二章 荷马史诗的构合
一、 结构与整合
二、 明喻的构合作用和表义特征
三、 程式与史诗的合成
第三章 诗和诗论
一、 诗人
二、 诗歌
三、 神赋论
四、 自我教授(autodidaktos)
五、 亲临其境者(或亲历者、目击者)的讲述
第四章 史诗语境里的奥林波斯众神
一、 神
二、 奥林波斯(神)与天空
三、 居家奥林波斯
四、 “奥林波斯神”的所指
五、 神的等级之分和性别歧视
第五章 宙斯
一、 天空和奥林波斯的主宰
二、 强健的神主
三、 谋略之神
四、 局限和面临的挑战
第六章 国王(王者)
一、 阿那克斯和巴塞琉斯
二、 权益与职责
三、 王者之相
四、 神一样的人中豪杰
五、 “佳好的国王”
第七章 英雄
一、 宙斯哺育的人中豪杰
二、 平民英雄
三、 长相、力量和作战技能
四、 英勇战斗
第八章 战场上的人中豪杰
一、 吹擂炫耀
二、 吹擂与战斗
三、 羞辱意识
四、 英雄气短
第九章 普通人的作用与生活
一、 效命疆场
二、 “阿开亚人的话语”
三、 劳作,宴饮
四、 和平时期里的生活
五、 “无声”的作用
第十章 明喻里普通人的生活
一、 明喻
二、 牧人
三、 猎手
四、 农夫
五、 水手
六、 渔人
七、 工匠
八、 木工(和樵夫)
九、 父亲,母亲,孩子
第十一章 话语?协商?集会
一、 话语的内向和外向表述
二、 首领间的协商、辩论
三、 其他人士和士兵群众(或民众)的参与
四、 “我们再也没有集会”
第十二章 民众的议论
一、 体现公正并参与历史的构建
二、 “我要抱怨的是你等众人”
三、 潜在的制约
四、 史诗人物的“二畏”
五、 与知识(或常识)和智性的通连
第十三章 命运
一、 人生
二、 部分,份额(或份子)
三、 命运与人生
四、 命运与死亡
五、 daimoni isos
六、 超越命运
第十四章 神与命运
一、 命运女神
二、 神(包括宙斯),神性,命运
三、 宙斯与命运
第十五章 悲剧意识
一、 人生苦短
二、 幸福与苦难
三、 宙斯“喜欢这样”
四、 选择的自由与不自由的选择
五、 塞壬的歌声
六、 斯库拉的峭壁和卡鲁伯底斯的旋涡
第十六章 悲壮人生
一、 阿伽门农
二、 奥德修斯
三、 “朋友,你也只有死亡”
四、 认命与抗争的勇气
五、 萨耳裴冬
六、 赫克托耳
第十七章 阿基琉斯
一、 勇冠全军的英雄
二、 个性犟悍、倔傲
三、 自控能力低下和大局意识薄弱
四、 不听劝说
五、 个人英雄主义
六、 神的批评
七、 “盾牌”的另一面
参考书目
一、 古代典籍择要
二、 西文著述
三、 中文著作和论文
四、 中译外文著作
索引
一、 人神名字
二、 重要希腊词汇和短语
三、 注释中部分内容提示
后记
修订说明
內容試閱


屈指算来,如果把 1987 年春季在美国杨百翰大学人文、古典和比较文学系修习《伊利亚 特》作为起点,我“正式”接触荷马史诗迄今已有二十一年的漫长时间。在这二十多个春秋 里,我在广泛阅读的基础上也做了一些别的事情,比如说翻译了埃斯库罗斯的悲剧,译注了 亚里士多德的《诗学》,撰写了《柏拉图诗学和艺术思想研究》以及《言诗》等著作,撰写了十 几篇万字以上的学术论文。但是,虽然心有“旁骛”,我却一直没有停止过对荷马的关注,让我始终魂牵梦萦的还是荷马和他的史诗。这是一个深深触动我的文学想象和思辨神经,并 且始终挥之不去的荷马情结。古希腊史诗巨匠荷马或许是西方历伟大的诗人。阿里 斯托芬尊其为“神圣的”(theios);在罗马历史学家维莱乌斯(Velleius)和普利尼 (Pulinius)的心目中,这位希腊歌手是他们仰慕的“神圣的诗人”。但丁称荷马为“诗王” (poeta sovrano);文艺复兴以后,荷马的声望如日中天。用雨果的话来说,在这个耀眼的文学太阳面前,伟大的维吉尔也只能是一个陪衬他的月亮。书稿的章会涉及荷马身世的 扑朔迷离以及发轫于古代的关于荷马史诗著作权的纷争,但在这里我们暂且不谈此类问题。出于对荷马的敬重,也考虑到他在西方文学史上无可替代的独特地位,本人不揣浅陋,两度翻译了他的史诗。世界上不一定有第二个人做过同样的事情,但我却磕磕绊绊地做了,并且直到现在仍在结合阅读有意识地提高自己的古希腊语水平,对第二个译本进行不间断的修订。让我略感欣慰的是,经过这些年的努力,现在我已能依据原文,对西文译著中的一些用词进行细致的甄别,提出自己的见解。荷马值得我们为他的作品殚精竭虑。然而,译事上的 有限成功并没有给我带来太多的喜悦。相反,它使我看到了自己的不足,认识到要想在诗情、文采、历史感和知识面上跟上一位伟大诗人的步伐,自己极有必要在一些方面进行严酷的磨练,不断提升思力和学养,做好毕生从事荷马史诗研究的思想准备。上文提及的“修订”当然表明译者的责任感,但同时也说明译文的质量并非尽如人意。如果说次翻译荷马史诗时还多少带有一些年轻人的冲动,当我在1999年至2002年间译注《奥德赛》时,以前的朦胧感觉逐渐变得清晰起来。从那时起,我明确认识到荷马史诗不仅是诗,而且是史,它的瑰美词句里有古代诗性哲学的若隐若现。荷马史诗是学问,对它的注释和研究是学术。倘若以有完整存世文本作为评估的标准,我们是否可以说荷马不仅站立在西方文学长河的开源处,而且也站立在西方历史和思想长河的源头上。从这个意义上来说,荷马史诗是西学的开端。不过,称荷马史诗为学问,不等于否认它的秘索思(mythos,“神话”、“故事”)性质。我的意思是,荷马的秘索思里包含丰广的可思辨“基质”,一经后起之秀逻格斯(logos,“理 性”、“阐述”、“规则”)的冲击,便会在显示古老的同时,放射出思想的光芒。荷马的作品乃诗、史、思的结晶,这么说不仅毫不为过,反而有可能需要进行正面的补充。除了多方面的实用知识,它所富含的西方神学方面的原初信息,也是我们必须重视它的理由。基于这样的认识,我在区分了秘索思与逻格斯的基础上,也指出了二者之间的互通和互补,看到了二者在思想史意义上的递接。秘索思和逻格斯至今依然是撑顶西方文明大厦的两根支柱,但这两根支柱之间不是“老死不相往来”或互不相干的,其间有敌对,有抗衡,但也有借鉴,有互补,有时甚至可以进行有利于双赢的合作。秘索思和逻格斯共同参与了西方软实力的建设,它们之间的冲突、协调以及在抗争和妥协的基础上所达成的战略分工(尽管迟至拿破仑时代,西方尚未明确完成对于建设现代国家来说至关重要的政教分离),展示了西方文明的机制能量。秘索思和逻格斯之间不总是泾渭分明的,其间必定有某种能使合作和互通成为可能的东西,存在着某种二者可以共享的智性元素。出于这样的认识并依据必要的资料支持,经过多年的深入思考,我在2006年撰文提出了塞玛(sēma)这一概念并初步论证了它的理论可行性,于荷马的秘索思里挖掘出崇尚实证和重视可信度的内核,并将其定位为秘索思朝向逻格斯过渡的中继点,由此开辟了从认识论角度入手研究西方古典文学和学术思想史的新视角,学理地打通了二者之间的隔阂。塞玛上承秘索思,下接逻格斯,是连贯展示希腊思想史发展脉络的概念中枢。聪明的史诗人物与后世希腊学者中的许多人都注重实证。修昔底德和柏拉图均不看好荷马的秘索思,但二者却一前一后,心照不宣地抓住了《奥德赛》里奥德修斯的求知行为,认为其中包含可资开发的哲学内涵。在S.伯纳德特(Benardete是有影响的Herodotean Inquiries一书的作者)看来,修昔底德实际上继承了奥德修斯的求证欲望;而 P.J.德内恩(Deneen)的评价是,尽管对史诗英雄(比如说阿基琉斯)颇有微词,柏拉图却小心翼翼地维护着奥德修斯的探索者形象,并且结合苏格拉底的求索,在重要的《国家篇》里对此有所发扬光大。指出秘索思和逻格斯的元概念性质,不仅有助于我们看到西方文化的特色,而且还会启发我们更加明晰地看到中国古典文化的地域品性,以及它的以“经群”(如六经、九经、十三经等)和“六艺于治一也”为特点的组合形式。即便引入道家的阴阳概念,中国文化的群星拱月和强调定于一尊的不变特色依然是明显的,因为它所反映的,本质上不是类似于秘索思与逻格斯之间的那种以神话与科学的对立方式展开的冲突。中国文化强调稳定与和谐,这是它的优势,也是强项。我的研究仍在不断的深化之中。我会把研究 的重点依然放在西学一侧,而不言自明的是,这一研究取向会促使我在现有的“水平”之上,加大对荷马史诗和以它为依托的整个荷马学的依赖程度。细心的读者或许会发现笔者在刚才谈论“求知”时有所跑题,但“求知”与实证是有内在关联的,并不构成冲突。此外,考虑到“求知”和“探索”是笔者近年来锁定的概念主题,很可能与今后的研究走向直接相关,因此在此略作提及,也带有几分投石问路的意思。
荷马史诗的瑰丽使我激动,但它深厚的知识积淀和人文底蕴又促使我尽可能地冷静,使我时常陷入不知或不在乎是否有所收益的沉思。写文章要有条理,但思考可以难以名状。怎样才能把自己对荷马及其史诗的感受以比较恰当和相对完整的方式表达出来?怎样才能更好和更有效地梳理自己的思绪,从而能把一些看似“独立”的问题串连起来,形成比较连贯和有所呼应的思考?怎样才能在时机成熟的时候有层次地释放思想的能量,有节制地迈向互动的广阔,为自己的学术情感和观点表述寻找一个能够达成广泛交流的平台?显然,若要实现这些设想,好的办法或许莫过于把自己的积累和心得写出来,形成一本专著。需要说明的是,上述想法或许听起来不错,但真正实施起来却难度很大,困难重重。课题的设立是以项目的形式规定下来的,有时间上的限制,在开始写作的头几个月里,工作的冷峻性质没有给我带来丝毫快乐。后来,随着思考和写作的缓慢而有成效的推进,自己逐渐沉浸到了与荷马的切磋、交流和商榷之中,慢慢忘掉了时间的禁锢,反倒感觉有些轻松起来,个别好的时间段里甚至还能做到思绪纷飞,文随心至,体验到了写作的自由。这才是学者的人生。压力依然存在,付出依然巨大,但压力的石块下面会长出思想的小草,绽开体现时间价值的花朵。学校不应该是一个折磨人的地方。同样,学术不仅可以,而且应该陶冶人的心性;让人趾高气扬和把人搞得灰头土脸,都不是它的中性本质所应该得到的展示。
本书稿共计十七章。、二章着重介绍荷马和他的史诗。第三章对荷马的诗学思想展开了比较深入和全面的研究。第四章写史诗语境里的奥林波斯众神,并由此过渡到第五章,从力量、谋略和局限等几个方面入手,探讨了宙斯在希腊神系里的霸主地位,分析了他的文本处境。第六章解析国王,讨论了阿那克斯与巴塞琉斯之间的异同,细致剖析了荷马的王者观。第七、八两章指对英雄,讨论涉及他们的长相、战力、吹擂和羞辱意识等内容。战场上 的士兵来自和平时期的平民。书稿的章节设计配合这一理解展开,用了第九、十两章细察普 通人的生活,针对牧者、猎手、农夫和水手等社会群体在史诗尤其是明喻里的“表现”,做了 贴近古代语境和社会境况的梳理。第十一章考量英雄时代的议事机制;第十二章的内容与此对接,讨论了史诗人物的“二畏”以及普通人的话语权利等问题。第十三、十四两章探讨命运,结合钩沉词义的做法,阐述了命运与人生、死亡和众神之间的关系,以分析命运对宙斯权力的制衡终篇。荷马知道宙斯的权力应该受到限制,但就如何进行有效的限制以及限制到什么程度等“难题”,他却似乎还没有形成一个明晰的思路。他的神权论的后底线,还是宙斯的良好意愿以及凡人对这种良好意愿的认同。第十五章从一个侧面指涉希腊文化的核心,深入研讨了史诗人物的悲剧意识,背靠西方文学史上源远流长的解喻传统,揭示了斯库拉的峭壁和卡鲁伯底斯的旋涡的能指潜质。不设前提地强调生存的悲剧本质,会让人感到沮丧。生活中有欢乐,也有不向苦难低头、奋起抗争的豪壮。古希腊人之所以没有过早地在“乌黑的命运”和强烈悲剧感的重压下丧失生活的信心而走向受宿命论诱导的精神沉沦, 荷马所倡导的生存观和鼓励进取的处世态度,起到了遏制失败主义情绪蔓延,并进而避免社会主流价值体系崩溃的重要作用。荷马的生存观里带有“导致”深刻而又不致被深刻所“毁灭”的相辅相成的观念合理性。每一种古代文明都有各自的长处。但是,化悲哀或悲苦为悲壮,变被动应付命运为主动进取,将渺小升华为有限的伟大,从具体的事例中演绎出对一般和普遍性的有哲学底蕴的领悟——这样的意识和举动里有希腊思想的精华。第十六章重点剖析史诗英雄抗争命运的豪壮,展示了鲁基亚英雄萨耳裴冬的硬汉精神和作为一位杰出史诗人物的思想境界,突出了对特洛伊王子赫克托耳的战斗作风、心理素质、命运观和强烈荣 誉感的揭示。第十七章的主角是阿开亚豪杰阿基琉斯,分为“勇冠全军的英雄”、“个人英雄主义”和“‘盾牌’的另一面”等七个部分,既较为系统和透彻地分析了阿基琉斯的性格弱点和过错,也不无新意地挖掘并充分肯定了这位希腊英雄身上的某些或许鲜为人知的优点。
不言而喻,对于一部具备一定规模的书稿,以上文字大概只能算作是粗略的介绍。然而,既然是一篇序言,就不宜过于单薄,除了要有些深度,还总该有一个能够说得过去的篇幅。所以,我打算从书稿的要点,亦即自以为有些价值的亮点中提纲挈领,精选一二,择要陈述,能起一点导读的作用固然很好,但若能因此而有幸得到方家的指教,则无疑更是一件能让我感到高兴的事情。
让我们先从第三章的叙事主旨,亦即荷马诗论说起。古希腊人爱诗,出于本能。诗的激情奔腾在他们的血液里,融化在他们的生命中。但是,古希腊人又是一个追求均衡的民族, 冷静的观察和深入的思考也是他们崇尚的处世态度。诗歌全面反映他们的生活,它的玄妙想象里有他们初的审美情趣和理论冲动。以为荷马只是一位史诗诗人的观点当然是片面的,但即便承认他在哲学、神学、历史、民俗学、天文、地理、军事、农艺、医术和语言等诸多方 面有时代特色的造诣,如果不提他对西方诗学思想之形成所做出的原初贡献,我们对他的认识依然谈不上不留遗憾。经过发掘,我们将会看到,荷马诗论的存在是一个客观事实。荷马诗学是他的诗艺思想的重要组成部分,其成熟程度,在一些方面甚至可能超出了一些资深文 论家们的想象。诗人是神的后裔,他们的作品,即便诉诸悲情,也给人以回味无穷的美感。诗歌不仅是神赋的,而且还可以是自我教授的(autodidaktos),切身的体验和从业的经验使他感受到亲临其境者(或目击者、当事人)的讲述,也应被视为诗歌内容的可靠来源。此外,荷马意识到他在表述主流以外的观点,因此在叙事中讲究策略,使用了技巧。荷马的诗学思想初朴,却不完全是唯心的;事实上,它重视经验,也有实事求是的一面。所以,我们有必要记住的是,当扬弃神赋论时,人们并没有告别荷马,因为他的另一种“说法” 会完成解蔽,由暗处走向明处,由幕后走向前台,取代神赋论的魅力,把人们导向崇尚务实、寻觅真知的途径,深入探究史诗故事的真实成因。写作西方文论史是依循惯例,仍然从柏拉图(或生活在公元前五世纪的德谟克利特的些许“片断”)开始,还是将起点至少前移三百年,从人们以往不甚熟悉的荷马诗论开始,读过书稿第三章的细述,相信答案或许已不难寻找。顺便说一句,研究荷马诗论大概还应重视其中大量出现的明喻,因为正是在那里,诗人基本上彻底排除了神赋论的参与,暗示无需神灵点拨,仅凭自己的见识,便可完成明喻情节的制作,讲诵各种听众耳熟能详的“小故事”。

章 荷马与荷马史诗
治学应该严谨,也讲究明晰。但是,问题在于人们经常无法有效控制研究的对象,不能如愿以偿地得到想要得到的澄明。显而易见的是,作为课题的目标方是无意识的,不会因为人的喜好而主动予以配合,它的“状态”,譬如说在源头上的显现是否明晰,通常并不取决于研究者的愿望。具体到本书稿的研究对象,我们将会发现上述提法并非无的放矢。西方人功底深厚和流派众多的作家及作品评论,实际上是从一个至今仍无法不致引起争议地牢固确立的基点上开始的。这么说乍听起来或许显得偏于玄乎,有点令人难以置信,却是我们不得不勇敢面对的事实。说到西方文学的源头,人们会想到荷马。然而,荷马不是我们可以不设前提地放心追溯的文学始祖。事实上,西方文学史上或许没有哪一位有大篇幅作品存世的重要作家,比他的身世更加扑朔迷离。荷马不总是可以“实证”的,有西方学者甚至怀疑历史上是否确有荷马其人。荷马真实,却也虚缈,他的身世和创作年代无法精确核证。我们知道,如果打算有成效地从事哲学研究,专家们会强调先行寻找一个坚实和稳定的基点。但文学有自己的特色,与哲学有所不同。它的,也是那种让哲学望尘莫及的能耐,便是能变“废”为“宝”,将无奈转化为魅力。只要认真对待,处理得当,起点上的模糊不仅不会损害文学的接受面,反而还会增添它的妩媚。模糊也是学术赖以生存的一个有意义的起点。当然,哲学所倚重的稳定性也是相对的,涉及它的鼻祖,比如说米利都的泰勒斯(Thalēs),后人的所知同样相当模糊,在一些重要的方面并不一定比对荷马的了解清晰。看来,历史在这一点上是公允的,只要所涉的年代久远,无论哲学还是文学,都会或多或少地在源头上遇到难以正本清源的问题。困难的存在是一个客观事实,但“难 以”不等于放弃。相反,它应该是一种动力,激励我们迎难而上,限度地发挥自身(当然 还有资料)的潜力,孜孜不倦地勤奋工作,以期朝着解决难题的方向筚路蓝缕,一步一个脚印地向前迈进。
一、 荷马
历史公允,却并非无懈可击。上述存在于文学和哲学领域里的模糊,倘若从“时间”的角度来评判,其实也说明了历史本身所包含的不明晰。英国诗人兼文论家马修?阿诺德曾用不多的词汇概括过荷马的诗风,其中之一便是思想和表义的“简约”。然而,这位文风庄重、快捷和通常说来比较直朴的希腊史诗诗人却有着不简明的身世,给后人留下了许多不解 其庐山真面目的疑团。首先是他的名字。Homēros不是个普通的希腊人名。至少在希腊化时期以前,史料中没有出现过第二个以此为名的人物。Homēros被认为是homēra(中性复数形式)的同根词,可作“人质”(亦即“抵押”)解。然而,以诗唱换取客地居民招待以解决生计,是古代吟游诗人的常规做法,并非仅为荷马为之(荷马显然不是古希腊早的歌手或唱诗人<aoidos>),何故由他一人独得此名?此外,即使有人愿意用 “诨名”相称,荷马也不会乐于接受,日后会予以改变。Homēros亦可拆解作homē(h)oron,意为“看不见(事物)的人”,亦即“盲人”。这一解析同样显得勉强,除了某些后世资证外,也许是根据《奥德赛》里的盲诗人德摩道科斯所作的反推,把荷马想当然地同比为古代诗家中不乏其人的瞽者。细读史诗,我们会发现荷马有着极为敏锐的观察力,对色彩和光亮的分辨尤为细腻。荷马的名字还被解作短诗的合成者。有学者试图从 Homēridai(荷马的儿子们,荷马的子弟们)倒推 homēros 的成因,所作的努力值得嘉许。然而,此类研究也可能走得过远。比如,历史上曾有某位英国学者,此君突发奇想,竟将Homēros 倒读为 Soremo,而后 者是 Soromon(所罗门)的另一种叫法,由此将荷马史诗归属到了一位希伯来国王的名下。应该指出的是,从字面推导含义是西方学者惯用的符合语文学(philology)释事规则的常规做法,即便尝试倒读人名,也算不得十分荒唐,只是由此得出的结论可能与事实不符乃至南辕北辙,这是我们应该予以注意的。
诗向来是一种神奇的东西,在生产力落后,人们的智力和智性尚待开发的古代尤其如 此。在荷马史诗里,歌手可以不至过分地像对待王者、首领和英雄们一样,称诗人为“神圣的”(或“神一样的”)。如此称呼合乎传统,既不会引起史诗人物的反感,也不致使荷马时代的听众产生不舒服的感觉。屠格涅夫说过,诗是上帝的语言。T.S.艾略特认为,一切真正的诗歌首先是传达神意(里尔克也持类似的见解),然后才能被人理解。二位大诗人不一定知晓,当他们如此说话的时候,他们正以自己的方式,富有新时代特征地表述了荷马对诗和诗人的认识。诗人神圣,荷马本人当然不会例外。当然,这么说不是暗示荷马有意借颂扬诗人之名,行突出自己之实。我们知道,荷马没有像赫西俄德那样,在诗作里“顺便”提及自己的名字。然而,希腊人需要有一位属于这个伟大民族的神圣诗人。在他们看来,荷马有传统赋予的古远和无与伦比的天资,有那样澎湃的诗情,那样丰广而高远的人文情怀和深厚的历史感,因此比任何诗人都更为接近于神圣,“神圣的”于他当之无愧。“神圣的荷马”(theios Homēros)出现在喜剧诗人阿里斯托芬的作品里。可以肯定,在公元前五世纪的雅典和其他城邦,这不太可能只是个别人的提法。柏拉图(Platōn)批评荷马的神学,却推崇他的诗才。通过苏格拉底的如簧之舌,他称荷马为好(aristōi),也是神圣的(theiotatōi)诗人。柏拉图的赞誉不像是言不由衷的。或许,正因为荷马是古代的 诗歌权威,才促使他把荷马当作批判的主要对象,立志战而胜之,用哲学的逻格斯(logos)取代诗歌的秘索思(mythos或 muthos)。显然,尽管受到一些哲人的批评,荷马已经如日中天,theios于他当之无愧。亚里士多德(Aristotelēs)对荷马的赞美,在《诗学》里可 谓溢于言表。他认为荷马独步天下,全面超越了其他史诗诗人。在情节的取舍方面,荷马同样胜人一筹,可谓出手不凡(thespesios)。thespesios的字面意思为“神说的”(或 “神圣的话音”),亚里士多德没有用它赞誉过别人,包括他的老师柏拉图。诗艺唤天资(euphous),需要迷狂(manikou)。在这里,亚里士多德用他的理性主义和当时广为人知的“迷狂说”,取代了荷马的神赋论。然而,在希腊人看来,迷狂是通连神意的,亚里士多德没有指出这一点,但我们却可以从柏拉图的《伊安篇》里非常清晰地了解到它的神学背景。亚里士多德是了解荷马之神圣的(theios),但他的理性主义诗学观却似乎不允许他从正面赞扬荷马的“神性”。thespesios的使用,或许反映了他的矛盾心情。这个词的常规意思 带有“似神的”内涵,但在它所出现的上下文里却不宜直白地作如是释解。借助表义上的模 糊,亚里士多德巧妙地打了一个擦边球,既委婉肯定了荷马的“神圣”,亦即非同寻常,又赞扬了他构诗技巧的出类拔萃。
希腊人认同荷马,其中许有民族的感情色彩,也有想当然的成分,但是支撑他们在这一 问题上形成共识的依据,主要还是他们所知道的一些散见于史料中的记载,以及根据这些记 载所形成的认知传统。对于他们,否定荷马是不可想象的。否定确有荷马其人,甚至比否定 传统的神祇,包括长期声名显赫的奥林波斯神族的权威更难。希腊人终接受了耶稣,在信 仰上放弃了宙斯,但他们却没有因为喜欢莎士比亚和普希金,没有因为世界上出现了许多诺 贝尔文学奖得主而放弃荷马。过去、现在如此,将来大概也只能这样。古希腊人相信,现代 希腊人亦然,他们的祖先中有一位名叫荷马(Homēros)的诗人(aoidos),他天分极高,阅历丰富,创编过宏伟、壮丽和含带浓烈悲剧色彩然而却脍炙人口的史诗,是民族精神的塑造者,民族文化的奠基人。一般认为,荷马出生在小亚细亚沿岸的希腊人移民区,因而是一个伊奥尼亚希腊人。据后世的《荷马生平》和其他古代文献的通常需要使用者去粗取精乃至沙里淘金的记载,荷马的出生地至少多达七个以上。至公元前六至前五世纪,古希腊人一般将他的“祖城”限定在下列地名中的一个,即基俄斯(Chios)、斯慕耳纳(Smurna)和科洛丰(Kolophōn),其中尤以基俄斯的呼声。在一篇可能成文于公元前七世纪末或前六世纪初的颂神诗《阿波罗颂》里,作者以一位诗人的口吻称自己是一个“来自山石嶙峋的基俄斯的盲(诗)人”(tuphlos anēr),是一名出色的歌手。马其顿学问家斯托巴欧斯 (Johannes Stobaeus,亦即 John of Stobi,“斯多比的约翰”)编纂过一套诗文集,其中引用了从荷马到塞弥斯提俄斯(Themistios)等众多古代诗人和作家的语句。根据他的记载,抒情诗人塞蒙尼德斯(Sēmōnidēs)曾提及荷马的诗行(即《伊利亚特》6.146),并说引用者认为这是一位“基俄斯(诗)人的话”(Chios eeipen anēr)。值得一提的是,塞蒙尼德斯没有直呼荷马其名,似乎以为只要提及“基俄斯人”,人们就会知晓它的所指。上述引文或许还不能一锤定音地证明荷马(或一位创编过史诗的盲诗人)的家乡就是小亚细亚的基俄斯岛,但至少可以就诗人的故乡归属问题,给我们提供一个大致的范围或参考项,为我们了解荷马其人,提供一条虽然从某种意义上来说仍然存在着一些疑点的线索。

 

 

書城介紹  | 合作申請 | 索要書目  | 新手入門 | 聯絡方式  | 幫助中心 | 找書說明  | 送貨方式 | 付款方式 香港用户  | 台灣用户 | 海外用户
megBook.com.tw
Copyright (C) 2013 - 2024 (香港)大書城有限公司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