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入帳戶  | 訂單查詢  | 購物車/收銀台( 0 ) | 在線留言板  | 付款方式  | 聯絡我們  | 運費計算  | 幫助中心 |  加入書簽
會員登入 新註冊 | 新用戶登記
HOME新書上架暢銷書架好書推介特價區會員書架精選月讀2023年度TOP分類閱讀雜誌 香港/國際用戶
最新/最熱/最齊全的簡體書網 品種:超過100萬種書,正品正价,放心網購,悭钱省心 送貨:速遞 / EMS,時效:出貨後2-3日

2024年04月出版新書

2024年03月出版新書

2024年02月出版新書

2024年01月出版新書

2023年12月出版新書

2023年11月出版新書

2023年10月出版新書

2023年09月出版新書

2023年08月出版新書

2023年07月出版新書

2023年06月出版新書

2023年05月出版新書

2023年04月出版新書

2023年03月出版新書

『簡體書』文明大趋势:为什么说21世纪是中国世纪

書城自編碼: 3870560
分類: 簡體書→大陸圖書→歷史中國史
作者: 周兴旺 著
國際書號(ISBN): 9787519470920
出版社: 光明日报出版社
出版日期: 2023-05-01

頁數/字數: /
書度/開本: 16开 釘裝: 平装

售價:NT$ 493

我要買

share:

** 我創建的書架 **
未登入.



新書推薦:
全球城市发展报告2023:基于全球城市网络的合作与竞争
《 全球城市发展报告2023:基于全球城市网络的合作与竞争 》

售價:NT$ 1277.0
为什么只见树木不见森林:从简单现象到复杂系统
《 为什么只见树木不见森林:从简单现象到复杂系统 》

售價:NT$ 442.0
大英帝国的兴衰:跨越海洋 征服世界
《 大英帝国的兴衰:跨越海洋 征服世界 》

售價:NT$ 549.0
意大利文艺复兴新艺术史
《 意大利文艺复兴新艺术史 》

售價:NT$ 4474.0
2023年《咬文嚼字》合订本(精)
《 2023年《咬文嚼字》合订本(精) 》

售價:NT$ 437.0
世界银行营商环境成熟度方法论手册
《 世界银行营商环境成熟度方法论手册 》

售價:NT$ 1501.0
观鹤笔记.全三册
《 观鹤笔记.全三册 》

售價:NT$ 837.0
Hello算法
《 Hello算法 》

售價:NT$ 727.0

建議一齊購買:

+

NT$ 493
《 疫病年代:东汉至魏晋时期的瘟疫、战争与社会 》
+

NT$ 284
《 从鸦片战争到五四运动 》
+

NT$ 342
《 天朝的崩溃 修订本 》
+

NT$ 463
《 为什么是东周 》
+

NT$ 278
《 细读唐朝三百年:一读就上瘾的大唐兴亡史 》
+

NT$ 869
《 西周史 》
編輯推薦:
为什么说21世纪是中国世纪
內容簡介:
当今,人类文明已经走到了一个前所未有的十字路口。人类社会一方面面临着堆积如山的全球治理问题,巨大风险和挑战时刻威胁着人类文明的存亡绝续;另一方面,当今世界体系是由先发工业国家主导建立的民族国家体系,先发国家一旦感觉其为全球治理付出的成本高于其收益时,便会选择逆全球化,回到自己的舒适区,而听任后发国家在风雨中飘摇。这一巨大困局,就是“21世纪人类文明的困局”。
美国汉学家白鲁恂曾指出:中国是一个伪装成民族国家的文明体。中华文明历经5000年,为何依然年轻且有澎湃的活力? 作为历劫不衰的中华文明在应对人类社会历次重大危机与挑战时积累了哪些宝贵经验?集纳了丰厚中华文明底蕴的中国式现代化对21世纪人类世界的共同问题将提供哪些独到的解决方案?
本书分上、下两编,上编以文明兴衰的内在逻辑为经,以农业文明—工业文明—信息文明为主线,对5000年来中华文明的演绎逻辑进行了剖析,同时以世界大历史为纬,从全球的视角,对5000年来世界主要文明体的历史表现进行大纵深透视,客观分析世界各原生文明的内核,揭示文明盛衰的规律和发展趋势。下编分析了全球化时代的内在困局,在殖民霸权文明日益走向式微和内耗的前提下,中华文明作为从未断绝的天下型文明,其独特的文明观与对人类前途命运的自觉担当,必将成为21世纪人类文明进程的领跑者。中国式现代化创造了人类文明新形态,必将为21世纪人类文明的困局破局。
關於作者:
周兴旺
毕业于中国人民大学,文化历史学者,资深媒体人。30年来从事文化人类学的研究和实证分析,出版著作十余种,以文明大战略和历史大视野为主要用功方向,现居北京。
目錄
绪?论
中华文明复兴的世界意义
一、文明力,解析文明演变的一把钥匙 002
二、凭逻辑说事,让逻辑说话 005
三、从文明的再定义出发,理解文明的正向性 008
四、文明的内核:决定文明体形态的结构逻辑 011
五、文明的未来:经得艰难考验时 013
六、只有天下型文明,才能扛起天下的责任 016
上?编
5000年中华文明之基本逻辑
章?当代人应该如何看待中华文明
一、有连贯历史记录的文明为何不被认可 024
二、 对于前人的创制,今人应该如何看待 027
第二章?高起点的农业文明,从黄帝时代到周秦时代
一、黄帝时代人们如何创制中国早的国家形态 033
二、一位杰出女统帅,扛住了一次文明大入侵 040
三、 周礼,天下型文明的伟大创设 043
四、治理大规模文明体政治哲学的形成 048
第三章?大一统的文明国家崛起,从秦到汉
一、天下体系需要一个可配套的国家体制 052
二、大一统不是从天上掉下来的 055
三、充实大一统,开创大格局 059
四、向西!向西!凿出一条丝绸之路 067
第四章?从大劫难到大繁盛,从魏晋南北朝到隋唐
一、中华文明承受了一次空前大劫难 073
二、混乱中有一个主旋律 080
三、佛教中国化:一场了不起的文化融合 085
四、超级强国的模板 099
第五章?农业文明时代持续繁荣的,从宋元到明清
一、 唐宋之变,中华文明何以呈现近代化图景 109
二、 治国是个技术活 119
三、GDP长期占据世界,是一种什么样的体验 125
四、无精细不文化,这场“文艺复兴”不简单 133
第六章?古典天下型国家的完成
一、突破农业文明的天花板,算不算真功夫 140
二、没有赶上工业革命列车,是否就不算是盛世 145
三、不搞大航海,为何造就了“白银帝国” 151
四、明清反对自由贸易吗 156
第七章?无与伦比的中国工业革命
一、没有殖民就没有英国工业革命 158
二、应对“三千年未有之大变局” 165
三、苦难的工业化道路 170
四、逆袭,产生在不可能的国度 172
五、中国工业化奇迹的文明密码 176
下?编
21世纪的领跑者
第八章?信息文明社会开启
一、新的文明样式已经到来 188
二、应对百年未有之大变局 196
三、中国究竟做对了什么 205
四、在科学这个“无尽的前沿”,中国人再也不能输 208
第九章?人类命运的抉择
一、两种协作观缘何大相径庭 216
二、对待他者,为何态度如此不同 219
三、三个“日不落帝国”一脉相承 228
四、美元所到之处,都是美国收割的“韭菜” 235
第十章?规划未来,中国直通2049
一、中国之治VS西方之乱 239
二、涓滴效应VS共同富裕 244
三、破地网,决天罗,2035是关键 254
四、目标2049,中国如何赢得战略自主权 263
五、为了全人类,未来30年中国人还需要干一件大事 272
第十一章?21世纪,让红星照耀世界
一、中华文明能使全世界得到幸福 280
二、英美治下的世界秩序,让这个星球苦难不断 288
三、新天下主义,能为21世纪的世界难题解套 295
四、世界历史民族与人类命运的彼此成就 300
附?录?
文明大势,快问快答——眺望21世纪的中国与世界……310
后 记?中国式现代化破解21世纪人类文明的困局……339
內容試閱
解读中国,可以从多种视角。
但讲清楚何以中国这个问题,无疑从文明的视角来得更恰当些。
美国汉学家白鲁恂曾指出:中国是一个伪装成民族国家的文明体。
中国的陆地面积已经是洲级规模,与欧洲面积几乎相等,中国的内海和边海面积亦极大。中国现有人口超过14亿,位居全球,约为欧洲总人口的两倍。中国与古埃及、古巴比伦和古印度并称为四大文明古国,实证可考的文明史有5000多年。中华文明作为5000多年未曾断绝的古老文明体,保留了全世界完整的文化历史记录。
历史长、规模大、未断绝、原生,再加上完整的文字历史记录,是中华古典文明的显著特性。步入21世纪,中华文明时代一跃成为工业文明阶段的后起之秀,并在信息文明阶段迈入社会前端地位,成为人类文明史上在农业文明、工业文明和信息文明三大文明阶段都能保持卓越表现的文明体。
中国,作为当今世界文脉相承的文明古国,是21世纪人类文明中名副其实的长者。中国应当在21世纪发挥怎样的作用?中华民族作为历史感、应对历次文明挑战有经验的尊者,在充满风险和挑战的21世纪,应当为人类文明赓续传承发挥怎样的作用?这些都需要从文明的底层逻辑进行解析。
马克思说过:我们只知道一门的科学——历史学。
我们身处历史的大分水岭上,在国际国内形势变幻莫测的当下,要设法看清人类的出路,就必须回溯历史,回到人类先贤曾经走过的路上,从历史的智慧中找到照亮前程的曙光。
本书将主要围绕三大主题展开:中华文明在农业文明时代何以如此优异?工业文明时代,中国何以走出异于西方先发工业国家的新道路?信息文明时代,中国将何以引领世界?

中华文明复兴的世界意义
一、文明力,解析文明演变的一把钥匙
迄今,人类文明史,就是一部各文明体应对危机和挑战的发展史。文明因为应对挑战成功而发展,因为应对挑战失败而衰亡。古今中外,概莫如此。
为了应对挑战,解决制约文明发展的问题,人类需要协作。没有协作或者协作规模过小的人类活动,将无法应对挑战,也无从延续文明。
人类为了稳定的生存或者定居,进行了成规模的协作,原始的狩猎或者采集生活方式变成了定居和种植,农业文明萌生了。人类因协作而创造出了村社、城市、文字、祭祀和宗教以及早期国家,较高水平的农业文明诞生。农业文明时代,以农耕为主要物质生产方式,有了剩余产品,更广地域的交换成为可能,人类协作的广度和深度持续提升,广大规模的国家得以形成,围绕提升人类协作水平的各种技术和制度亦应运而生,文明由此灿烂可观。
古埃及、古巴比伦、古印度文明已经中断或消散,现今的尼罗河地区、两河流域、印度河与恒河流域的文化和居民,均与古文明时期居民没有种族基因联系,文化脉络也已断裂,只有中华文明绵延至今,生生不息。著名文化学者文扬在《文明的逻辑》中指出:今天的中华文明,是历经了全部人类文明历史并未曾中断的文明,既没有发生过汤因比所说的“摇篮地的转移”,也没有发生过在蛮族入侵冲击之后的中断。
汤因比在《历史研究》中统计,人类有史以来大约有21种较大的文明,现今仍然存在的约有7种,其他均已衰亡,这些文明的衰亡,全部是因为应对危机和挑战失利。
古埃及人修筑金字塔时,中国人就在;古巴比伦人修造空中花园时,中国人也在;古印度人印度河边修造城池时,中国人也在;古希腊人在雅典修造神庙时,中国人还在;古罗马人在修造斗兽场时,中国人当然在——但他们现在都不在了,他们的后裔无处寻觅了,中国人的后裔还在这里,他们与祖先依然血脉相连,文脉可考。身处21世纪的当代人,对这样一个已经5000多岁却依然健在且依然活得很年轻的老人,应该说点什么?
历经5000多年,为何依然年轻且具有澎湃的活力?5000年来,中华文明在应对人类社会的历次重大危机与挑战时,积累了哪些宝贵的历史经验?中华文明和中国人,连绵5000年的生存智慧、发展经验、更新之道,对于21世纪的人类世界,将会有哪些启发?
本书的上编部分,正是以中华文明为蓝本,对比各大主要文明的兴衰表现,总结出中华文明在应对历次重大危机和挑战时采取的方式方法,从中提取历史经验,为处在历史大分水岭上的21世纪人类社会,提供参考和镜鉴。
二、凭逻辑说事,让逻辑说话
谁掌握文明历史的解释权,谁就掌握了那个时代的话语权。中国这块土地上创造了世界文明历史上卓尔不群的巨大文明,迄今,却缺乏对这种卓越性的来源系统的解析和总结。即使有一些片断的解释,也依然沿袭西方学术体系,从西方“普世文明”的角度出发,将中华文明的崛起和复兴视为一种例外。比如诺贝尔经济学奖获得者科斯,将中国崛起视为世界文明的一种例外。这显然极大削弱了中华文明发展逻辑的说服力,从而将中国崛起之道贬低为一种难以言传更难以效仿的心法和秘诀。
回溯思想史可以发现,黑格尔哲学为解析世界文明历史发展提供了弥足珍贵的启示和思想资源。黑格尔明确提出,哲学的真正出现在于实现理性与现实的和解。黑格尔认为,全部世界历史表现为“自由”意识的发展阶程。黑格尔把精神和“人类的热情”并称为“世界历史的经纬线”。所谓热情,就是指从私人的利益、特殊的目的或利己的企图而产生的人类活动。黑格尔在坚持精神或观念为“原则”的前提下,通过关注人的热情和激情在生活世界的现实开展,揭示人类历史不过是一幕幕人的热情的表演,论证精神的“实行”和“实现”进程。
黑格尔的理论框架可以解释文明发展的内在逻辑,即任何文明都是人类创造的,人类出于生存繁衍发展和有目的的精神提升,驱动着文明的发展和进步。热情和激情在现实生活中表现为欲望,而精神就是人类对自己精神提升和超越的内在需要。换句话说,人类天性需要创造文明、发展文明、壮大文明,人类对于美好生活的需求,是驱动文明进步的永恒动力。在这一进程中,没有东西方之分,也没有人种之别。
但是黑格尔所处的时代(1770—1831年),正是西方文明全面追赶并开始超越东方文明的时代,精神看起来在西方已经居于全面优势的时代。所以,黑格尔仓促地断言,世界历史行程就是从东方到西方的“自由”意识的进展和逐级提升的过程。黑格尔生卒年时值清朝乾隆三十五年至道光十一年,当时的中国正处于由盛转衰的时间节点,西升东降的态势日益明显。出于历史的局限性,黑格尔将西方正在兴起的文明态势列为时代精神的顶点也不足为奇,但中华文明在历经100多年的消沉和没落之后,居然在20世纪中期之后绝地重生,大放光彩,成为世界主要文明体中从绝境中复苏进而迎来伟大复兴的文明,这一世界文明的伟大奇迹,打破了黑格尔的西方文明论。倘若黑格尔能看到今天的中华文明重现风华正茂之姿态,他该做何解释?
但人类文明的兴衰逻辑应当是普遍的、共通的。钱锺书先生在《谈艺录》一书的序言中曾经指出:“东海西海,心理攸同,南学北学,道术未裂。”这句话的意思是说:东西南北乃至全世界的心理,都有它的一致性和共同性。中国和西方的文学艺术,它们的原理和方法并不是完全断裂的。学术本无地域之分,更不应该有文明界限。钱锺书先生的这一论述彰显了中国学者的雄心和格局,说明不管是东方文明还是西方文明,人类的基本心理结构是一致的,学术逻辑也是一致的。西方人把自己的道理讲得清楚,东方人就可以理解。同理,东方人如果能够将自己文明的盛衰之理说得符合逻辑,西方人也一定能够接受。逻辑是不分东方西方的,坚持从逻辑出发,就一定会有说服力。
当代学者在面对中华文明这样一个的存在时,不约而同地面临着一个困境:将其与西方既有的经济学、政治学、历史学、文化人类学对照,都会发现事实与理论不符。因为几乎所有的西方社会科学都难以解释中国的崛起和中华文明的复兴。用黑格尔的话说,理性和现实始终无法实现和解。在这样的情势下,许多学者竟选择牺牲现实或者对现实进行选择性解释,如“中国迟早要崩溃”“按人均GDP来算,永远无法追上西方”“即使人均寿命超过西方国家平均水平,但生活还是没质量”……以此来证明西方的理论没有错,是中华文明的表现太奇特。可以想见,如果没有对中国崛起逻辑和文明复兴内在逻辑进行有说服力的解读,“读懂中国”就难以成为可能,让人信服中国,则更加艰难。
如果因为巨大的学术困难和叙事的复杂性,就此放弃自己的话语权,那就是对一个伟大文明不负责任。
倘若黄钟毁弃瓦釜雷鸣,邪说淫辞必定大行其道。中华文明,顺天应人,应人民对美好生活的追求而复兴,因诚实劳动、以苦干硬干改善境遇而崛起,以世界共同富裕共同发展共同抵御艰难风险而出列,有何不可见人的地方?对那些歪理邪说,不抵制、不批评、不申辩,行吗?这就是“岂好辩哉,予不得已也!”本书在下编部分将对中华文明的复兴机理进行探讨,梳理出这一伟大文明的独特气质和优势,希望从文明盛衰的内在逻辑进行解析,以提升人们对中华文明独特优势的解释能力,说出这一历史的长期合理性,从而争取既讲好中国故事,又讲好中国逻辑和中国道理。
三、从文明的再定义出发,理解文明的正向性
文明总是与人的创造相关,在尚未找到外星球文明形态的当下,文明可以被约定俗成为人类的文明。其他的一切自然对象,如果未曾被人类观察和认知,没有被人类纳入思考的范畴,我们亦不能将其纳入文明。
“人类的历史是文明的历史,不可能用其他任何思路来思考人类的发展。”文明和文化都涉及一个民族全面的生活方式,文明是放大了的文化。汤因比认为,文明和文化都包括价值观、准则、体制和在一个既定社会中历代人赋予了头等重要性的思维方式。法国历史学家布罗代尔则注重从空间区域划分文明——文明是一个空间、一个文化领域,是文化特征和现象的一个集合。美国历史学家沃勒斯坦偏重认为文明是人类创造的精神财富的总和——文明是世界观、习俗、结构和文化(物质文化和高层文化)的特殊联结,它形成了某种历史总和,并与这一现象的其他变种共存。
文明是人类创造物的概念,文明是区别于原始存在的标志,它既包括精神文明,又包括物质文明。文明作为一个巨大概念,在其前面加上限定词,就可以成为界定不同种类、不同区域、不同层次文明的标志。比如说,以地理区域命名,可以有黄河文明、长江文明、尼罗河文明和两河文明;以国家区分,可以有中国文明、美国文明、英国文明和法国文明;以时间区分,可以有秦汉文明、宋元文明、明清文明等。诸如此类,都反映了文明作为一个总体性概念,具有很强的整体性,它是用来描述人类在不同的时空进行创造的总和。
但是,检寻既有的文明概念,都只是对文明的特征以及标志和范畴进行描述,均不能对文明作为人类创造的共同财富进行总体的价值判断,特别是西方的学者,就文明对于人类社会的总体意义和巨大价值缺乏一致的意见,《人类的演变——采集者、农夫与大工业时代》作者、美国当代著名历史学家莫里斯,他承认人类在文明演进中选择的价值观,是由人类从周遭世界获取能量的社会组织方式决定的,即人类总是选择有利于促进自身生存与发展能力的文明价值,“每个时代的观念都是得其所需”。然而,莫里斯还是未能就文明向善性的标准做出更深的阐释。
何者为文明,何者为不文明?本书尝试了一个新的定义:文明,即人类为了促进生存与发展以及降低协作成本而创造的事物总和。
这一定义厘清了多重关系:文明与非文明。文明是人类创造的,且是为了促进人类生存与发展需要的产物;非为人类创造的(比如原始大自然),且从长期看阻碍和伤害人类生存与发展的东西,比传染病、三寸金莲、鸦片、海洛因等,则应被视为非文明或反文明。
这一概念还蕴含着一层关系,好的文明和不够好的文明。好的文明是有效率的,这个效率就体现在能促进人类更大范围的协作能力和降低人类协作的成本之上。根据科斯定理,在交易成本为零的情况下,从社会整体角度看,只有公平或满足一定程度公平的初始资源或产权配置,人们的自愿交易才有可能实现社会整体的资源配置。进而言之,如果一项文明的成果能限度地降低人类协作的成本,从而使人类的协作有效率,那便是正向的文明成果。好的文明能促进人类协作,为文明发展进步提供正向的能量,降低文明的熵值。降低的熵值越大、节约的成本越多,则文明的正值就越大。反之,这种文明就还不够好,对人类协作的促进尚存在可降低的熵值。
由此可见,文明演进的本质,就是文明力。文明力,就是人类不断拓展的协作能力。人类通过不断提升文明力,协作规模越来越大,协作效率越来越高,而协作成本不断下降。农业文明时代,因为人密集定居,而出现了城市和巨型国家,协作规模大大高于原始狩猎和采集社会。到了工业文明时代,随着市场规模的拓展,人类次有了全球化分工协作,协作规模和效率又是农业文明社会不可比拟的。到了信息文明社会,由于人类的交往沟通成本极大降低,协作之紧密、沟通之便捷,又在工业文明的基础上大大提升了。未来的世界,有发展前途的文明力就是能够限度动员、促进人类进行大范围协作的文明。换句话说,文明发展的大趋势就是不断促进人类更大范围更深程度的协作。如果这种文明组织方式有利于促进人类团结协作,便是正向的,反之,就会增加人类协作的熵值,从而让文明发展陷入停滞。所以,根据文明发展的大趋势,未来的人类文明需要抛弃零和博弈思维,而采取合作共赢的原则,让全人类在广大范围更深层次进行心灵沟通,凝结起全人类的文明力,从而使得人类文明能够克服重大危机,破浪前行。
从文明力的定义出发,人们可以更加清晰地看到,文明的方向应当是向善的,文明进步应当是促进正向的文明发展,不断降低人类协作的成本,致力于降低文明力的熵值,增进多数人的协作水平。
人类文明因为协作而诞生,因为大规模高水平的协作而发展,文明的趋势就是围绕增进协作能力而演进,阻碍人类协作的文明体不可避免地要走向消亡,这就是文明演进的基本规律。本书在分析人类文明演进的几个关键阶段时,将会反复运用文明力的规律,从而衡量某种文明的发展是否达到了上进或者衰竭的临界点。
四、文明的内核:决定文明体形态的结构逻辑
任何一个较大的文明体,都有其内部发展演绎的逻辑,其中重要的起决定性作用的就是结构性逻辑。就好比轮子的圆形结构决定其运动时摩擦力小,三角形的三角结构决定其受力的稳定性,文明的内部结构决定其基本形态和基本功能。
任何一个成熟的文明体结构都是由四组基本关系决定的:神与神之间的关系,人与神之间的关系,人与人之间的关系,人与物之间的关系。每一组关系都产生一种力量,四种力量的总和决定这一文明体的总能量和演绎方向。
创造文明的进程就是创造历史的进程,而历史的进程本身就是作为历史主体的人合力的结果。对此,恩格斯曾指出,无论历史的结局如何,人们总是通过每一个人追求他自己的、自觉预期的目的来创造他们的历史,而这许多按不同方向活动的愿望及其对外部世界的各种各样作用的合力,就是历史。
在这里,恩格斯肯定了人作为社会历史发展的主体性意义。那么,人又是如何推动社会历史发展的呢?恩格斯进一步指出,历史是这样创造的:终的结果总是从许多单个的意志的相互冲突中产生出来的,而其中每一个意志,又是由于许多特殊的生活条件,才成为它成为的那样。这样就有无数互相交错的力量,有无数个力的平行四边形,由此就产生出一个合力,即历史结果,而这个结果又可以看作一个作为整体的、不自觉地和不自主地起着作用的力量的产物。
文明体中的四组基本力量在不同的发展阶段并不总是均衡的,也不一定总是指向一致的。当这四种力量作用到社会身上时,如果指向比较一致,内耗降低到小,即文明的熵值时,文明演进的力量就,社会进步就快,其文明的形态表现就是文明体成员能够协同一致,生产力得到快速提升,文明的规模和能量扩展速度很快,文明的活力和创造力迸发,给其他文明体的吸引力和导向力也变得很强。按照毛泽东的描述就是,这种文明“既很强大,又很可亲”。只有掌握了文明的基本结构,才能说掌握了文明演化的底层逻辑,才能探寻到万变中的不变,才能动态地、持续地看清文明力的本质和演变趋势。本书将采用这种高度凝练的文明底层逻辑对各文明体的盛衰消长进行分析,通过这种结构化分析,各种文明能量的消长趋势就能很快清晰地呈现出来。

 

 

書城介紹  | 合作申請 | 索要書目  | 新手入門 | 聯絡方式  | 幫助中心 | 找書說明  | 送貨方式 | 付款方式 香港用户  | 台灣用户 | 海外用户
megBook.com.tw
Copyright (C) 2013 - 2024 (香港)大書城有限公司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