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入帳戶  | 訂單查詢  | 購物車/收銀台( 0 ) | 在線留言板  | 付款方式  | 聯絡我們  | 運費計算  | 幫助中心 |  加入書簽
會員登入 新註冊 | 新用戶登記
HOME新書上架暢銷書架好書推介特價區會員書架精選月讀2023年度TOP分類閱讀雜誌 香港/國際用戶
最新/最熱/最齊全的簡體書網 品種:超過100萬種書,正品正价,放心網購,悭钱省心 送貨:速遞 / EMS,時效:出貨後2-3日

2024年04月出版新書

2024年03月出版新書

2024年02月出版新書

2024年01月出版新書

2023年12月出版新書

2023年11月出版新書

2023年10月出版新書

2023年09月出版新書

2023年08月出版新書

2023年07月出版新書

2023年06月出版新書

2023年05月出版新書

2023年04月出版新書

2023年03月出版新書

『簡體書』植物的艺术(卡尔·布洛斯菲尔德 官方授权摄影画册 )

書城自編碼: 3865587
分類: 簡體書→大陸圖書→藝術摄影
作者: [德]卡尔·布洛斯菲尔德 摄,[德]汉斯约尔格·屈斯特 撰,
國際書號(ISBN): 9787571019617
出版社: 湖南科技出版社
出版日期: 2023-06-01

頁數/字數: /
書度/開本: 8开 釘裝: 平装

售價:NT$ 1148

我要買

share:

** 我創建的書架 **
未登入.



新書推薦:
中国古代史(中华现代学术名著9)
《 中国古代史(中华现代学术名著9) 》

售價:NT$ 513.0
铁轨上的德国
《 铁轨上的德国 》

售價:NT$ 529.0
一带一路 零距离
《 一带一路 零距离 》

售價:NT$ 367.0
汗水的奖赏:运动小史
《 汗水的奖赏:运动小史 》

售價:NT$ 367.0
战后日本的联合国外交研究——理论与实践(冷战后的日本与中日关系研究丛书)
《 战后日本的联合国外交研究——理论与实践(冷战后的日本与中日关系研究丛书) 》

售價:NT$ 367.0
车到山前:全球产业变革与日本汽车的未来
《 车到山前:全球产业变革与日本汽车的未来 》

售價:NT$ 373.0
再见,失眠
《 再见,失眠 》

售價:NT$ 427.0
武器与战争:古代军事历史百科图鉴
《 武器与战争:古代军事历史百科图鉴 》

售價:NT$ 583.0

建議一齊購買:

+

NT$ 684
《 数码摄影后期跨越性提升的320个致胜技巧 》
+

NT$ 281
《 摄影小史 》
+

NT$ 747
《 摄影金奖之路 纪实人文摄影创作与后期核心技法 》
+

NT$ 579
《 唯美人像摄影手册 46堂课教你从入门到精通 》
+

NT$ 1474
《 摄影通史(900余张珍贵高清图片,全面梳理近200年摄影发展史) 》
+

NT$ 554
《 摄影入门:人像摄影超简单 》
編輯推薦:
植物摄影先驱卡尔·布洛斯菲尔德经典作品集,罗意威(Loewe)品牌创意总监钟爱的摄影师,科学与艺术完美交织,德国卡尔布洛斯菲尔德档案馆官方授权出版!70幅摄影史里程碑作品,捕捉前所未有的植物细节和形态,展现植物本身艺术性的一面,呈现别样的自然之美;德国植物学家对每张照片进行科学注解,美妙与深刻共同呈现。平和、克制和充满希望的影像,唤醒我们重新思考人与自然的关系365*235mm大开本高清印刷,专色 过油工艺,精致呈现植物的优雅形态与结构
內容簡介:
本书为著名摄影艺术家卡尔·布洛斯菲尔德的植物摄影作品集,由卡尔·布洛斯菲尔德档案馆(Karl Blossfeldt Archive)的收藏家和创始人安·维尔德和于尔根·维尔德(Ann and Jürgen Wilde)编辑并整理,收录了布洛斯菲尔德的70幅经典植物肖像作品,并由德国植物学家汉斯约尔格·屈斯特撰写植物学注解。
卡尔·布洛斯菲尔德以客观手法对植物的根、茎、叶、花、果进行拍摄,既精准地展示了它们各自的特点和丰富的细节,也将那些平凡的植物抽象为艺术的形态,以金属般的雕塑结构融合超现实理念开创了现代艺术和摄影的新形式,是自然与艺术结合的典范。
植物学家汉斯约尔格·屈斯特撰写的植物学注解简洁生动,将布洛斯菲尔德的拍摄手法、物种的辨识特征及自然历史与欧洲的景观历史串联起来,让读者不仅了解到植物学知识,也重新思考人与自然的关系。
關於作者:
摄影 :[德] 卡尔·布洛斯菲尔德(1865—1932)
卡尔·布洛斯菲尔德是植物摄影的先驱,但他既不是专业的摄影师,也非植物学家,而是一位雕塑家和业余摄影师。作为联邦自由与应用艺术学院的教授,他对植物世界的兴趣初是为了教育。他着迷于植物的结构,并意识到摄影可以成为一种有用的教学工具,方便他的学生对植物的形式进行观察和比较。布洛斯菲尔德使用一台自制相机拍摄了大量的植物样本,并将它们放大了45倍。从1898 年开始,他总共拍摄了6000 张左右的照片,主要用作课堂上的视觉辅助工具。
他的这些照片终被整理并出版为《自然的艺术形式》(Art Forms in Nature, 1928)和《自然的艺术形式:第二辑》(Art Forms in Nature, Second Series, 1932),这些作品对他那个时代的艺术产生了持久的影响,并受到超现实主义者和新客观主义运动的热烈欢迎。他的书让他一夜成名,被认为是艺术和摄影史上的里程碑。这些作品朴素而富有诗意,捕捉了前所未有的植物细节,展现出自然的永恒之美。
撰文 :[德] 汉斯约尔格·屈斯特
植物学家和科普作家,生于1956年,毕业于德国斯图加特市霍恩海姆大学生物学专业。自1998 年起,在莱布尼茨汉诺威大学植物地理学研究所担任植物生态学教授。他研究和出版的重点是生态学原理,以及中欧的植被和景观历史。
翻译:李叶飞
“植物星球”创办人,曾任《外滩画报》资深记者、《氧气生活》杂志主编。出版植物随笔《庭前花未开》《阁下李先生》,译有《大卫·奥斯汀:迷人的英国玫瑰》等。
目錄
致谢

前言
图版

植物学注解
摄影师年表
內容試閱
前言
卡尔·布洛斯菲尔德的照片背后有着令人惊叹的故事。他的每一幅作品都讲述了植物、生命、艺术、思想以及联想。此外,这些图像的起源及其对后世的影响也值得我们细述。
1865 年,卡尔·布洛斯菲尔德出生在德国哈尔茨地区一个名叫席洛(Schielo)的小镇。他在音乐和艺术方面的天赋很快就引起了人们的注意,而他作为修补匠的修补技能同样令人称道。他对摄影感兴趣,并自己制造了一台相机,这在那个摄影术诞生不久的年代极不寻常,更别说还是在这样一个偏远小镇。16 岁的时候,布洛斯菲尔德开始当学徒,做金属铸工。此时,他非凡的艺术才华再一次展现出来。后来,他获得了一笔津贴,前往柏林,在柏林装饰艺术博物馆教育学院学习艺术,如今该学院已成为柏林艺术大学的一部分。在这里,卡尔·布洛斯菲尔德遇到了他理想的老师——莫里茨·穆勒(Moritz Meurer 1839—1916),穆勒也找到了理想的学生。
莫里茨·穆勒曾师从路德维希·里 克 特(Ludwig Richter)和 朱 利 叶斯·施诺尔·冯·卡洛斯菲尔德(Julius Schnorr von Carolsfeld)等人,这两位画家给自己的许多作品赋予了一种构造或装饰性的框架。作为一名教师,穆勒也花了很多时间研究装饰艺术。他希望自己的学生能够快速理解摆在他们面前的物体,这样他们就可以把这些物体融入到自己的艺术作品中。穆勒开始收集制作教具需要的素材,教具也就是所谓的“穆勒青铜器”(Meurer bronzes),这些青铜器是基于植物形态铸造的。他需要这方面的协助,年轻的卡尔·布洛斯菲尔德正好有这方面的能力。穆勒和布洛斯菲尔德一起进行了多次旅行,经常去往地中海地区。
卡尔·布洛斯菲尔德的角色不仅是一名模型师,还是一名摄影师。他拍摄了这些后来被铸造成青铜器的植物。拍摄这样的照片需要很高的才能,首先是捕捉植物的本质:应该在什么时候、植物的什么状态下拍摄?它的形象会让人联想到什么?如何处理花蕾和果实,以突出它们的典型特征 ?
还有很多技术层面的问题需要考虑:
摄影师的拍摄目标是忽略背景,只呈现植物主体(或植物的一部分)。照片必须显示所有的细节,这对后续制造模型很重要。布洛斯菲尔德对植物摆放的把控是完美的:他把它们放在一块玻璃板上,这块玻璃板与下垫面保持一定的距离,因此这些植物不会投下阴影。他还需要从不同的角度照亮拍摄目标,以便它们的所有部分和三维结构清晰可见。当果实、种子或花序被四面八方的光线均匀照射时,它们的曲线和形状就会扭曲,所以对物体的一侧进行更大亮度的照明至关重要。鉴于1900 年前后的技术限制,拍摄每一张照片前都需要深思熟虑的准备。在拍摄小物体时,只有选择较长的曝光时间,才能获得足够的景深。布洛斯菲尔德后来很可能冲洗过自己的照片,这样他就能确定图像的对比度,即明暗之间的区别。他也会通过遮蔽可以防止个别区域在照片上看起来太暗,这种技术需要使用一张小卡片或其他不透明物体,并四处移动它,以反复阻挡光线照到相纸相应区域。
后来,穆勒、布洛斯菲尔德和其他工作人员确实用这些照片创作了许多青铜模型,用于艺术学院的教学。然而,植物照片的数量已经达到天文数字。在这个项目的早期阶段,根本没有人能预见到,卡尔·布洛斯菲尔德的这些照片会成为艺术作品,而他本人也基本上会成为一名钻研那个时代科学理论的植物学家。他拍摄了当时被发现并首次被科学记录的植物。他的许多照片都附有一丝不苟的注释,这证明他很熟悉照片上那些植物的学名。

 

 

書城介紹  | 合作申請 | 索要書目  | 新手入門 | 聯絡方式  | 幫助中心 | 找書說明  | 送貨方式 | 付款方式 香港用户  | 台灣用户 | 海外用户
megBook.com.tw
Copyright (C) 2013 - 2024 (香港)大書城有限公司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