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入帳戶  | 訂單查詢  | 購物車/收銀台( 0 ) | 在線留言板  | 付款方式  | 聯絡我們  | 運費計算  | 幫助中心 |  加入書簽
會員登入 新註冊 | 新用戶登記
HOME新書上架暢銷書架好書推介特價區會員書架精選月讀2023年度TOP分類閱讀雜誌 香港/國際用戶
最新/最熱/最齊全的簡體書網 品種:超過100萬種書,正品正价,放心網購,悭钱省心 送貨:速遞 / EMS,時效:出貨後2-3日

2024年04月出版新書

2024年03月出版新書

2024年02月出版新書

2024年01月出版新書

2023年12月出版新書

2023年11月出版新書

2023年10月出版新書

2023年09月出版新書

2023年08月出版新書

2023年07月出版新書

2023年06月出版新書

2023年05月出版新書

2023年04月出版新書

2023年03月出版新書

『簡體書』聊斋志异(少年国学无障碍阅读)

書城自編碼: 3860959
分類: 簡體書→大陸圖書→小說中國古典小說
作者: [清]蒲松龄 著 陈晓浒 选注
國際書號(ISBN): 9787550637863
出版社: 凤凰出版社
出版日期: 2023-04-01

頁數/字數: /
書度/開本: 16开 釘裝: 平装

售價:NT$ 144

我要買

share:

** 我創建的書架 **
未登入.



新書推薦:
心理治疗中的依恋访谈
《 心理治疗中的依恋访谈 》

售價:NT$ 605.0
为何生活越来越像走钢索
《 为何生活越来越像走钢索 》

售價:NT$ 325.0
情感的转化力量:AEDP的疗愈之路
《 情感的转化力量:AEDP的疗愈之路 》

售價:NT$ 671.0
美国产业关系领域的起源与演变
《 美国产业关系领域的起源与演变 》

售價:NT$ 381.0
拐点:站在AI颠覆世界的前夜
《 拐点:站在AI颠覆世界的前夜 》

售價:NT$ 386.0
竞争优势:透视企业护城河(珍藏版) 6[美]布鲁斯·格林沃尔德
《 竞争优势:透视企业护城河(珍藏版) 6[美]布鲁斯·格林沃尔德 》

售價:NT$ 554.0
日本通史(修订本)上下
《 日本通史(修订本)上下 》

售價:NT$ 1445.0
好的爱,有边界
《 好的爱,有边界 》

售價:NT$ 330.0

建議一齊購買:

+

NT$ 244
《 搜神记(中国古代志怪小说集 ) 》
+

NT$ 208
《 儒林外史(中国古代讽刺文学的高峰,胡适、鲁迅等大家共同推崇,可与薄伽丘、塞万提斯、巴尔扎克、狄更斯等人的作品相提并论。) 》
+

NT$ 696
《 西游记+红楼梦+三国演义+水浒传 青少版(套装4册) 》
+

NT$ 291
《 东周列国志 》
+

NT$ 270
《 漫画版《世说新语》(翻开《世说新语》,看魏晋风流名士,真性情的人都大呼痛快!)(读客经典文库) 》
+

NT$ 319
《 搜神记 足本呈现《搜神记》,无删减,全解全译,力求完美呈现!精心绘制近百张精美插画,让干宝笔下的精怪鬼神“跃然纸上”! 》
編輯推薦:
无障碍读懂古代文言短篇小说之作
內容簡介:
《聊斋志异》是中国古代文言短篇小说的之作。梦幻的想象,传奇的故事,一批鲜活灵动的神鬼妖狐,在瑰丽绚烂的世界中展示着社会百态。写人状物,莫不传神;画鬼画妖,尽皆精妙。本书精选《聊斋志异》中的经典篇目,篇前设置导读,点出主旨,提炼思想精髓;文中对生僻字词注音注释,便于学生理解文意,真正实现了无障碍阅读,有助于文言文阅读和文学欣赏能力的提高。通过阅读本书,学生能够掌握原著的艺术特色和思想价值,走进原著奇异生动、虚实相生的艺术世界。
關於作者:
陈晓浒,南京市中华中学雨花校区执行副校长。中学语文高级教师,南京市语文学科带头人,江苏省“333”工程培养对象。编纂有《歇后语实用词典》《向朱子读书法学读书》,评注有《小窗幽记》等。
目錄
目录
聊斋自志
瞳人语
偷桃
种梨
劳山道士
娇娜
叶生
王成
画皮
陆判
婴宁
聂小倩
快刀
莲香
阿宝
口技
红玉
连琐
夜叉国
罗刹海市
姊妹易嫁
续黄粱
辛十四娘
赵城虎
武技
花姑子
大力将军
小谢
狼三则
刘姓
阿绣
崔猛
于中丞
梦狼
司文郎
于去恶
凤仙
佟客
王子安
席方平
贾奉雉
织成
石清虚
附录
一、蒲松龄年谱简编
二、名家简评
內容試閱
导读
《聊斋志异》,简称《聊斋》,俗名《鬼狐传》,是中国文学杰出的文言短篇小说集。其作者蒲松龄,字留仙,又字剑臣,别号柳泉居士。他生于明崇祯十三年(1640年),卒于清康熙五十四年(1715年),山东淄川县(今淄博市淄川区)蒲家庄人。蒲松龄的家族是书香世家,明朝万历年间,全县秀才共八人,蒲氏家族占了六人,之后也是“科甲相继”。高祖蒲世广是廪生,曾祖蒲继芳是庠生,到了祖父蒲生汭这一代,由于没有考中秀才,家道开始衰落。蒲松龄的父亲名槃,字敏吾,也没有考中秀才,转而经商。至蒲松龄时代,“为寡食众,家以日落”(《述刘氏行实》)。
蒲松龄自幼受到传统的儒学教育,希望由科举走入仕途,因此他发愤苦读,十九岁,“初应童子试,即以县、府、道三,补博士弟子员”(张元《柳泉蒲先生墓表》),轰动一时,受到清初著名诗人、时任山东学政施闰章的赏识。施闰章在蒲松龄的八股文试卷上批道:“空中闻异香,下笔如有神。”“观书如月,运笔如风。”此后蒲松龄却久挫于乡试,屡败屡战,直到六十三岁才放弃科考。
康熙九年(1670年),蒲松龄应朋友扬州府宝应县知县孙蕙的邀请,去孙蕙那里做幕宾,次年因为要参加乡试,他又回到了淄川。这短短一年多的经历,对蒲松龄的思想产生了重大影响。在帮办公务过程中,蒲松龄了解了官场的腐败和黑暗,看到了社会各个阶层的真实状况。
蒲松龄一生的其余时间,均在缙绅之家教书。其中在本县西铺毕际有家设馆三十年,时间长。毕家是官宦世家和书香世家,家中藏书极为丰富。蒲松龄授课之余即博览群书,同时进行文学创作,《聊斋志异》全书大部分在此期间完成。蒲松龄七十岁归老家居,七十二岁“援例出贡”,成为岁贡生,七十六岁在家中辞世。
《聊斋志异》全书十六卷,近五百篇,书中故事讲述佳人才子、花妖鬼狐的爱恨情仇;鸟兽虫鱼、草木竹石的神奇变化;三界五行、古今中外的奇闻异事;乡风民俗、自然万物的趣闻怪谈,题材广泛,内容丰富。
蒲松龄一生亲历明清易代及清初顺治、康熙两朝,经历了明末清初的战乱,目睹了清初黑暗的政治现实。作为一个有着“济世利人”抱负而又无力实现的落魄书生,他只能将自己的悲愤诉诸笔端,用小说揭露和批判那个“全无天日”的世界,这些反映社会黑暗,揭露和抨击封建统治阶级压迫、残害人民罪行的作品,表现出蒲松龄作为一个下层知识分子对民生的密切关注和强烈的社会责任感。如《红玉》描述出官僚地主相互勾结,对百姓残忍迫害;《梦狼》利用超现实的场景对“苛政猛于虎”进行了形象化诠释;《续黄粱》揭露了封建官吏作威作福、贪污横暴、欺压百姓的罪恶行径。
哪里有压迫,哪里就有反抗。面对地主阶级的剥削、封建官吏的压迫、土匪豪强的戕害,被压迫者奋起抗争。《聊斋志异》也有一批歌颂被压迫人民反抗斗争精神的作品。如《席方平》通过主人公席方平在阴司为父无惧无畏告状伸冤的故事,赞扬了被压迫者坚强不屈、誓死斗争的反抗精神。
蒲松龄热爱生活,追求真善美的境界,《聊斋志异》那些反对封建婚姻、批判封建礼教,歌颂青年男女纯真的爱情和为争取自由幸福而斗争的作品中,表现出了领先于时代的赞美爱情自由、婚姻自主的思想。他塑造了一个又一个生动而鲜明的人物形象:《婴宁》中美丽娇憨的美女婴宁,《娇娜》中真挚大方的狐女娇娜,《阿宝》中痴情专一的书生孙子楚,《连琐》中才貌双全的女鬼连琐……从不同侧面勾勒出蒲松龄心中对完美爱情的理解。值得注意的是,蒲松龄在描写男女爱情时,特别强调精神和情感层面的相互交流和理解,“知己”之爱,是超越功利和欲望的更高层次追求,《娇娜》中“不羡其得艳妻,而羡其得腻友”一句,是这种超越其时代的先进思想的集中体现。
蒲松龄一生致力于科举,虽然被其视野和所处的时代所局限,他并不能自觉而清晰地否定科举制度,但他在《聊斋志异》用相当数量的篇目,创作了鲜明生动的情节,揭露和批判科举考试制度的腐败和种种弊端:《叶生》中屡试不中的士子之魂痛苦挣扎;《司文郎》中考官之作“刺鼻棘心”;《贾奉雉》中考场标准错乱颠倒;《王子安》中等待放榜的书生酒后为狐仙戏弄……这些都意在揭露科举制度的弊端与丑恶,特别是其对文人心理和社会生态造成的恶劣影响。
蒲松龄十分重视人的道德修养,他提出人要“正心”“立身”。时时反省,时时杜绝“忍心”“贪心”“欲心”以及一切不良之心,明确“人与禽兽分界之处”“心中有一点之正气”“风波之中,立得脚定”。(《为人要则》)
《聊斋志异》有一批带有道德训诫意义的篇目,教育人要诚实、乐于助人、吃苦耐劳、知过能改等等:《瞳人语》规劝君子应“非礼勿视”;《种梨》批判吝啬无礼的有钱人;《劳山道士》讽刺急功近利、心术不正的小人;《狼三则》赞扬临危不惧、勇于斗争的精神,都借形象的故事表现了蒲松龄“正心”“立身”的道德追求。
鲁迅先生在《中国小说史略》中评价《聊斋志异》:“虽亦如当时同类之书,不外记神仙狐鬼精魅故事,然描写委曲,叙次井然,用传奇法,而以志怪,变幻之状,如在目前;又或易调改弦,别叙畸人异行,出于幻域,顿入人间;偶述琐闻,亦多简洁,故读者耳目,为之一新。”由此可见,《聊斋志异》的特点就是“用传奇法,而以志怪”。
从时间来说,“志怪”即“志怪小说”,出现较早,产生和流行于魏晋南北朝,其内容以记叙神异鬼怪故事传说为主,一般以接近口语的散文写成,不重词藻,只求简约,大部分故事情节也只是粗陈梗概。“传奇”一般指“唐传奇”,是唐代文人创作的文言短篇小说,与志怪小说相比,内容题材更加丰富,除志怪小说中的鬼神情节,还有大量人世故事,综合运用多种艺术手法塑造个性鲜明的人物,以曲折生动的情节引人入胜。
《聊斋志异》的内容多为虚幻的“神仙鬼狐精魅故事”,这与志怪小说作为“鬼神志怪之书”(《中国小说史略》)的刻画主题是一致的。但《聊斋志异》的创作手法不同于志怪小说的实录,而是与唐传奇类似,“有意而为小说”,以情节曲折生动和人物塑造生动见长。
在语言艺术方面,《聊斋志异》更是超越唐传奇,达到了中国文言短篇小说前所未有的高度。蒲松龄可称中国语言的巨匠,他继承了传统文言文的精炼、简洁、准确、生动、骈散结合等优良传统,又从口语中提炼出大量具有鲜明个性的清新、隽永、活泼、诙谐而极富表现力的语言,采用直接引用、化意铸词、借形赋意、粘合化用等手法,充分展现出中国文言文的独特魅力,创造了《聊斋志异》特具的语言艺术风格。
本书从《聊斋志异》中挑选出四十三篇小说供同学们课外阅读,这些篇目涵盖了《聊斋志异》中的主要内容题材,可以让同学们窥一斑而见全豹,对全书的内容有相对全面的了解,基本把握全书的思想感情。这部分作品同时也是能体现全书艺术手法和语言风格的代表性篇目,同学们也可由此对蒲松龄的语言技巧和艺术成就有所知悉。
同学们应该如何利用本书研读《聊斋志异》呢?可以尝试以下方法:
(一) 通读感知
1.利用导读,初步了解
本书在所选的每篇小说前都安排了导读,导读从本篇小说情节安排、人物形象、手法技巧、思想情感等方面入手,对重要、特色的要素进行了点拨和赏析。同学们可以在阅读小说正文前,利用导读,对作品形成初步的认知,并明确文本阅读时需要关注的重点。
2.借助注释,疏通文本
《聊斋志异》是用文言文创作的,书中又涉及很多传统文化知识,如典故、制度、器物、民俗,同学们直接阅读有一定困难。为了帮助同学们理解,本书编撰时,对这些可能的难点都进行了注释。同学们遍阅读时,可以借助注释,读懂大意,连贯顺畅地完成初次阅读,大致理解故事内容。
3.复述故事,把握情节
在初读了解故事内容后,同学们可以与同班小组协作,相互补充,复述故事;如果是单独阅读,可以尝试自行回忆故事情节。这个过程中,尽量不再看文本,用遍阅读后在脑中留下的印象,把故事情节梳理清楚。
(二) 精读理解
1.分析要素,把握主题
同学们在通读小说后,就可以开展探究性阅读,分析小说三要素,准确把握作品的主题。
小说就是以塑造人物形象为中心,通过故事情节的叙述和环境的描写反映社会生活的文学作品。小说三要素是指人物形象、故事情节和环境描写(自然环境和社会环境)。人物形象的核心是人物的思想性格。故事情节指作品所描写的事件发展,用以展示人物性格,表现作品主题。环境描写指对人物活动的环境和事情发生的背景作描写。环境描写分为自然环境和社会环境。自然环境描写是指对人物活动的时间、地点、季节、气候及花草鸟虫的描写;社会环境描写是指对人物活动的具体背景、处所、氛围以及人际关系等作描写。
因为我们在通读时已经完成了对情节的梳理,这一遍阅读的主要任务就是明确故事发生的环境,深入分析人物性格,进而以人物为中心,以其活动过程、性格特征入手,理解和把握作者的写作目的和思想感情,即文章的主题。
《聊斋志异》中大多数小说的结尾,都设置了“异史氏曰”部分。作者用“异史氏曰”的形式,表明自己想要表达的主旨情感。同学们可以将这部分内容与自己的理解相对照,从而进一步加深对作家作品的理解。
2.圈点批注,赏析技巧
《聊斋志异》“用传奇法,而以志怪”,综合运用多种艺术技巧,在语言风格、人物描写、情节结构、情感旨趣、写作手法各方面都表现出极高的艺术造诣。同学们可以试着用圈点批注的方式,在阅读时选择小说中引发自己思考和感触之处,进行圈点勾画,并用一两句话的旁批或夹注,写出自己的所感所思、心得体会,帮助自己阅读探究、加深理解。在圈点批注时,注意圈画符号的一致性,便于今后与同伴交流阅读心得,再读时也可以回顾自己的阅读体验。
(三) 文言积累
对同学们来说,阅读《聊斋志异》也是一个有效提升自己文言文水平的过程,特别是文言文知识的积累,对今后的文言文阅读有极大的作用。本书的注释,不仅可以帮助同学们理解小说内容,更为同学们提供了文言文知识的积累素材。建议同学们在阅读时准备笔记本,分类把自己不熟悉的文言文知识积累下来。文言积累可分为以下两个方面:一是文言文基础,一般包括通假字、一词多义、古今异义、词类活用、特殊句式、成语等;二是古代文化常识,包括称谓习惯、历法、节气、职官定位、地理、礼仪、古代音律、科举制度、宗法、风俗等文化内容。
阅读时,同学们除了可以利用本书注释外,也可以利用图书、网络资源查找资料进行补充,让积累更加完善。
(四) 批判反思
《聊斋志异》是一部伟大的文学巨著,其作者蒲松龄也是中国文学史上的巨匠。但我们也必须承认,作家的思想必然会受到其所处时代思潮和其个人经历的影响和局限,进而表现在其作品中。同学们应主动展开批判性思维,反思《聊斋志异》的人物塑造、情节设置、思想旨趣、情感态度等方面,是否表现出蒲松龄思想的局限性,是否缺乏先进性和普世性。在进行批判性思维阅读时,应当注意质疑应该来自对文本的理解,而不是推测和臆断;观点也应当有客观现实和逻辑规律的支撑,而不是妄下结论。在深入思考后,尝试整理质疑和观点,并把推理的过程写下来。有了这样的过程,同学们的阅读理解能力和批判性思维水平都会迈上一个新的台阶。
陈晓浒2022年9月

聊斋自志
【导读】这篇是蒲松龄为《聊斋志异》写的序言,反映了蒲松龄创作《聊斋志异》的宗旨和他此时的思想状态。蒲松龄首先说到了《聊斋志异》是继承前人屈原和李贺的浪漫主义风格,“自鸣天籁,不择好音,有由然矣”,具有强烈的抒情性。这都表现出作者对浪漫主义艺术风格和以小说为诗的文体创新的追求。
序言中还说到,《聊斋志异》的创作经历一个漫长的历程,是“集腋成裘”;书中寄托了浓厚的个人感情,“浮白载笔”。创作目的既是“妄续幽冥之录”,更是“仅成孤愤之书”,表达着对现实的不满和批判。
读懂这篇序言,对我们阅读《聊斋志异》有重要作用。

披萝带荔〔描述披着香草的山鬼之类的神话故事〕,三闾氏〔战国大诗人屈原〕感而为骚〔骚体诗〕;牛鬼蛇神,长爪郎〔唐代诗人李贺〕吟〔作诗〕而成癖〔癖好〕。自鸣天籁〔发于内心的自然之声〕,不择好音〔人们喜爱的喜庆之语〕,有由然矣。松〔作者自称〕落落〔疏阔孤独〕秋萤之火〔秋天萤火虫发出的微弱亮光。喻作者处境凄凉而卑微〕,魑魅〔精怪鬼物〕争光;逐逐〔追逐,追求〕野马之尘〔天地间的浮游尘埃。喻污浊的社会〕,罔两〔即“魍魉”,精怪鬼物〕见笑。才非干宝〔东晋文学家,著有神话故事集《搜神记》〕,雅〔颇〕爱搜神;情类黄州〔宋代文学家苏轼〕,喜人谈鬼。闻则命笔,遂以成编〔成书〕。久之,四方同人〔此指有同好之人〕,又以邮筒〔古人邮寄书信时用的圆形管筒〕相寄,因而物以好〔hào,爱好〕聚,所积益夥〔huǒ,多〕。甚者:人非化外〔指封建教化不及的边远地区〕,事或奇于断发之乡〔剪断长发,身刺花纹,此为古吴越水乡的习俗。此处指蛮荒之地〕;睫在眼前〔发生在眼前的怪事。睫:眼睫毛〕,怪有过于飞头之国〔人头会飞的国度〕。遄飞逸兴〔意兴超逸飞动〕,狂固难辞〔难免狂放不羁〕;永托旷怀〔远大志向〕,痴且不讳〔无须讳言〕。展如〔崇实尚礼而鄙夷狂痴〕之人,得毋〔恐怕〕向我胡卢〔笑声。这里指笑〕耶?然五父衢〔孔子父母的安葬处。这里指繁华路口。衢:两路交叉、可通四方的路口〕头,或涉滥听〔无稽之言〕;而三生〔佛教以过去、现在、未来,即前生、今生、来生为“三生”〕石上,颇悟前因〔前世因缘〕。放纵〔放任〕之言,有未可概〔一概〕以人废〔因人废言〕者。
松悬弧〔出生〕时,先大人〔亡父〕梦一病瘠〔瘦〕瞿昙〔这里指代僧人〕,偏袒〔身穿袈裟,袒露右肩〕入室,药膏如钱,圆粘乳际。寤〔睡醒〕而松生,果符〔符合〕墨志〔蒲松龄乳旁有一黑痣,与其父梦中僧人膏药位置相符。意为自己就是那个梦中的和尚转世〕。且也:少羸〔léi,瘦弱〕多病,长命不犹〔长大之后,命不如人〕。门庭之凄寂,则冷淡如僧;笔墨之耕耘〔做幕僚、塾师,以谋生计〕,则萧条似钵〔和尚食器〕。每搔头自念:勿亦面壁人〔僧人〕果是吾前身耶?盖有漏根因〔佛教名词,指能生成或引起果报的根本原因〕,未结人天之果〔指僧人修炼的果报〕;而随风荡堕,竟成藩溷之花〔飘到篱笆外粪坑的落花。喻自身命运不济〕。茫茫六道〔佛教指天道、人道、阿修罗道、饿鬼道、畜牲道、地狱道。佛教认为众生根据善恶,都在“六道”里轮回转世〕,何可谓无其理哉!独是子夜〔夜十一时至凌晨一时〕荧荧〔灯光微弱的样子〕,灯昏欲蕊〔灯油将尽,灯芯则结灯花〕;萧斋〔清冷的书斋〕瑟瑟,案冷疑冰。集腋为裘〔喻积小成大,积少成多〕,妄续幽冥之录〔南朝宋刘义庆集门客所撰的记载神鬼怪异故事的《幽冥录》〕;浮白〔饮酒〕载笔,仅成孤愤之书;寄托如此,亦足悲矣!嗟乎!惊霜〔因霜落而惊觉秋天到来〕寒雀,抱树无温;吊〔悲伤〕月秋虫,偎阑〔栏杆〕自热。知我者,其在青林黑塞〔知己朋友所在之处〕间乎!
康熙己未〔康熙十八年,即公元1679年〕春日。瞳人语·瞳人语〖MZ)〗
【导读】《论语》里要求君子“非礼勿视”。本篇中的方栋,初有才无行,尾随偷看芙蓉城七郎子的新娘子,被罚失明,后来每日诵《光明经》化解“非礼”之罪,唤醒眼中的小瞳人,打通眼翳得以复明。
细细想来,小瞳人其实就是心中的善念和仁爱之心,诵经的意义不仅在于忏悔,更在于灵魂净化、心灵感悟和层次提升。
文学视角中,本篇中有特色是对小瞳人语言和动作的描写。如:“左目中小语如蝇,曰:‘黑漆似,叵耐杀人!’右目中应云:‘可同小遨游,出此闷气。’”又如:“有小人自生鼻内出,大不及豆,营营然竟出门去。渐远,遂迷所在。俄,连臂归,飞上面,如蜂蚁之投穴者。”皆生动形象,颇有趣味。

长安〔今陕西省西安市〕士方栋,颇有才名,而佻脱〔行为轻佻〕不持仪节〔礼节〕。每陌上〔郊野路上〕见游女,辄轻薄尾缀〔尾随〕之。清明前一日,偶步郊郭〔郊外。郭:城墙〕,见一小车,朱茀〔指古代女子乘车,车篷前后挂的帘。茀:fú〕绣幰〔xiǎn,车上的障幔〕;青衣〔古时地位低贱者着青衣。此处代称婢女〕数辈,款段〔款段马,动作迟缓之马。此指骑马慢行〕以从。内一婢,乘小驷〔马〕,容光绝美。稍稍近觇〔看〕之,见车幔洞开,内坐二八女郎,红妆艳丽,尤生平所未睹。目炫神夺,瞻〔看〕恋弗〔不〕舍,或先或后,从驰数里。忽闻女郎呼婢近车侧,曰:“为我垂帘下。何处风狂儿郎,频来窥瞻!”婢乃下帘,怒顾生曰:“此芙蓉城〔传说中的仙境〕七郎子新妇归宁〔出嫁的女子回娘家看望父母〕,非同田舍娘子〔乡下妇女〕,放〔放任〕教秀才胡觑!”言已,掬〔两手捧〕辙〔车辙〕土飏〔同“扬”〕生。
..................

 

 

書城介紹  | 合作申請 | 索要書目  | 新手入門 | 聯絡方式  | 幫助中心 | 找書說明  | 送貨方式 | 付款方式 香港用户  | 台灣用户 | 海外用户
megBook.com.tw
Copyright (C) 2013 - 2024 (香港)大書城有限公司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