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入帳戶  | 訂單查詢  | 購物車/收銀台( 0 ) | 在線留言板  | 付款方式  | 聯絡我們  | 運費計算  | 幫助中心 |  加入書簽
會員登入 新註冊 | 新用戶登記
HOME新書上架暢銷書架好書推介特價區會員書架精選月讀2023年度TOP分類閱讀雜誌 香港/國際用戶
最新/最熱/最齊全的簡體書網 品種:超過100萬種書,正品正价,放心網購,悭钱省心 送貨:速遞 / EMS,時效:出貨後2-3日

2024年04月出版新書

2024年03月出版新書

2024年02月出版新書

2024年01月出版新書

2023年12月出版新書

2023年11月出版新書

2023年10月出版新書

2023年09月出版新書

2023年08月出版新書

2023年07月出版新書

2023年06月出版新書

2023年05月出版新書

2023年04月出版新書

2023年03月出版新書

『簡體書』题解论语

書城自編碼: 3854162
分類: 簡體書→大陸圖書→中小學教輔高中通用
作者: 高传利
國際書號(ISBN): 9787520733526
出版社: 东方出版社
出版日期: 2023-05-01

頁數/字數: /
書度/開本: 16开 釘裝: 平装

售價:NT$ 325

我要買

share:

** 我創建的書架 **
未登入.



新書推薦:
晨曦将至
《 晨曦将至 》

售價:NT$ 381.0
破碎的四月(斯玛依尔·卡达莱作品)
《 破碎的四月(斯玛依尔·卡达莱作品) 》

售價:NT$ 314.0
Procreate插画手绘从新手到高手
《 Procreate插画手绘从新手到高手 》

售價:NT$ 493.0
山河不足重,重在遇知己
《 山河不足重,重在遇知己 》

售價:NT$ 252.0
独自走过悲喜
《 独自走过悲喜 》

售價:NT$ 381.0
永不停步:玛格丽特·阿特伍德传
《 永不停步:玛格丽特·阿特伍德传 》

售價:NT$ 442.0
假努力:方向不对,一切白费
《 假努力:方向不对,一切白费 》

售價:NT$ 335.0
北京三万里
《 北京三万里 》

售價:NT$ 437.0

編輯推薦:
1.兴趣学习。用题目问答的方式助力学生阅读,重点不在训练,而在让学生能读下去,能掌握原著内容,能摸到答题门道;再用最简要的点拨,让学生明确考查方向和答题思路。
2.梳理干货。梳理与整合北京各区关于《论语》的高考模拟题及真题,给学生精确的引导。
3.功能性强。本书能够提高学生的阅读能力、答题能力,也能让学生获得阅读的享受;同时,本书对《论语》的阅读爱好者,或是初入门者,也是一本不错的阅读参考书。
內容簡介:
《题解论语》以《论语》全文为基本内容,主要分为“问题研读”“文本助读”和“高考真题”三个部分。其中“问题研读”又分为“伦理”“政治”“哲学”“教育”“综合”等几个板块,每个板块大体按照概念分析的内在逻辑,或按照题目第1 则章句在原著的位置先后,或按照先《论语》文本后其他文本顺序进行编排。“文本助读”的选文是《论语》阅读的拓展与助读,按照人物生平、主要观点、案例剖析的顺序编排。“高考真题”则是收录了历年来的北京高考真题,按年份编排。本书对于学生读者,既能起到一定的阅读训练导引,提高答题精准度,又能提升阅读能力,获得阅读享受的读本。
關於作者:
高传利
中国人民大学附属中学朝阳学校副校长,正高级教师,特级教师,北京市朝阳区高中语文核心专家组成员,北师大教育研究中心客座教授,现代教育报社智库团专家顾问,创新人才教育研究会特聘导师,名师工作室主持人。曾承担语文课程实验任务,有5项市级国家级课题结题,有 60 余篇教研论文在《中学语文教学》《语文教学通讯》等全国中文核心期刊发表。主编《青藤屋》《现代文阅读》等,编著有《题解红楼》。
目錄
《论语》概述
《论语》各篇概要
问题研读
伦 理.......................................................................................................10
仁................................................................................................................12
礼................................................................................................................17
孝................................................................................................................19
忠、恕........................................................................................................24
志................................................................................................................33
勇................................................................................................................35
直................................................................................................................36
文、质........................................................................................................38
言................................................................................................................41
简................................................................................................................43
乐................................................................................................................44
食................................................................................................................45
利................................................................................................................46
耻................................................................................................................47
士................................................................................................................48
君子............................................................................................................52
察人............................................................................................................60
交友............................................................................................................69
政 治............................................................................................................71
为政............................................................................................................72
哲 学............................................................................................................81
中庸之道....................................................................................................83
和................................................................................................................84
天道............................................................................................................84
教 育............................................................................................................86
教................................................................................................................88
学................................................................................................................94
综 合..........................................................................................................103
文本助读
拓展助读......................................................................................................130
高考真题
北京卷..........................................................................................................153
附录1 《论语》全文重点章解...............................................................159
附录2 《论语》多义章句释义...............................................................199
內容試閱

1. 阅读下面《论语》中的文字,回答问题。
《论语》记录了多则关于“礼”的言论,比如:
① 子曰:“人而不仁, 如礼何? 人而不仁, 如乐何?”(《论语·八佾》)
②林放问礼之本。子曰:“大哉问!礼,与其奢也,宁俭;丧,与其易也,宁戚。”(《论语·八佾》)
③子 曰:“礼云礼云,玉帛云乎哉?乐云乐云,钟鼓云乎哉?”(《论语·阳货》)
从中可以看出孔子对“礼”有怎样的认识?请简要概述。
【题解】
对“礼”的认识要结合章句进行,概述应简洁、准确、清晰。
【答案】
“礼”的本质是“仁”;如果没有发自内心的真诚仁爱,徒有奢华形式,“礼”就失去了意义。
2. 阅读下面《论语》中的文字,回答问题。
① 子曰:“人而不仁, 如礼何? 人而不仁, 如乐何?”(《论语·八佾》)
②林放问礼之本。子曰:“大哉问!礼,与其奢也,宁俭;丧,与其易也,宁戚。”(《论语·八佾》)
③宰我问:“三年之丧,期已久矣。君子三年不为礼,礼必坏;三年不为乐,乐必崩。旧谷既没,新谷既升,钻燧改火,期可已矣。”子曰:“食夫稻,衣夫锦,于女安乎?”曰:“安。”“女安,则为之。夫君子之居丧,食旨不甘,闻乐不乐,居处不安,故不为也。今女安,则为之!”宰我出,子曰:“予【1】之不仁也!子生三年,然后免于父母之怀,夫三年之丧,天下之通丧也。予也有三年之爱于其父母乎?”(《论语·阳货》)
注释:【1】予:宰我的字。
(1)语录①②反映了孔子关于“礼”的哪些主张?请简要概括。
(2)语录③宰我与孔子对于“三年之丧”有不同的看法,你赞同谁的看法?请结合《论语》中的相关内容说明理由。
【题解】
(1)在准确理解章句语录的基础上,根据题目要求进行简要概括。第一则材料,抓住重点词“仁”,强调“仁”对“礼”的作用,第二则材料抓住关键词“戚”(内心伤悲),强调礼的根本不是外在的奢华与复杂,而应是内心的真情。
(2)语录③说的是宰我和孔子围绕丧礼应服几年的问题展开的争论。解答此题,首先要明确自己的观点,然后从材料中找出依据加以分析,并结合自己的体验和理解作答。
【答案】
(1)礼的基础是仁德;与外在形式相比,礼的根本在于真情实感。
(2)示例一:我赞同宰我的看法。为父母服丧三年,时间的确太长了,在这三年里,君子如果时间太久不去为礼乐,不行礼,不去习乐,就会导致礼崩乐坏。由上面两则材料可以看出,古人认为,礼的根本还是在于那颗恭敬之心,而不是只在一些事项上、形式上去遵循。如果没有恭敬心,没有孝心,只在形式上做,那个礼就不真实。
示例二:我赞同孔子的看法。乌鸦反哺,羊羔跪乳,动物尚且如此,身为万物之灵的人类更应报答父母的养育之恩。但是有些人简单地将孝理解为物质的回报,而不是情感的回报。物质方面的回报当然是必要的,但将孝道局限于此,这并不是真正的孝。真正的孝道是发自内心地替父母着想,尽心尽力地满足父母的需要。父母去世了,也应该为父母守三年丧,这是必不可少的,抛开这个去谈礼谈仁,都是没有根据的。

 

 

書城介紹  | 合作申請 | 索要書目  | 新手入門 | 聯絡方式  | 幫助中心 | 找書說明  | 送貨方式 | 付款方式 香港用户  | 台灣用户 | 海外用户
megBook.com.tw
Copyright (C) 2013 - 2024 (香港)大書城有限公司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