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入帳戶  | 訂單查詢  | 購物車/收銀台( 0 ) | 在線留言板  | 付款方式  | 聯絡我們  | 運費計算  | 幫助中心 |  加入書簽
會員登入 新註冊 | 新用戶登記
HOME新書上架暢銷書架好書推介特價區會員書架精選月讀2023年度TOP分類閱讀雜誌 香港/國際用戶
最新/最熱/最齊全的簡體書網 品種:超過100萬種書,正品正价,放心網購,悭钱省心 送貨:速遞 / EMS,時效:出貨後2-3日

2024年04月出版新書

2024年03月出版新書

2024年02月出版新書

2024年01月出版新書

2023年12月出版新書

2023年11月出版新書

2023年10月出版新書

2023年09月出版新書

2023年08月出版新書

2023年07月出版新書

2023年06月出版新書

2023年05月出版新書

2023年04月出版新書

2023年03月出版新書

『簡體書』站在课堂看课标——2022年版语文课标案例式解析

書城自編碼: 3842178
分類: 簡體書→大陸圖書→中小學教輔教育理论/教师用书
作者: 刘仁增
國際書號(ISBN): 9787533496197
出版社: 福建教育出版社
出版日期: 2023-03-01

頁數/字數: /
書度/開本: 16开 釘裝: 平装

售價:NT$ 261

我要買

share:

** 我創建的書架 **
未登入.



新書推薦:
桥头楼上
《 桥头楼上 》

售價:NT$ 296.0
中国近代史(中国史学大家蒋廷黻典作品)
《 中国近代史(中国史学大家蒋廷黻典作品) 》

售價:NT$ 223.0
先跳了再说: 仓本聪的工作与生活哲学
《 先跳了再说: 仓本聪的工作与生活哲学 》

售價:NT$ 314.0
抗焦虑饮食(赠实践手册)
《 抗焦虑饮食(赠实践手册) 》

售價:NT$ 498.0
生活不是掷骰子:理性决策的贝叶斯思维
《 生活不是掷骰子:理性决策的贝叶斯思维 》

售價:NT$ 386.0
万有引力书系·基辅罗斯:东斯拉夫文明的起源
《 万有引力书系·基辅罗斯:东斯拉夫文明的起源 》

售價:NT$ 661.0
康熙的红票:全球化中的清朝
《 康熙的红票:全球化中的清朝 》

售價:NT$ 437.0
PyTorch语音识别实战
《 PyTorch语音识别实战 》

售價:NT$ 386.0

建議一齊購買:

+

NT$ 394
《 读懂初中生:心理特级教师的咨询手记(修订本) 》
+

NT$ 289
《 梦想教育家书系·课堂变革系列:高阶思维培养有门道 》
+

NT$ 278
《 京师K12校长系列 学校规划工作手册 》
+

NT$ 252
《 义务教育课程标准(2022年版)课例式解读 道德与法治 》
+

NT$ 354
《 普通高等教育"十一五"国际级规划教材:现代教育论(第3版) 》
+

NT$ 319
《 自然教育课程的追寻与实践(下)(全彩印刷,虞永平、侯莉敏、邬志辉作序推荐) 》
編輯推薦:
国务院政府特殊津贴专家、国家“万人计划”教学名师刘仁增,围绕《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2022版)》的若干重要的课程理念的新提法如何在课堂操作层面落实进行分述、解析,理念新颖,内容丰富,切合教学实际。
內容簡介:
本书聚焦jiaoyubu刚刚颁布的《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2022年版)》新变化,从一线教师最关心、最迫切的需求入手,以小学语文课堂教学的视角,重点对“语文核心素养”“学习任务群”“学业质量”“语文实践方式”等四个方面,按从概念了解到内涵理解,从设计策略到课堂运用的思路,借助大量的教学案例,作深入浅出的解读,“道”“术”结合,“学”“做”交互,具有很强的操作性和借鉴性,有助于语文教师更好地读课标、教语文。
關於作者:
姓名:刘仁增
职称:二级正高教师
荣誉:特级教师,福建省首批教学名师,国家“万人计划”教学名师,享受国务院政府特殊津贴,福建省杰出人民教师,福建省高层次A类人才
成果:首倡“语用教学”,福建省首届基础教育教学成果奖特等奖,2018年基础教育国家级教学成果奖
论著:《我的语用教学观》《重塑语用品质》《小学语文统编教材的语用解读》《小学语文统编教材新课文解读》等11部
论文:300多篇论文刊载于《课程?教材?教法》《语文建设》《基础教育课程》等期刊,20余篇被人大复印报刊资料中心全文转载
单位:福建省连江县第三实验小学
目錄
前言 化理念为操作是课标解读的当务之急
第一章语文课程的育人架构
第一节《课程方案》的育人蓝图
一、教书育人的高站位
二、时代新人的新形象
三、学科育人的多路径
第二节语文课程的育人架构
一、以文化心的育人导向
二、素养引领的育人体系
三、质量为本的育人标准
四、言语实践的育人方式
第二章语文核心素养
第一节文化自信
一、文化自信的内涵理解
二、文化自信的学生视角
三、文化自信的教材编写
四、文化自信的课堂培育
第二节语言运用
一、语言运用的“基质”认识
二、语言运用的内涵理解
三、语言运用的“带动”效能
第三节思维能力
一、语文课程学科思维的独特性
二、语文课程的思维类型
三、语文思维能力培养的基本路径
第四节审美创造
一、语文课程中的学科审美
二、语文视域中的审美体验
三、学生立场下的审美创造
第三章学习任务群
第一节概念解说
一、众说一词的模糊不明
二、原生意义的尝试解析
第二节内涵探析
一、学习任务群的中外溯源
二、学习任务群的实践路向
第三节基本特征
一、情境性
二、实践性
三、整合性
四、适切性
第四节结构形态
一、单个学习任务群的内在结构
二、三个类型学习任务群的外部结构
三、单个类型学习任务群的纵向结构
四、六个学习任务群的横向结构
第五节设计框架
一、组成要素
二、主题提炼
三、设计思路
第六节呈现类型
一、单篇学习任务群
二、单元学习任务群
三、单元任务群中的单篇互补
四、单元任务群中的单篇递进
五、单元任务群中的专项任务
第七节语言文字积累与梳理
一、价值定位
二、适用内容
三、设计示例
第八节实用性阅读与交流
一、价值定位
二、适用内容
三、设计示例
第九节文学阅读与创意表达
一、价值定位
二、适用内容
三、设计示例
第十节思辨性阅读与表达
一、价值定位
二、适用内容
三、设计示例
第十一节整本书阅读
一、价值定位
二、适用内容
三、设计示例
第十二节跨学科学习
一、价值定位
二、适用内容
三、设计示例
第四章学业质量
第一节课程价值
一、树立新的课程质量观
二、形成学业评价的基本框架
三、建立素养立意的等级评价机制
第二节基本认识
一、构成元素
二、主要特性
第三节行为动词
一、用法分类
二、价值认识
第四节教学应用
一、备课:改变思路,彰显专业理性
二、定位:适切合理,契合学科逻辑
三、设计:以终为始,展示逆向思维
四、实施:以学定教,展开真实学习
五、评价:即时进行,促进教学优化
六、命题:规范行为,优化评价质量
第五节评价示例
一、文本简析
二、样式示例
三、命制分析
第五章语文实践
第一节验证性实践
一、任性实践
二、随性实践
三、硬性实践
四、柔性实践
五、泛性实践
六、浅性实践
第二节建构型实践
一、问题探究
二、思维进阶
三、“明”“暗”融通
四、“纵”“横”交错
五、读写同构
六、知能创生
第三节重构课堂样态
一、还学于生
二、活动框架
三、板块结构
四、逆向设计
五、评价嵌入
主要参考文献
后记意料之外,意外之喜
內容試閱
前言:化理念为操作是课标解读的当务之急

2022年4月21日星期四,翘首企盼的《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2022年版)》终于颁布。这个时间之所以记得这么清楚,是多种因素叠加的结果。
首先,自然是因其本身的重要性。按以往经验,课标十年一修,似乎成了常态。2011年版语文课标使用了十年,到了该改的年份了。于是,从2021年开始,课标正在修订的消息不胫而走,新课标即将面世的说法口口相传,多少语文教育人等着,盼着,并随着一年倒计时的滴嗒钟声而愈发强烈起来。可是,就是“只听楼梯响,不见人下来”,新的一年都到了,还是不见新课标的踪影,怅然之余,又升期待。
除外,当然还有其他元素的加持。新课标颁布前两天,刊物编辑部就来电,告知此讯息,并交给我一个作业:写篇关于新课标解读的稿子,刊物赶着5月刊用。这下可好,22日工作室又得送教下乡,只有周末时间了。于是就盼着新课标赶紧出来。21日上午,忙着看手机,上网站,开电视,能想到的法子都用了,就是迟迟没有与课标有关的只言片语,微信教研圈也一片“火急火燎”,正当我们以为是一场乌龙,准备悻悻退场之际,朋友圈忽现《义务教育课程方案(2022年版)》电子版,紧接着就是一个个学科课程标准,群里一片欢呼,转发之余自然是先睹为快了。可是,一浏览,便心里一愣:这么长,篇幅足有前一版的两倍!再一读,一声惊呼:改动这么大!
熟悉的“识字、写字、精读课文、略读课文、口语交际、习作、综合性学习”不见了,取而代之的是“识字与写字”“阅读与鉴赏”“表达与交流”“梳理与探究”,改动的不仅是名称,更是名称背后的课程理念和整合思维。
看到“学习任务群”这几个字了,还分为“基础型”“发展型”“拓展型”三个类型,再分别延伸出“语言文字积累与梳理”“实用性阅读与交流”“文学性阅读与创意表达”“思辨性阅读与表达”“整本书阅读”“跨学科”六个具体的任务群。学习任务群成了课程内容的“呈现方式”,担负起以“中华优秀传统文化”“革命文化”“社会主义先进文化”为主题与载体形式的课程学习。有了学习任务群,就把学习内容、学习要求统一了起来,构建起结构化、统整化的语文课程内容。这颇具想象力和创新力的修订思路,超出人们预期,为以往所罕见。
“教学提示”出现了。以往这只能在教学指导用书、教学参考书之类的书籍才能一见,现在竟然写进了课程标准。略略地看看,发现每个学习任务群后面都有一个“教学提示”,而且还挺全面,既有教什么,也有怎么教,还有怎么评,对多方面都做出较为中肯、富有针对性和建设性的提醒和建议。这样的有意安排,有没有因为考虑到学习任务群对于大多数语文教师来说新鲜而陌生,教起来不那么容易,必须来个“友情提示”?
“教学评一体化”这个词吸引了我,因为它熟悉又陌生。近年来,我们常听常说的是“教学评一致”,知道这是未来教学改革的一大趋势,但课标用的却是“一体化”,“一致”与“一体化”意思相同,区别在哪里呢?仅从字面理解来说,“一致”是指教、学、评三方面都朝着同一方向、同一目标,也就是学什么就教什么,学什么教什么就评什么,三者一致,毫不背离;“一体化”包含且不止于这个意思,还有“融为一体”“水乳交融”的含义吧,就是教就想到学与评,学也要考虑教与评,评更要指向教与学,三者你中有我,我中有你。
最想不到也是最为惊喜的,非“学业质量”莫属。平常阅读一些介绍国际母语教育的论著、文章,早早就了解到既含“内容标准”,也有“质量标准”是国际教育课程标准编写的通常做法。但是,我国的学科大纲或课程标准往往只有前者,没有后者,长期处于跛足缺腿状态,语文课程标准自然也是如此,所以在期待做出改变的同时,也好奇质量标准是什么样子的,以什么的形式呈现,能否准确评价学生的学业水平,教学中如何使用质量标准。现在这一短板总算给补上了,终于让人见到了质量标准的“庐山真面目”了。
当然,还有些变化虽大,却在预料之中。比如说“语文核心素养”,2017年高中语文课程标准就将其写入,最近几年“语文核心素养”喊得震天响,大会小会、论坛论文、报告讲座,不少听也不少见,进入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成为语文课程建设和语文学科发展的指导思想和改变统领,也是板上钉钉的事,但“文化自信”“语言运用”“思维发展”“审美创造”的提法与高中不同,倒是没想到。
还有就是“学习语言文字运用”的课程性质定位,铁定不会随意更改。如此笃定有底气,是因为长期从事语用教学研究的我,对语文学科究竟是干什么的有过源头的追溯、本源的探析和发展历程脉络的梳理。学科课程的本质属性一旦发生错误,学科教育的方向就会南辕北辙,徒劳无功,语文学科好不容易重归“语文”之本性,回归“语文运用”之正轨,并成为社会、学界、教师的集体意识,怎么可能不负责地改弦更张、改旗易帜,做出釜底抽薪、自乱阵脚之蠢事?!
之后的一段时间,时不时地拿起课标翻翻、看看,可越读越加担心:这么大的变化,一线教师能否接受、如何适应、怎么才能把课程理念转化成具体操作和课堂行为?利用备课、讲课、指导、研讨的机会,与省内一些教师作了交流,发现大家的疑惑与我的大致相同。目前包括课标修订组成员在内的专家通过不同途径进行新课标的解读,部分学校和业务管理部门也很重视新课标的学习,利用暑期,开展集中培训、线下研讨、网络学习等多种形式的研讨活动,力求让广大教师尽快熟悉课标,了解课标,领会课标精神,领悟课标精髓,能在新学期一开始,就能在语文课堂上实践、运用,这些都是值得击节赞赏的。但是,真应了那句俗话,“理想很美好,现实很骨感”,许多解读只停留在修订框架、变化意图、新旧对比等宏大、高位的叙述层面。正因为宏大、高位,难免宽泛、玄虚,基层教师最希望知道的如何细化为教学操作、如何落实在课堂上等实际需求并未得到关注,更难以得到满足。潜在的问题还在于,一些地方和学校尚无学习课标的迹象和行动,有的教师甚至连课标都还没有读过,即使读过,不进行专业指导和细致辅导,得到的只能是课标变化的面上了解,或是新概念、新提法的名称而已。
所以,当务之急是从教学的角度,以案例的形式,解读课标,把脉变化。正是基于这样的思考,本书重点聚焦语文核心素养、学习任务群、学业质量、语文实践方式这四个变化最大、影响最直接的内容来写,四个内容四个章节,基本上按从概念了解到内涵理解,从适用内容到设计示例,从设计策略到课堂运用的思路,借助大量的教学案例,作深入浅出的解读。其中,由于语文学习任务群更居于枢纽地位,上承素养导向,下接实践方法,左涉课程内容,右联学业质量,可谓是牵一发而动全身,其重要性不言而喻。学习任务群重在整合,不论是内容整合、目标整合、情境整合,还是方法整合、资源整合、评价整合,都是一件头疼的事,都是对教师的极大挑战和考验,如何破解这一困局和难题,是当下绝大多数教师最迫切、最需要的,为此在这个章节花费的笔墨最多,篇幅也最长,案例、设计、解说也最为详尽、细致。这样,加上为了帮助大家更好地了解新课标整体育人架构的第一章,全书分为五章,章章用实操支撑解读,用实例阐述理念,“道”“术”结合,“学”“做”交互,助力读课标、教语文。

 

 

書城介紹  | 合作申請 | 索要書目  | 新手入門 | 聯絡方式  | 幫助中心 | 找書說明  | 送貨方式 | 付款方式 香港用户  | 台灣用户 | 海外用户
megBook.com.tw
Copyright (C) 2013 - 2024 (香港)大書城有限公司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