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入帳戶  | 訂單查詢  | 購物車/收銀台( 0 ) | 在線留言板  | 付款方式  | 聯絡我們  | 運費計算  | 幫助中心 |  加入書簽
會員登入 新註冊 | 新用戶登記
HOME新書上架暢銷書架好書推介特價區會員書架精選月讀2023年度TOP分類閱讀雜誌 香港/國際用戶
最新/最熱/最齊全的簡體書網 品種:超過100萬種書,正品正价,放心網購,悭钱省心 送貨:速遞 / EMS,時效:出貨後2-3日

2024年05月出版新書

2024年04月出版新書

2024年03月出版新書

2024年02月出版新書

2024年01月出版新書

2023年12月出版新書

2023年11月出版新書

2023年10月出版新書

2023年09月出版新書

2023年08月出版新書

2023年07月出版新書

2023年06月出版新書

2023年05月出版新書

2023年04月出版新書

『簡體書』色彩搭配原理与技巧 第三版

書城自編碼: 3838488
分類: 簡體書→大陸圖書→藝術设计
作者: 范文东
國際書號(ISBN): 9787302612315
出版社: 清华大学出版社
出版日期: 2023-01-01

頁數/字數: /
書度/開本: 16开 釘裝: 平装

售價:NT$ 742

我要買

share:

** 我創建的書架 **
未登入.



新書推薦:
清代“古今字”学术史研究
《 清代“古今字”学术史研究 》

售價:NT$ 666.0
太空图鉴
《 太空图鉴 》

售價:NT$ 458.0
古代战争:重现金戈铁马的史诗画卷
《 古代战争:重现金戈铁马的史诗画卷 》

售價:NT$ 354.0
梁晓声读书与做人
《 梁晓声读书与做人 》

售價:NT$ 270.0
出土文献与古文字教程
《 出土文献与古文字教程 》

售價:NT$ 1030.0
我的彩铅好有趣.精美小物简单画
《 我的彩铅好有趣.精美小物简单画 》

售價:NT$ 254.0
文物收藏:纵览镌刻文明的千年印迹
《 文物收藏:纵览镌刻文明的千年印迹 》

售價:NT$ 354.0
湖畔的女人们
《 湖畔的女人们 》

售價:NT$ 291.0

建議一齊購買:

+

NT$ 572
《 色彩搭配原理与技巧(第二版) 》
+

NT$ 405
《 图形创意设计 》
+

NT$ 810
《 蒸汽朋克艺术:全球25位艺术家的复古与叛逆世界(中文版) 》
+

NT$ 381
《 财之道丛书·设计的未来:面向复杂世界的产品创新 》
+

NT$ 748
《 世界平面设计史(第二版) 》
+

NT$ 419
《 酒店设计手册 》
編輯推薦:
世间万般精彩皆来自色相,万花穿眼,色彩协调则心不躁。这本《色彩搭配原理与技巧》(第三版)就是讲解如何将色彩的千般变化作有序组合的书。作者范文东老师科班出身,做了一辈子美术编辑的工作,兼艺术修养丰厚,多年积累写成此书,尤其还专门制作出一套实用的色卡。阅读此书,设计专业的学生可以系统了解色彩搭配知识,设计师同行们可以当工具书方便查阅,时尚人士和艺术爱好者可从中了解缤纷世界的色彩组合密码。
內容簡介:
除了第一版和第二版中色彩的产生、三要素、感觉与色彩、配色的规律和技巧、色彩的象征性及联想等理论和大量彩图,以及**的便捷色谱外,第三版改进的地方比较多,主要有以下几处: 一、补充了一些关于色彩的定量描述、色彩空间等跟电脑相关的内容,更贴近时代。 二、在生活与色彩的有关章节增添了一些彩图,更加生动。 三、大量删减了第二版中色彩的采集与重构相关内容,更加精炼。 四、增加了设计与色彩的全新章节。内容包括企业标识与色彩、书籍装帧与色彩、游戏场所与色彩、展览设计与色彩、广告设计与色彩、网页设计与色彩、室内设计与色彩、庭院设计与色彩等内容,更便于理解色彩在实战中的应用。 五、增加了色彩语言与表达的全新章节。引进了日本色彩设计研究所的色彩坐标概念,将色彩与风格、情绪、季节等内容介绍给读者,增加读者对色彩的整体把握。 六、增加了让想要的色彩脱口而出的全新章节。本书作者花了相当长的时间搜集、排序,整理了680个色块,尝试着将其流行色用语、西画颜料名称、中国画颜料名称、中国传统色名,统一到一个色表里,涵盖了赤橙黄绿青蓝紫全色段及由此延展的相关含灰色域,都是生活中常见易记的色彩。 这样做的价值是让读者对自己感兴趣的颜色,能用专有色名准确形容出来,这一点无论是对设计师记忆色彩,还是设计师与客户沟通都是至关重要的,也算是为建立中国人自己的色彩话语体系做一点事。 主要读者对象是设计专业的学生,或急需充电的设计师。
關於作者:
范文东,央企出版社资深美术编辑,编审,中国装帧设计协会会员。所作的宣传画曾获联合国人口基金组织举办的“1999国际宣传画比赛”中国赛区一等奖;担任封面设计的图书曾获第五届国家图书奖、第十三届中国图书奖,担任包装设计的音像制品曾获第二届国家音像制品奖。出版著作包括:《色彩搭配原理与技巧》(人民美术出版社 2006,清华大学出版社 2018)、《外国美术作品十五讲》(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 2012)、《中国书画十五讲》(清华大学出版社 2019)。
目錄
第一章
由光来认识世界 1
没有光就没有色彩 1
光谱 1
物体的色与照明 2
眼睛是最精密的光学仪器 3
两种视觉细胞 4
单色光照明 5
明暗适应 5
色彩适应与色觉恒常 6

第二章 我们所看到的色彩 8

视野中的色彩 8
色的定义 8
光源色与色温 8
固有色 9
透过色 9
环境色 10
荧光色 11
影响色彩感觉的多种因素 11
屏幕色彩 11
微小状态下的色彩 11
色盲、色弱与色彩 12
第三章
混色与色的表现 13
色光三原色与加法混色 13
色料三原色与减法混色 13
空间混色 14

第四章
色彩的属性及体系 16
色彩的属性 16
色相 16
明度 17
彩度 18
色彩的体系 20

孟塞尔表色体系 20
奥斯特瓦德表色体系 21
日本色研配色体系 22

色彩的定量描述 24
CIE 1931-XYZ标准色度系统 24
CIE 1976Lab色度系统 24
色彩空间 25
RGB 25
sRGB 25
Adobe RGB 26
ProPhoto RGB 26
CMYK 26
索引颜色模式 26

第五章 配色的基本规律和常用技巧 27
色彩对比 27
色相对比 27
明度对比 30
彩度对比 31
面积对比 33
冷暖对比 34
位置对比 35
肌理对比与综合对比 35
色彩的调和 36
统一属性调和 36
秩序调和 38
面积比调和 39
分离调和 40
色彩调和论 41
孟塞尔色彩调和论 41
奥斯特瓦德色彩调和论 42
波·姆和斯宾塞色彩调和论 42
伊顿色彩调和论 43
色彩的调性构成 43

色调的形成 43
影响色调感觉的因素 44
色调的分类 45
明暗调式构成 45
特定色相调式构成 46
鲜灰调式构成 47
配色的常用技巧 47
配色的均衡 47
配色的节奏 48
配色的层次 49
配色的疏密 49
强调配色 49

第六章
图形和色彩 50
光效应艺术 50
刺激与感觉时间 51
残像 51
正残像 51
负残像 52
色的同时对比和继时对比 53
对比和形式 53
同化效应 55
图形、色彩与空间 58
易见度 59
形状与色彩 60

第七章
感觉与色彩 61
色彩的冷和暖 61
色彩的兴奋感和沉静感 62
色彩的膨胀感和收缩感 63
色彩的前进感与后退感 64
色彩的轻重感 64
色彩的柔软感与坚硬感 65
色彩的朴素感与华丽感 65
味觉、嗅觉与色彩 65
听觉与色彩 67
时间与色彩 69

记忆与色彩 69
第八章
色彩的象征性及联想 71
寻找色彩 71
色彩的象征性 71
黑色——庄重而神秘的颜色 72
白色——明亮而圣洁的颜色 72
灰色——朴素而随和的颜色 74
黑、白、灰之间的关系 75
红色——热烈而欢快的颜色 75
粉红色——甜美而可爱的颜色 77
橙色——华丽而温馨的颜色 78
棕色——自然而朴素的颜色 79
米色——柔和而雅致的颜色 79
黄色—— 亮丽而神圣的颜色 80
绿色——生命和希望的颜色 82
青色——清爽而醉人的颜色 83
蓝色——深沉而悠远的颜色 84
紫色——神秘而矛盾的颜色 85
金色——耀眼而华贵的颜色 86
银色——张扬而时尚的颜色 87
色彩的联想 88

第九章
生活与色彩 90
习俗与色彩 90
安全感与色彩 91
肤色与色彩 92
衣服和配饰的调和 93
宝石与色彩 93
约会的服装 93
个性与色彩 94
流行色的概念 94
流行色的应用 95
国际流行色协会 95
中国流行色协会 96
2020/2021国际流行色 96
2020/2021中国流行色 100
环境与色彩 102
功能与色彩 102
照明与色彩 103
年龄与色彩 103
色彩意识的培育 104
第十章
色彩的采集与重构 105
色彩的采集 105
采集色的重构 106
色彩的采集重构与个性化 107
高调 108
中调 122
低调 137

第十一章 设计与色彩 143
企业标识与色彩 143
封面设计与色彩 144
游戏场所与色彩 150
展览设计与色彩 151
广告设计与色彩 155
网页设计与色彩 162
室内设计与色彩 167
庭院设计与色彩 174

第十二章 色彩的性格与表达 176
日本色彩设计研究所 176
南开大学色彩与公共艺术研究中心 176
色扇面和色调 176
NCD色相色调体系 130色表 177
感性的色彩坐标 180

第十三章 脱口而出你想要的色彩 208

潘通色卡很准,但不易记208
打通四类常用色名的沟壑,直击设计师痛点,
脱口而出你想要的色彩208
红紫及含灰色调 209
橙黄及含灰色调 214

青绿及含灰色调 218
蓝紫及含灰色调 224
灰度较高的红紫色调 227
灰度较高的橙黄色调 228
灰度较高的青绿色调 230
灰度较高的蓝紫色调及杂色 233
第十四章 用崭新方式排列的便捷色谱 237
便捷色谱一 238
便捷色谱二 242
参考书目 252
內容試閱
严格来讲,《色彩搭配原理与技巧》不是一本新书。这本书最早于2006年由人民美术出
版社出版发行后,受到很多读者的喜爱,并成为一些院校的教材,几乎每年都会重印。
2017年由清华大学出版社出版第二版后,受到了更多读者的喜爱。这本书经受住了市场的考
验,是比较实用的。在第二版出版一段时间后,我感觉还是有一些能让读者更感性、快速地
掌握色彩搭配的内容需要补充进去,此后,便不断搜集素材,借此改版的机会修改和增加了
不少内容,便有了这本第三版,借此表达对新老读者的感谢!
最初动笔写本书的动机很简单。只知道色彩搭配的简单技巧,却不知道这些技巧背后的
道理是被动的,正所谓:知其然,不知其所以然。我曾从事设计工作多年,也看过不少色彩
搭配方面的书,这些书各有精彩华章,能不能将其集中,结合自己多年的设计心得写一本更
接近色彩搭配实战的书呢?基于以上想法,便有了《色彩搭配原理与技巧》(第一版)。
第一版的特色:除了介绍一般色彩基础知识外,还提供了独家的便捷色谱。
第一版从色彩的产生、三要素、感觉与色彩、配色的规律和技巧、色彩的象征性及联想
等多方面对色彩搭配的原理与技巧给予了介绍。为大家奉献了独家的便捷色谱,使读者能在
15页之内,通过1720块颜色总览蓝、品红、黄、黑色混合后的简单概貌,以及随之拓展的更
丰富、更微妙的色彩,以方便大家能根据感觉随机选取需要的颜色。这样,使读者在收获这
本书的同时,还收获了一本便捷色谱。
第二版的特色:为便于理解,在理论部分增加了大量彩图,给便捷色谱分别标了色值。
在写第二版时,调整了各章节顺序,使其更加合理,为大段的黑白文字增加了对应的彩
图,使读者对抽象的理论有了更直观的感受,结合彩图来记忆色彩也会印象深刻。另外,专
门花了一番功夫给便捷色谱中的1720块颜色分别标上了色值,这样读者使用起来无疑会更加
方便。
第三版改进的地方比较多,主要有以下几处:
⑴ 补充了一些关于色彩的定量描述、色彩空间等跟电脑相关的内容,更贴近时代。
⑵ 在生活与色彩的有关章节增添了一些彩图,更加生动。
⑶ 大量删减了第二版中色彩的采集与重构相关内容,更加精练。
⑷ 增加了设计与色彩的全新章节。内容包括企业标识与色彩、封面设计与色彩、游戏场
所与色彩、展览设计与色彩、广告设计与色彩、网页设计与色彩、室内设计与色彩、庭院设
计与色彩等内容,更便于理解色彩在实战中的应用。
⑸ 增加了“色彩的象征性及联想”的全新章节。引进了日本色彩设计研究所的色彩坐标
概念,将色彩与风格、情绪、季节等内容介绍给读者,以增加读者对色彩的整体把握。
前言
F O R E W O R D


⑹ 增加了“脱口而出你想要的色彩”的全新章节。本书作者花了相当长的时间搜集、排
序,整理出1193个色块,尝试着将其流行色用语、西画颜料名称、中国画颜料名称、中国传
统色名,统一到一个色表里,涵盖了赤、橙、黄、绿、青、蓝、紫全色段及由此延展的相关
含灰色域,都是生活中常见易记的色彩。这样做旨在让读者能用专有色名准确地形容出自己
感兴趣的颜色,这无论是对设计师记忆色彩,还是设计师与客户沟通都是至关重要的,也算
是为建立中国人自己的色彩话语体系做一点事。
任何理论都是灰色的,只有在实践中不断加深理解才能完全掌握,实践就是最好的老
师。一方面,我们在学校所学的东西是有限的,只是提供了一个基础和方法;另一方面,要
不断消化、整理,学会“做减法”,不然学得越多,条条框框就越多,反而会束缚住自己的
手脚。不破不立,艺术理论永远是需要被灵活运用的、需要创新的。
如果您是一位设计类专业的学生,或是一位工作繁忙的设计师,估计这本书可以实实在
在地帮到您。
在这里,首先要感谢中国流行色协会的贺显伟会长和王淼秘书长,尤其是南开大学色彩
与公共艺术研究中心主任李军教授,在他们的热心帮助下,本书中与日本色彩设计研究所色
彩体系相关的内容才能得到宫冈先生的版权确认,这部分内容也才能在本书中和中国读者见
面。还要特别感谢中国流行色协会秘书长王淼先生的协助,才使得2020/2021世界及中国流行
色资讯的相关内容能在本书中得以呈现。
本书中的大部分图片来自正版图库,其余主要是作者自己绘制或拍摄的,但还有一些图
片实在难以联系到作者。如果其中有您的作品,请及时与我联系!
由于水平、时间有限,可能有许多不周之处,欢迎指正!
电子邮箱为:fan_wd@aliyun.com
范 文 东
2 0 2 2 . 8

色彩搭配原理与技巧( 第三版)

 

 

書城介紹  | 合作申請 | 索要書目  | 新手入門 | 聯絡方式  | 幫助中心 | 找書說明  | 送貨方式 | 付款方式 香港用户  | 台灣用户 | 海外用户
megBook.com.tw
Copyright (C) 2013 - 2024 (香港)大書城有限公司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