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入帳戶  | 訂單查詢  | 購物車/收銀台( 0 ) | 在線留言板  | 付款方式  | 聯絡我們  | 運費計算  | 幫助中心 |  加入書簽
會員登入 新註冊 | 新用戶登記
HOME新書上架暢銷書架好書推介特價區會員書架精選月讀2023年度TOP分類閱讀雜誌 香港/國際用戶
最新/最熱/最齊全的簡體書網 品種:超過100萬種書,正品正价,放心網購,悭钱省心 送貨:速遞 / EMS,時效:出貨後2-3日

2024年04月出版新書

2024年03月出版新書

2024年02月出版新書

2024年01月出版新書

2023年12月出版新書

2023年11月出版新書

2023年10月出版新書

2023年09月出版新書

2023年08月出版新書

2023年07月出版新書

2023年06月出版新書

2023年05月出版新書

2023年04月出版新書

2023年03月出版新書

『簡體書』绽放在古诗词里的花:让生活弥漫花香与诗意

書城自編碼: 3831611
分類: 簡體書→大陸圖書→文學名家作品
作者: 中国诗书画研究会
國際書號(ISBN): 9787509016909
出版社: 当代世界出版社
出版日期: 2023-02-01

頁數/字數: /
書度/開本: 32开 釘裝: 平装

售價:NT$ 463

我要買

share:

** 我創建的書架 **
未登入.



新書推薦:
写给每个人的哲学书:雅斯贝尔斯的14堂哲学思维课
《 写给每个人的哲学书:雅斯贝尔斯的14堂哲学思维课 》

售價:NT$ 279.0
人文精神与未来世界 (论世衡史:“人文精神”所指为何?在中西方各有怎样的历史?在与科技的对垒与融合中何去何从?) (人类文明的演化已经来到一个巨大转折点,人类今后将走向何方已经是迫在眉睫的问题了。)
《 人文精神与未来世界 (论世衡史:“人文精神”所指为何?在中西方各有怎样的历史?在与科技的对垒与融合中何去何从?) (人类文明的演化已经来到一个巨大转折点,人类今后将走向何方已经是迫在眉睫的问题了。) 》

售價:NT$ 437.0
BOSTON儿童骨科重建手术学 国际经典骨科学译著(精装)
《 BOSTON儿童骨科重建手术学 国际经典骨科学译著(精装) 》

售價:NT$ 2005.0
敦煌写本斋文所见敦煌民众的精神世界与日常生活
《 敦煌写本斋文所见敦煌民众的精神世界与日常生活 》

售價:NT$ 1109.0
优雅的钩针编织.超实用毛衫和小物
《 优雅的钩针编织.超实用毛衫和小物 》

售價:NT$ 274.0
城市外交:从城邦到全球城市
《 城市外交:从城邦到全球城市 》

售價:NT$ 218.0
明史讲义
《 明史讲义 》

售價:NT$ 493.0
技术爆裂:Web3.0对商业世界的5大改变   伊藤穰一
《 技术爆裂:Web3.0对商业世界的5大改变 伊藤穰一 》

售價:NT$ 330.0

建議一齊購買:

+

NT$ 289
《 也是冬天,也是春天:升级彩插版(收录迟子建最新散文力作及其经典散文名篇) 》
+

NT$ 742
《 江南古典私家园林 》
+

NT$ 289
《 沈从文谈艺术(沈从文诞辰120周年精装纪念版) 》
內容簡介:
我们在欣赏精彩的咏花诗词的时候,一定会发现那些诗词像花一样美丽动人,诗人们能用“诗家语”写出诗人眼中之花。我们在欣赏诗词里的花的时候,一定会产生感恩之情,因为那些花是天公的馈赠,是大自然的大手笔。
通过这些咏花诗句,你会感受到花和诗词的美丽隽永,会感受到“千朵万朵压枝低”,更会感觉诗词就是花,花就是诗词。
關於作者:
主 编
陈士富
中国诗书画研究会会长

副主编
杨逸明
中华诗词学会原副会长
中国诗书画研究会顾问

副主编/策划人
王 刚
复旦大学中外现代化进程研究中心研究员

执行主编/执笔
杨 蓉
中国诗书画研究会研究员
目錄
第一篇·春

桃花
梨花
李花
杏花
柳花
玉兰花
棠梨花
枣花
海棠
丁香
辛夷
蔷薇
紫桐花
刺桐花
紫荆花
紫藤
酴醾


第二篇·夏

荷花
牡丹
芍药
百合
杜鹃花
石榴花
茉莉
楝花
萱花
石竹
凌霄
木槿
合欢
玉簪
稻花
艾花
虞美人
栀子花
紫薇花
鼓子花


第三篇·秋

鸡冠花
凤仙花
牵牛花
积壳花
芭蕉花
荞麦花
木芙蓉
黄蜀葵
决明花
素馨
豆花
槐花
桂花
红蓼花
芦花
菊花


第四篇·冬

瑞香
兰花
水仙
山茶
梅花
月季
內容試閱
序一

诗中有画,画中有诗


“求木之长者,必固其根本;欲流之远者,必浚其泉源。”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是中华民族的精神命脉,是涵养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重要源泉,也是我们在世界文化激荡中站稳脚跟的坚实根基。
古诗词是中华民族数千年积累的文化隗宝,古诗词经典早已融入中华民族的血脉,成为民族基因的重要组成部分。“国家之魂,文以化之,文以铸之。”观察自然界的各种现象,就可以知道时序季节的变化,而观察人类社会的各种美好情操与品德,就可以教化天下人民,提升人的境界。这也是“文化”这个词的来源,而“人文化成”也是中华文明的一个基本精神。
“文化自信”是近年来全社会的共识。那么,这份自信何来?正是来自老祖宗留给我们的深厚文化家底。
从诗经、楚辞、汉赋到唐诗、宋词、元曲,从山水、花鸟到书法、篆刻,中国文艺星河灿烂,创造力之强大、成就之辉煌,在世界文化之林中独领风骚。
传统书画与古诗词是两种不同的艺术形式,两者既有区别,又有密不可分的联系。书画通过图像表现内容,诗词则以语言符号表现内容。在中国传统绘画中,诗词题画是对绘画主体的升华,“诗中有画,画中有诗”,好的诗给人以美的、如画的想象,而一幅好画又能让观者欣赏到诗样的意境。绘画与诗词的有机结合,形成了中国画独特的意境表现方式,也成为中国绘画艺术与西方艺术的明显区别。
绘画与诗词的结合,最早可以追溯到先秦战国时期的帛画。北宋时期,宋徽宗在“诗书画印”的融合上取得了非常高的成就,强调诗词书法与绘画的关系,为后来绘画的成熟发展奠定了坚实的基础。赵佶的花鸟题材代表作品《芙蓉锦鸡图》正是“诗书画印”一体化接近完美的一种融合,精美的绘画配以飘逸瘦劲的书法,诗、画、款题与印章构成一个非常稳定的三角结构,画面既丰富又动感,构图疏密有致,给人以一种和谐的美感。这之后,赵孟頫将诗书画的融合进一步发挥,历经郑板桥、恽寿平、汤贻汾等名家,在吴昌硕手上集大成,造就了一代“诗书画印”大家的辉煌。
时光荏苒。当今,美育之“实”早已深植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沃壤。美育是提升审美素养、陶冶情操、温润心灵、激发创新创造活力的教育,它融情操教育、心灵教育、人格教育等于一体,潜移默化地影响人、陶冶人,促进身心和谐统一和健康发展。蔡元培提出:“美育之目的,在陶冶活泼敏锐之心灵,养成高尚纯洁之人格。”审美具有引导人们向善的德育功能,美育能帮助人们形成健康的观念、趣味和理想,让人超越个人私利、私欲,培养高尚的人格,提升人生的境界。
因此,我们希望这本《绽放在古诗词里的花》能将中国传统诗词与书画之美及新时代美育相结合,成为向广大传统文化爱好者普及中国传统文化的载体。在新的时代环境下,中国优秀的诗词书画文化必将在世界文明大家庭中绽放更加璀璨的光芒。
是为序。


中国诗书画研究会会长
陈士富
2022年11月于北京


序二

“千朵万朵压枝低”


想写出好诗,常常需要形象思维。写诗要用意象说话,就是说,你有了好的想法,不要直接说出来,要通过一个“形象大使”来表达。这个“形象大使”就是诗的意象。譬如形容美人时,常会找来“花”这个“形象大使”,说“花容月貌”,说“闭月羞花”,说“云想衣裳花想容”。《周易·系辞》中说:“圣人立象以尽意。”这是关于意象最早的记载。中国古诗词中有大量的意象,为我们留下了丰富的“意象库”。
大千世界,万物纷呈。自然界的一切,风云雨雪、山水日月、花鸟草树……都成了诗人的吟咏对象,都可以被诗人描写得形神具备而又旨意深远。
诗人想说什么,总会找到合适的“形象大使”来替自己说话,其中“首席形象大使”应该就是花了。刘勰在《文心雕龙·比兴》里说:“称名也小,取类也大。”通过欣赏诗人的尽妍极态的吟咏诗作,我们可以感受到古人情感的脉动、思想的锋芒、社会的析光。
古诗词中几乎处处有花,花就像是古人生活中的朋友、伴侣、情人。例如,“待到重阳日,还来就菊花”(孟浩然《过故人庄》),“花间一壶酒,独酌无相亲”(李白《月下独酌》),“夜来风雨声,花落知多少” (孟浩然《春晓》),“感时花溅泪,恨别鸟惊心”(杜甫《春望》),“晓看红湿处,花重锦官城”(杜甫《春夜喜雨》),“黄四娘家花满蹊,千朵万朵压枝低”(杜甫《江畔独步寻花》),“日出江花红胜火,春来江水绿如蓝”(白居易《忆江南》),“停车坐爱枫林晚,霜叶红于二月花”(杜牧《山行》),“不是花中偏爱菊,此花开尽更无花”(元稹《菊花》)……花在诗人的生活中无处不在,春夏秋冬四季中形影不离。翻开古诗集,咏花的诗句不胜枚举,就像到了一个神奇的沙滩,美丽的贝壳俯拾皆是。
我们在欣赏精彩的咏花诗词的时候,一定会发现那些诗词像花一样美丽动人,诗人们能用“诗家语”写出诗人眼中之花。我们在欣赏诗词里的花的时候,一定会产生感恩之情,因为那些花是天公的馈赠,是大自然的大手笔。
今天,我们编著了这本《绽放在古诗词里的花》,希望向读者展示千姿百态、争奇斗艳的中国之花。通过这些咏花诗句,你会感受到花和诗词的美丽隽永,会感受到“千朵万朵压枝低”,更会感觉诗词就是花,花就是诗词。


中华诗词学会原副会长
中国诗书画研究会顾问
杨逸明
2022年11月于上海

 

 

書城介紹  | 合作申請 | 索要書目  | 新手入門 | 聯絡方式  | 幫助中心 | 找書說明  | 送貨方式 | 付款方式 香港用户  | 台灣用户 | 海外用户
megBook.com.tw
Copyright (C) 2013 - 2024 (香港)大書城有限公司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