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入帳戶  | 訂單查詢  | 購物車/收銀台( 0 ) | 在線留言板  | 付款方式  | 聯絡我們  | 運費計算  | 幫助中心 |  加入書簽
會員登入 新註冊 | 新用戶登記
HOME新書上架暢銷書架好書推介特價區會員書架精選月讀2023年度TOP分類閱讀雜誌 香港/國際用戶
最新/最熱/最齊全的簡體書網 品種:超過100萬種書,正品正价,放心網購,悭钱省心 送貨:速遞 / EMS,時效:出貨後2-3日

2024年04月出版新書

2024年03月出版新書

2024年02月出版新書

2024年01月出版新書

2023年12月出版新書

2023年11月出版新書

2023年10月出版新書

2023年09月出版新書

2023年08月出版新書

2023年07月出版新書

2023年06月出版新書

2023年05月出版新書

2023年04月出版新書

2023年03月出版新書

『簡體書』中华智慧奇书

書城自編碼: 3818235
分類: 簡體書→大陸圖書→歷史历史随笔
作者: 王刚 注
國際書號(ISBN): 9787514613216
出版社: 中国画报出版社
出版日期: 2023-01-01

頁數/字數: /
書度/開本: 32开 釘裝: 平装

售價:NT$ 278

我要買

share:

** 我創建的書架 **
未登入.



新書推薦:
我的时代的宗教
《 我的时代的宗教 》

售價:NT$ 421.0
东吴100年
《 东吴100年 》

售價:NT$ 459.0
国色之美:中国经典传统色配色速查手册
《 国色之美:中国经典传统色配色速查手册 》

售價:NT$ 589.0
万事法则:创造一切可能
《 万事法则:创造一切可能 》

售價:NT$ 319.0
说不完的明朝
《 说不完的明朝 》

售價:NT$ 313.0
Midjourney AI绘画教程:prompt关键词训练到效果出片
《 Midjourney AI绘画教程:prompt关键词训练到效果出片 》

售價:NT$ 421.0
生意的本质:商业模式动态升级的底层逻辑
《 生意的本质:商业模式动态升级的底层逻辑 》

售價:NT$ 751.0
浪潮:老龄社会的中国探索
《 浪潮:老龄社会的中国探索 》

售價:NT$ 367.0

建議一齊購買:

+

NT$ 452
《 怪圈 》
+

NT$ 342
《 历史的面孔2:变局 》
+

NT$ 328
《 有所不为的反叛者 》
+

NT$ 1009
《 西南联大通识课套装(共3册) 》
+

NT$ 377
《 月亮照在阿姆河上 》
+

NT$ 290
《 我也有一个梦想(四版)——近距离看美国之三 》
編輯推薦:
精选曾国藩的一百封家书,从 “做人、做事、做官、做学问、养生”五个角度深刻解读了曾国藩的人生观,一生奉行为政以耐烦为第一要义,主张凡事要勤俭廉劳,不可为官自傲。他修身律己,以德求官,礼治为先,以忠谋政。
內容簡介:
《曾国藩家书》是曾国藩的书信集,成书于清19世纪中叶。本书记录了曾国藩在清道光30年至同治10年前后达30年的翰苑和从武生涯,共100封。包括修身养性﹑为人处世﹑交友识人﹑持家教子﹑治军从政等,上自祖父母至父辈,中对诸弟,下及儿辈。所涉及的内容极为广泛,是曾国藩一生的主要活动和其治政、治家、治学之道的生动反映。在为人处世上,曾国藩终生以”拙诚”、”坚忍”行事。在持家教子方面,曾国藩主张勤俭持家,努力治学,睦邻友好,读书明理。在治军用人方面,曾国藩对于武器和人的关系,他认为”用兵之道,在人不在器”,”攻杀之要在人而不在兵”。在军队治理上主张以礼治军。在战略战术上,他认为战争乃死生大事,应”先求稳当,次求变化”。在用人上,讲求”仁孝,血诚”原则,选拔经世致用的人才。选人标准是”崇实黜浮,力杜工巧之风”。
關於作者:
曾国藩(1811年11月26日-1872年3月12日),汉族,初名子城,字伯涵,号涤生,宗圣曾子七十世孙。中国近代政治家、战略家、理学家、文学家,湘军的创立者和统帅。与胡林翼并称曾胡,与李鸿章、左宗棠、张之洞并称”晚清四大名臣”。官至两江总督、直隶总督、武英殿大学士,封一等毅勇侯,谥曰文正。曾国藩一生奉行为政以耐烦为第一要义,主张凡事要勤俭廉劳,不可为官自傲。他修身律己,以德求官,礼治为先,以忠谋政,在官场上获得了巨大的成功。曾国藩的崛起,对清王朝的政治、军事、文化、经济等方面都产生了深远的影响。曾国藩是中国近代化建设的开拓者。
目錄
做人篇 ....................................... 1
禀父母:兄弟和小户必兴 ............................. 3
致温弟、沅弟:君子但知有悔,小人时时求全 ............ 7
致诸弟:无故怨天天不许,无故尤人人不服 ............ 19
致诸弟:无实而享大名,必有奇祸 .................... 23
致沅弟:诚愚、强毅、沉稳 .......................... 26
致沅弟:长傲多言,凶德致败 ........................ 30
致沅弟:约旨卑思,脚踏实地 ........................ 33
致诸弟:和气致祥,乖气致戾 ........................ 36
致沅弟、季弟:戒傲戒惰 ............................ 40
致澄弟:去骄惰,不讥人短,不晏起 ................... 43
致诸弟:八字三不信,八本三致祥 ..................... 46
致澄弟:莫学富贵人家礼厚情薄 ...................... 49
致诸弟:以劳、谦、廉三字自惕 ...................... 51
致沅弟、季弟:刚柔互用,不可偏废 ................... 55
谕纪泽:可法王、陶襟韵萧洒 ........................ 57
致澄弟:为先人留遗泽,为后人惜余福 ................ 60
致沅弟:花未全开月未圆 ............................ 62
致沅弟:以方寸为严师 .............................. 65
谕纪泽、纪鸿:慎独、主敬、求仁、习劳 .............. 68
致沅弟:求强在自修处,不在胜人处 ................... 75
处世篇 ...................................... 79
致温弟:家人天亲之地,亦须委曲以行 ................. 81
致诸弟:凡事皆贵专 ................................ 84
致诸弟:不可占人便宜,不可轻取人财 ................. 87
致诸弟:面不露得意声色,心必存哀矜意思 ............. 90
致诸弟:毋买田,略积钱 ............................ 93
致诸弟:若非道义可得,不可轻受 ..................... 97
致沅弟:危疑震撼之际,愈当澄心定虑 ................ 100
致沅弟:成大事须规模远大、综理密微 ............... 103
致沅弟:脚踏实地,克勤小物 ....................... 106
致沅弟:适意时尽心竭力,做成局面 ................. 109
致诸弟:祸福由天,善恶由人 ....................... 113
致诸弟:每遇得意之时,即有失意之事 ................ 116
致沅弟:默存一悔字,无事不可挽回 .................. 119
从政篇 ..................................... 123
致诸弟:不肯以做官发财,不肯留银钱与后人 .......... 125
致诸弟:尽忠报国,不顾身家之私 .................... 130
致诸弟:功名之地,自古难居 ....................... 135
致澄弟:藏身匿迹,不露圭角 ....................... 138
致沅弟:用兵以暇,识世以浑 ....................... 140
致沅弟:居官带勇以耐烦为第一要义 .................. 144
致沅弟:不轻进人,不妄亲人 ....................... 147
致沅弟:办大事以多选替手为第一义 ................. 149
致沅弟、季弟:有才无德者,不没其长,稍远其人 ...... 151
致澄弟:若远若近,不亲不疏 ....................... 153
致沅弟:无应酬馈赠, 一步不可行 .................... 155
谕纪鸿:进身之始,务知自重 ....................... 157
致沅弟:招之即来,麾之即去 ....................... 159
致沅弟:从波平浪静处安身 ......................... 161
致沅弟:乱世处大位乃人生之大不幸 .................. 163
为学篇 ..................................... 165
禀祖父母:最坏之处,在于不知艰苦 .................. 167
致诸弟:为学譬如熬肉,用功譬若掘井 ................ 172
致诸弟:读书在格物、诚意 ......................... 178
致诸弟:读书要有志、有识、有恒 .................... 184
致诸弟:但拜明师,勿交损友;经以穷理,史以考事 .... 190
致诸弟:绝大学问即在家庭日用之间 .................. 199
致诸弟:为学应力除傲气,力戒自满 ................. 203
致诸弟:学问之道,贵在有恒 ....................... 206
致诸弟:诗之为道,门径不同 ....................... 210
致诸弟:步步前行,日日不止 ....................... 214
养生篇 ..................................... 219
致沅弟:抑郁怨尤非养德保身之道 .................... 221
谕纪泽:不服医生所开方药 ......................... 225
致沅弟:去忿欲以养体,存倔犟以励志 .............. 227
致沅弟:先有豁达光明之识,后有恬淡冲融之趣 ...... 229
谕纪泽:夜饭不荤乃亦养生崇俭之道 ................ 232
谕纪泽:养生之道尽其在我,寿命长短尽其在天 ...... 235
谕纪泽、纪鸿:在家莳养花竹,出门饱看山水 ........ 238
致澄弟:养生五事 ............................... 241
致澄弟、沅弟:养生六事 ......................... 244
內容試閱
禀父母 兄弟和小户必兴



男国藩跪禀父母亲大人万福金安:
正月十七日,男发第一号家信,内呈堂上信三叶,复诸 弟信九叶,教四弟与厚二从汪觉庵师,六弟、九弟到省从丁 秩臣,谅已收到。二月十六日接到家信第一号,系新正初三
交彭山屺者,敬悉一切。
去年十二月十一,祖父大人忽患肠风,赖神灵默佑,得 以速痊,然游子闻之,尚觉心悸。六弟生女,自是大喜。初 八日恭逢寿诞,男不克在家庆祝,心尤依依。
诸弟在家不听教训,不甚发奋,男观诸弟来信,即已知 之。盖诸弟之意,总不愿在家塾读书。自己亥年男在家时, 诸弟即有此意,牢不可破。六弟欲从男进京,男因散馆去留 未定,故比时未许。庚子年接家眷,即请弟等送,意欲弟等
来京读书也,特以祖父母、父母在上,男不敢专擅,故但写诸弟,而不指定何人。迨九弟来京,其意颇遂,而四弟、六 弟之意尚未遂也。年年株守家园,时有耽搁,大人又不能常 在家教之;近地又无良友,考试又不利。兼此数者,怫郁难 申,故四弟、六弟不免怨男。其可以怨男者有故:丁酉在家 教弟,威克厥爱①,可怨一矣;己亥在家,未曾教弟一字, 可怨二矣;临进京不肯带六弟,可怨三矣;不为弟另择外傅, 仅延丹阁叔教之,拂阙本意,可怨四矣;明知两弟不愿家居, 而屡次信回,劝弟寂守家塾,可怨五矣。惟男有可怨者五端, 故四弟、六弟难免内怀隐衷,前此含意不申,故从不写信与
男,去腊来信甚长,则尽情吐露矣。
男接信时,又喜又惧。喜者,喜弟志气勃勃不可遏也; 惧者,惧男再拂弟意,将伤和气矣。兄弟和,虽穷氓小户必 兴;兄弟不和,虽世家宦族必败。男深知此理,故禀堂上各
位大人俯从男等兄弟之请。男之意,实以和睦兄弟为第一。
九弟前年欲归,男百般苦留,至去年则不复强留,亦恐 拂弟意也。临别时,彼此恋恋,情深似海。故男自九弟去后, 思之尤切,信之尤深,谓九弟纵不为科目中人,亦当为孝弟 中人。兄弟人人如此,可以终身互相依倚,则虽不得禄位,
亦何伤哉!
恐堂上大人接到男正月信必且惊而怪之,谓两弟到衡阳, 两弟到省,何其不知艰苦,擅自专命?殊不知男为兄弟和好 起见,故复缕陈一切,并恐大人未见四弟、六弟来信,故封
还附呈。总愿堂上六位大人俯从男等三人之请而已。
伏读手谕,谓男教弟宜明言责之,不宜琐琐告以阅历工 夫。男自忆连年教弟之信不下数万字,或明 责,或婉劝,或博称,或约指,知无不言,总之尽心竭力而已。
男妇孙男女身体皆平安,伏乞放心。
男谨禀
道光二十三年二月十九日

【注释】
①威克厥爱:威严超过了宠爱。语出《尚书》:“威克厥 爱,允济;爱克厥威,允罔功。”以威胜爱,就会成功;以
爱胜威,就会失败。

【点评】
《曾国藩家书》不同于其他家书,其中有很大一部分信 是写给诸弟的。曾国藩曾说,他把教育兄弟作为自己尽孝的 方式。但是,弟弟们未必领情,甚至在信中说:“月月书信, 徒以空言责弟辈,却又不能实有好消息,令堂上阅兄之书,
疑弟辈粗俗庸碌,使弟辈无地自容。”
曾国藩深知家和万事兴的道理。他在写给父母的信中说: “夫家和则福自生,若一家之中,兄有言而弟无不从,弟有 请兄无不应,和气蒸蒸而家不兴者,未之有也;反之而不败 者,亦未之有也。”魏文帝曹丕曾命曹植作七步诗:“煮豆持
作羹,漉豉以为汁。萁向釜下燃,豆在釜中泣。本自同根生,
相煎何太急。”本是同根而生,何必相残相逼?现实中,兄 弟之间朝夕相处,往往因为日常小事、利益纠葛而相互反目,
曾国藩与诸弟的相处之道颇值得借鉴。
“兄弟同心,其利断金。”那么推及整个家庭,父子、夫 妻、兄弟、妯娌之间,如果能够和睦相处,则家族一定会
兴盛。

 

 

書城介紹  | 合作申請 | 索要書目  | 新手入門 | 聯絡方式  | 幫助中心 | 找書說明  | 送貨方式 | 付款方式 香港用户  | 台灣用户 | 海外用户
megBook.com.tw
Copyright (C) 2013 - 2024 (香港)大書城有限公司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