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入帳戶  | 訂單查詢  | 購物車/收銀台( 0 ) | 在線留言板  | 付款方式  | 聯絡我們  | 運費計算  | 幫助中心 |  加入書簽
會員登入 新註冊 | 新用戶登記
HOME新書上架暢銷書架好書推介特價區會員書架精選月讀2023年度TOP分類閱讀雜誌 香港/國際用戶
最新/最熱/最齊全的簡體書網 品種:超過100萬種書,正品正价,放心網購,悭钱省心 送貨:速遞 / EMS,時效:出貨後2-3日

2024年04月出版新書

2024年03月出版新書

2024年02月出版新書

2024年01月出版新書

2023年12月出版新書

2023年11月出版新書

2023年10月出版新書

2023年09月出版新書

2023年08月出版新書

2023年07月出版新書

2023年06月出版新書

2023年05月出版新書

2023年04月出版新書

2023年03月出版新書

『簡體書』物归其境:考古人类学的观念与方法

書城自編碼: 3812356
分類: 簡體書→大陸圖書→社會科學人口/人類學
作者: 田雪青 王毓川
國際書號(ISBN): 9787516663301
出版社: 新华出版社
出版日期: 2022-07-01

頁數/字數: /
書度/開本: 16开 釘裝: 平装

售價:NT$ 394

我要買

share:

** 我創建的書架 **
未登入.



新書推薦:
本该成为女王的姐妹:都铎王朝的一段悲剧
《 本该成为女王的姐妹:都铎王朝的一段悲剧 》

售價:NT$ 539.0
棺材船:爱尔兰大饥荒时期海上的生与死
《 棺材船:爱尔兰大饥荒时期海上的生与死 》

售價:NT$ 484.0
新左派政治经济学:一个局外人的看法(汉译名著本14)
《 新左派政治经济学:一个局外人的看法(汉译名著本14) 》

售價:NT$ 157.0
汗青堂丛书006·十二幅地图中的世界史(2024版)
《 汗青堂丛书006·十二幅地图中的世界史(2024版) 》

售價:NT$ 661.0
英国人:国家的形成,1707-1837年(英国史前沿译丛)
《 英国人:国家的形成,1707-1837年(英国史前沿译丛) 》

售價:NT$ 829.0
人物与视角:小说创作的要素(创意写作书系)
《 人物与视角:小说创作的要素(创意写作书系) 》

售價:NT$ 330.0
海上帝国-现代航运世界的故事
《 海上帝国-现代航运世界的故事 》

售價:NT$ 549.0
狞厉与肃穆 :中国古代青铜器的纹样
《 狞厉与肃穆 :中国古代青铜器的纹样 》

售價:NT$ 1221.0

建議一齊購買:

+

NT$ 418
《 人口想象与十九世纪城市:巴黎、伦敦、纽约 》
+

NT$ 660
《 主体功能区人口再分布实现机理与政策研究 》
+

NT$ 568
《 国际组织人才培养与选送 》
+

NT$ 405
《 未来生命通史:从智人时代的物种灭绝潮到第6次生命起源 》
+

NT$ 561
《 人口预测方法与应用 》
+

NT$ 782
《 中国的计划生育政策与西村妇女(1950-1980) 》
編輯推薦:
考古学的关键一点就是对考古材料的阐释工作,但以何种理论和方法来对考古资料进行阐释,一直是考古学理论研究的焦点。本书主要讨论考古学和人类学的结合问题,研究主题十分明确,即在理清人类学和考古学的关系基础上回答什么是考古人类学以及如何利用考古人类学。
內容簡介:
为了这一目的,本书主要集中在以下几个方面展开分析:一是对西方考古学和人类学结合的历程做出回顾,对西方考古人类学的起源与发展做出述评,分析人类学和考古学的结合历程;二是对考古人类学中国化的过程做出述评,剖析考古学和人类学在进入中国后的发展与融合过程;三是基于学术史的基础上阐释考古人类学的基本观念;四是以石寨山出土的青铜贮贝器和大鹏金翅鸟两件文物的研究为例说明考古人类学如何指导对考古资料的阐释,即方法论问题。
關於作者:
田雪青,山西省晋城市人,云南大学西南边疆少数民族研究中心博士研究生,研究方向为民族文化与社会行为。曾主持云南省教育厅科学研究基金项目,云南大学理解中国专项项目,多次参与国家社科基金研究项目,参编多本相关学术专著。
王毓川,云南省曲靖市人,文物与博物馆学硕士、民族学博士,云南财经大学旅游与酒店管理学院文化产业系教师,主要研究方向为人类学、文物学以及文化产业研究,已在核心期刊发表多篇相关学术论文,参与或主持多项国家级和省部级课题研究
目錄
绪论:重提考古人类学
第一章?考古学和人类学的交集
第一节?物与文化:考古学对人类学的关注………………………… 13
一、进化考古学:考古学和人类学的初步结合 ……………… 13
二、文化历史考古学:对单线进化论的摒弃 ………………… 19
第二节?合二为一:考古人类学的起源……………………………… 29
一、新的词语:考古人类学概念的提出 ……………………… 29
二、过去的社会生活:像人类学家一样工作 ………………… 33
三、审视文化:新考古学对考古人类学概念的重构 ………… 40
第三节?考古人类学的发展…………………………………………… 49
一、人类学还是考古学:考古人类学的归类问题 …………… 49
二、后过程主义下的考古人类学:理论与方法的新视野 …… 53
第二章?考古人类学的中国化
第一节?以“民族考古学”之名……………………………………… 67
一、新的概念 …………………………………………………… 67
二、人类学中的考古学 ………………………………………… 72
三、类比的兴起 ………………………………………………… 76
第二节?概念的扩展…………………………………………………… 87
一、对“民族历史”的考古研究 ……………………………… 87
二、对“民族文物”的考古研究 ……………………………… 95
第三章?人类学视域下的文物
第一节?历史人类学:人类学视域中的历史………………………… 104
一、人类学研究中的历史问题 ………………………………… 104
二、对历史人类学研究方法的探索 …………………………… 112
第二节?阅读文物:历史人类学视野中的考古材料………………… 122
一、作为图像志的文物 ………………………………………… 122
二、“他者”的认知 ……………………………………………… 130
第三节?物归其境:在文化情境中阐释考古材料…………………… 136
一、何以而作及何以而看 ……………………………………… 136
二、考古人类学的观念 ………………………………………… 145
第四章?考古人类学的应用
第一节?晋宁石寨山M1:57号贮贝器祭蛇场景研究 ……………… 159
第二节?大理国银质鎏金镶珠大鹏金翅鸟研究……………………… 167
余论:未来已来
主要参考文献
內容試閱
序:何为真相
让我们从一个故事开始说起。2017年,为了给硕士学位论文收集资料,我去到了中国国家博物馆,当第一次见到司母戊鼎(也称后母戊鼎)的实物时,我被这件庞大的青铜器所震撼,虽然从初中历史课本的图片上就早已经知道它的样貌,但我仍然想把它的每个细节都刻在脑海里。正当我在欣赏这件国宝时,旁边的一位小朋友向他爸爸发问:“这是用来干什么的?”他的爸爸回答道:“这是用来放在院子里面做摆设的。”我心中暗想怎么可能,这分明是作祭祀之用。此时旁边的一对年轻情侣也在讨论这件青铜器,那位男士的意见认为这是用来煮东西的,身旁的女士则认为是古代皇宫里面的工艺品。看在他们与我年纪相仿,加上我没忍住,便插入他们的聊天之中,给他们解释鼎的功能,商王文丁如何用它祭祀,商朝时候还没有皇帝等等。但他们似乎并无心听我解释,只是客气地回应几句后便走开了。旁边一位老者听到了我们的谈话,待这对年轻情侣走后便和我说:“小伙子,你的说法也不太对,这个鼎是象征着国家,古代王朝建国的时候,都要铸造一个大鼎,就像这个一样。”当时确实想和这位老者争辩几句,但毕竟是长辈,便礼貌地回答了一下。正当我感慨参观者们都不注意看博物馆为参观者提供的文物简介资料时,旁边又围上了一个旅游团,大家更是各抒己见。
如果大家喜欢逛博物馆,会发现这样的现象十分常见,甚至在一些历史文化类的旅游景点也时常发生。或许可以归咎于宣传教育问题,也或许可以归结于个人的知识储备问题,但我们内心总会有这样一想法:“他们说错了,我知道的才是对的。”
在博士研究生的学习阶段,我开始深入的学习人类学的相关知识,2019年我在云南省博物馆做一些志愿工作的时候,再次遇到的当年在国家博物馆遇到的情况,发现参观者们似乎对文物都有自己的解释。当我脑海中再冒出来“他们错了”这个念头时,我所储备的人类学知识告诉我这个想法十分危险,这时我才意识到问题远没那么简单。我开始思考这样这些问题:他们为什么会这样认为?他们真的错了吗?谁才是正确的?随着学习的延伸并且在读了很多人类学的著作之后,我慢慢理解了“他者”的视角,也开始明白我所知道的“常识”对别人来说并不是“常识”,反之亦然。这似乎开始走入哲学领域,也在老师们的建议下,进一步去了解了马克思主义和唯物史观,也开始阅读米歇尔·福科、欧文·潘若夫斯基、罗兰·巴尔特等人的著作,当然也包括冯友兰的《中国哲学史》,发现哲学对社会科学的研究是大有裨益的。在阅读和学习的过程中,我开始对这个问题有了一个比较初步的答案,他们之所以会对一个事物做出不同的回答,与每个人的知识谱系有关,而知识谱系的形成则是以文化情境为基础的。
如果在时间上延伸的话,我们今天的想法就已经如此多样,那么与几百年、几千年甚至几万年前的人们所想的是不是一样,他们当时在制作一件器物时是怎么想的,到底是他们错了还是我们错了?
当我的朋友们知道我的专业是考古学时,常常会开一个玩笑,说如果在挖掘的时候一具尸体突然复活了你怕不怕。我也会回答他们但愿如此,我最希望的就是他突然活过来告诉我他在做这个东西时是怎么想的。这显然是不可能的,那些已经逝去的人是不会亲口告诉我们这件器物的含义到底是什么,但正如法医界流行的“让死人开口说话”一样,古人通过文字、遗物遗迹,甚至自然环境,或有意或无意地告诉了我们他们是怎么想的。如果我们仔细寻找,能够穿越时空和古人对话,让古人“告诉”我们,这件文物的意义。
这显然是考古学一直在做的事情,对出土文物的解释是考古工作的重点,但在解释的过程当中,必须思考一个问题:这样的解释对吗?我们往往会跳入一个陷阱,因为我们现在对文物的解释是基于我们自己的知识谱系和文化情境,并且十分自傲地认为我们的知识谱系远比古人先进的多。在这样的情况下我们所做出的解释,是否和古人制作这件器物的初衷是一致的?如果是一致的,那似乎可以说是正确的解释,那如果不一致的话,是我们去指责古人的想法是错的呢还是指责自己错了?如果再把逻辑往前走一步的话,就出现了下一个问题:我们又是怎么判断我们和古人的想法是否一致的?真相到底是什么?如果这个问题再绕下去,可能就会陷入诡辩论的漩涡中了。
所以我们必须坚持一个原则:证据。要回答以上的一系列问题,就是要找出证据,可能是文字记载,可能是出土文物,也可能是记忆、传说、口述史等等,我们要用证据来证明他们是怎么想的而不是凭空的猜测。因此要理解我在国家博物馆时遇到的情况,在证据的基础之上,人类学和考古学能提供很大的帮助,这本书就是围绕这两门学科展开讨论的。
当前,社会上掀起了一股考古学热潮,小说、综艺节目都在推波助澜,我们也看到这个专业在各高校的招生数量日益扩大,身处这股热潮之中,更是要冷静思考,认真梳理各种理论和方法,厘清人类学和考古学之间的关系,坐好热潮中的冷板凳。
从总体上来说,我认为我的研究并没有提出什么理论,仅仅是通过人类学和考古学的理论梳理表达出如何用人类学的理论来解释考古材料的一种观念,所以本书以“观念”来命名,也想说明这仅仅是一家之言,也许可能会遭到批评甚至被驳倒,但这在科学的发展历程中是非常正常的事情,因此希望本书的读者能够加入讨论之中,共同来寻找真相。但如果本书所提出的观念能为今后的研究提供一些帮助或启示的话,那么这本书的目的也就达到了。
本书在写作的过程中,始终严格遵守学术规范,凡引用他人之说,必会标注出处。同时为了保持准确性和科学性,所引文献以CSSCI引文索引为主,所引著作均是在学术界产生一定影响力的学者所著。对于外文资料,尽量参看原著,并结合汉译本对翻译问题进行综合考虑,因此可能会与已出版的译著所做翻译略有不同,但同样会标注引文来源。
本书也得到了很多同学和老师们的帮助,才勉强保持住了本书的“学术性”。并且在写作过程中,力求逻辑清晰、语言精练,但迫于自身水平有限,一些地方可能出现疏漏或者错误,在此诚恳致歉并希望各位专家学者批评指导。
谨以上为序
王毓川田雪青
2022年立春

 

 

書城介紹  | 合作申請 | 索要書目  | 新手入門 | 聯絡方式  | 幫助中心 | 找書說明  | 送貨方式 | 付款方式 香港用户  | 台灣用户 | 海外用户
megBook.com.tw
Copyright (C) 2013 - 2024 (香港)大書城有限公司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