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入帳戶  | 訂單查詢  | 購物車/收銀台( 0 ) | 在線留言板  | 付款方式  | 聯絡我們  | 運費計算  | 幫助中心 |  加入書簽
會員登入 新註冊 | 新用戶登記
HOME新書上架暢銷書架好書推介特價區會員書架精選月讀2023年度TOP分類閱讀雜誌 香港/國際用戶
最新/最熱/最齊全的簡體書網 品種:超過100萬種書,正品正价,放心網購,悭钱省心 送貨:速遞 / EMS,時效:出貨後2-3日

2024年04月出版新書

2024年03月出版新書

2024年02月出版新書

2024年01月出版新書

2023年12月出版新書

2023年11月出版新書

2023年10月出版新書

2023年09月出版新書

2023年08月出版新書

2023年07月出版新書

2023年06月出版新書

2023年05月出版新書

2023年04月出版新書

2023年03月出版新書

『簡體書』严霜下的梦 艺术与战争:生死梦艺卷(人生如梦,梦如人生,只有在生死的终极关照下,艺术的意义才得以充分彰显。)

書城自編碼: 3793490
分類: 簡體書→大陸圖書→文學中国现当代随笔
作者: 胡适,茅盾,等
國際書號(ISBN): 9787020171422
出版社: 人民文学出版社
出版日期: 2022-09-01

頁數/字數: /
書度/開本: 32开 釘裝: 平装

售價:NT$ 226

我要買

share:

** 我創建的書架 **
未登入.



新書推薦:
国家建构--聚合与崩溃(格致社会科学)
《 国家建构--聚合与崩溃(格致社会科学) 》

售價:NT$ 529.0
治愈的本能+情绪的转化力量
《 治愈的本能+情绪的转化力量 》

售價:NT$ 1182.0
超越商学院的智慧:我从孩子身上学到的一切
《 超越商学院的智慧:我从孩子身上学到的一切 》

售價:NT$ 259.0
创新永动:下一代卓越计算下的数字化社会(精装典藏版)
《 创新永动:下一代卓越计算下的数字化社会(精装典藏版) 》

售價:NT$ 427.0
上兵伐谋 战略、外交与三国风云
《 上兵伐谋 战略、外交与三国风云 》

售價:NT$ 340.0
MATLAB电磁场与微波技术仿真(第2版)
《 MATLAB电磁场与微波技术仿真(第2版) 》

售價:NT$ 481.0
我们生活在巨大的差距里(增订版)
《 我们生活在巨大的差距里(增订版) 》

售價:NT$ 319.0
进化深度学习
《 进化深度学习 》

售價:NT$ 529.0

建議一齊購買:

+

NT$ 381
《 了不起 》
+

NT$ 314
《 文化苦旅 2019修订本(30周年纪念版) 》
+

NT$ 510
《 新东方 不负我心:俞敏洪随笔精选 》
+

NT$ 284
《 大河归处 》
+

NT$ 452
《 依稀前尘事(光启文库) 》
+

NT$ 273
《 万般滋味,都是生活:丰子恺散文漫画精选集 》
編輯推薦:
★ 本系列全套八册,人生需要面对的三十二个主题“一网打尽”:衣食住行、春夏秋冬、风花雪月、山河湖海、父兄师友……所选作品,有些已进入课本和考题,有些未来将是学生课文和考题选取的宝库;同时,该系列也是成人休闲阅读的佳品。
★ 原“同题散文系列”精华尽收其中,增收多篇名作,建立一个现代散文的全新“主题数据库”
★ 题材广泛,名家云集,每一位作者,都是现代文学史的上一座不可绕过的高峰。
★ 在时下“图像时代”与“速食文化”的社会氛围中,放慢生活的脚步,领略母语的洗练与优美。
內容簡介:
人生如梦,如何看待生、看待死,是该时刻保持清醒,还是该难得糊涂?如何分清梦境与现实?如何在艺术中找到生活的意义?这些不仅是人生哲学的命题,也是我们每个人都要面对的终极问题。本书精选了中国现代著名作家以“生”“死”“梦”“艺”为主题所创作的经典散文四十篇,其中包括鲁迅的《生活的路》、郑振铎的《三死》、陆蠡的《梦》、梁遇春的《文艺杂话》等。许多篇章直指人生与生活的根本,饱含哲理,充满洞见。阅读这些作品,可以帮助我们提高对生活、生命、艺术等问题的认知和思考。
“中国作家同题散文精选”系列,根据不同主题,集中遴选现代优秀散文作品,题材广泛,名家云集,既精准地囊括了某一题材的佳作,方便读者参考和阅读,也有利于传播,是非常好的文学“数据库”,兼具文学的意义和史料的功能。
關於作者:
茅盾,中国现代作家、文学评论家。著有长篇小说《子夜》《霜叶红于二月花》、短篇小说《林家铺子》《春蚕》、文学评论《夜读偶记》等。

张恨水,中国现代作家。著有长篇小说《金粉世家》《纸醉金迷》《春明新史》、散文集《山窗小品》等。
目錄
第一辑 生

生命的路 鲁迅
“这也是生活”…… 鲁迅
中年 周作人
新生活 胡适
欧洲人的生命力 郁达夫
“迎上前去”徐志摩
生命的意义 罗家伦
途中 梁遇春
我在西湖出家的经过 李叔同
生活 叶圣陶


第二辑 死

死后 鲁迅
说死以及自杀情死之类 郁达夫
给亡妇 朱自清
怀念萧珊 巴金
祖父死了的时候 萧红
我的祖母之死 徐志摩
三死 郑振铎
冥屋 茅盾
人死观 梁遇春
不死 孙福熙


第三辑 梦

听说梦 鲁迅
说梦 朱自清
严霜下的梦 茅盾
“住”的梦 老舍
花香雾气中底梦 许地山
说梦 废名
梦 巴金
从地狱到天堂 高长虹
梦 陆蠡
梦 周瘦鹃
梦呓 缪崇群


第四辑 艺

生活之艺术 周作人
艺术与战争 张恨水
大发议论 老舍
文艺杂话 梁遇春
听琴 陈西滢
家书二封 傅雷
看画 汪曾祺
皮影戏 金受申
露天电影 苏童
內容試閱
编辑例言

中国素来是散文大国,历代文章,传诵不绝。而至现代,散文再度勃兴,名篇佳作,亦不胜枚举。散文一体,论者尽有不同解释,但涉及风格之丰富多样,语言之精湛凝练,名家又皆首肯之。因此,在时下“图像时代”或曰“速食文化”的阅读气氛中,重读经典散文,便又有了感受母语魅力的意义。
我国历来有编辑“类书”的传统,采摭群书,辑录各门类或某一类资料,根据内容加以编排,以供查询、征引之用,如《太平广记》《艺文类聚》《古诗类编》《古文类苑》等。这样的编选思路,能够较为精准地囊括某一题材的佳作,方便读者检索、参考、阅读,也有利于传播,是古代的“数据库”。本着这样的出发点,我社曾分批编选并出版过一套以主题为核心的同题散文集,比如春、夏、秋、冬,比如风、花、雪、月……每册的内容相对集中,既有文学的意义,又有史料的功能。
数年过去,这套丛书在读者中反应尚佳。因此,我们决定遴选其中的经典篇目,并增加一部分之前未选入丛书的作品,出一套精选集。选文中一些现代作家的行文习惯和用词可能与当下的规范不一致,为尊重历史原貌,一律不予更动。由于编选者识见有限,疏漏之处在所难免,遗珠之憾也仍将存在,敬请读者诸君多多指教。

“这也是生活”……

鲁迅

这也是病中的事情。
有一些事,健康者或病人是不觉得的,也许遇不到,也许太微细。到得大病初愈,就会经验到;在我,则疲劳之可怕和休息之舒适,就是两个好例子。我先前往往自负,从来不知道所谓疲劳,书桌面前有一把圆椅,坐着写字或用心的看书,是工作;旁边有一把藤躺椅,靠着谈天或随意看报,便是休息;觉得两者并无很大的不同,而且往往以此自负。现在才知道是不对的,所以并无大不同者,乃是因为并未疲劳,也就是并未出力工作的缘故。
我有一个亲戚的孩子,高中毕了业,却只好到袜厂里去做学徒,心情已经很不快活的了,而工作又很繁重,几乎一年到头,并无休息。他是好高的,不肯偷懒,支持了一年多。有一天,忽然坐倒了,对他的哥哥道:“我一点力气也没有了。”
他从此就站不起来,送回家里,躺着,不想饮食,不想动弹,不想言语,请了耶稣教堂的医生来看,说是全体什么病也没有,然而全体都疲乏了。也没有什么法子治。自然,连接而来的是静静的死。我也曾经有过两天这样的情形,但原因不同,他是做乏,我是病乏的。我的确什么欲望也没有,似乎一切都和我不相干,所有举动都是多事,我没有想到死,但也没有觉得生;这就是所谓“无欲望状态”,是死亡的第一步。曾有爱我者因此暗中下泪;然而我有转机了,我要喝一点汤水,我有时也看看四近的东西,如墙壁,苍蝇之类,此后才能觉得疲劳,才需要休息。
象心纵意的躺倒,四脚一伸,大声打一个呵欠,又将全体放在适宜的位置上,然后弛懈了一切用力之点,这真是一种大享乐。在我是从来未曾享受过的。我想,强壮的,或者有福的人,恐怕也未曾享受过。
记得前年,也在病后,做了一篇《病后杂谈》,共五节,投给《文学》,但后四节无法发表,印出来只剩了头一节了。虽然文章前面明明有一个“一”字,此后突然而止,并无“二”“三”,仔细一想是就会觉得古怪的,但这不能要求于每一位读者,甚而至于不能希望于批评家,于是有人据这一节,下我断语道:“鲁迅是赞成生病的。”现在也许暂免这种灾难了,但我还不如先在这里声明一下:“我的话到这里还没有完。”

有了转机之后四五天的夜里,我醒来了,喊醒了广平。
“给我喝一点水。并且去开开电灯,给我看来看去的看一下。”
“为什么?……”她的声音有些惊慌,大约是以为我在讲昏话。
“因为我要过活。你懂得么?这也是生活呀。我要看来看去的看一下。”
“哦……”她走起来,给我喝了几口茶,徘徊了一下,又轻轻的躺下了,不去开电灯。
我知道她没有懂得我的话。
街灯的光穿窗而入,屋子里显出微明,我大略一看,熟识的墙壁,壁端的棱线,熟识的书堆,堆边的未订的画集,外面的进行着的夜,无穷的远方,无数的人们,都和我有关。我存在着,我在生活,我将生活下去,我开始觉得自己更切实了,我有动作的欲望——但不久我又坠入了睡眠。
第二天早晨在日光中一看,果然,熟识的墙壁,熟识的书堆……这些,在平时,我也时常看它们的,其实是算作一种休息。但我们一向轻视这等事,纵使也是生活中的一片,却排在喝茶搔痒之下,或者简直不算一回事。我们所注意的是特别的精华,毫不在枝叶。给名人作传的人,也大抵一味铺张其特点,李白怎样做诗,怎样耍颠,拿破仑怎样打仗,怎样不睡觉,却不说他们怎样不耍颠,要睡觉。其实,一生中专门耍颠或不睡觉,是一定活不下去的,人之有时能耍颠和不睡觉,就因为倒是有时不耍颠和也睡觉的缘故。然而人们以为这些平凡的都是生活的渣滓,一看也不看。
于是所见的人或事,就如盲人摸象,摸着了脚,即以为象的样子像柱子。中国古人,常欲得其“全”,就是制妇女用的“乌鸡白凤丸”,也将全鸡连毛血都收在丸药里,方法固然可笑,主意却是不错的。
删夷枝叶的人,决定得不到花果。
为了不给我开电灯,我对于广平很不满,见人即加以攻击;到得自己能走动了,就去一翻她所看的刊物,果然,在我卧病期中,全是精华的刊物已经出得不少了,有些东西,后面虽然仍旧是“美容妙法”,“古木发光”,或者“尼姑之秘密”,但第一面却总有一点激昂慷慨的文章。作文已经有了“最中心之主题”;连义和拳时代和德国统帅瓦德西睡了一些时候的赛金花,也早已封为九天护国娘娘了。
尤可惊服的是先前用《御香缥缈录》,把清朝的宫廷讲得津津有味的《申报》上的《春秋》,也已经时而大有不同,有一天竟在卷端的《点滴》里,教人当吃西瓜时,也该想到我们土地的被割碎,像这西瓜一样。自然,这是无时无地无事而不爱国,无可訾议的。但倘使我一面这样想,一面吃西瓜,我恐怕一定咽不下去,即使用劲咽下,也难免不能消化,在肚子里咕咚的响它好半天。这也未必是因为我病后神经衰弱的缘故。我想,倘若用西瓜作比,讲过国耻讲义,却立刻又会高高兴兴的把东西吃下,成为血肉的营养的人,这人恐怕是有些麻木。对他无论讲什么讲义,都是毫无功效的。
我没有当过义勇军,说不确切。但自己问:战士如吃西瓜,是否大抵有一面吃,一面想的仪式的呢?我想:未必有的。他大概只觉得口渴,要吃,味道好,却并不想到此外任何好听的大道理。吃过西瓜,精神一振,战斗起来就和喉干舌敝时候不同,所以吃西瓜和抗敌的确有关系,但和应该怎样想的上海设定的战略,却是不相干。这样整天哭丧着脸去吃喝,不多久,胃口就倒了,还抗什么敌。
然而人往往喜欢说得稀奇古怪,连一个西瓜也不肯主张平平常常的吃下去。其实,战士的日常生活,是并不全部可歌可泣的,然而又无不和可歌可泣之部相关联,这才是实际上的战士。

 

 

書城介紹  | 合作申請 | 索要書目  | 新手入門 | 聯絡方式  | 幫助中心 | 找書說明  | 送貨方式 | 付款方式 香港用户  | 台灣用户 | 海外用户
megBook.com.tw
Copyright (C) 2013 - 2024 (香港)大書城有限公司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