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入帳戶  | 訂單查詢  | 購物車/收銀台( 0 ) | 在線留言板  | 付款方式  | 聯絡我們  | 運費計算  | 幫助中心 |  加入書簽
會員登入 新註冊 | 新用戶登記
HOME新書上架暢銷書架好書推介特價區會員書架精選月讀2023年度TOP分類閱讀雜誌 香港/國際用戶
最新/最熱/最齊全的簡體書網 品種:超過100萬種書,正品正价,放心網購,悭钱省心 送貨:速遞 / EMS,時效:出貨後2-3日

2024年04月出版新書

2024年03月出版新書

2024年02月出版新書

2024年01月出版新書

2023年12月出版新書

2023年11月出版新書

2023年10月出版新書

2023年09月出版新書

2023年08月出版新書

2023年07月出版新書

2023年06月出版新書

2023年05月出版新書

2023年04月出版新書

2023年03月出版新書

『簡體書』张三夕教授执教五十周年纪念文集

書城自編碼: 3778440
分類: 簡體書→大陸圖書→文學文集
作者: 曾军主编
國際書號(ISBN): 9787550636934
出版社: 凤凰出版社
出版日期: 2022-06-01

頁數/字數: /
書度/開本: 16开 釘裝: 精装

售價:NT$ 1925

我要買

share:

** 我創建的書架 **
未登入.



新書推薦:
中国上市公司担保行为的影响因素及其效应研究
《 中国上市公司担保行为的影响因素及其效应研究 》

售價:NT$ 202.0
企业级数据架构:核心要素、架构模型、数据管理与平台搭建    李杨
《 企业级数据架构:核心要素、架构模型、数据管理与平台搭建 李杨 》

售價:NT$ 554.0
政和元年:宋辽金夏的国运博弈与谍战风云
《 政和元年:宋辽金夏的国运博弈与谍战风云 》

售價:NT$ 381.0
黄金圈法则
《 黄金圈法则 》

售價:NT$ 437.0
全球治理理论:权威、合法性与论争
《 全球治理理论:权威、合法性与论争 》

售價:NT$ 549.0
持续共赢:商业生态构建方法论
《 持续共赢:商业生态构建方法论 》

售價:NT$ 442.0
华尔街幽灵:一位股票投资大师的告白
《 华尔街幽灵:一位股票投资大师的告白 》

售價:NT$ 447.0
人生幸好有快乐(一代大师梁实秋至诚分享八十余年的快乐哲学!)
《 人生幸好有快乐(一代大师梁实秋至诚分享八十余年的快乐哲学!) 》

售價:NT$ 302.0

建議一齊購買:

+

NT$ 284
《 老舍精品散文集:人老舍不得 》
+

NT$ 314
《 沈从文小说慢慢走走又停停 》
+

NT$ 303
《 皇皇后土(典藏古河东丛书) 》
+

NT$ 381
《 击剑吧,少年 》
+

NT$ 247
《 汪曾祺散文集:人间知味 》
+

NT$ 384
《 智囊全集 》
編輯推薦:
“读最古老的书,过最现代的生活”——听华中师范大学张三夕教授讲人生与治学之道
內容簡介:
《张三夕教授执教五十周年纪念文集》一书是为纪念华中师范大学教授张三夕执教五十周年而作。全书主要分为论学精选、友朋印象、问学漫忆、弟子文录四大部分。论学精选收录了 张三夕教授的代表文章《论苏诗中的空间感》《论死亡作用于生存状态的机制》《论作为一种文学研究方法的文献学》,展现其为学大概。友朋印象与问学漫忆收录了张三夕教授同事 及学生的回忆性散文,以周围人的视角展现先生为人、为学、为师之道。弟子文录收录其学生的论文37篇,包括古代文学、文献学、思想史、文化传播学四个方向,从中可见先生治 学的广博。全书通过严谨专业的学术论文和真实细腻的回忆文字,让读者得以窥探文史专业的治学门径,得以在不确定的外部世界找到安身立命的方式。
關於作者:
曾军教授,女,土家族,1973年生。湖北来凤县人。文学博士,教授。2002--2008年在华中师范大学文学院中国古典文献学专业攻读硕博士学位, 2008-2011年在武汉大学中国传统文化研究中心博士后流动站从事研究工作。出版专著1部,编著3部,整理古籍1部,主编教材3部。在《光明日报》《孔子研究》《华中 师范大学学报》等报刊上发表论文30余篇。主持教yu部人文社科青年项目1项,中国博士后基金项目1项。
目錄
目录
前言曾军
论学精选
论苏诗中的空间感 张三夕
论死亡作用于生存状态的机制张三夕
论作为一种文学研究方法的文献学张三夕
如何以确定性应对不确定性
——在张门2020届研究生毕业欢送会上的演讲张三夕
张三夕先生学述李程
张门承謦记罗昌繁
友朋印象
茹古涵今意滋兰树蕙情
——致敬三夕兄执教五十周年何新文
博雅君子
——张三夕教授印象记王齐洲
张三夕先生印象记周国林
共事岁月
——记在华中师大与张三夕教授相处的日子高华平
师从程千帆与张舜徽的张三夕张志扬0
关于死亡现象的一种通学闫广林
张三夕老师二三事范军
记父执张三夕老师韩明
问学漫忆
记忆中的“小老师”陈惠琼
亦师亦友半世情熊斌
一枝一叶总关情
——我与张三夕老师的缘分段天长
教言谆谆犹在耳往事历历写蝉鸣
——三夕老师教我写论文刘光侠
雪泥鸿爪忆张师杨坤道
我的恩师三夕先生成婷
感谢您引领我走近经典邓红
永远年轻的张三夕老师张岩
永执弟子礼,当仁不敢让
——纪念张三夕教授执教五十周年赵浴沛
亦师亦友:我眼中的张三夕老师高建勋
海大忠诚的树人和论道者
——回忆我的恩师张三夕许美丹
心香数瓣至感师恩刘果
不争之德郭满
人生的好导师学术的引路人袁洪流
深山古寺读书情
——初次邂逅张门读书会景美
别样的张老师
——读三夕师日记有感张海燕
感谢武汉温燎原
千言万语道不尽张门的好
——写在2020年张门毕业生欢送会上的话彭琴
遇见您是我的幸运
——献给我亲爱的硕导张三夕老师孙德贤
岭南秋风忆桂子王叶迟
他年应记老师心
——记与张老师的二三事姚琴
武汉的雨,落在桃红柳绿的江南何思依
他乡与吾乡罗婧文出与入
——“读书”的快乐廖田凌霜
通透豁达,诲人不倦
——忆敬爱的张三夕先生占青青
读不尽的张三夕老师刘一江
香港剪影何欢
这是一个通才战胜专家的时代
——由三夕师的“通人境界”和《范围》一书想到王文
情缘博雅,志向通人
——述三夕师对我的言传与身教陈天澍
忆桂子山上二三事刘聪
弟子文录
屈原的战略思想述论彭红卫
自杀预防,珍重生命
——论先秦儒道人生哲学的现代意义郑诗傧
西汉的“文学”“官”念
——以《史记》《汉书》为中心安敏
从《抱朴子》探究《孟子》对葛洪的影响梁鉴洪
论《文心雕龙·物色》篇次问题及其文学观林日波
用西方现象美学解码中国古典诗歌
——以《春江花月夜》为例黄蓓
异域文明的中国化:论唐诗中的袈裟刘烨
浅论李煜词层递的感伤情调张帆
国忌行香与宋代皇权的强化邹明军
从曾巩《目录序》看其书籍传播观金雷磊
浙江书局本《玉海》底本考辨杨毅
文本重构与伦理阐释:文学伦理学批评视域下的《绿珠传》盛莉
《韩湘子全传》的道教思想研究钱敏
《全宋诗》收黄希旦诗辑佚姜游
论明代商人传记的消费动机与生产目的张世敏
袁枚的文章传名论李卓娅
论吴乔以“冷锤”喻诗文注释说茶志高
光绪重抄本《天山草堂存稿》的发现与文献价值李俊
明清之际遗民文人生存与创作考察康光磊
《明儒学案》王门分派与社交网络的新探讨邓凯
《近世丛语》作者与版本考略肖婧
清人著述中散见《经典释文》研究资料述论陈亮亮
清初礼学复兴风潮中的万斯大礼学曾军
论孙濩孙《檀弓论文》的版本及评点特色毋燕燕
崔适《史记探源》之学术源流发微陈天澍
钱陈群文学成就初探董海春
《四库全书总目》子部医家类书目研究赵青
出版编辑工作中常用电子文献工具集解郑若萍
近二十年国内“文学地图”研究述评于美娟
布依族民间文学整理与研究综述毛建军
如来藏:空花泡影与不生不灭
——一种对于佛法唯识论的疏理与解释桑大鹏
从延庆寺到观宗寺
——论佛寺现代化的转型郑运兰
不是希望,而是绝望
——《蔚蓝的王国》解读段厚永
新媒体时代的众语喧哗
——基于麦克卢汉媒介思想的文化哲学研究与思考王光艳
媒介本体论:媒介研究的理论转向李明勇
基于受众心理的国学电视传播热研究田全喜
万达电影作为一种符号资本邬玲
附录
附录一张三夕教授学术年表苏小露整理
附录二有关张三夕教授著述的评论简目苏小露整理
附录三张门研究生学位论文题录罗昌繁、苏小露整理
附录四张门读书会精读书目张三夕等前言张三夕教授执教五十周年纪念文集
內容試閱
前言
张三夕先生,生于1953年,祖籍湖北鄂州。先生成长于武汉市江岸区转车楼一个铁路工人家庭。1977年初作为最后一批工农兵学员进入武汉师范学院(1984年更名为湖北大学,为行文方便,下统一称“湖北大学”)中文系学习。1979年参加全国研究生入学考试,被南京大学录取,同年9月进入南大中文系开始硕士研究生的学习生涯,导师程千帆先生,专业中国古代文学,研究方向唐宋诗歌。1982年初,南京大学硕士毕业,回湖北大学中文系工作,任古代文学讲师。同年年底通过华中师范大学博士生入学考试,1983年成为华中师范大学首批博士研究生,导师张舜徽先生,专业历史文献学。1986年获历史学博士学位,学位证书编号为“001”,是我国改革开放以来培养的首批历史文献学专业博士的“大师兄”。博士毕业后,先生留在华中师范大学历史文献研究所工作,当年就被破格评为副教授。

先生的求学生涯既“不幸”又“有幸”。所谓“不幸”,是指先生1966年进入武汉市江岸中学初中学习时正值“文革”时期,未能正常上几天课,学业几近荒废。所谓“有幸”,是说先生初中毕业时,武汉市恢复高中招生,先生有幸作为六九届初中毕业生的百分之二十中的一员,进入江岸中学高中学习,因而不在城市知识青年上山下乡的行列。比他的姐姐、两个弟弟以及许多同龄人幸运的是,先生1972年高中毕业后,因英语成绩优异而留校任英语教师,并被送至武汉第一师范学校英语班接受四个月的短训。在江岸中学任教期间,先生埋头读书,朋友、同事都是他请益的对象。
1977年初,先生终于跨进梦寐以求的大学校门。与1977年恢复高考后考上大学的大学生一样,先生极其珍惜来之不易的学习机会,极力想把失去的时间补回来。那个时代,教师们诲人不倦,严格要求;学生们学而不厌,孜孜以求。生活虽然简朴,求知问学精神却无比充盈。同为程门弟子的蒋寅先生曾感慨地说:“那个时候,老师的严格和学生的勤奋,都是今天难以想象的。”蒋寅:《40年读书治学路》,《人民政协报》2018年3月26日12版。
1978年研究生招生恢复,不拘一格录取人才,允许在读本科生报名。1979年,先生参加研究生考试,本科尚未毕业就被南京大学录取。这是他从一名中学英语教师、文史爱好者转变成一位文史专业学者的关键一步。
先生先后入程千帆先生、张舜徽先生门下。他最常提及的前辈大师的治学经验是:程千帆先生撰《史通笺记》耗时费工的批校;张舜徽先生治“说文学”四十年集腋成裘终成两百多万字的《说文解字约注》;黄侃先生每年点读白文十三经;钱锺书先生常年“温经”“读集”的刻苦治学功夫。求学期间,先生以前辈学人的治学精神自励,如饥似渴地阅读经典,先生的书橱中保留着上百本求学时期的读书笔记,既有摘录,也有旁批,密密麻麻,为学功夫由此可见一斑。富于才情又勤学不已,故先生初出道即崭露头角。先生的第一篇学术论文《略谈韩诗的语言艺术》发表在《南京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1981年第2期,随即被人大报刊复印资料《中国古代、近代文学研究》1981年第14期转载;第二篇论文《论苏诗中的空间感》刊载在《文学遗产》1982年第2期,一发表就受到学界同人的好评。
先生又十分注意吸收西方思想理论、方法论。他攻读硕、博士学位的时候正是改革开放的20世纪80年代,学术思想上的中西问题、古今问题,在改革开放的大潮中更具张力。那个时代,青年学人意气风发,锐意进取,敞开怀抱迎接各种新思想、新理论、新方法。故先生推崇通人之学,不仅提倡文史哲博通,而且主张中西学会通。他认为,21世纪是互联网时代,治古学不能固守一隅,一定要善于吸收世界各个民族优秀的文明成果。
先生的学术兴趣极其广泛,举凡文学、史学、哲学、文化传播学,乃至政治、经济、法律,都广泛涉猎。故而先生治学所得,既有《宋诗宋注纂例》《批判史学的批判——刘知幾及其〈史通〉研究》《死亡之思与死亡之诗》《通往历史的个人道路——中国学术思想史散论》《汉语古籍电子文献知见录》《诗歌与经验》等典范的文学、史学、哲学研究成果,也有《20世纪的“最后性文本”》《现代性与当代艺术》等跨界精彩之作,更有《在路上》等深邃的随笔及时评。
先生的学风因此而异于常人,其思维既严谨又极其活跃,既超越又贴近当下,是一位自觉践行“通古今之变”的文史学者。先生通过日记记录自己的工作生活,同时也以一个历史观察者的姿态,审视自己以及大众的生活。先生与现实生活若即若离,这使其可以不断超越个体的生活而进入到更深刻的批评之中。余英时这样定义“知识分子”:知识分子有几个重要的特性最值得注意。第一是他比较具有全面的眼光,因此能够敏锐地察觉到整个社会在一定历史阶段中的动向和需要。第二是作为基本精神价值的维护者,他比较富于使命感和正义感,因此具有批判和抗议的精神。第三是他比较能够超越一己的阶级利害,因此而发展出一种牺牲小我的精神。余英时著,傅杰编:《论士衡史》,上海:上海文艺出版社,1999年,第1页。从这个意义上说,先生是一位真正的知识分子。从诗歌的时空哲思到《史记》列传人物的精神,从死亡的哲学思考到死亡的文学书写,从诗歌对死亡的吟咏到碑志铭文对死亡的叙述,从个人日记到历史事件的书写再到当下大众的生活,他对死亡的严肃思考,对人的生存状态与精神的持续关注,对社会问题的敏锐观察与批判,无一不是出于知识分子强烈的现实关怀。

论学精选论
苏诗中的空间感
张三夕

这里所讨论的空间感,是指诗人对大自然和人类社会的空间顺序的一种艺术感受。任何人都生活在一定范围的空间之中,而诗人心目中的世界则是一个艺术的世界。每一位诗人都会在自己的作品中对万事万物的空间形态的变化如大小、高低、方位、容量等等作出艺术的描写和反映。而且,每一位诗人都必须有自己独特的空间感,它将在不同程度上影响着作品的艺术风貌, 如果他要取得成就的话。
首先, 让我们来看一看苏轼在诗中是如何描写他所处的空间位置的。他有五首诗这样开头:并生天地宇,同阅古今宙。—— 《次韵答章传见赠》
寓形宇宙间,佚我以方老。——《和寄天选长官》
仙人与吾辈,寓迹同一尘。——《次王定国韵书丹元子宁极斋》
坐来念念失前人,共向空中寓一尘。——《次韵王晋卿惠花栽栽所寓张退傅第中》
可怜扰扰雪中人,饥饱终同寓一尘。——《次韵陈履常》古人认为四方上下为宇,古往今来为宙。宇宙是他们所感知的最大范围。诗人自认与宇宙同生共死,并感到自己处于宇宙中的一粒灰尘中。在这粒灰尘中,神仙与凡人,往者与来者都共同寓居在一起。一粒极其微小的灰尘与浩渺无涯的宇宙相比,可以说是微观世界与宏观世界的关系。这种微观空间和宏观空间的相反相成、对立统一,形成了苏诗空间感的基础和核心:大小相形,缩小空间距离,打破空间界限。用苏诗形象化的比喻来作注脚就是“我生天地间,一蚁寄大磨”(《迁居临皋亭》),“太山秋毫两无穷,巨细本出相形中”(《轼在颍州与赵德麟同治西湖……》)。请注意上面五首诗的标题和内容,都是次韵唱和之作。诗人不仅使自己处于微观空间和宏观空间的对立统一体中,而且把他周围的人即赠答的对象也拉进来了, 不管别人是否与他有同感。类似这样的诗句不胜枚举,总之,诗人是执着地怀有这种空间感, 并且力图以此感染别人。
下面, 我们将具体分析苏诗中空间感的主要特点及其给苏诗在艺术上带来的特色。

具体地说,苏诗中大小相形的空间感表现了三个互相联系的特点,即寓大于小,置小入大,小中见大。先看第一点。
所谓“寓大于小”,是指将一个很大的空间寄寓于一个很小的空间里。这是苏轼最善于运用的一种独特的艺术感受。在古人生活视野所见的广袤的空间中,最巨大而遥远的莫过于河汉、星空与明月。试看诗人是如何感受这些形象的:水天浮白屋,河汉落酒樽。——《九月十五日观月听琴西湖示坐客》
船稳江吹座,楼空月入樽。——《和蒋发运》
山城薄酒不堪饮,劝君且吸杯中月。——《月夜与客饮杏花下》
收拾小山藏社瓮,招呼明月到芳樽。——《新酿桂酒》
先生独饮勿叹息,幸有落月窥清樽。——《十一月二十六日松风亭下梅花盛开》诗与酒似乎是中国古典诗人生活中形影不离的东西,而饮酒赋诗又自然与明月发生联系。这种惯常的生活场景和传统的意象本身并没有什么特别的意义,我们关心的是当诗人举起酒杯时他的联想和感受。李白的“举杯邀明月,对影成三人”[清]王琦集注:《李太白全集》卷二三《月下独酌四首》其一,北京:中华书局,1977年。,是为人称道的名句按: 李白的这两句诗也是一种缩小空间的写法。苏轼有些诗沿袭了这个意境, 如“空庭月与影, 强结三友欢”(《次韵毛滂法曹感雨》),“已遣乱蛙成两部, 更邀明月作三人”(《次韵述古过周长官夜饮》,“已托西风传绝唱, 且邀明月伴孤斟”(《次韵刘贡父所和韩康公忆持国二首》其二), “酒杯虽浅意殊深, 且同月下三人饮”(《次韵惠循二守相会》),等等。。苏轼在这里不是要与明月相视而坐,而是要把明月斟在自己的酒杯里,让人们同他一起分享美酒的芳香,也分享明月的清光。正如雨果称赞莎士比亚的天才时所说的:“就像一切神通广大、才智高超的人一样,莎士比亚把整个自然都斟在自己的酒杯里,他不仅自己喝,而且还让你也来喝。”[法]雨果:《莎士比亚的天才》, 柳鸣九译, 《古典文艺理论译丛》第3册,北京:人民文学出版社,1962年,第106页。
苏轼确实是一位神通广大、才智高超的诗人。人们传诵的“大瓢贮月归春瓮,小杓分江入夜瓶”(《汲江煎茶》)的诗句,是说明这一点的好例。不仅如此,诗人的高明在于他能随心所欲地把自然界任何大空间装进身边的小空间里,而且看上去好像是顺手拈来,轻松自如。地上的水莫大于湖和海,诗人就可以把浩浩荡荡、无边无际的湖、海装进自己的袖子里:“我持此石归,袖中有东海。……置之盆盎中, 日与山海对”(《文登蓬莱阁下石壁千丈……》), “别后新诗巧模写,袖中知有钱塘湖”(《喜刘景文至》)。这种感受奇特的诗句,博得了注家的赞赏:“涉至理而出新意。”参见《集注分类东坡先生诗》 卷八《文登蓬莱阁下石壁千丈……》诗中伯恭(吕祖谦) 注(《四部丛刊》本)。 诗人与一般人的区别,在于他能从寻常的生活中感受到不寻常的诗意。一般人都见过或想象过湖和海,每个人都要穿衣服,当然每件衣服都会有衣袖,很少有人会把二者联系起来,唯独诗人苏轼才感到他的衣袖能容纳巨大的空间——东海与西湖《经进东坡文集事略》 卷五九《六一泉铭》云: “吾以谓西湖盖公(指欧阳修)几案间一物尔。”(《四部丛刊》本)可与此比观。。这种空间感在苏轼以前或以后的诗人中恐怕是少有的,这正是艺术感受的独特性。苏诗中不仅湖、海可以入袖,其他入袖的形象也很奇特:天公不解防痴龙, 玉函宝方出龙宫。雷庭下索无处避, 逃入先生衣袂中。——《次韵子由清汶老龙珠舟》
一一窗扉面水开,更于何处觅蓬莱。天香满袂人知否? 曾到旃檀小殿来。——《韩康公坐上侍儿求书扇》由袖而手,由手而掌,我们还可以领略苏诗中手掌的容量:“千岩在掌握,用舍弹指久”(《吴子野将出家赠以扇山枕屏》),“会稽入吾手,镜湖小于盆”(《送黄师是赴两浙宪》),“十方三界世尊面,都在东坡掌握中”(《送佛面杖与罗浮长老》),“上党搀天碧玉环,绝河千里抱商颜。试观烟雨三峰外,都在灵仙一掌间”(《和人假山》)。
从一杯酒、一块小石到一座假山,从即事、送别到赠物,无论什么题材和内容,苏轼都能以他特有的艺术感受,高下随心地写出新奇动人的诗句。诗人不仅时常把河汉和明月斟进酒杯,把湖和海收入衣袖,把千岩万石乃至世尊的脸面握在掌中,而且还有着极其阔大的胸怀:“一眼吞江湖,万象涵古今”(《参寥上人初得智果院会者十六人……》),“直视无前气吐虹,五湖三岛在胸中”(《惠州灵惠院壁间画……》)。更有甚者,诗人习惯于把偌大的云梦泽装在胸中:胸中几云梦?余地多恢宏。——《次韵程正辅游碧落洞》
常疑若人胸,自有云梦薮。——《吴子野将出家赠以扇山枕屏》
永辞角上两蛮触,一洗胸中九云梦。——《同正辅表兄游白水山》
如今惟有谈天口,云梦胸中吞八九!——《赠李兕彦秀才》诗人兴会所到,笔力酣畅,不只是胸怀一个云梦泽,而是八个、九个苏诗的字面出自司马相如《子虚赋》:“吞若云梦者八九于其胸中,曾不蒂芥。”见《文选》卷七,中华书局,1977年。不过,从苏诗的气魄来看,“吞云梦”的写法是很自然的,典故已化入他的艺术感受之中。,可见其胸境多么壮阔。“云梦胸中吞八九”,气魄在一“吞”字上。苏诗很善于用“吞”字来加强其空间感,如“青丘已吞云梦芥,黄河复绕天门带”(《复次放鱼前韵答赵承议陈教授》),“坐看青丘吞泽芥,自渐潢潦荐溪”(《次韵滕元发许仲途秦少游》),“河吞巨野那容塞,盗入蒙山不易搜”( 《次韵周开祖长官见寄》),“具区吞灭三州界,浩浩荡荡纳千派”(《又次前韵赠贾耘老》),“贞观之德来万邦,浩如沧海吞河江”(《阎立本职贡图》),等等。
读苏轼的这些诗句,无不使人感到气势磅礴,掷地有金石声。苏诗汪洋恣肆、新奇豪放的艺术风格,从寓大于小的空间处理中得到了充分的体现。也许有人会把它仅仅理解为夸张之辞。我认为这不单单是一种修辞手法,而实际上是大自然空间的小化,诗人正是在小化自然空间的过程中,达到物我的统一。人的直接感官——眼界、胸怀、手掌以及间接感官——衣袖、酒杯等与大自然中的河汉、明月、湖海、山河、云梦泽等相比,它们的空间大小极不相称,然而由这种不相称所巧妙组合的诗句,并没有给读者别扭、不合理的感觉。恰恰相反,它所呈现的奇情壮采,具有强烈的艺术感染力,给人留下深刻的印象。这正是我们想强调的一种美感:以不对称求对称,以不平衡求平衡,从而达到更高境界的对称和平衡。为了进一步说明这一点,下面来分析苏诗中巨细相形的空间感的另一特点:置小入大。
以苏诗中一种常见的景象为例。诗人很喜欢描写辽阔浩荡水域之中的一叶小舟:蒲莲浩如海,时见舟一叶。——《与工郎昆仲……四首》其一
小舟真一叶,下有暗浪喧。——《饮酒二十首》其五
行人稍度乔木外,渔舟一叶江吞天。——《书王定国所藏烟江叠嶂图》
具区吞灭三州界,浩浩荡荡纳千派。从来不著万斛船,一叶渔舟恣奔快。——《又次前韵赠贾耘老》背景空间愈阔大,就愈衬托出一叶小舟的“奔快”,当然也就更富有诗意了。苏诗很善于采用这种强有力的空间对比。诗人笔下的一叶小舟,时而倒海翻江:“孤舟倒江河,赤手揽象犀”(《赠王仲素寺丞》),“早晚西湖映华发,小舟翻动水中天”(《次韵黄鲁直寄题郭明父颍川西斋二首》其一);时而温情脉脉:“微风不起镜面平, 安得一舟如叶轻”(《次韵答刘泾》),“知君此去便归耕, 笑指孤舟一叶轻”(《孟震同游常州僧舍三首》其三);时而描摹想象之景状:“扁舟一棹归何处?家在江南黄叶村”(《书李世南所画秋景二首》其一),“我记江边枯柳树,未死相逢真识面。他年一叶溯江来,还吹此曲相迎饯”(《过江夜行武昌山闻黄州鼓角》);时而烟波迷茫,以喻命运之孤独:“我谪黄冈四五年,孤舟出没烟波里”(《送沈达赴广南》),“我本江湖一钓舟,意嫌高屋冷飕飕”(《书双竹湛师房二首》其一),“春江欲入户,雨势来不已。小屋如渔舟,蒙蒙水云里”(《寒食雨二首》其二)……总之,诗人不断地用这种差异很大的空间对比,来烘托和加强其诗歌中超逸绝尘、雄浑豪放的气氛,最终进入他在有名的《前赤壁赋》中所描绘的出神入化的境界:“白露横江,水光接天,纵一苇之所如,凌万顷之茫然。浩浩乎如冯虚御风,而不知其所止;飘飘乎如遗世独立,羽化而登仙。”宋郎晔注苏文以此赋冠首,见《经进东坡文集事略》卷一。
也许有一点值得多说几句。置一叶小舟入辽阔浩荡的水域之中,空间对比所产生的效果主要在于“一叶小舟”。如果是“万斛船”或“千舟竞发”,则是另外一种效果。如“沉舟侧畔千帆过”见《全唐诗》卷三六〇刘禹锡《酬乐天扬州初逢席上见赠》诗(中华书局,1960年)。 式的壮美也富有诗意,但那属于另外一种境界,与此不同。而“孤帆远影碧空尽,惟见长江天际流”《李太白全集》卷一五《黄鹤楼送孟浩然之广陵》。 式的境界,虽然是“孤帆”,仍然与我们这里讨论的空间感有所区别:一是有意识地置小入大,形成大小空间的鲜明对比;一是目送孤帆远去,感到水天相连,没有强烈的空间对比。当然,两种感受都可能产生美的意境,它们之间并不存在互相排斥的问题。
与置小入大的空间感相联系的另一特点是:小中见大。也就是说,诗人能够从一个小空间里感受和发现大空间。举几个比较典型的例子。诗人可以从一滴溪水中生发出一条大江:竹中一滴曹溪水,涨起西江十八滩。——《赠龙光长老》透过一点红而寄寓无边的春色:谁言一点红,解寄无边春。——《书鄢陵王主簿所画竹枝二首》其一从一间小屋看到寥廓千里的远景:问子一室间,宁有千里廓? ——《生日刘景文以古画松鹤为寿……》从一寸小松看到顶天栋梁的姿态:青青一寸松,中有梁栋姿。——《故李承之待制六丈挽词》从三尺小桐感到高山流水的意态:赖有三尺桐,中有山水意。——《戴道士得四字代作》从一块小石发现逶迤连绵的山峦:海石来珠宫,秀色如蛾绿。坡陀尺寸间,宛转陵峦足。——《仆所藏仇池石……》从咫尺近别想到千里远别:近别不改容,远别涕沾胸。咫尺不相见,实与千里同。——《颍州初别子由二首》其二从以上诗例可以看到,小中见大就是突破描写对象空间微小的限制,捕捉其内在富有诗意的特征,从而展示一个更广阔、更动人的情景。类似的例子还可举出一些,为节省篇幅不在此多引了。总之,通过以上简单的分析,可看出苏轼运用自如的大小相形、大小互化的空间感,是一种很有特色、很有表现力的艺术感受,它使苏诗呈现出别具一格的风貌。

 

 

書城介紹  | 合作申請 | 索要書目  | 新手入門 | 聯絡方式  | 幫助中心 | 找書說明  | 送貨方式 | 付款方式 香港用户  | 台灣用户 | 海外用户
megBook.com.tw
Copyright (C) 2013 - 2024 (香港)大書城有限公司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