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入帳戶  | 訂單查詢  | 購物車/收銀台( 0 ) | 在線留言板  | 付款方式  | 聯絡我們  | 運費計算  | 幫助中心 |  加入書簽
會員登入 新註冊 | 新用戶登記
HOME新書上架暢銷書架好書推介特價區會員書架精選月讀2023年度TOP分類閱讀雜誌 香港/國際用戶
最新/最熱/最齊全的簡體書網 品種:超過100萬種書,正品正价,放心網購,悭钱省心 送貨:速遞 / EMS,時效:出貨後2-3日

2024年04月出版新書

2024年03月出版新書

2024年02月出版新書

2024年01月出版新書

2023年12月出版新書

2023年11月出版新書

2023年10月出版新書

2023年09月出版新書

2023年08月出版新書

2023年07月出版新書

2023年06月出版新書

2023年05月出版新書

2023年04月出版新書

2023年03月出版新書

『簡體書』蜀道天下

書城自編碼: 3759357
分類: 簡體書→大陸圖書→文化地域文化
作者: 元夫
國際書號(ISBN): 9787546429861
出版社: 成都时代出版社
出版日期: 2022-05-01

頁數/字數: /
書度/開本: 16开 釘裝: 平装

售價:NT$ 510

我要買

share:

** 我創建的書架 **
未登入.



新書推薦:
琴学论集:古琴传承与人文生态
《 琴学论集:古琴传承与人文生态 》

售價:NT$ 773.0
天理与秩序:宋代政治伦理思想研究
《 天理与秩序:宋代政治伦理思想研究 》

售價:NT$ 549.0
怎么办?
《 怎么办? 》

售價:NT$ 442.0
明代文艺思想史
《 明代文艺思想史 》

售價:NT$ 2688.0
原始之美:萨满教与西方人的想象
《 原始之美:萨满教与西方人的想象 》

售價:NT$ 717.0
宽窄说:烟草之书
《 宽窄说:烟草之书 》

售價:NT$ 717.0
耳穴治疗青少年近视与保健
《 耳穴治疗青少年近视与保健 》

售價:NT$ 274.0
中国版画史
《 中国版画史 》

售價:NT$ 493.0

建議一齊購買:

+

NT$ 365
《 成都百年风物 》
+

NT$ 324
《 吾土吾湘 》
+

NT$ 176
《 寺庙文化奥秘 》
+

NT$ 948
《 老工厂新气象 》
+

NT$ 420
《 龙川古村(客家研究文丛 龙川历史文化书系) 》
+

NT$ 708
《 书楼探踪 · 江苏卷 》
編輯推薦:
蜀道作为中国历史上一条穿越秦岭、沟通南北的动脉,其起源、构造、类型、通塞变迁,显示出其日益重大的政治、经济功用。《蜀道天下》并未观止于此,作者积二十年努力深入其间,进行了艰苦的、卓有成效的田野调查,采用四重证据法,集史学、考古、文博、风俗、风物研究与文化演绎于一体,在着眼蜀道沿途汉魏以降历代摩崖石刻、题名纪事、镌刻书艺、佛道造像,以及有关蜀道的历代诗词歌赋等的基础上,以富有散文情致的笔调,展示了蜀道的空间史,以及沿途民众的沧桑史与心态史,可以称作新时代四川作家部完美讲述 “蜀道故事”的著作。——中国作家协会散文委员会委员、四川省作家协会副主席 蒋蓝
內容簡介:
本书为颇具空间感的历史文化散文,秉承非虚构特征,以古蜀道线路(韩城—西安—成都)为经,古迹遗存现场、史书记载为纬,纵横捭阖进行经纬编织,营造一种在时空隧道中自由穿梭的蒙太奇似的文学意象,以史学的视角看蜀道,以文学的笔法写历史,让史学与文学融合,在解码的过程中重新编码,为读者展示出一条人类与地球共同拥有的立体而丰满的蜀道,不仅仅限于交通意义,还是一条植物的、生态的、政治的、经济的、文化的、美学的、哲学的蜀道。
關於作者:
元夫,本名熊芙蓉,女,记者、编辑、中国作家协会会员。四川省楚文化研究会副会长,广元市第八届科技拔尖人才。喜行走、考察、思录。著有《东河口绝恋》《青川涅槃》《木牍之光》等纪实文学著作;散文、诗歌等作品屡见于全国各地报刊,获第十三届孙犁文学奖。历时五年寻访研究古蜀道,采写的相关稿件在全国报刊选发,并在《四川日报》《华西都市报》《广元日报》和”元夫”公众号连载。
目錄
上部:北栈风云
章? 风追司马
1.从广元出发/ 002
2.聆听秦岭/ 004
3.风追司马/ 007
4.鲤鱼跃龙门/ 008
5.史圣千秋/ 011
6.咸阳有个统一广场/ 015
7.秦惠文王在周陵?/ 017
8.秦宫探月 / 020
9.司马错不错/ 022
10.拜谒无字碑/ 024
11.交交黄鸟/ 027
蜀道天下·2·
第二章? 褒斜相吻
12.择道的尴尬/ 033
13.阳春白雪大散关/ 035
14.千里嘉陵滴/ 038
15.故道回望/ 042
16.连云道取巧/ 045
17.九道枢纽汉中/ 047
18.石门洞天/ 049
19.石门十三品/ 052
20.韩信“泪奔”/ 055
21.血雨腥风武休关/ 057
22.矜持的老街/ 059
23.大勇若怯/ 062
24.柴关岭小悟/ 066
25.回车道的述说/ 067
26.神秘天栈 / 071
27.山那边是海 / 075
目 录
CONTENTS
·3·目? 录
28.西当太白有鸟道/ 079
29.褒斜相吻/ 081
30.走过斜峪/ 084
31.寻找斜峪关/ 086
32.悲怆五丈原/ 089
33.问道楼观台/ 095
34.寻找傥骆道(其一)/ 101
35.寻找傥骆道(其二)/ 104
36.张植物纤维纸/ 108
37.寻找傥骆道(其三)/ 111
38.寻找子午道(其一)/ 115
39.寻找子午道(其二)/ 118
40.拜谒草堂寺/ 121
41.寻找子午道(其三)/ 125
42.寻找子午道(其四)/ 128
43.寻找子午道(其五)/ 131
44.颗黑米/ 133
蜀道天下·4·
下部:南栈春秋
第三章? 剑门无关
45.热闹的诸葛古镇/ 140
46.邂逅阳平关/ 144
47.静静的诸葛墓/ 147
48.与“石母”擦肩而过/ 150
49.走过那些金字村庄/ 152
50.七盘关的仪式感/ 156
51.龙门阁风光依旧/ 161
52.筹笔驿情结难解/ 164
53.明月峡荡气回肠/ 167
54.朝天关苇絮翻飞/ 171
55.眸子闪处尽是绿/ 174
56.是那一低头的温柔/ 176
57.江潭女儿心/ 182
58.风流广元/ 186
59.桔柏有界/ 191
60.岁月没有湮灭司马错/ 197
61.太极鱼眼/ 202
內容試閱
历史的起承转合,起因于地理,而天下道路则起源于人心,并延伸
于野心。
公元前316年,秦灭巴蜀,伟大的石牛道诞生,蜀道正式成为官道。

四川自古被称四塞之国,秦巴山脉北横,横断山脉西耸,云贵高原南矗,
巫山山脉东峙,绵延逶迤成一个高度闭合圈,圈内即四川盆地。盆地内自西向
东为成都平原、川中丘陵和川东平行岭谷,是传统意义上的巴蜀之地。巴与蜀
本是不同的两个区域,川西为蜀,川东为巴,但人们却习惯将其合称为巴蜀。
本书在石牛道的发轫之地昭化一带对此有详细阐述,在此前置一句:公元前
316年秦并巴蜀开启巴蜀连写、合称模式。
大山从来就隔不住人类窥视山那边的欲望,圈内圈外相互好奇、相互诱
惑、相互吸引,哪里有阻隔哪里就有突围,阻隔越厉害,突围越强悍。于是,
路,就在脚下诞生了。
于是,长江上游支流岷江之畔的川西平原就有了以成都为中心,东边的长
江水道,西面的茶马古道,南垣的五尺道、身毒道(南丝路),北郭的秦蜀、
陇蜀古道这些早期的、广义的蜀道。
于是,蜀地就有了物质与文化的输出与输入。
于是,殷商、周朝用于占卜的牛胛骨上,“蜀”字就被频繁地灼刻
其上。
于是,《诗经》里就有了“娟娟者蜀,蒸在桑野”的秀美与华丽。
自? 序
蜀道天下·2· 2
于是,就有了秦惠文王并巴蜀,石牛道诞生并成为先秦官道。
于是,就有了秦昭襄王末年李冰改造的都江堰。
于是,就有了《隆中对》里“天府之国”的富庶。
于是,蜀地就成为历代天下人的诗和远方,直至今天。

三星堆鼎盛时期,蜀都无疑像汉唐长安、北宋汴京、今日北上广一样,是
一座国际化都市,四散的道路系统想必已无比通畅。出土实物显示:南丝路的
输出与输入已超出今日中国国界,远抵今印度、阿富汗甚至地中海沿岸,秦蜀
道路的畅通,让南丝路与北丝路差不多围绕青藏高原形成了一个闭合圈。只是
古蜀文字大多消逝,巴蜀图语尚未破译,今人无从找寻明确记载而已。至于张
骞在大夏国(今阿富汗)发现蜀布和邛竹杖,已是很晚的事了。
然而,在秦巴山脉以北,与三星堆文明比肩而立的殷商文明却创造出了如
蚕丝般浪漫的象形字“蜀”。殷商是被国际认可的中国历史上个有文献可
考的王朝。商周王廷,那一个个被占卜师深灼于牛胛骨的“蜀”字,在三千多
年时光深处仍泛着幽光,一束束幽光汇聚到一起,便炫目起来,强势刺激着中
国学人的瞳孔。有学者发现,“蜀”字甲骨文居然有67条之多,其中,完整叙
事的有20条。文字显示两国之间邦交往来无共主与方国关系,属国家间的交
往,且战和不定,有正常友好交往的“至蜀”“在蜀”“于蜀”;有与蜀发生
战事的“征蜀”“克蜀”“伐蜀”“代蜀”……
《尚书·牧誓》记述公元前1046年,协助周武王伐纣的有“庸、蜀、
羌、髳(巴)、微、卢、彭、濮人”,“蜀”居第二,可见其实力不可小觑。
《华阳国志·巴志》:“周武王伐纣,实得巴蜀之师。”
《华阳国志·蜀志》:“武王伐纣,蜀与焉。”
显然,早在殷商时期,中华文明已进入“一山两河”时代,秦岭这座父亲
山便情系河江、和合南北、泽被华夏,将中华母亲河——黄河、长江——连成
了一个整体。
·3·自? 序 3
河南安阳、洛阳是不同时期的商都,正宗的黄河文化发祥地,富庶的中
原中心,向来被称“中州之地”。可殷商文明对中国的影响远不如其后的
周。商后周代,将奴隶制推向鼎盛,享国八百年,承宗法创礼乐成中国大一
统之滥觞,诸子学说奠中国哲学之基,对中国历史的影响起着决定性作用,
以至今天我们仍自豪于宣称“礼仪之邦”,津津乐道那思想家辈出的“轴心
时代”。

随着周部族在黄河上游支流渭河流域崛起,号称“八百里秦川”的关中平
原登上中国历史舞台。关中平原与成都平原虽处不同流域,地理环境却惊人相
似:四围高山,一水贯流,自古也被称为“四塞之国”“天府之国”。
《战国策·秦策》中,苏秦对秦惠王说:“大王之国……田肥美,民殷
富,战车万乘,奋击百万,沃野千里,蓄积饶多,地势形变,此所以天府之,
天下之雄国也。”《史记·留侯世家》中张良对刘邦说“关中左崤函,右陇
蜀,沃野千里……此所谓金城千里,天府之国也”。可见关中天府比四川天府
早好几百年。
《史记》中反复提及“关中”一词。“关中”顾名思义四关(东函谷关、
南武关、西大散关、北萧关)之中,还有六关说、两关说、一关说种种,我在
大散关采用四关说,在此采用一关说,即以函谷关和崤山为界,以东是中原大
地即关东平原,以西是关中大地即关中平原。史书典籍中常常出现的“关东、
关中”“关东、关西”“关内、关外”“山东(崤山以东)”等称谓即采用
“一关说”。
古人多以自己是关内人而自豪,“杨仆徙关”的典故就是明证:汉武帝
时,河南新安人杨仆功勋卓著,但却身居关外,深以为耻,为了让自己成为关
内人,居然上书汉武帝,请求将函谷关东移300里,他自出经费。后经武帝批
准,函谷关东移到河南新安。
唐代函谷关的战略军事地位逐步被潼关取代,此为后话。

 

 

書城介紹  | 合作申請 | 索要書目  | 新手入門 | 聯絡方式  | 幫助中心 | 找書說明  | 送貨方式 | 付款方式 香港用户  | 台灣用户 | 海外用户
megBook.com.tw
Copyright (C) 2013 - 2024 (香港)大書城有限公司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