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入帳戶  | 訂單查詢  | 購物車/收銀台( 0 ) | 在線留言板  | 付款方式  | 聯絡我們  | 運費計算  | 幫助中心 |  加入書簽
會員登入 新註冊 | 新用戶登記
HOME新書上架暢銷書架好書推介特價區會員書架精選月讀2023年度TOP分類閱讀雜誌 香港/國際用戶
最新/最熱/最齊全的簡體書網 品種:超過100萬種書,正品正价,放心網購,悭钱省心 送貨:速遞 / EMS,時效:出貨後2-3日

2024年03月出版新書

2024年02月出版新書

2024年01月出版新書

2023年12月出版新書

2023年11月出版新書

2023年10月出版新書

2023年09月出版新書

2023年08月出版新書

2023年07月出版新書

2023年06月出版新書

2023年05月出版新書

2023年04月出版新書

2023年03月出版新書

2023年02月出版新書

『簡體書』知古察今

書城自編碼: 3737812
分類: 簡體書→大陸圖書→社會科學教育
作者: 伯纳德·贝雷尔森
國際書號(ISBN): 9787313257307
出版社: 上海交通大学出版社
出版日期: 2022-03-01

頁數/字數: /
書度/開本: 32开 釘裝: 精装

售價:NT$ 452

我要買

share:

** 我創建的書架 **
未登入.



新書推薦:
德兰修女传:在爱中行走(世界名人名传典藏系列)
《 德兰修女传:在爱中行走(世界名人名传典藏系列) 》

售價:NT$ 280.0
抗癌饮食指导
《 抗癌饮食指导 》

售價:NT$ 442.0
编织大花园.7,趣味十足的时尚编织
《 编织大花园.7,趣味十足的时尚编织 》

售價:NT$ 386.0
游戏三部曲:游戏改变未来+游戏改变世界+游戏改变人生(套装共3册)
《 游戏三部曲:游戏改变未来+游戏改变世界+游戏改变人生(套装共3册) 》

售價:NT$ 1622.0
修昔底德与政治秩序
《 修昔底德与政治秩序 》

售價:NT$ 386.0
大学问·魏晋清谈史
《 大学问·魏晋清谈史 》

售價:NT$ 549.0
区域经济与产业发展研究
《 区域经济与产业发展研究 》

售價:NT$ 381.0
正念心理学:全面开启自我觉察与接纳的疗愈之旅
《 正念心理学:全面开启自我觉察与接纳的疗愈之旅 》

售價:NT$ 391.0

建議一齊購買:

+

NT$ 572
《 "互联网+"背景下信息化教学资源共建共享与服务 》
+

NT$ 232
《 学习的本质 》
+

NT$ 957
《 剑桥学习科学手册(第2版) 》
+

NT$ 246
《 教育的情调 》
+

NT$ 270
《 高校辅导员工作实战指南 》
+

NT$ 360
《 课程思政“三金”优秀教学设计案例 》
內容簡介:
本书通过全面梳理美国研究生教育及其院校发展的历史,结合大量问卷调查及访谈,研究了文理学科及邻近专业学科博士生教育的目的、生源、培养中的各环节、行政管理及组织形式、大学师资问题等,并就其未来状况给出审慎的推断,是一份关于20世纪60年代美国研究生院及其研究生教育的历史、现状、未来和发展趋势的报告,堪称经典之作。本书谈及的诸多问题时至今日仍屡见不鲜,其所提供的分析思路对于解决现阶段中国研究生教育问题仍有很大的借鉴意义。本书适合从事高等教育研究的专业人士、大学行政管理人员及关注研究生教育问题的研究人员阅读。
關於作者:
伯纳德·贝雷尔森( Bernard Berelson),美国著名行为科学家。出生于华盛顿州斯波坎( Spokane),1936年在华盛顿大学获得图书馆学学士学位,1937年获得英语硕士学位,1941年在芝加哥大学获得图书馆学博士学位,1962年当选为美国文理学院院士。
其以在传播学和大众传媒方面的工作而闻名,并在传播研究、投票研究和人口政策等领域做出过重大贡献。他实际上创造了“行为科学”一词,还提出了著名的贝雷尔森民主悖论。
目錄
目 录
引言
部分 知古
章 艰苦奋斗
第二章 大学改革
第三章 巩固与标准化
第四章 发展与多元化
第五章 复兴与反思
第六章 传承
第二部分 察今
第七章 目的
节 大学师资问题
第二节 专业化问题
第三节 意义和选择
第八章 院校
节 教育系统的膨胀与变化
第二节 系统分层的运行及成效
第三节 系统与未来
第四节 行政管理与组织形式
第五节 说明: 院校质量评级
第九章 学生
节 规模
第二节 生源
第三节 社会背景
第四节 动机
第五节 素质
第六节 本科生阶段的基础
第七节 招生
第八节 资助
第九节 小结: 与法学院及医学院的比较
第十章 培养
节 博士生在读时间
第二节 博士学位论文
第三节 硕士学位
第四节 博士后研究
第五节 外语要求
第六节 终考核
第七节 研究生教育工作的评价
第三部分 结论、评注和建议
第十一章 结论与评注
节 历史
第二节 成长
第三节 理念
第四节 大学教学
第五节 院校
第六节 学生
第七节 学位
第八节 培养过程
第九节 评估
第十二章 建议
节 关于培养过程
第二节 关于资助和完成学业
第三节 关于学生
第四节 关于大学教学
第五节 关于院校
第六节 关于行政管理与组织
第七节 关于理念和评估
附录
相关研究
学科顾问
就“批评意见与改革建议”的回应
不同学科领域间的比较
调查问卷
致谢
参考文献
內容試閱
译者序
20世纪50年代末,正值第二次世界大战刚刚结束之际,百废待兴。雅尔塔会议关于战后世界新秩序和列强利益分配问题的探讨,对战后世界格局产生了深远影响。在此基础上,以美国和苏联为首的两大阵营的对峙逐渐形成。随着美国称霸世界战略的推行和苏联大国沙文主义及霸权主义的膨胀,这种对峙进一步演变成两极化的世界格局。1957年10月4日,苏联宣布成功地将世界上颗绕地球运行的人造卫星(Sputnik 1)送入轨道,开启了冷战时期的太空竞赛,同时也开启了人类的太空时代。当时的美国高层宣称,他们感到震惊的不仅是苏联抢先一步的成功发射,而且是其所发射卫星的体积之巨大。仅仅在几周之后,强烈抨击美国博士生教育的研究生院协会委员会报告被全文转载于《纽约时报》。另外,第二次世界大战的结束使远赴战场的男人们解甲归田,而战后重建的工厂青睐有工作经验的中年女性,年轻女人们则赋闲在家,由此也开启了美国自1946年以后长达18年之久的婴儿潮时期。一方面,大量退伍军人涌向校园,重返大学课堂;另一方面,战后婴儿群体将预计于20世纪60年代中期迈进大学门槛,触发了大学扩招带给教育界内外的危机感。这两种反向压力,不断加剧高等教育系统内部的张力:太空竞争时代呼吁大学对研究及科研人员的更多关注;大学扩招现象又引发大学对大学师资培养的高度重视。
美国行为科学家伯纳德·贝雷尔森(Bernard Berelson,1912—1979)自1957年秋着手开展研究,聚焦于自1876年至1976年美国的研究生教育,立足于20世纪50年代末,回顾及总结了过去(即部分“知古”),解读及剖析了当下(即第二部分“察今”),预测及展望了未来(即第三部分“结论、评注和建议”);通过梳理并参阅无数文献资料,调查并访谈研究生教育利益相关者,收集并分析大量统计数据,历时两年,完成了这样一部堪称经典之作的关于美国研究生院及其研究生教育历史、现状、未来和发展趋势的研究报告。
为何堪称经典之作?原因之一在于其研究的首创性。美国研究生教育步履蹒跚地发展至20世纪50年代末,虽然获得了长足进步,也形成了自身特色,但是关于研究生教育的各种论断层出不穷,很多教育理念模棱两可或相互冲突,很多实践做法也难断是非。然而令人感到有些意外的是,尽管关于美国研究生教育的争议不断,或许也正因如此,截至20世纪50年代末,美国还没有一份关于研究生院及其研究生教育的综合研究。正如作者贝雷尔森所言:“与其责备黑暗,不如点亮一丝光明。”或许确实到了需要教育界重新审视研究生教育目标、勘察自身状况,并好好加以改进的大好时机。本书的问世恰逢其时。它力求从头开始反思美国研究生教育这件事——梳理争议、明确问题、分析观点、探寻真相——努力探寻投入了什么?产出了什么?在投入和产出之间发生了什么?后,本着极其真诚的态度给出具体、明确、可行的建议。
原因之二在于其研究主题的前瞻性。自本书问世以来,研究生教育的发展已走过60余个春秋。然而,几乎没有一个今天热议的话题在当时未曾被讨论过。如研究生教育目的在学术研究与专业实践之间的对立、知识迅猛而不均衡的增长所带来的冲击、大学教员对创新和变革的排斥、学术界内部(大学和学科)和外部(时代需求)对教育政策所产生的相互冲突的影响、劳动分工的基本优势在大学师资培养中的体现、哲学博士学位的象征意义、研究生院与文理学院之间的合作与纷争、趋于合理化的学生资助体系及规范化的博士后研究,等等,本著作中所提到的几乎所有问题和争论都能令人回想到我们的今时今日。关于研究生院及其研究生教育发展的问题,在形式上或已有所变化,但其实质内容却依旧。它们穿越时光、跨越国界,保持着令人感叹的历史生命力。高等教育系统中某些固有、直接而持久的利益冲突(如教学与科研),我们不仅与过去一样要面对,在寻求问题答案的过程中也感受着与过去一样的困扰,甚至有些问题的答案时至今日仍无法揭晓。这些问题和争论是如何产生的?本质是什么?掣肘在哪里?未来走向是什么?作者贝雷尔森不仅为我们揭开历史迷雾,而且在带领我们一起探寻真相的过程中,启发着我们积极思考和探索当前及未来研究生教育的发展之路。
原因之三在于其研究范畴的全面、问题探讨的深入、论证方法的严谨。从研究范畴上看,本著作从高等教育利益相关者、学科领域、院校等不同视角切入,关注的是除医科和法科外的所有学士后教育,更侧重于文理学科而非专业学科领域,更侧重于博士学位而非硕士学位,算得上是对美国研究生院及研究生教育精华内容的全面解读。从研究主题上看,著作所探讨的问题细致而深入,除博士生教育目的、大学师资培养、奖学金设置、大学及学院之间的关系、硕士学位的地位与作用、博士后研究等具有普适性的问题外,还格外深入问题内核开展更细致的探讨,如学生群体的家庭出身以及社会背景的特征与变化、攻读博士学位的动机和同学之间的相互评价、对本科生阶段所获培养的满意度、博士生在读时间的本质区分及应对、博士学位论文的象征意义及学生毕业前后的心理变化、犹如鸡肋一样的外语要求,等等,算得上是对美国研究生院及研究生教育的一次全面透视。从研究方法上看,作者贝雷尔森在研究期间参加了近10次正式会议,走访了20余所院校,获得了约45份学科顾问意见与建议,开展了约5项专题研究,访谈了150余人,并从约80位研究生院院长、1800位研究生教员、2300位新晋博士学位获得者、600位专业学院院长和70位企业代表那里系统性地收集了数据和观点。其中所采用的研究方法、所设计的调查问卷和访谈提纲(即附录部分),都为整体研究的开展打下扎实的基础。特别是在针对争议观点进行论证时,那种抽丝剥茧、逻辑缜密的论证过程及方法格外值得我们借鉴。
原因之四在于其建议方案的现实性。正如作者贝雷尔森所言:“提出批评意见要比提出解决方案更简单,提出解决方案要比提出可行的解决方案更简单,而提出可行的解决方案要比落实解决方案更简单。”虽然本可以“采取行动的呼吁”为研究报告的结束语,但是作者还是本着极大的热情提出了具体而明确,并富有现实意义的建议方案。如从四年制学业资助模型到系统性的招生方案,从加强研究生写作能力到创建非正式的社会活动中心,从加强研究生院院长办公室职能作用到创建研究生院的全国性组织,等等。这些建议既非虚张声势的大话,亦非老生常谈的论调,而是既大胆又合理,既富于想象又考虑周全,既保留了过去的精华又探索了打造好的美国研究生院及研究生教育的良方。
译者在恩师刘少雪教授的推荐下于2020年初夏着手翻译这部经典之作。本著作语言之生动、内容之翔实、行文之流畅、逻辑之缜密,使译者一边因伏案笔耕而腰酸背痛,一边因书不释手而精神大振,既为著作之精深所吸引,又为大师之造诣所打动。译者常常感到,与其说这是一段翻译的旅程,不如说是一段与大师秉烛夜谈的旅程,这穿越时光的对话给译者带来了无以替代的精神享受。历经一译三校,译者由衷地希望,这部呕心沥血的译著既没有辜负大师的才华,又能为广大读者奉上一场美妙的精神盛宴,更重要的是,能为我国研究生教育事业的未来发展提供有益的借鉴。
后,在向作者伯纳德·贝雷尔森教授致敬的同时,感谢我的家人和爱人,无怨无悔地伴我一路前行!

刘俭
二〇二一年初秋

 

 

書城介紹  | 合作申請 | 索要書目  | 新手入門 | 聯絡方式  | 幫助中心 | 找書說明  | 送貨方式 | 付款方式 香港用户  | 台灣用户 | 海外用户
megBook.com.tw
Copyright (C) 2013 - 2024 (香港)大書城有限公司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