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入帳戶  | 訂單查詢  | 購物車/收銀台( 0 ) | 在線留言板  | 付款方式  | 聯絡我們  | 運費計算  | 幫助中心 |  加入書簽
會員登入 新註冊 | 新用戶登記
HOME新書上架暢銷書架好書推介特價區會員書架精選月讀2023年度TOP分類閱讀雜誌 香港/國際用戶
最新/最熱/最齊全的簡體書網 品種:超過100萬種書,正品正价,放心網購,悭钱省心 送貨:速遞 / EMS,時效:出貨後2-3日

2024年03月出版新書

2024年02月出版新書

2024年01月出版新書

2023年12月出版新書

2023年11月出版新書

2023年10月出版新書

2023年09月出版新書

2023年08月出版新書

2023年07月出版新書

2023年06月出版新書

2023年05月出版新書

2023年04月出版新書

2023年03月出版新書

2023年02月出版新書

『簡體書』世界不再只有“我们”

書城自編碼: 3737373
分類: 簡體書→大陸圖書→政治/軍事政治
作者: [法]伯特兰·巴迪?著, 宗华伟 ?译
國際書號(ISBN): 9787208176102
出版社: 上海人民出版社
出版日期: 2022-03-01

頁數/字數: /
書度/開本: 16开 釘裝: 平装

售價:NT$ 278

我要買

share:

** 我創建的書架 **
未登入.



新書推薦:
家庭养育七步法5:理解是青春期的通关密码
《 家庭养育七步法5:理解是青春期的通关密码 》

售價:NT$ 279.0
三体(全三册)
《 三体(全三册) 》

售價:NT$ 512.0
天象之维:汉画像中的天文与人文
《 天象之维:汉画像中的天文与人文 》

售價:NT$ 490.0
妓女与文人
《 妓女与文人 》

售價:NT$ 179.0
舵手证券图书 短线交易大师:工具和策略 24年新修订版 实战验证的交易技术 经典外版书
《 舵手证券图书 短线交易大师:工具和策略 24年新修订版 实战验证的交易技术 经典外版书 》

售價:NT$ 437.0
中国古兵器集成
《 中国古兵器集成 》

售價:NT$ 3808.0
空腹力+轻断食:正在横扫全球的瘦身革命(全2册)
《 空腹力+轻断食:正在横扫全球的瘦身革命(全2册) 》

售價:NT$ 577.0
临床牙周病学和口腔种植学 第7版
《 临床牙周病学和口腔种植学 第7版 》

售價:NT$ 7269.0

建議一齊購買:

+

NT$ 615
《 美国隐蔽行动研究 》
+

NT$ 359
《 谁在世界中心 》
+

NT$ 22
《 县以上党和国家机关党员领导干部民主生活会若干规定 》
+

NT$ 440
《 习近平谈治国理政(第三卷)(中文平装) 》
+

NT$ 414
《 习近平在宁德 》
+

NT$ 374
《 理想国译丛051:身份政治:对尊严与认同的渴求 》
內容簡介:
本书从融合政治哲学、国际政治学、比较政治学、社会学以及人类学思维与方法的国际关系社会学视角出发,超越了传统上以“我们”为中心的权力、利益与文化考量,将国际关系的“社会间性”特征与行为体的“他异性”逻辑作为核心概念,提出了对“国际秩序”的另类思考。本书以其独特而清醒的批判与自我批判意识和后现代思维风格,为国际关系学界突破“美国重心”的理论范式束缚、摆脱并避免“智识懒惰”提供了启发。
關於作者:
伯特兰·巴迪 法国著名国际关系学者,国际关系“法国学派”代表人物、巴黎政治学院荣休教授。被誉为法国过去三十年来在国际关系领域重要的人物之一、当代国际关系思想大师。
目錄
致谢
推荐序
译者序
中文版前言
导论
章 旧秩序:从“势力均衡”到寡头俱乐部
主权、竞争与权力
寡头治理的优势与弱点
国际法的虚弱与过度军事化
“国际体系无产者”的出现
苏维埃特例及其后续影响

第二章 两极、单极和多极
核现实与意识形态对抗
从二元对抗到二元政治
南方世界中的震荡:两极格局的缺陷
被“边缘性”冲突侵蚀的两极格局
共治的局限性
不结盟的抗议遗产
短暂的单极幻象
一个“无极”的世界
寡头俱乐部的回归

第三章 社会及其外交
社会与民族国家的悄然变革
当社会主导了地缘战略思考
两种全球化与本土性的报复
走向新的国际关系社会学

第四章 新世界概览
霸权的幻象与失望
美国反应的三个阶段
软权力的吸引力与局限性
俄罗斯:挫败的帝国
欧盟错失的良机
新兴国家受阻的崛起
中国:介于低调与强硬之间

第五章 不合历史逻辑的大国
虚弱的国家与新殖民主义
看待南方世界的工具性视角
火山般的中东
毗邻性与文明的深度
新型冲突与“多层战争”
强权的失势与弱者的权势

第六章 法国--面对他异性挑战而受挫的抱负
从强大到“伟大”
寻求欧洲领导权
走向没有戴高乐的戴高乐主义
后殖民主义的矛盾
“中等强国”的两难与选择
大转向
法式新保守主义
走出自我
11月13日之后
结论
內容試閱
中文版前言
我格外荣幸向中国读者送上这部出版于2016年的作品,当时传统国际关系分析正处于一种深受震撼的危机背景下。5年来,这种危机进一步深化,但性质没有变化,即使今天重写,我可能也不会做什么改动。必须承认,随时光倒流而回望,国际关系的科学,就是1945年以来发展起来的这门科学,始终受双重因素影响:一是学科诞生的背景,二是行为体和实践者不断参与其中的漫长发展史。国际关系作为一门科学确立是在第二次世界大战结束之时,深深烙上了大国的印记,因为他们合力击败了纳粹狂魔,拯救了苍生。于是国际关系科学几乎自然而然地赞颂新生的美国霸权,而且这一新学科早的专家几乎全是美国公民。至于浮现于他们分析笔端的历史,其实是一个欧美世界的历史,这个世界自认为通过著名的、1648年终结了三十年战争的威斯特伐利亚和平,创造了国际生活的现代性。这是出现于欧洲文艺复兴之后的现代性,孕育了初的欧洲国际体系。
这是一番不证自明的道理:欧洲世界—随后催生了美国—以初的国际体系的创建者自居,而这一国际体系只能不断普世化,扩展至世界所有角落,因为它不仅建立在启蒙时代的普世理性基础上,还有欧洲的主导地位、无论是否以殖民方式主导,及其经济与技术的巨大成功来支撑,而且欧洲的主导地位与其经济技术成功相互提升。不需再有任何疑问:欧美模式是“世上之”。这一幻象却很快带来了灾难性后果:无法理解去殖民化进程,也不知该如何引导这一进程,闭锁在冷战和两极格局的旧图式中,误解了正在出现的全球化的意义,错以为可以工具化利用全球化来巩固昔日霸权。国际关系作为一种美国科学反映出这种天真,继续透支旧概念,特别是权力的概念,用权力的视角看待世界上的他者,好像他们只是自己的一群毫无生气的复制品。
本书的写作计划有三重立意,而且至今仍然如此。首先,要走出自我、放眼世界,以更好地相互理解。国际关系主流科学的谬误在于总是忽视西方政治体系创建的独特方式,这使之从根本上区别于其他人民的历史。西方世界倾向于将自己的历史路径视为一种普世进程,于是自行创造了一些概念,仿佛它们能够脱离自己的历史而存在。这就是为什么把历史学与人类学的多元与谦卑引入并创新国际关系理论,至关重要。
本书写作的第二个目的在于思考他者能够为当今国际关系带来的贡献:自柏林墙倒塌和两极格局终结以后,战争、安全、国际合作的意义再也不同于以往。 特别是冲突,再也不像昨天那样,而且从一般意义上来说,不像过去几个世纪、尤其是三十年战争(1618-1648)以来的数个世纪那样了。冲突不再是国家之间、常规军队之间、以严格的国家利益之名进行的对抗:此后,社会行为体,宗教、社群、犯罪网络,发挥着决定性作用,而传统的国际关系科学理论和实务者们对此很难理解。
后,也是尤为重要的是,本书的努力是为了让国际关系重新融回于世界,正如书名所示。占主导地位的政治学学说的失败要归因于从未真正将全球化纳入其分析框架,一直停滞在基于诸多旧概念的“威斯特伐利亚”世界观,这是英国哲学家托马斯·霍布斯所推崇的,把国际关系比作主权国家之间永无止境的斗争,按照一种类似于角斗士之战的模式。三个谬误由此产生:战争被塑造成为国际游戏永恒的宿命;国家间的相互依赖和交流仅作为边缘性因素纳入考量;非国家行为体,人民、社会运动、社会或仅仅是个人的怨愤,在理解国际关系现象时可以被忽略。更重要的是,在传统的观念建构中,世界并不是如实存在的:世界几乎从未全面地展示其存在,只是通过国家利益的线索呈现;在这样的世界中,安全仅仅被视为对国家而言的安全,而我们今天知道,所有主要的威胁都是全球性的,影响的是人类整体,无论是卫生、环境、或与贫困相关的挑战,还是其他一些因素,它们的致命性比所有战争和所有恐怖主义袭击造成的伤亡总和还要强很多。
事实上,我所说的是一种语法的变革,触及了国际关系主导性科学的基本范畴。本书主张三个根本性变革,分别是关于权力、霸权和领土性。权力不应再像过去那样作为国际关系的基本原则:主要的权势大国无法如昔日通过一场场战争来巩固地位,它们今天已经无法赢得战争。这就是美国在越南、伊拉克、索马里,苏联在阿富汗,法国在其殖民战争以及今天的萨合尔地区所处的境遇:军事上的胜利很少见了,权力越来越少地带来收益,而且旧的政治学对此很难提供解释!
权力的消解动摇了霸权的概念。自希腊历史学家修昔底德以来,霸权概念就极受重视,直到在经典国际关系理论学说中被视作神圣。它描述一种权力地位,不仅凭借资源的格外丰富确立,而且还要汇集两项优势:一是被一群寻求自我保护的小国需要并拥护,二是享有能够维护国际体系稳定的公开声誉。本书想要展示的是,这样的时代已经一去不复返了。随着柏林墙的倒塌和充满复杂性的全球化,“极”和“阵营”都消失了,随之消失的还有结盟与追随的游戏,而反霸权的行为比霸权本身还要醒目,因为霸权难以施展。霸权远远无法像过去那样发挥稳定性的作用,而是变成了混乱失序的根源。
同样地,全球化也颠覆了领土性原则,这一原则在欧洲历史上、自16世纪和文艺复兴时代以来、曾一直被集体一致地视为现代国家建构的基础。当时这种新的政治权威形式要求按照领土划分职权,在领土范围内行使法律统治。边界成为一项基本制度,既是权威与主权的属性,也是此后严格分立并存的国家间关系的支柱。这一在科学上和行为中均被视作永恒的建构物今天遭到了双重挑战,我们甚至无法为之作什么真正的辩护。一方面,一些文化对领土有不同的解读,比如昔日的帝国拒绝接受西方推介的严格的边界观念,或是非洲社会,他们历史上处于不断的流动中,对他们而言边界的适宜性是相对的。另一方面,相互依存的逻辑使领土概念更具相对性,交流代替了边界,交易取代了对抗,流动性取代了静止性。
在我看来,这些变化的重要性足以证明新思路的价值,即“走向他者”,那些外在于欧洲历史的他者,目的是对自己有更好的认知,也对自身的经验有更为相对的看法。走向他者,以更好地构想一般性,全球化的推进需要这种一般性,但它不属于任何一个个体。走向他者,不仅是为了新建一种包容性的国际关系理论,不把任何人拒之门外,而且,尤为重要的是,把国际关系理论建立于整体的人性观念之上。
这就是本书想要探讨和成就的意义。旧世界是一个竞争性的国家按照霍布斯的角斗士模式周期性对抗的世界:安全不可避免地被描述为国家安全,人性的观念属于乌托邦的范畴。今天,世界上主要的致命性威胁都是全球性的,比如气候、卫生、甚至技术或经济。它们赋予人性概念以双重内涵:人性具有团结的力量,体现在应对那些真正的共同挑战中;人性不以国籍或护照而定义,而是界定为共同的社会需求、以及由这些需求而产生的人类公共产品。今后,团结互助不再只是一种道德,而且还是实用的:归根结底,世界不再只有“我们”。
   伯特兰·巴迪

 

 

書城介紹  | 合作申請 | 索要書目  | 新手入門 | 聯絡方式  | 幫助中心 | 找書說明  | 送貨方式 | 付款方式 香港用户  | 台灣用户 | 海外用户
megBook.com.tw
Copyright (C) 2013 - 2024 (香港)大書城有限公司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