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入帳戶  | 訂單查詢  | 購物車/收銀台( 0 ) | 在線留言板  | 付款方式  | 聯絡我們  | 運費計算  | 幫助中心 |  加入書簽
會員登入 新註冊 | 新用戶登記
HOME新書上架暢銷書架好書推介特價區會員書架精選月讀2023年度TOP分類閱讀雜誌 香港/國際用戶
最新/最熱/最齊全的簡體書網 品種:超過100萬種書,正品正价,放心網購,悭钱省心 送貨:速遞 / EMS,時效:出貨後2-3日

2024年03月出版新書

2024年02月出版新書

2024年01月出版新書

2023年12月出版新書

2023年11月出版新書

2023年10月出版新書

2023年09月出版新書

2023年08月出版新書

2023年07月出版新書

2023年06月出版新書

2023年05月出版新書

2023年04月出版新書

2023年03月出版新書

2023年02月出版新書

『簡體書』市值战略 : 上市公司市值管理有方法 (围绕公司战略系统思考 规划安排市值管理 识干家图书)

書城自編碼: 3720314
分類: 簡體書→大陸圖書→管理战略管理
作者: 和恒咨询
國際書號(ISBN): 9787515832302
出版社: 中华工商联合出版社
出版日期: 2022-01-01

頁數/字數: /
書度/開本: 16开 釘裝: 平装

售價:NT$ 568

我要買

share:

** 我創建的書架 **
未登入.



新書推薦:
北京三万里
《 北京三万里 》

售價:NT$ 437.0
争吵的恋人:我们为什么相爱,又为什么争吵
《 争吵的恋人:我们为什么相爱,又为什么争吵 》

售價:NT$ 330.0
秘史:英国情报机构的崛起
《 秘史:英国情报机构的崛起 》

售價:NT$ 381.0
李鸿章及其时代:中西方世界的历史撞击
《 李鸿章及其时代:中西方世界的历史撞击 》

售價:NT$ 330.0
剑桥罗马骑士等级史(历史学堂)
《 剑桥罗马骑士等级史(历史学堂) 》

售價:NT$ 1277.0
脉络:小我与大势
《 脉络:小我与大势 》

售價:NT$ 484.0
权势转移:近代中国的思想与社会(修订版)
《 权势转移:近代中国的思想与社会(修订版) 》

售價:NT$ 435.0
欧洲四千年
《 欧洲四千年 》

售價:NT$ 435.0

建議一齊購買:

+

NT$ 418
《 好战略,坏战略(畅销版) 》
+

NT$ 299
《 动态决策:根据信息的不断变化做出正确决策 》
+

NT$ 342
《 科学:无尽的前沿 》
+

NT$ 284
《 图解战略:一本书读懂3000年战略史 》
+

NT$ 1148
《 牛津创新手册 》
+

NT$ 510
《 超越增长:9大策略应对全球商业新格局 》
內容簡介:
本书希望能够帮助读者正确理解、系统规划、全面执行市值战略。
本书的章至第五章从五个方面帮助读者正确理解市值战略和市值管理。这五个方面包括“一个主线、两个市场、三大周期、四个象限、五维角度”:即
以“市值战略”为思考主线实现“产业市场和资本市场”两个市场间的产融互动寻找“产业周期、企业周期、股市周期”三大周期下的战略机遇并防范重大风险进行“价值塑造→价值描述→价值传播→价值实现”四个象限的市值管理良性循环并从“势道法术力”五个维度(发展势、战略道、合规法、运作术、沟通力)思考和设计市值战略
接下来,进一步阐述上市公司规划市值战略时应该包括的八项要素以及对应的工具方法。
企业家战略意图行业规模与空间战略与商业模式资本规划与运作业绩与财务指标股东与股本结构市场沟通与传播组织架构与机制
后,解决上市公司在执行市值战略过程中和之后如何对市值管理水平进行评价,介绍一套维度和指标,帮助上市公司进行定期衡量。

本书适合上市公司董事、监事、董秘、财务总监、证券事务代表等相关高级管理人员和资本运作相关人员,还可供资本市场专业服务人士、投资者、研究者使用。
關於作者:
和恒咨询是资本市场市值战略管理专家,聚焦战略咨询与研究的专业服务机构,专注服务上市公司与拟上市公司,致力于助力资本市场的高质量发展。
和恒咨询作为一家精品战略咨询服务机构,通过“战略参谋”“市值参谋”“对标IPO”三大专业服务产品,为客户提供战略规划、公司治理、信息披露、内部控制、资本运作、并购重组、市值管理以及拟上市企业IPO规划、投融资、上市筹备与推进等咨询意见或建议,助力客户实现发展愿景与战略目标。
目錄
导读
序言
章 以市值战略为主线
节 注册制背景下的资本市场趋势
第二节上市公司需要高质量市值战略
第三节 上市公司市值管理的计算公式
第二章 市值战略涵盖的两个市场
节产业市场
第二节 资本市场
第三章 市值战略重视的三大周期
节 产业周期
第二节 企业周期
第三节 股市周期
第四章 市值战略的价值管理四象限(市值管理)
节 价值塑造
第二节 价值描述
第三节 价值传播
第四节 价值实现
第五章 市值战略展开的五个维度
节 发展势
第二节 战略道
第三节 合规法
第四节 运作术
第五节 沟通力
第六章 市值战略规划的八项要素
节 企业家战略意图
第二节 行业规模与空间
第三节 战略与商业模式
第四节 资本规划与运作
第五节 业绩与财务指标
第六节 股东与股本结构
第七节 市场沟通与传播
第八节 组织架构与机制
第七章 市值管理诊断的维度与指标
节 市值成长差距
第二节 市值诊断的十个维度
第三节 市值管理诊断的指标体系
第八章 市值战略的公司基本面诊断
节 利润质量
第二节 现金流水平
第三节 资产质量
第四节 ROE
第五节 议价能力
第六节投资效率
第九章 市值战略的公司资本面诊断
节 市场预期
第二节 资本运作
第三节 机构持仓
第四节 4R管理
参考文献
內容試閱
导读
“市值管理的主要目的是鼓励上市公司通过制定正确发展战略、完善公司治理、改进经营管理、培育核心竞争力,实实在在地、可持续地创造公司价值,以及通过资本运作工具实现公司市值与内在价值的动态均衡。”
显然,主动进行市值管理是基于上市公司价值管理与实现的,而不是简单的头痛医头、脚痛医脚的策略手段,更不是炒作股票。上市公司市值管理一定是围绕公司战略的系统思考与规划安排而进行的。
本书希望能够帮助读者正确理解、系统规划、全面执行市值战略。
本书的章至第五章从五个方面帮助读者正确理解市值战略和市值管理。这五个方面包括“一个主线、两个市场、三大周期、四个象限、五维角度”:即
以“市值战略”为思考主线实现“产业市场和资本市场”两个市场间的产融互动寻找“产业周期、企业周期、股市周期”三大周期下的战略机遇并防范重大风险进行“价值塑造→价值描述→价值传播→价值实现”四个象限的市值管理良性循环并从“势道法术力”五个维度(发展势、战略道、合规法、运作术、沟通力)思考和设计市值战略

接下来,在读者正确理解市值战略的基础上,进一步阐述上市公司规划市值战略时应该包括的八项要素以及对应的工具方法。八项要素包括
企业家战略意图行业规模与空间战略与商业模式资本规划与运作业绩与财务指标股东与股本结构市场沟通与传播组织架构与机制
后,解决上市公司在执行市值战略过程中和之后如何对市值管理水平进行评价,介绍一套维度和指标帮助上市公司进行定期衡量,主要涉及公司基本面和资本面两方面。

本书适合上市公司董事、监事、董秘、财务总监、证券事务代表等相关高级管理人员和资本运作相关人员,还可供资本市场专业服务人士、投资者、研究者使用。

序言
上市公司需要有一个成体系的规划和实施市值战略的管理系统,而且这套市值战略必须能够让资本市场看得懂,必须能够让资本市场能接受,必须要能够借力资本市场实实在在的实现。其中,看得懂是底层的条件。除了自己内部员工要理解外,外部的投资者、监管机构和专业研究员等也要理解;但是看懂了不等于认可了,不等于接受了。内部员工在理解的基础上要对市值战略达成共识,这样才能提升执行力,而外部人员需要接受企业市值战略,才会对企业产生更正向的预期,才能实现投资;同时,只有可实现的市值战略才能不断增强投资者信心。
截止2020年12月31日,A股共有4140家上市公司,超过4000家。虽然有大批的上市公司存在,但并没有大比例获得投资者的关注和资金的投入。数据显示,近三年A股上市公司中未获得评级机构关注的有1231家,占比近30%,而累计评级机构家数超过50家的也仅有567家,占比13.70%;从2020年底北向资金投入和重仓比例中不难看出,仅有一半的A股公司受到了北向资金的关注,而重仓的占比只有6.18%,仅有137家。
图12018-2020年A股上市公司累计评级机构家数

图2 A股上市公司北向资金投入及重仓占比

这说明很多上市公司上市后没有充分的借力资本市场,也没有长期享受到资本市场带来的制度性利好,没有形成高效的互动,形成自己独特的资本价值表现,甚至成为了“沙漠之花”。
在资本市场中,有一些被边缘化的上市公司群体,长期被投资机构、券商研究机构、财经媒体忽略。资本市场的主题热点始终与其无关,人气与资金也很少流向他们,如同生活在人迹罕至的沙漠深处,静寂落寞、自生自灭。但在这个寂寞群体里,往往隐藏着质地优良、增长快速、前景广阔的好公司。他们一旦被发掘出来,就会如花朵一般美丽绽放,这样的上市公司被称为资本市场中的沙漠之花。
概括而言,上市公司沦为沙漠之花主要有以下四点原因:
战略缺位,没有独特的价值主张、成长逻辑与实施规划;基本面严重恶化,应对并化解风险措施不力;缺乏有效沟通,被动等待资本市场的关注或沟通节奏及方式方法欠佳;透支信任,盲目追逐热点或消极表现严重透支资本市场的信任;
未来,伴随资本市场改革的深入,尤其是注册制的实施,这样的上市公司将会淹没在广泛的上市公司群体中,难以脱颖而出。
在资本市场中,酒香也怕巷子深!这里隐含了两个层面:,必须是好酒,上市公司首先具有良好的质地和价值;第二,必须要有能力把酒的品质、质量、口感向消费者传递出去并获得认可,也就是说上市公司要把自己的价值传递出去,得到资本市场消费者(即投资者)的认可。这就涉及到两个市场,一个产业市场,一个资本市场。上市公司需要在两个市场间做好产融互动。
面对这一问题,上市公司如何思考自己的市值战略规划,形成市值战略管理体系成为重要课题。上市公司需要成系统、有体系地塑造资本价值,建立一套清晰的市值战略管理体系:
首先,市值战略看得懂
任何规模以上公司,都需要有一个清晰的战略传递自身价值诉求,其中基础的内容就是公司战略定位、商业模式(发展模式与管理模式)及发展规划。
非上市公司通过战略研究、战略设计与战略规划三部曲主要期望达成以下目的:
1.通过研判市场、政策与技术趋势,确定公司发展方向与目标;
2.确立战略定位并设计合理商业模式,打造核心竞争力;
3.以战略为牵引,限度统一组织管理的认识,凝聚共识;
4.切实规划公司战略发展的实施路径,系统安排策略与节奏。
一般而言,非上市公司的战略规划多仅对组织内部通报,而少有对外披露,其主要目的是通过系统战略规划安排,满足市场需求,区隔竞争对手,构建相对竞争优势,实现商业成功。而资本市场主要是预期管理,资本关注一家上市公司的首要因素是战略管理能力。所以,上市公司应在对组织内部贯彻的基础上,向资本市场清晰、明确的传递价值主张。只有让资本市场看清自身战略定位、商业模式以及发展规划,上市公司才有可能获得资本市场关注并实现市值规模的提升。
概言之,上市公司需要向资本市场清晰传递自身战略定位,表明这是一家什么样的公司;其次,上市公司需要讲清楚自身商业模式,即公司是如何构建发展模式与管理模式并实现运营绩效的;第三,上市公司需要给资本市场一个相对明确的发展规划,以主动管理资本市场对公司价值实现的预期;后,上市公司需要根据信息披露的原则和要求,在实施战略规划进程中对采取的实施策略或手段进行真实、准确、及时的披露,以回应资本市场的关切。
上市公司作为公众公司,不仅需要产品运营、产业经营,更需要资本经营,而资本经营的基础在于对上市公司完成战略系统设计。所以,上市公司在传统的战略管理基础之上,还应切实重视资本战略管理。每一家上市公司都需要向资本市场积极主动传递战略价值主张,争取获得资本市场的认可与回应,避免沦为沙漠之花。
其次,市值战略能接受
资本市场关注上市公司未来价值实现的预期,所以会出现热点频发与板块轮动等现象,但是成熟的上市公司不应简单粗暴地去追逐市场热点,偏离现有战略定位或频繁调整战略定位,去透支资本市场的信任。固然这样的上市公司会赶上一轮一轮的市场热点,但却很难赢得长期价值投资者的认可,市值规模的大起大落也将是常态。倘若在追逐市场热点的过程中,不能严格遵纪守法从而触犯内幕交易、操纵股价而受到监管部门处罚也是不无可能。
所以,任何一家志存高远、脚踏实地的上市公司,都应该树立“现实见利见效,未来具有意义”的战略思维。战略没有对错之分,但有高下之别。相同的行业,因为不同的战略定位与商业模式,上市公司之间的市值规模也是可以产生差距的。只有那些深刻洞察产业发展趋势、政策与技术方向、竞争格局态势并结合自身资源与能力进行主动调整、优化自身战略的上市公司才会被资本市场所认可、所接受。
第三,市值战略可实现
投资人认可的市值战略需要通过切实的运作、执行和实现来强化双方的信任关系。之前谈到过资本市场本质上是预期管理,包括结果预期和行为预期。结果预期非常重要,上市公司通过一次次阶段性的正向结果预期的实现,可不断增强投资人对上市公司价值的认可,这样投资人才会慢慢形成无条件的,充分的信任。因此市值战略需要基于一定的战略节奏和战略目标被实现。

章 以市值战略为主线
上市公司要以市值战略为思考主线,公司只有产业战略没有市值战略是不完整的。市值战略高于产业战略,它包括产业战略、产品战略和资本规划等等。在注册制的背景下,资本市场呈现出新的发展趋势。基于这样的新趋势,上市公司需要在正确理解市值战略和市值管理的前提下,明确如何评价上市公司市值战略质量和市值管理水平。
和恒咨询认为:市值战略是指上市公司以市值为目标,围绕市值产生的价值塑造、价值描述、价值传播、价值实现四个维度,统筹规划产业经营、产品经营与资本经营三个层面而展开的一套有组织、成体系的主动战略管理行为。
按照证监会相关文件精神,市值管理是指上市公司通过制定正确发展战略、完善公司治理、改进经营管理、培育核心竞争力、实实在在地、可持续地创造公司价值,以及通过资本运作工具实现市值与内在价值的动态均衡。
为进一步厘清市值战略与市值管理的差异性,本章将介绍注册制背景下,资本市场的变化趋势并阐述市值战略和市值管理的基本内涵,重点在于帮助大家建立正确的市值管理理念。
节 注册制背景下的资本市场趋势一、什么是注册制
自2020年3月1日起,已由十三届全国人大常委会第十五次会议于2019年12月28日修订通过的《中华人民共和国证券法》(以下简称证券法或新证券法)正式施行。这次证券法的修订,可以说是继1999年部证券法和2006年第二部证券法后中国的第三部证券法。
表1-1证券法颁布历程

相比于之前的旧证券法,新证券法做了大幅度的改革和完善,主要包括完善证券发行制度、加大违法违规成本、完善投资者保护制度、强化信息披露要求、完善证券交易制度、落实“放管服”要求取消相关行政许可、压实中介机构市场“看门人”法律职责、健全多层次资本市场体系、强化监管执法和风险防控、扩大证券法的适用范围等。
其中,取消核准制,全面推进证券公开发行注册制无疑是本次《证券法》的亮点和核心的任务。在吸取科创板注册制试点经验的基础上,本次《证券法》正式确立了全面的注册制,但考虑到注册制改革是一个渐进的过程,采取了更加稳健的分步实施的策略。新证券法也授权国务院对证券发行注册制的具体范围、实施步骤进行规定,为有关板块和证券品种分步实施注册制留出了必要的法律空间。
从全球的视角来看,证券发行制度主要可以包括审批制、核准制和注册制三种模式:
审批制,是完全计划发行的模式,实行“额度控制”。证券发行必须经过正式的批准才能够成功发行,审批内容主要包括发行资格和发行额度。审批制。核准制,采用的是实质审核的原则。证券主管机构除了要对发行人申报材料的完整性、真实性和准确性进行形式审查,还需要对拟发行证券的公司的营业性质、财务状况、发行数量与价格、投资价值等实质条件是否符合法律或证券监管机构的规定进行实质性审核。注册制,采用的是形式审核的原则。仅对证券发行人申报信息和材料是否完整、真实、准确作形式审查,不对该证券的投资价值进行判断,发行人在充分、及时地披露相关信息的情况下就可发行股票。
参考阅读:审批制、核准制和注册制的定义阐释

证券从业资格考试教材《金融市场基础知识》中具体阐释了审批制、核准制和注册制的定义。
审批制是一国在股票市场的发展初期,为了维护上市公司的稳定和平衡复杂的社会经济关系,采用行政计划的办法分配股票发行的指标和额度,由地方或行业主管部门根据指标推荐企业发行股票的一种发行制度。公司发行股票的首要条件是取得指标和额度,也就是说,如果取得了给予的指标和额度,就等于取得了保荐,股票发行仅仅是走个过场。因此,审批制下公司发行股票的竞争焦点主要是争夺股票发行指标和额度。
核准制是介于注册制和审批制之间的中间形式。它一方面取消了指标和额度管理,并引进证券中介机构的责任,判断企业是否达到股票发行的条件;另一方面证券监管机构同时对股票发行的合规性和适销性条件进行实质性审查,并有权否决股票发行的申请。在核准制下,发行人在申请发行股票时,不仅要充分公开企业的真实情况,而且必须符合有关法律和证券监管机构规定的必要条件,证券监管机构有权否决不符合规定条件的股票发行申请。证券监管机构对申报文件的真实性、准确性、完整性和及时性进行审查,还对发行人的营业性质、财力、素质、发展前景、发行数量和发行价格等条件进行实质性审查,并据此作出发行人是否符合发行条件的价值判断和是否核准申请的决定。
注册制是在市场化程度较高的成熟股票市场所普遍采用的一种发行制度。证券监管部门公布股票发行的必要条件,只要达到所公布条件要求的企业即可发行股票。发行人申请发行股票时,必须依法将公开的各种资料完全准确地向证券监管机构申报。证券监管机构的职责是对申报文件的真实性、准确性、完整性和及时性作合规性的形式审查,而将发行人的质量留给证券中介机构来判断和决定。这种股票发行制度对发行人、证券中介机构和投资者的要求都比较高。

相对核准制,注册制具有更高的信息披露要求,更高的发行效率,且定价相对来说也更加专业化和市场化。注册制淡化了证券发行人盈利水平的要求,更注重企业未来持续经营能力等优势。
表1-2 注册制与核准制的对比


二、资本市场新趋势
在注册制的背景下,资本市场呈现出了新的趋势。
,注册制具有更强的市场化水平。注册制把企业投资价值的评价和审核都交给市场,致力于通过充分的信息披露,让投资者自主选择,由此真正发挥市场的机制作用。
第二.监管机构回归以信息披露为核心,重心由事前实质审查转为事后的严格执法。注册制要求上市公司全面、充分、客观、及时的披露所有涉及企业经营管理的数据和信息。披露之后,监管部门不需要对企业的投资价值进行判断,完全交给市场上的投资机构。
在审批制和核准制下,由于审核程序复杂且漫长,有政府的信用背书,且信披要求不高和退市制度不严,因此上市批文成为重中之重,上市公司的身份作为稀缺资源含金量很高。但是,这也存在较高的违法违规的风险,而且出现本应依法退市的上市公司凭借“壳资源”的炒作而苟延残喘或身价倍增的情况。在注册制背景下,这些问题会得以改善,“一旦上市就高枕无忧”的心理将不复存在。证券发行制度的调整、审核周期缩短加上严格的退市制度等也使得借壳价值下降。
第三,价值投资逐渐成为市场主流。投资者对上市公司的评价更看重长期投资价值和稳健经营。旧证券法中对证券公开发行设置了刚性的“盈利能力”指标,但是新证券法把证券公开发行的条件改成了“具有持续经营能力”。这表示了一种监管思路的转变。持续经营能力比盈利能力更包容、更多元、更能体现企业长期的价值,也更有利于市场的自主判断。资本市场不再是强者恒强的游戏,而是鼓励创新,鼓励具有长期价值的有潜力有前景企业上市,从而获得金融支持,比如具有高成长、高投入、实现盈利周期长的创新型企业。这让资本市场价值发现和资源配置的主要功能得以实现。

图1-22020年A股、主板、中小板、创业板净利润增速(%)
但是目前,A股市场内涵式增长相对乏力,外延式扩张并购重组成为A股上市公司价值重构的基础性力量之一。2020年,中国上市公司并购重组规模突破5万亿。2020年共有87家上市公司的并购重组申请上会,其中有72家获通过,15家未获通过,通过率为82.76%。上市公司需要注意市值长期看还是要回归基本面上。避免出现投机并购,由于业绩无法兑现影响长期稳定的现金流预期导致市值下跌。
图1-22020年上市公司并购重组不同交易目的总金额情况(亿元)


图1-2 2020年各行业并购重组总金额(亿元)


上市公司长期价值的发现来自于机构投资者的参与。虽然中国资本市场投资者大部分都是散户,但是基于价值投资逻辑下的去散户化会逐渐成为一个长期的资本市场的发展趋势。不管是个人投资者还是机构投资者对上市公司投资价值的审定和评价会变得越来越专业。那么,对于上市公司来说,为了适应资本市场的新要求、新形势下更高的价值管理需求,上市公司就要做好高质量的市值战略,需要系统地规划和有序地组织实施。
第二节上市公司需要高质量市值战略
上市公司为了更好的适应新形式和新要求,需要做好市值战略规划和组织实施,积极向资本市场传递一个投资者们看的懂、能认可的战略,避免沦为“沙漠之花”。那到底什么是市值战略以及如何评价上市公司市值战略的质量水平呢?
一、什么是市值战略
对于上市公司而言,市值战略至关重要。如果企业不懂市值,不仅会直接影响股东的财富收益,还会阻碍企业经营管理。无法借力新形势下资本市场,会使得企业在竞争中落后或出局,终影响财务结果和市值表现。
上市公司在进行战略规划时,需要旗帜鲜明地把市值战略作为发展战略的主线,需要将市值战略推到战略层面理解,它包括其他战略。换句话说,一家上市公司,如果只是研究产业战略和产品战略,那么它是不完整的,必须要有市值战略。
市值战略是基于企业长期内在价值的增长,在产业和资本两个层面进行战略规划,涉及到以下这这八个关键要素:
企业家战略意图、行业规模与空间、战略与商业模式、资本规划与运作、业绩与财务指标、股东与股本结构、市场沟通与传播、组织架构与机制。

相比于产业战略,资本市场为企业投融资和价值管理提供了更便利的机制和舞台,因此企业可以规划和实施的资本动作和手段就更加丰富。本书第六章会对这八个要素规划内容和方法进行详细阐述。

为了更好的理解市值战略,我们需要了解什么是战略。
借助迈克尔?波特关于战略的表述,战略就是定位、取舍和配称。
定位源自竞争的需要,定位需要创造性和洞察力,其实质就是要创造差异性。定位不仅决定使命、愿景和目标、业务领域、客户和产品组合、还决定公司的资源和能力。
取舍是企业必须选择自己要走的路线,不同的定位要求不同的产品组合、不同的设备、不同的员工行为、不同的技能以及不同的管理体系。取舍包括不可取代的特色、价值链的差异性、形象、品牌和内部控制的设限等,使得竞争对手的模仿变得困难。
配称推动竞争优势和可持续性。配称是创造竞争优势核心的因素,它建立一个环环相扣、紧密联接的链条。配称是保持各项运营活动或各职能部门与总体战略之间的一致性。对竞争对手而言,模仿一套具体的管理制度、一个流程、一套技术、或者产品特性也许比较容易,但模仿一组环环相扣的活动则要困难得多。正如戴明所言,90%以上的效率来源于系统,总体优势不仅仅从部分经营活动中来,更重要的是从全部经营活动的整合中来。
我们把战略理解为:一种思维,一个词句,一组行为。
一种思维,是指战略思维,包括定位思维、路径思维、协调思维和持恒思维等,其卓越性就在于超乎竞争对手战略思维的合理性和敏捷性。
一个词句,是战略以未来为基点,为求得企业生存和长期健康发展,不断地获得新的竞争优势,对企业发展目标、达到目标的路径和手段的总体谋划。
一组行动,就是选择与竞争对手不同的经营活动。
好的战略应该具有三个关键要素,即
我们现在哪里?未来我们想做到什么程度?我们如何从现在走向未来?

战略的根本意义在于填补“未来我们想做到什么程度”与“我们现在哪里”之间的差距,以终为始,形成企业的创造性张力。不论是定位、取舍和配称,还是思维、词句和行动,都是为了填补这样的差距。
那对于市值战略来讲,上市公司需要填补资本市场和产业市场两个市场的差距并将产品经营与资本经营有机的结合在一起,实现企业价值化。因此市值战略需要特别明确三类指标:
产业战略中的财务目标(经营目标及业务目标等)市值目标财富目标(包括上市公司的原始股东、定增的机构投资人,个人投资者等)。二、如何评价高质量的市值战略
证券分析之父,巴菲特的老师,本杰明·格雷厄姆曾经说过:“从短期来看,股市就像一台投票机(voting machine),但从长期来看,它就像一台称重机(weighing machine)”这说明,资本市场短期内作为投票机,市值会受到市场供求的影响,存在跟风从众的心理影响市值波动,但市值从长期看作为称重机,衡量的是企业的内在价值。
新形势下的市值管理,市值的表现短期是无序的难以控制的,那从长期来看,穿越周期和题材的短期波动后,市值本质上由公司的基本面决定。市值成长来源于一点一滴的产业经营实现的健康持续的业绩回报,即优异的现金流支撑的持续成长性。
金融学鼻祖欧文·费雪,在金融学的奠基之作《利息理论》中说,“任何财产的价值,或财富权利的价值,是它作为收入源泉的价值,是由这一预期收入的折现来求得的。”
从根本看,企业其实是一项资产,只有回归“资产的本质”才能真正理解企业的市值问题。资产的全部价值,在于它未来能够带来现金流的能力。那企业的内在价值就源自于自由现金流折现。
举个例子,如果有一块土地,根据政府规划只能种植小麦,你如何衡量这块土地的价值?你是不是会考虑每年小麦的收成有多大,能卖多少钱?能种多久?你的成本有多少?地是无偿获得,还是长期租赁,还是买的?资金成本有多大?收益率有多大?几年能回本?甚至会和银行利息进行比较等等。这一系列的问题都是在算账,计算这块土地未来能收获的小麦的价值,这也就是土地的价值。当实际价格小于该价值时,土地才有可能成交。
所以说,长期稳定的现金回报是市值成长的根本逻辑,是上市公司发展的生命线,是市值战略的底层。因此,上市公司市值战略的质量水平核心是通过现金回报这一指标来衡量的。这里需要注意的是高质量不代表着企业必须要进行战略升级或转型,也不代表着必须要有非常强的当期财务指标,而是说它需要有一个非常明确的稳定现金流的预期价值,这个属于高质量的价值增长。
实际上,在炒题材和炒概念时所谓的“利好”,说的是基于模糊逻辑下的“企业受益、业绩将有更好表现”,这指向的也是良好的现金回报,与价值投资的逻辑基点其实是一样的。只不过模糊的逻辑常常会被证伪罢了。
图1-2市值成长的逻辑

那如何还原企业的“现金回报”能力,就成为了评价企业市值成长的关键命题。分析企业“现金回报”能力有四种常见的途径包括自我评价、外界评价、三方佐证和财报评价。在各途径中,只有基于财报的评价,兼具客观性、可获得性、批量分析性,而且,根据和恒咨询多年的上市公司分析经验,通过财报几乎可准确的识别公司的现金回报能力。
图1-3分析企业现金回报能力的途径

在市值战略规划和实施中,为了提升企业的内在价值,上市公司还需要基于现金流回报这一核心评价指标,围绕企业高质量增长,推演各类目标,如财务目标中的营收、净利、ROE等,并匹配发展模式和管理模式,提升组织效率和人员效率。
第三节 上市公司市值管理的计算公式
上市公司需要通过市值管理实现企业的高质量成长。那什么是上市公司的市值管理呢?总的来说,市值管理有两方面内容比较重要,其中之一是,上市公司应在所有股东权益同等考虑、同等维护的前提下来做市值管理,而不是针对个别股东,因此市值管理是企业的共同利益、长远利益。另一方面,市值管理不能触犯现行法律法规,比如市场担忧的内幕交易、市场操纵或者虚假信息披露。
一、什么是市值管理1.市值管理来源
市值管理并不是从国外引进的概念,而是在中国资本市场发展过程中由我们自己提出的。在2005年股权分置改革之前,占有控制权的非流通股股东利益由于不受股票交易、市场价格变动的影响,上市公司更注重利润化,此时并不存在市值管理这个说法。2005年股权分置改革后,使得原来不流通的国有股大量进入证券市场进行交易流通,同时原来的非流通股股东开始注重股价与持股价值,上市公司追求的目标由利润化转变为公司价值化,市值成为衡量上市公司价值的新标准,从而产生了市值管理的可能性与必要性。
市值管理初是作为国有上市公司的考核评价指标提出的,2005年9月国资委在《关于在上市公司股权分置改革中国有股股权管理有关问题的通知》中指出:在对上市公司国有控股股东进行业绩考核时,要考虑设置其控股的上市公司市值指标。之后在2014年5月8日,国务院发布《关于进一步促进资本市场健康发展的若干意见》(简称新“国九条”)中提出,在提高上市公司质量方面,鼓励上市公司建立市值管理制度,此时正式肯定了市值管理的地位。
2.市值管理定义
目前对于市值管理的定义,市场上众说纷纭,并没有统一的定论,但大家普遍认可并且较权威的是中国上市公司市值管理研究中心提出的界定:“市值管理是上市公司基于公司市值信号,综合运用多种科学、合规的价值经营方式和手段,以达到公司价值创造化、价值实现化的一种战略管理行为。其中价值创造是市值管理的基础,价值经营是市值管理的关键,价值实现是市值管理的目的”。
对于市值管理的理解和认知,市场上也并不统一。有的认为市值管理就是价值管理,主要通过提升公司的盈利能力实现,有的认为市值管理是股本乘以股价,通过做大股本、提升股价来实现,然而这两种理解和认知都存在偏差与不足。
证监会根据前期调研提出,市值管理的主要目的是鼓励上市公司通过制定正确发展战略、完善公司治理、改进经营管理、培育核心竞争力,实实在在地、可持续地创造公司价值,以及通过资本运作工具实现公司市值与内在价值的动态均衡。
证监会原机构部主任沙雁(现任深圳证券交易所党委副书记、总经理)曾在《构建中国特色市值管理体系——第九届中国上市公司市值管理高峰论坛》上表示:“市值管理的核心就是要提高上市公司的质量,包括上市公司维护全体股东的合法权益,保持股东与管理层的利益一致,建立长期的发展战略,并依法运用各种资本工具来支持长期发展,创造内在价值,使市值反映公司真实内在价值的所有的行为”。
3.市值管理内涵
市值管理的内涵就是要明确市值管理管什么的问题。市值管理中的“市值”指的是市场公允价值,但是这种公允价值会受到很多因素的影响,主要可以分为外在的市场因素和内在的公司因素两个方面:外在的市场因素是指在公司的基本面没有发生变化的情况下,公司的市值可能会随市场估值水平的变化而变化;内在的公司因素是指市场估值水平没有较大变化的情况下,公司市值随着公司基本面的变化而变化。这里的基本面就包括企业的利润质量、现金流水平、资产质量、ROE、议价能力和投资效率等各个方面。
中国上市公司协会原党委书记、副会长姚峰曾在2015年融资中国资本年会上表示:上市公司进行市值管理需要具有整体性和长期性。整体性是指应该为全体股东的共同利益服务,而不是为少数群体;长期性是要促进公司与资本市场的长期协调发展,而不是短期的概念包装、题材炒作等。由此可见,一个阳光、积极的市值管理,既不是在股价被严重低估时,仍不采取有效的价值信息传递,在自身股价大幅度波动时,采取“不管、不理、不问”的不负责任态度,也不是借“市值管理”之名,行“灰色操作”,触犯法律法规,而是从分析、梳理影响公司市值增长的内在因素出发,着重改进和提升影响公司市值的关键因素,从而实现公司市值的可持续增长。
因此,市值管理绝不是短视化的股价管理和投机主义,而是长期实现企业价值创造的化。
二、市值=净利润×市盈率
一个良好的、可持续的市值管理应该从“市值=净利润×市盈率”这一基本公式出发,而非“市值=股本×股价”。
如果是基于“市值=股价×股本”这一公式,当公司进行市值管理时,本质上会从“操纵”股价和股本出发。
上市公司会调整股本大小。当股本变大,股价以及每股净资产、每股净利润会被稀释,不过从投资者的角度来说,相比于高价股,低价股似乎更受投资者欢迎,主要是投资者会倾向性地认为低价股下跌的空间远小于高价股,投资风险更小。
调整股本后要想提高市值,需要维持股价或至少股价没有被同比例稀释。具体如何操作股本和股价,市场上有专门的研究,但这种操作方式实际上不能从根本上解决企业价值的问题,且风险系数高。
在短期内此类操作可能可以影响市值,但从长远角度来分析,其对市值增长的贡献将微乎其微。
如果要实现对公众公司市值的有效管理,需要引入一个更为重要以及更为根本的公式:市值=净利润×市盈率。
基于此,公众公司提高市值有两种基本方法:
点:从公司的产业角度出发,重视提高企业的经营利润、业绩表现。
第二点:从公众公司的资本角度出发,则是提高企业的估值水平,主要看市盈率的表现。
图1-4市值管理计算公式

该公式是市值管理的主导思想。如果把市值管理比喻成“人”这个字,那么“净利润”和“市盈率”就是支撑起“人”的一撇一捺,是人的两条腿,两者同样重要,缺一不可。
1.净利润与市盈率发挥作用的周期有所不同
在进行市值管理的过程中,是操作净利润还是操作市盈率是需要着重考虑的个问题,事实上,这两者的影响期是不同的。
、市盈率
如果企业欲在短期(比如1年)内,快速提高市值,一般会选择操作市盈率。因为净利润要想在一年内实现爆发性的增长,无论是通过并购或者卖爆品的方式,都是有很大难度的。但是,如果一个企业在维持净利润的基础上,通过在资本市场上的一系列动作,来提高市盈率,由此来达到这一年的市值增长目标,则并不是那么困难。尤其是如果遇上了牛市,一年内市值翻倍基本上没有任何问题。总而言之,公众公司有办法通过制造并购预期、股权激励、定增或者贴近热点等方式,来实现短期的市值提升。
第二、净利润
但是,当企业计划在3年到5年的一个时间周期稳步提升企业的市值水平,光靠市盈率的操作是远远不够的,需要重点运作“净利润”。这种周期下,尽管市盈率的重要性也不容忽视,但其影响将有所削弱。企业可以通过前期的一系列资本动作和制造预期来获得资本市场的关注和认可,但是切忌透支资本市场的预期,在三到五年的周期内必须要通过净利润这个指标来支撑住自己给资本市场画的大饼。
但如果拉开10-20年的周期,净利润和市盈率的影响都将被不同程度地削弱,此时更重要的因素是行业的迭代周期。所以企业既需要做好内部运营和资本运作,同时也需要关注所处行业的发展趋势、发展格局,并基于对未来十年宏观经济、产业周期的发展趋势的预测,及时做出战略调整和转型升级,才有可能在更长的时间周期内保持良好的市值表现。
通过公式模型,我们来分析有哪些因素可以具体影响到净利润和市盈率。
2.净利润的影响因素
净利润的影响因素可以从三个角度来阐述:“赛道”、“赛车”、“赛车手”。
(1)“赛道”——即企业选择了一条什么样的路径来发展。产业布局
看企业从事的是什么行业,从事的行业类型基本上能够决定企业的利润率水平。
业务布局
主要是分析企业在行业中处于什么环节,环节不同,利润亦有所不同,关键竞争要素也有所不同。比如服装行业中,做运输配送还是原料加工、制成成衣,产业价值链的环节不同,决定利润水平,关键竞争要素的不同又影响着企业资源配置与能力发育的需要。
商业模式
不同的商业模式将会带来不同的利润水平表现。比如高档定制服装店,追求品质与细节,或许一天只能定制一套服装。而以大量销售作为营销手段的批发服装厂,一天可能会生产100套甚至更多的服装。如此不同的商业模式,利润表现亦有所不同。
资源/能力配置
企业不同的资源、能力配置的方向,同样影响净利润的表现。比如以研发为重的高新科技公司,和以大量销售为主要手段的传统制造企业,即使同样卖手机,利润亦有所不同。
(2)赛车——即看企业的内部运营效率。
企业内部运营效率从总体上说可以概括为管控水平和流程效率两个方面。
本质上,评价企业的内部运营效率主要看两个指标——时间与成本:
,时间,也就是企业的运营效率高不高:运营效率体现在资产周转率,比如库存周转率,A公司15天,B公司20天,那么A公司效率肯定高于B。
第二,成本,也就是企业刚性成本的高低:比如,单位的人工工资平均水平、企业承担的税负比例等等。
总结来说,企业需要考虑如何通过提升运营体系中的时间和成本,这是提高内部运营效率的关键所在,从而通过释放效率提高净利润水平。
(3)赛车手——考虑人才的知识结构、专业技能。
例如,企业在未来的战略规划中确定要进行业务转型,计划涉足新的业务领域,那么进行战略落地的过程中,企业势必需要配备相应的组织保障体系和人力资源支撑。发展到现在,人才已经成为影响和制约诸多企业发展的真正的天花板。为匹配战略需要,企业可以通过对相关领域人才的招聘、选拔、测评与培养,来扩充企业的“赛车手”队伍,为企业注入新鲜的血液与力量。同时,企业需要建立匹配的人才激励与约束机制,以保障“赛车手”的活力。
3.市盈率的影响因素
在市盈率的影响因素中,需要重点关注的就是股权结构、4R管理、关键的估值因子以及资本市场的变化周期。
(1)股权结构及持股比例
企业可以关注公司股权结构中机构投资者与个人投资者的类型与占比,该等因素会影响资本市场对企业的估值和评价。
比如说同样是同一行业的两家新三板企业,如果A公司有社保、养老金、国家队这类的中长期机构投资者大量持股,B公司的股权结构中都是个人投资者,可以推测,资本市场会在更大概率上更看好A公司。
(2)看企业的价值传播情况
重点是看企业如何进行投资者关系维护,首先看企业与资本市场的券商研究员、基金经理等等有无交流;其次,如果有交流,看交流之后是否形成成果——研报,尤其是是否有深度研报。有一点比较关键的是,要注意看这家企业研报之间的信息披露口径和描述是否一致,如果不一致,那么价值传播也是存在严重问题的;后看结果,一方面,企业要言行一致,也就是研报、公告以及资本动作之间的信息传递是否一致,另一方面,需要持续观察股价与研报披露之间的相关关系,这是资本市场对企业价值是否认可或评价是否一致的重要反应。
(3)关键的估值因子和资本市场的周期变化也不容忽视
资本市场周期,对企业市值有着直接的影响,但并不是必然的,资本市场上不乏穿越周期的白马股,其背后更多地是企业稳扎稳打的业绩作为价值支撑。
从估值方面来说,公众公司还必须理解资本市场如何看待企业的一系列资本动作,关键是看资本动作背后的目的和意图。
比如,企业开始进行融资、进行定向增发,那么企业目的是加强研发、生产、还是营销?或者企业进行并购,其目的是并表,还是战略布局、整合产业链?动作背后不同的目的和意图,会影响到后的结果——体现在公司的财务指标表现,即判断公司的销售收入、净利润是否提高,是只能带来短期业绩的提高,还是能够通过构建更稳固的竞争壁垒从而保持长期的良性可持续发展;这一系列的意图判断和终的财务表现,又将体现在企业的市值表现,即公司的股价、市值。
综上所述,如何提高企业的市值?管理好企业的两条腿——“净利润”和“市盈率”,双管齐下,企业就有了必胜法宝。这个逻辑贯穿市值管理的始终,是市值管理的框架,也是市值管理的核心。若拉开一个长周期来看,肯定是以净利润的表现为核心,上市公司切莫走偏,如若更多从短期拉高和推升市盈率的角度出发,就会出现“炒概念、炒热点、讲故事、瞎运作”掉入伪市值管理的陷阱。和恒建议上市公司回归以净利润为核心的基本面上,并做好价值传递。

 

 

書城介紹  | 合作申請 | 索要書目  | 新手入門 | 聯絡方式  | 幫助中心 | 找書說明  | 送貨方式 | 付款方式 香港用户  | 台灣用户 | 海外用户
megBook.com.tw
Copyright (C) 2013 - 2024 (香港)大書城有限公司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