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入帳戶  | 訂單查詢  | 購物車/收銀台( 0 ) | 在線留言板  | 付款方式  | 聯絡我們  | 運費計算  | 幫助中心 |  加入書簽
會員登入 新註冊 | 新用戶登記
HOME新書上架暢銷書架好書推介特價區會員書架精選月讀2023年度TOP分類閱讀雜誌 香港/國際用戶
最新/最熱/最齊全的簡體書網 品種:超過100萬種書,正品正价,放心網購,悭钱省心 送貨:速遞 / EMS,時效:出貨後2-3日

2024年03月出版新書

2024年02月出版新書

2024年01月出版新書

2023年12月出版新書

2023年11月出版新書

2023年10月出版新書

2023年09月出版新書

2023年08月出版新書

2023年07月出版新書

2023年06月出版新書

2023年05月出版新書

2023年04月出版新書

2023年03月出版新書

2023年02月出版新書

『簡體書』王阳明全集(精装全四册)

書城自編碼: 3718294
分類: 簡體書→大陸圖書→古籍古籍整理
作者: 王守仁 著
國際書號(ISBN): 9787534863875
出版社: 中州古籍出版社
出版日期: 2016-09-01

頁數/字數: /
書度/開本: 16开

售價:NT$ 2204

我要買

share:

** 我創建的書架 **
未登入.



新書推薦:
财富管理的中国实践
《 财富管理的中国实践 》

售價:NT$ 717.0
先秦汉魏晋南北朝诗(附作者篇目索引)(全四册)精——中国古典文学总集
《 先秦汉魏晋南北朝诗(附作者篇目索引)(全四册)精——中国古典文学总集 》

售價:NT$ 2789.0
财之道丛书·太古传:商业帝国200年
《 财之道丛书·太古传:商业帝国200年 》

售價:NT$ 717.0
不要相信你所想的一切:如何停止过度思考,克服焦虑、自我怀疑和自我破坏
《 不要相信你所想的一切:如何停止过度思考,克服焦虑、自我怀疑和自我破坏 》

售價:NT$ 235.0
万历四大征(全两册)
《 万历四大征(全两册) 》

售價:NT$ 549.0
凝望:我的摄影与人生
《 凝望:我的摄影与人生 》

售價:NT$ 605.0
工业机器人从基础到实战
《 工业机器人从基础到实战 》

售價:NT$ 717.0
重症产科.1
《 重症产科.1 》

售價:NT$ 335.0

建議一齊購買:

+

NT$ 1652
《 徐霞客游记(全4册)(中华经典名著全本全注全译) 》
+

NT$ 162
《 楚辞(轻松阅读无障碍) 》
+

NT$ 47560
《 中华大藏经(汉文部分)·续编:汉传注疏部(七)(精装繁体竖排·全22册) 》
+

NT$ 302
《 录鬼簿校订(中国文学研究典籍丛刊·平装繁体竖排) 》
+

NT$ 4082
《 唐诗选注评鉴(软精装 十卷本) 》
+

NT$ 1536
《 容斋随笔(全5册)(文白对照,全注全译,国学经典,南宋笔记小说之冠) 》
內容簡介:
《王阳明全集》是研究王阳明心学思想及王阳明一生重要的著作,是儒家思想中具个性、具争议的代表作,同时也是一部现代人成功修身、强大个人内心的励志作品。 王阳明提出的“知行合一”“致良知”“心即理”等命题,受到后人的广泛推崇。严复、康有为、孙中山、蒋介石等都对“阳明心学”推崇备至。其学术思想在日本、朝鲜半岛以及东南亚国家乃至全球都有重要影响。 本书以民国23年商务印书馆出版的《王文成公全书》为底本,简体横排。原书三十八卷,今将原书未收录以及后世学者中出现的研究王阳明的新内容,作为辅录,列于三十九卷。
目錄
册一
出版前言
王文成公全书序(徐阶)
明史王守仁传(张廷玉)
卷一 语录一 传习录上
卷二 语录二 传习录中
卷三 语录三 传习录下(附朱子晚年定论)
卷四 文录一
卷五 文录二
卷六 文录三
卷七 文录四
卷八 文录五
卷九 别录一
卷十 别录二
卷十一 别录三
卷十二 别录四
册二
卷十三 别录五
卷十四 别录六
卷十五 别录七
卷十六 别录八
卷十七 别录九
卷十八 别录十
卷十九 外集一
卷二十 外集二
卷二十一 外集三
卷二十二 外集四
册三
卷二十三 外集五
卷二十四 外集六
卷二十五 外集七
卷二十六 续编一
卷二十七 续编二
卷二十八 续编三
卷二十九 续编四
卷三十 续编五 卷三十一(上) 续编六
卷三十一(下) 山东乡试录
卷三十二 年谱一
卷三十三 年谱二
卷三十四 年谱三
册四
卷三十五 年谱附录一
卷三十六 年谱附录二
卷三十七 世德纪
卷三十八 世德纪附录
卷三十九 辅录
內容試閱
王阳明(1472-1529),原名王守仁,幼名云,字伯安,浙江余姚人。因曾筑居于会稽山阳明洞,别号阳明子,世称王阳明。逝后追谥文成,故后世亦称王文成公。
  王阳明是有明一代影响巨大的“心学”集大成者,是著名的思想家、文学家、教育家、政治家和军事家,书法亦为世所传。其不仅精通儒释道诸家学说,且善于用兵统战,是史上罕见的文武全能大儒。康有为曾评其云:“大儒能用兵者,惟阳明一人而已。”虽趋歆赞,然亦属的论。尽管也有学者将诸葛亮、曾国藩与王阳明相提并论,认为他们在统军用兵才能上难分伯仲,但客观地讲,在思想和学说领域,二者尚无法与王氏比肩。王氏学说世称“阳明学”,在中国、日本、朝鲜半岛以及东南亚等东方文化地域内都产生了深远而巨大的影响。亦基于此,后世将其与孔子、孟子、朱熹并称为“孔、孟、朱、王”。
  王阳明出生于官宦世家、书香门第,乃名门之后,其远祖是东晋大书法家王羲之。其父王华乃明成化十七年(1481)状元,精通礼、易、春秋,世称龙山先生。曾为孝宗授课,因器度不凡,深受孝宗眷顾。为官颇有节操,历任礼部侍郎、南京吏部尚书等。
  据明钱德洪《王文成公年谱》载,成化八年(1472),阳明先生母亲怀胎14个月,在祖母岑氏“梦神人衣绯玉,云中鼓吹,送儿授岑”的吉梦中,诞下先生。祖父竹轩翁给其取名“云”,先生出生地也被乡人称为“瑞云楼”。先生三岁时尚未咿呀学语,父母皆着急,祖父竹轩翁却坚信“贵人语迟”。至五岁,仍未开口言语,有神僧过而抚其头云:“是非凡儿,奈何名泄之耶?”意指其名“云”字道破出生玄机。祖父竹轩翁恍悟,据<论语·卫灵公》所云“知及之,仁不能守之,虽得之,必失之”,而为其更名为“守仁”,此后先生即能说话,且能背诵竹轩翁所读之书。稍长,便随父出游居庸关、山海关,并时常与塞外诸国夷角射,纵览山川地理,渐起经略四方之志。
  成化十九年(1483),阳明先生十二岁,随父居京师,于私塾念书,请教师日:何为人生等事?师云:读书登第。先生疑日:登第恐未是等事,或读书学圣贤耳。在他看来,科举并非等要紧事,要紧的是做一个圣贤之人。
  弘治二年(1489),先生十八岁,回乡途中船经广信(今江西上饶)识理学大儒娄谅(号一斋),始信“圣人必可学而至”。故而一改活泼性格,严肃求成圣人。此后,遍读朱熹著作,究研宋儒所谓“物有表里精粗,一草一木皆具至理”学说。为践朱熹“格物致知”之教,决心穷竹之理,后格竹七日,无果,却致劳神成疾、劳思致疾。从此,王阳明对“格物”学说产生了极大的怀疑,这便是中国哲学史上著名的“守仁格竹”。
  弘治五年(1492),先生廿一岁,秋闱于杭州,首次参加并中举浙江乡试。又明年,于京师,先生会试不第,首辅李东阳戏日:待汝做来科状元,试作《来科状元赋》,先生拈笔而就。有忌者日:此子若取第,目中无我辈矣。遂归余姚,结龙泉诗社,对弈联诗,吸收了很多当地知识分子。又四年,弘治九年(1496),先生为忌者所抑,会试再不第。先生日:汝以不得第为耻,吾以不得第动心为耻。
  弘治十二年(1499),先生二十八岁,参加礼部会试,因考试出色,举南宫第二人,赐二甲进士第七人(全国第十名),观政工部。

卷一 语录一
传习录上
徐爱录
  先生于《大学》“格物”诸说,悉以旧本为正,盖先儒所谓误本者也。爱始闻而骇,既而疑,已而殚精竭思,参互错综,以质于先生。然后知先生之说,若水之寒,若火之热,断断乎百世以俟圣人而不惑者也。先生明睿天授,然和乐坦易,不事边幅。人见其少时豪迈不羁,又尝泛滥于词章,出入二氏之学。骤闻是说,皆目以为立异好奇,漫不省究。不知先生居夷三载,处困养静,精一之功,固已超入圣域,粹然大中至正之归矣。
爱朝夕炙门下,但见先生之道,即之若易,而仰之愈高;见之若粗,而探之愈精;就之若近,而造之愈益无穷。十余年来,竟未能窥其藩篱。世之君子,或与先生仅交一面,或犹未闻其謦咳,或先怀忽易愤激之心,而遽欲于立谈之间,传闻之说,臆断悬度,如之何其可得也?从游之士,闻先生之教,往往得一而遗二,见其牝牡骊黄而弃其所谓千里者。故爱备录平日之所闻,私以示夫同志,相与考而正之,庶无负先生之教云。门人徐爱书
  爱问:“‘在亲民’,朱子谓当作‘新民’,后章‘作新民’之文,似亦有据。先生以为宜从旧本作‘亲民’,亦有所据否?”
  先生曰:“‘作新民’之‘新’是自新之民,与‘在新民’之‘新’不同,此岂足为据?‘作’字却与‘亲’字相对,然非‘新’字义。下面‘治国平天下’处,皆于‘新’字无发明。如云‘君子贤其贤而亲其亲,小人乐其乐而利其利’、‘如保赤子’、‘民之所好好之,民之所恶恶之,此之谓民之父母’之类,皆是‘亲’字意。‘亲民’犹如《孟子》‘亲亲仁民’之谓,‘亲之’即‘仁之’也。‘百姓不亲’,舜使契为司徒,‘敬敷五教’,所以亲之也。《尧典》‘克明峻德’便是‘明明德’,‘以亲九族’至‘平章’、‘协和’便是‘亲民’,便是‘明明德于天下’。又如孔子言‘修己以安百姓’,‘修己’便是‘明明德’,‘安百姓’便是‘亲民’。说‘亲民’便是兼教养意,说‘新民’便觉偏了。”
  爱问:“知止而后有定’,朱子以为‘事事物物皆有定理’,似与先生之说相戾。”
  先生日:“于事事物物上求至善,却是义外也。至善是心之本体,只是明明德到至精至一处便是,然亦未尝离却事物,本注所谓‘尽夫天理之极,而无一毫人欲之私’者得之。”
  爱问:“至善只求诸心,恐于天下事理,有不能尽。”
  先生日:“心即理也。天下又有心外之事,心外之理乎?”
  爱日:“如事父之孝,事君之忠,交友之信,治民之仁,其间有许多理在,恐亦不可不察。”

 

 

書城介紹  | 合作申請 | 索要書目  | 新手入門 | 聯絡方式  | 幫助中心 | 找書說明  | 送貨方式 | 付款方式 香港用户  | 台灣用户 | 海外用户
megBook.com.tw
Copyright (C) 2013 - 2024 (香港)大書城有限公司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