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入帳戶  | 訂單查詢  | 購物車/收銀台( 0 ) | 在線留言板  | 付款方式  | 聯絡我們  | 運費計算  | 幫助中心 |  加入書簽
會員登入 新註冊 | 新用戶登記
HOME新書上架暢銷書架好書推介特價區會員書架精選月讀2023年度TOP分類閱讀雜誌 香港/國際用戶
最新/最熱/最齊全的簡體書網 品種:超過100萬種書,正品正价,放心網購,悭钱省心 送貨:速遞 / EMS,時效:出貨後2-3日

2024年03月出版新書

2024年02月出版新書

2024年01月出版新書

2023年12月出版新書

2023年11月出版新書

2023年10月出版新書

2023年09月出版新書

2023年08月出版新書

2023年07月出版新書

2023年06月出版新書

2023年05月出版新書

2023年04月出版新書

2023年03月出版新書

2023年02月出版新書

『簡體書』公民现实主义(城市与生态文明丛书)前哈佛设计学院院长、世界知名城市规划师彼得·G. 罗代表作

書城自編碼: 3667536
分類: 簡體書→大陸圖書→建筑建筑史与建筑文化
作者: 彼得·G. 罗 著,葛天任 译
國際書號(ISBN): 9787544784245
出版社: 译林出版社
出版日期: 2021-07-01

頁數/字數: /
書度/開本: 32开 釘裝: 平装

售價:NT$ 264

我要買

share:

** 我創建的書架 **
未登入.



新書推薦:
日耳曼通识译丛:近代哲学:从笛卡尔到康德
《 日耳曼通识译丛:近代哲学:从笛卡尔到康德 》

售價:NT$ 150.0
我的灵魂是日落时分空无一人的旋转木马:聂鲁达诗精选
《 我的灵魂是日落时分空无一人的旋转木马:聂鲁达诗精选 》

售價:NT$ 381.0
春日喜你
《 春日喜你 》

售價:NT$ 257.0
我们八月见
《 我们八月见 》

售價:NT$ 215.0
东线炼狱 : 德国反坦克兵的东线日记 : 1941—1942
《 东线炼狱 : 德国反坦克兵的东线日记 : 1941—1942 》

售價:NT$ 439.0
献给皇帝的礼物:Wedgwood瓷器王国与漫长的十八世纪
《 献给皇帝的礼物:Wedgwood瓷器王国与漫长的十八世纪 》

售價:NT$ 594.0
东京札记
《 东京札记 》

售價:NT$ 704.0
大学问·明代国家权力结构及运行机制
《 大学问·明代国家权力结构及运行机制 》

售價:NT$ 649.0

建議一齊購買:

+

NT$ 398
《 大同华严寺(中文版) 》
+

NT$ 767
《 中国古代建筑与艺术 》
+

NT$ 484
《 苏州园林园境系列 凝固诗画——塑雕 》
+

NT$ 660
《 古拙:梁思成笔下的古建之美 》
+

NT$ 637
《 中国传统建筑木作知识入门——木装修、榫卯、木材 》
+

NT$ 398
《 普陀山佛寺(中文版) 》
編輯推薦:
本书是前哈佛大学设计学院院长、世界知名城市规划师彼得?G. 罗的代表作品,借助对世界名城的规划和设计分析,罗向我们展示了具备人性的现代设计所拥有的多重维度和民主价值倾向。
內容簡介:
城市公共空间的形成和塑造蕴含着社会、政治和历史的种种要素,正是这些要素使得城市公共空间既属于每一个人,又不属于任何一个特定的人。彼得?G. 罗指出,城市规划师在塑造公民场所时需要跨越国家与公民社会之间的藩篱,才能既避免国有场所的威权特性,又抵挡住私营场所的排他特性,从而使得公民场所具有真正民主的价值倾向。
關於作者:
彼得?G. 罗(Peter G. Rowe),世界知名城市规划师、城市设计专家,哈佛大学建筑与城市规划“雷蒙德?加布讲席教授”,哈佛大学杰出服务教授,浙江大学“求是讲座教授”。曾任哈佛大学设计学院院长(1992—2004)。
目錄
致谢
章 重新审视公共领域
公共与公民生活的组织
锡耶纳的坎波广场
公民现实主义的潜在主题
第二章 公民领域与公共场所
巴塞罗那的城市公共场所
国家与公民社会的公共互动
公民场所的创造与巴黎的宏大计划
第三章 现实主义与世界创造
美学现实主义的特性
新现实主义与罗马的战后发展
建筑现实主义的定义
第四章 个人空间与公共场所
空间到场所的转换
反抗、示威与纽约网格
容纳多样兴趣的场所
第五章 空间意义的表达与构成
地方主义与城市规划
普雷契尼克的卢布尔雅那水轴
公共领域的构成与表达
第六章 践行公民现实主义
公民性、现实性与具体性
作为概念维度群的公民现实主义
迈向有理有据的现代性
注释
索引
內容試閱
中文版序
正如本书在开头所宣称的那样,本书主要是介绍具有公民特点的城市公共空间的形成和重塑过程,也就是那些属于大家的而不是属于某个私人的公共空间。本书认为,正是介于国家与社会之间的政治文化塑造了公共领域的城市建筑。由此,本书所讨论的地点与空间的制造并不涉及飞地的建设,排他性区域和私人领域,也不包括那些国家政府大楼和象征权威的辉煌场所。从根本上讲,本书的价值倾向是民主的,也是社会经济实践的。本书尽管并未完全与这些实践的发展步伐保持一致,却保持了地方性运用及集体性的领悟、记忆和情感。任何一个公共空间的终极“均衡考虑”,都应当同时涵盖表达的多元化、舒适感、社会相关性,以及日常生活的一定特性和关切。这些要素同时也和不断演进的表达方式交织在一起,而正是这些表达方式创造并建立了我们所说的空间。
就此而言,当被要求为此书写一篇中文版序言的时候,我发现自己对如何谈论这本书在中国的相关性感到有些困惑。在中国的国家环境下,公民社会居于国家权威和力量之下,市场力量强大,而且当我写这本书的时候,我的原始材料整体上是缺乏的。然而,我反思性地问自己,就算中国的材料很真实,中国的特征是否就足够全面充分?中国除了公民现实主义,究竟有没有公共生活领域?首先进入大脑的,但不是立即进入大脑的,是那些普遍存在于中国城镇之中的具有相当规模的沿街商铺。这是一种在过去的王朝时代就存在的城市建筑类型。尽管大型商业中心和购物中心存在于此,在更多元的用途上,它是确实具有公共性的,对于周围的社区和邻居来说,它提供了一个社交场所,它的形式和表达也是令人熟悉的。在这些建筑的周围,建筑形式既老旧、传统,又有某些当代元素,它们来自对规范性装饰的当代理解和延伸,进而变成了一种具有乡土特征的场所。那种控制性的空间设计还是温和的,如果不是完全缺乏,至少在交通管制、维护公共安全、卫生和景观方面均有所保留。在这后一方面,铺路、修边、种树等,通常与地方商业活动相配合, 并为之提供基础设施,同时也使得街道具有更多的功能和用途。除了日常生活之外,街道也是节日庆祝、商业团体定期操练的场所,为社区、政治性活动提供聚集空间,尽管后者很少见。
第二个浮现在脑海里的公共领域是中国的市政景观,这可以从基础设施提升,以及这样那样的娱乐性公共空间的追求中得到体现,同样也可以在环境和文化遗产保护、健康绿色空间的提升中看到。在许多中国的城镇中,这些空间成倍地增加,除了提供公园之外,中国城镇努力在人口稠密和过度拥挤的环境中提供和扩展利用开放空间。并且,它们通常是在一个时段内由来自周边邻里的组织化的和半组织化的群体所选定的,这些群体具有各式各样的自愿性目的。景观总是熟悉的,适宜那些日常活动,同时也为人们在喧嚣忙碌的城市生活中提供个人休憩的空间。正如其他地方一样,除了有时在夜晚关闭之外,这些空间经常是由政府所提供和管理,却远离国家监控。事实上,监控这些空间的使用者的适当行为主要是由当地居民而不是政府来负责。
至于其他符合本书定义的公民空间也可能存在,更重要的是它们具有双重含义。首先,具有强大地方性、社区多样性、专用性的公共领域, 可能既是公民性的,也是真实存在的,与为重要的社会政治体制无关, 也与国家或者私人部门组织不相关。其次,国家或者区域性布置对公共空间的彻底塑造,如同本文在第二段一开始关于中国的描述一样,在某种程度上也可以实现。除了在大多数组织和管理的严格且正统的形式之外,也不可避免地存在着既更强同时也更弱的趋势、倾向乃至特征表达。更进一步,即使在中国这样缺少公民现实主义的环境中,也为其提供了表现的机会和开放的空间。毕竟,大城市和乡镇的空间蔓延是凌乱的,而城镇公共空间经常把那些对生活的认识和理解留给了本地人、社会组织乃至个人。准确地说,正是这些生活习惯似乎可能以某种方式回应了公民现实主义。
彼得?G. 罗
2015年1月于纽约

章 重新审视公共领域
这本书主要探讨人们对城市公共空间的态度,并介绍它的生成和改变。它具有公民属性,它既属于每一个人又不属于某一个人。重要的是这些地方是如何被创造出来的,以及导致其生成的社会、政治和文化环境。同样重要的是这些地方的形式和外观,以及它们是如何被表达、构成和增强公民日常生活质量的。简而言之,这本书不仅关注城市建筑本身,而且关注隐藏在公民公共空间背后的宏大机制和多元观点。于是, 这本书也反映了这样一种信念,即公民公共空间只有在合适的本地发展机会、社区专项资金和设计能力等条件下才能够成功地存在。
要考察一个真实生动的公民场所的社会与物理属性,一个好的开头就是用一个既有现实针对性,又能经得起时间考验的令人无可置辩的例子。或许,如果说符合所有可能性条件的话,锡耶纳及其坎波广场具有一定的代表性,它的公民生活、公民精神和公民职责正是本书所要探讨的主题,并且已经内嵌于本书的文字之中了。首先,即使在13世纪和14世纪,对于有关公共和公民公域的任何讨论而言,锡耶纳在其社会、政治和文化等方面就具有了重要价值。广义上讲,城邦的政治功能和选举参政被分成了三个部分。,是由被选举的官员、地方法官以及其他官僚构成的政府。第二,是由贵族、富人和其他中产阶级、工人阶级构成的公民社会。第三,是公民社会中的边缘群体,以及不具有完全公民权利的人群,包括外国人以及外来劳动移民。这三者在权力、责任的分享,在创建相互依赖关系等方面,是动态而远非固定的。城头变换大王旗,政权数易其手,豪门大族兴衰更替。反叛与抵抗被挑起,代表权也随之有增有减。这三个主要的社会部分所构成的制度特征也随之变迁。有时候,政府完全扮演一个补充的角色,而有时候则不是。行会、大学、兄弟会、邻里组织以及其他社会组织的影响力也时强时弱,富人与穷人的生活境况也随着经济和技术变迁而变化。相应地,在上述三股社会政治势力之间或内部的差异也随之变化的同时,它们之间或内部的联盟也往往会发生变化。
然而,在这段时期内令人印象深刻的,是锡耶纳长期延续的共和制,这一制度是基于公民社会内部不同组成部分之间的利害关系而终形成的,而且,也许尤为重要的,是基于国家与公民社会的关系。更加贴切地说,坎波广场,或者简称“田野”(Campo在意大利语中意为田野),作为锡耶纳初形成的场所,是其社会、政治与文化的缩影,也反映着社会联盟的变迁。从建造者的总体设计、空间定义、装饰和功能使用来看,坎波广场就是一个混合型场所,既包括政府又包括公民社会。它很快地抓住了锡耶纳的生活、时代和公民环境,同时也在提醒着锡耶纳人—如果提醒是必要的话—他们是谁以及他们想成为什么样的人。后,坎波广场超越了它的公共意义,超越了它所获得的、所展示的和表达的意义。它营造出一种气氛,昭示了往昔美好的时光,而且给公民提供了对公共空间形式的形象解读,这一空间形式不仅是能够令人接受的,而且是更令人向往的。简而言之,这就是公民性。
锡耶纳和坎波广场的例子同样清楚地表明,公民生活和期待曾经而且必将会被直接表达出来。同样,这里的公共空间设计、建筑设计、实用性的储备,以及总体装饰都曾经是而且仍然是适用的,而非是怀旧的、普通的和别有风致的物什。一句话,坎波广场过去是,现在也是“真实的”。这种曾经的和现在的“现实主义”包含着日常生活、特殊事件、庄严场所以及非同寻常的庆典。然而,像许多伟大的公民作品一样,现实主义也成了他们自我表达的工具。从建筑学的角度来说,坎波广场某种程度上在这方面是封闭的,而且是自给自足的。尽管如同一幅具有启发性的早期图册卷轴那样,它是如此异常的美丽,但是它仍然需要通过沉思、知识,以及对建筑形式的感知才能被恰如其分地解读。在某种意义上,现实主义是遥远而有表征性的,在另一方面却也是活生生的、可读的而且是具有构成性的。当然,从严格的建筑学意义上来说,现实主义早已超越了它在建筑风格方面的含义—现在经常被运用在国家或者公司利益上面,诸如“社会主义现实主义”、“照相现实主义”,或者“新现实主义”。进一步来说,坎波广场的外观包含着许多构成要素,不仅映射出公私部门的意识形态,而且也表达着国家与社会之间的共同基础,这包含着那些固有的紧张与矛盾。简而言之,本书所说的现实主义,既非阶级性的也非政治性的,它具有更加丰富的含义。与其他的历史场所不同,它并非是专制、神权的饰品,也不是个人形象的宣言书,它具有更加丰富的含义。然而,在本书的主题之下,想让上述总结更加易于理解,就需要更多地、更加详细地讲述它背后的故事。
在这些说明之后,本书继续定义了场所的公民性含义,以及可能从公共空间中体现出的实用性特点。接下来,第三章特别讨论了现实主义这一概念在美学和建筑学方面的相关含义。第四章讨论了个人空间实践对于定义和重塑集体性场所的可能性,紧接着,第五章解释了公民场所是如何构成和表达着我们生活中的公民性。在第六章结论部分,各种有关公民现实主义的相似概念,以及它们之间的关系会得到阐述,同时本书既阐述了现实公民场所的较好一面,也区分了较为不好的一面。终,这本书主要是关于设计实践方面的,因此任何明显的关于现实公民领域方面的陈述都尽可能地被压缩了。与所谓的狭义上的城市公民性概念形成对照的是—经常对应于狭义上的政治生活行为—这本书更广泛的意义在于,公共可获得空间能够也应该能够拥有一个直接的、易于理解的有关公民性的情况介绍导则,以便于时刻提醒我们,我们是谁,以及我们可以成为谁。

 

 

書城介紹  | 合作申請 | 索要書目  | 新手入門 | 聯絡方式  | 幫助中心 | 找書說明  | 送貨方式 | 付款方式 香港用户  | 台灣用户 | 海外用户
megBook.com.tw
Copyright (C) 2013 - 2024 (香港)大書城有限公司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