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入帳戶  | 訂單查詢  | 購物車/收銀台( 0 ) | 在線留言板  | 付款方式  | 聯絡我們  | 運費計算  | 幫助中心 |  加入書簽
會員登入 新註冊 | 新用戶登記
HOME新書上架暢銷書架好書推介特價區會員書架精選月讀2023年度TOP分類閱讀雜誌 香港/國際用戶
最新/最熱/最齊全的簡體書網 品種:超過100萬種書,正品正价,放心網購,悭钱省心 送貨:速遞 / EMS,時效:出貨後2-3日

2024年03月出版新書

2024年02月出版新書

2024年01月出版新書

2023年12月出版新書

2023年11月出版新書

2023年10月出版新書

2023年09月出版新書

2023年08月出版新書

2023年07月出版新書

2023年06月出版新書

2023年05月出版新書

2023年04月出版新書

2023年03月出版新書

2023年02月出版新書

『簡體書』国学季刊(全12册)

書城自編碼: 3657419
分類: 簡體書→大陸圖書→古籍古籍整理
作者: 北京大学国学季刊编委会
國際書號(ISBN): 9787545820416
出版社: 上海书店出版社
出版日期: 2021-07-01

頁數/字數: /
書度/開本: 16开 釘裝: 精装

售價:NT$ 45240

我要買

share:

** 我創建的書架 **
未登入.



新書推薦:
慢慢来,好戏都在烟火里
《 慢慢来,好戏都在烟火里 》

售價:NT$ 279.0
一间自己的房间
《 一间自己的房间 》

售價:NT$ 223.0
波段交易的高级技术:股票和期权交易者的资金管理、规则、策略和程序指南
《 波段交易的高级技术:股票和期权交易者的资金管理、规则、策略和程序指南 》

售價:NT$ 442.0
人,为什么需要存在感:罗洛·梅谈死亡焦虑
《 人,为什么需要存在感:罗洛·梅谈死亡焦虑 》

售價:NT$ 381.0
锁国:日本的悲剧
《 锁国:日本的悲剧 》

售價:NT$ 437.0
AI智能写作: 巧用AI大模型 让新媒体变现插上翅膀
《 AI智能写作: 巧用AI大模型 让新媒体变现插上翅膀 》

售價:NT$ 330.0
家庭养育七步法5:理解是青春期的通关密码
《 家庭养育七步法5:理解是青春期的通关密码 》

售價:NT$ 279.0
三体(全三册)
《 三体(全三册) 》

售價:NT$ 512.0

建議一齊購買:

+

NT$ 3588
《 王阳明全集 文白对照 全8册(十年精心校译,文白对照版本,曾国藩、梁启超、蒋介石的人生导师) 》
+

NT$ 1562
《 范仲淹全集(全二册) 》
+

NT$ 349
《 墨子(中华经典名著全本全注全译) 》
+

NT$ 1496
《 四书集编(精装全二册,四书注疏丛刊) 》
+

NT$ 162
《 孟子(轻松阅读无障碍) 》
+

NT$ 2388
《 纲鉴易知录 (文白对照 全8册)(历史学家张宏儒主编,学者张德信、骈宇骞 出版家李岩等名家精心白话翻译) 》
編輯推薦:
国学季刊由北京大学研究所国学门创办,反映了新文化运动后学术领域的一系列创新性成果,用现代的科学方法整理和研究中国的传统文化,从1923年至1952年,前后陆续办刊历时29年。胡适、钱玄同、李大钊、沈兼士、周作人、马裕藻、刘文典、蔡元培等负责编辑刊物,投稿人有王国维、陈垣、汪荣宝等学术名家,该刊是当时具有世*级高水准的学术期刊,与《燕京学报》《清华学报》《中央研究院历史语言研究所集刊》被誉为现代中国四大学术刊物,蜚声海内外学术、教育、文化界。本书为《国学季刊》合订影印本,完整收录了该刊所有资料,是目前内容完整,印制清晰的影印版本,为方便读者使用检索,还编制了全文总目录和篇名、人名索引。并由复旦大学教授、著名的学术史、文化史研究专家傅杰先生撰写序言,深入介绍国学季刊的创办的历史过程、时代背景、学术价值和影响力。
內容簡介:
《国学季刊》,全名《国立北京大学国学季刊》,由北京大学国学季刊编辑委员会编辑,胡适担任编辑委员会主任,北京大学出版部发行。1923年1月创刊于北京,初为季刊,后改为不定期刊,1937年6月出至第六卷第二号停刊。1950年7月复刊,出版第七卷号,1952年12月出至第七卷第三期终刊,共出版二十七期。
该刊是近现代国学研究的重要学术性刊物,旨在“用历史的眼光来扩大国学研究的范围”,“用系统的研究来部勒国学研究的材料”,“用比较的研究来帮助国学的材料的整理与解释”,内容涉及历史、语言文字、考古、哲学、宗教、文学、文献学等领域,所载文章多为北京大学知名学者的论著,为研究中国近现代学术史的发展提供了重要的文献史料。
《国学季刊》原刊完整保存至今者较为罕见,资料珍贵,上海书店出版社为保护、传播近现代文献,推动学术文化发展,现依据上海书图馆馆藏原刊为底本,将该刊按16开精装,分装12册,影印出版。为便于读者检索,特将所有期刊篇目编制为总目录和篇名、著者索引。
關於作者:
北京大学国学季刊编委会,编辑学术刊物国学季刊。胡适任编辑委员会主任。李大钊、沈兼士、钱玄同、周作人、顾孟余、单不广、马裕藻、刘文典、朱希祖、郑奠等10人为编委会委员。
目錄
總?目?録

?卷?號(1923年1月)
發刊宣言 1-005
石鼓爲秦刻石考?馬?衡 1-021
火祅教入中國考?陳?垣 1-031
音譯梵書與中國古音?鋼和泰 1-051
國語問題之歷史的研究?沈兼士 1-061
蕭梁舊史考?朱希祖 1-084
鄭樵著述考?顧頡剛 1-100
五代監本考?王國維 1-143
近日東方古言語學及史學上之發明與其結論?伯希和 著?王國維 釋 1-150
附録
(1)倫敦博物館敦煌書目?羅福萇 1-164
(2)記新發現的石器時代的文化?袁復禮 1-188
(3)國立北京大學研究所國學門重要紀事 1-196
?卷?第二號(1923年4月)
清太宗天聰四年(1630)伐明以七大罪誓師諭 1-210後
摩尼教入中國考?陳?垣 1-211
歌戈魚虞模古讀考?汪榮寶 1-249
科學的古史家崔述?胡?適 1-273
鄭樵傅?顧頡剛 1-317
蕭梁舊史考(完)?朱希祖 1-341
鄭樵著述考(完)?顧頡剛 1-361
釋“皇”?汪榮寶 1-395
附録?
國立北京大學研究所國學門重要紀事 1-399
第二册
?卷?第三號(1923年7月)
圖象
(一)漢熹平石經論語(堯曰)殘石 2-003
(二)魏正始石經尚書(無逸,君奭)殘石 2-004
(三)魏正始石經春秋(僖公,文公)殘石 2-005
(四)魏正始石經尚書(多士)殘石 2-006
(五)魏正始石經春秋(文公)殘石 2-006
論文
十八世紀喇嘛文告譯釋?鋼和泰 2-007
原始中國語試探?潘尊行 2-019
寶騐四聲變化之一例?劉?復 2-039
守温三十六字母排列法之研究?劉?復 2-057
讀汪榮寶“歌戈魚模古讀考”書後?林玉堂 2-071
答馬斯貝囉論切韻之音?珂羅倔倫 著?林玉堂 譯 2-081
對於‘死’‘時’‘主’‘書’ 諸字内韻母之研究?珂羅倔倫 著?徐炳昶 譯 2-105
漢熹平石經論語堯曰篇殘字跋?馬?衡 2-111
魏正始石經殘字跋?羅振玉 2-115
高郵王懷祖先生訓詁音韻書稿序録?王國維 2-127
跋補鈔文瀾閣書六種?單不庵 2-133
附録
(一)摩尼教殘經一,二 2-137
(二)北京大學研究所國學門重要紀事 2-153
(三)北京大學研究所國學門啓事二則 2-177
?卷?第四號(1923年12月)
圖象
宴臺金源國書碑 2-183
《華夷譯語》中女真語音義 2-184
論文
元西域人華化考上編?陳?垣 2-185
?緒論 2-187
第二?儒學篇 2-193
第三?佛老篇 2-220
第四?文學篇 2-238
甲骨文字之發見及其考釋?容?庚 2-267
西夏國書説?伊鳳閣 2-287
宴臺金源國書碑考?羅福成 2-299
韋莊的秦婦吟?王國維 2-305
《書式古堂書畫彙考》所録《唐韻》後?王國維 2-313
附録
《金文編》序?容?庚 2-321
巴黎圖書館敦煌書目?羅福萇 譯 2-329
國立北京大學研究所國學門重要紀事 2-363
國學季刊卷索引 2-395
第三册
?第二卷?號(1925年12月)
圖象
戴東原先生手抄春酒堂詩集 3-003
戴東原先生篆書楹聯 3-004
論文
戴東原的哲學?胡?適 3-005
戴東原的年譜?魏建功 3-129
戴震説的理及求理的方法?容肇祖 3-159
附録
國立北京大學研究所國學門報告(民國十三年一月一日至十三年五月三十一日) 3-195
國學季刊編輯委員會啓事 3-203
國學週刊期至第八期目録索引 3-203
?第二卷?第二號(1929年12月)
戴東原對於古音學的貢獻?馬裕藻 3-211
永曆大獄十八先生史料評?朱希祖 3-243
明季杭州讀書社考?朱?倓 3-267
中國上古銅兵考(上篇)?陸懋德 3-293
古陰陽入三聲攷?魏建功 3-305
魏書源流考?李正奮 3-369
清内閣所收明天啓崇禎檔案清摺跋?朱希祖 3-389
漢敦煌太守裴岑破北匈奴紀功碑跋尾?吴其昌 3-395
國立北京大學國學季刊目録(卷號至第二卷號) 3-403
國立北京大學自然科學季刊目録(卷號) 3-407
國立北京大學社會科學季刊目録(第四卷第三號、第四號合刊) 3-409
北大圖書部月刊目録(卷期) 3-409
第四册
?第二卷?第三號(1930年9月)
漢十二世著紀考?朱希祖 4-003
明沈寵綏在語音學上的貢獻?劉?復 4-017
國立北京大學國學季刊目録 4-017
歐洲學者對於匈奴的研究?姚從吾 4-042
明季南應社考?朱?倓 4-147
關於研究古音的一個商榷?敖士英 4-195
蒙新旅行之經過及發現?黄文弼 4-229
國立北京大學國學季刊目録(卷四號至第二卷二號) 4-235
國立北京大學社會科學季刊目録(第四卷三號至第五卷二號) 4-235
國立北京大學自然科學季刊目録(卷一號至三號) 4-236
北大圖書部月刊目録(卷一期至二期) 4-237
?第二卷?第四號(1930年12月)
漢唐宋起居注考?朱希祖 4-241
陰陽入三聲考?魏建功 4-253
匈奴語言考?方壯猷 4-305
納蘭性德年譜?張任政
漢初正朔考?敖士英 4-405
清初東南沿海遷界考?謝國楨 4-411
國立北京大學國學季刊目録(卷一號至第二卷三號) 4-441
國立北京大學社會科學季刊目録(第四卷三號至第五卷二號) 4-442
國立北京大學自然科學季刊目録(卷一號至第二卷一號) 4-443
北大圖書部月刊目録(卷一期至二期) 4-444
第五册
?第三卷?號(1932年3月)
圖像(隨文插印)
漢“居延筆”二圖 5-068後
日本正倉院藏唐筆 5-073
敦煌石室存残刻本韻書影片八頁 5-137
論文
竺道生與涅槃學?湯用彤 5-003
記漢“居延筆”(西北科學考查團短篇論文之一)?馬?衡 5-069
高昌疆城郡城考(西北科學考查團短篇論文之一)?黄文弼 5-075
鄭延平王受明官爵考?朱希祖 5-089
釋“一”?劉?復 5-115
唐宋兩系韻書體制之演變(敦煌石室存残五代刻本韻書跋)?魏建功 5-135
王石臞先生《韻譜》《合韻譜》遗稿跋?陸宗達 5-173
附録
燕下都發掘報告?傅振倫 5-185
國學季刊第二卷索引 5-193
?第三卷?第二號(1932年6月)
圖象(隨文插印)
漢熹平石經(書序)殘字 5-264後
劉端臨先生遗象 5-343
論文
天擅所藏編鐘編磬音律之鑑定?劉?復 5-211
韃靼起源考?方壯猷 5-213
陸法言《切韻》以前的幾種韻書(敦煌本王仁?《切韻》韻目小注吕静夏候詠陽休之
?李季節杜臺卿五家韻目分合考釋)?魏建功 5-229
重論經今古文學問題(《重印新學僞經考序》方國瑜標點本)?錢玄同 5-265
劉端臨先生年譜?劉文興 5-345
第六册
?第三卷?第三號(1932年9月)
圖象
遼碑九種(跋尾附) 6-003
新疆雅爾崖出土陶器獸形足盆(随文插印) 6-129
論文
遼碑九種跋尾(附印圖後)?孟?森 6-003
《中原音韻》研究(國立北京大學研究所國學門研究生成績)?趙蔭棠 6-027
獸形足盆形像考釋(西北科學考查團短篇論文之一)?黄文弼 6-133
北平方音析數表?劉?復 6-145
?第三卷?第四號(1932年12月)
論文
建州衛地址變遷考?孟?森 6-155
熱河契丹國學碑考?厲鼎煃 6-177
西漢時代的日晷?劉?復 6-187
中國古音研究上些個先决問題?魏建功 6-225
《清史稿》應否禁錮之商榷?孟?森 6-305
附録
跋乾隆庚辰本脂硯齋重評《石頭記》鈔本?胡?適 6-335
巴黎圖書舘敦煌書目?羅福萇 6-347
國學季刊第三卷索引 6-387
第七册
?第四卷?號(1934年)
論文
壽縣所出銅器考略?唐?蘭 7-029
晋公雉蓋考釋?唐?蘭 7-039
令矢彝?馬敘倫 7-043
作册令尊及作册令彝銘考釋?唐?蘭 7-049
王韜上書太平天國事考?謝興堯 7-059
明北族列女傅(國立北京大學研究院研究生成績)?張鴻翔 7-079
?第四卷?第二號(1934年)
圖象(隨文插印)
王韜手稿《讀書隨記》 7-301
黄畹上太平軍書字跡 7-303
宋許州長史孫君墓誌銘拓本 7-333
論文
老子化胡説考證(國立北京大學研究院研究生成績)?王維誠 7-179
上太平軍書的黄畹考?羅爾綱 7-305
宋許州長史孫君墓誌銘跋尾?孟?森 7-335
第八册
?第四卷?第三號(1934年)
論文
明烈皇殉國後紀?孟?森 8-003
徐夢莘考?陳樂素 8-059
校勘學方法論?胡?適 8-099
讀故宫本王仁?《刊繆補闕切韻》書後?厲鼎煃 8-113
敦煌本王仁?《刊謬補缺切韻》跋?蔣經邦 8-119

?第四卷?第四號(劉白林紀念號)(1934年)
圖象(隨傅記插印)
劉復教授遺像 8-151
劉復教授墓誌銘拓本 8-152
白滌洲先生遺像 8-257
林成章先生遺像 8-413
傅記(隨遺著編次)
中華民國故國立北京大學教授法國國家文學博士劉先生行壯?魏建功 8-153
故國立北京大學教授劉君墓誌?周作人 8-169
白滌洲傅?魏建功 8-259
林成章先生遺著編後記?魏建功 8-409
林君成章事略?張秀民 8-415
論文
中小字典序?劉?復 遺著 8-135
黟縣方音調查録 8-171
記事?魏建功 8-171
方言同音字輯録?舒耀宗 8-173
方言同音字發音?胡?棨 8-195
方言同音字記音?劉復?白滌洲?魏建功 8-195
方音音素之整理?魏建功 8-201
漢字標音方法之演進?白滌洲 遺著 8-223
詩同文比義?林成章 遺著 8-263
第九册
?第五卷?號(1935年)
圖象(隨文插印)
時節日晷圖象四種 9-002後
陳常匋釜拓本及摹文 9-085
讀金器刻識附圖八種 9-092
論文
時節日晷説明書?常福元 9-007
讀《太平經》書所見?湯用彤 9-013
清代堂子所祀鄧將軍考?孟?森 9-045
説阿保機時代的漢城?姚從吾 9-059
陳常匋釜考?唐?蘭 9-087
讀金器刻識?馬敘倫 9-091
高本漢《方音字典》序?B.Karlgren 著?趙元任 釋 9-109
《説文解字》之傅本?周祖謨 9-121
附録
孫星衍平津館《重刊宋本説文解字》校勘記?周祖謨 9-133
陶刻孫本《説文解字》正誤?周祖謨 9-157
?第五卷?第二號(1936年5月)
圖象(隨文插印)
漢居廬訾倉木簡攝影 9-229
新嘉量拓本 9-237
皮鹿門先生遺像 9-365
論文
明末清初耶穌會士的儒教觀及其反應?陳受頤 9-165
釋居廬訾倉?黄文弼 9-231
新嘉量五量銘釋?勵乃驥 9-239
陳子昂年譜?羅?庸 9-253
《齊民要術》的田器及主要用法?陶希聖 9-287
王石臞先生的《韻譜》《合韻譜》稿後記?陸宗達 9-297
附録
十韻彙編叙例?羅常培 9-343
皮鹿門先生傅略?皮名舉 9-367
第十册
?第五卷?第三號(1936年7月)
圖象(隨文插印)
關於“鬼”字之甲骨文字拓本及摹本(共九片) 10-047
唐寫本韻書斷片二面(德普魯士學士院藏) 10-064後
刻本切韻殘葉一面(德普魯士學士院藏)及四部叢刊影宋巾箱本廣韻書影 10-064後
關於“尾右甲”卜辭之甲骨文字摹本(共十六片) 10-207
論文
顏李學派的程廷祚?胡?適 10-003
“鬼”字原始意義之試探?沈兼士 10-049
論切韻系的韻書?魏建功 10-065
記徐松遺戍事?陳?垣 10-145
龔定菴思想之分析?錢?穆 10-155
補明儒東莞學案?容肇祖 10-177
楊萬里的生卒年月?儲皖峰 10-203
關於“尾右甲”卜辭?唐?蘭 10-209
?第五卷?第四號(1936年9月)
圖象(隨文插印)
“商鞅量”與“商鞅量尺”之拓本及攝影共八種 10-339
孫自式原奏書影一件 10-378後
論文
杭世駿《三國志補注》與趙一清《三國志注補》?鄭天挺 10-221
釋法瑶?湯用彤 10-329
“商鞅量”與“商鞅量尺”?唐?蘭 10-341
中國詩何以走上‘律’的路??朱光潛 10-349
書清世祖賜建言詞臣牛黄丸令引疾事?孟?森 10-377
宋人使遼語録行程考?傅樂焕 10-387
論篆隸萬象名義?周祖謨 10-419
附録
國學季刊第五卷索引 10-441
第十一册
?第六卷?號(1937年12月)
圖象(隨文插印)
清順治五年十一月十一日覃恩大赦詔攝影 11-002後
清“叔父攝政王寶”之鈐本攝影 11-003
故國立北京大學教授劉君碑銘及碑陰拓本 11-171
論文
多爾衮稱皇父之臆測?鄭天挺 11-005
清太祖由明封龍虎將軍考?孟?森 11-019
關中入聲變讀的原因和程序?白滌洲 遺著 11-029
大徐本《説文》反切的音系?嚴學宭 11-049
《藝風堂金石文字目》譌誤舉例?羅爾綱 11-149
附録
故國立北京大學教授劉君碑銘?蔡元培 11-173
《慧琳一切經音義引用書索引》跋?陸宗達 11-175
編輯《慧琳一切經音義引用書索引》工作經過一?戴明揚 11-181
《慧琳一切經音義引用書索引》凡例?戴明揚 11-183
編輯《慧琳一切經音義引用書索引》工作經過二?陸宗達 11-189
?第六卷?第二號(1937年6月)
論文
唐代俗講之科範與體裁?孫楷第 11-197
崑崙所在考?唐?蘭 11-249
戴本《水經注》所舉脱文衍文?孟?森 11-267
記姚立方《禮記通論》?錢?穆 11-285
浄影八識義述?韓鏡清 11-303
整理張居正傅記材料的雜論兩篇?陶元珍 11-337
王若虛?申?鍇 11-349

?第六卷?第三號(1940年1月)(國立北京大學四十週年紀念論文集乙編上)
試卷耳芣苢“采采”說?丁聲樹 11-393
宋代寺院所經營之工商業?全漢昇 11-408
學記載教學法的理論上之貢獻 ?邱?椿 11-415
大元大一統志續考?金毓黻 11-423
廣韻跋尾二種?周祖謨 11-434
卜辭下乙説?胡厚宣 11-439
順宗實録與續玄怪録?陳寅恪 11-450
魏晉玄學研究兩篇?湯用彤 11-454
峰燧考?賀昌群 11-469
知行合一新論?賀?麟 11-495
禮經制度與漢代宫室?勞?榦 11-516
研究殷代年曆的基本問題?董作賓 11-538
近四十年來經濟科技學之發展?趙迺槫 11-570
社會自由講學之再興起?錢?穆 11-603
唐人打令考?羅?庸?葉玉華 11-617
第十二册
?第六卷?第四號(1952年12月)
唐代俗講考?向?達 12-003
隋書西域傅附國之地望與對音?鄭天挺 12-045
隋書西域傅薄緣夷之地望與對音?鄭天挺 12-059
王命傅考?唐?蘭 12-063
宋四川安撫制置副使知重慶府彭大雅事輯?張政烺 12-077
文選序“事出於沈思義歸乎翰藻”説?朱自清 12-103
漢崖墓題識“内”字之一解?高去尋 12-117
釋釁?許維遹 12-123
?第七卷?號(1950年7月)
西征小記?向?達 12-143
釋蚯蚓名義兼辯朐忍二字形聲?俞?敏 12-169
柏梁臺詩考證?游國恩 12-189
千頃堂書目考?王重民 12-209
羣書會元截江網與續資治通鑑長編?金毓黻 12-233
漢代丁中、廩給、米粟、大小石之制?楊聯陞 12-241
瀋陽故宫新發現的明代史料?金毓黻 12-247
河西考古簡報(上)?閻文儒 12-257
北京大學文科研究所記事 12-283
?第七卷?第二號(1951年7月)
中國奴隸社會?郭沫若 12-299
藏漢系語言研究法?李方桂 12-311
唐寫本經典釋文殘卷五種跋?羅常培 12-323
故宫完整本王仁?《刊繆補缺切韻》續論之甲?魏建功 12-357
北京大學文科研究所藏朝鮮金石拓片目録 12-419
北京大學文科研究所工作總結(一九五○年七月至十二月) 12-431
北京大學文科研究所展覽説明 12-435
?第七卷?第三號(1952年12月)
研究歷史的目的與方法?徐特立 12-445
貢山俅語初探?羅常培 12-451
魏王弼撰老子指略佚文之發見?王維誠 12-517
遼金石刻中的“韃靼”?蔡美彪 12-527
廣州話的上入和中入?陳三蘇 12-539
北京大學文科研究所所藏元八思巴字碑拓序目?蔡美彪 12-547
文科研究所一九五一年上半年工作總結 12-567

?索引?
索引凡例 12-573
篇名索引 12-575
人名索引 12-585
內容試閱
《国学季刊》重印弁言

傅 杰


一九二二年,北京大学研究所国学门成立,除招收研究生作专题研究,陆续成立了考古学会、歌谣研究会、风俗调查会、方言调查会、明清史料研究会,而显著的业绩之一,是次年开始出版的《国学季刊》。
《国学季刊》改自《北大月刊》,核心人物是原《月刊》主任编辑胡适。一九二二年三月十六日胡适日记叙及:“四时开学刊编辑部会议,决定废止《月刊》,另出四个季刊”,个就是《国学季刊》,“由我去邀集”,他觉得“此事确也好”,只是担心“不知能持久否”。又廿一日日记:“下午开《国学季刊》编辑部会,他们仍要我做主任编辑。”他还记录了编辑人名单:胡适、沈兼士、钱玄同、周作人、马幼渔、朱逖先、李守常、单不庵、刘叔雅、郑奠、王伯祥(八月一日校长蔡元培向北大评议会第九次会议提交季刊编辑员议案,国学组成员增加了蔡元培与顾孟余)。
一九二三年一月《国学季刊》创刊号问世,内容包括马衡《石鼓为秦刻石考》、陈垣《火祆教入中国考》、钢和泰《音译梵书之与中国古音》、沈兼士《国语问题之历史的研究》、朱希祖《齐梁旧史考》、顾颉刚《郑樵著述考》、王国维《五代监本考》以及伯希和《近日东方古言语学及史学上之发明与其结论》等。而引人注目的,则是卷首胡适执笔的《发刊宣言》。
在这之前就卷入了国故与新潮关系争议的胡适充满激情,条分缕析,和盘托出了他对整理国故的意见。他指陈清代学者的得失,“借鉴于先辈学者的成功与失败,然后可以决定我们现在和将来研究国学的方针”,提出今日古学研究,应用历史的眼光来扩大国学研究的范围,用系统的整理来部勒国学研究的资料,用比较的研究来帮助国学材料的整理与解释,并逐条做了举例说明。他且主张“国学的使命是使大家懂得中国的过去的文化史,国学的方法是要用历史的眼光来整理一切过去的文化的历史。国学的目的是要做成中国文化史”——他理想中的中国文化史包含了民族史、语言文字史、经济史、政治史、国际交通史、思想学术史、宗教史、文艺史、风俗史、制度史等各个方面:
国学的系统的研究,要以此为归宿。一切国学的研究,无论时代古今,无论问题大小,都要朝着这一个大方向走。只有这个目的可以整统一切材料,只有这个任务可以容纳一切努力,只有这种眼光可以破除一切门户畛域。
回溯清三百年的古学史,认定前人的缺陷都可补救,“返观现在古学研究的趋势,明白了世界学者供给我们参考比较的机会,所以我们对于国学的前途,不但不抱悲观,并且还抱无穷的乐观”,而“国学前途的黑暗与光明全靠我们努力的方向对不对”。
这篇文字经过同人讨论,胡适交代写得“颇费周折,这是代表全体的,不由我自由说话,故笔下颇费商量。我做的文章之中,要算这篇慢了”。而在一九二二年十一月十八日这同一天,钱玄同和胡适都在日记里留下了关于《宣言》的记录。钱玄同称:“适之做了一篇北大《国学季刊》的《发刊宣言》,约一万多字,他叫我看,我下午在家中看了一过,指出几处毛病,请他改正。”胡适称:“晚上修改《季刊》序,此序给玄同看过,他有信来,指出几点,故引起我的更动。”到了晚年口述自传,忆及《发刊宣言》,胡适曾总结说:“这便是我们新国学的研究大纲,也就是我们北大同人在各方面努力和试验的目标”。


《国学季刊》问世前后,胡适、沈兼士、钱玄同等编辑委员话题常围绕于刊物,念兹在兹,殚精尽虑,付出了无数心血。
例如一九二三年九月三十日研究所国学门假城南龙树寺抱冰堂召集恳请会,由国学门主任沈兼士作报告,在逐一介绍了编辑室、考古学研究室、歌谣研究会、风俗调查会、整理档案会工作后,沈氏借机发布征文广告:
大学四种季刊中有《国学季刊》,亦由国学门办理,编辑内容已有胡适之先生的发刊词说明,已出三期,第三期有须特别制版铸字者,故印刷甚为迟缓。近以清代学者戴震二百年的纪念,同人拟以第五期《国学季刊》作为戴东原专号,现在在此向大家报告一声,以代征文的广告。我看这个题目尚不算枯窘,戴氏所治学术方面极多,如小学、经学、算学、哲学、地理、校勘……等,均可就其一门从事论述,此外或泛言其治学方法,或综考皖学流派,或订正段著《年谱》之疏失,用新方法再作一部戴氏年谱,均未尝不可。大家倘能多多投稿,不胜欢迎。
再如一九二三年二月九日,钱玄同致信国学门助教顾颉刚,表扬他的《诗经》研究,要求“先生的《诗》说,除登入《小说月报》中的以外,可要分些给北大的《国学季刊》”,因为“很希望北大的《国学季刊》中多些‘离经叛道’、非圣无法之材料,免得它逐渐地遗老化!”。这封给《国学季刊》拉稿的信,几乎称得上是后来古史辨一系列相关文字的强心针与催化剂。顾氏《古史辨册自序》记叙:“和他已经一年不相通问了,忽然读过这一封痛快淋漓的长信,很使我的精神上得着一种兴奋,我就抽出一个星期日的整天功夫,写了一通复书,除讲《诗经》的工作之外,又把一年来所积的古史见解写出了一个大概。想不到这一个概要就成了后来种种讨论的骨干。”正是在这封复信中,顾氏次宣告了他后来震动史学界的观念:“先生嘱我为《国学季刊》作文,我也久有这个意思。我想做的文字是:层累地造成的中国古史。”也正是这封复信的发表,引发了关于古史辨的激烈论战——尽管这封信不是登在《国学季刊》而是登在同样由胡适编辑的《读书杂志》,但顾氏畅所欲言的兴致却是由钱氏的约稿信促发的。
又如约王国维稿,则由马衡、沈兼士、胡适、容庚等轮番上阵。据赵万里《王静安先生年谱》:“初,岁在己未夏,北京大学文科拟聘先生为教授,请先生友人鄞县马叔平(衡)先生为先容。先生却之。庚申,又提前请,先生仍以不能北来为辞。辛酉,北大研究所国学门成立,函聘先生为通信导师,强之乃就。”王氏才刚松口,马衡紧跟着就为《国学季刊》约稿:
大学研究所国学门承允担任指导,同人闻之,不胜欣慰,聘书当于明后日寄呈也。研究所现正编辑季刊四种,中有《国学季刊》《文艺季刊》(文学艺术皆属之),拟征求先生近著,分别登载。想先生近两年来著述未刻者甚多,且多属于此两门范围之内,务求多多赐教,以资提倡,无任感祷!……又法国伯希和博士关于东方古言语学之著述,先生曾将译稿付衡,本拟刊入《史学杂志》中,该杂志迄今未能出版,殊负盛意,今将刊入期《国学季刊》中,已由胡适之先生校勘一过,其中尚有疑问,特将原稿寄呈审定,并附适之原函,乞察核。
这里表达的不仅是他个人的意愿——除了胡适“原函”,沈兼士也曾怂恿马衡:“本校现正组织《国学季刊》,需赖静安先生指导之处正多。又研究所国学门下学年拟恳静安先生提示一二题目,俾研究生通信请业……新《国学季刊》行将付印,静安先生如有近作赐登,不胜欢迎之至。”创刊号一并刊出了王氏所著《五代监本考》与所译《今日东方古言语学及史学上之发明与其结论》。之后陆续刊出《高邮王怀祖先生训诂音韵书稿序录》《韦庄的<秦妇吟>》。而王氏应沈兼士之请为研究所特拟的研究题目,以及他就研究题目对学生作的答疑,也在《国学季刊》刊布。胡适在一九二五年四月十七日亦就将出的戴震专号向王氏约稿:“顷闻先生论戴东原《水经注》一文已撰成,千万乞赐与《国学季刊》登载。《季刊》此次出东原专号,意在为公平的评判,不在一味谀扬。闻尊文颇讥弹东原,同人决不忌讳。本期有钱君一文论东原之天算,亦多指摘其失。尊文如已写定,乞即赐交敝寓,或送研究所。”只是由于一九二三年四月王氏奉废帝溥仪之旨,北上入直南书房,见次年年底北京大学考古学会发表的直斥清皇室破坏古迹的《保存大宫山古迹宣言》而盛怒,致函沈兼士与马衡要求取消研究所国学门导师名义,同时停止排印“拟登大学《国学季刊》”的由胡适索去的《书戴校<水经注>后》与由容庚抄去的金石文跋尾,跟北大的关系由此划上句号,后转任了新成立的清华国学院导师。
有了来稿更须编校。在胡适、钱玄同的日记里都留下了“开《国学季刊》稿件审查会”、“《国学季刊》编辑委员会开会,讨论第二期的编辑事”之类的记录。甚至同期文章排列顺序,也经胡适亲自拿捏。胡氏一九二三年四月四日日记:“《国学季刊》期,沈兼士诸君本拟以朱逖先的《萧梁旧史考》排篇,我主张稍分类,以略多创作者列前,而朱作以仅考书目,故与顾颉刚《郑樵著述考》并列后半。及第二期收稿时,朱稿来后,故即排在《郑樵著述考》之后。”
某些文稿的审校只有内行才能胜任,于是我们可以看到沈兼士致陈垣信,告知《摩尼教入中国考》“已编入《季刊》第二期”,而“其中有须与外国原文对照者”由胡适做了编辑加工。在卷第三号出刊前,胡适致函钱玄同:“半农的两篇文字(《实验四声变化之一例》与《守温三十六字母排列法之研究》),请你校读一遍,也交《季刊》发表。”不仅竭力约稿校稿,身为名教授大学者的编辑委员为了保证《季刊》质量,甚至可以不厌其烦把来稿亲自抄一遍。一九二三年二月五日钱玄同日记称汪荣宝《歌戈鱼虞模古读考》的抄稿“校对标点,错误太多,且汪氏举例之处几乎每句都有罗马字母拼成之字,偏偏抄了直行,校对直撇横撇讨厌极了,于是发愤将它重新抄过,由我自己来抄”,当天“抄了一半光景”,次日“抄汪文未毕”——他们就是这样兢兢业业地对待《国学季刊》编辑工作的。
有这样一流的作者与一流的编者,才能吸引一流的读者。对《国学季刊》,王国维自亦颇为关注。他或向容庚催讨:“阅报知大学《国学季刊》第三期已出版,而弟处尚未收到,请告寄报处即送。”或向唐兰推荐:“《式古堂书考》中所收孙愐《唐韵》初本,弟有《书后》一篇,近北京大学《国学季刊》索去登载,将来印出后可以奉遗。”胡适显然也把期寄给了杨树达,以致杨氏在一九二三年四月一日致胡氏函中得陇望蜀:“北大《国学季刊》第二期已出否?如出了仍乞一份,以便先读为快,至幸!”匪夷所思的是一九二三年四月廿四日的钱玄同日记还留下了这样的记录:“至北大买《国学季刊》第二期,携至中央公园,看完颉刚之《郑樵著述考》,回舍看颉刚之《郑樵传》及适之之《科学的古史家崔述》。”北大章程明文规定:“凡编辑员,由本校赠阅各种季刊。”不知何以他要自购,但他迫不及待到手即读的热切心情却正好借此跃然纸上。


胡适等北大研究所国学门的核心成员曾不止一次地流露出对当时其他同类刊物如《华国》《学衡》的不屑。这些刊物自有其特点与价值,但与《国学季刊》取向不同,也无庸讳言其总体上的学术含金量不足与《国学季刊》比肩。大体说来,《国学季刊》中的多篇文章基本融贯了胡适在《宣言》中倡导的治学精神与治学方法,往往善于利用新材料,采用新方法,开拓新领域,获致新知识,既不抱残守缺,又无妄言空论,代表了当时学术的发展方向,体现了当时学术的研究水平。在法国学术大师伯希和眼里够得上高水平的两位学者王国维与陈垣,都是《国学季刊》创办之初的主要作者。余英时论及胡适早年所号召的要以“评判的态度”来研究问题、输入学理、整理国故,指出“在所谓‘新文化运动’中有长久价值的学术成绩主要出于‘整理国故’这个领域”——而《国学季刊》中的不少论文,都无愧是“有长久价值的学术成绩”。如王国维《五代监本考》之于版本学、胡适《校勘学方法论》之于校勘学、钱玄同《重论经今古文学问题》之于经学史、沈兼士《“鬼”字原始意义之试探》之于训诂学、魏建功《论〈切韵〉系的韵书》之于音韵学、孙楷第《唐代俗讲之科范与体裁》之于敦煌学、汤用彤《竺道生与涅槃学》之于佛教史、王维诚《老子化胡说考证》之于道教史、陈乐素《徐梦莘考》之于史学史、郑天挺《杭世骏〈三国志补注〉与赵一清〈三国志补注〉》之于清代学术史,都堪称各领域绕不开的经典。而影响深远者,或可以陈垣的《元西域人华化考》与汪荣宝的《歌戈鱼虞模古读考》为代表。
史学大师陈垣本是研究所国学门导师,又与胡适、沈兼士交往密切。把中国学术研究推向世界水平,是他们共同的心愿。据胡颂平《胡适之先生年谱长编初稿》记载,胡氏一九五七年一月三日出席台北“中央研究院”团拜会,忆起二十年代“在北平和沈兼士、陈援庵两位谈起将来汉学中心的地方,究竟是中国的北平,还是在日本的京都,还是在法国的巴黎”。而曾就学于研究所国学门、后来成为史学大家的郑天挺在《回忆陈援庵先生四事》中追记,一九二一年研究所国学门集会,“陈老说:现在中外学者谈汉学,不是说巴黎如何,就是说西京(日本京都)如何,没有提中国的。我们应当把汉学中心夺回中国,夺回北京”。陈氏连续发表于《国学季刊》的诸文都不失为这样的发愤之作,而尤体大思精者允推《元西域人华化考》。其文既出,日本汉学权威桑原骘藏发表书评,赞叹陈氏的中外关系研究“裨益吾人者甚多,氏之创作以《元也里可温教考》始,次如《国学季刊》所揭载之《火祆教入中国考》《摩尼教入中国考》两篇,资料丰富,考据精确”;《元西域人华化考》尤“博引旁搜元人之文集、随笔等一切资料,征引考核,其所揭之各题目,殆无遗憾”。陈文八万余言,《国学季刊》刊出的是上篇,后以经费不足暂时停刊,四年后下篇在《燕京学报》发表。一九三五年陈寅恪为其书作序,亦称赏“是书之材料丰富,条理明辨,分析与综合二者俱极见工力”,而“为中外学人所推服”。他更由此针砭时风:
今日吾国治学之士竞言古史,察其持论,间有类乎清季夸诞经学家之所为者。先生是书之所发明,必可示以准绳,匡其趋向。然则是书之重刊流布,关系吾国学术风气之转移者至大,岂仅局于元代西域人华化一事而已哉!
比生于一八八〇年的陈垣还年长两岁的汪荣宝早年留学日本,投身政治,不废学术,既是著名的外交官,又著有《法言义疏》这样的传世之作。他是中国现代政治史上不应忽视的人物,更是中国现代语言学史上不敢忽视的人物——后者的主要原因,就是他在《国学季刊》发表了《歌戈鱼虞模古读考》。
《国学季刊》卷号发表了也是国学门导师的著名东方学家钢和泰的《音译梵书之于中国古音》,用比较的方法,利用梵汉对音研究汉语音韵。论文是跟钢和泰学过梵文的胡适译出的,胡氏在《发刊宣言》中特别提到过近时西洋学者如高本汉、钢和泰“用梵文原本来对照汉文译音的文字,很可以帮助我们解决古音上的许多困难问题”。受其文之影响,汪氏在梵汉对音外,又用日译吴音与日译汉音等材料来研究音韵,发表了国内这篇用音标来拟测上古韵值的论文,并掀起了一场古音学大辩论。何九盈在《中国现代语言学史》中说:
一九二三年北大《国学季刊》卷期发表了胡适翻译的俄国汉学家钢和泰写的《音译梵书之于中国古音》,国人开始认识到梵汉对音资料在古音研究方面有很大的参考价值。同年,该刊卷第二期就刊登了汪荣宝的《古读考》,以日语中的“吴音”“汉音”及佛经译音等资料考证古音??此文发表后,在语言学界引起了一场辩论。唐钺的《歌戈鱼虞模古读管见》、钱玄同的《歌戈鱼虞模古读考附记》、林语堂的《读汪荣宝〈歌戈鱼虞模古读考〉书后》、李思纯的《读汪荣宝君〈歌戈鱼虞模古读考〉书后》、洪瑞钊的《论鱼虞模古读侈音与汪先生书》同意或基本上同意汪荣宝的意见。持反对意见的有章炳麟、徐震等人,前者写了《与汪旭初论阿字长短音书》,后者写了《歌戈鱼虞模古读考质疑》,一九二五年汪荣宝又发表《论阿字长短音答章太炎》。
赵金铭在为《中国现代语言学家》所撰的《汪荣宝》篇中说:
汪荣宝这篇文章的发表,震动了传统的汉语古音研究,使汉语音韵学研究的面貌为之一新。它与过去的研究相比,有许多不同之处。从研究的目的上看,它不再继续划分韵部,而是为了给清代和近代学者们已经分出的韵部拟测具体的音值;从研究所用的材料上看,它已经摆脱了汉字的束缚,而主要着眼于汉语和外语的对音和译音;从研究方法看,不是传统的声训考证,而是着眼于译音的对勘,特别是梵汉对勘,文中说:“华梵对勘,尤考订古音之无上法门。”这些不同于传统音韵学研究之处,为汉语音韵学的研究开辟了新的途径,引起了人们广泛的注意。
这种“广泛的注意”持续至今已近百年,其间众多音韵学著作,都不能略过汪氏的名文及其学说,早期如王力在上世纪三十年代写就的名著《中国音韵学》;近期如在台湾作为“部编大学丛书”被不断翻印、广泛采用的竺家宁的《声韵学》,在上古韵值的拟测中列了六家:汪荣宝、高本汉、董同龢、王力、李方桂、周法高——这后五位中外学者都是各有专著、声名显赫的汉语音韵学大师,只有汪氏是仅凭这篇《国学季刊》的论文开风气之先而名列前茅的。即此既可知汪文的影响,亦正可知《国学季刊》的价值。


上世纪末陈平原撰《北大传统:另一种阐释》,抚今追昔,打抱不平:
九十年代的中国学界,有两件值得关注的雅事:一是清华大谈国学研究院和四大导师,一是北大成立中国传统文化研究中心并出版《国学研究》。这两件事,与蔡元培当年创办研究所国学门大有关系,可即便是北大校方的宣传材料,也都不曾提及此中因缘。更令人费解的是,明明着力于“中国传统文化研究”,放着名正言顺的“研究所国学门”不说,反而“高攀”以传播西学见长的《新青年》。对于并非校史专家的论者来说,出现上述偏差,其实不足为怪,只是说明曾经名闻遐迩的北大研究所国学门,已经在以政治运动为主线的叙述中,日渐被世人所淡忘。
我们可以顺着陈氏的话说,北大中国传统文化研究中心应该接续的是北大研究所国学门的传统;而《国学研究》应该接续的是《国学季刊》的传统。无论是北大研究所国学门还是《国学季刊》,在中国现代学术史都留下了不可磨灭的一页,都是不应被世人淡忘的。
《国学季刊》自《发刊宣言》到多篇论文,曾被反复征引,并被收入各家文集与文选,但全套《国学季刊》从未影印再版,而收齐各期的图书馆也已不可多得。上海书店出版社经多方努力,搜齐《季刊》重加影印,给学者提供了前所未有的方便,值得我们特别感谢。
二○二一初夏于杭州西溪

 

 

書城介紹  | 合作申請 | 索要書目  | 新手入門 | 聯絡方式  | 幫助中心 | 找書說明  | 送貨方式 | 付款方式 香港用户  | 台灣用户 | 海外用户
megBook.com.tw
Copyright (C) 2013 - 2024 (香港)大書城有限公司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