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入帳戶  | 訂單查詢  | 購物車/收銀台( 0 ) | 在線留言板  | 付款方式  | 聯絡我們  | 運費計算  | 幫助中心 |  加入書簽
會員登入 新註冊 | 新用戶登記
HOME新書上架暢銷書架好書推介特價區會員書架精選月讀2023年度TOP分類閱讀雜誌 香港/國際用戶
最新/最熱/最齊全的簡體書網 品種:超過100萬種書,正品正价,放心網購,悭钱省心 送貨:速遞 / EMS,時效:出貨後2-3日

2024年03月出版新書

2024年02月出版新書

2024年01月出版新書

2023年12月出版新書

2023年11月出版新書

2023年10月出版新書

2023年09月出版新書

2023年08月出版新書

2023年07月出版新書

2023年06月出版新書

2023年05月出版新書

2023年04月出版新書

2023年03月出版新書

2023年02月出版新書

『簡體書』基于物质流核算(MFA)的循环经济指标体系构建与评价研究

書城自編碼: 3644119
分類: 簡體書→大陸圖書→經濟各部門經濟
作者: 李良智,李良贤,张孝锋 著
國際書號(ISBN): 9787519607722
出版社: 经济日报出版社
出版日期: 2021-06-01

頁數/字數: /
書度/開本: 16开 釘裝: 平装

售價:NT$ 278

我要買

share:

** 我創建的書架 **
未登入.



新書推薦:
西洋镜:中华考古图志
《 西洋镜:中华考古图志 》

售價:NT$ 1053.0
学会当领导:优秀员工的晋升之路
《 学会当领导:优秀员工的晋升之路 》

售價:NT$ 364.0
目的行为论导论——刑法体系的新图景(增补第4版·中文增订版)(当代世界学术名著)
《 目的行为论导论——刑法体系的新图景(增补第4版·中文增订版)(当代世界学术名著) 》

售價:NT$ 381.0
浮沉:里亚布申斯基家族兴衰史
《 浮沉:里亚布申斯基家族兴衰史 》

售價:NT$ 549.0
Android自动化测试实战:Python+Appium +unittest
《 Android自动化测试实战:Python+Appium +unittest 》

售價:NT$ 503.0
郭建龙亚洲三部曲:印度、穿越蒙古国、三千佛塔
《 郭建龙亚洲三部曲:印度、穿越蒙古国、三千佛塔 》

售價:NT$ 1305.0
工作:从平凡到非凡(原书第5版)  [英]理查德·泰普勒 陶尚芸 译
《 工作:从平凡到非凡(原书第5版) [英]理查德·泰普勒 陶尚芸 译 》

售價:NT$ 330.0
带献帝去旅行--历史书写的中古风景(论衡系列)
《 带献帝去旅行--历史书写的中古风景(论衡系列) 》

售價:NT$ 325.0

建議一齊購買:

+

NT$ 270
《 “双创”发展评价指标体系构建及应用评估研究 》
+

NT$ 342
《 我国天然气安全评价与预警系统研究 》
+

NT$ 288
《 低碳旗帜下的电力行业2020年技术经济指标体系研究 》
+

NT$ 568
《 资本下乡:中国农业转型的双重路径 》
+

NT$ 394
《 旅游百人谈 》
編輯推薦:
循环经济在20世纪90年代以后逐渐被国际社会认可,并成为各国或地区发展经济的目标,是当前世界经济发展的一大潮流。包括美国、日本等国家在内的发达国家纷纷将循环经济思想纳入到经济发展战略的制定和实施过程中,并将其视为实现可持续发展的重要途径。作为一种高效、循环的可持续发展模式,循环经济遵循3R指导原则,即“减量化、再利用、资源化”,并将实现低消耗、高效率、低排放作为终目标。该书介绍了基于物质流核算的方法,分析了美国和日本的循环经济指标,通过构建新的循环经济指标体系对我国的循环经济进行评价。
內容簡介:
该书介绍了基于物质流核算的方法,通过构建新的循环经济指标体系对我国的循环经济进行评价。全文共分七章,首先,通过导论介绍本研究的研究背景、意义、方法等,对国内外相关文献进行整理与归纳,形成一个系统的文献框架,为本研究奠定深厚的文献基础;其次,概述了物质流核算理论框架,明确了本研究的核心概念及内容,奠定本研究的理论基础;接着,参考借鉴欧盟统计局2001年发布物质流分析方法框架、相关物质流账户及衍生指标的基础上,结合我国经济发展的实际情况,构建了一个符合我国国情的物质流核算框架,同时也构建了与该框架对应的物质流核算指标体系;接着,从前文论述的相关理论基础出发,在结合我国实际情况的基础上,构建了循环经济评价指标体系,并将系统动力学引入体系,建立本研究的核心评价模型,即循环经济模式的系统动力学动态评价模型,从而模拟评价循环模式的合理性。然后,分析完成循环经济评价研究后,本研究在将我国循环经济的主要指标进行国际比较的同时,分析并研究了我国循环经济的发展与国外发达国家之间的差距,以此发现总结我国循环经济发展的不足,并提出相应政策建议。
關於作者:
李良智(1964-)男,博士研究生导师。1995年破格晋升为副教授,2000年晋升为教授,2006年被评为博士生导师。曾担任过江西省中青年学科带头人,中国工业经济学会理事,中国企业管理研究会常务理事,国家社会科学基础通讯评审专家,江西省发改委价格听证会专家。1987年7月研究生毕业后分配到江西财经大学工业经济系(现为工商管理学院)工作,先后担任江西财经大学工业经济教研室副主任、企业管理教研室主任、研究生部副主任、主任、研究生学院院长、工商管理学院院长、江西财经大学校长助理,2017.1—2020.6任景德镇陶瓷大学副校长,2020年6月至今任景德镇学院党委书记。
李良贤,男,1967年出生,湖南华容人,管理学博士,副教授,硕士生导师。现为江西财经大学工商管理学院教师。主要研究方向为企业成长、企业社会责任。
张孝锋,男,1973年出生,籍贯湖南,教授,博士生导师。2006年获管理学博士学位,2008年获经济学博士学位。曾任江西财经大学工商管理学院副院长、产业集群与企业发展研究中心主任等职。主要研究方向为产业组织与政府规制、企业社会责任。近年来发表论文30余篇,出版专著3本,主持完成省部级课题5项。
目錄
目录
1.导论……………………………………………………………1
1.1研究背景……………………………………………………………1
1.2研究意义……………………………………………………………3
1.3文献整理与回顾……………………………………………………5
1.3.1物质流研究………………………………………………………5
1.3.2循环经济的理论研究……………………………………………13
1.3.3循环经济评价研究………………………………………………17
1.3.4对国内外相关研究现状的述评…………………………………18
1.4研究内容和结构…………………………………………………20
1.5研究方法与创新…………………………………………………21
1.5.1研究方法…………………………………………………………21
1.5.2创新之处…………………………………………………………22
1.6本章小结…………………………………………………………23
2.物质流核算理论框架概述………………………………………24
2.1物质流账户的理论基础…………………………………………24
2.1.1物质流账户分析的基本理论……………………………………24
2.1.2物质流账户分析的基本概念……………………………………26
2.1.3物质代谢的载体是物质流………………………………………30
2.2分析系统边界概况及构建框架…………………………………30
2.3物质流账户的研究的背景与起源………………………………32
2.3.1提出背景…………………………………………………………32
2.3.2研究的起源………………………………………………………34
2.4物质流核算………………………………………………………35
2.4.1物质流核算项目的分类…………………………………………35
2.4.2物质的具体种类…………………………………………………38
3.构建物质流核算框架……………………………………………42
3.1物质流分析指标…………………………………………………42
3.1.1主要输入指标……………………………………………………43
3.1.2主要消费指标……………………………………………………43
3.1.3主要输出指标……………………………………………………44
3.2开发物质流核算与分析模型……………………………………45
3.2.1投入产出分析方法的概述………………………………………46
3.2.2物质流分析方法的概述…………………………………………52
3.3我国物质流账户体系……………………………………………54
3.3.1国内物质输入有关账户…………………………………………54
3.3.2国内物质消耗相关账户…………………………………………56
3.3.3国内物质输出相关账户…………………………………………57
3.3.4物质平衡相关账户………………………………………………58
3.3.5物质效率相关账户………………………………………………59
3.3.6经济效率相关账户………………………………………………60
3.4本章小结…………………………………………………………61
4.构建循环经济评价指标体系……………………………………63
4.1指标设计的原则…………………………………………………63
4.2基于MFA的循环经济评价指标和权重体系的确立…………65
4.2.1循环经济指标修正………………………………………………65
4.2.2基于MFA的循环经济评价指标说明……………………………68
4.2.3基于MFA的循环经济评价指标权重体系………………………73
4.2.4循环经济评价指标的综合评判…………………………………79
4.3本章小结…………………………………………………………94
5.循环经济评价模型构建…………………………………………96
5.1基于系统动力学的循环经济评价模型的构建…………………96
5.1.1系统动力学概述…………………………………………………96
5.1.2系统动力学建模步骤……………………………………………99
5.1.3循环经济系统动力学模型的构建基础………………………101
5.1.4循环经济系统因果关系图……………………………………106
5.1.5循环经济系统流图……………………………………………108
5.1.6循环经济系统动力学结构模型………………………………118
5.1.7循环经济系统模型变量及系统动力学方程…………………119
5.2循环经济系统模型评价模拟……………………………………121
5.2.1模型检验………………………………………………………121
5.2.2系统模拟………………………………………………………123
5.2.3仿真分析………………………………………………………125
5.3本章小结…………………………………………………………126
6政策建议…………………………………………………………128
6.1我国循环经济主要指标的国际比较……………………………128
6.1.1我国循环经济的主要指标……………………………………128
6.1.2美国循环经济的主要指标……………………………………133
6.1.3日本循环经济的主要指标……………………………………137
6.2我国循环经济发展的政策建议…………………………………143
6.2.1我国循环经济与美国之对比…………………………………143
6.2.2我国循环经济与日本之对比…………………………………145
6.2.3政策建议………………………………………………………150
6.3本章小结…………………………………………………………155
7研究结论与展望…………………………………………………156
7.1研究结论…………………………………………………………156
7.2研究不足与展望…………………………………………………159
7.2.1研究不足………………………………………………………159
7.2.2研究展望………………………………………………………159
参考文献……………………………………………………………161
內容試閱
前言
经济的增长以资源和环境为基础,而对资源和环境的利用随经济发展的不同阶段和模式的差异有
着不同的理念和方式。一个国家在经济发展的初始阶段往往会以“消耗资源、污染环境”的粗放式发展
来获得经济增长,而这种发展模式的结果将会使得生态环境不断恶化、自然资源走向枯竭,在资源总
量和环境承载能力有限的现实背景下,这种发展模式被主流观点和大多数国家认为是一种不可持续的
发展模式。但当一个国家的经济发展到接近或达到发达程度以后,以资源和环境的牺牲为代价的发展
模式就会成为经济增长的障碍,一种以“减量化、再利用、资源化”为原则的新的经济发展模式——“循
环经济”被提出,并为以美、日、欧盟为代表的西方发达国家所推崇。我们国家现在正经历这样一个
阶段,我们的经济发展要转型,如何转型?早在党的十六届五中全会就明确提出了我们要建设资源节
约型、环境友好型社会,党的十九大报告更是把着力建设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社会上升为一种严
格的生态环境保护制度,而“循环经济”的发展模式就成为践行这种理念、完善这种机制的有效的途
径。“循环经济”是一种需要全社会成员参与的经济发展模式,无论是政府、企业、还是社会公众在循
环经济的体系中都有自己的位置,都要扮演相应的角色,但是,在缺乏利益诉求和有效约束机制的情
况下,社会各成员会缺乏动力去主动承担自己的角色所应承担的责任和义务,而建立合理而全面的“循
环经济”评价指标体系,就成为一种驱动社会成员参与的有效机制。
本书是以国家社科基金项目《基于物质流核算(MFA)的循环经济指标体系构建与评价研究》的研
究成果为基础撰写而成的。本书通过对循环经济及物质流核算相关理论的全面梳理,确立了基于物质
流核算的理论架构,并由此开发了基于实物型投入产出表(PIOT)的物质流核算与分析模型,建立了
我国物质流账户体系,为我国循环经济发展评价提供基本的数据资料,同时也为我们掌握各种资源
的存量和使用情况奠定了基础。同时构建了基于物质流核算(MPA)的循环经济评价指标体系,为了
探讨指标体系中各要素间的关联性及依赖性,将系统动力学引入了该体系,构建了循环经济模式的系
统动力学动态评价模型,该模型可以较为清晰地描绘出当系统中某个要素发生变化时其它各要素是如
何变动的,这样就有助于我们用来探讨循环经济运行的基本规律、或者探寻在循环经济发展过程中所
存在缺陷。为了更好地将所构建的模型运用于对实践的指导,本书还在循环经济系统结构模型图的基
础上,将变量之间的相互关系抽象描述为数学关系式,并建立了仿真模型,用来检验循环经济结构模
型的有效性和可靠性。同时还进行了仿真模拟分析,可以根据仿真结果制定出一套完整的政策建议。
本书运用物质流核算的方法来建立循环经济的评价体系,为研究循环经济提供了一个新的视野,
并且,改变了以往评价指标的单一性,从多层次、多角度设计指标,完善了循环经济的评价指标体系,
同时将系统动力学和计算机仿真运用到该领域的研究为其他学者进行相关问题的研究提供了一个新
的思路和方法,为学科之间的交叉研究能够起到较好的示范作用。其立意是将经济活动的参与者全部
纳入到评价指标体系中来,其宗旨在于倡导绿色环保的理念,引导政府、企业和个人将节约资源、循
环利用资源和减轻环境压力作为其各项活动的核心内容,由此将改变政府的政策方针,改变企业的生
产运作方式,改变人们的劳动和生活方式。政府将把“减量化、再利用、资源化”作为政策制定的指导
方针,来规范企业和个人的行为方式,企业将把节约资源、循环利用、减少排放作为经营宗旨,个人
将把理性消费、追逐绿色生活作为生活目标,其结果将使得我们的社会成为一个资源节约和环境友好
的社会。
本书由李良智、李良贤、张孝锋三人合作撰写,书中对他人成果的引用都进行了标注,但如有疏
漏,在此一并表示谢意。书中有不足之处敬请大家不吝赐教。
作者
2020年12月

1.导论
1.1研究背景
对于一个人来说,人生追求会随着年纪的变化而改变,但对于人类来说,发展是其永恒不变
的追求。人类发展的文明史,从某种程度上来说,其实就是一部物质使用演进史。在人类的
进化和发展过程中,其与自然环境的关系随着时代变迁而有所改变。在石器时代,人类以动
植物为食来维持生命,并能运用石头做出各种器具;在青铜器时代,人类发现矿物资源,开
始运用这些资源制造器具;此后,随着时代的发展和进步,虽然人类仍以动植物为食来维持
生命,但人类逐渐发现并认识了越来越多的物质资源,并创造了多种使用物质资源的方式,
更学会了如何将自然资源依据自身使用需求进行转化和提炼。
纵观人类的进化和发展过程可知,人类的生存和发展离不开自然资源的不断供给,自然资源
的存在是人类发展的基础与前提。反过来看,自然资源的供给在某种程度上又推动着人类的
发展,促使人类从被动索取资源向主动索取资源转变。在此过程中,人类索取资源的能力大
小和终取得资源的多寡都在一定程度上反映了人类进化和发展速度的快慢。次工业革
命的发生,彻底地打乱了人类进化和发展的速度与进程,人类开始摒弃小规模开发利用自然
资源的发展模式,转向大规模开发利用的发展模式。自此之后,人口数量的大规模快速增长
和社会经济的超速发展都意味着工业革命是人类发展史上的一个重要转折点。然而,人口的
极速增长和无止境的欲望追求都对有限的自然资源供给带来了不小的挑战和压力。人类是依
靠使用和消耗自然资源得以发展的,因此,如果无节制的肆意滥用,自然资源就极易在人类
发展鼎盛期就完全耗尽,人类的发展也就会在此戛然而止。但就目前而言,世界上各地都存
在破坏和浪费自然资源的情况,如滥开乱采、低效使用自然资源等,这些现象的存在都在一
定程度上加快了自然资源的枯竭速度,极大地制约着人类的进化和发展过程。为使人类进化
和发展过程能够长久,人类必须做出改变。这相比于坐而论道,更应注重实践的履行。基于
此,人类当前的发展目标已变成:控制人口数量、提高人口素质、优化人口结构。追求目标
的改变,并不是人类出于自身认识看法的主动选择,而是自然环境制约下的被迫选择。有限
的自然资源,约束着人类的发展进程,迫使人类改变现有粗放型的经济增长模式,由集约型
发展模式进行替代;同时将现有的产业结构进行调整,逐渐转向以技术密集型、资源节约型
产业为主的产业结构,从而实现产业结构的优化和升级。
KennethBoulding在1966年提出的“宇宙飞船理论”被认为是循环经济思想的萌芽。该理论认
为如果不循环利用现有资源,作为飞船的地球将在资源耗尽的时刻停止飞行。随着生态环境
的不断恶化以及自然资源的频繁告急,循环经济在20世纪90年代以后逐渐被国际社会认可,
并成为各国或地区发展经济的目标,是当前世界经济发展的一大潮流。包括美国、日本等国
家在内的发达国家纷纷将循环经济思想纳入到经济发展战略的制定和实施过程中,并将其视
为实现可持续发展的重要途径。作为一种高效、循环的可持续发展模式,循环经济遵循3R
指导原则,即“减量化、再利用、资源化”,并将实现低消耗、高效率、低排放作为终目标。
循环经济抓住了制约当前社会发展的核心问题,从高效率、低消耗、低排放的角度进行经济
增长,从而完全颠覆了传统的经济增长模式,对于经济的可持续发展有着重要的现实意义。
随着人类认识到可持续发展的重要性,循环经济思想被越来越多的公众所认可和接受,相关
理论的研究也得到了不断的发展和创新,循环经济被越来越多的应用到实践活动中,并已
成为我国建设资源节约型和环境友好型社会的一个重要措施和手段。
作为顺应时代潮流的更高级的经济发展模式,循环经济在全球受到的关注居高不下。虽然指
标是一种反映系统要素或效益的工具,但它能通过数据概念和具体数值直观地让人了解指标
代替事物的当前及未来预期情况。为实现一定的研究目标,选取若干与研究目的相关的指标,
并依据有关的组织原则构建指标体系,从而形成一个研究目标问题的系统框架,通过突出表
现体系特征对体系进行全面、系统的评价,成为研究目标问题的有力工具。基于此,本研究
在理解循环经济基本内涵和特点的基础上,进行循环经济指标体系研究,对发展循环经济、
促进循环经济研究的发展具有较为深远的理论价值和实践意义。
1.2研究意义
社会经济增长的要素不仅包括资本、劳动力,还依赖于资源和环境。然而,作为单向流动的
一种线性经济,传统工业化经济以牺牲资源存量和环境为代价来实现经济的数量型增的做法
遭到了诸多质疑。其中,质疑多的就是传统工业化经济的发展模式,即“资源-生产-消费-
废弃物排放”。而作为一种物质闭环流动型经济,循环经济的发展模式完全不同于传统工业
化经济,“资源-产品-废弃物-再生资源”是其所遵循的发展模式。由于“循环经济”充分考虑
到工业生产与自然生态环境的关联,因此被认为是实现经济与环境可持续发展的优选模式。
正因如此,如何在循环经济模式下走可持续发展道路已成为当下学术界广泛讨论的热点话题,
诸多学者纷纷从不同角度对循环经济模式中的可持续发展展开分析与研究,以期为世界的长
远可持续发展贡献自身的绵薄之力。在此研究热潮的推动下,如何衡量一国循环经济的发展
水平,用什么方法对其进行评价已成为当下学术界一项重要的研究课题。纵观国外现有的研
究成果,学者们在表述一国的资源投入、废弃物生产及再利用的时候,往往运用物质
流分析方法,并基于此构建相应的循环经济评价指标体系,以对研究对象进行全面、具体的
研究,从而获得详细的研究结果。本课题正是利用基于经济-环境系统的国家物质流分析与
核算方法,结合我国当前经济发展的实际情况与我国的基本国情,构建了一套完善的循环经
济发展指标评价体系,从而对我国循环经济的运行情况进行实时的检测和精准的评价。课题
主要有理论和实践两个方面的研究意义:
(1)理论价值
由于目前我国循环经济统计核算仍在以下三个方面存在不足:指标繁杂、不均衡,包含过多
与循环经济发展无关的动态指标;数据来源匮乏,统计方法不统一;指标体系过于单一与集
中,缺乏普适性,尚未形成一套广泛适用的指标体系。而物质流核算(MFA)方法能够为循
环经济提供信息支撑,真实展现经济发展与自然环境的状况,是发展循环经济、实现可持续
发展的核心调控手段。正是在这种背景下,本课题以我国循环经济指标体系构建和综合评价
为目标,以物质流为核心工具,通过建立多层指标体系,计算综合指数,全面分析我国循环
经济的发展现状,再结合我国当前面临的国内外发展环境,为我国循环经济的合理规划和发
展、科学发展模式的提出以及积极有效发展战略的制定提供必要的理论依据和技术支撑。
(2)实践意义
根据循环经济内涵及理念所构建科学合理的指标体系有以下三个益处:一是,不仅能为国家
制动宏观经济发展计划和目标提供理论依据,还能帮助政府通过量化的方式考核并评价各地
区循环经济的运行效果;二是,可以有效地引导企业基于循环经济的发展思想,合理地制定
企业发展战略,构建以循环经济为核心理念的绩效评价指标体系;三是,增加了循环经济信
息的宣传和传播渠道,为公众提供循环经济发展的及时情况和反馈,帮助公众更加客观、真
实地了解我国循环经济的发展现状,促使政府、企业和公众之间形成循环经济发展的共识,
进而推动我国循环经济的发展。
1.3文献整理与回顾
1.3.1物质流研究
自然资源是人类社会经济发展的前提与基础,通过工业生产系统对从自然界中提取的自然资
源进行加工和转换,自然资源便成为人们日常生活中使用的诸多商品。然而,就现实而言,
自然资源并非取之不尽用之不竭。它的存量是极其有限的,这就要求人类在开发和利用自然
资源的过程中,应注重资源的节约与循环利用,在注重社会经济发展的同时,应重视环境的
保护。换句话说,社会经济的发展与自然资源的保护应同步进行,为协调好二者间的相互关
系,人类必须找到经济发展与环境保护之间的均衡点,使资源要素得到的配置、社会的
整体效率,从而实现社会可持续发展的目标。因此,如何构建一套完善的标准化的评价
体系来衡量和评价资源使用效率则显得尤为重要。为了不将研究范围局限在某一特定区域,
而是综合研究全球各地资源要素的使用情况,分析单个国家或地区、多个国家或地区间资源
要素的交换情况,物质流分析方法被提出。不同于原有注重货币单位的分析方法,物质流分
析方法以分析重量单位为核心,对从自然界中开采而来进入到人类经济体系中的物质进行追
随,并分析物质在经济活动中的移动过程及其终回归自然环境的情形。
早在100多年前,物质流分析方法的基本思想就已经萌芽,并率先在国外进行传播与成长,
国外物质流核算起源于社会代谢论(SocietysMetabolism),有关物质流的早研究是
Ayres和Kneese于1969年首次探讨国家层次经济系统的物质与能量流动。a随后,有关经济系
统的物质研究逐渐成为学术界研究的重点,物质输入/出、存储等问题是学者们分析和研究
经济系统的重点。随着研究的不断深入,物质流分析在20世纪90年代被运用到物质流动的计
算过程中(Brunner&Baccini,1992;aAyresRU,KneeseAV.Production,Consumptionand
Externalities.AmericanEconomicReview,1969,Vo1.59,No.3:282-297.Bringezu,1993),物
质流核算方法体系逐步形成,通常也称物质流分析。根据物质的类别,UdodeHaes等(1997)
对物质流分析方法进行了划分,认为物质流分析方法包括元素流分析和物料流分析两种具体
方法。在此基础上,Graedel和Allenby(2003)对两种具体方法的术语进行了分类和总结。
元素流分析(SubstanceFlowAnalysis,SFA),顾名思义,指对特定元素或化合物的流动
过程进行全程追踪,以发现并识别出存在的环境问题,并找出潜在的有效解决办法。无论是
锌、铜等有益于国民经济发展的物质,还是汞、砷等有害于环境保护的物质,或者林业、钢
铁等产业部门的物质都是元素流分析方法的分析对象,该方法的研究重点就是某种特定的物
质流(Loebenstein,1994;VanDalenetal.,1997;SzonpekandGoonan,2000;Andersen
andHyman,2001;Korhonenetal.,2001),因此,对于上述各物质的流动过程进行追踪和
分析的过程都属于元素流分析过程。在研究经济系统时,学者们常运用SFA方法分析微观层
面上物质的流动过程,有关宏观层面上国家物质流动的变化过程,则较常运用Bulk-MFA方法
进行分析。Bulk-MFA,即物料流分析(Bulk-MaterialFlowAnalysis),MFA通常把经济系
统当作“黑箱”,分析物质吞吐量。关于MFA的研究与应用,早是由G.Wernick和Aushel(1995)
提出的国家物质流(MFA)分析框架,此后世界资源协会(1997)沿用美国国家物质流分析
的计算架构,在各会员国研究人员的共同努力下发表了跨国物质流的比较分析报告。同一年,
Adriaanse等将MFA应用到工业经济系统的可持续发展研究中。随后几年,有关MFA的实践研
究逐渐增多,如Matthews等(2000)将MFA运用到欧盟的实践研究中。次年,全球部MFA
研究方法导则由欧盟统计局出版发行,翻开了经济系统物质流分析研究的新篇章。Bringezu
(2004)与Stefan等(2012)运用MFA方法研究了经济系统内部及其与外部环境和其他系统
之间物质的流动过程。ab此外,由Brunner和Rechberger在2004年编写出版的《物质流分析
实践手册》则对物质流分析的相关内容进行了系统的介绍,并对其数据库管理及软件应用等
进行了详细的论述,同时在各部分给出了相关的经典案例,以供读者通过案例阅读加强理论
知识的理解。c随后,EUROSTST在2007年对《物质流分析实践手册》中的研究方法进行了拓
展和补充,同年发布了《经济系统物质流账户编写手册》。另外,JIE杂志将城市物质流分
析作为2007年的一期专题进行研究,拓宽了物质流的研究范围,使其研究侧重点逐渐从国家
层面向城市、区域层面进行转移和延伸。
除此之外,有关物质流的研究不再局限在人类经济系统的范围内,单个物质或单质流动分析
已逐渐成为物质流研究的一个重要分支领域。Bleek等运用SFA分析法对铝、铁等金属物质的
隐藏流进行分析后指出:与原生金属相比,再生金属的使用更有益于资源环境的保护。Gerald
R.Smith等则从20世纪90年代开始,每年都对镁、铁等二十种元素进行流动分析,通过比较
分析来纵向研究物质消耗对环境的影响,同时通过收集并整理大量有关金属资源开采、使用
等数据,宏观调控相关自然资源的开采和使用,监控无益物质的排放。d此外,工业生态学
研究中心从20世纪末期开始将物质流分析作为主要攻克的研究方向,也随着时代的发展对金
aBringezuS,SchützH,StegerS,BaudischJ.Internationalcomparisonofresourceuseandits
relationtoeconomicgrowth:Thedevelopmentoftotalmaterialrequirement,directmaterialinputs
andhiddenflowsandthestructureofTMR.EcologicalEconomics2004;51(1-2):97-124.
bDittrichM,BringezuS,SchützH.Thephysicaldimensionofinternationaltrade,part2:
Indirectglobalresourceflowsbetween1962and2005.EcologicalEconomics2012;79(0):32-43.
cBrunnerPH,MorfL,RechbergerH.VL3Thermalwastetreatmentanecessaryelementfor
sustainablewastemanagement.In:IrenaTwardowskaHEAAAFK,WilliamJL,editors.WasteManagement
Series:Elsevier;2004.p783-806.
dGerald,R.S.LeadRecyclingintheUnitedStatesin1998[EN/OL].
属资源的流动情况等内容展开了一系列研究,进一步推动了全球物质流分析的研究层次,为
部分国家和地区制定自然资源管理及环境保护政策提供了一些有益的参考建议和理论支撑。
物质流分析方法在国外兴起较早,当我国开始研究此方法时,此种分析方法已经在国外得到
了普及和进一步发展。我国的宋永昌等几位学者在1998年对上海等城市的食物代谢、水循环
等能量循环平衡做了相关研究a。1999年,段宁等人开始将物质代谢原理及其分析方法应用
于实践,通过对水、电、各种产品和废物等资源进行代谢分析,构建出城市物质代谢的控制
论理论模型,bc提出了产品代谢和废物代谢的概念。这些研究成果已经在位于广西贵港市的
生态工业园的设计中得以体现。不过,此种研究分析方法在当时还未引起大家的注意。2000
年,陈效逑等将其正式引入我国,由此,该分析方法得到广泛应用。
(1)国家层面的物质流研究
陈效逑等(2000)通过物质需求总量、物质消耗强度等近十年的数据分析,认为:①我们的
经济发展给生态环境带来的压力十分巨大,美国与我国国土面积相当,但是从1994年的数据
不难看出,我国当年的物质需求总量竟然是美国的116倍;②大量消耗资源以维持我国经济
的高速发展是个很严重的问题,相对于荷兰和日本,我国的年人均国内物质需求量是他们的
一百多倍;③资源利用效率低下,远远比不过其他发达国家,1994年的数据显示,我国的单
位物质消耗量产生的GDP不超过发达国家的6%。通过上述的数据分析,陈效逑等学者提
出,到2025年和2050年,我国物质生产的资源利用率需要在当前的基础上分别提高4倍和10
倍,才能适应全球可持续发展提出的总要求,达到控制资源消耗的
a宋永昌,由文辉,王祥荣.城市生态学[M].上海: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1998.
b段宁.中国制糖(甘蔗)生态工业模式及典型案例分析[J].环境科学研究,2004,17(4).
c段宁等.城市物质代谢及其调控[J].环境科学研究,2004,17(5)
总目标。a2001年,陈效逑等再次将物质流分析方法应用于我国1990年至1996年的物质流数
据,通过研究分析发现伴随着我国经济的增长,我国的TMR、DMI以及物质消耗的强度也一直
在逐渐上升。该研究结果在“APreliminaryMaterialInputAnalysisofChina”一文中进
行了叙述说明。b陈效逑和赵婷婷等(2003)继续对我国经济系统的物质输入与输出进行研
究,并且经过多方收集数据,将研究的时间范围拓宽到1985年到1997年。通过物质流的分析
方法,得到以下研究结果:①经济系统中的气体与固体物质的输入量与输出量之间存在相似
的变化趋势,也能够通过统计方法找到城市中供给的自来水总量和排放污水的总量之间的关
系。由此,我们不难看出,经济系统中物质输出量的多少在很大程度上与输入量有关。为了
减少污染物的排放量,我们可以通过控制和降低资源的投入量来实现。②固体和气体物质的
人均输入量与输出量在逐年增长,且其增长率明显高于同期人口增长率。伴随着人口的增加,
人均废气和固体废弃物的排放量呈现加速增长趋势,资源的过快消耗与大气和环境污染等问
题都凸显出来。③与之前的统计数据相比,单位物质消耗量创造的GDP有明显提升,这表明
我国的资源利用效率得到有效提升。c
刘敬智等(2005)在《中国经济的直接物质投入与物质减量分析》一文中引进了物质流核算
账户,通过对我国从1990年开始的22年的DMI数据进行研究,并对比发达国家在经济运行中
的减量化水平做了分析。研究结果显示我国经济发展仍主要依赖于资源消耗,经济增长速度
的提升与我国物产资源丰富有关。虽然我国不断提升物质的利用率,但单位物质消耗产生的
GDP与发达国家相比仍有很大差距;若我们要在未来50年内
a陈效逑,乔立佳.中国经济-环境系统的物质流分析[J].自然资源学报,2000,15(1):17-23.
bChenXiaoqiu,QiaoLijia.ApreliminarymaterialinputanalysisofChina.Populationand
Environment,2001,23(1):117-126.
c陈效逑,赵婷婷等.中国经济系统的物质输入与输出分析.北京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03,
Vol.4:538-547.
保持经济的增长而不增加直接物质的使用量,考虑到人均GDP的增长速度和人口增长情况,
我们必须把实现直接物质使用效率提高至现在的5到10倍作为革命目标。a同年,王青等学者
对该研究方法进行创新,通过加入环境负荷、环境效率等环境压力指标构建起国家环境压力
指标体系对这22年间的物质流数据又展开研究分析。b
(2)区域层面的物质流研究
徐一剑等(2004)研究了贵阳市的经济增长方式,基于“欧盟导则”并根据区域物质流的特点,
通过物质流的方法对该市1978年至2002年的资源投入及1996年至2002年的污染排放量等
的情况进行了分析研究。研究结果显示,以贵阳市现有的经济发展方式是无法实现经济循环
持续发展的,该市的资源投入与污染排放量呈正线性相关关系。为实现贵阳市的经济可持续
发展,必须改变传统的经济增长方式,发展循环经济,提高资源利用效率,减少污染排放量。

 

 

書城介紹  | 合作申請 | 索要書目  | 新手入門 | 聯絡方式  | 幫助中心 | 找書說明  | 送貨方式 | 付款方式 香港用户  | 台灣用户 | 海外用户
megBook.com.tw
Copyright (C) 2013 - 2024 (香港)大書城有限公司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