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入帳戶  | 訂單查詢  | 購物車/收銀台( 0 ) | 在線留言板  | 付款方式  | 聯絡我們  | 運費計算  | 幫助中心 |  加入書簽
會員登入 新註冊 | 新用戶登記
HOME新書上架暢銷書架好書推介特價區會員書架精選月讀2023年度TOP分類閱讀雜誌 香港/國際用戶
最新/最熱/最齊全的簡體書網 品種:超過100萬種書,正品正价,放心網購,悭钱省心 送貨:速遞 / EMS,時效:出貨後2-3日

2024年03月出版新書

2024年02月出版新書

2024年01月出版新書

2023年12月出版新書

2023年11月出版新書

2023年10月出版新書

2023年09月出版新書

2023年08月出版新書

2023年07月出版新書

2023年06月出版新書

2023年05月出版新書

2023年04月出版新書

2023年03月出版新書

2023年02月出版新書

『簡體書』深圳创新密码——重新定义科技园区

書城自編碼: 3641521
分類: 簡體書→大陸圖書→計算機/網絡项目管理 IT人文
作者: 邱文
國際書號(ISBN): 9787302579946
出版社: 清华大学出版社
出版日期: 2021-06-01

頁數/字數: /
書度/開本: 16开 釘裝: 平装

售價:NT$ 394

我要買

share:

** 我創建的書架 **
未登入.



新書推薦:
锁国:日本的悲剧
《 锁国:日本的悲剧 》

售價:NT$ 437.0
AI智能写作: 巧用AI大模型 让新媒体变现插上翅膀
《 AI智能写作: 巧用AI大模型 让新媒体变现插上翅膀 》

售價:NT$ 330.0
家庭养育七步法5:理解是青春期的通关密码
《 家庭养育七步法5:理解是青春期的通关密码 》

售價:NT$ 279.0
三体(全三册)
《 三体(全三册) 》

售價:NT$ 512.0
天象之维:汉画像中的天文与人文
《 天象之维:汉画像中的天文与人文 》

售價:NT$ 490.0
妓女与文人
《 妓女与文人 》

售價:NT$ 179.0
舵手证券图书 短线交易大师:工具和策略 24年新修订版 实战验证的交易技术 经典外版书
《 舵手证券图书 短线交易大师:工具和策略 24年新修订版 实战验证的交易技术 经典外版书 》

售價:NT$ 437.0
中国古兵器集成
《 中国古兵器集成 》

售價:NT$ 3808.0

建議一齊購買:

+

NT$ 579
《 DevOps实践指南 》
+

NT$ 440
《 数字蝶变:企业数字化转型之道 》
+

NT$ 435
《 企业级业务架构设计:方法论与实践 》
+

NT$ 458
《 未来三十年,我们将去向哪里? 》
+

NT$ 534
《 策略产品经理:模型与方法论 》
+

NT$ 654
《 信息之美(修订版)(全彩) 》
編輯推薦:
中国经济、产业发展面临前所未有压力,深圳湾科技园区经验模式是深圳创新及先行示范的具体体现,值得深入研究及推广借鉴。
內容簡介:
深圳改革开放40年,深圳的科技园区独特的“产业生态模式”为深圳的改革发展起到加速器的作用,引起业内广泛的关注。本书的作者是深圳科技园实践创新的实践者和管理者,他从多个角度回顾了深圳科技园区的变迁和成长,借助一个个成功的案例,深度剖析了深圳科技园区的生态系统的创新机制,将科技园区发展模式的具体实践与经济发展、产业发展理论紧密结合,从社会发展及产业规律的角度,重构了科技园区对城市乃至中国创新发展的价值。本书主要面对科技园区行业从业人员、政府产业规划部门人员、科技及专业服务企业高管,对普通读者理解世界及中国科技产业创新规律以及社会发展规律也有积极作用。
關於作者:
邱文,毕业于武汉大学,现任深圳湾科技党委书记、董事长;深圳清华大学研究院理事会理事;华为鲲鹏生态联创与产业发展专家咨询委员会委员;广东省劳动模范;科技园区行业领军人才。
目錄
章 从园区到生态:
重新认识科技园区001
节深圳湾科技园区的由来002
第二节与深圳创新发展共生的科技园区010
第三节中国科技园区的发展之路015
第四节国外、中国台湾地区科技园区发展模式借鉴023
第五节一流科技园区的进阶逻辑028
第二章全新实验:
构建科技园区产业生态系统039
节深圳湾科技园区首画生态蓝图040
第二节空客创新中心带来产业生态惊喜046
第三节华为鲲鹏产业生态的创新实践051
第四节德国产业生态竞争力借鉴054
第五节专业服务对园区生态的价值057
第六节园区公共服务的创新示范062
第七节园区商务配套重塑“ 线下” 商业066
第八节科技园区的产业生态关系072
第九节以会员制验证园区生态价值076
第三章 突破传统:创造科技园区新盈利模式083
节科技园区商业模式的彷徨084
第二节MyBay 平台的启程之旅090
第三节开创园区顾问咨询业务093
第四节向IBM 学习098
第五节鲲鹏故事带来的商业空间104
第六节科技园区如何创新投资模式?110
第七节园区商业逻辑:平台的平台113
第八节字节跳动加盟深圳湾园区119
第九节园区数字化对战略及商业模式的意义123
第十节科技园区新商业模式展望128
第十一节深圳湾科技将变成什么?136
第四章 拥抱时代:科技园区不仅仅是园区149
节从认知看时代发展的方向150
第二节湾区经济与科技园区的关系157
第三节深圳发展的核心优势165
第四节产业生态园区模式的理论基础174
第五节科技园区的价值格局191
第六节科技园区助推城市协同发展195
第五章 展望未来:科技园区的价值畅想201
节科技园区需要创新定义202
第二节以色列科技创新秘籍207
第三节新加坡科技园区的发展经验215
第四节从亚当·斯密看科技园区的创新内涵220
第五节如何把握园区产业选择231
第六节科技园区需要的人才243
第七节国有园区平台与民企的融合发展251
第八节科技园区不是的256
第九节深圳的创新未来:高质量发展263
附 录“深圳湾创新指数”与“深圳湾全球创新论坛”
可行性研究报告(简版)271
参考文献 287
內容試閱
自序
这是一个变革的时代。
新生的行业每天都在出现,企业面对业态的巨变似乎应接不暇;每个人都感觉专业知识越来越不够用,而且还要担心自己的工作哪一天会被机器人所取代。
这又是一个新鲜的时代。
数字化深度融入工作与生活,业态创新成为常态,我们有机会经历丰富的世界并创造历史。通过“中美贸易之争”,我们对美国也从曾经的仰望变得越来越自信。
但是,无论变革的时代还是新鲜的时代,对身在其中的我们来说,都意味着将面临更多的问题,甚至是危机,你需要不断去适应新的变化。但是,大部分的企业、包括大部分的人,其实并没有完全意识到这一点,更没有做好相应的准备。而且,对相当部分的企业和人来说,可能也不具备独立的适应能力。
那么,我们的方向在哪里?华为在智慧城市业务展望中强调,城市除了马路,就是园区。
华为认为一个人每天有22 个小时是在园区,剩余的2 个小时则花在马路上。所以,你不是在园区,就是在去园区的路上。
虽然深圳湾科技发展有限公司(以下简称“深圳湾科技”)并没有事先与华为共同探讨过这个课题,但却所见略同。也正因为所见略同,所以现在深圳湾科技与华为已经走在了深度战略合作的路上。
很多人会非常肯定地说:“我跟园区没关系。”很多时候看上去没有关系,但按照华为的业务模型,以及科技园区产业生态场景,你或者是在一个个实实在在的科技园区里,或者就是在科技园区的生态体系之中。只是你还没意识到,科技园区竟然已经和所有人都有着密切的关系。而且,如果身处一个完美的科技园区体系中,其实是我们每一个企业和每一个人应对和适应这个世界新的变革的好选择,你也一定会从科技园区生态体系中得到新的启发和收获。因为,我们每天看了千百遍的城市,它可能正在通过科技园区暗暗酝酿新的能量与价值。而你的价值与未来,与科技园区相关。
“北有中关村,南有深圳湾”。作为本书探讨主题的深圳湾科技园区,又有着怎样的特别之处呢?探讨深圳湾科技园区,当然离不开刚届不惑之年的深圳。
当今的深圳,应该无愧于中国科技产业创新标杆的称号。短短40 年间,深圳就走过了深圳制造、深圳质量、深圳标准三个截然不同,却都是激情燃烧的年代。我有幸在近的十年间,一直跟随深圳走在科技产业创新的前沿阵地。包括前六年在深圳市投资推广署负责全球高新技术企业及项目等创新资源的引进,拥有大量在前沿行业的学习机会;后四年,又投身深圳核心创新区域——深圳湾科技园区的专业开发运营,有机会探索科技园区的创新模式。
深圳市专门的招商机构——市投资推广署于2011 年6 月设立。而就在同年同月,现在已成为世界财富500 强之一的深圳市投资控股有限公司(以下简称“深投控”)刚好通过招、拍、挂及划转方式取得了成就深圳湾科技园区的深圳高新区后的黄金产业用地及在建园区项目。当时的深投控以极富战略的眼光不懈争取,开始全力深耕科技园区领域,也使深圳湾核心科技园区开发成为推动深投控转型升级并走向世界500 强的重要推动力。
深圳市投资推广署与深投控的合作,是从一个三星故事开始的。
2013 年底,深圳市主要领导告诉市投资推广署一个重要信息:韩国三星电子要在中国设立通信设备(4G 设备)研究院,要求积极争取落户深圳。
得到消息后,市投资推广署立即派出团队飞到北京,登门拜访三星中国总部。
三星大厦位于北三环,那天刚好是北京冬天的场雪,寒风刺骨,但市投资推广署团队对重大项目的热情远远盖过了冰雪的寒冷。
三星非常重视深圳方面的拜访,三星中国总部常务副总裁李秉澈亲自接待市投资推广署团队。但这种重视并没有给人如沐春风的感觉,而且还有点刚好相反的意思。李常务一开口就给了他们一个下马威,他说三星过往的中国投资项目中,成功的案例是2012 年落户西安的存储芯片项目,总投资300 亿美元,期投资就达70 亿美元,当地政府非常支持,项目不到一年即建成投产;而另一个相对应的案例是2006 年三星手机研究院项目,本意落户深圳,但当时深圳的主管部门似乎兴趣不大,使三星终选择了广州。而且李常务告诉他们,三星新项目的候选中国城市还有好几个,深圳并没有特别的优势。当时的三星大厦内暖气已经很足,但洽谈的气氛更像窗外的风雪。
市投资推广署争取三星项目的困难不只来自三星,也包括内部。在市政府的项目协调会上,有参会同志明确反对三星落户深圳,理由是三星通信设备研究院与华为、中兴的核心业务构成直接竞争,深圳不应该为三星提供竞争资源,尤其是人才资源。后是市政府主要领导一锤定音:华为、中兴的竞争对象是全球化的,三星项目在哪里落户都会存在竞争。与其对手看不见摸不着,还不如在家门口竞争。此外,人才竞争短期内肯定存在,但从长远来看,三星项目将巩固深圳通信设备产业的规模与质量,也将吸引更多的优秀人才加盟深圳。所以,深圳完全不必顾虑。
8 年后的今天,华为已在5G 领域一骑绝尘,似乎并没有受到三星深圳项目的影响。
这个项目的艰难谈判过程略去不表,后三星还是选定落户深圳。当时市投资推广署从全市科技园区中筛选了5 个项目选址,但三星毫不犹豫地选择了深圳湾科技园区的深圳软件产业基地。三星决策时是2014 年春节后的3 月份,其时距深圳软件产业基地正式竣工还有两个月,所以三星项目成为深圳湾科技园区的个重大入园项目。
另一个有代表性的项目是高通深圳创新中心。2016 年,高通计划在中国设立创新中心。市政府主要领导为争取该项目,在一个周日的早上亲自带队飞赴北京的高通中国总部,拜访之后又于当天大半夜赶回深圳,这样不会耽误周一一早市政府的会议。这种敬业精神让人印象深刻。
市投资推广署负责之后的项目对接,也立即派出团队去了北京。对接的过程比三星项目要顺利得多,高通中国总部董事长孟璞非常热情地接待了市投资推广署团队,一切都非常顺利。高通计划在深圳设立一个创新中心,核心是帮助深圳及中国的中小手机企业提升技术与品牌,更好地拓展国际市场。当然从高通自身角度来看,则是为了巩固和扩大其手机芯片业务。这些深圳中小手机企业其实就是当年大众眼中的“山寨工厂”。不过,在原深圳市副市长、现哈工大深圳经管学院教授唐杰眼中,它们并不是“山寨工厂”。深圳是从生产加工起步,然后以模仿方式走自主品牌发展道路。
唐杰教授认为,深圳模仿过很多品牌,但深圳企业从不造假。模仿也并不可耻,可以说是工业发展积累的必然阶段,全球没有经过模仿时代的国家只有一个英国。工业革命刚开始时,德国、法国都是模仿。高通之所以愿意公开支持深圳中小手机企业,也正好说明了深圳企业并不涉及知识产权问题,只是发展阶段问题。而高通创新中心项目所带给深圳的,就不仅仅是投资、税收、就业这么简单,它与深圳重点产业的转型升级密切相关。
虽然现在因为特殊原因高通无法为中国企业提供高端手机芯片,但应该看到这些年来高通对深圳手机企业发展的支持和带动。即使它是出于商业目的,也更应看重结果。
有了三星项目的经验,市投资推广署当时安排高通项目团队重点考察了深圳湾科技园区的深圳湾科技生态园。应该说,高通本身对科技生态园非常满意,但后却意外地因委托地产代理的缘由,终选择了深圳阿里中心。不过两年后,高通中国总部高管亲口表示,当年如果完全由业务部门做主,他们一定会选择深圳湾科技生态园。
现在再来看这两个案例,会发现很多非常有意思的东西。通过三星项目可以发现,招商项目不仅仅是项目投资,优质项目所带来的创新资源,才是深圳以及深圳湾园区的核心需求。通过高通项目,深圳的产业发展部门及科技园区有机会接触并学习科技龙头的创新思维和创新模式,创新中心并不赚钱,甚至还需要很大投入,但它却是一个重要的资源整合中心。这种整合,对高通来说是战略需要,事关企业未来发展竞争力;而对于深圳湾园区来说,则从项目服务中得到了产业生态概念的启发,这是再多的园区租金也换不来的。虽然高通终没有落户深圳湾园区,但一年后高通非常积极地答应成为深圳湾园区产业生态联盟的发起单位之一。对这样的500 强科技企业来说,这是对深圳湾园区好的认可。
科技创新的星辰大海、未来的无限可能性,令人心潮澎湃。深圳湾科技园区有幸诞生于中国一个好的时代,也有幸依托于深圳这个伟大的创新城市的发展。无论是支持深圳科技产业培育,支持园区企业发展,还是深圳湾科技自身的转型升级,科技园区都是一个好的资源平台和创新平台。积极探索科技园区产业生态模式,也是深圳湾园区回报深圳、回报社会的具体实践。本书之所以以“重新定义科技园区”为名,其实是希望能从创新的角度思索新生事物,有效带动科技园区行业创新发展,主动迎接科技园区真正的黄金时代来临,并希望科技园区这个独具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特色的科技产业平台,为中国式创新做出更大的贡献。也希望社会各界进一步认识到科技园区所蕴含的巨大价值,给予帮助与支持,共同推动科技园区创新发展。同时,在这个变革的时代,通过本书了解科技园区关于资源配置的思考和探索,其中的认知与方法或许对每一位读者都会有一点启发和收获。
本书没有刻意去形成完整的体系,一是受作者水平局限,二是本来就没有体系,所以,更生动的实践过程及生态案例,可能会更接地气。而基于一些基础理论但又突破一些传统思维限制的思考,可能也是变革时代所必需的。总之,科技园区既然已经占据你91.6%(22÷24 )的生命,那我们每一个人、每一个企业都更有必要去了解和思考科技园区。

 

 

書城介紹  | 合作申請 | 索要書目  | 新手入門 | 聯絡方式  | 幫助中心 | 找書說明  | 送貨方式 | 付款方式 香港用户  | 台灣用户 | 海外用户
megBook.com.tw
Copyright (C) 2013 - 2024 (香港)大書城有限公司 All Rights Reserved.